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

合集下载

2024年新鲁科版8年级上册物物理课件 第3章 光现象3.3 平面镜成像

2024年新鲁科版8年级上册物物理课件 第3章 光现象3.3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虚像
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
虚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虚像是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
实像与虚像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生活中的镜子、玻璃、平静的水面等都属于平面镜。
平静水面
交流·评估
找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并移动放在玻璃板后的物体,直到该物体和玻璃板前物体的像完全重合为止,此时该物体的位置即玻璃板前物体的像的位置。
③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④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因为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探究物与像的关系,所以需要在像的位置有替代品来替代虚像,得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A.7:25
B.6:35
C.5:25
D.4:35
D
谢谢聆听!
4.下图中是四幅关于字母“F”经平面镜反射成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C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实验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方案·证据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关键是确定像的位置,找到比较像与物体关系的方法。将相同的物体放在平面镜背面来替代虚像,这样就可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用支架将玻璃板固定,使其竖直立于白纸上,在纸上沿着玻璃板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②在玻璃板前放一支蜡烛并点燃,透过玻璃板观察后面的像。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9cm
11cm
14cm
等大
等大
等大
垂直
垂直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4.2《平面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4.2《平面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4.2《平面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平面镜成像》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反射,对光的反射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平面镜成像涉及到虚像的概念,以及成像规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在这个阶段,我发现学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理解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往往只关注到平面镜成像的虚像特点,而忽视了成像的大小、距离等规律。同时,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也无法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3.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方法。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合作学习。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学生共同完成一些实验和观察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1.利用多媒体课件或黑板,简要介绍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如成像的大小、距离等规律。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参与,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如放置不同大小的物体在平面镜前,观察成像的大小和位置。
3.结合实例,讲解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穿衣镜、望远镜等,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合作学习。
2.在小组合作中,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课件

探究活动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2.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3.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纸、刻度尺、火柴。
带着问题去探究
①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③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4.3平面镜成像
认识平面镜
表面是平的、光滑的反射面。
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 平静的水面、光亮的金属面都是平面镜。
平面镜能成像
学生活动:(每两人一块平面镜)
请同学们用平面镜视察自己的脸,思考下列问题: (1)像处在什么位置? (2)脸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像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3)脸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像到镜面的距离是否有变化? (4)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
察光屏上有无像。
收集数据:
次数 物到平面 镜的距离 /cm
像到平面镜 像与物大小 的距离/cm 比较(放大
或缩小)
1 2 3 ……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总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
对称!
记忆方法: 同大、等距、对称的虚像。
虚像 虚像可以用眼睛视察到,但不
能被光屏接收到,在作图时虚像用 虚线表示。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 叫虚像。
从点S射向平面
镜的光线,经平面
镜反射后进入眼睛
看起来觉得此光线
好像是从它们在镜
后 延 长 线 的 交 点 S′
射 来 的 , 跟 S′ 处 真
S
S′
有一光源时产生的
感觉一样, S′就是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科学探究 平面镜成像 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科学探究 平面镜成像 课件

(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虚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 会聚而成,是由反 射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相交而形成。虚 像是不能呈现在光 屏上的。
P
P′
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光的反射
练习
• 1、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活
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 ;
缩小)
2
3
实验中 的问题
第二步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
程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进行实验
实验要领:玻璃板一定要竖直;别忘记录 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及实验数据;实 验时要注意玻璃板轻拿轻放。
第二步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替代平 面镜
替代 蜡烛
器材: 薄玻璃板、支架、 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一
张、刻度尺、笔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设计表格
次数 1
物到平面镜的 像到平面镜的 像与物大小比较
距离/cm
距离/cm (等大、放大或Fra bibliotek说一说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虚像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总之:
实验中注意问题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以下是 7 条关于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1. 哇塞,你知道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那可重要了呢!就像你照镜子,你看到镜子里的你和你自己大小一样吧!这就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呀,像与物大小相等哟!
例子:你想想,大雄站在镜子前,难道镜子里的大雄会突然变大或变小吗?当然不会啦!
2. 嘿呀,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呀!就好像你和镜子里的你对称分布似的。

