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言文的审美化教学

合集下载

试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研究

试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研究

试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研究一、引言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初中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的教学,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对于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意识培养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学形式,充满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才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意识。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言文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2.培养审美意识的方法(1)注重课文的选择和设计。

在文言文教学中,应选择具有艺术魅力和审美品质的经典文学作品,如《庄子》、《论语》等,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和领悟文言文的审美特点。

(2)注重情感的引导和体验。

通过对文言文课文的情感分析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审美情感进行深入理解和感悟,从而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三、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鉴赏方法与技巧1.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鉴赏能力的重要性2.鉴赏方法与技巧(1)注重课文的分析和解读。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对课文的深入分析和解读,特别是对语言结构、意义表达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鉴赏。

(2)注重课外阅读与比较。

除了课内的文言文课文之外,还可以通过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比较文言文与现代文学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和价值,因此在初中教育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审美鉴赏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

(2)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的再创作与表达。

除了对文言文的欣赏与赏析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再创作与表达,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文言文的审美魅力,从而增强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让学生在古老的文字中徜徉—— —浅谈文言文审美教学

让学生在古老的文字中徜徉—— —浅谈文言文审美教学

让学生在古老的文字中徜徉———浅谈文言文审美教学摘要〕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存在大量文言文篇目,无论从其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着独特的美学力量,显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学生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名篇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丰富的营养,对于养成他们追求美好事物,美好品质的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需要在进行文言文语法教学之余,适当地强化一些审美的因素,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让文言文教学充满审美的愉悦。

〔关键词〕文言文审美教学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语文素质语文是非常美妙的一门学科,她用那流传了千古的符号,那方方正正,玄之又玄的汉字,把读者带入一个奇妙的境界。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更是语文中的一枝奇葩,向人们展示了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大量文言文篇目,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优秀散文,从《诗经》到唐宋诗词,无论从其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着独特的美的力量,显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学生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名篇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丰富的营养,对于养成他们追求美好事物,美好品质的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 所以我们说在进行文言文语法教学之余,适当地强化一些审美的因素,让文言文教学充满审美的愉悦。

1 引导学生发现美1.1 语言美。

中国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生命力的语言。

各种各样的优美文体,恰似那清流,那急湍,读来确是一种享受。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篇目,从语言特色来看,或音韵谐调(王勃《滕王阁序》),或整散结合(韩愈《师说》),或比喻夸张,气势磅礴(杜牧《阿房宫赋》),或娟秀优美,情景交融(王羲之《兰亭集序》),在教学中,把准文体特点,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那才是真正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个中滋味。

1.2 人格美。

浅谈文言文审美教育的内涵

浅谈文言文审美教育的内涵

浅谈文言文审美教育的内涵【摘要】文言文审美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通过对古代文言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其目的在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实施文言文审美教育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例如诵读经典文言文、赏析古代文学作品等。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如激发兴趣、引导学习、提高能力等。

文言文审美教育的意义在于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文言文审美教育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这种教育形式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即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审美教育、重要性、定义、目的、途径、方法、策略、实施、意义、未来发展、启示1. 引言1.1 文言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文言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价值深远而广泛,通过对文言文的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文言文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形式,通过对文言文的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通过对文言文的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启示,提升其人文素养和情操修养。

文言文审美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人文关怀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文言文的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和审美情趣,提升其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推动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1.2 文言文审美教育的定义文言文审美教育的定义涵盖了对文言文美学特性的认知和理解,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文言文审美教育强调对古代文言文作品的欣赏和鉴赏,引导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和审美情趣。

其内容涵盖了对文言文语言的音韵美、形式美、意义美的体味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

浅谈文言文审美教学

浅谈文言文审美教学
浅谈文言文审美教学
■ 江苏 省南通市 ) - 中学 k 李玲 华
早在 学生 时代 。就偏爱 唐 诗宋 词 ,那种 或激 素 , 沉积 千年 , 久 弥笃 , 们在 散发 着光 彩 , 历 它 期待
越 、 狂放 、 或 或辛 酸 、 遗 憾 的美 常 常使 我 抚 卷深 着更 多 的善 于发现 美 的眼睛 。 或

