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的利用》教学设计
《浮力的利用》 讲义
《浮力的利用》讲义一、浮力的概念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浮力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压力差的角度来理解。
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为例,物体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向下,而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向上。
由于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更大,液体压强也就更大,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力,这两个压力的差值就是浮力。
二、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其数学表达式为:F 浮= G 排=ρ 液 gV 排。
其中,ρ 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 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 是重力加速度,通常取98N/kg 。
例如,一个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铁块的体积为 100cm³,则铁块排开水的体积也为 100cm³,即 00001m³。
水的密度为 1000kg/m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铁块受到的浮力 F 浮= 1000kg/m³ × 98N/kg ×00001m³= 098N 。
三、浮力的利用(一)轮船轮船是利用浮力来工作的典型例子。
轮船采用了“空心”的办法,增大了可以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增大了浮力。
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
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例如,一艘轮船的排水量为 10000 吨,意味着它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 10000 吨。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轮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F 浮= G 排= m 排 g 。
所以,这艘轮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10000×1000kg×98N/kg =98×10^7N 。
(二)潜水艇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则有所不同。
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
潜水艇有多个蓄水舱。
当潜水艇要下潜时,向蓄水舱中注水,使潜水艇的重力增大,当重力大于浮力时,潜水艇就会下沉;当潜水艇要上浮时,用压缩空气将蓄水舱中的水排出,使潜水艇的重力减小,当重力小于浮力时,潜水艇就会上浮。
物理教案浮力的利用
物理教案浮力的利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2. 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单位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3.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4. 浮力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浮力的概念、大小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2. 难点: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实验探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浮力的概念、大小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
2. 采用实验法进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探究。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
2. 学生分享对浮力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浮力的概念。
二、浮力的概念及单位(10分钟)1. 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介绍浮力的单位,与国际单位制中的牛顿(N)相关联。
三、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15分钟)1. 讲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成正比。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现象符合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四、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 分析生活中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实例,如船舶、潜水艇等。
五、浮力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10分钟)1. 利用PPT展示浮力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如救生圈、救生衣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浮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及潜力。
初中物理_《浮力的利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浮力的利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轮船、密度计、潜水艇以及热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熟练运用平衡法和阿基米德原理法计算浮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对理论知识产生直观的体验与认识;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2)教学难点: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效果分析本节课的进行较为顺利、流畅,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上掌握巩固了浮力的两种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法和平衡法。
多数学生能对轮船、密度计的原理进行合理的解释,能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潜水艇潜行问题;对热气球和飞艇的原理也进行了了解和认识。