例子:你对着镜子往前走一步,是不是感觉镜子里的你也往前走了一步呀?
3. 哎呀,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哟!这可很神奇呢,就像明明那里看着有个像,却又摸不着。

例子:路飞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做出各种夸张动作,可就是碰不到那个“自己”呢,哈哈。

4. 你可千万别小瞧平面镜成像哦,它还有一个特点呢,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呀!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例子:静香站得直直的照镜子,她和镜子里的她之间的连线不就是和镜子垂直嘛。

5. 哇哦,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会发生反射,这才形成了像呢!这就如同光线在玩游戏一样。

例子:你打开手电筒照镜子,光线不就被镜子反射回来让你看到自己了嘛。

6. 嘿嘿,平面镜成像的知识点可得好好掌握呀,不然做题都会做错呢!
例子:鸣人要是没搞懂这个,看到镜子里的影分身还不得糊涂啦。

7. 总之呢,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的这些知识点都超重要的,一定要牢记在心哟!
结论:平面镜成像有这些鲜明特点,大家一定要理解透彻并且会应用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课件
不至于蜡烛成的像偏上或偏下,保证移动过程中,蜡烛B总能与像重合
8、用物体遮挡玻璃板后侧,是否还能成像? 能
三、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实像
小孔成像中,景物的像可以呈现 在塑料薄膜上
胶卷照相机中,胶片记录的就是景物 经过镜头所成的实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做实像。
虚像
.S′
.S




O1
N1
光屏上_不__能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 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虚_____像。
4、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 间是( D )。
A、7:25 C、5:25
B、6:35 D、4:35
5、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反__射___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___正__立__等__大__的__虚__像______。若小明同学身高1.5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 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__1_.5__m;像与他相距___4__m;若他逐渐远离穿 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不__变___。(选填“变大”、“变小”、“不 变”)
A.人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的大小 C.人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2.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C )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3.“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楚地映出
“倒影”,它是 (D )
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 C.山倒立的虚像 D.山正立的虚像
三、平面镜应用
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利用平面镜增加视野
铜古 镜代 梳妇 妆女
对 着
45˚
潜 望 镜
45˚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2. 能够运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镜成像原理2. 平面镜成像特点3. 平面镜成像实验4. 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5. 平面镜成像习题讲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和现象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运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如穿衣镜、化妆镜等,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的作用。

2. 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结合PPT展示,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3. 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 应用实例:分析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镜子、眼镜等。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8.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平面镜成像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知识的掌握情况。

4. 习题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原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平面镜成像现象,分享研究成果。

