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4.2 土地资源与农业 教案
地理初一下中图版4.2土地资源与农业说课稿
地理初一下中图版4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得我国土地的差不多国策。
教材在地势、气候之后安排土地资源,要紧是考虑到地势、气候是促进和阻碍土地资源形成与利用的要紧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而土地资源的利用受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经济条件的阻碍,是人类经济活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的物质基础,因此本课时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特点。
在学生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差不多国情并形成正确的资源观的基础上,本节教材详细介绍了与我们如此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关系紧密的土地资源,意在让学生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状况及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和可连续进展观念。
2、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本节教学,对学生进行土地国情和国策教育,使学生增强爱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和可连续进展观。
难点: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和可连续进展观。
二、说学法:1、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自主探究,进而估量结果,并与实际比较,体会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严峻问题以及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的重大阻碍。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方式的推行,做到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
2、学会分析不同形式的资料。
3、小组合作展现,学会将地理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态度运用于生活,从而将教学目标内化为行动。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制造能力。
三、说教法:1、课堂上采纳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小组合作讨论式2、选择教法的原则和依据:(1)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明白得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
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估量,鼓舞大胆推测与想象,通过知觉领会与逻辑方法的并用,形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适应,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2)依照新课成教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原先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
将注意力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教学教案3份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教学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用图片及实例说明土地资源的重要作用。
(2)读图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及分布。
(3)根据资料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作用、类型、分布、主要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点】(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及分布。
(2)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资料归纳、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土地孕育了地球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
我国的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走近土地资源与农业,一起去寻找答案吧!二、新课学习(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资源的概念及重要作用师: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建造房屋、种植作物、修筑道路、开发矿藏等,都离不开土地。
特别是种植庄稼、放牧牛羊、植树种草等农业生产活动,没有土地则无法进行。
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及分布(1)类型师:读图,说一说中国土地资源有哪些利用类型?从所占比例大小排列。
答:草地、其他(沙漠、戈壁等)、林地、耕地、内陆水域。
小结:土地类型齐全,可进行各种生产活动。
(2)分布拓展延伸:视频: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平衡3.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1)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土地: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世界第120位。
世界人均达3公顷,中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耕地:中国耕地面积排世界第4,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
中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林地: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在世界排名120位。
中图版地理七下第4章第二节 《 土地资源与农业》第2课时 教案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怎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掌握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3.了解怎样保护土地资源重点和难点重点:怎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难点:1.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2.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挂图教学过程导入: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的重要性讲解:农业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吃、穿、用等物;农业还给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所以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地形、气候、土壤等各种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
2.农业的分类提问:看课本P12页第一段,找出农业部门包括哪几类?学生回答:讲解:农业部门可以分为:而不同的农业部门出产不同的农产品:承转:在农业生产中,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把农业生产部门在最适宜它发展的地区,称为因地制宜。
各地因为气候条件的不同,适宜的农业种类也不同。
3.农业的东西差异提问:根据前面提到的内容,和课本P12-13页,回答我国东西部地区各自最适宜发展什么种类的农业?学生回答:讲解:总体来说:东耕西牧。
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4.农业的南北差异提问:根据前面提到的内容,和课本P13页第一段,回答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各自最适宜发展什么种类的农业?学生回答:讲解:(1)(2)林地:东半部的山地地区,包括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3)草原和草地:西半部广大地区。
5.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讲解:(1)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①自然条件:地形、水源、气候、土壤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技术、交通、政策。
(2)课堂活动①:完成课本P10页探索:学生认真完成:讲解:(1)在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的山地地区:发展林业可保持水土。
(2)在低山秋林地区:降水少,但牧草生长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3)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发展种植业。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四章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四章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了解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
-理解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学会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合理利用的紧迫性。
-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土地资源与农业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不同土地利用场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土地资源的兴趣,导入新课。
2.土地资源的类型讲解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如耕地、林地、草地等,并举例说明。
3.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地图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不同土地资源类型的分布特点。
4.土地资源与农业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耕地与种植业、林地与林业等。
5.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6.解决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针对土地资源问题的解决措施,如加强土地保护、合理规划利用等。
7.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土地资源与农业的紧密联系以及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8.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或进行一个关于土地资源保护的小调研。
五、教学资源教材、地图、多媒体课件、相关案例资料等。
