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林规划
农田林网防护林建设现状、规划及实施有效措施
最新【精选】范文参照文件专业论文农田林网防备林建设现状、规划及实行举措农田林网防备林建设现状、规划及实行举措纲要:林网防备林建设是我镇林业生产的主体之一。
全镇农田林网建设是以大中沟道路绿化构成骨架,小片林果、乡村绿化有机结合,以点、以面、网格相联合构成。
本文从林业生产的角度,详尽分析了我镇农田林网防备林系统建设的现状,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建设林网系统的必需性,同时提出了规划原则和实行举措,全面实行林网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发展战略,实现再造秀美山川的雄伟目标。
重点词:农田林网防备林建设、规划;实行举措。
一、农田林网建设现状全镇农田面积73766亩,林业用地面积6000亩,积蓄量30000立方米,覆盖率27%,大中型河堤70公里,道路绿化40公里,小沟绿化300公里。
整个林网防备系统所有配置在圩、路、沟。
主要树种存心杨、水杉、银杏、柿子等。
二、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全镇农田林网防备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不论从树种选择、林种搭配,仍是从林带构造及配置,防备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林带构造、配置、网格等级需要调整,因为林种树种单调,林带构成简单,加之凑近承包田,造林密度偏疏,网格偏大,超出其有效防备范围,防备功能衰败。
2、管理保养及病虫防治难度较大全镇大中小型河堤、道路创建的林带、主林带、富林带多数落实了管理保养责任制,签署了各种各种的承包合同,因为林木生长周期长,合同签署疏于形式,看管经常不到位,副林带随承包田到户而经常受到损坏,林种树种单调,树木高大,病虫防治难度较大。
3、成活率差、保留率低因为副林带随承包田到户,栽种时没有组织专业队栽种,而由承包田户自己栽种,因此产生植树质量不高,树塘过浅,踩实不严,加上栽后管理不平跟不上,造成成活率差。
靠林带的农田因为受树木根系吸肥吸水,树冠遮荫等影响而减产,无证经营的树贩趁机而入,收买了靠农田的部分树木,甚至收买了还没有成熟的幼小树木,造成保留率低。
2024年海防护林建设实施方案
2024年海防护林建设实施方案
如下: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海域生态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海岸线受到严重侵蚀,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海洋资源受到过度开发。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岸线安全,提升海洋生态保护水平,特制定海防护林建设实施方案。
二、建设目标
1. 建设一批海防护林带,保护海岸线,减少侵蚀,提升防护能力;
2. 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3. 护持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建设内容
1. 选址、规划和设计合适区域,确定海防护林建设地点;
2. 选择适宜树种,进行定植和抚育工作;
3. 强化护栽区域的管理和监测,确保海防护林带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建设措施
1. 加强科学研究,确定最适宜的海防护林树种;
2. 制定完善的海防护林建设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
3. 加强与当地政府和机构的合作,推动海防护林建设取得实际成效。
五、预期成效
1. 保护海岸线,减少海洋侵蚀的损失;
2. 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促进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六、总体要求
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海防护林建设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取得显著成效。
农田防护林建设方案
农田防护林建设方案一、引言农田防护林是指在农田周边建设或种植树木、灌木等植物,以形成一定的防护屏障,保护农田免受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自然灾害的侵害。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科学的农田防护林建设方案,以指导农田防护林的规划和实施。
二、农田防护林的功能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具有多种功能:1. 防风固沙:农田作物易受高风速和风沙侵害,防护林能够减缓风速、截留飞沙,保护农田作物的生长。
2. 保水护土:防护林的植被能够拦蓄降水,减少径流速度,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3. 提供生态环境:农田防护林为农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4. 增加生物多样性:防护林为许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合适的栖息地和食物,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三、农田防护林的建设要求为了实现农田防护林的功能,以下为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要求:1. 选用适宜树种: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农田特点的树种,如农田防护林带的靠近村庄部分适宜选择乔木,而离村庄较远部分适宜选择灌木。
2. 合理布局:根据农田地貌、土地利用状况和自然条件,合理划定农田防护林带的位置和规模,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防护效果。
3. 广泛参与:农田防护林建设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田防护林的养护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 科学管理:注重科学管理,合理选择农田防护林的种植密度和配置结构,严格控制农田防护林的生长形态和高度。
5. 注重生态效益:充分发挥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鼓励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在栽植农田防护林的同时保护和恢复当地生态系统。
四、农田防护林建设方案在具体实施农田防护林建设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评估:对农田的地理、气候、土壤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现状进行评估,为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提供依据。
2. 设计: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农田防护林的布局和结构设计方案,确定植物的种类和密度。
3. 准备工作:选择优质的树苗或种子材料,并进行储备。
同时,进行农田的整地、排水等准备工作,确保农田防护林的良好生长环境。
农田防护林建设方案(完美格式)
农田防护林建设方案(完美格式)农田防护林建设方案
1. 引言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种完善的农田防护林建设方案,以保护农田
免受风沙、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可持
续发展能力。
2. 方案概述
农田防护林建设方案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2.1 调研分析
