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论基础文档
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学 生的理性精 神 : 励学 生独 立思考 、 胆 质疑 ; 鼓 大 反 对 学 生 把 知 识 看 作 是 无 需 证 明 就 理 所 当 然 地 加 以 接 受 的 教 条
T E模式 是建 立 在终 身教 育思 想基 础 上 , AF 以
结 合 ” “ 企 合 作 ”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和 办 学 模 式 改 、校
革方 向,吸引行业 企业参 与专业 建设 和人才 培养 . 根 据 高 技 能 人 才 培 养 特 点 改 革 培 养 模 式 . 职 教 育 高
从 “ 科 压 缩 饼 干 ” “ 企 合 作 、 学 结 合 ” 模 式 本 向 校 工 的
高 考 选 拔 制 度 改 革 . 职 院校 单 独 招 生 试 点 工 作 取 高 得 进 展 .高 技 能 人 才 培 养 的 生 源 基 础 得 到 明 显 改 善 ; 六 是 示 范 院 校 建 设 项 目绩 效 管 理 日趋 科 学 . 运
能 力 为 本 位 . 就 业 为 导 向 的 教 育 理 念 。 CB 模 式 以 E 理 论 支 柱 有 三 点 : 是 系 统 论 和 行 为 科 学 ; 是 美 一 二
年 来 , 效 显 著 。 要 表 现 在 六 大 方 面 : 是 强 化 了 成 主 一 以服 务 为 宗 旨 、以 就 业 为 导 向 的 高 职 教 育 理 念 , 围
的 C BE 模 式 、 国 的 双 元 制 模 式 、 加 坡 的 “ 学 德 新 教
工 厂 ” 式 B E 模 式 的 理 论 基 础 是 确 立 “ 学 生 模 T C 以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 研 究 论 文 . 目 编 号 :0 8 3 的 项 2 0 C1 3。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工作计划及目标篇一为切实提升财经学院专业建设内涵,提高财经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经学院教职员工充分讨论,特制定财经学院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一、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组织管理在学院党政领导下,根据归口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办公室、实验室、教学系为实施单元,制定相应实施细则。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负责总体计划研究、任务分解、过程控制与总结。
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总体目标以“特立交通,经济天下”为办学特色,以“深化教学,推动学科发展,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为主题,以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三、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一)专业提升计划1.专业提升计划目标“专业提升计划”以促进财经学院所有本科专业内涵提升为根本目标,各专业通过5年建设,建成在市内有较强竞争力、在校内拥有比较优势与特色的专业,使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1)会计学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综合实力和社会知名度达到市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校内专业评估达到“优秀”,并争取通过国家专业评估与认证。
(2)市场营销专业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专业特色与优势,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综合实力和社会知名度达到市内同类院校前列,校内专业评估达到“良好”,并积极争取成为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3)经济学专业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专业特色与优势,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综合实力和社会知名度达到校内先进水平,校内专业评估达到“合格”,并积极争取成为校级特色专业。
(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专业特色与优势,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综合实力达到校内中上水平,校内专业评估达到“合格”,并积极争取成为校级特色专业。
2、专业提升计划基本思路(1)研究专业发展战略、人才培养定位,明确专业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确定专业特色和优势建设方向。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作者:王公强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10期摘要: 我国高职教育自创办以来,已经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职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如何科学地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Abstract: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developed for nearly four years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and it has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 to the national economy,bu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requires new demands for personnel train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so important for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determine the training goal of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ersonnel training goal;determination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161-010引言我国高职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创办以来,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到目前为止,高职教育发展已经达到相当规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于高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科学地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
高职 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高职教育在培养各行各业所需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对于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培养目标的内容以及实施培养目标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高职人才是社会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具备着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并胜任相关岗位。
因此,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具备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满足社会对各行业的需求。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应包括技能培养和素质培养两个方面。
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素质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这些素质将有助于学生在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为了实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高职院校应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职业环境。
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对于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培养目标不仅有助于满足社会对各行业人才的需求,也有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就业。