体验了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过程,物理学习兴趣得以增强。
教材分析《浮力的利用》是鲁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的第三节。
鲁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是包含了整个初中阶段力学内容,是难度较大的一册。
第八章《浮力》一章又是力学中难度较大的一章。
对于本章的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浮力的利用》是在学习了本章前两节《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应用型的内容,既与前两节课的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又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了从现象分析本质,从直观观察到理论推理,在掌握好课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评测练习1.质量为0.5kg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球受到的浮力为N ,此球排开的水重力为N(g=10N/kg)。
2.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它的重力和浮力大小,液体的密度越大,它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密度计的位置也就越(选填“高”或“低”)。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浮力的利用(全国一等奖)
《浮力的利用》教学设计
梳理盘点
①它最多可载货物多少t
②从北大西洋到印度洋浮力变
了吗
③船身是上浮还是下沉一些
④海水的密度变大还是变小
8我的疑问:
模块三探究潜水艇浮沉原理
1.动手操作:如何操作,小瓶上浮如何,下沉如
何,悬浮
2.观察思考:“浮沉子”的原理。
捏大瓶时,瓶
内水压,水小瓶(填进入或流出)
小瓶的重力,当重力浮
力,小瓶下沉。
松手后,小瓶的重力浮力,
上浮。
3.发散联想:浮沉子→
4.自主学习:课本60页
5.归纳总结:潜水艇利用水舱充水、排水,改
变,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潜。
6.巩固练习:潜艇用压缩空气排水,所受重
力,在它露出水面之前,所受浮力,艇
会。
7.我的疑问:
由动手实验“玩
转浮沉子”逐步
引导学生认识到
改变其浮沉的原
理,接着自然过
渡到潜艇。
农民制造潜艇及
马云事迹对学生
进行了很好地励
志教育。
巩固重点,提升
认识。
《浮力》的利用教学设计
【课题】浮力的利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知道轮船、潜水艇、热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
【教具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交代目标:我们都听过一句俗话,叫“摸着石头过河”。
可是你见过坐着石头过河吗?在非洲南部的热带河流中,就有这种浮石。
它小的不足几十克,大的可达上百米长。
当地居民用这种石头做成“石筏”。
浮石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本节课我们学习“浮力的利用”。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一)从独木舟到木船1.思考: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2.质疑:密度比水大的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办法让它上浮或漂浮呢?3.指出:从浮力的角度看,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这种古老的“空心”办法,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
4.轮船的发明5.思考:通过阅读课本,思考轮船的工作原理和排水量的概念。
6归纳:[1]制作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
[2]排水量:轮船排开水的质量。
m排=m船+ m物[3]质疑: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的重力变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还是不变?[4]强调:同一条船在河里和海里时,所受浮力相同,但它排开的河水和海水的体积不同。
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同。
(二)潜水艇的浮沉1.思考:通过阅读课本,思考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2.归纳:[1]制作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的。
[3]下沉:向水舱中加水,重力增加,当F浮<G时,下沉。
[4]悬浮:向水舱中加水到一定量,当满足当F浮=G时,悬浮。
[5]上浮:将水舱中的水排出,重力减少,当F浮﹥G时,上浮。
(三)气球和飞艇的应用1.思考:通过阅读课本,思考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浮力的利用
五、布置作业
导学提纲1
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2、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两个例子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你们知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浮力有哪些应用?
演示实验:
1、木块、蜡块按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2、鸡蛋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3、橡皮泥、铁块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学生思考讨论:这只船轮船从河里到海里,船会上浮些还是下沉些?为什么?
阅读课本P51潜水艇的浮沉完成导学提纲:
1、学生自学本段内容,请学生上台说明潜艇浮沉的原理。
2、潜水艇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潜水艇下潜、悬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
教师出示两种气球:松手后观察现象。
思考:
1、为什么松手后一个气球上升,而另一个气球下降?
学生:阅读课本,理解排水量。
学生:在河里和海里的浮力都等于重力,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所以它排开海水体积小于它排开河水的体积,轮船要上浮一些
学生:阅读课本、交流、思考问题1。
教师多媒体演示动画:潜水艇实现沉浮的过程。
学生:思考问题,小组之内、之间交流结果。
教师:多媒体播放气球和飞艇的应用,让学生对浮力有个更全面的认识。
思考:
1、根据实验现象思考: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但是为什么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物体下沉,有的物体悬浮呢?