通过对目标地区的气候、土壤、植被等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分析,确定适宜的防护林植物种类和分布区域。
2.2 林木选用
选择适应目标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如杨树、沙柳等,
具有抗旱、抗风沙的特点。
2.3 设计规划
根据目标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农田防护林的布局图和设计规划,确定防护林的大小、形状和分布。
2.4 实施建设
按照设计规划,组织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工作。
包括播种、栽植、浇水、施肥等环节。
2.5 维护管理
建设完成后,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工作,包括修剪、松土、施肥等,保证防护林的健康生长。
3. 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农田防护林建设方案,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 减少风沙对农田的侵蚀,减少农作物的风灾损失。
- 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的肥力和耕作条件。
- 提供局部防护,改善农田的气候条件,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4. 拨款预算
根据方案的需求和实施规模,拨款预算为[具体金额]。
5. 结论
通过实施农田防护林建设方案,可以有效地保护农田免受自然灾害的侵害,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建议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进行更详细的研究和策划。
农田防护林规划防风防沙和水土保持
农田防护林规划防风防沙和水土保持在农田防护林规划中,防风防沙和水土保持是至关重要的内容。
农田防护林是指在农田周围、分片或穿插种植乔木、灌木、花草并配以建筑物或设施来遮挡风沙、固定沙土、净化空气和水体、改善农田环境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一种土地综合利用方式。
本文将探讨农田防护林规划中防风防沙和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
一、防风防沙防风防沙是农田防护林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农田中合理设置防护林带,可以有效地阻挡风力,避免风沙侵袭,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农田作物。
防护林带通常由乔木、灌木等多种树木组成,密植、高大的树种能够最大限度地遮挡风沙,起到防护作用。
在规划农田防护林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作物种植结构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设计防护林带的位置、面积和树种种植方式。
二、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农田防护林规划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合理设置植被带、经济林带、水保工程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农田防护林规划应该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坡度情况等因素,科学制定水土保持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实施。
例如,在陡坡地区可以设置梯田,修建草垫、砖土坡等,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在低洼地区可以修建排水沟,引导农田周围的水流,防止水浸农田。
三、实施方法1. 调查评估:在开展农田防护林规划前,需要对当地的土地利用状况、自然环境等进行调查评估,了解现状问题,为规划提供依据。
2.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查评估结果,科学制定农田防护林规划方案,确定防护林带的位置、面积、树种配置等内容。
3. 实施措施:按照规划方案,实施防风防沙和水土保持的具体措施,包括栽植树木、修建排水沟、加固农田等。
4. 监测评估:在实施防护林规划后,需要对其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
综上所述,农田防护林规划中的防风防沙和水土保持是农田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只有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实施,才能有效地提高农田生产力,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防护林工程的管护方案
防护林工程的管护方案一、项目背景防护林工程是为了保护土地、水源和生态环境,栽植植物并进行有效的管护。
防护林工程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更是为了维护人类利益,保障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通过防护林工程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壤,改善气候,净化水源,调节生态平衡,增加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土地退化严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迫切需要通过防护林工程来修复和改善环境。
因此,为了有效推动防护林项目的落地,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护方案,从而保障防护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二、管护目标1.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防护林工程的实施,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2. 防治水土流失:通过防护林工程的实施,减缓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
3. 治理水源:通过防护林工程的实施,净化水源,增加地下水资源。
4. 提高生态效益:通过防护林工程的管护,增加生态效益,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5. 保障人民福祉:通过防护林工程的实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三、管护措施(一)科学选材1. 根据地理环境、水土条件和气候特点,选用适宜的植物种类,确保防护林工程的成活率和生长率。
(二)合理布局1. 根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状况和水土流失情况,合理规划和布局防护林工程,确保防护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三)精心施工1. 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调查和勘测,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
3.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四)及时管护1. 在植树后,加强植树的养护管理,确保植树的成活率。
2.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林区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防止防护林的退化和破坏。
(五)科学监测1. 设置监测点,定期对防护林的生长情况、水土保持效果进行监测,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处理。
