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合集下载

历史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历史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历史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古代的中国历史悠久而辉煌,其文化传统是我们国家的瑰宝。

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无疑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历史和文化。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1. 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和唐朝时期,当时的政府希望通过选拔人才来加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

2. 科举制度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

最初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后来逐渐演变为乡试和殿试两个阶段。

二、科举制度的具体流程科举制度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乡试乡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一次考试,考试内容主要涉及经义、诗词和文章。

只要通过乡试,就有资格参加会试。

2. 会试会试是乡试合格者参加的第二次考试,是一个面试的形式。

考官会针对考生的才学、品德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只要通过会试,就有资格参加殿试。

3.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考生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文章写作,并进行现场答辩。

考官根据考生的表现来评判其能力和水平。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及意义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流动性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个机会,让贫寒出身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官职,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这对于当时社会的流动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人才选拔科举制度通过选拔优秀人才,使国家能够得到一批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官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腐败和人身主义的发生。

3. 文化传承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加科举考试需要对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于传承优秀的思想和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一方面,科举制度过于注重经典的记忆和死记硬背,忽视了实际知识和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特权和不公平,只有富贵之家才更容易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从而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常识“古代科举制度”知识点

常识“古代科举制度”知识点

【常识】“古代科举制度”知识点一、古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取缔过程开始阶段: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后逐步发展发展阶段:武则天时期,举行殿试,开创武举兴盛阶段:明清时期,制度完善,采取八股取试废止时期:1905年清朝末期废除科举制,推行现代学校教育二、古代科举制度的程序三、古代科举制度中连中三元三次考第一,解元(乡试)——会元(会试)——状元(殿试)四、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前三甲(三鼎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成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则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

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由于在殿试之后,皇帝召见新科进士时,状元位置居中,且稍前于榜眼、探花,如三角形的顶角位置,正好站在第一块御道石正中镌刻的巨鳖头部,独个踏占在鳌头之上,因此也就有了“独占鳌头”五、和科举制相关的成语金榜题名:使用黄色的纸对外公布公告。

(中进士)蟾宫折桂:蟾宫指代月官,传说月宫中有一只长三条腿的蟾蜍,因此称月宫为蟾宫。

去月官折桂花,很难办到,用蟾宫折桂指代科举考中。

现在在考试前吃桂花糕,就是为了取好彩头。

独占鳌头:相传皇宫宫殿之前刻着巨鳌,只有状元才有资格站在上面迎接榜单。

五子登科:源于窦禹钧。

窦禹钧居于燕山府,他有五子,都中科举。

相关的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名落孙山:书生孙山与同乡去考试,回来之后,乡人问他,自己家的孩子是否中举,孙山回答:中举名单最后一名是我孙山,你家孩子在我之外。

用委婉的方式告知没有中举。

【课后练习】1.古代科举考试最后在殿试中考取第二名被称为( )。

A.状元B.探花C.榜眼D.解元【答案】C。

解析: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中国古代科举常识

中国古代科举常识

中国古代科举常识
1.概念
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

2.发展历程
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

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

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3.古代学校
古代学校有“庠(xiáng)”“序”“太学”。

“庠”和“序”是地方学校。

例如: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

例如: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张衡传》)
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jiàn)生。

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

例如: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送东阳马生序》)。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一览表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一览表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一览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一览表如下:1.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2.汉朝:采用察举制与征辟制。

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3.三国——两晋: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4.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5.宋朝:沿袭唐朝的科举制,但增加了殿试成为定制,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6.辽金元:科举制度虽一度被废除,但伴随着汉族先进文化的传播,部分少数民族上层开始学习儒家经典,接受科举考试。

7.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学为主,兼及文法理工等多个领域。

明朝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阶段。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士,贡士经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8.清朝:沿袭明朝的科举制度,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改变。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秀才、举人、进士三个等级。

