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得分技巧和失分雷区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失分的原因总结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失分的原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586b6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6.png)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失分的原因总结近年来,高考数学成为了考生普遍认为较为困难的一科。
尽管考生们在数学复习时非常努力,但依然存在不少复习失误的情况,导致了许多分数的损失。
在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中,考生们失分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知识掌握不牢固,其次是考试技巧不熟练,还包括对题目的理解不透彻和复习方法不当。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知识掌握不牢固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强的学科,前期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对于后续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2024年的高考数学复习中,一些考生发现自己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较大的困惑。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题目涉及的基本概念理解不清。
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对基础概念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导致在解题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和解题思路。
2. 计算能力不足。
高考中的数学题目既重视计算能力,也重视解题方法与思维能力。
然而,由于一些考生忽略了基础计算的重要性,导致在解决题目时出现了一些低级错误,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失分。
3. 知识的继承与拓展能力不强。
数学的知识体系是逐步拓展和延伸的,前期的知识是后期知识的基础,而后期的知识又是前期知识的延伸和应用。
由于一些考生没有做好知识的继承与拓展,导致在复杂题目面前无法很好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
二、考试技巧不熟练尽管考试技巧并不是数学学习的全部,但在高考数学中,合理运用考试技巧能够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度。
然而,有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没有重视考试技巧的培养,导致在考试时不熟练运用。
具体表现如下:1. 非常简单而基础的技巧没有掌握。
比如,在解决多项式的因式分解问题时,忽略了常用的平方差公式和公因式提取法等简单易行的技巧。
2. 解题步骤不清晰。
在考试中,一些题目会要求写出解题步骤,但有些考生在解答时并未按照规范的步骤进行解答,导致最终结果错误或得分较低。
3. 解题思路受限。
在数学考试中,有些题目存在多种解法,但一些考生可能只掌握了一种解法,导致在遇到其他解法时无法很好地应对。
2024年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43132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6.png)
2024年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2024年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不理解基本概念:数学中的概念和定义是建立整个数学体系的基础,必须对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例如:集合的运算、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等。
2. 对公式和定理掌握不熟练:高考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和定理都是需要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的,例如: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导数等。
3. 题目解题思路不清晰:解答数学题目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方法,一些解题思路不清晰或不正确导致题目失分,例如:没有明确的解题步骤、没有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等。
4. 计算错误:高考数学中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些计算错误、运算符号使用不当等都会导致得分的损失。
5. 操作符号不规范:在数学计算中,符号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不规范的符号使用也是导致得分损失的原因之一,例如:不正确使用运算符号、符号搞混等。
6. 不善于用图解题:高考数学中,很多题目都可以通过画图进行解答,但是一些考生不善于使用图解题,导致解题思路不清晰或解题错误。
7. 对于题目中的条件和限制不敏感:一些题目中存在着一些条件和限制,不敏感地处理这些条件和限制会导致解题错误。
总之,要想在2024年高考数学中取得好成绩,除了对数学知识的熟练掌握,还需要注意解题思路的清晰和正确、计算的准确性以及对题目条件和限制的敏感性。
第 1 页共 1 页。
高考数学如何获得高分:高考数学九大失分原因和解题策略!
![高考数学如何获得高分:高考数学九大失分原因和解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3d6cd7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d.png)
高考数学如何获得高分:高考数学九大失分原因和解题策略!一、九大失分原因1、基础知识不牢(1)概念性错误。
对试题中的数学概念没弄清楚,似是而非,记忆不准确,因而答错了或猜测,造成失分。
例:复数的模;单位向量;离心率;北纬60等。
对概念的要求-------准确、完整、理解学习概念要注重联系例如:倾斜角、斜率、方向向量都是用来刻画坐标系中直线的倾斜程度的。
既然是用来刻画同一件事物的,因此,它们本质上是一致的.要揭示这一本质,打通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其中一个,要能够根据需要立即转换成另一个。
(2)基本数学公式应用错误有的考生对具体的公式记忆不清,不熟练,导致解题出错,失分。
例:对数运算、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二项式定理、诱导公式、求导公式等。
(3)基本思想、方法运用不熟练例:解三角形时,边、角互化、统一的方法;三角函数求最值时,化为一个角的一个函数的方法;判断两直线垂直,利用向量之积为0的方法;研究函数问题,首先考虑定义域;分类讨论的基本思想等等。
2.运算求解能力方面运算能力的考查在数学高考中占有一定分量。
但由于运算不过关,因而不能有效地对试题作答,这样的情形在考生中比比皆是。
从考生高考答卷的情况看,运算求解能力急待提高。
高考十分注重运算能力的考查。
每道题都涉及运算。
而且有些题目还需较复杂的计算才能求得结论。
运算内容包括:对数值(字)的计算、估算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等;高考十分注重运算能力的考查,整个试卷22个试题,除个别题外,其余的试题都需要经过计算,而且有些题目还需较复杂的计算才能求的结论。
数学问题解答的最终,一般离不开计算。