(六)加强宣传1. 加强对防护林工程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防护林工程的认识和支持,凝聚社会力量,共同推动防护林工程的实施。
农田防护林规划总结防护效果和生态效益评估
农田防护林规划总结防护效果和生态效益评估农田防护林是指在农田周围或内部种植乔木、灌木、草本等植被,以防止水土流失、风沙侵袭,保护土壤和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农田防护林规划中,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结构和布局,对于提高防护效果和生态效益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农田防护林的规划、防护效果和生态效益进行总结和评估。
一、农田防护林规划农田防护林规划首先要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确定适宜种植的树种和数量。
其次要考虑到农田的布局,合理划分防护林区、耕地和其他农田用地,形成合理的防护网络。
同时要考虑到农田防护林与周边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最后要制定长期的管理计划,保障农田防护林的持续有效。
二、防护效果评估农田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侵蚀和风沙侵袭,保护农田土壤和水资源。
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的水土流失率、土壤侵蚀程度和风沙侵蚀情况等指标的监测和对比分析,可以评估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果。
科学的评估结果可以帮助改进农田防护林的布局和管理,提高防护效果。
三、生态效益评估农田防护林不仅可以保护土壤和水资源,还可以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通过对农田防护林周边生态环境的观测和调查,可以评估农田防护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比如,观察林地内的鸟类、昆虫等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地下水位的情况,可以评估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情况。
综上所述,农田防护林规划、防护效果和生态效益的评估是保障农田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评估,才能实现农田防护林的最大化效益,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希望相关部门和农民朋友们能重视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和管理,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防护林工程施工措施计划
防护林工程施工措施计划一、工程概况我国是世界上少林的国家之一,森林覆盖率仅为16.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我国政府提出了“十五”计划,要求将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到18.2%。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防护林工程施工措施计划。
二、施工目标1. 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2. 增强森林的防护功能,防止水土流失、风沙侵袭等自然灾害。
3. 提高森林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
三、施工措施1. 科学规划:根据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条件,合理布局防护林工程。
重点在西北、华北、东北等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
2. 良种壮苗:选用适应性强、生长快、抗逆性好的树种,确保苗木质量。
提倡使用本地苗木,减少运输成本。
3. 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植树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
比如,深坑、浅栽、浇水、覆土等。
4. 抚育管理:加强幼林期的抚育管理,确保幼林生长良好。
包括松土、除草、浇水、施肥等。
5. 防沙治沙:在沙漠化地区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种植沙生植物、设置沙障、引水拉沙等,治理沙漠化土地。
6. 水土保持:在水土流失地区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种植水土保持植物、修建梯田、坡脚砌筑等,减少水土流失。
7. 森林防火: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制度,提高防火意识。
配备防火设施设备,加强火灾隐患排查,确保森林安全。
8.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9. 政策扶持:争取政府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与防护林工程建设。
10. 社会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防护林工程的认识和参与度。
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筹集资金支持防护林建设。
四、施工进度安排1. 前期准备:2个月2. 施工阶段:10个月3. 抚育管理:持续进行4. 验收总结:1个月五、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措施,我们预期能够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森林的防护功能,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海南省沿海防护林总体规划(2024—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公告
《海南省沿海防护林总体规划(2024—2035年)》公
开征求意见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海南省林业局
•【公布日期】2024.09.05
•【字号】
•【施行日期】2024.09.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森林资源
正文
《海南省沿海防护林总体规划(2024—2035年)》公开征求意
见公告
为切实加强全省沿海防护林建设和保护工作,我局组织编制了《海南省沿海防护林总体规划(2024—2035年)》(征求意见稿)。
现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请于9月15日前将意见反馈省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处。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通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府路80号海南省林业局(信封上请注明《海南省沿海防护林总体规划(2024—2035年)》征集意见)
邮编:570203
附件:《海南省沿海防护林总体规划(2024—2035年)(征求意见稿)》
海南省林业局2024年9月5日。
防护林工程造林方案设计
防护林工程造林方案设计一、造林方案设计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
要依据植被生态学、土地资源学、气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要进行造林的区域进行科学研究,确定坡度、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湿度、阳光照射等自然环境因素,以科学的原则进行设计。