高职院校应注重技能培养和素质培养的结合,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和就业指导,为学生的发展和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人才。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6.05•【文号】教职成〔2019〕13号•【施行日期】2019.06.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不断完善,职业院校积极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一定程度存在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概念不够清晰、制订程序不够规范、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实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现就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职教育⼈才培养⽬标与定位2019-07-28摘要:发达国家⾼职教育⼈才培养⽬标与定位的经验对于我国⾼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
发达国家⾼职教育⼈才培养⽬标与定位的经验主要体现在⼈才培养⽬标的定位较为准确、重视各类职业教育⽴法和重视与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三个⽅⾯。
关键词:发达国家;⼈才培养⽬标;经验;启⽰1发达国家⾼职教育⼈才培养⽬标与定位的经验发达国家的⾼职教育相对于我国不管是⼈才培养的⽬标还是定位都较为成功,⽽这些成功的经验对我国⾼职教育的发展与改⾰都具备重⼤的借鉴意义。
1.1⼈才培养⽬标的定位较为准确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益严峻,各国都开始不断开发与应⽤新技术与新设备,这对职⼯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提出了新的更⾼的要求。
因此,职⼯教育被放在了⼗分重要的位置,引起了多⽅的⼴泛关注,与此同时,以职⼯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且发展势头⼀⽚⼤好。
其中⿇省理⼯学院莱斯特•瑟罗就指出:⼀个国家竞争⼒的提⾼,⼈才与技术⽐资⾦与⾃然更为重要。
⾼职教育培养的⼈才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能⼒都应该⽐中专强,并且具备突出的新技术开发能⼒、⽣产运⾏能⼒与组织管理能⼒。
例如,德国⾼职教育定位的⼈才培养⽬标为实⽤性职业技术⼈才,其中《德国⾼等专科教育发展协定》(1968年)规定,⾼等专科教育是完整的⾼职教育。
与普通⾼等学校的⼤学⽣相⽐,接受过⾼专教育的学⽣其专业理论知识稍有⽋缺,但在实践与应有能⼒⽅⾯具备突出的优势,由此,他们是⼀类既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的职业技术性⼈才,且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的转换中起到桥梁式的作⽤,⼜称为中⾼级技术⼈员。
该类型的⼈才适应了当今⼯业与科技的发展,也满⾜了⽤⼈单位的需求。
1.2重视各类职业教育⽴法1862年《莫雷尔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正式纳⼊⾼等教育的范畴。
1963年,美国制定了《职业教育法》以保证和巩固职业教育的地位;1994年,美国的克林顿总统⼜将《学校—⼯作多途径法案》与《2000年⽬标:美国教育法》签署了,这进⼀步推动了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与实践摘要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是专业发展的立足点和源动力,并始终面对就业岗位对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高标准要求与高职院校教师能够教授什么、学生又能学会什么的对立矛盾之中。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通过自身专业建设,有效解决了上述矛盾。
关键词岗位要求培养目标专业建设1 基于产业主流技术的专业内涵定位鉴于部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称结构存在较大问题,并伴随本、专科院校持续扩招,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空前下降,普遍缺乏空间想象力、概念理解力,学生学习自觉性、自信心和吃苦耐劳精神不高,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效和专业特色,导致一方面企业无法招到胜任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希望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增长学生才干;另一方面,又有越来越多高校学生毕业即失业,希望企业降低用人要求,多多提供就业机会。
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谋求生存和市场利益最大化,这一历史使命决定企业不可能牺牲企业生存权益来降低用人标准,而只能是要求高校反思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形成就业岗位对人才复合性能力要求与普通高校单一学科建设间的不可调和性矛盾,从而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空间,由此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存在价值。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究竟应该讲解哪些理论知识,又该传授什么实践技能,是事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内涵定位的重大问题。
伴随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产业必然要求企业细分职业岗位,突出岗位的社会分工和差异性,大口径、宽泛性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企业就业岗位窄而专的技能要求,直接导致产业细分和新专业的诞生。
这种新技术其实就是针对职业岗位进行人才培养所要传授的产业核心技术,即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及产业核心技术存在内在逻辑联系。
产业核心技术在多种企业技术的不断融合和竞争中取得进步。
再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再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摘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标准,它既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的方向,反映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
当前,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论述比较多,但争议也较多。
因此,探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问题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演变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时期的阐述不尽相同。
现就不同时期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典型表述进行梳理,以史为鉴,从而更好地探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解放初颁布的《专科学校暂行规程》规定专科学校“培养高等专门人才”。
1952年院系调整后,普通高等工业学校举办的两年制专修科的培养目标为“高级技术员”。
199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基层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积极推进现有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
”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
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作工作。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要求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具备岗位竞争力。
二、学制与课程设置本专业实行三年制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原则进行,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
其中,实践教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不低于50%。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强化技能训练。
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境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课程、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四、实践教学与实训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关键环节,我们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毕业设计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实践环境。
五、校企合作与实习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我们将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市场动态,积累实践经验,为未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六、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评估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七、学生发展与支持我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支持措施。