3.审题能力差心情急躁,读题速度过快;读不懂题意;忽视了题目的隐含条件;对题目要求不明确;缺少信心4.解题能力方面解题没有思路;解题思路不清晰;不能灵活处理问题;不用通性通法,追求技巧;不能举一反三原因:只练不想,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
2023年高考数学容易失分的知识点
![2023年高考数学容易失分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0201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7.png)
2023年高考数学容易失分的知识点1500字以下是2023年高考数学中容易失分的知识点:1.基础知识点:(1)数的性质:对于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等的定义和性质理解不清楚。
(2)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掌握不牢固,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3)百分数与比例:对于百分数与比例的相互转换、计算百分数的增长、减少、比例的比较等概念混淆。
(4)分数方程与分数不等式:对于分数方程与分数不等式求解步骤和方法的掌握不熟练,常常出现计算错误。
2.函数与方程:(1)函数的性质:对于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增减性等性质的判断不准确,容易出现推论错误。
(2)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对于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性质、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掌握不深刻,容易出现推理错误。
(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于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定义、性质、运算规律不熟悉,经常出现计算错误。
3.解几何题:(1)平面几何:对于平行线、垂直线、共线、全等、相似等概念的理解不清楚,容易出现概念混淆。
(2)三角形与四边形:对于三角形与四边形的性质、判定定理、计算问题等掌握不牢固,常常出现计算错误。
(3)圆与圆的切线:对于圆与切线的性质、切线定理掌握不熟练,容易出现推论错误。
4.概率与统计:(1)事件与概率:对于事件与概率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理解不准确,常常出现计算错误。
(2)统计图表的解读和分析:对于统计图表的解读、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不熟悉,容易出现推理错误。
(3)抽样调查与统计推断:对于抽样调查和统计推断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不牢固,常常出现推理错误。
5.空间与向量:(1)几何向量:对于几何向量的定义、运算规则和性质掌握不清楚,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2)空间坐标与向量方程:对于空间坐标与向量方程的表示法和计算方法不熟悉,常常出现计算错误。
(3)线性方程组与矩阵:对于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矩阵的运算规则不熟练,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总结起来,2023年高考数学容易失分的知识点包括基础知识点、函数与方程、解几何题、概率与统计、空间与向量等方面。
高考数学易错点整理及解题的方法技巧
![高考数学易错点整理及解题的方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e388ec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2.png)
高考数学易错点整理及解题的方法技巧高考数学考试要取得好成绩,除了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方法和技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数学考试怎么答和方法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高考答题应先易后难,先做简单的数学题,再做复杂的数学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跳过实在没有思路的高考数学题,从易到难。
2、先高分后低分,在高考数学考试的后半段时要特别注重时间,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对那些拿不下来的数学难题也就是高分题应“分段得分” ,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到更多的分,这样在高考中就会增加数学超常发挥的几率。
3、同学们在解题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解到某一步之后,不能再以统一的方法、统一的式子继续进行下去,这是因为被研究的对象包含了多种情况,这就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归纳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
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很多,数学概念本身具有多种情形,数学运算法则、某些定理、公式的限制,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变化等均可能引起分类讨论。
建议同学们在分类讨论解题时,要做到标准统一,不重不漏。
4、高中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数,一部分是形,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
它既是寻找问题解决切入点的“法宝” ,又是优化解题途径的“良方” ,因此建议同学们在解答数学题时,能画图的尽量画出图形,以利于正确地理解题意、快速地解决问题。
1.不能实现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互转换。
2.二次函数令 y 为0→方程→看题目要求是什么→要么方程大于小于 0,要么刁塔(那个小三角形)b 的平方-4ac 大于等于小于 0 种.种。
3.比较大小时,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性质记忆模糊导致失误。
4.忽略对数函数单调性的限制条件导致失误。
5.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f(a)xf(b)<0,则区间 ab 上存在零点。
6.忽略幂函数的定义域而致错。
高考数学雷区和得分技巧总结
![高考数学雷区和得分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37fa5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e.png)
高考数学雷区和得分技巧总结高考数学是高中阶段学生必须要面对的一门科目,也是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
在备战高考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也有一些得分技巧可以帮助提高分数。
下面我将总结一下高考数学的雷区和一些得分技巧,希望能给考生们带来一些帮助。
一、高考数学雷区1.基础知识不牢固高考数学的内容是建立在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之上的,如果基础不扎实,那么在高考中就会出现大量的错误。
所以,学生们要提前做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尤其是一些常考的知识点,如函数、立体几何等。
2.对题目理解不准确高考数学的题目通常都有一些难点和陷阱,考生们在做题时如果对题目的理解不准确,就很容易走入误区。