3.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有关光学方面的专家,为学生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更深入内容。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平面镜成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知识要点1.平面镜(平静的水面、光亮的金属面、平板玻璃都可以看成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离镜面多远,像离镜面就有多远.(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左右相反.在镜子的背面并没有像,也不可能呈现在光屏上.2.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成像:对镜梳妆、对镜纠正舞姿、扩大视觉空间等都是利用这一点.(2)改变光路:潜望镜就是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的例子.3.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特点及应用(1)凸面镜能使光发散,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扩大视野.例如汽车的后视镜,山路拐弯处的反光镜都是凸面镜.(2)凹面镜能使光会聚,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例如手电筒的反光罩和太阳灶的反光镜都是凹面镜.4.三种面镜的特点对照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示意图对光的作用1.既不会聚也不发散2.遵遁光的反射规律3.成正立、等大的虚像4.只能反光,不能透光1.起发散作用2.遵遁光的反射规律3.成正立、缩小的虚像4.只能反光,不能透光1.起会聚作用2.遵遁光的反射规律3.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只能反光,不能透光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汽车后视镜、山路拐弯处的反光镜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5.本节所涉及的物理研究方法.1.等效替代法.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眼睛看着玻璃板中蜡烛的像,将一个与前面蜡烛一模一样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背面,使之与玻璃板中看到的像恰好重合,这样玻璃板背面那支蜡烛所在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2.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要从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的角度人手.(1)对称的含义包含大小对称(2)对称的含义还包含位置对称(3)由位置对称还可导出运动对称6.利用对称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1)先在物体上找两个代表性的物点A点和B点,一般取物体的两个端点,如果是三角形物体,则取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为代表性的物点.(2)然后根据像点、物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分别过物点A和B作垂线与镜面相交,再根据“像物等距”在镜面另一侧的垂线上截取像点A′和B′,使像点和物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最后用虚线把A′和B′两个像点连起来,A′B′就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7.怎样判断虚像和实像?虚像,是人眼顺着进人人眼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过去,会看到一个像,感觉光是从像这里发出来的,这就是虚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光屏是接收不到的.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被光屏接收到.只要是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一定是实像,“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就是实像.8.根据钟表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判断真实的时间?(1)指针式钟表:先按钟表的像所代表的时间读,比如7:40,然后用12:00减去7:40,则真实的时间为4:20;(2)数字式钟表:从纸张的背面看这个钟表的图像,读出的时间就是真实的时间.(3)还原法:取一小平面镜,正对着书上给出的像,按镜中的指针对应的时间读数,即为实际的时间.经典例题例1身高1.7 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当他向镜子靠近0.5 m时,他在镜子中的像到镜子的距离是________m,镜中像的身高为________.例2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________m;若人以.5 m/s的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例3某人将手指紧贴在镜面上,发现镜中手指的像距手指为6 mm,那么该玻璃镜的厚为________ .例4小玲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 m处,看到平面镜中钟的像如图2甲所示.(1)此刻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2)现将一块和镜面差不多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 m处,如图2乙所示,这时她________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例5图3为福娃的形象,右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这个像应当是( ).例6.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由于湖水平静,清晰地出现了岸上景物与人在湖面上的倒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真实位置正好相反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例7.在某饭店的一个长方形房间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室内宽敞些,饭店在一面墙上装了一个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是利用了________原理达到这一目的的,这样可以使人感觉房间的大小是原来的________倍.例8.图5所示是在一艘潜水艇里用潜望镜观察水上目标的示意图,这是利用了平面镜既可以________________ ,也可以改变光的________ 的作用.例9.下列光学仪器中属于凸面镜的是( ).A.牙医用内窥镜B.探照灯的反光罩C.汽车的后视镜D.哈哈镜例10.在图6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7基础过关1.小明身高1.76 m,位于平面镜前3 m处,像与小明的距离是________m;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 m,小明在镜中的像的高会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6 m.2.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湖水深15 m,它在湖中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小鸟距湖面6 m时,它的像与湖面的距离是________m.3.