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建立学生指导机制,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
八、方案修订与更新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我们将定期修订和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外语系英语教师滕叶在20世纪80年代初13所职业大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目前已占据了中国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和改革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跨跃发展和引导高职院校健康发展。
但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和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还是相当短,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面临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这个问题仍在不断摸索中。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思考和研究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一、不同历史时期关于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关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时期的阐述不尽相同。
现就不同时期关于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典型表述进行梳理,以史为鉴,从而更好地探讨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解放初颁布的《专科学校暂行规程》规定专科学校“培养高等专门人才”。
1952年院系调整后,普通高等工业学校举办的两年制专修科的培养目标为“高级技术员”。
199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意见》(教高[1991]3号)中指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基层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积极推进现有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
”1995年8月,原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
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作工作。
这类人才一般称之为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浅析高职教育中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策略
浅析高职教育中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策略【摘要】本文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结合目前高职学生就业市场的情况,说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并且积极的围绕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同时对高职学生进行成功素质训练,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成功素质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教学定位;就业;职业发展;创新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教育是其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作用。
黄炎培先生早在1917年就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
”可见,现代职业教育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职业教育的目标——使人趋于全面发展个人需要职业,能够受到职业教育的培训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这个观念在近代工业生产的条件下,以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形式表现出来。
职业教育为个人成才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途径,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职业的变迁,不断为个人发展提供新的教育与培训。
不仅如此,职业教育还同样担负着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的功能。
职业教育最关键的特点就是不仅通过理论教学,而且通过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通过受教育者对未来职业的亲身体验,来激发受教育者对本职工作的热情,进而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二、职业教育的定位——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熟练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技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因此,高职教育只有围绕市场来办学,围绕“就业”来开设课程,方能凸显职业教育的价值。
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社会过于重视高学历的大环境问题,也有学校培养特色不明显的问题。
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需要国家规范、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人单位改革人事制度,同时更需要高职院校自身教育的改革与完善。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目标 的 确定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摘要:我国高职教育自创办以来,已经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职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如何科学地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161-010 引言我国高职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创办以来,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到目前为止,高职教育发展已经达到相当规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于高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科学地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
要科学合理的确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做起。
1 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1 高职教育的地位有人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次等品”,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是本科教育的附属品,是为高考进不了“正规”高等院校的学生创办的教育,在办学水平上低于其他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由于在校时间短,所学的知识是本科教育的压缩,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
这些对于高职教育的观点都是有偏见的。
高职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产生的,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发展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起到了基础性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中的合理布局,弥补了人才培养“高技能”的空缺,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
1.2 高职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过去我国高等院校主要设置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平衡。
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人才支撑。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从“技术应用型人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文件中明确提出: 中等职
业 教育是高 中阶段 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 ,重点培 养技能 型人
才, 发挥基 础性作用 ; 高等职业 教育是高 等教育的 重要组成 部 分, 重点培养高端技能 型人才 , 发挥 引领作用 。因此 , 我们 可以 认为高职 的培养 目标是技能型人才 , 但他们不是普通 的技 能型 人才 , 而是高端技能型人才 , 那么何 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呢?