2、可行性原则。
要考虑到区域的经济条件、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实际情况,确定造林方案的可行性,确保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综合性原则。
要考虑到不同的生态要求,综合考虑植物的适应性、生长动态、外部条件对其影响等因素,确定综合性的造林方案。
4、灵活性原则。
要考虑到时效性、可调整性和可替代性,使得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做出合适的调整。
二、造林方案设计的目标1、保持水土资源的稳定性。
通过植被的修复和保护,减轻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维护水土资源的稳定性。
2、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造林,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地区的生态功能。
3、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
通过造林,提高土地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增加土地的多功能性。
三、造林方案设计的内容1、确定目标。
要明确造林的目标和任务,即明确造林区域要达到的效果。
2、科学规划。
要根据区域的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科学规划造林区域的布局和种植结构。
3、选择植被。
要根据地区的水土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植被进行种植。
4、确定造林技术。
根据地区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情况,确定适宜的造林技术。
5、制定保护措施。
根据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造林工程的顺利进行。
6、编制预算方案。
编制包括种子、苗木、施工、管理等所需费用的预算方案,确保造林工程的开展。
四、造林方案设计的方法1、实地调查。
要对造林区域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了解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情况。
2、资料收集。
要收集相关的地图、气候、土壤、植被等相关资料,为造林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3、专家咨询。
可以请专业的植被生态学、土壤资源学、气象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得到专业的建议。
生态防护林建设规划
2 农田防护林建设规划
➢ 农田防护林是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利用森 林的生态效益,可以消除或减轻灾害特别 是风害,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保证农作 物稳产和高产。
3 牧业防护林规划与建设
➢ 牧业防护林的营造就是认为地吧林木引进 草原地带,合理配置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段 上,以通过人工改造生物群落组成,利用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高草原抗御气象灾 害的能力。
生态防护林建设规划
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2 农田防护林建设规划 3 牧业防护林规划与建设 4 水土保持林规划与建设 5 防风固沙林规划与建设
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 ➢ 营林树种选择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 全面规划,综合服务的原则; ➢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建立综合性生态防护林体系的原则。
4 水土保持林规划分与建水设
岭防
水库 防护
林水域
护林 护坡林 侵蚀护滩、来自沟道护岸 防护林
林
5 防风固沙林规划与建设 固沙林带的营造 防风阻沙林带的营造 沙地防护林的营造
感谢观看,欢迎批评指正
营造防护林施工方案
营造防护林施工方案1. 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加剧、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营造防护林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生态治理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营造防护林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2. 施工目标营造防护林的施工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构建稳定的生态环境,减少土壤侵蚀、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增加森林面积和植物种类,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利用防护林提供的木材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3. 施工步骤3.1. 选址和规划根据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防护林。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土壤质量、水资源、周边环境等因素。
在选址确定后,进行详细的规划,确定防护林的面积、组成植物群落的种类和密度。
3.2. 土地准备施工前需要对选址进行土地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垃圾、除去杂草、平整土地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和肥料施用,确保植物生长的基础条件。
3.3. 树苗选择和培育根据防护林的设计要求,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培育。
在树苗培育过程中,要注意土壤湿度、温度、阳光照射等因素,保证树苗的健康成长。
3.4. 植树和护理在树苗培育期结束后,根据规划要求进行植树工作。
在植树过程中,要注意树木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使得防护林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植树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浇水、除草和施肥等护理工作,确保树木能够顺利生长。
3.5. 监测和管理防护林的施工工作结束后,并不代表任务完成。
需要建立监测体系,对防护林的生长情况、生态环境等指标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对防护林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整,确保其长期稳定发展。
4. 施工要点在进行营造防护林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树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保证其能够适应当地环境。
•树木间距:合理控制树木之间的距离,避免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影响防护林的效果。
•护理管理:定期的浇水、除草和施肥等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方案
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方案一、前言。