“猴子捞月”是同学们熟知的故事,猴子之所以捞不到“月”,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4.如图9所示,将刻度尺垂直于玻璃板放置,能粗略地测出被薄玻璃板封闭的容器深度,这是利用了________的特点;测量时通过玻璃板观察到的是刻度尺的________ (选填“虚”或“实”)像.5.图10所示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圣火采集器是一个________镜,太阳光经过它反射后________,使置于凹面镜焦点上的火炬点燃.6.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11a所示,服装店墙壁上会竖放着一块大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_;如图11b所示,牙医用平面镜来诊断病情,它的作用是________.7.图12是两个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图中左侧的钟实际时间为,图中右侧的钟的实际时间为________ .8.如图13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烛焰在玻璃后成的是虚像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会变大C.当使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D.烛焰的颜色和镜中像的颜色是一样的9.如图14所示,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10.如图15所示,有一三角形物体ABC,请作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11.如图16所示,AB为平面镜前一物体,A′B′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请在图中作出该平面镜.12.图17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小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拓展提升1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 m.现在由于房子太小,就在对面墙上挂一平面镜,且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 m,那么检查视力时( ).A.人应面对镜子而坐,且人与镜子间的距离为2.5 m.B.人应面对镜子而坐,且人与镜子间的距离为2 m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且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为3 m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且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为2.5 m2 如图18所示,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桌面上,一个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3 如图21所示,平面镜M前有一个发光点S,S1是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当平面镜转过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变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新位置.4 如图23a所示,公路边设有一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是向________行驶,向________拐弯.5图24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8,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表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可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进行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6.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B.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C.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D.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7.池水的深度是5 m,月球到地球距离为3.8×105km,那么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A.5 m B.小于5 m C.3.8×105km D.无法确定8.一个人站在地面上,要想让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地面平行,则应将平面镜( ).A.与地面平行放置B.与地面垂直旋转C.与地面成45°角倾斜放置D.与地面成60°角倾斜放置9.将一把直尺的一端顶在平面镜上,另一端可以自由转动.当你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直尺与它的像处在同一直线时,直尺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A.30°B.45°C.60°D.90°10.小明通过观察发现,小汽车前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而是倾斜的,其主要原因是( ).A.为了美观B.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C.扩大视野D.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方11.如图25所示,医生在为小红同学检查视力,小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她离视力表像的距离是________m.12.如图26所示,落地平面镜高0.8米.身高1.5米的姚安美同学站在镜前却看不到自己全身的像,她只要________(选填“适当后退一段距离”或“把镜子适当升高一段距离”),就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此像的大小与她本人相比应该是________ (选填“大”、“小”或“一样大”).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 .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__ .(2)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直接观察光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若玻璃板厚度较厚,则在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时,应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________(选填“正面”或“背面”)的距离.(3)实验记录了如下数据:物距/cm 像距/cm 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8.0 8.1 等大第二次12.0 12.0 等大第三次15.2 15.1 等大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14.美术课上,小琼面前立着一幅“米老鼠”的简笔画(如图27甲所示).她从没学过绘画,竟然清晰、准确地描出了画中的“米老鼠”.请说明其中的奥妙,并作示意图(作图时,以图27乙中A点代表简笔画中的“米老鼠”).15.如图28所示,魔术箱内有一个平面镜,从P处放入一物,箱中不见物体;换从Q处放入,箱中却见两个物体,请在图28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来聊聊平面镜成像实验。