其中进士考试最为严格,录取率极低。

科举制相关文化常识

科举制相关文化常识

科举制相关文化常识
以下是 9 条关于科举制相关文化常识:
1. 你知道吗,科举制那可是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哇!就像咱们现在的各种考试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呀!比如范进,为了科举那是拼命学习呀!
2. 科举制的分级可不少呢,什么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一步步往上考,难着呢!这就好比游戏里打怪升级,每一级都不好过啊,像蒲松龄考了一辈子还是个秀才,多不容易!
3. 嘿,在科举中进士可了不起啦!那简直就是人中龙凤啊!看看那些中了进士的,哪个不是风光无限。

就说唐朝的那些进士们,那可是众人羡慕的对象呀!
4. 科举制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可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哟!就好像一扇通往富贵荣耀的大门,多少人挤破了头都想进去。

像宋濂,不就是通过科举走向辉煌的嘛!
5. 你想想,科举考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呀!什么经史子集,都得精通。

这可不是随便看看就能懂的,得下苦功夫呀!像那些日夜苦读的书生们,不就是为了在科举中出人头地嘛!
6. 古代的考场也很有讲究呢,那严肃的氛围真让人紧张啊!简直就像上战场一样,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如同海瑞当初在考场上,那也是精神高度集中呀!
7. 科举制的影响可太大啦,它贯穿了中国古代社会那么多年!影响了无数人的命运和生活,这不是一般制度能比的呀!难道不是吗?
8. 很多人说科举制有弊端,可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呀!它为国家选拔了不少人才呢。

好比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但不能完全否定它呀!
9. 总之,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独特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了解它!它的历史和意义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去发现!。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人制度,历经了数千年的演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影响深远的制度之一。

科举制度实行了文化优先的选人方式,使得文化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紧要的标志之一。

本文将从文学角度探讨古代科举制度的相关内容。

古代科举制度的进展历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但最为知名的当属唐代的科举制度。

唐代科举制度始于贞观年间,终究至安宝年间。

在唐代,科举制度相对比较完善,考试形式也比较规范,重要分为三个部分:廷试、殿试、状元及翰林院疏议等。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有了新的进展。

宋代科举制度重要分为两个层次:乡试和会试。

乡试以乡里为单位,负责选拔优秀的士子参加会试。

而会试重要是在省会或京城进行的,考试内容重要包括诗文和经史学问。

假如通过了会试,则可以进入殿试,最后获得功名成为一名官员。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渐渐式微,并渐渐被科举制度的弊端所取代。

最后,在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

但是,科举制度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对文学的影响。

古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古代科举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采纳文化优先的选人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文学水平的高处与低处成为了评判士子成败的紧要标准之一。

因此,文学成为了古代科举制度中最为紧要的一环。

古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学影响政治古代科举制度的建立,首先是为了选拔具有政治才能的人才,这其中又重要强调文学本领。

通过科举选人,并将之任用到政治岗位上,使得文学渐渐成为了古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文学的气力也随之得到了提升。

2. 文学作为科举考试的主题自唐代开始,科举考试开始重视文学本领的考察。

考生除了要谙习经史等学问外,还需要具备精湛的诗文写作本领。

因此,作为考试科目的文学也得到了高度重视。

3. 文学成为士人的必修课程在古代士人的教育中,文学是一个紧要的课程。

无论是读书人,还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都需要通过学习文学来提高本身的本领。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吏。

本文将总结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知识点。

一、科举制度简介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定格于宋代,一直延续到清代。

科举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乡试和殿试。

乡试是地方性的考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科举考试的内容包括经书、诗词、史书等,考察学生的文学、政治、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二、科举制度的作用1.选拔人才: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合适的官员,使得政府能够获得高素质的官员,确保政府的正常运行。

2.强化社会阶层:科举考试的选拔机制使得社会上层阶级更加稳定,世家身份、背景等因素相对较少影响考试结果。

3.培养精英:科举制度使得士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准备,培养出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素养,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科举考试的流程1.乡试: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阶段,由地方政府组织,考试范围分为文科和武科,学生需要参加殿试的资格是通过了乡试。

