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十七大报告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七大报告精神内容
三、十七大解决的核心问题2007年十七大解决的核心问题——科学回答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
十七大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科学发展的问题,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手段和途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只是数字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能够更好地为总体目标——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障。
四、十七大的意义1、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执政能力建设全部写入党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使党的纲领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
2、十七大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国家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将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十七大的方针,顺应了“经济越来越自由、社会越来越多元”的历史潮流。
十七大的思想路线的实现,将进一步扎实推进几代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提出的执政目标:经济自由,政治民主,社会和谐。
五、十七大报告所包含的时代主题高举一面伟大旗帜、坚持一条基本路线、阐述一个重要思想、提出四点根本要求、描绘一幅宏伟蓝图。
1、高举一面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面向世界的政治宣言、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2、坚持一条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3、阐述一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标灯”4、提出四点根本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描绘一幅宏伟蓝图——更好更快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十七大的历史贡献1、十七大的第一个历史性贡献,是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
十七大从历史高度、从全局角度、从政治深度,对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肯定,让全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向。
17大精神解读
十七大报告主要精神和重大创新解读宋建国(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大会,是党的十七大的历史定位。
改革发展阶段的关键阶段就是在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年规划2000年—2020年。
十七大报告集中体现在两个文线上,一是十七大报告;二是党章。
一、主要精神解读外观特点:1、宏大的政治报告。
其中有三个标志:①、文字多;②、问题多。
包括了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③、历史跨度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29年,部署了今后全面建设小康13年。
2、精品报告。
来源于报告的起草过程,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党智慧。
(一)报告结构1、导语。
2、主要内容。
3、结束语。
(二)内容结构1、导语部分。
介绍十七大主题,“一面旗帜、四个内容”。
“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四个内容”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总结经验(报告的第一、二个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全面指导。
3、深刻论述科学发展观(报告的第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工作部署(报告的第四—十一个问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主权、外交、军队等方面的建设。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报告的第十二个问题)对全面推进党建全面建设伟大工程全面部署。
二、主要精神解读1、报告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新起点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前进。
即“一面旗帜、四个内容”。
2、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进一步回顾了近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
高视角、全境式、大跨度总结经验。
“三个永远路径”毛泽东“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邓小平“开创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社会主义建设)”、江泽民“续录发展开放伟大事业(党建问题)”3、深刻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提出了深入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的十七大主题内容
党的十七大主题内容
党的十七大主题内容主要包括: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主要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目标,并明确了实现小康社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 科学发展观。
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 改革开放。
主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互促进,强调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
4. 党的建设。
要求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5.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全面发展。
6. 民族团结与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7.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强调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8. 港澳台事务。
提出坚持"一国两制"、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对港澳特别行政区的支持和帮助。
9. 国防和军队建设。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确保国家安全和军队现代化。
10. 外交工作。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
党的十七大主题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思想和目标,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权威解读十七大报告的15个新观点
权威解读十七大报告的15个新观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党的十七大是一次高举旗帜、解放思想的大会。
十七大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命题,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兴奋点。
在全国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日子里,半月谈记者特从中选择海内外公众普遍关注的15个新观点,结合党代表、专家学者的热议和点评,予以权威解读。
新观点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专家点评]李崇富: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包含着深刻的内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要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宽广的道路。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新观点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专家点评]林毅夫:党代会报告将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提上日程,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将会提速,有利于缩小令人不安的贫富差距。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使那些只能凭劳动赚取收入的低收入者,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果实。
易宪容:这些年来,我们的经济是发展了,繁荣了,但是个人的工资收入水平、劳动力要素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所获得的收入分配比例始终不高。
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表明解决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已经摆上中央重要议事日程。
刘伟: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供给充裕的人口大国。
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尽管有相当部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通过再分配途径获取的,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方面是确保在初次分配途径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随经济发展能够得到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也能推动再分配途径劳动报酬的协调上升,从而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七大报告全文
十七大报告全文【第一部分:引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大会。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这一重要文件深入阐述了党的工作方针、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报告内容进行全面解读。
【第二部分:背景介绍】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在北京召开。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夺取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
报告是大会的重要文件之一,综合了党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成果,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概述】报告分为八个部分,包括工作总结、发展目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
全文共计xxxx字。
【第四部分:工作总结】报告首先从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成就和经验出发,指出我国发展进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China夺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胜利。
【第五部分:发展目标】报告明确了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党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