3 高 端技 能 型 人 才 内涵 的界 定 、
那么 , 技能与技术是什么关系呢 ?传统观点认为 , 技术涵盖
技能 , 术要比技能高~层次 。但我们认为技能是 “ 技 人化” 的技 术, 正是 由于技能 才使技 术的价值得 以体现 , 会创造实 在 为社
1 6 0 《 代经济}02 3 - " 2 1 年2月( 下)
高等职业教育~直 以技术应 用性专 门人才作为 自己的培 养 目标 , 1 9 年国务院颁布的 《 从 91 国务院关于大 力发展职业技 术教 育的决定》 中第一 次提出高职是培 养“ 艺性强 的高级操 技 作人 员” 到 2 0 , 教 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 , 00年 在《 养工作的意见》 文件 中明确指 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
一 界定
对于高端技能型人才这 一概 念 , 学术界 目前 并没有统 一的 认识 。为了更好地对高端技能 型人才进行界定 , 我们 首先对几
组概念进行厘定。
1 技 术 与 技 能 、
相对复杂 , 智力要求较 高或 需要多种复合技术的高技能人 才由
高职院校来培养更为恰 当。 0 年 ,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 21 1 在《
高职院校办学定位
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弥补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单一的局面,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
但是,目前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不安于高职高专的办学层次、照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办学特色,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瓶径。
笔者认为归根到底是办学定位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想摆脱办学中的困境,核心问题就是要准确定位。
那么,何谓高职院校办学定位?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是指高职院校以自身办学条件、办学职能、社会需要及大众期望为导向,结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与教育发展规划,进行科学分析与比较,准确把握自身角色,为学校发展确定方向、目标、任务等而进行的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活动。
1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存在的问产学研合作关系不紧一些高职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校企合作大都呈现单向需求,缺少有机互动,而且还局限在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聘请师资等方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没有切实建立起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局面远未形成;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比较单一且居于浅层。
此外,校企合作还明显地受到行业特点和区域经济的制约,体现出行业性和区域性的不平衡。
正是由于校企合作的种种缺陷,造成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学科型教育偏重,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都搬用本科院校,在办学发展上沿袭或照搬普通高校办学模式和发展形式的做法,以及偏离高职教育的使命,追求“专升本”升学率,教学要求和追求目标偏重于保少数学生的“专升本”或寻求办学升格及转型。
同时将产学研结合片面理解为资源共享的手段和利益互惠的渠道,而忽略它在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层价值。
而这种价值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根本所在。
专业设置盲目求全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应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要主动面对市场需求变化,优化教育资源,打造学院品牌和办学特色。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素质教育初探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主动地适应形势的发展, 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迫在眉睫的中心工作。
本文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素质教育初探为题,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清晰的部分原因(一)缺乏对高职生整体文化素质的分析(二)虚假的声誉及“以优掩劣”的质量观二、高职生究竟“下哪儿去”的思考(一)去向与定位(二)高职生如何才能“下得去”(三)进行课程改革三、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一)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二)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科技挑战的需要(三)实施素质教育既是社会的要求,又是教育领域自身的要求(四)着眼社会发展实际,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力实施素质教关键词:高职教育素质教育质量观内涵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去主动的适应形势的发展, 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迫在眉睫的中心工作。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清晰准确地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在相同的教学条件下, 能够培养出岗位针对性、实用性强, 业务知识结构、文化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有所侧重的人才吗管理人员、策划设计、销售人员目标岗位不一样, 在课程设计、知识结构等方面能实施同样的培养模式吗如果缺乏对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调研, 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片面迎合家长和学生的就业期待设计培养目标, 就不可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实用人才, 也不可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路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路径》摘要。
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集中阵地,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能否培养出创新性、高质量、社会需求的人才,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未来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
创新型人才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
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设立符合社会人才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切实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次合格的人才。
因此对通识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路径展开研究。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人才培养;实现路径时代发展速度加快对电子、建筑、工业、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岗位职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高职院校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从重规模向重质量转型升级,希望为各个领域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当前社会需要的已不再是单一的技能人才,而是在思维、素质、专业、实践、理论、道德、创新等各个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只有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才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发挥自身价值。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生专业教育之外的重要教育内容,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育人功能,才能实现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和知识迁移能力。
在通识教育视角下探索并实践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
一、通识教育概述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一种广泛、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也称为“博雅教育”或“文雅教育”,是专业教育以外高职学生必须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
通识教育的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社会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社会责任感、道德素质以及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中国合格的公民。
通识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①人文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尤其与文、史、哲、艺等专业的结合,教育和熏陶学生,提升其感情和审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一切;②社会科学教育,这一部分教育内容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息息相关,旨在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其认知人类发展规律,更多的了解社会现实;③自然科学教育,包含众多自然现象、自然理论、自然知识,是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内容的融合教育内容,旨在提升学生对自然、宇宙万物以及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理解;④管理科学教育,与管理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有深切的联系;⑤生命教育,包含死亡学、生命科学等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在生存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⑥两性教育,揭示人类社会的构成,阐释婚姻、家庭、男女等多项内容;⑦环境教育,包含自然学科、生态环境学科,旨在唤醒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共同守护地球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⑧公民素质教育,包括法治、法律、道德、人权等内容;⑨交流教育,揭示人正常生命活动中各类交流工具,包括语言、符号、文字、网络、通讯、计算机等;⑩心理体育教育,包含运动、体育、心理健康等多项教育内容,旨在养成健全的心智和体魄。