乡试的考试范围广泛,包括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的考试内容。

2.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二阶段,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合格的考生为官。

殿试的考试内容更加深入和复杂,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考察他们的政治理论和实践能力。

四、科举制度的影响1.文化繁荣: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激励了人们的学习和创作活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2.社会稳定:科举制度的选拔机制相对公正,使得社会上层阶级更加稳定,减少了社会动荡和冲突。

3.知识普及:科举制度的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教育和学习,普及了知识和文化,提高了人民的素质和能力。

五、科举制度的变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科举制度也经历了一些变迁。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存在一些弊端,如贿赂、偏袒等问题。

最终,在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让路。

六、科举制度的启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启示是要独立思考和不断学习。

科举制度鼓励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知识的积累,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一、背景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用考试选拔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制度。

它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选拔制度之一。

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二、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西汉宣帝时期,当时的郡县推举贤才担任各级官职。

这一制度在后来的朝代中逐渐发展完善,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选拔制度。

三、科举制度实施过程1. 乡试:乡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一关,考察的是基础知识和才干。

考生们在州县级考场进行答题,通过乡试者可晋级到下一轮考试。

2. 会试:会试是面试的形式,主要考察考生的口才和应对能力。

考生们在皇家设立的考场进行面试,通过会试者即可进入最后一轮考试。

3. 殿试:殿试是最后一轮考试,也是最为严格的一轮。

考生们在皇宫内进行答题,通过殿试者即可成为举人或进士。

四、科举制度的意义1. 推动社会进步:科举制度通过选拔优秀人才,为社会各个领域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增进社会流动性:科举制度突破了阶级壁垒,使得社会流动更加活跃,人们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可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3. 促进文化传承:科举考试注重文化和教育的传承,使得古代中国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五、科举制度的弊端1. 教育资源不均:科举制度的实施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教育,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2. 应试教育倾向:科举制度过分注重应试能力,导致教育变得功利化,学生只为了应考而学习,缺乏全面的素质发展。

3. 限制了专业发展:科举制度对科技和专业能力的考察较少,使得科技和专业领域的人才发展受到限制。

六、科举制度的影响和启示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也存在诸多弊端。

通过对科举制度的研究和总结,我们应该深思和吸取教训,建立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注重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持续进步。

七、总结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项历史悠久的选拔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科举制度无疑是一部重要的篇章。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之久。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选拔文武人才的一种手段,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

隋朝时,官员选拔主要依靠家族世袭和举荐制度,没有明确的考试制度。

而随着唐朝的兴起,多元化的社会需要更公正、更科学的选拔机制。

唐代贞观年间,创设了“进士科”和“明经科”,这是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的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最出色的表现是在宋代和明代。

宋代的科举制度经历了改革,包括诗词、文章等多个科目,考核内容更加全面。

明朝时,科举制度更是步入了顶峰之时。

明代设置了三级考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覆盖了全国各地的考生,并将考试内容扩展到了典籍、经义、诗词等多个方面。

二、科举制度的目的与作用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主要目的是选拔人才,为朝廷培养合格的官员。

通过科举制度,可以选拔到各个领域具备才华和能力的人才,保证了政府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此外,科举制度还提供了普及教育的机会。

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富贵,只要有一技之长和学识,就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这也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提供了动力和方向,推动了全民素质的提升。

科举制度还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科举考试,文人士大夫们在阅历、思想和艺术上的交流与较量,极大地促进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和独特性的形成。

科举制度也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文人才子,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与局限科举制度的影响深远,它为中国古代社会带来了政治、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变革。

随着科举制度的实施,中国古代社会出现了许多具备才华的官员,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文化制度,存在的时间跨度非常长,影响深远,对于古代中国的文化、政治、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有关科举的一些常识。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起源于隋代,由唐朝正式推行,并延续至清朝结束。

科举制度的实施初衷是通过选拔人才,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科举考试的种类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府试、省试和殿试。