报告强调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六部分:经济建设】报告强调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我国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
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等。
报告还强调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绿色发展等重要任务。
【第七部分:政治建设】报告中指出,政治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报告提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人民民主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等重要任务,并强调了党的建设问题。
【第八部分:文化建设】报告指出,文化建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的理论贡献
十七大的理论贡献徐贵相2007年10月29日12:03 来源:辽宁日报党的十七大以其理论上的丰硕成果,在党的光辉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十七大在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
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举什么旗的问题,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地位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在这样的形势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再一次摆在我们党面前。
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就鲜明地向世人昭示: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要高举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坚持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要坚持的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大会要求全党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从而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四家主要中央媒体解读十七大报告
四家主要中央媒体解读十七大报告新华社评论:十七大新华时评:不断改革开放事业才能长青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徐兆荣)“十七大报告中‘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些话说得多好啊。
这几年我们国家能有这样的好局面,就是靠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不是一劳永逸,不断改革开放才能事业长青,在新的起点上必须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来自河南省的张清源代表的一番肺腑之言,道出了代表们共同的心声。
分析人士指中国共产党将对官员正确政绩观提新要求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季明范迎春)此间党内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共十七大在党的指导思想上提出一系列理论创新,中共将对官员树立正确政绩观提出新要求。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十七大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过去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党对干部的要求也相应变得更高。
十七大报告解读:新要求闪耀着科学发展观的光芒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林红梅、徐江善、张先国)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这些新要求“新”在哪里?连日来,代表们在接受采访时,梳理归纳了新要求的十大“亮点”。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特稿: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洪亮的声音回荡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专家解读胡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中的中国外交新理念
专家解读胡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中的中国外交新理念专家解读胡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中的中国外交新理念心得体会专家解读胡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中的中国外交新理念国外报告解读专家新理念十七大总书记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专家解读十七大报告中的中国外交新理念十七大报告在阐释我国外交政策时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此间专家们认为,胡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外交的论述,揭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和对外关系方面的基本方略。
“走和平发展、独立自主的道路始终是我国外交奉行的准则,是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的必然选择。
而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与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则是我国外交致力于发展的目标,这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和平发展是我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坚持的道路,而建设和谐世界则是我国对不和谐的国际关系、不民主的国际政治提出的富有针对性的倡议。
”王逸舟说。
他认为,这两方面是未来指导外交工作的重要标尺,同时是中国对处理国际关系作出的重要贡献。
清华大学教授刘江永说,十七大报告将外交理念与国家总体战略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宏伟目标,与中国自身实现“和平发展”的长远战略结合在一起,这将成为很长时间内指导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
除了宏观战略和总体原则,报告从经济、文化、安全、环保等多个角度阐述的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也引起专家们的关注。
“报告中提出‘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将互惠双赢地开展双边经济合作的定位,拓宽到所有国家的范畴,不仅从经济角度诠释了中国的对外交往的原则,也是中国倡导建设和谐世界的具体体现。
”刘江永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陶文钊说,过去十几年,国际上发展是不平衡的。
胡同志提出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表明我国在国内、国际都寻求均衡的发展,希望世界各国都能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受益,同时强调中国不做以邻为壑的事情,寻求的是互利共赢的战略。
十七大报告解读【2012政治复习】
十七大报告解读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
为便于干部群众理解报告中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和新政策、新措施、新提法,本台从今天起推出“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专栏,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第一,从大会召开的时机看,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21世纪头20年,既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今后五年是关键中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正是在这个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第二,从大会确定的主题看,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确定这样的主题,就是要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这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开拓奋进十分紧要。
第三,从大会担负的使命看,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既保持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实现了与时俱进。
十七大报告必背60条 文字版
十七大报告必背60条文字版十七大报告必背观点60条(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报告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写到主标题上,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这是报告的灵魂和标志,也是报告最大的新意和亮点。
2.首次明确指出和深刻阐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首次完整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并首次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5.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述改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和任务,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这一表述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将“建设”改为“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
6.首次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写入党代会报告中。
突出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义的胜利而奋斗”,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十七大报告十大创新亮点的深度盘点
十七大报告十大创新亮点的深度盘点钟君1.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新应用——唯物辩证法贯穿报告全文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方法论。
十七大报告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唯物辩证法,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价和总结,对发展的辩证逻辑进行了清晰的定位,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典范。
十七大报告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个结合”辩证地总结和分析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所取得的宝贵经验。
“十个结合”的精辟概括和全面论证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辩证思维的大智慧。
十七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体系做出了最为系统和全面的辩证概括。
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党的报告中的最新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逻辑的最新辩证阐释。