美结合而深入人心、 脍炙人 口、 流传千古。 因此, 我
其 中的美 的要 素 。 文 字之 美 、 让 人格 之 美 、 感 之 情
美 、 想之美 放射 出无 穷 的魅力 。 思 在教 学 中发挥其 1采 撷形式美 的花朵 .
鉴 于上述 存在 的种 种 情况 , 我认 为 , 言文 教 们 从事 教学 活动 .毫无 疑 问的是 要充 分 发掘蕴 含 文
思, 陶醉于 其 中而不 能 自拔 。随着 年龄 的增 长 。 知
综 观 当今 的文 言 文教 学 .那种 只重 灌输 不重
识层 次的提 高 。 所读 古代 文学 作 品越来 越 多 , 愈 感 情 、只会 死记 硬 背不求 理 解 品味 的做法 还普遍 也 来 愈深 刻地体 会 到 : 国古代 文学 博大 精 深 。 我 源远 存在, 令学生深恶痛绝。文言文教学必须改革 , 教
之 间 的距 离。这 种距 离有《 并举, 有百家争鸣 ,
学 习 的兴 趣 , 致其 畏难 情绪 的产 生 。 导 主观能 动性 有 汉赋铺 陈 。 有唐 宋古 文 , 有那 璀璨 夺 目的唐 诗 更
的萎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 在文言文教学 中。 首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或韵或散, 或律或绝 。 五彩斑
花 ,因为 文言名 篇 中多有 审美 的 因索在 。这 些 因 养过多少中华儿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材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通过对语文课堂文言文教学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发掘蕴含其中审美的要素。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言文教学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文中华美的词藻,寓意深刻的话语,无不让学生感受文学的优美,并在这美的愉悦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一篇篇文言文作品时,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才能有真情实感的体会。

品味文言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感受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感悟作者抒发的真挚情感,从而认知事物,陶冶性情,体验生活,感悟人生。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活动中,毫无疑问的是要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极其丰富的美学内容。

所以说,审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审美体验文言文教学应该充满审美的快乐,只有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神奇美妙的意境,沉醉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才能真正使语文教学获得成功。

但审美体验从来都不是被动的接受,因为只有摆脱非我的束缚,审美价值才具有其本质的特征。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教师的引导就可以淡化、抛弃。

怎样进行引导,这是我们应该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具体的说,我认为,可以有说、读、评等方法。

说:即说背景、说生平、说相关材料、说自己的感受等。

“说”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它因事生情,能生动导入,能激发情感,能深入内在。

读:即阅读、朗读、范读、诵读。

“读”是文言文审美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方法,它应该贯穿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

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思情并茂的朗朗诵读,可以在读中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思想美等融为一体,融会贯通。

评:即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评讲评点,或学生之间互相点评。

在这里,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

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我们进行的文言文教学活动,采用哪些方法,都必须在学生阅读、鉴赏、审美的主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活动,只要这样做,才能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才能达到古诗文教学的目的。

文言文审美教学方法浅析

文言文审美教学方法浅析

文言文审美教学方法浅析【摘要】文言文审美教学方法在当今教育领域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现状分析、特点解析、实践应用、案例分析和启示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文言文审美教学方法的综合分析,揭示其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本文以系统化的方式,探讨了文言文审美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实践路径,结合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性。

通过对文言文审美教学方法的深入探讨,总结归纳出一些启示,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望未来,文言文审美教学方法有望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语文能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文言文审美、教学方法、现状分析、特点解析、实践应用、案例分析、启示、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文言文审美教学方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注重于语法的讲解和文辞的解析,缺少对审美情感的培养和引导。

学生们普遍对古文课程缺乏兴趣和热情,难以产生对文言文的真正喜爱和理解。

有必要对文言文审美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重视文言文审美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注重于文言文文字的解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引导他们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文言文审美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1.2 研究意义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教学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言文审美教学方法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深入探讨文言文的审美特点和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文言文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其在当代教育中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文言文审美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首先对文言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随后重点讨论审美教育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提升审美能力的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审美教育。