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的思考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8卷第2期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的思考姜建华,周凤霞(内蒙古财经学院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摘要]21世纪的高职教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性。
传统体制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缺乏职业性、社会实践性、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价值取向应以就业为基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图分类号](;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44(2010)02-0001一04进入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其在校人数已达到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的50%以上。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由外延式发展转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根据国家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结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深入分析传统体制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缺陷和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基本要求,由此提出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依据这一理念制定内蒙古财经学院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006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它作为纲领性的文件,只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指出了总的方向.各高等院校应在总方向下确定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众所周知,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它直接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这一基本问题。
目前,我国各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性,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作为社会进步的动力,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前途,也影响到每一个人的未来。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是当前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有其独特性和特点。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强实际操作能力、高技术操作能力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业精神,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所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传统高等教育有区别。
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应该注重教育实效。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为了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社会对于高职教育学生的期望主要集中在其能快速进入社会,能应对各种职业环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应该强调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社会实践中的经验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很多帮助,因此,高职教育应该强调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真正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能力。
这样可以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使得高职教育真正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考虑到市场需求。
高职教育是培养服务社会的人才,服务的对象是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考虑到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确保高职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应该强调职业性,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对于各种行业职业的性质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市场需求对于高职毕业生的求职方向、工作领域和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个坚 实的 平 台。 经过 近 些 年 的发 展 ,我 国 已基 本 形 成 了多元
化、 多层 次 的高 等 职业 教 育 框 架 , 发 展 势 头 是 比较 好的 , 但不可否认 , 一 些 高职 院校 面 临 市场 、 资金 、 环境 、 政 策 的多 重压 力 。其 一 , 学校 内涵不 足 , 服务
’ ’ 1 嗲阮
J o u na r l o f C h i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3 年 4月 第 2 7 卷 第 2期
Ap r .2 01 3 Vo 1 . 2 7 No . 2
谈高职教 育的人 才培 养模 式定位
刘 慧 芳 , 何 根 海
功 能不 强 , 与地 方社 会 发展 和产 业 结构 调整 中 的人 才需 求增 长 的矛 盾较 严重 ; 其二, 教 育 资源 短缺 。 土
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图 书资 料 、 仪器设 备 、 师资 、 实
习、 实训 基 地 等方 面与 评估 条 件对 比差距 较 大 。投
即对 学 生进行 某 种生 产技 能 培训 和管 理 的教育 , 它
一
践, 本 文拟 从 高职 院校 人 才培 养模 式定 位 的视 角对
此 作 些探讨 。 人 才 培养 模 式 定 位是 高 校 自主 定位 中重 要 的 指标 体 系之 一 , 它 是 指对 人 才 的 知识 能 力 、 人 才培 养 的质 量 、 人 才 培 养 方式 、 教 学模 式 与 考 核标 准等 方 面的定 位 。我们 认 为 , 职业 技术 教 育 的人 才 培养
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要求和依据
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要求和依据
李静;马英华;任晓宁;辛东升
【期刊名称】《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39)2
【摘要】2021年国家颁布了有关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专业设置的相关文件,明确提出高职院校所办本科专业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那么,具体的职业本科专业如何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进行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呢?文章从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特殊性、原则要求、理论和现实依据、国外经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制定出科学适用、符合需求的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总页数】5页(P1-5)
【作者】李静;马英华;任晓宁;辛东升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0
【相关文献】
1.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内涵诠释
2.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及其层次定位
3.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内涵探析
4.应用型本科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课程体系重构
5.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论基础一一以新疆高等工业专科学院为例杨智勇人才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依据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任务,对受教育者提出的特定的规格标准。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指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和规格(培养过程完成后,学生所能从事的工作类型与层次)方面的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则是指高职人才培养的层次、种类、规格和要求。
〔日对于高职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不同高职院校也有不同的认识。
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职教育及学院自身特点,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这一目标定位体现出五个特点,即规格的高层次性、素质的综合性、技能的专业性、发展的持续性和服务的区域性。
规格的高层次性体现在总体要求上,即人才必须是高技能的,且拥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一技之长;素质的综合性是指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价值观,又要有作为“职业人”的良好的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技能的专业性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即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和态度完成职业活动的综合能力;发展的持续性表现在对人才职业拓展能力的要求上,即培养的人才在达到基本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其能力能够在以后得到进一步延伸、扩展或提升,这既可以是在现有职业能力上的纵向提升,也可以是在现有职业能力上的横向扩展;服务的区域性是指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适应该区域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