所以,做题前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3.计算粗心计算精度是高考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一般要求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或者四位。
考生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避免粗心导致错误。
4.对解题思路不熟悉高考数学的题目往往需要运用一些特定的解题方法,对于这些方法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考生的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所以,学生们要熟悉各种解题方法,通过大量的题目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二、高考数学得分技巧1.合理分配时间在高考数学中,不同的题目所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选择题和填空题往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短,而解答题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
所以,考生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时间,先做简单题目,再解答较难的题目。
2. 考前梳理知识框架在高考数学的备考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将各个知识点按照章节和难易程度进行梳理,形成一个知识框架。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是什么,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
3.掌握解题技巧高考数学涉及的题目类型比较丰富,考生们要掌握各种解题技巧,特别是一些常考的解题方法,如函数的应用、平面几何的证明等。
掌握了这些解题技巧,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4.练习题目做题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考生们应该多做一些高考数学的题目,通过大量的题目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失分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失分](https://img.taocdn.com/s3/m/8418c9f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0.png)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失分高考作为中国教育界的重头戏,对于每个参加考试的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而在高考中,数学科目往往是考生们最担心的一门科目。
在数学考试中,失分问题成为了考生们头疼的难题。
本文将总结高考数学知识点的总失分情况,并探究其中的原因。
一、失分来源1. 代数与函数:代数与函数是高考数学中的基础,也是失分最为集中的部分。
比较经典的题型有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图像、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等。
这些知识点的失分主要集中在平时的概念理解不清、运算疏漏以及解题思路不清晰等问题上。
2. 几何与空间:几何与空间是高考数学中的难点,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良好的把握与理解。
而几何与空间的失分主要表现在书写不规范、证明过程不严密、几何判断错误等方面。
3. 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高考数学中的应用题部分,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数理统计能力。
而在概率与统计中,失分主要源于对概念的混淆、计算方法的不熟悉以及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不到位。
二、失分原因分析1. 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些考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
这导致了他们在考试中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点的运用出现问题,从而造成了失分。
2. 缺乏题型练习:高考数学题型丰富多样,涉及的知识点也广泛。
而一些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背诵公式,而对于不同题型的要求和解题思路缺乏深入理解。
这导致了他们在考试中遇到不同类型的题目时无法应对,从而失分较多。
3. 考试技巧不熟练:高考数学考试时间紧张,对于一些复杂的题目,考生需要灵活运用解题技巧进行解答。
而一些考生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忽略了对于解题技巧的训练,导致他们在考试中无法快速准确地解答出题目,从而造成了失分。
三、解决对策1. 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学习数学需要时间的积累与沉淀,考生应该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每天坚持进行适量的数学训练。
同时,重要的是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增强自己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2. 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题型练习来加深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高考数学丢分原因及提分技巧
![高考数学丢分原因及提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315347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e.png)
高考数学丢分原因及提分技巧高考数学是高中阶段学生最为重视的科目之一,也是决定升学录取及职业规划的重要一关。
但是,许多学生在高考数学考试中会有一些丢分的情况出现,使得自己的分数出现较大的波动,进而影响自己的升学与职业发展。
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高考数学丢分的原因以及提分的技巧,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一、高考数学丢分的原因:1.基础不扎实高考数学是建立在初中数学以及高中数学基础上进行考核的,如果基础不扎实,即使学习了一些高级的知识点,也很难理解和应用。
因此,高考前学生必须认真复习初高中数学全部知识点,较好地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
2.审题不仔细很多数学题目的语言描述比较复杂,考生要仔细读题,理解题意,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尤其需要注意数学符号的描述和应用。
粗心的考生往往会被陷入语言的泥潭而下不去,导致解题失败,丢掉一些可分的分数。
3.公式应用不当数学中很多公式是必须牢记并掌握的,考生在公式的应用上,有时会存在错误,例如:公式填写错误、公式陈述不完整、公式对于题目来说并不适用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容易引起丢分的。
4.计算问题数学作为一门计算学科,流利的计算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高考中限时解题非常快速,这使得一些计算小错误是会很频繁地出现。