2、试着从物体受力角度找出物体浮沉的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当它受到的浮力_____重力时,物体上浮;当它受到的浮力_____重力时,物体下沉;当它受到的浮力_____重力时,物体悬浮或者漂浮在液面上。
3、列举生活中的物体放入水中的浮沉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受力分析。
初中物理 浮力的利用 教案
停靠在石岛新港的“华东明珠8”号轮是我国自行研发设计建造的中
韩航线首艘新型豪华客滚船,同时也是目前亚洲最大、最豪华的客
滚船,执航石岛—仁川国际航线,每周三班,夕发朝至。
“华东明珠
8”号轮的排水量为30000吨,当该船满载时求:
(1)船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船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g=10N/kg 为方便计算ρ海水≈1×103kg/m3)
6.巩固练习二
一艘轮船从北大西洋驶入印度洋,它受到的重力大小__________,
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_,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填“变大”“变
小”“不变”),船身将________(填“上浮”或“下沉”)。
(海水密
度关系:ρ北大西洋>ρ印度洋)[来源7.吃水线
8.介绍一下你是如何让潜水艇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6.巩固练习三
如图所示是同一艘潜水艇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情景,其中潜水艇正
在水中上浮的图是______.这两种情景中,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分别
为F浮甲、F浮乙.则F浮甲______F浮乙(选填“>”“=”或“<”).。
物理教案浮力的利用
物理教案浮力的利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2. 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浮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2.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浮力产生的原因。
2. 如何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浮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2. 采用实验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产生原因: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产生向上的力。
3.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重量。
4.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流体中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5.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轮船、救生圈、密度计等。
六、教学活动:1. 实验一:浮力的大小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流体中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器材:气球、水、量筒、细线。
步骤:a. 将气球吹至不同体积,用细线悬挂。
b. 将气球放入水中,观察气球所受浮力大小。
c.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浮力与物体体积的关系。
2. 实验二:阿基米德原理目的:让学生验证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重量。
器材:溢水杯、量筒、石块、细线。
步骤:a. 将溢水杯装满水,将石块用细线悬挂放入溢水杯中,观察溢出的水量。
b. 记录实验数据,计算石块所受浮力。
c.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七、案例分析:1. 轮船的浮力原理:解释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引导学生运用浮力知识分析问题。
2. 救生圈的浮力原理:分析救生圈为什么能够救人,与浮力相关的因素。
3. 密度计的浮力原理:解释密度计如何通过浮力测量不同密度液体的密度。
八、课堂讨论:1. 让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讨论浮力与物体体积、重量之间的关系。
8.3浮力的利用
3、阅读课本P52页的想想议议,说出你的方法。
达标检测:
1、一质量为10g的物体、浸没在溢水杯中,溢出8g的水,则该物体在水中___________(下沉、上浮、悬浮)
2、“094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当它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 )
3、轮船从长江中驶入海中,所受的浮力(变大、变小或不变)。它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变小或不变),
它将(浮起一些还是沉下一些)。
思考:
1、向钢笔中,使钢笔的力,(变大、变小或不变)。
2、这个过程中,浮力重力,下沉。
看课件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
看课件节日:放飞的气球、热气球、飞艇
思考:
小组交流,给出答案
师点拔
师将牙膏皮放入水中,介绍下沉
生动手将下沉的牙膏皮变为漂浮
结合实
师:钢笔放入水中是漂浮在水面上的
小组合作将漂浮的钢笔变为下沉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三、达标检测
四、布置作业
1、能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气体的密度(=、>或<)空气的密度,它受的浮力(=、>或<)重力
5.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教学方法设计
教法: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受力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具
鸡蛋、水、食盐
学具
牙膏皮、钢笔、气球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情景导入,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5min)
二、自主合作探究
1、轮船
2、潜水艇
3、气球和飞艇
5、金属箔是由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小红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筒,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她再将此金属箔揉成团放入水中,金属箔沉入水底。比较前后两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的利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2.学会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浮沉条件的判定,掌握物体浮沉的规律。
4.学习浮力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热气球等,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设计简单的浮力应用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浮力的奥秘。
2.利用实验、动画、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判定,理解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3.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设计简单的浮力应用实验。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主动探究浮力的奥秘。
-设计针对性的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组织课堂问答、小组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差异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
b.为什么铁块在水中会沉底?