结论部分总结了审美教育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启示,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本文旨在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审美欣赏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审美教育、高中、研究、现状、重要性、方法、策略、案例分析、启示、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高中文言文教学所重视。

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对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动力。

在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将审美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升,文言文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欣赏、理解和创作中都能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辅助要素,更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

通过对当下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审美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旨在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试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研究

试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研究

试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研究初中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文言文教学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语言,其精美的词藻和深刻的内涵常常能够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而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深入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对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概述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语言,其精湛的艺术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珍品。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还能够通过学习文言文,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扩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审美鉴赏则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文言文的审美鉴赏,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认识。

在文言文教学中,审美鉴赏不仅是对文言文作品的欣赏,更是对其艺术特色和内在意蕴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审美鉴赏,学生能够深入感受到文言文的情感内涵、词藻华美和意境深远,从而增强对文言文的认同和热爱。

而对于学生来说,审美鉴赏不仅是一种个人情趣的满足,更是一种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的体现。

在进行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

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感受和启发。

通过对经典文言文作品的阅读和讲解,学生能够了解文言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从而增强对文言文的认同和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作品的欣赏和评析。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解读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感受文言文的艺术魅力,从而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通过对文言文作品的欣赏和评析,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认识和理解文言文的艺术特色和内在意蕴,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文言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高中生对文化、语言、社会、生活等的认识与理解有了不同的需求和期待。

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审美教育应成为教育者的重点研究方向。

本文从审美与文言文教学的关系、审美教育的内涵与方法、审美教育的实施与效果四个方面,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审美与文言文教学的关系审美指的是一种对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及创造的能力。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应是教育者重点探讨的问题。

审美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审美可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与热爱,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学习文言文。

其次,审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与意义,促进知识的学习与传承。

最后,审美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度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文言文创作中迸发出更多的灵感与创意。

二、审美教育的内涵与方法审美教育的内涵包括情感、认识、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情感是指学生对美的感受与情感投入,认识是指学生对美的认识与理解,知识是指学生对美的文化知识的掌握,技能是指学生对美的创造与欣赏能力的提高。

这四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感受文言文的美,例如通过背诵文言文经典诗文,欣赏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感受文言文语言之美等。

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美学价值的认知,教授相关美学知识,如文言文的音韵、韵律、修辞等,让学生通过学习更加深入地了解文言文美学的内涵和特色。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创作能力,鼓励学生在文言文的表达中保留和体现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美学观点。

三、审美教育的实施与效果在实施审美教育时,应注重多种形式与手段的运用,如教学讲解、示范演示、学生互动等方式。

同时,还应开设以学习文言文为主题的活动,如韵律歌赋、歌咏比赛、诗歌演讲会等,让学生通过活动的形式,感受文言文的美,并加强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完善,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培养学生扎实文学功底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对传统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度逐渐降低,文言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以期为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深入研究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审美教育作用探讨、审美教育策略探讨以及实施方法建议等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支持。

【2000字】1.2 研究意义审美教育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和文学修养。

通过审美教育,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古代文言文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审美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研究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审美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研究意义】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审美教育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提出有效的审美教育策略,并为实施方法提供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促进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改进与提高,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进一步推动文言文教学与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和结论总结,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拓展审美教育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这些努力,希望能够为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和素养水平,推动文言文教学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文言文审美教学略谈

文言文审美教学略谈

文言文审美教学略谈前言文言文是中华文化中的珍贵遗产,是中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除了学习文言文的语法、句式等知识,还必须重视文言文的审美教育。

文言文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突破机械翻译,发现句子的美丽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是词语的翻译,理解每个字的意义以建立全局的语言意象。