4.2土地资源与农业(共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问题引导: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与农业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能力。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改进措施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 在讲解难点时,可以采用更多的实例和实际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 在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方面,可以采用更灵活和多样的方式,如定期进行小测试、提问等方式,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可以提前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以确保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让学生掌握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式、方法,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3. 我国农业的发展: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机遇。
4.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让学生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制约。
在教学策略上,我设计了预习任务和课后作业,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和巩固学习成果。同时,我还提供了相关的拓展资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然而,在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方面,我发现自己做得不够及时,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未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4.2 土地资源和农业 学案
土地资源与农业【学习目标】1.学习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2.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3.理解怎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4.掌握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5.联系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自然条件等知识,分析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农业。
【学习重难点】重点: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学习过程】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人均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人均耕地面积最小的国家是__________,由此得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一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多,________少。
(3)后备耕地资源________,并且大多分布在________省区。
【例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A.我国陆地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人多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B.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C.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中居第一位,“人少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耕地比重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例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非季风区B.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拓展1】下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是()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B.黄土高原C.江南丘陵D.内蒙古草原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包括哪些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1)以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将全国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2)东南部以___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我国东南部的山地地区,主要分布着________,我国的三大林区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我国主要畜牧业基地在________部的广大地区。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4.2 土地资源与农业2-中图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课题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四章第2节土地资源与农业第二课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二、课标内容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主要农业生产部门。
2.通过创设“寻美食”情境,运用已学的地理知识,说出并归纳农业部门的分布特点,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3.根据各种农作物生长习性特点,寻找适合的生长地区,列表对比、归纳出种植业分布的南北方差异。
4.通过“寻美食-知分布-探原因”活动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分析,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1.我国农业分布的东、西部差异。
2.东部种植业区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五、教学难点: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读图分析法与问题启发引导法相结合。
七、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用Camtasia Studio软件自制视频材料、智慧课堂学习新课东西部的差异正宗美食,说出农业部门分布地区。
①教师展示干湿区图,引导学生说出畜牧业的分布地区及原因。
【板书:一、东、西差异—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西部:以畜牧业为主】②教师展示中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说出种植业的分布地区。
【板书:东部:种植业】③教师引导学生从地形的角度说出林业的分布地区。
④教师展示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说出渔业的分布地区。
【板书:林业、渔业】3.引导读图归纳我国主要农业生产部门东部和西部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探究各类美食分布地区,及各农业部门分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读图分析读图回答读图回答读图归纳学会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各地美食分布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学习新课东部种植业区的南北差异活动二:知习俗探原因1. 展示南北方的主食图片,了解东部地区的饮食习惯的差异。
【板书:二、东部种植业区的南北差异】2.展示干湿区图和资料“水稻、小麦的习性”,引导学生分析造成南稻北麦分布格局的原因。
2019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4.2《土地资源与农业》word教案
《土地资源与农业》(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农业的主要部门有哪些。
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原则。
知道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读图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危机有哪些。
记住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图片、视频等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及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土地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每一寸土地的情感。
【教学重点】我国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
我国土地在利用中存在的危机及土地的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如何做属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资料归纳、教师讲解、活动练习。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有一块地----林地,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我把这块地变成耕地,这样做好吗?(不好)为什么?(因为林地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
变成耕地,时间一长会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土地资源与农业发展,并学会珍惜我们的土地资源。
二、新课学习(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主要农业部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
在土地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部门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2.因地制宜的含义在农业生产中,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把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最适宜它发展的地区,称为“因地制宜”。
3.因地制宜的原则(1)宜粮则粮我国的季风区主要在我国东部,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暖、雨热同期,利于耕作,是主要的种植业区。
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南、北方农业差异明显。
北方降水少,气温低,是旱地的主要分布区,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等旱地作物。
南方湿热多雨,是我国水田的主要集中分布区,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