十七大报告创新性地科学论证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既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地位,又强调了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阐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彻底解决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解读十七大报告
解读十七大报告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
亮点之一: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推进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在内的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必须整体推进、协调推进。
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着力推进的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但忽视了社会体制的改革,使我们的社会体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亮点之二: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进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
当前,民生问题特别是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和住房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引起广泛关注,老百姓迫切期望党和政府更好地解决当前一些突出的民生问题,尤其是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五有”目标的提出,是民心所向,也使普通民众看到了希望,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和勇气。
亮点之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公平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核心价值取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公平当然包括教育公平,但是,目前教育不公问题比较突出,群众非常反感。
在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上,近年来国家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比如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制度和助学金制度,在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等。
十七大报告重要考点汇编(a)
十七大报告重要考点汇编(a)17大重要考点报告共分12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6大任务:(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4.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概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文件,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通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五年工作的部署和指导。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历史背景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历史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发布的。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和工作部署。
报告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内容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
报告指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创新,加强与国际合作等。
社会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报告强调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报告还提到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对外政策与国际合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报告还提到要努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推动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实施与成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和部署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稳定和谐。
同时,中国也在全球事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世界的重要力量。
结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件,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报告提出了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案和工作部署,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权威解读十七大报告的15个新观点(最新篇)
权威解读十七大报告的15个新观点权威解读十七大报告的15个新观点党的十七大是一次高举旗帜、解放思想的大会。
十七大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命题,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兴奋点。
在全国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日子里,半月谈记者特从中选择海内外公众普遍关注的15个新观点,结合党代表、专家学者的热议和点评,予以权威解读。
新观点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李崇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包含着深刻的内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要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宽广的道路。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新观点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林毅夫(北京大学教授):党代会报告将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提上日程,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将会提速,有利于缩小令人不安的贫富差距。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使那些只能凭劳动赚取收入的低收入者,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果实。
易宪容(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这些年来,我们的经济是发展了,繁荣了,但是个人的工资收入水平、劳动力要素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所获得的收入分配比例始终不高。
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表明解决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已经摆上中央重要议事日程。
刘伟(北京大学教授):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供给充裕的人口大国。
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尽管有相当部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通过再分配途径获取的,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方面是确保在初次分配途径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随经济发展能够得到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也能推动再分配途径劳动报酬的协调上升,从而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解读十七大报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论述
解读十七大报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论述社会主义的生命始终不渝的目标——解读十七大报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论述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和辉煌前景。
报告分别从6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执政党建设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
一个个新思路、新论断、新举措,引起党内外、国内外高度关注。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透过十七大报告,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扩大民主成为全面小康新目标十七大报告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五项新要求之一,成为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勾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等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新的更高的期待。
十七大报告紧扣社会脉搏,顺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情况,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要求之一,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加丰富、更加完备。
十七大报告还充满激情地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的情景:届时的中国,将成为一个“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从“积极稳妥”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相较此前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提法,这一表述的变化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既要积极稳妥,又要不断深化,才能与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的形势相适应。
十七大报告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七大报告主要内容及解读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解读:党中央之所以如此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因为当今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加上改革开放也进行了近30年的时间,一些需要作出回答的重大问题不容回避。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的最可宝贵的探索成就。
因此,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乃至中国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进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深化改革开放,意义十分重大。