对于一些比较细节的问题,如计算过程中书写和符号使用等问题,要十分小心。
5.解题思路不明确高考数学的解题思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考试的成绩。
在考试中,良好的解题思路能够帮助考生解答出一系列较难的数学问题,但如果解题思路不明确,则很容易陷入无从下手的状态,从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丢掉许多分数。
二、提高高考数学分数的技巧:1. 学好基础掌握好数学的基本知识是提高数学分数的基础。
学生应该认真复习初高中数学,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公式和定理,熟悉各种数学运算和计算方法,构建系统的数学思维方式。
2. 认真审题认真审题是避免丢分的重要保证,学生从中获得有关题目的细节信息,实现解题的步骤和逻辑,分析并简化问题解决步骤。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四大失分点总结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四大失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9942002e3f5727a5e962fe.png)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四大失分点总结高考数学复习总结归纳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四大失分点总结,希望考生不再失分。
失分点一:选择填空太粗心从高考阅卷来看,选择题、填空题是考生失分重地。
每年高考中,选择填空都会有12题很简单,而往往是这些简单的部分,却失分最严重。
而且平时成绩好的同学,更容易失分,主要是粗心所致。
考生做这两类题型要讲究技巧,可用排除法、特值法、逻辑分析法解答,既节约时间又提高了准确性。
做选择题和填空题时间加起来最好不超过50分钟。
杨士勇老师提醒考生,这两类题型中只有3到4题属于拔高题,一时无法解答,不妨跳过做后面的试题。
失分点二:概念模糊全靠猜一些考生因概念理解模糊不清,应用不够自如,导致答题错误。
在解题过程中,不能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去理解,靠模糊的理解去猜测,就会错失分数。
如概率题,把至少两人合格的对立事件理解为三人均不合格,或理解为只有一人合格。
此外,每年高考,考生都会被偏冷的知识点杀个措手不及。
比如,正态分布、线性回归、频率分布的直方图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到两个。
失分点三:步骤省略简单化我基本做对了,怎么得分这么低?这是许多考生高考成绩发布后的感受。
其实这与考生在答题时步骤省略答题简单化有关系。
会做的得满分是指当高考中碰到较容易的解答题时,考生不要采用跳步解答的方法,省略一些步骤,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同时,在考试时使用了不能直接应用的公式,也会造成失分。
例如在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中,学生的方法思路或许是对的,但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会省略一些自认为不重要的部分,证明过程的不规范,导致学生分数不高。
有时是因为使用了不能使用的公式,这也是一个失分点。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2024年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b9d91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f.png)
2024年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知识点总结随着高考科目数学的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都在不断变化,但是总体来说,高考数学的出题思路和考查点并未发生太大变化。
根据近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容易导致失分的知识点。
下面是2024年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的知识点总结: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对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函数图像的绘制等问题,这是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
一些常见的错误包括对函数的定义不够准确、不理解函数的性质、绘制函数图像时不符合函数的定义域等。
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是高考数学中最常见的函数类型,对于这两类函数的性质要熟悉掌握。
一次函数涉及到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二次函数涉及到抛物线的顶点、焦点、对称轴等概念。
不理解这些性质会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偏差。
3. 求解方程求解方程是高考数学中的基本题型,要掌握各种方法和技巧。
一些常见的错误包括未注意解析解的存在性、对方程的变形不熟练、未注意特殊解的存在等。
二、几何与向量1. 平面几何基本定理和性质平面几何基本定理和性质是高考数学中的重点,要牢记各种定理和性质,并能熟练应用到解题中。
一些常见的错误包括对基本定理的不理解、应用错误的定理、判断条件不准确等。
2. 向量的运算求向量数量积、向量叉积等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内容,要熟练掌握向量运算的定义和性质。
一些常见的错误包括计算错误、向量的表示方法不准确等。
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高考数学中的难点,涉及到圆的切线、切点、相交、内切、外切等问题。
一些常见的错误包括判断不准确、对位置关系的认识不准确等。
三、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数列是高考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要掌握数列的概念、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性质等。
一些常见的错误包括对数列的概念不理解、对数列的通项公式使用不熟练等。
2. 数列的求和数列的求和是高考数学中的常见问题,要熟练掌握各种求和方法和技巧。
高考数学不可接触碰的雷区和得分技巧
![高考数学不可接触碰的雷区和得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7e460a5ba1aa8114431d9de.png)
2019高考数学不可接触碰的雷区和得分技巧高考数学试卷常见的三种失误及对策无谓失误1:计算出错计算能力是高考数学考查的一项基本能力,但目前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很多考生计算能力非常不足。
“在评卷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考生解题的方法和思路都正确,但就是计算出错。
很多解答题都是多步计算,中间步骤的计算出错会直接导致后续解答相应出错,造成严重丢分。
一句话:不是不会做,而是计算错!”在这些错误中,最常见的是“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含纯数字运算)”出错,包括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运算,因式分解等内容;其次是求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计算出错,这是很容易预防的错误。
事实上,解方程或方程组时将所求出来的解代入到原方程或方程组进行检验即可发现正确与否,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则可以考虑用解集区间端点或一些特殊值进行检验。