咱都知道,农田防护林就像农田的忠诚卫士,一直默默守护着咱的庄稼。
不过呢,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防护林可能有点“年老体弱”了,所以咱得给它们来个更新改造,让它们重新精神抖擞地保护咱的农田。
二、现状分析。
# (一)现有防护林的问题。
1. 树龄老化。
好多树都已经上了年纪,就像老爷爷老奶奶一样,身体没那么硬朗了。
它们的生长速度变慢了,防护功能也在下降。
比如说,以前能挡住大风,现在大风一吹,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
2. 树种单一。
大部分都是那么一两种树,这就像一支队伍里只有一种类型的士兵,一旦遇到某种病虫害,那可就惨了,很容易全军覆没。
像前几年,有一种虫子专门爱吃咱们那种树,结果大片的林子都受了灾。
3. 布局不合理。
有些地方的林子稀稀拉拉的,就像掉了牙齿的梳子,防护效果大打折扣。
而有些地方又太密了,树和树之间抢营养,谁都长不好。
# (二)对农田的影响。
因为防护林的这些问题,咱的农田可遭了殃。
大风、沙尘暴一来,庄稼就被吹得东倒西歪,收成也跟着减少。
而且病虫害还容易从防护林蔓延到农田里,这就像隔壁邻居家有了病菌,很快就传染到自己家一样。
三、更新改造目标。
1. 增强防护功能。
要让更新后的防护林像铜墙铁壁一样,不管是大风、沙尘暴还是其他恶劣天气,都能把它们挡在外面,让咱的农田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2. 提高生态多样性。
多种点不同的树,就像组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一样,大家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这样不仅能抵抗病虫害,还能吸引更多的小动物,让整个生态系统都活跃起来。
3. 优化布局。
让防护林的分布就像棋盘一样整齐合理,该密的地方密,该疏的地方疏,每个地方都能发挥最大的防护作用。
四、具体改造措施。
# (一)采伐与更新。
1. 合理采伐。
对于那些实在太老、已经没什么用的树,咱们要小心翼翼地采伐。
就像给病人做手术一样,得按照科学的方法来。
先确定哪些树要砍,然后制定好采伐计划,不能乱砍一气。
2. 及时更新。
采伐完了,就得赶紧种上新树。
防护林施工方案
防护林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防护林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通过特殊的种植、管理和保护措施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一种生态工程。
防护林施工方案是指在建立防护林项目时,根据具体的生态需求和项目要求,制定相关的施工计划和方案,以确保防护林的建设和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目标和原则1. 施工目标:建立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防护林,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施工原则:a. 技术科学:根据生态环境特征和项目要求,选取适合的植物品种和施工技术;b. 持续性:采用适宜的养护措施,确保防护林的可持续发展;c. 经济可行:合理控制成本,确保施工方案的经济可行性;d. 合规性: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
三、施工内容和方法1. 前期准备:a. 确定施工区域和范围;b. 进行场地平整和清理,清除地表杂草和矮小灌木;c. 建立固定水源,保证施工期间的水源供应。
2. 植物种植:a. 根据生态环境特征和项目要求,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b. 进行合理的造林密度和间距,确保植物生长的空间和养分供应;c. 进行科学的播种或移植,保证植物的成活率;d. 进行植物疏伐和修剪,促进植物生长和林地经营。
3. 地表覆盖和水土保持:a. 采用覆盖材料,如草席、防护网等,保护地表免受风蚀和水蚀;b. 建设沟渠和防渗设施,减轻水蚀和泥石流危害;c. 定期检查和维修地表覆盖和水土保持设施,确保其有效性。
4. 病虫害防治:a. 定期巡查和监测防护林的病虫害情况;b. 及时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c. 加强对防护林的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病虫性能。
5. 生态保护和管理:a. 加强对防护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保护和改善生物多样性;b. 定期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调整和改进施工方案;c. 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火、防旱等管理措施,确保防护林的生态安全。
城区堤防防护林护堤林规划报告
城区堤防防护林护堤林规划报告哈尔滨市城区堤防防护林建设规划报告1、概况1.1 ⾃然地理概况哈尔滨市位于⿊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4°34′—44°37′,东经129°33′—129°40′之间,市区总⾯积1351km2。
城区⾯积59 km2,市区总⼈⼝78.76万⼈。
哈尔滨市地处寒温带季风⽓候区,受太平洋季风变动和西伯利亚⾼压控制,夏季短暂⽽湿热,冬季漫长⽽寒冷。
多年平均⽓温为3.5℃,冬季最低⽓温-35.1℃,夏季最⾼⽓温37.5℃。
多年平均降⽔量为550mm。
哈尔滨市的⼟壤类型是多样分布,主要有暗棕壤、⽩浆⼟、⿊⼟、草甸⼟、泛滥⼟、沼泽⼟、泥炭⼟、⽯岗⼟、⽔稻⼟等7个⼟类、22个亚类。
其中以暗棕壤⾯积为最⼤,约占总⾯积的 60%;在耕地中,以⽩浆⼟⾯积最⼤,约占全部耕地的 50%。
森林植被有针叶林,如红松、落叶松、樟⼦松、云杉、冷杉等;阔叶林有椴树、杨树、柞树、桦树、⽔曲柳、楸树以及榛柴、胡榛⼦等灌⽊林。
在⼭间沟⾕地以草甸植被为主,种类有丛桦、笤柳、⼩叶樟、地榆、野燕麦、三棱草、狗尾草、苔草等。
哈尔滨市区境内主要是哈尔滨⽔系。
哈尔滨是松花江第⼆⼤⽀流,它发源于吉林省长⽩⼭牡丹岭,流经吉林省敦化市和⿊龙江省宁安市、哈尔滨市、海林市、林⼝县和依兰县,于依兰镇西汇⼊松花江。
哈尔滨由南向北流向,河流全长725km,哈尔滨市区地处哈尔滨中游。
哈尔滨流经哈尔滨市城区内的河道长度为62km。
1.2 城市防洪⼯程概况哈尔滨市城市防洪⼯程由哈尔滨左、右岸堤防组成。
哈尔滨左岸堤防由哈尔滨左堤、北安河回⽔堤、北安河堤组成,现堤防总长度27.9km,其中:哈尔滨左堤西起黄花站的滨绥铁路,东⾄哈尔滨市第⼆⽔源地与北安河右回⽔堤相接,长度18.8km;北安河右回⽔堤上起19线铁路桥下⾄第⼆⽔源地与哈尔滨左堤相接,长度5.5km;北安河右堤上起⼆溪汇合⼝下⾄19线铁路桥,长度1.8km;北安河左堤上起⼆溪汇合⼝下⾄19线铁路桥,长度1.8km。
林地防护林工程方案(完美格式)
林地防护林工程方案(完美格式)林地防护林工程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个完善的林地防护林工程方案,以保护林地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2. 工程目标- 保护林地免受非法砍伐和滥伐的威胁,阻止非法盗伐现象。
- 提高林地的防火能力,减少林火的发生和蔓延。
- 修复和重建被破坏的林地,恢复生态平衡。
- 促进林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3. 工程方案3.1 防护林建设- 新建防护林:根据林地的特点和需求,科学规划新建防护林,采用适宜的树种和间距,保护林地边界不受侵害。
- 恢复与重建防护林:修复和重建被破坏的防护林,采用适宜的树种和技术手段,提高防护效果。
3.2 防火措施- 设置防火带:根据林地的情况,划定防火带,清除带内的可燃物,降低火灾风险。
- 建设灭火设施:在林地关键位置设置灭火设施,包括消防栓、消防水池等,提高灭火效率。
- 加强火灾监测和预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林地火灾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火灾。
3.3 其他措施- 宣传教育:加强对林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非法砍伐和滥伐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违法者。