教学设计1:浮力的利用
浮力的利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2)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利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教学仪器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
教学流程(一)新课引入1.轮船(1) 原理:采用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来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
(2) 排水量:满载时,船排开的水的质量。
即:排水量=m船+m货[质疑]:1.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的重力变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还是不变?(不变,始终漂浮)2.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变不变?(不变)3.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不变?(变,ρ海水>ρ水,所以V排海水<V排水)4.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V排变小了,所以上浮一些) [强调]:同一条船在河里和海里时,所受浮力相同,但它排开的河水和海水的体积不同。
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同。
2.潜水艇[演示]: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查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事舰艇。
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用打吊瓶用的小塑料管来模拟潜水艇。
请同学们利用和塑料管连接的细管给塑料管吹气或吸气。
现象:吸气时,水逐渐进入管中,管子下沉;吹气时,管中的水被排出,管子上浮;[质疑]:(1)小塑料管浸没在水中所受F浮是否变化?(塑料管形变很小,V排基本不变,所以可以认为F浮不变)。
(2) 那它是怎样上浮或下沉的呢?(吹气时,水从管子中排出,重力变小,F浮>G物,所以上浮;吸气时,水进入管子,重力变大,F浮<G物,所以下沉)[讲解]:潜水艇两侧有水舱,当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加重,就逐渐潜入水中;当水舱充水使艇重等于同体积水重时,潜水艇就可悬浮在水中;当压缩空气使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变轻,就可上浮了。
浮力的利用教案范文
浮力的利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2. 培养学生利用浮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浮力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计算,浮力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浮力大小计算公式的推导,浮力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浮力的原理和应用。
2.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浮力实验器材(如物体、液体、测量工具等)、PPT课件。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浮力现象,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浮力:引导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浮力的作用。
3. 讲解浮力:讲解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以及浮力的应用。
4.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让学生理解浮力在实际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浮力的概念和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浮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1. 教学内容: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浮力应用的实例分析浮力在工程和科技领域的应用2. 课时安排:第1课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第2课时:浮力应用的实例分析第3课时:浮力在工程和科技领域的应用七、教学过程设计:1. 第1课时: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浮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
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解释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应用:分析生活中和科技中的浮力应用实例,如船舶、救生圈等。
2. 第2课时:导入: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入浮力应用的实例分析。
物理教案浮力的利用
物理教案浮力的利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物体体积、液体密度、物体形状等。
3. 浮力的应用:船舶、救生圈、阿基米德原理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难点:浮力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浮力现象,总结浮力规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浮力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浮力。
2.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的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总结浮力规律。
3. 案例分析:分析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船舶、救生圈等,让学生理解浮力的重要性。
4. 知识拓展: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了解浮力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浮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浮力知识解决一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验报告评估: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和总结报告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作业评估: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检查学生对浮力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浮力基础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评估: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评估方式,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浮力的利用教案
第六节浮力的利用
一、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是浮力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应用。
学生通过组内合作或自主学习完成可以学会,所以本节采用给定学习目标与让学生尽可能多的通过组内合作完成。
对于有的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主要采用一些演示小实验的方法,给学生一定的感性认识,给学生的思考扩大更大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了解轮船能够浮在液面的道理;知道潜水艇浮沉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物体下沉和上浮的原因;了解浮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轮船、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浮力问题