然而,过于机械的翻译会让人过分关注词义,而忽略了排列和组合这些词语所发挥的审美作用。

因此,必须在翻译的基础上,通过鉴赏模式解读句子和段落,发现其中的美,充分理解和感受文言文的意境。

例如,以下是《红楼梦》的名句:“初出茅庐。

”这个句子是描述少年贾宝玉的求学经历,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这句话韵律优美,耳目一新,让人瞬间感受到少年时期的青涩和迷茫。

如果机械地翻译为“刚出来修行”,就可能会丧失这种美感。

了解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手法文言文的修辞手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对文言文的修辞手法的学习和理解。

了解这些修辞手法,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词、句和语段,发现其中的美。

比喻比喻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陌生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使人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其中,以人物、动物、花木、水景、山川、器物、光色等为比喻对象,比喻词中含义既要拟合事物本身的特征,又要贴合文本语言习惯和审美需求。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一句“白发悲花落,青云照眼来”。

其中,“白发悲花落”就是一种比喻,把人的衰老形象比拟成花儿凋谢,表现出一种哀怨之情。

同时,这句话所表达的意境也非常明显,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梦想,让人产生共鸣。

夸张夸张是指在文言文中,通过夸张手法来表达一种感情或夸张事物的特征。

文言文中的夸张手法很多,比如“绝世”、“惊世”、“无疑”等等。

这些用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但在文言文中更加严谨和恰当。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有一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香血涌金鞭”。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一、文言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1.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历史文化的渊源和演变,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其文化自信心的形成。

2.鉴赏能力的培养。

文言文是一种文学形式,其文字、结构、格律等都具有特定的艺术审美价值。

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认知和审美体验。

3.审美品位的提高。

高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和审美品位形成的关键阶段。

文言文审美教育有助于通过传统文学的精髓,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位,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理解力,提高对艺术的欣赏度。

1.阅读欣赏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通过研读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感受其中的独特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了解文化历史渊源,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比较研究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作品的比较研究,通过分析和对比,体会文学作品在风格、表现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不同,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提高审美品位。

3.课内外延伸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意将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生活与文言文作品相联系,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读书会、写作比赛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触角,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1.选取精品文言文。

通过挑选具有代表性、时代性和思想性的文言文作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情感认知。

3.组织文言文阅读活动。

通过开展文言文阅读小组、读书会等活动,提供多种文言文阅读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文言文作品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理解力。

结论高中文言文审美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任务,需要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让他们从中受益终身。

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审美感知。

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审美意识的培养上有着自身的优势。

其自身的语言美、意境美,能让学生感悟到美的事物,文言文存在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中,笔者就注重探究了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审美意识;方法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审美感知。

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审美意识的培养上有着自身的优势。

其自身的语言美、意境美,能让学生感悟到美的事物,文言文存在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方法进行归纳探究。

一、突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酝酿情感的教学情境在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文章的大意,了解整个文章的结构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审美意识,让学生发现美的基础因素。

试想一下,如果学生对文章根本都不了解那就无法谈起对文章的赏析了,更不会发现美和欣赏美了。

针对文言文教学来说,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在课堂上抓住一个情字,让学生内心的情感随着文章文字背后的情感展现来带动和同化。

因为美是需要以情感为寄托的,需要情感这个纽带。

为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把自身、学生及文章的作者三者的情感紧密的联系起来,并且做好及时的沟通与融合,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共鸣。

比如教师在讲授李密的文章《陈情表》时,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创设既定的教学场景。

这篇文章无论是从写作的构思、文字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都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文章朗朗上口,彰显了我国古代散文特有的文学魅力,向人们展示了世间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极致,强烈地叩响了人们的心灵。

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审美教学刍议

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审美教学刍议

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审美教学刍议审美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新教材的出现,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考和实践方向。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从文言文这一学科入手,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一、文言文作为审美教学的载体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语言形式,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人民审美情趣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文言文作为审美教学的载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化传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将文言文作为审美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文言文审美教学的目标文言文审美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深入、多角度地研究文言文,使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

三、文言文审美教学的内容1.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以其独特的修辞手法闻名于世。