府试由地方官员主持,考察主要是文词和官吏能力;省试由地方官员和中央官员联合主持,考察主要是政治观点和辩论能力;殿试为皇帝亲自主持,考察主要是对经典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三、科举考试的内容科举考试的内容以经义和政治问题为主。

其中经义主要指儒家经典,如《孝经》、《论语》等,考察考生对经典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政治问题主要是对时政的观点和辩论,考察考生的政治觉悟和智慧。

四、科举考试的标准科举考试的评判标准多种多样,既有知识的考查,也有德行、品行的考量。

但总的来说,科举考试主要注重对经典的理解、应用能力以及执政能力的检验。

五、科举考试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并影响了中国的教育系统。

科举制度的存在也使得官员选拔不再由出身决定,而是通过考试选拔,为贤才提供了一个发展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六、科举制度的限制科举制度对于考生来说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只有男子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而女性则没有这个机会。

同时,考试的范围主要局限在儒家经典和政治问题上,对其他学派和学问内容的关注较少。

七、科举制度的弊端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对世族子弟的优待使得社会阶级固化。

其次,科举考试过于强调记忆和应试技巧,对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影响有限。

此外,科举制度还存在贪污舞弊等问题。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文化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选拔人才,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和弊端。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实用版4篇】目录(篇1)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三、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与内容四、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五、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正文(篇1)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至清朝。

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手段,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度的出现,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方式。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举行的,如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 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三、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与内容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贤良文学主要测试考生的文学才能,茂才则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才艺。

四、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科举制度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文学教育的发展,使得文学成为士人必修的科目。

其次,科举制度对文学的评价标准产生了影响,使得文学创作更加注重功名利禄,从而影响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最后,科举制度选拔出了许多文学人才,如唐代的王之涣、杜甫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

五、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重要手段,它为封建王朝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对维护封建统治、促进国家文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考试舞弊、选拔不公等问题。

目录(篇2)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三、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与内容四、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五、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正文(篇2)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至清朝。

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发展和运行了超过一千年的时间。

此制度为后来的文官选拔提供了基础,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真正成为全国范围内重要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隋朝。

隋文帝杨坚在推行科举制度时,希望通过此制度来选拔人才,以强化政府的统治能力。

科举制度在唐朝进一步完善,并在宋朝达到鼎盛。

这一制度在明清时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二、科举制度的运作方式古代科举制度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参加考试者所在的州县进行的,在考试中更换了试官,实行了笔试和策论相结合的形式。

通过乡试考试的考生,有资格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生需要在会试中进行对策和论文的撰写,只有通过了会试的考生才能有资格参加殿试。

殿试是最后的考试环节,主要考查考生的口试能力。

通过殿试的考生将被选入进士榜。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提供了平等选拔人才的机会。

与西方国家的世袭制度不同,中国的科举制度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无论是贵族还是农民的子弟,只要通过考试,都有可能成为官员。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千百年的文化传承。

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中国的学子们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由此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素材,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和价值体系。

此外,科举制度也导致了严重的书呆子倾向。

为了应对考试,许多学子只注重死记硬背,缺乏实际能力和经验。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实问题的解决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最后,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的官员,更加忠于中央政府,有助于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能力。

总结起来,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专题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专题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专题
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它的发展历程中包含了许多常识性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常识专题:
1. 科举制度的基本概念
科举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经史子集等经典以及诗词歌赋等文艺作品。

考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官场,例如通过家庭出身、战功、推荐等。

2. 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因时代和地区而异,但总体来说,考试主要包括诗文写作、经义和策问等。

在诗文写作方面,考生需要创作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

在经义和策问方面,考生需要回答有关经典和社会问题的问题。

3. 科举制度的优缺点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为公正和高效的官员选拔制度之一,它的优点是可以保证官员的质量和廉洁,同时也可以激发考生的进取心和才华。