为进一步阐明这一极富特色和内涵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下面拟从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个层面进行淦释。
一、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
经过发展,这一学说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论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教育学词典》对它的解释是:"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是: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的劳动能力来说,是指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个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统一发展,同时还包括人的思想品德和精神状态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几方面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
人的片面发展是社会分工造成的,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基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3.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
这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z1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既包含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方面,还包括思想、道德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但是,人的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均衡发展,不等于丧失个性发展,它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
正因为如此,人的全面发展既要体现综合素养,还要有所专长。
因此,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一方面强调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又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构建基于职业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和学会做人,将就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目标之中.二、心理学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智力的结构,有人主张单因素说,有人主张二因素说,也有人主张多因素说。
多元智能理论是多智力多因素理论的集大成者和典型代表,它是由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来的。
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给“智能”下了新的定义,即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并且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具备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能(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intelligence)、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和自然认知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各智能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但不同的人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恰当的教育可以促进或强化这种优势.传统的智能理论大多只承认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从而只对智商加以重视。
由此演化出来的模式化教育,既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又抹煞了地区与学校的特殊性,结果导致以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去塑造同一规格的人才。
而多元智能理论则不同,它肯定了智能的多元性、差异性和发展性。
对智能多元性的肯定,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有了心理学理论支撑;而对智能差异性的肯定,既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又进一步揭示了个性化教育的可行性,这为地方高职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因此,依据多元职能理论,可以确立新的学生观、人才观和评价观。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提出要培养具有“一技之长十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不仅仅是对就业需求的现实反应,它更多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理性思考与运用。
三、教育学基础一:教育价值论教育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根本在哪里呢?根本在服务于人的发展,也从多方面保证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是人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人的社会的发展。
[31教育,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不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其基本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通过人的发展发展则无从谈起。
因此,教育的本体价值在于培养“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而非“制器”。
正如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指出,教育的宗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4]。
作为教育之一部分,职业教育同样需要尊重教育的本体价值,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在论述职业教育时始终强调这一点。
如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主张:教育和劳动相结合,重视职业教育,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明确反对纯粹出于“经济目的”和“实用利益”而进行职业教育,主张职业教育应力求促进个人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在论述职业教育目的时,将“谋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过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
如果没有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经济的个性之发展”摆在首位。
等等。
[6]具体来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就人才培养而言,其价值应包括四个基本内涵:一、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培养的是“人”,因此必须培养学生“为人”的基本素质;三、培养的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四、培养的是专业人才,因此必须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一技之长十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较好地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不仅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掌握就业需要的“一技之长”,而且突出了综合素质培养,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的思想道德素质。
以人的身心和谐为核心的身心素质;以兴趣爱好为主要内容的个性发展。
四、教育学基础二:教育目的论教育目的是社会和国家所确定的培养人才的总要求、总规定,是一种反映一定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育人标准。
由于教育目的总是受制于社会发展、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人们往往看法不一。
正如英国教育学家约翰.怀特在《再论教育目的》中写到那样:“一些人认为教育应当从其自身出发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或者知识、推理能力以及智力);另一些人则认为,教育应当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有些人把‘个性’和‘自治’看作头等重要的东西.有些人相信全面发展,相信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成就之间,在艺术和科学之间达成某种平衡;另外一些人则更重视在一些专门领取杰出成绩。
……总之,教育目的之多几乎无穷无尽。
rf (61虽然学者们对教育的目的莫衷一是,但作为一个国家,总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具有普适意义的育人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以基本法律的名义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进一步对职业教育目的做了表述:“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三部法律,从不同层面确立了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总目的,为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提供了法律依据。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一技之长+综合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即是对我国教育总体目的要求的个性化表述,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目标特色,丰富了高等教育的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