在审美教学中,可以从词、句和篇章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词的音韵、意义和造型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词的美感;通过解读句子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剖析篇章的整体结构、融合巧妙和信息传递效果,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2.文言文的主题和意境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作品往往有着独特的主题和意境。

在审美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作品,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进而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境。

通过深入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3.文言文的文化内涵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语言形式,其背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审美教学中,可以通过解读和研究文言文中的典故、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文言文背后文化内涵的挖掘,学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审美体验。

四、文言文审美教学的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审美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将学生带入到古代文化和文学的世界中。

浅议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议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议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都放在文言文字、词、句的翻译上,重视字字解释,句句翻译。

虽然准确的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句是课堂教学基础和目标,但如果只重视目标是不够的,无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达不到新课标提倡的“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最终要求。

所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该融合审美教育,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美的熏陶,课后自觉养成审美意识,体会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审美教育生活中处处有美的存在,教学是一种体验生活美的过程,尤其是语文,丰富的文字,精彩的表达,处处能够体现美的意识。

所以,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应该融入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关键。

通过进行审美教育深层次的挖掘出文言文的审美因素,把理性的文字内容和感性的体会,抽象的概念和鲜活的形象进行有机的结合,有效地使传授知识和体验美感达到统一。

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与掌握,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因此,要特别重视。

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

所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教学发展的趋势。

把审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任。

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能够做到感知美、发现美、追求美以及创造美,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并体会我国传统博大精深的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1、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美,诱发审美想象文言文语言体现着我国汉语言最古老最深邃的魅力,凝练、精准和形象的语言非常有表现张力,意境深远,韵味无穷,往往简短的几字就能够把偌大的情境展现在读者,使读者产生无限美好的境象。

文言文美育教学浅议

文言文美育教学浅议

文言文美育教学浅议语文学科是交际工具,是文化载体,语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审美情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新课标2017》在课程结构设置部分着重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并强化了传承中华文化的目标。

传统文化教学已经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当务之急。

作为高中一线语文教师,如何教授担任文化载体的语文学科,如何利用语文学科进行文化传承,从而让学生更好了解我国千百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最终影响学生的思维审美情趣,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文言文是语言学科教学的重点,同样也是教学难点。

由于距今已久,文言文的语言表达习惯以及部分文言词义同现代汉语相比可谓云泥之别,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不但叫苦连连,甚至有排斥心理。

但文言文是教材中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部分,其所具备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功能不容小觑。

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这对他们理解文言文阅读内容以及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大有裨益。

在此基础上,我们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浅谈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以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认识并理解古代文人学者的智慧结晶。

渗透文化,这是文言文的教学价值追求。

作为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瑰宝,每一篇文言文背后都链接着古代文化的脉络。

通过这一链接,我们既可以打开文化的大门,也能够丰富自身的文化视野。

1.链接背景,了解文化常识文言文记载着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等具体文化内容。

比如地貌特征、天文历法、民间风俗、音律童谣、饮食服装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化知识已经逐渐消弭,很多学生都不甚了解,在与文言文接触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有初步的认识,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如《两小儿辩日》中,一开始说“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这里的“游”是什么意思呢?教学时,结合《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资料,明白孔子历经14年,游遍鲁、宋、卫、陈、楚、郑、蔡等诸侯国,带领弟子在各个诸侯国进行治学,掀起了游学之风。

浅谈文言文审美教学

浅谈文言文审美教学

浅谈文言文审美教学早在学生时代,就偏爱唐诗宋词,那种或激越、或狂放、或辛酸、或遗憾的美常常使我抚卷深思,陶醉于其中而不能自拔。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层次的提高,所读古代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也愈来愈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

但放眼当今文言文教学,这种美的力量却偏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尤其是一些过于讲究程序化、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往往在不自觉中淡化了对美的追求,弱化了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状,细想起来,不外乎三点: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读;过于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授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

正因为这样,一篇完美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本就苦于学习的学生被那些“之乎者也”整得疲惫不堪,散失了对美的理解和感动。