嘿,谁没有在镜子前面照过自己的呢?站在镜子前,看到的可不是别的,正是那可爱又真实的自己,简直像是自带光环的小明星。

实验开始了,我们需要一面光滑的平面镜。

这面镜子可得好好挑挑,不然就跟人穿了件奇怪的衣服似的,看着别扭。

咱们还得准备一个小物体,比如一根蜡烛或者小玩具。

想象一下,蜡烛的火光在镜子里反射,闪烁着好似在跟你调皮眨眼。

把蜡烛放在离镜子一定的距离,然后再用一个尺子量一量,这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量好距离可别马虎。

然后,站在镜子前,看看蜡烛的反射,哇,没想到它竟然跟真实的蜡烛一模一样!就像魔术一样,眼前的这个影像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你。

我们还可以用手在镜子前摆摆,嘿,那只手在镜子里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真是妙不可言。

再来点儿科学的东西,咱们得知道这个影像是怎么来的。

光线从蜡烛上发出,照射到镜子上,再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这就是成像的过程。

说白了,就是光线在“开派对”,在镜子里快乐地反射着。

大家都知道,光线是调皮捣蛋的家伙,走哪儿都想留下一点儿痕迹。

没错,镜子就是光线的舞台,让它们尽情表演。

说到这里,想起一句老话:“一面镜子,映出千种风情。

”镜子不仅仅是反射,更是一种奇妙的交流。

当我们再进一步,尝试不同的距离和角度,发现影像也会发生变化。

想想看,蜡烛靠近镜子,影像变得更大,远离时又小了,真是“近则大,远则小”,就像拍照一样,离得远近全影响效果。

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有趣的物理学。

影像的位置也是有规律的,跟蜡烛的距离一模一样,简直就像是一个忠实的小跟班,始终在你身边。

试着把蜡烛换成其他物体,效果依然惊人。

小玩具、书本,甚至水果,镜子都能把它们完美地“复刻”。

如果把一个苹果放在镜子前,哇,简直是双倍的美味!还可以想象,镜子里映出的影像仿佛在跟你对话,真是有趣至极。

可以试着闭上眼睛,慢慢地睁开,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嘿,没想到自己也能这么帅气。

平面镜成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平面镜成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巩固练习
4.3 平面镜成像
4、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A )
A
B
C
D
素养目标
4.3 平面镜成像
5、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 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C )
A
B
C
D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4.3 平面镜成像
6. 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 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素养目标
4.3 平面镜成像
3、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反_射___而形成。物体在平面 镜中所成的像是_正__立__等_大__的_虚__像__。若小明同学身高1.5m, 他 站 在 大 衣 柜 的 穿 衣 镜 前 2m 处 , 他 在 镜 中 的 像 高 __1_.5__m;像与他相距___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 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_不__变__。(选填“变大”、“变小”、 “不变”)
没有实际光线的汇聚
虚像
眼睛认为光线是沿直线传播过来的
导入新知
4.3 平面镜成像
素养目标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4.3 平面镜成像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4.3 平面镜成像
例 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
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 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 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C)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一侧视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3平面镜成像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3平面镜成像

知3-练
解题秘方: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和物体到平 面镜距离相等”的知识作图。 解析:分别作出物体AB 的端点A、B 关于平面镜的 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 在平面镜 中的像(如图8 所示)。
解:如图8 所示。
知3-练
知3-练
技法导引:(1)任知物、像和平面镜三个要素中的两个, 就可以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作图,找到第三个要素。 (2)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实质上就是利用数学中的 轴对称知识进行作图。
知5-练
解题秘方:根据各种面镜的特点进行判断与分析。 解析: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能够增大驾驶 员的视野范围,使驾驶变得更安全。
特别提醒: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同学们游戏 时看到自己在其他同学眼中的像就是通过对方眼球外表 面这个凸面镜所成的像。
知5-练
5.[中考·青海] 中华民族成就了诸多发明创造,为人类文 明作出了巨大贡献。“阳燧”是我国光学史上的一项重 要发明,其作用相当于凹面镜,可以用来点火,俗称古 代“打火机”。由此可知“ 阳燧”对光有__会__聚__(填 “发散”或“ 会聚”) 作用。请你列举出生活中应用凹 面镜的一个例子:_太__阳__灶__(_合__理__即__可__) 。
答案:B
知4-练
知4-练
拓展延伸:潜望镜的成像原理是上面的、远处的物体 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的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 面的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就能从低处看 见上面的、远处的物体。
知4-练
4.为了摸清学生的视力情况,某学校对学生的视力进行 了测试。因受到场地限制,学校设计了让测试者辨别平 面镜中视力表的像来测试视力(如图),
知3-讲
深度理解 ●作图应注意:(1)实物用实线表示,虚像用虚线表示;

平面镜成像(八年级物理)

平面镜成像(八年级物理)

P
P′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例1 水里的“月亮”是真实的吗?它是怎么形成的?
不是。 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例2 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 .8×108 m,井水水 深5 m,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3 .8×108 m
例3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 在 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交流讨论
①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
目的是 便于确定虚像的位置

②使用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
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等效替代法)

③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_面__镜__的__距_ 离_的关系。
④用薄玻璃板的目的__防__止__前__后__两__个面_成__两_个_____。 像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01 02