四、教学资源
形状、体积相同的铁块、木块各一个,橡皮泥、铝片、水、烧杯、潜水艇模型、气球
五、教学过程。
浮力的利用教案范文
浮力的利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2. 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实验验证。
3.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实验验证。
2. 教学难点:浮力计算公式的运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重力的概念,引出浮力的概念。
2. 讲解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3.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操作及原理。
4. 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浮力的大小,验证浮力计算公式。
5.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收获。
8.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程度,能否正确运用浮力计算公式。
2. 评价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情况,能否进行实验操作并解释实验现象。
3. 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浮力知识的能力,能否解决相关问题。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多媒体课件:浮力概念、计算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动画演示。
3. 实际案例资料:有关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浮力概念、计算公式,进行浮力实验。
2. 第二课时: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实验验证。
3. 第三课时:分析实验结果,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浮力的利用教案
14.6浮力的利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受力分析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浮沉条件的探究来复习受力分析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新课引入物体在水中可能漂浮、悬浮、下沉、上浮,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状态呢?三、新课教学1、物体浮沉条件物体所处的状态是由其受力决定的。
试着分析以下物体的受力。
物体受到了重力G 、浮力F (当然,处于水中的部分左右两边都受到水的压力,但是两边的压力可以抵消,不予考虑)。
漂浮:G=F (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悬浮:G=F (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上浮:G<F (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下沉:G>F (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漂浮、悬浮都是平衡状态,上浮下沉都是非平衡状态)2、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实验:小木块,硬币,蜡块,铁块等放入水中,它们的状态什么样?为什么?总结:实心物体密度大于水时,在水中会下沉,密度小于水的,在水中会漂浮。
铁块投入水中会下沉,有什么办法使它漂起来吗?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将铁块做成空心,就像船一样。
)根据浮沉条件,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时,要改变物体的受力,即浮力和重力。
常用的改变浮力的方法:空心法。
空心法不会改变物体的重力,但是会排开更多的水,所以受到的浮力会变大。
不管是独木舟还是现代化的轮船,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漂浮3、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1)轮船轮船漂浮在水面上,其大小一般用排水量来表示。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是吨。
提问:①轮船的排水量与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有什么关系(浮力等于排水量乘以g)例题:一艘轮船装满货物时,轮船货物总重100000N,它受到的浮力多大?排开的水多重?②轮船从海里行使到河里,所受浮力变了吗?排水量变了吗?它将浮起一些,还是下沉一些?(浮力、排水量都不变,它将下沉一些)③对于漂浮的物体,它在密度大的液体中时,浸入液体的体积大还是小?(在密度大的液体中漂浮时,浸入液体体积较小。
教案·浮力的利用
教案·浮力的利用I.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浮力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3.了解浮力的应用。
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浮力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进行简单的绘图和计算。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II. 教学内容1.浮力的概念和性质;2.浮力的计算方法;3.浮力的应用。
III.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1.教师介绍本课的主题:浮力的利用;2.引入示意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上图为一瓶装满水的玻璃瓶。
如果你用力向下压,拉住瓶口,你会感觉到很难压下去,为什么?3.让学生讨论,并指导学生回答问题:原因在于水对玻璃瓶的压力与你用力的方向相反,而且这个力相当大,那么,这个力是从哪里来的呢?Step2. 浮力的概念和性质1.让学生进行讨论并梳理浮力的概念和性质;2.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浮力的性质。
Step3. 浮力的计算方法1.教师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2.分组让学生自主完成浮力计算题。
Step4. 浮力的应用1.教师介绍浮力的应用领域,并展示一些实际例子,如人造卫星、气球和潜水艇等;2.让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应用案例分析,并向全班汇报。
Step5. 总结1.教师进行全面回顾教学内容,并梳理关键知识点;2.让学生自评本次课的学习效果,并指出提高之处。
IV. 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PPT;2.实验器材;3.课堂黑板。
V. 课后作业1.教师布置浮力计算题目,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要求学生查阅有关浮力的资料。
VI. 教学反思1.本课开展了多种教学活动,从导入、概念引入到问题解决,我们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2.在实验步骤上,学生能够因地制宜地提出很多干货,学生们能够从实验中不断发现,不断总结,不断提出涨知识;3.本课准备充分,教学流程顺畅,学生能够在主题讲授和合作小组活动中深度学习,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若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我们说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即F浮=G物,可以悬浮在任何地方。
潜水艇变轻,就可上浮了。
对应练习:
3.下列有关潜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潜艇上浮靠的是升力
B.潜艇在海面下上浮时浮力增大,下沉时浮力减小
C.潜艇在悬浮和漂浮时都处于平衡状态,因此所受浮力相等
D.潜艇在海面下上浮和下沉所受浮力不变,改变的是潜艇的重力
气球和飞艇
阅读课本99页和100页的有关气球和飞艇的有关知识,思考下面的问题。
解析:吸气时,水进入烧瓶,重力变大,F浮<G物,所以下沉,向烧瓶中吹气时,水从烧瓶中排出,重力变小,F浮>G物,所以上浮;吹气合适的话,F浮=G物,可以使烧瓶处于悬浮状态,
出示潜艇的模型图片如右图所示,潜水艇两侧有水舱,当水舱中充
水时,潜水艇加重,就逐渐潜入水中;当水舱充水使艇重等于同体积水
重时,潜水艇就可悬浮在水中;当压缩空气使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后,各受到哪些力?