无谓失误2:答题不规范高考数学解答题明确要求考生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考生们必须明白,做一道解答题实际是在写一篇数学作文!必须要把解答的思维过程无声地展示给评卷人员,而不是把一堆数学式子和数学符号写在试卷上即可。
很多考生的文字说明词不达意,证明过程条件不明显、推理不到位、演算步骤详略不当、卷面不整洁。
有些考生则是文字表述思路不清,令人费解,评卷老师需要猜测其解题意图。
千万不要触碰高考答题要求的“红线”:必须在指定答题区域内书写相应题号的解答。
有些考生将部分解答内容写在指定的区域之外,甚至有一些考生更改答题卡的题号,如在18题答题区域上将“18”涂改成“19”并将19题解答写在这个区域上,这些都会被作零分处理。
无谓失误3:答非所选填空题同样是考生“无谓失分”较多的。
一些考生做填空题时答非所选,即答题卡所选择的题目与实际做的题目不一致,但评卷时是根据所选题目进行评判的,当然不给分。
此外,考生给出的结果不规范也易失分。
比如答案是一个计算出来的具体数字,但考生只是给出了中间一步还没有算完的式子等等。
不同分数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提分窍门1. 60分考生赶紧去啃公式对于做历年试题、模考题能考60分,目标分数是90分的同学来说,梳理知识点很关键,因为考60分说明知识点没掌握好。
高考数学丢分原因及提分技巧
![高考数学丢分原因及提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b3fb13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4.png)
高考数学丢分原因及提分技巧高考是每个学生都会遇到的一场考试,而数学也是高考中最难的一门科目。
很多学生在高考中数学不及格或数学分数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丢分原因造成的。
本文将详细说明高考数学丢分原因,并给出提分技巧。
一、高考数学丢分原因:1.基础薄弱:高考数学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如果基础不牢固,就会在考试中丢分;2.概念不清:如果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没有理解清楚,就会在应用时出错;3.计算不精确:数学是一门计算科学,如果计算错误或不精确,就会使整个题目失分;4.疏忽大意:高考数学考试中,每一分都重要,而一些疏忽大意的错误会导致分数的大幅下降;5.考场状态不佳:高考数学考试时间紧张,如果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紧张、疲惫或心理状态不好,也会影响成绩。
二、提高高考数学分数的技巧:1.整理知识体系:针对高考数学的知识点,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解自己掌握的程度,加强薄弱环节;2.理清概念: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概念的理解,对于难以理解的概念需要多思考、多问老师、多练习;3.掌握计算技巧:高考数学需要大量的计算,因此在平时学习中要重视计算,掌握快速、准确的计算技巧;4.严谨对待每一道题:在解答每一道题目时,一定要认真细致,仔细读题,理解题意,规划解决思路;5.考前状态调整:高考数学考试过程紧张,因此考生需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有充足的睡眠,心理上保持平静,做好考试前的心理准备。
三、提分技巧的实践:1.多做高考真题:高考数学题库较大,复习时需要多做高考历年真题,尤其是模拟题,根据做题情况对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再次进行调整;2.制定学习计划:在复习阶段,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3.互相交流: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的科目,学习时可以和同学一起练习、交流思路,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
4.刻意练习:练习是提高数学成绩最有效的方法,要有刻意练习,结合自己的弱点进行针对性练习;5.适当放松:高考数学考试本身就是一项紧张的任务,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放松、缓解压力,以更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2024年高考数学雷区和得分技巧总结
![2024年高考数学雷区和得分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4d8877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a.png)
2024年高考数学雷区和得分技巧总结在2024年高考数学考试中,虽然每个考生的考试题目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一些常见的雷区和得分技巧。
本文将对这些雷区和技巧进行总结,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雷区总结1. 知识点掌握不牢固:高考数学考试中的问题往往与基本知识点相关,因此,如果对基本知识点理解不深入或掌握不牢固,就很容易在考试中出错。
解决方法:在备考过程中,首先要仔细学习教材和学习资料,确保基本知识点的掌握。
同时,要注重做一些习题和试卷,通过实际训练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计算错误:计算错误是高考数学考试中常见的错误类型之一。
有时候一些简单的计算错误会导致整道题的答案错误。
解决方法:在做题过程中,要仔细审题,理清思路,避免粗心造成的计算错误。
做完题后,要养成仔细检查计算过程和答案的习惯,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 解题方法不灵活:高考数学考试中,同一道题可能有多种解法。
如果只固守某一种解题方法,往往会限制自己的思维方式,导致答案错误或得分不高。
解决方法:在备考过程中,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
掌握基本解题方法的同时,也要多思考,多探索,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道题目,从而培养自己的解题思维和创新能力。
4. 阅读题目不仔细:在高考数学考试中,很多题目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如果在阅读题目时粗心大意,可能会产生偏差。
解决方法:在备考过程中,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多做一些理解题目的练习,培养细心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要耐心地、反复地审题,确保理解题意后再进行解答。
二、得分技巧总结1. 学会合理分配时间:高考数学考试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考生需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不同类型的题目所需的时间和难度不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和时间分配。
解决方法: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多做一些模拟考试,通过实际训练来熟悉考试时间和难度。
同时,要分析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的时间管理情况,找到合适的时间分配策略。
高考数学失分知识点归纳
![高考数学失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1ed515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0.png)
