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kg真空自耗凝壳炉设备的研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kg真空自耗凝壳炉设备的研制
文章介绍了5kg真空自耗凝壳炉的构成,设计及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难点。
标签:真空凝壳炉;铸造;真空
前言
真空自耗凝壳炉是目前钛工业生产钛铸件使用率最高的熔铸设备,它的熔炼原理、生产工艺、操作方式以及设备组成与真空自耗电弧炉有很多相似地方。凝壳炉是在自耗电弧炉和真空感应炉结合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新式炉型,解决了电弧炉不能浇注铸型,感应炉因为组成结构上的因素对熔融金属有污染的弊病。采用自耗爐的熔炼环境,在水冷坩埚中快速溶化,达到所需量后,翻转倾斜坩埚,将液态熔融金属注入提前放置好的铸型内,从而获得所需形状的铸型。
自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引进第一台25kg真空凝壳炉以来,我国已自行制造出多种型号同类设备,主要用于钛泵、钛阀等化工行业用的耐腐蚀铸件生产,随着精密铸造技术的发展,用于军工和体育用品的生产也日益增多。本文将对5kg 真空自耗凝壳炉设计中应注意的技术难点做以介绍。
1 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公称容量:5kg
最大熔化电流:5kA
熔炼电压:25-45V
工作真空度:6X10-1Pa
浇注周期:2~5s(可调)
铸型最大尺寸:200mmX200mmX300mm
2 设备的构成
凝壳炉的炉体结构形式决定着具体的炉型,炉体大小取决于铸型重量体积和坩埚的外形尺寸,以及离心盘直径等因素综合考虑,根据已投入使用设备的炉体结构形式,大致可将凝壳炉炉体形式分为5种类型:卧式、立式、双室、多室和连续式炉型等。
本文设计采用卧式炉型,它的炉体为卧式圆筒体,圆筒壳体上部焊接有一个立式圆筒,方便安装炉盖、电极杆动密封、观察窗、摄像系统、传动系统等。坩
埚以及坩埚翻转机构安装在筒体中部,筒体下方安装有离心盘机构。筒体前端安装有炉门,后端用封头封死,连接有真空系统。
3 凝壳炉优缺点
优点:凝壳炉具有技术成熟、结构简单、设备故障率低、维护简便、炉型系列化大型化的特点,在钛铸造工业是普遍应用的设备。
缺点:凝壳炉生产所使用的自耗电极一般采用电弧炉提供的成品铸锭,加工成凝壳炉生产所需规格的自耗电极。因此对电极规格形状要求较高。在熔炼时,受熔速和冷却效果的约束,需要调节电流大小来保持熔池,会产生猛烈飞溅。
4 主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4.1 坩埚以及坩埚倾翻机构
凝壳炉熔炼的最基本部分是坩埚,但是在结构上凝壳炉坩埚与电弧炉坩埚完全不同,凝壳炉的坩埚是长度短、直径大,同时要执行反转运动。坩埚的外形尺寸、组织材料,以及坩埚外壁的水冷系统,都直接影响到被熔融金属的质量、浇注效果、成品率以及设备使用期间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凝壳炉的坩埚是用来直接融化金属的容器,所以它是整个设备的核心,与电弧炉一样的原理,即坩埚带正电,为正极,自耗电机为负极。
凝壳炉在熔炼过程中,会在坩埚内壁与熔池间形成一个凝壳,能够起到隔离液态金属熔池与坩埚内壁直接接触,防止坩埚内壁污染金属材料,同时也能保护坩埚内壁,不被高温破坏,减少热量损失。
坩埚倾翻机构,是由坩埚组件、翻转轴、动密封组件、翻转气缸组件、接点装置等机构组成。其结构形式为产品所需规格的紫铜坩埚,放置于冷却水套内,冷却水套与两侧翻转轴相连接,翻转轴由翻转气缸带动,进行翻转运动。翻转轴做相应设计,翻转轴传递扭矩带动坩埚翻转,同时又要传导电流,也要给坩埚冷却系统提供冷却水,因此在结构较为复杂。
4.2 炉体
凝壳炉的炉体也叫熔炼室。常见炉体为一侧开门的卧式圆筒形结构,采用双层水冷夹套结构,炉门处也设有冷却水。
本文设备采用卧式前开门结构形式,具有双层炉壁,中间通水冷却,内有坩埚翻转机构,离心浇注机构,炉体上端设有供电极升降用的密封装置和观察窗。炉体侧部设有真空管道。属于大型炉的衍生炉。
4.3 真空系统
真空凝壳炉真空室的熔炼真空度一般在10-1Pa~10-2Pa量级内(本设备6X10-1Pa)即可保证铸型质量。真空系统在配型时一般要比电弧炉选用的抽速大,这是由于真空系统在满足自耗电极融化工艺过程排气要求的同时,还要额外考虑到浇铸时熔融金属进入浇口杯、浇道、石墨型时,在瞬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气体,这种现象每次熔炼都会出现,因此整个真空室的真空度会产生较大波动,严重影响到铸件的表面质量,严重的会造成对真空泵组的损害。因此,在设计真空系统时,需要考虑浇铸时的放气峰值,要有足够的抽速。本设备真空机组采用ZJP-600罗茨泵+2x-70旋片泵,足够适应设备放气峰值的影响。
5 结束语
本文从真空自耗凝壳炉的结构组成出发,简明介绍了真空凝壳炉的部分关键问题。设备满足化工科研领域生产、实验要求,安全环保,浇注成品质量良好,制造成本较低,4个月即可投产,见效快,符合中国国情,适合在试验室及中小企业推广。
参考文献
[1]达道安.真空设计手册[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2]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张继玉.真空电炉[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4]马开道,等.稀有金属真空熔铸技术及其设备设计[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