(2)宜林则林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地地区: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保持水土。
我国的三大林区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4.2《土地资源与农业》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4.2《土地资源与农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土地资源与农业》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以及农业发展的情况。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掌握各类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分布,了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和农业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土地资源和农业这一块内容与他们日常生活联系不太紧密,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识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掌握各类土地资源的特点;了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和农业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示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各类土地资源的特点。
2.难点: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土地资源的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示,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和农业的实际情况。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
3.讨论法:分组讨论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教具:多媒体设备、地图、图示等。
3.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图示,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各类土地资源的图示,引导学生了解各类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分布。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农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4.2土地资源与农业 第1课时 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下)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
2.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教学方法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
(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
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
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4.2《土地资源与农业》(第2课时)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4.2《土地资源与农业》(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土地资源与农业》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以及农业发展的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学生在土地资源与农业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掌握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了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土地资源的珍惜与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教学难点: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农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资料,直观展示土地资源与农业发展的情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课堂讲解:讲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4.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农业发展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
7.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中图初中地理七下《4.2.0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word教案 (1)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盘资源与农业教学方案中图版教学目标1.操纵我疆地盘资源的使用典范2.操纵我疆地盘资源的特征3.理解如何样因地制宜展开农业4.操纵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5.理解如何样保护地盘资源教学时辰:二课时第一课时内容:我疆地盘资源的特征、因地制宜展开农业教学过程一、导入指导老师看P12图A,让老师说出A、B、C、D四个所在分不该展开什么农业二、我疆地盘资源的特征1.地盘资源的要紧性2.地盘资源的使用典范指导老师读P13图B操纵我疆地盘资源的使用典范:草地、森林、耕地、大年夜陆水域、不的〔沙漠、沙漠、石山等〕3.我疆地盘资源的特征指导老师读P13表格及P14图C内容,得出地盘资源的特征:⑴总量丰富、人均占据量少〔记取总面积、耕空中积、林空中积的排名〕⑵山地多、平地少⑶后备资源缺少,且分布偏远三、因地制宜展开农业1.农业的典范:种植业、林业、畜牧业跟、水产养殖业等2.我疆地盘资源使用典范的分布⑴指导老师读P15图D-H,说说如何样因地制宜展开农业记往三河马、三河牛的产地;南北方的农作物;横断山区的特征⑵让老师重点阅读图F,记取400mm跟800mm等落水量线、旱地、水田、草地、林地的分布及三大年夜林区3.因地制宜展开农业⑴因地制宜的不雅念⑵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指导老师读P16图I,操纵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以400mm等落水量线为界,分为东南跟东南两部分东南部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北方跟北方,北方:水稻;北方:小麦、棉花操纵各种农业的分布地域4.指导老师完成P17填表第二课时内容:保护每一寸地盘、真实保护耕地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做P17探求实验,引出对地盘的破坏二、读P18图J-L,说出人们是如何样破坏地盘的,见解破坏地盘带来的后果,该采纳如何样的方法三、阅读文本内容,完成以下任务1.说出保护耕地的方法2.说出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3.看图M、N记取图中内容及人物四、指导老师完成课后练习.。
地理初一下中图版4.2土地资源与农业教案二
时间
课堂教学阶段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2min
导入
从“刀耕火种”联系到现如今人们不合理利用土地的行为,引出这节课的内容
结合自己所搜集的资料,思考“刀耕火种”这类做法的合理性。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1min
复习旧知识
给出我国的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根据老师的提示来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中各种颜色可能代表哪种土地利用类型
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更牢固的掌握知识
2min
从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中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大小,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特点
给出我国土地资源所占比例饼状图,教给学生读图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特点
学生自己根据老师的讲解来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所占例,得出结论
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观
难点
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及什么是因地制宜
可持续发展教育点及实施过程
的设计思路
地理知识本身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就像这节课的内容“土地资源和农业”。这一内容是我们所熟悉的,给学生一些熟悉的事例和知识,让他们意识到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同时他们可以把所学知识用到现实生活中。
土地资源与国民经济发展、土地资源与农业之间的关系本身,就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这节课中,通过农业和土地之间相互关系的现状分析、实例分析,让学生的感悟“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方法
讲授法、学生活动法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
我们学校地处花乡草桥村,该地区在历史上以养花而闻名,学生通过调查、走访来了解该地养花的历史、为什么这个地方养花这么出名。通过调查来了解土地与农业的关系。
地理初一下中图版4.2土地资源与农业说课稿2
地理初一下中图版4一、说教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土地是衣食之源,立国之本,在自然资源的范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我国的疆域、地势、气候等有关知识,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土地资源的学习也为今后经济文化、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结构中有承前启后、前后联系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依照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情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差不多特点;(2)初步分析并明白得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缘故。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体验动身,激发学生学习爱好;通过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国策教育,让学生初步树立合理和节约的资源观。
(三)重点、难点依据教学目标本课重点是:土地资源的要紧特点,要紧土地资源的分布,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爱护。