高考数学失分知识点归纳高考数学是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它不仅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还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考数学失分知识点归纳:1. 基础概念不清晰:对于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如函数、导数、积分等,如果理解不透彻,很容易在解题时出现错误。
2. 公式记忆不牢固:数学中有很多公式,如三角函数公式、圆锥曲线公式等,如果记忆不牢固,在解题时容易混淆或忘记。
3. 计算能力不足:数学考试中,计算是基础,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很容易在复杂的计算题中失分。
4. 逻辑推理能力薄弱:数学问题往往需要逻辑推理,如果逻辑推理能力不足,很难解决一些需要推理的题目。
5. 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对于立体几何等需要空间想象的题目,如果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很难准确解题。
6. 审题不仔细:很多学生在解题时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导致对题目的理解出现偏差,从而失分。
7. 解题方法不熟练:对于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如代入法、配方法等,如果不熟练掌握,很难在考试中快速准确解题。
8. 时间管理不当:在高考数学考试中,时间管理非常重要。
如果时间分配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一些题目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答。
9. 粗心大意:在解题过程中,一些简单的计算错误或书写错误,往往会导致失分。
10. 应用题理解不深入:对于一些应用题,如果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很难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结束语:高考数学的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生在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方面下功夫。
同时,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以及在练习中不断熟练掌握各种解题方法,都是避免失分的关键。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学生在高考数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数学中不可触碰的雷区和得分技巧
![高考数学中不可触碰的雷区和得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ea5d42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e.png)
高考数学中不可触碰的雷区和得分技巧高三的同学们复习的如何样了呢?关于高考数学,有一些无谓的失误,小编提醒一下大伙儿,期望同学们能在平常的练习中多多注意,改善,然后提分!无谓失误1:运算出错运算能力是高考数学考查的一项差不多能力,但目前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专门多考生运算能力专门不足。
“在评卷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考生解题的方法和思路都正确,但确实是运算出错。
专门多解答题差不多上多步运算,中间步骤的运算出错会直截了当导致后续解答相应出错,造成严峻丢分。
一句话:不是可不能做,而是运算错!”在这些错误中,最常见的是“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含纯数字运算)”出错,包括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运算,因式分解等内容;其次是求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运算出错,这是专门容易预防的错误。
事实上,解方程或方程组时将所求出来的解代入到原方程或方程组进行检验即可发觉正确与否,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则能够考虑用解集区间端点或一些专门值进行检验。
无谓失误2:答题不规范高考数学解答题明确要求考生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考生们必须明白,做一道解答题实际是在写一篇数学作文!必须要把解答的思维过程无声地展现给评卷人员,而不是把一堆数学式子和数学符号写在试卷上即可。
专门多考生的文字说明词不达意,证明过程条件不明显、推理不到位、演算步骤详略不当、卷面不整洁。
有些考生则是文字表述思路不清,令人费解,评卷老师需要推测其解题意图。
千万不要触碰高考答题要求的“红线”:必须在指定答题区域内书写相应题号的解答。
有些考生将部分解答内容写在指定的区域之外,甚至有一些考生更换答题卡的题号,如在18题答题区域上将“18”涂改成“19”并将19题解答写在那个区域上,这些都会被作零分处理。
无谓失误3:答非所选填空题同样是考生“无谓失分”较多的。
一些考生做填空题时答非所选,即答题卡所选择的题目与实际做的题目不一致,但评卷时是依照所选题目进行评判的,因此不给分。
此外,考生给出的结果不规范也易失分。
高考数学失分点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高考数学失分点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f9f384c5fbfc77da269b1f8.png)
高考数学失分点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1.答题“跳步”。
一些学生数学估分比实际得分高,多是由于答题时省略了必要的步骤,导致得分不全。
还有一些学生在考试时使用了不能直接应用的公式,也会造成失分。
建议:解题时证明过程要书写规范,必要的步骤一定不能省略。
2.做选择题、填空题粗心。
数学选择题、填空题中都有基础题,但往往基础题失分比较严重,主要是做题时认为简单而不认真。
建议:学生做选择题要讲究技巧,可用排除法、特值法、逻辑分析法解答。
3.数学符号书写不规范。
有些考生不注意数学符号的表示,有些考生图表画得不清晰,有些考生自己乱造数学符号。
建议:严格按照课本上的写法,千万不要自创各种数学符号!4.计算出错。
很多解答题都是多步计算,中间步骤的计算出错会直接导致后续解答相应出错,造成严重丢分。
一句话:不是不会做,而是计算错!”建议:计算时认真细心。
5.答题不规范。
把一堆数学式子和数学符号写在试卷上。
此外,给出的结果不规范也易失分。
比如答案是一个计算出来的具体数字,但考生只是给出了中间一步还没有算完的式子等等。
建议:答题时把解答的思维过程展示给评卷老师即可。
6.答非所选。
填空题同样是“无谓失分”较多的。
一些考生做填空题时答非所选,即答题卡所选择的题目与实际做的题目不一致,但评卷时是根据所选题目进行评判的,当然不给分。
数学:别再抠难题,回归基础面对数学这个难啃的硬骨头: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二、继续完善知识体系。
更多地是做题、做模拟题。
对于做错的题,要分析这些题考察了哪些知识,对于这类题型是否已经掌握,并将其完善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三、逐渐回归到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练习上。
四、细节是提分的考前有效手段之一。
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比如说表达形式:集合、定义域、值域、单调区间;比如范围中的端点值;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直线斜率存在与否的计算等。
五、要有计划地将错题再做一遍,想一下当时做错的原因。
如果继续出错,做好标记,过段时间再做,直到做对为止。
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599e79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7.png)