但是,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竞争激烈、考试严格、考生负担重等。

4. 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它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本土,还深刻地影响了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上层的流动性加强,为寒门士子提供了机会,同时也
推动了文化、文学和教育的发展。

5.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
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经过各个朝代的发展,科举制度在明朝达到了巅峰。

在明朝,科举制度不仅涵盖了官员的选拔,还涉及到了学校教育和文学创作等方面。

清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衰落,考试内容也越来越简略。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欢迎阅读【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非常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它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演进,从隋唐时期开始形成初步的形式,到明清时期成为最为完善和严格的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影响了几百年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秦汉时期,那时的选拔人才主要是依靠官员推荐和举荐。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格局的变化,这种方式逐渐被认为是不可靠和不公正的,因为推荐往往容易受到权贵和家族势力的影响。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开始形成初步的样子。

隋朝建立了乡、县、州、郡四级贡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唐朝则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设置了进士考试,选拔文官人才。

这些改革使得选拔人才的方式更加公正和公开,也提高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掌控能力。

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高峰时期。

宋朝推行了秀才科、举人科、进士科三级考试,选拔出合格的人才担任官职。

这个时期,科举制度经过多次的完善和调整,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统一化的考试制度。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继续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进士科考试成为社会上承认的唯一渠道,得中进士者可以荣宗祠堂,世代受荫禄。

然而,由于科举制度过于严格和封闭,也造成了官僚主义的泛滥和思想僵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科举制度的选拔方式与影响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合格的人才。

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乡试和殿试。

乡试是地方级别的选拔,凡是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通过乡试的人才才有机会进入殿试。

殿试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对乡试的优秀考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

科举制度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方面,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个公正的竞争平台,打破了封建世袭权贵的垄断,使社会上的人才得以充分发展。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科举考试的出现,使得中国古代教育逐渐从私塾向官方机构转变,教育资源逐渐向更多人开放。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它兴起于隋朝,延续了一千余年,直至清朝灭亡。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优秀的人才,而不是通过出身或权势来决定官员的任免。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官员和文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在乡级考场进行的,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儒家经典)、策问(议论文)、诗文和书法四项。

考试通过者进入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考场进行的,主要考察文章的文采和修辞。

会试通过者进入殿试,殿试是在皇家考场进行的,考察文笔和政治思想。

殿试通过者则有机会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普及性和平等性。

尽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封建等级观念,但科举制度仍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为普通百姓提供一个上升为官僚阶层的捷径。

因此,科举制度不仅为社会提供了稳定且相对公正的官员来源,也为农民子弟和庶民子弟提供了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科举制度培养了一批博学多才的官员和文人。

科举制度要求考生广泛学习文史哲等学科,要求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经典文化底蕴,还要具备一定的文采和才华。

这种培养出来的官员和文人常常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以文化修养为基础进行治理和创作。

科举制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科举制度注重的是文人才能,对于实际才能和实践经验不予重视。

这导致一些文弱书生被选拔为官员,缺乏实际施政能力。

其次,科举制度容易滋生官僚主义。

科举考试给官员提供了一个晋升渠道,有些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往往重视权谋和阿谀奉承,而不顾民生。

再者,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异质思想的压抑,导致一些新思想不能得到有效传播。

总的来说,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制度。

它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官员的方式,并且培养了一批具有卓越才华和文化修养的官员和文人。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不足,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和完善。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时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的完善:唐太宗时期,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科目。

•宋朝的改革:宋太祖时,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元朝的变革:元朝时,科举制度时行时废,考试科目减少,以程朱理学为考试的中心。

•明朝的制度:明朝时,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八股文成为考试的主要形式。

•清朝的末路:清朝时,科举制度逐渐衰落,洋务运动后,废除八股文,改为策论。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试合格者称为举人。

•会试:由礼部主持,在北京举行,考试合格者称为贡士。

•殿试:由皇帝主持,在北京举行,考试合格者称为进士。

科举制度的意义•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为政府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促进教育: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纷纷投入到学习中。