由于八年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理论联系实际问题明白得难度大,因此把本课的难点确定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峻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连续进展意识。
(四)教材处理在充分阅读课标、课本的基础上,我处理本课教材要紧考虑:土地资源一方面与生活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学生对土地资源的关注仅仅是停留在感性认识时期,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生差不多的生活体会,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课本中丰富的图表等资料,从而让学生获得新知,提高认识水平。
下面,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谈谈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1、突出前后知识关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利用已有的气候、地势分布的知识,探究我国要紧土地资源的分布地区,教师则对学生整个探究过程加以适当提示、点拨、深入。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教案1 中图版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1新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旨的现代教育原则,结合所教班级的心理特征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
2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3.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以及正确的资源观。
3学情分析1、七年级下的学生已经有过合作学习的经验。
2、对知识的需求已经由表象向本质过渡,不再满足简单但的信息堆积,更乐于运用知识。
3、七年级学生喜欢活动,个性得到张扬,喜欢得到表扬与鼓励。
4、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中国的自然资源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
5、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读图的方法。
4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对土地基本国策的认识。
5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听音乐,强意识播放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创设情境,想象歌中的情景,由希望的田野引导到“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引入课题。
活动2【讲授】明用途,识土地,分类别明用途,识土地,分类别分别展示耕地、草地、林地的图片,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食物以及生活用品的来源辨土地的利用类型,教师引导小结土地资源的类型及分类。
活动:比较辨析,了解土地现状以问题“中国的土地资源目前的现状怎样,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引导展开“祖国土地让我喜VS祖国土地让我忧”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材料,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势。
活动3【讲授】找规律,知土地找规律,知土地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等,分析造成分布差异的原因。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 4.2《土地资源与农业》
《土地资源与农业》导学案【学习目标】1.阅读课本P10-11教材内容结合图C,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比重特点,明确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表现;2.阅读教材P12-13教材内容,知道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多样化下,怎样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3.读图K,了解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思考人类要珍惜每一寸土地,保护耕地资源。
学习任务及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展示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福州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水域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2~3题。
2.下列图例表示正确的是( )A.A图例代表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B.B图例代表以水田为主的耕地C.C图例代表沙漠及难利用的土地 D.D图例代表利于发展畜牧业的草地3.C图例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种地形区?( )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平原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和“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完成4~5题。
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C.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D.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5.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探索问题:怎么样因地制宜?1.读教材探索内容中的图A,分小组讨论生产什么好?2.根据各地不同的土地资源特点,没小组选一个地点进行讨论。
3.小组讨论后,师生进行讨论结果的梳理总结。
【达标检测】读漫画“鲸吞农田”,完成1~2题。
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A.住房占用耕地 B.水资源枯竭C.大气污染严重 D.全球气候变暖2.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①控制人口增长②跨流域调水③保护耕地④垃圾分类处理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读图“我国主要种植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农业发展的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合理利用,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与农业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土地资源和农业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例和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合理利用;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土地资源与农业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从实际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合理利用;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2.难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资料、生活实例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土地资源与农业的图片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农业发展案例,分析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资料:收集与土地资源、农业相关的图片资料。
2.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土地资源与农业的图片资料。
4.案例资料:选取典型的农业发展案例,进行分析。
精选-中图版七下4.2土地资源与农业导学案-word文档
4.2土地资源与农业(第1课时)导学案姓名:组名:成绩等级:【学习目标】知道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
你能行!1、结合地图,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以及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2、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3、理解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联系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自然条件等知识,分析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农业。
【学生自学】Come on!1、10页读图活动,回答相应问题。
2、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2页绘图活动说明了其中的哪一个特点?3、农业包括哪些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什么叫做“因地制宜”?5、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南方主要种植等作物;北方主要种植、等旱地作物。
6、我国的三大林区是、、。
7、我国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
[小组探究一]10页探索。
[小组探究二]13页比较活动。
【随堂练习】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
加油!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A、我国陆地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人多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B、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C、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中居第一位,“人少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耕地比重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非季风区B.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3、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A.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B.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C.华北、西北和东南地区D.东北山区、青藏高原以及西北山地4、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A.东部季风区B.东部平原和丘陵地区C.西部内陆高原和山地D.半湿润地区5、下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是()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B.黄土高原C.江南丘陵D.内蒙古草原6、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草地B.林地C.耕地D.建筑用地7、我国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部门是()A畜牧业 B种植业 C林业 D渔业8、下列地区中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的是()A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塔里木盆地9、影响我国南方与北方作物熟制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的差异 B地形条件的差异 C土壤条件的差异 D水源条件的差异10、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B、四川盆地发展热带作物生产C、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D、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11、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A、气候复杂多样B、夏季雨热同期C、山地多,平地少,尤其平原少D、农业发展历史悠久4.2土地资源与农业(第2课时)导学案姓名:组名:成绩等级:【学习目标】知道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与农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呢?