鉴于上述存在的种种情况,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足够重视和充分实践。

一、使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充满审美愉悦古代文学作品的美是无可否认的,但同样无可否认的是时间的推移,世事的变迁,文化背景的变化,造成了文言文与当今学生接受与理解能力之间的距离。

这种距离,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导致其畏难情绪的产生,主观能动性的萎缩。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首要的是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文言文学习中,充分体验到审美的愉悦。

审美愉悦很神秘吗?不,它不是水中月,雾中花,因为文言名篇中多有审美的因素在,这些因素,沉积千年,历久弥笃,它们在散发着光彩,期待着更多的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综观当今的文言文教学,那种只重灌输不重感情、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做法还普遍存在,令学生深恶痛绝。

文言文教学必须改革,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才能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提高品位,在思想内容上多些感悟多些升华,在形象上多些感动多些向往,从而使教学获得成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浅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浅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浅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木心先生说“缺乏审美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人要活的鲜活,必不可少的是审美能力。

审美力的缺乏不是天生的缺陷,而是缺少后天的培养。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然而,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文言文教学面临重重困境。

不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缺缺。

究其原因,一方面,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出现了偏差,为应付考试,文言文教学重在对文言文知识点的把握,淡化了文言文中的审美教育。

另一方面,过于程序化和单一形式的文言文的教学中,文言文之美被割裂、被舍弃,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加上初中生文言文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枯燥地学习和繁琐的知识背记,过分消耗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无法从中体验到文言文之美。

因此加强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美的意蕴,汲取营养, 古为今用,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尤为重要。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内容抑或形式,都充满着无尽又神奇的美。

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作品,文词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正是中学生培养审美力的沃土。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

1.文言文教学应该充满审美的愉悦丰子恺先生说:“人欲有五:食欲、色欲、知欲、德欲、美欲。

”可见,审美的欲求,追求美的愿望是人的天性,如耳朵喜欢倾听优美的旋律,味蕾喜欢品尝鲜美的滋味……在文言文课堂中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美欲,调动学生的各方面的感知能力,多方面的感知美。

在美和文字之间架起桥梁,让它们相融相通。

对学生来说,文言文不应该是艰涩难懂的文字,而应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天籁之音;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缤纷色彩;是“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惊喜奇遇……美是听觉得享受,是视觉的冲击,是触觉的感受……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正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使用,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披文入情,带着审美的愉悦投入到此情、此景、此境中,挖掘其中的美。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审美意趣的论文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审美意趣的论文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审美意趣的论文浅谈文言文教学的审美意趣的论文摘要:语文是熏陶学生的重要学科,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着美的力量,文言文有利于学生从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并学会古为今用。

但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这种美往往都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尤其是那些过于讲究形式化,强调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在不自觉中淡化了对美的感受和传达,使文言文本身的作用被淡化。

这样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减少文言文美的赏读,一味地进行条理分析而没有真正领悟其中的内容美,不仅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还使语文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结合实际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意趣做出了以下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审美意趣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发展中为我们留下来的浩繁的典籍,有自然科学类的、文学艺术类的,还有社会科学类的,尤其是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

语文文言文中优美而又华丽的词句蕴含着古代中国的文化和意境,无不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着文学的美,并在这美的陶冶和熏陶下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因此,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每一篇美文佳作中美的元素,在引导学生欣赏文言文作品时,要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能切身地感受文中的文字美、情感美、人物美、思想美。

促进学生在这样的感受中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感悟作者的真挚情感,从而陶冶情操、体会人生,学会审美和求知。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文言文是和白话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它以先秦典籍所使用的语言为基础,到秦汉以后慢慢成熟并定型的古代书面语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工具。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尤其重要,无论是语文教材还是课外读本,文言文所占的比例都较大,其重点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够自由阅读历史文献并将其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文言文的审美化教学
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剧作家席勒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将其本质定为情感教育,认为通过美育才可以走向自由,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阐释。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一、什么是审美化教学
审美化教学,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通过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