- 合理利用林地资源:科学规划和管理林地资源,合理利用木材和其他林产品。
4. 实施计划本工程方案将按以下步骤实施: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确定资金和人力资源。
2. 开展勘察和测量工作,确定林地防护林和防火带的位置和规模。
3. 开展防护林和防火设施的建设工作。
4. 实施防火监测和预警系统。
5. 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
6. 监督和评估工程实施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5. 预期效果- 林地受到有效保护,减少非法砍伐和滥伐现象。
- 林地的防火能力显著提高,减少火灾发生和蔓延的概率。
- 被破坏的林地得到修复和重建,生态平衡得以恢复。
- 林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6. 结论本文档提出的林地防护林工程方案是有效保护林地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生态防护造林实施方案
生态防护造林实施方案
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的破
坏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
生态防护造林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目标
生态防护造林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实施,建立起一片完整的
生态防护林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实施方案
1. 选址规划
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地块进行生态防护造林。
优先选择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以及易受自然灾害
影响的地区。
2. 树种选择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树种进行造林。
优先选
择防风固沙、保护水源的树种,如沙柳、沙地柳等。
3. 技术措施
在实施生态防护造林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包括合理施肥、科学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确保树木健康生长。
4. 管护管理
建立健全的管护管理制度,加强对生态防护林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保证生态防护林的长期稳定发展。
5. 生态效益
生态防护造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保护
水源、净化空气等,为当地带来丰富的生态效益。
6. 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生态防护造林也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木材、草畜、果品等的生产,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
四、总结
生态防护造林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科学规划、精心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工业区防护林最新标准规范
工业区防护林最新标准规范工业区防护林是保护工业区环境、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生态工程。
以下是针对工业区防护林制定的最新标准规范:一、规划与设计1. 工业区防护林应根据工业区的规模、污染源分布和风向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2. 防护林的布局应形成连续的绿色屏障,以有效阻挡污染物的扩散。
3.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如松树、柏树等。
二、树种选择与配置1. 树种选择应考虑其对工业污染物的耐受性和净化能力。
2. 配置应采用多层次、多树种的复合结构,以增强防护林的生态功能。
3. 应定期进行树种更新和优化,以适应环境变化。
三、土壤与水分管理1. 防护林的土壤应保持适宜的肥力和排水性,以促进树木生长。
2. 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3. 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应同步进行,以提高防护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四、病虫害防治1. 应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2. 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提高防护林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五、维护与管理1. 建立完善的防护林维护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
2. 加强对防护林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3. 鼓励社区参与防护林的维护和管理,形成共建共管的良好局面。
六、环境监测与评估1. 定期对工业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
2.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护林的规划和管理措施。
3. 建立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估体系,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七、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1. 加强对工业区防护林建设的法律法规建设,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2. 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工业区防护林的建设和发展。
3. 加大对违反防护林管理规定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防护林的合法权益。
通过上述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业区防护林的生态功能,为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程规划附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程规划技术⽅案国家林业局2009.9⽬录⼀、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规划指导思想 (1)(⼆)规划基本原则 (1)⼆、规划体系 (2)(⼀)国家规划 (3)(⼆)省级规划 (3)(三)县级规划 (3)三、规划范围、期限与⽬标 (4)(⼀)规划范围 (4)(⼆)规划期限 (4)(三)规划⽬标 (4)四、规划布局 (5)五、建设内容 (6)(⼀)项⽬构成 (6)(⼆)建设重点 (8)六、规划技术路线 (10)(⼀)⼯作⽅法 (10)(⼆)技术路线 (10)七、规划技术要求 (12)(⼀)基础数据 (12)(⼆)前期⼯程成效评价 (12)(三)规划深度 (12)(四)投资标准 (13)⼋、规划成果要求 (14)(⼀)⽂本要求 (14)(⼆)附表要求 (14)(三)图件编绘要求 (15)附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程省级规划编写提纲附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程省级规划表附件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程县级规划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程规划技术⽅案根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1年将进⼊五期⼯程建设。