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知识点总结高考数学是很多考生都非常担心的科目,因为其中涉及的知识点繁多、题型多样,容易出现各种易失分的情况。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和应对高考数学,下面总结了一些高考数学中最易失分的知识点,以及易错的题型和解题技巧,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解题思路和方法1、没有理解题意:很多考生在做题的时候没有完全理解题目的意思,导致答案错误。
因此,在做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后再进行解题。
2、题目分析不清:有些题目看似复杂,但是其实只需要找到其中的关键信息,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解题即可。
一定要细致地分析题目,确定解题思路,避免因为题目过难或太简单而导致错误。
3、心态问题:有些考生在遇到难题时会心态失衡,导致思维混乱,无法正确解题。
因此,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在遇到难题时不要急躁,要耐心思考,多尝试,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
二、基础知识1、基本运算错误:在数学中,基础的四则运算非常重要,但有时候出现一些低级错误,比如加减乘除时计算错误,导致最后的答案错误。
因此,在做题时要注意细节,小心计算,避免低级错误。
2、对基本公式的应用不熟练:高考数学中有很多公式,比如三角函数的公式、平面向量的公式等,考生要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并能够灵活地应用到解题中。
3、对符号的理解不准确:在数学中,符号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的运用。
考生要准确理解这些符号,并能够正确运用到解题中。
三、函数与方程1、函数的概念理解错误:函数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但是有些考生对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理解不到位,导致在解题中出现错误。
因此,在备考时要对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做到灵活运用。
2、方程的解的求解错误:解方程是高考数学中经常出现的题型,但是有些考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比如漏解根或多解、解的中间步骤错误等。
因此,在解方程时要认真分析题目,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仔细计算,避免求解错误。
3、直线与曲线的交点问题:高考数学中有很多直线与曲线的交点问题,考生常常因为没有画出准确的图形或者没有正确分析题目的条件而导致答案错误。
2024年高考数学雷区和得分技巧总结
![2024年高考数学雷区和得分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24e3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a.png)
2024年高考数学雷区和得分技巧总结一、选择题相关技巧1.注意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避免一些明显的失误。
2.排除法:多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当不知道答案的时候,可以通过排除错误选项来选择正确答案。
3.代入法:将选项中的值代入到题目中,检验其是否满足题目要求。
此方法在一些计算题中效果较好。
4.等式法:将选项中的表达式转化成等价的形式,然后与题目给出的等式进行比较,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5.鉴别法:通过计算选项中的某个特定值,判断选项的大小关系,然后结合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进一步的推理。
二、填空题相关技巧1.掌握基础知识:填空题往往要求对知识点有较高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平时需要多做一些基础巩固的题目,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
2.分析题目:仔细阅读题目,确定需要填入的数值或者表达式的形式,尽量从题目给出的信息中分析出可以得出答案的线索。
3.运算技巧:运用一些高效的运算技巧,如因式分解、倍角公式、积化和差等式等,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答题速度。
4.逻辑推理:有些填空题是需要进行逻辑推理的,需要通过题目给出的信息,推导出需要填入的值或者表达式。
三、解答题相关技巧1.审清题意:解答题往往比较长,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解答。
2.思路清晰:在解答题目之前,可以先列出解答的步骤或者思路,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整理思路,避免遗漏重要的步骤。
3.书写规范:解答题的书写要规范整洁,以便阅卷老师能够清晰地看到你的解题思路和结果。
4.方法多样:对于同一个问题,有时候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解题,提高答题的效率。
5.画图辅助:对于一些几何题或者图像题,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帮助解题,清晰地展示自己的思路和解题过程。
四、注意事项和常见雷区1.时间管理:高考数学是一个需要较高解题速度的科目,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一道题目上耗费过多时间,而导致其他题目无法完成。
2.正确标注: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变量、角度、长度等进行正确的标注和注释,以便在解题过程中不混淆。
高考数学复习指导:四大失分点总结
![高考数学复习指导:四大失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14f379c27284b73f3425042.png)
高考数学复习指导:四大失分点总结高考数学温习指点:四大失分点总结失分点一:选择填空太大意从高考阅卷来看,选择题、填空题是考生失分重地。
每年高考中,选择填空都会有12题很复杂,而往往是这些复杂的局部,却失分最严重。
而且往常效果好的同窗,更容易失分,主要是大意所致。
考生做这两类题型要考究技巧,可用扫除法、特值法、逻辑剖析法解答,既浪费时间又提高了准确性。
做选择题和填空题时间加起来最好不超越50分钟。
杨士勇教员提示考生,这两类题型中只要3到4题属于拔高题,一时无法解答,无妨跳过做前面的试题。
失分点二:概念模糊全靠猜一些考生因概念了解模糊不清,运用不够自若,招致答题错误。
在解题进程中,不能准确地运用数学言语去了解,靠模糊的了解去猜想,就会错失分数。
如概率题,把至少两人合格的统一事道了解为三人均不合格,或了解为只要一人合格。
此外,每年高考,考生都会被偏冷的知识点杀个措手不及。
比如,正态散布、线性回归、频率散布的直方图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到两个。
失分点三:步骤省略复杂化我基本做对了,怎样得分这么低?这是许多考生高考效果发布后的感受。
其实这与考生在答题时步骤省略答题复杂化有关系。
会做的得总分值是指当高考中碰到较容易的解答题时,考生不要采用跳步解答的方法,省略一些步骤,形成不用要的失分。
同时,在考试时运用了不能直接运用的公式,也会形成失分。
例如在解析几何战争面几何中,先生的方法思绪或许是对的,但在解题进程中,往往会省略一些自以为不重要的局部,证明进程的不规范,招致先生分数不高。
有时是由于运用了不能运用的公式,这也是一个失分点。
失分点四:字迹不清难识别高考采用的是电子阅卷。
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尽量做到字迹工整。