就文言文教学而言,旨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去体验文言文的情感之美、形象之美、艺术之美。

审美化教学以兴趣的激发和情感体验为中心。

二、如何进行审美化教学
“言之无文,则行之不远”。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无数不朽的美丽篇章。

任何一篇佳作,皆因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而深入人心。

教师可引导学生挖掘蕴含其中的美的因素,使文言文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以《长亭送别》为例,我设计的问题是:你觉得张生此去会回来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正当十六、七岁,正是憧憬着美好爱情的时候,他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有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给出了答案。

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依据如下:
因为张生可以在普救寺挺身救莺莺,对莺莺情意较深;文中两人赠诗,张生向莺莺保证“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言外之意,莺莺就是她的知音者,红颜知己;离别之际,痛苦的不只是莺莺,【小梁州】里“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是一处侧面描写,通过莺莺的眼写出张生离别之际难言的痛苦之情。

我告诉大家,余秋雨先生读到《长亭送别》时说过,“张生此去,无论得中与否,都不会回来了”。

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有学生立刻脱口而出,高中了可能会被招婿,做驸马,同学们哄堂大笑,继而又陷入了深思。

有学生小声说,如果考不中,他可能碍于面子,不会再回来了。

追问:你如何得知张生是一个极爱面子的人?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张生的语言描
写,“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可见张生的自负。

这样分析之后,我们就知道莺莺对张生能否回来是没有把握的,她一再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莺莺的担心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有现实基础的,从莺莺身上我们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女子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女子处于悲惨屈辱的地位,只能被动地等待。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长亭送别”路上,莺莺会那样的悲痛。

《长亭送别》从头到尾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爱情诗,它有“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有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所有这一切,汇合成一种独特的风貌和格调,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也就是说,外界的景物都被“我”的主观情感浸染了,成了“我”或爱或恨、或怨或慕的对象。

此时主人公的情感是非常强烈浓厚的,绵延充塞于天地之间,目之所及,皆有灵性。

理解了崔莺莺复杂情感的原因,再读《长亭送别》就能理解曲词中扑面而来的浓的化不开的悲愁。

再如:在教授文言文时,很多教师喜欢煽情导入,接着教师范读或听录音,然后介绍作者、时代背景、疏通字词,再分析课文,这样课堂沉闷,学生很难较快地亲近文本。

而我这里要提出从“课眼”出发提问,不仅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而且很多难点都会迎刃而解。

那么,什么是文本的“课眼”呢?本文认为课眼就是在把握文本脉络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建构有序的课堂教学内容的主题词。

如笔者在教授杜牧的《阿房宫赋》时,抓住了课眼“奢”。

我因“奢”而设计问题:(1)杜牧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秦朝之“奢”的?(2)表现秦朝之“奢”的几个方面,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3)作者这样体现秦朝之“奢”,他的笔墨是不是“奢侈”了一点?这三道题,在内容上涵盖了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评价。

得出秦国因“奢”而亡而令后人哀之。

秦皇的贪婪、荒淫在“奢”中彰显,民愤民怨在“奢”中爆发,秦朝破灭在“奢”中注定。

这样的提问让文言文教学改变了过去因疏通文字而造成枯燥乏味的现状。

让教学能简洁、透彻、扎实、高效,也有趣得多。

这样“奢”就能有效地发挥统领全局的作用。

研究文言文文本,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发现很多文本有这样的课眼,如《渔夫》的“清”,《六国论》的“赂”。

只要抓住这些“课眼”提问,就能让文本解读更加有序高效。

在《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专著中,熊芳芳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语文美学主张:“语文教育是一种审美的教育,促进个体生命去享受一种诗意的栖居。


多年以来,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学生更是“望文言文而心生退却”。

如何让一潭死水的课堂变为诗意的栖居,真的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语文是美,是文化的生活,是鲜活的生命。

语文教育就是要在语文中激起情感波澜,点燃思想火花,让学生置身于生命存在之中去
体验世界的活力、丰富和美,鼓励受他们去创造和追求价值多元的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