•社会流动: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文化传承: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学、历史、哲学等文化领域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局限性•考试内容单一:科举考试主要考查诗赋、经义等,内容较为单一,不利于考查考生的全面素质。

•选拔方式机械:科举制度采用八股文的形式,使考生过分追求形式,忽视实际能力。

•用人制度局限:科举制度存在一定的门第偏见,使得部分有才华的人无法进入仕途。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科举制度导致教育资源的集中,部分地区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

总结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既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 è)元。

科举制度文化常识整理

科举制度文化常识整理

科举制度文化常识整理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拔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最后废除于清朝。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让有能力的人进入官府从事政府工作。

下面将对科举制度进行常识整理。

第一段: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为了选拔人才,创立了乡试、府试、会试三级考试制度,并将考试分为文、武两科。

这个制度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皇帝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到了宋朝,科举制度成为了国家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并逐渐完善了考试内容和程序。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考试范围扩大到农业、工艺、商业等领域。

第二段:科举考试的流程科举考试的流程包括乡试、府试和会试三个环节。

乡试是最初的选拔环节,考试内容主要是经义、音韵和诗词。

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进入府试,府试的内容更加复杂,包括经史、子部等知识。

通过府试的考生才有机会参加会试,会试是最高级的考试环节,内容包括经义、史学、文学等。

会试合格者可以成为进士,成为朝廷官员。

第三段: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其次,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追求学问和知识的风气,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此外,科举制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重视对经典的记忆和背诵,对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总结: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拔制度,通过乡试、府试和会试三个环节选拔人才。

这个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局限性,对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僚的考试制度,起源于隋朝,于唐朝,最盛行于宋朝,明朝废止。

这一制度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官僚体制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乃至社会结构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以文化程度来选拔官员,以考试来评定人的才能与品德。

在科举制度下,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各地优秀的士子进入省级的会试,通过之后才有资格参加最高级的殿试,殿试合格者即可成为进士。

进士经过礼部审查后,可以直接进入朝廷担任高级文官职位。

科举制度追求的是文化的卓越和能力的优秀,是一种相对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

隋朝以前,中国的官员一般是由世袭的贵族和权贵所控制,没有公正的选拔机制,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不稳定。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隋文帝杨坚在隋朝初年实行了科举制度。

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并将其推广到全国范围内。

科举制度的出现,既是对贵族和权贵的一种限制,也是对人才选拔的一种民主化尝试。

科举制度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的士人有了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官职,不再受到身份出身的限制,这大大提高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公平性。

科举制度打破了贵族和权贵垄断政治的现象,使得社会上的士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升迁,从而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

其次,科举制度加强了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文化教育的推动。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一般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教育背景,对于国家的治理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充分发挥了教育的作用,使得古代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

同时,科举制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科举制度过于注重文化的学习和应试能力,忽略了对实践和实际能力的考核,导致一些官员在管理和处理实际问题上不够灵活和有效。

第二,科举制度只选拔了文科人才,而忽视了理科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人才,这限制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常一、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

”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二、进士:参见“殿试”条。

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

”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

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三、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四、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五、解元:参见“乡试”条。

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六、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准。

七、举人:参见“乡试”条。

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

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

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八、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

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九、状元:参见“殿试”条。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

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十、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十一、会元:参见“会试”条。

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十二、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十三、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十四、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十五、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十六、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

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十七、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

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

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十八、童生试:也叫“童试”。

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十九、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

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二十、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二十一、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

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

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

二十二、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二十三、贡士:参见“会试”条。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二十四、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二十五、鼎甲:二十六、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二十八、助教:学官名。

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二十九、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三十、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三十一、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三十二、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学官名。

“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学使即学政的别称。

《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三十四、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三十五、国子监:参见“太学”条。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三十六、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三十七、文房四宝: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

著名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歙墨、广东端州的端砚、浙江吴兴的湖笔。

三十八、监生:国子监的学生。

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三十九、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四十、司业:学官名。

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