(承转)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现在请同学们看图C“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2)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
(3)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
的品种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
学生代表发言后,由学生小结:
(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2)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草地的类型与产草量由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化。
(3)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东北林区岭阔谷宽、气候冷湿、松林成海;西南林区高山峡谷、气候多样、树种繁多;东南林区低山丘陵、气候湿热、经济林盛。
(教师承转)大家看课本中的图B“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图和图C“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
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
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①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②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③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④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⑤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⑥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⑦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⑧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⑨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活动。
(教师小结)同学们讨论的既热烈又充分,现将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小结如下:
(1)由于我国面积辽阔,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复杂多样,加上各地农业发展的历史、生产水平、土地利用方式等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
大部分土地经过人工改造利用已成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占总面积的63.9%)等,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约占总面积的17%),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土地至今未能利用,仍为戈壁、荒漠、高寒石山(约占总面积的19.1%)。
(2)从同学们的概括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土地类型多种多样;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从文字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改造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即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对发展农业是一种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想方设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山地的比重大,山地一般不利于农耕。
利用不当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交通运输也比较困难,但林、矿资源丰富;如何合理开发山地,保护耕地,增加林地,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之一;而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又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活动: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什么同一种植物生长在南方结出又大又甜的橘子,生长在北方却结出又苦又涩的枳子呢?
教师活动:“水土异也”。
也就是同学们所说的南北方气候、地形、土壤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发展农业生产时,我们能照搬其它地区的生产模式吗?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南北方地区是如何根据气候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
播放视频:南、北方农业发展差异。
课件展示四幅景观图片:A皖南山区的茶园、B呼伦贝尔的牧场、C渤海的水产养殖场、D东北平原农场,回答每幅图片的农业生产部门各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问题:
北方地区热量___,降水___,适宜发展____种植业;南方地区热量___,降水___,适宜发展____种植业;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草地___,适宜发展____业。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我们还要知道,发展农业生产还要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遵循“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表现。
(教师承转)为了解决中国人口的吃饭问题只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不够的因此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为了主要解决手段。
那么,现代农业有哪些技术优势呢?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我国科技兴农的典型案例,并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转承)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下面资料所说: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
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
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
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
(2)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49.6万平方千米,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15.5%,也就是说我国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过1/7的土地已沙化。
另外,尚有15.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393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草场。
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在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
(3)我国的草场过度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因而也十分严重。
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牲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
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4)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
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了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
这些问题大都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出示投影片:漫画《水土流失》、《小草的哀求》)大家结合漫画说一说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与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请大家讨论一下,由代表来介绍一下。
学生讨论,并由学生来概括:
建设侵占土地资源,日益严重的土壤贫瘠化,不断加重的土壤盐渍化,农药和污水的污染等。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
(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2)做到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开荒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控制建筑用地。
(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在风沙危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等。
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持土地资源的作用吗?你还有哪些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你能将这些措施的含义概括为一句话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以形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