为扎实做好五期⼯程规划,结合现阶段三北地区林业⽣态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案,以统⼀三北五期⼯程规划的规划思路和技术要求。
⼀、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规划指导思想根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态⽂明、促进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建设完备的北⽅绿⾊⽣态屏障为⽬标,以防沙治沙和⽔⼟流失治理为重点,以重点项⽬和重点区域建设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继续加快造林进程,开展退化林分的⽣态修复,加强中幼林抚育,提⾼防护林林⽹化⽔平,完善防护林体系,提升防护林综合功能,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同建设⼩康社会、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兴林富民,努⼒实现三北地区⽣态环境根本好转,为⼈民⽣活⽔平提⾼和建设社会主义⽣态⽂明做出新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概况1、园区概况 (1)2、自然资源条件 (1)3、社会经济条件 (4)4、规划区概况 (5)二、设计依据和原则 (6)三、设计思路 (7)四、设计方案 (7)五、苗木栽植要求 (21)六、设计概算 (23)七、保障措施 (25)一、概况1.园区概况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是全国第二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单位,全国3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是新疆地方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麓的昌吉市,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35公里,距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8公里。
位于新疆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天山北坡经济开发带的前沿,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乌昌都市经济协作圈的核心区,北疆铁路、乌奎高速公路、312国道穿境而过。
这里民丰物阜,人杰地灵,有着厚重的农业文化积淀。
园区的总体布局分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
核心区以昌吉市为主,示范区以昌吉州为主,辐射区以天山北坡为重点,辐射南北疆各地。
总规划面积49.8万亩,其中核心区3.6万亩(集体土地和部分国有土地),示范区46.2万亩(国有土地)。
2004年园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亿元,完成出口创汇70万美元。
2.自然资源条件2.1 地形地貌土壤科技园区示范区所在的平原区地势平坦,位于头屯河出山口西侧及三屯河出山口以下的冲洪积倾斜平原及沙漠南缘的细土平原区,地形坡度由15‰的倾斜平原降至1‰~2‰的细土平原。
在冲积、洪积物上发育形成的灰漠土为平原地区耕作土,其间有可供发展畜牧业的荒地、盐碱地和沼泽地。
园区土壤是在冲积、洪积物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荒漠灰钙土。
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来自南部山区的岩石风化物以及覆盖于中、低山区表层的黄土,随水随风沉积于此。
其土质大部分为壤土,有效土层厚度大多在1m以上。
2.2 气候概况三屯河流域因远离海洋而气候干燥,既有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的特征,又有垂直气候分带的特点。
表现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随地势高低而异,降水因地面海拔高度不同也有大小之分。
受太阳辐射、下垫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全流域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园区所在的中部平原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气温年(日) 差较大,作物生长期长,但降水不足,蒸发强烈,气候干燥,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
春季升温快而不稳,且多大风,常伴有“倒春寒”天气出现。
在农作物主要种植区的中部平原,气温年较差42.1℃,日较差13.2℃,极端最高气温42.0℃,极端最低气温—38.2℃,多年平均风速3.0m/s,极端最大风速30m/s,风向以西北风居多,≥0℃的积温为3834℃,≥10℃的积温为3374℃,无霜期最长达183天,最短为126天,一般年份都在160天以上。
中部平原区年日照时数为283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4%;沙漠边缘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936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6%。
中部平原(昌吉气象站)多年平均气温6.8℃、沙漠地区(蔡家湖气象站)为5.7℃。
平原区(昌吉气象站)多年平均点降水量为192.3mm,沙漠边缘地区(蔡家湖气象站)多年平均点降水量为140.4mm。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207.1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324.26 mm;多年平均风速2.2m/s,最大积雪厚度39cm;最大冻土深度140—160cm。
主要土地类型为荒漠土、风沙土和盐土。
地面自然植被以荒漠、半荒漠植物种群为主,主要有琵琶柴、梭梭、红柳、猪毛菜、芨芨草等,覆盖度10-15%,生长量很少。
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干旱、风蚀、沙化危害严重。
2.3 水资源状况三屯河发源于天山北坡中段天格尔峰,河流跨越高、中、低山带,由南向北汇入各山间支流,形成主流。
河水出山口后进入平原。
在天然状态下,以两河的水量大小来说,是可以流到北部沙漠边缘,尾闾成湖,或注入白家海子,或消失于沙漠之中的;但自建成山区拦河水库以后,随着灌区引水灌溉工程的不断完善,人力改变了天然状况,在一般年份(非丰水年)河水几乎全部被灌区利用。
渠首以下河道,除汛期短暂泄洪外,下游河道几乎处于干涸状态,河水直接被引至渠首以下各级渠道,最终消失于灌区。
三屯河的主要支流有大三屯河和小三屯河,两河在努尔加牧业村附近汇合,汇合口下游主河道两岸沿程依次分布着孔沙拉沟、庙尔沟、板房沟、头道水、二道水等支流;几股水以向心汇水方式沿流域坡面源源不断注入三屯河主河道,使三屯河主河道水量沿程增大。
碾盘庄水文站现测验断面在二道水汇水口上游附近,集水面积1636km2,河长103km。
园区现有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利用地下水,地表水利用很少,但随着500水库西延干渠的建成,园区水资源将得到有效的补充。
2.4 土地资源状况园区总面积49.8万亩,耕地面积30.8万亩。
土地面积核心区为3.6万亩,示范区为46.2万亩,核心区位于昌吉市区东部,主要包括西域集团、六工镇东五工村、西五工村、新庄村;示范区位于昌吉市区西北部,由老龙河区和牛圈子湖区组成,其中老龙河区27.15万亩,牛圈子湖区19.05万亩。
示范区有各类农场123个,其中5000亩以上农场有19个,2500亩-5000亩农场有14个,1000亩-2500亩农场有41个,1000亩以下农场有49个。