假定字迹不明晰,扫描到电脑上,阅卷教员无法区分,只能给零分。
例如阿拉伯数字的2和数学符号一笔带过,阅卷教员也都是直接不给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数学得分技巧和失分雷区要想提高数学成绩并不能依赖多做题,在进行了好几个月的复习之后,也需要我们进行专项题型的训练,这个阶段一般能够坚持到高考,高考数学如何做,过来人将给大家做出全面的指导,面对复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剪不断理还乱,应该做好课本知识结构总结。
迟来的基础知识复习
当同学们开始专题复习的时候,我只好硬着头皮将基础知识和专题训练同时进行。
我对基础知识复习的理解就是全面不遗漏地复习一遍高中的数学知识。
于是,我买了一本最新的教参,个人觉得它的编排还是比较合理的,它先按不同的章分开,每章下面又分很多小节。
每个小节,前半部分是近几年的高考(精品课)题,分AB组,A组的题较简单,正好可用来回顾知识点、重温一下解题思路;B组的题难度稍大,可用来训练解题思路和解题能力。
后半部分是模拟题,也分AB组。
我先是按照教参的编排顺序复习课本上相应的内容(千万别忽视了课本的复习,只做题是事倍功半的),然后再做参考资料上相应的高考题组、模拟题组,就这样一节一节稳扎稳打地往后做。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其他科目的复习也要同步跟进,每天的时间又有限。
大概用了三个月,我才完整地捋顺了课本,从前到后过完了两遍参考资料。
这个时候,感觉自己大
脑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感觉棒棒哒。
到这时几乎所有的高考题,我都可以看穿它背后考查的内容,虽然很多题自己依旧不能解,但只要看了参考答案,很快就能发现自己思维的盲点,理解题目本身蕴含的数学意义。
各种题型分而治之
在进行第一轮复习的同时,我也在进行专项题型的训练(即第二轮复习),这个阶段我一直坚持到了高考。
我对自己想读的大学做了深入的了解,已经很清楚在高考中大概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分数才能进入这所大学(尽管因为竞赛,我已先行获得高考自主选拔录取降分的优惠,但我的目标是裸分考进心目中的学校),然后把这些分数分配到各个科目。
我发现,数学只要考到130多分就够了,然后我把这130多分再分配到各个题型上去,看哪些题可以舍弃,哪些题不能舍弃,这使我对整张数学试卷的答题策略有了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分析了近几年本省数学考卷的构成:十道选择题→五道填空题→六道大题。
对于前十五道题,我研究了近几年高考卷,发现大部分是基础题,只需要训练速度与准确度,少部分是技巧题,需要比较好的思维和联系课本知识的能力。
对这一部分题型,我专门去买了小题集(里面有很多套测试题,每套只有十道选择题和五道填空题)来专项突破。
每天测一套,我做练习的目的是提高速度和准确度,目标是在25
分钟之内完成并保证100%正确率。
刚开始一套测下来要用四十多分钟,还常出错。
在基础知识复习的基础上,这部分题就靠多练,练了几十套之后就很有感觉了,上手很顺畅。
最后我基本达到了自己的目标,25分钟完成,偶尔错1题。
对于后面的大题,我发现本省高考数学试题安排几年来都是固定的顺序(结果2019年高考时顺序变了,这个还是要小心),16三角函数→17数列→18概率/排列组合→19立体几何→20解析几何→21函数与导数(我们高考时概率/排列组合和函数与导数的顺序调换了)。
其中,20、21题比较难,21题是压轴题,18、19题尽管不难,但对书写要求比较高,表达不规范常被扣分。
16、17题则比较容易。
于是我的对策是分而治之:16、17题偶尔做做练练速度;18、19题经常做,把过程都写下来,对照标准答案看自己哪一步写得不规范,哪里可以更简洁;高强度的训练重点放在了20、21题。
一般来说,我完成前面十九道题之后平均还剩50~60分钟的时间。
20题的解析几何不仅难,对书写要求也比较高,没有经过训练,就算做出来了,要简洁无破绽地表达出来,只书写一项就要用去二三十分钟,这在争分夺秒的高考中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于是我加大这方面的训练,搜集了很多解析几何的大题,做了全国各地的高考题、模拟题,最后整个过程写下来基本稳定在20分钟左右。
剩下30~40分钟就是攻克最后的21题,一般我会用7~8分
钟做完21题的前两小问。
第三小问是整张试卷的压轴题,我会先读题目,思考五六分钟,如果感觉前面的题有种不安全感(多练就会有这种感觉,如果前面正确的话内心是会比较安稳的),同时第三小问没思路我就去检查前面的题;如果感觉前面比较顺,有安全感,我就会继续做第三小问,有时灵感一来就做出来了,有时挨到交卷也憋不出一个字。
但我不会去纠结,不会把试卷翻过来翻过去,一会儿想检查,一会儿又不甘心想做出后面的题,这种慌乱是考试的大忌。
无论做什么,我都要求自己拿得起放得下,有时候舍弃了第三小问,检查出了前面十几分的错误,无疑是值得的,就算因为检查(没有检查出错误)没做第三小问,我也不会后悔。
因为我的高考目标就是140分,我只求保证会做的题全部做对。
正因为21题第三小问比较难,我在平时训练时经常做不出来,所以我将重点放在前两小问,第三小问做不出来就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体会那种数学思维的跨越,也不强求自己高考一定能做出。
我觉得,要保证完成第三小问,势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高考最后考量的是总成绩,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选择放弃,把时间投入到前面题型的巩固或是其他科目的复习上。
练为战,不为看
第一轮复习结束后,我一直都在进行第二轮复习,与此同时我自己又增加了第三轮复习——整张试卷的模拟测验。
我去
市面上买了很多套试卷(没有纠结买什么,难度、题型和本省高考一样就入手,主要挑仿真度高的模拟题,因为历年各省(区、市)的高考题很多都已经做过了,再拿来自测分数会偏高很多),刚开始我每周做一套,我会选择某个晚自习到一个无人的教室,调好闹钟,模拟高考。
随着高考的临近,我用在第二轮题型专项突破的时间减少,加大了整张试卷的训练,最后几周到了两天一套卷(我指的是除了老师每天布置的几套试卷之外自己附加的试卷)的练习频率,并且都严格按照高考的时间,从上午九点开始,到十一点结束。
复习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刚开始复习时,有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
面对庞大的知识网络,我整天都不知道自己复习了什么,整天都在纠结该做什么,一方面想赶紧把时间投入进去,一方面又不知道该把时间投入到哪儿,非常盲目。
渐渐地,我找到了一个可操作的循环周期,每天复习一小节,做一套小题,练两道解析几何,这样就不再纠结每天到底该干什么。
我照这个周期进行下去,慢慢调整,坚持到高考。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
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向来不是盲目去做。
我不做与自己的复习计划重复的东西,只做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老师发的某张试卷,上面关于某个知识点的题是我没见过的类型,而其他题目的题型我都训练过了,那我就只做没见过的那一部分,其他的快速看看就过去,简单来说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
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
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高考前三周的一次考试,数学还狠狠打击了我一次,110多分的成绩让我很受挫。
我想自己高二都能考120多,临近高考成绩居然还退步了,当时的感觉真有点儿崩溃,对自己高三一年的努力也产生了怀疑。
等我慢慢冷静下来,仔细分析,高二时的模拟高考是因为自己完全没有心理压力,而这次考试,自己在做某道题时突然就感觉到非常厌烦,不想再做下去,于是思维越走越远,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最后很多题都没写,而并非不会做。
考场上会发生很多意外,高考也不例外,但无论考场上发生了什么,想想自己一年的付出,无悔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