二. 改革开放十七大报告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解读: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实践中形成的,就其对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构成的意义来说,的确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找到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所在,找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路径所在,找到了中华民族重新走向世界走向振兴更加自信的光明坦途。
但是,事业愈是伟大,就愈是挑战重重。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需要重新回答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结合新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智慧给予科学解答。
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就是对深化改革开放作出的科学回答。
三. 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摘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解读: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
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十七大报告全文
十七大报告全文尊敬的各位读者,今天我将为大家呈现一篇关于"十七大报告"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流畅的表达方式,展示报告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一些深入分析。
请坐下来,放松心情,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一重要文件。
首先,让我们对2007年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产生的十七大报告表示敬意。
这份报告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意志和方向,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报告分为多个部分,涵盖了国内外形势、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等方面。
报告首先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
中国在这五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取得了较大提升。
这些成就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引领。
报告接着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了分析。
指出,世界发展仍然面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中国的主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
报告强调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在经济发展方面,报告强调了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战略。
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报告还提出,要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推动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
这些措施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另外,报告还涉及了社会建设和民主法治。
强调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路径。
报告还强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包括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方面。
此外,报告还对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体而言,十七大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制定了发展战略。
这份报告是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性文件。
这份报告不仅是用文字铺就未来发展的道路,更是给我们每个人以信心和动力。
我们将继续以报告为指导,不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大报告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解读:党中央之所以如此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因为当今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加上改革开放也进行了近30年的时间,一些需要作出回答的重大问题不容回避。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的最可宝贵的探索成就。
因此,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乃至中国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进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深化改革开放,意义十分重大。
二. 改革开放
十七大报告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解读: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实践中形成的,就其对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构成的意义来说,的确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找到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所在,找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路径所在,找到了中华民族重新走向世界走向振兴更加自信的光明坦途。
但是,事业愈是伟大,就愈是挑战重重。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需要重新回答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结合新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智慧给予科学解答。
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就是对深化改革开放作出的科学回答。
三. 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摘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解读: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
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四. 四位一体
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解读:这正是我们党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标志。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今天的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始终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大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伴随。
五. 和谐
十七大报告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解读:和谐思想深藏于中华文明的宝库之中,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其重要的历史背景和具体要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的根本要求完全一致。
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相伴随,又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大特征。
六. 民生
十七大报告摘要: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解读:民心民意不可违。
这是历史的必然。
实践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开辟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光明的前景,需要时刻对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予以高度关切。
既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率,又要注意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人民群众才能由衷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民生问题格外突出的时代条件下,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是党决意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七. 和平协议
十七大报告摘要: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解读:这一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问题上的真诚意愿和务实态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历史责任感。
八.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七大报告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解读: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背景。
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战略思考。
九. 惩治腐败
十七大报告摘要: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解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赏。
十七大报告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五年来反腐败斗争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形成了更加系统的工作思路和理论要求,意义十分重大。
十. 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摘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解读:最近这些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破坏问题等,这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所以,国家这些年来开始提倡科学发展观,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而十七大胡总书记的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说明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
两个没有变
一.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解读:“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
这个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两个没有变”是我们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新的期待,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要求,都会使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明显增强,会给社会的主要矛盾带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