3.社会经济条件园区自成立以来,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龙头企业带动明显,科技发展迅速,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2005年园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86亿元,第二产业为2.01亿元,第三产业为0.7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财政收入1650万元,出口创汇156万美元。
在企业带动方面,至2005年底,入园区企业达到167家,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2家,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4家,国家或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规模企业年产值已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91%。
西域、华兴、泰昆等农字型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批新技术、新品种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带动了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9.2亿元,增长18%,其中,一产3.2亿元,二产3.7亿元,三产2.3亿元。
实现财政收入2693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同比增长27%。
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00万元,同比增加37%,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6亿元,同比增加35%。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投资6105万元完成了核心区基础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纵三横”道路网已形成,乡村公路网已畅通,形成了良好的交通设施网络。
4、规划区概况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后,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六大基地”的集中展示区、高科技试验推广区,是昌吉州现代农业亮点和全自治区的窗口。
示范园区不仅具有科技创新、技术示范、学习培训和精品生产等基本功能,而且还具有信息交流、成果交易、产品展示、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
规划区土壤为灰钙土,有效土层厚度1m以上。
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多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3.0m/s,极端最大风速30m/s。
水资源主要利用地下水。
此次规划防护林道路14条,其中主干道7条,路面为柏油路面,长27.54km,路面宽度6m,路肩两侧均为1m,路基宽度为10m;次干道1条,路面为砂石路面,长3.2km,路面宽度为8m,路基宽度为10m;田间道6条,路面为砂石路面,长16.2km,路面宽度为6m,路基宽度为8m。
二、设计依据和原则(一)设计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3、《昌吉州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4、《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5、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范LY/T1607-20036、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报告(二)规划设计的原则1、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2、绿化质量与绿化效果相结合的原则3、美化性、安全性、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4、实用性、实效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三、设计思路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后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六大基地”的集中展示区、高科技试验推广区,是昌吉州现代农业亮点和全自治区的窗口。
因此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防护林在总体设计上以生态防护为目的,强调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升,营造出一种自然的、生态防护功能强的绿色空间。
同时也对昌吉州范围内以及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坡一带的农业示范园区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在植物配置方面提倡使用粗生易管的乡土树种和植物的自然形态,追求自然群落郁郁葱葱的效果,给人一种比较自然的感觉,富有生命力和想象。
四、设计方案本次规划防护林总面积2640.9亩,占示范园区总面积的12.94%。
本次规划设计灌溉方式全部为沟灌。
(一)树种选择根据规划区的立地条件,本次规划在树种上主要选择抗碱性、抗旱、抗寒及适应性强的树种,以下为本次规划所选树种及各树种生态特性。
白榆: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适应性很强。
根系发达,抗风力、保土力强。
萌芽力强,耐修剪。
生长快,寿命长。
不耐水湿。
具抗污染性,叶面滞尘能力强。
杨树:适应新疆广大地区气候条件,抗逆性强,抗寒,耐干旱、耐高温,对土壤要求不严,抗风力强。
长枝榆:喜阳光,适应性强,耐寒也抗高温,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土壤,抗病虫能力较强。
大叶榆:喜阳光,耐寒耐干旱,抗高温风沙。
可度过夏季绝对最高气温达45℃,冬季绝对最低温度-40℃,在年降水量200 毫米左右的气候环境下,能健旺生长。
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适应能力强。
但在立地条件较优越,深厚肥沃,水源充足的土壤中,生长格外迅速。
该树是深根性,寿命长的速生树种。
返青早、翅果脱落集中,落叶早,时间短,污染小,抗病虫害强,病虫发生率低,(二)具体设计1、园区一路园区一路长度4787.26米,林带设计宽度南北两侧各15m,占地面积215.32亩,占示范园区总面积的1.06%。
园区一路选择树种:白榆苗木规格:选择苗木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冠型较好,乔木胸径3cm以上。
搭配方式:南北两侧各栽植5行白榆,株行距3*3m。
林带结构:通风结构苗木数量:白榆15950株2、园区二路园区二路长度5003.55m,林带设计宽度南北两侧各15米,占地面积225.05亩,占示范园区总面积的1.1%。
园区二路选择树种:白榆苗木规格:选择苗木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冠型较好,乔木胸径3cm以上。
搭配方式:南北两侧各栽植5行白榆,株行距3*3m,林带结构:通风结构苗木数量:白榆16670株3、园区三路园区三路长度2393.2m,林带设计宽度东西两侧各15米,占地面积107.64亩,占示范园区总面积的0.53%。
园区三路选择树种:大叶榆、白榆苗木规格:选择苗木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冠型较好,乔木胸径3cm以上。
搭配方式:东西两侧林带从内到外依次栽植2行大叶榆、3行白榆,株行距3*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