成平






1.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重点) 2.知道平面镜成虚像。(难点)
什么是平面镜
练 功 房 矫 正 舞 姿 的 镜 子
光滑的瓷砖表面
平滑且能够反光的 表面——平面镜
平静的水面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⑤反复做多次实验的目的_避__免__实__验__结__论__的__偶__然_ 性__。
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 s
反射现象形成的。每个
s
物(发光或反光)点,
都有其对应的虚像点,
虚像用虚线。
s'
虚像用
虚线
虚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 而成,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相交而形成。虚像是不能 呈现在光屏上的。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6篇】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6篇】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6篇】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组织和实施教学而编写的一份详细计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平面镜的应用、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像概念。

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平面镜成像特点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7、78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体大小相同、3、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小组讨论:做教材第77页探究实验(如图)、1、把一根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有一个像2、再拿一根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看上去跟前面看到的那根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分别记下玻璃板前后蜡烛的位置,并用刻度尺量出玻璃板前面的蜡烛与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且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教师点拨:1、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应注意如下细节:选择玻璃板而非平面镜,而且玻璃板要薄、要垂直桌面、用来替代像的蜡烛不能被点燃、2、由于不容易确定蜡烛经过玻璃板成的像的位置和大小,此实验采用了“替代法”,用另一根与原蜡烛等大的蜡烛替代像,从而来研究物像的大小、距离等方面的知识、跟踪训练:1、身高1、75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3m、如果他向镜面移动0、5m,他的像高等于1、75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 ,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填“A”或“B”)这一侧观察、(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填“实”或“虚”)像、学习指导二:平面镜成虚像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8页,完成下列填空: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2、进入眼睛的光线好像来自平面镜后的像发出的,其实它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填“实”或“虚”)像、小组讨论:1、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把手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上方,手没有(填“有”或“没有”)灼痛感、2、移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拿一白屏在后面来回移动,发现白屏上没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填“实像”或“虚像”)、3、点燃蜡烛,提问:为什么能看到燃烧的烛焰?再由此进行分析为什么觉得平面镜后有虚像?解:烛焰有光进入人眼;烛焰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觉得有虚像、教师点拨:1、人看到物体和看到像都是因为有光进入眼睛的结果、但是由于受到眼睛本身的生理限制,人眼都只能逆着进入人眼的光线觉得观察到了物体(或像)、后者正是平面镜反射成虚像的原因、2、对比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可知: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跟踪训练: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解:学习指导三:平面镜的应用自主预习:请举出四例说明平面镜的应用:(1)医生用来检查牙齿的口镜;(2)潜望镜;(3)太阳能电站;(4)照镜子、小组讨论:请对上述平面镜的四种应用进行分类、教师点拨:平面镜的应用有的是根据平面镜能成像的特点而加以利用的,有的是根据平面镜能够反射光线改变光路而加以利用的、跟踪训练: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

平面镜成像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

镜子里的好朋友,就是“我”的像
1.认识平面镜
平静的水面
玻璃
光滑的瓷砖表面
平面镜:表面平整光滑且能成像的镜面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镜子中 的我是什 么样的呢?
物像大小相等吗?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 距离相等吗?
物像左右相反





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 (1)物体和像大小是否相等 (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铺在桌面上,在纸上中间画一条横线,那就是玻 璃板的位置,沿直线竖直放置玻璃板 (2)在玻璃板前放物体,再拿另完全相同的物体在玻璃板后 移动,直到看上去物体的像完全重合描点记下像和物体的位置, 用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视察光屏上有无像 接收是否能接收到像 (3)改变物体的位置重新再做2次实验并标记像与物位置。 (4)撤走玻璃板后,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三组蜡烛和像到玻璃 板的距离。 (5)用直角三角板测量物体与像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将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物到平面镜 像到平面镜 像与物大小 能否用光屏
的距离/cm 的距离/cm 相同或不相 承接
(物距) (像距)

第一次
第二次
第虚三像次:不能够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视察到的像
4.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特点:
(1)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的连线关于镜面垂直。 (5)所成的像是虚像;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2节 平面镜成像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动手实验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并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 象。(重点) 2.会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难点) 3.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八上物理光的平面镜成像原理