2.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是否相等?
3.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
教师点拨、精讲
如右图所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
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V排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铁块和蜡块所受的浮力是相等的。由于铁块和蜡块的密度
不相同,则相同体积的铁块和蜡块的质量不相同,各自的重力也不相同,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G物时,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
潜水艇
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查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事舰艇。它是怎么工作的呢?
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潜水艇的工作原理,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
吸气时,就可使烧瓶下沉,通过胶管A向烧瓶中吹气时,就可使烧瓶上浮,
如果吹气合适的话,也可以使烧瓶处于悬浮状态,
问题:
烧瓶完全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变不变?它的上浮和下沉靠的是什么?
学以致用
比比谁做得快:
1.如何让沉在水底的新鲜鸡蛋漂浮上来?
2.将手中的橡皮泥直接投入水中,看看是沉底的还是漂浮;如何使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看看那个小组做的橡皮船负载的沙子最多。
学生做完后进行总结点拨:
教学过程
思考并完成:
(1)轮船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你怎样理解排水量?
(2)一艘轮船从海里行驶到河里,所受浮力大小为什么不变?它将浮起一些,还是下沉一些?
对应练习:
1.小李将一块重1N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后橡皮泥立即沉入水底;他取出橡皮泥将其捏成船状再放入水中,“泥船”却漂浮在水面上,他是利用了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此时“泥船”所受的浮力为N。
2.一条油轮在长江中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3000m3,油轮受到的浮力为____N,在码头卸下了500m3的燃油,卸下燃油的质量为_kg,油轮排开水的体积变为________m3(燃油密度为0.8×103kg/m3,g取10N/kg)。
浮力的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知道轮船、潜水艇、飞艇的工作原理;
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物体下沉、上浮、悬浮的原因;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浮力的利用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G物上浮最终漂浮
F浮=G物悬浮
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
二.通过调节物体受到的F浮或G物,可以调节物体的浮沉。
三.应用
1.轮船:把物体作为“空心”的办法来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
2.潜水艇:依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的浮沉。
3.气球和飞艇:ρ气<ρ空气,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
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可能有三种情况:
(1)当F浮>G,物体上浮,最终结果是漂浮,此时F浮等于G;ρ物<ρ液;
(2)当F浮<G,物体下沉,ρ物>ρ液;
(3)当F浮=G,物体悬浮,ρ物=ρ液。
将物体作成空心,增大其排开水的重力,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即使最现代化的轮船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推理理解物体浮沉条件,体会控制物体浮沉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浮沉条件的理解和利用物体浮沉条件解释生活中有关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分组实验、演示实验、讲授、讨论、多媒体辅助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生活现象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2.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改变浮力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4.怎样理解V排?
一.引入新课
通过观看事先准备好的有关浮力的微视频,引入新课教学。
教学过程
二.新课教学
演示:出示两块体积相等的铁块和蜡块,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让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
现象:铁块下沉,最终静止在杯底;蜡块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
1.怎样让气球升空?
2.如果由你来设计一个可以载人的带吊篮的气球,气球里充的是氦气,为了使乘客能降回地面你打算采用什么办法?
如果气球里充的是热空气,你又打算用什么方法?。
对应练习:
4.下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
5.如右图所示,体积相同的氢气球和空气球,释放前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 ___;刚释放时,氢气球上浮,而空气球却浮不起来,这是因为氢气球所受浮力它所受重力,空气球所受浮力它所受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归纳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浮沉子,烧瓶,蜡块,铁块,塑料管,水槽,注射器,水。
学生准备
橡皮泥,沙子,乒乓球,鸡蛋,食盐。
教学过程
课前自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