八上物理光的平面镜成像原理

八上物理光的平面镜成像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物理现象——平面镜成像。

这玩意儿,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搞懂它,那可得费点心思。

不过别担心,咱们慢慢来,用大白话聊聊这事儿。

首先,咱们得知道啥是平面镜。

简单来说,就是那种表面光滑,能反射光线的镜子。

你每天照的那种,就是平面镜。

那么,这镜子为啥能成像呢?这得从光的反射说起。

想象一下,你站在镜子前,你的眼睛发出的光线(其实是你看到的物体反射的光线)照到镜子上。

镜子的表面非常光滑,所以光线不会散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反射回去。

这个规律就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啥意思呢?就是说,光线进来的角度和出去的角度是一样的。

现在,咱们来聊聊成像。

当你站在镜子前,你的眼睛接收到从镜子反射回来的光线。

这些光线在你的大脑里形成了一个图像,这就是你看到的“自己”。

这个图像,其实是你身后物体的虚像,因为它并不是实际存在的,你伸手去摸是摸不到的。

这里有个挺有趣的现象,就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首先,它是正立的,就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跟你现实中是一模一样的,不会上下颠倒。

其次,它是等大的,你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跟你实际的大小是一样的。

最后,它是虚像,就像我刚才说的,你摸不到它。

那么,为啥会这样呢?这得从光的直线传播说起。

光线从物体出发,经过镜子反射,然后进入你的眼睛。

你的大脑根据这些光线的来源,构建出了一个图像。

因为光线是直线传播的,所以这个图像跟你实际的位置是相反的。

这就是为啥你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是正立的,但实际上,这个图像是在你身后的。

还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就是平面镜成像的位置。

你可能会想,我在镜子前,那么我的像应该就在镜子后面吧?其实不是的。

你的像,其实是在镜子后面,跟你一样远的地方。

这是因为光线从你出发,经过镜子反射,然后进入你的眼睛。

你的大脑根据光线的来源,构建出了一个图像。

所以,你的像,其实是在镜子后面,跟你一样远的地方。

好了,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平面镜成像有点了解了?其实,这玩意儿挺神奇的,一个小小的镜子,就能让我们看到另一个“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平面镜成像1.(2016?桂林)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是实像B.像是虚像 C.像比物体小 D.像是倒立的2.(2016?随州)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A.6:00 B.5:45 C.6:15 D.6:303.(2016?潍坊)小明同学身高,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A.30cm B.60cm C.90cm D.120cm4.(2016?临沂)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5.(2016?揭阳)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 D.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6.(2016?徐州)小明要制作如图所示的简易潜望镜,他需要下列器材中的()A.凸面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7.(2016?凉山州)小明身高为.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像变大 B.2m,像变小 C.,像不变 D.,像不变8.(2016?郴州)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杯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9.(2016?镇江)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10.(2016?淮安)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二.填空题11. (2016乌鲁木齐)2016 年 2 月 11 日,人类首次宣布探测到引力波。

引力波是 100 年前一位着名物理学家根据其建立的“相对论”作出的预言。

(1)建立“相对论”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____。

2016 年人类宣布探测到的引力波是来自于距离我们 13 亿光年处的两个巨大黑洞的“相撞”。

本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是__________年前发出的。

(2)引力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选填“光速”或“声速”),本次发现的引力波先后到达两个监测站的时间差为 7×10-4 s,则两个监测站之间距离为__________km。

12.(2016?达州)身高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则镜中像高为_____m.13.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择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______来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________.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所示,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___(选填“A”或“B”)处。

14.(2016?滨州)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m.15.距离平面镜4m处站立着一个身高的人,他距离镜中自己的像的距离是 m,像的高度是 m,人移动后,人与像间的距离是6m,则人向镜面移动了 m,此时像的高度 (“变大”、“变小”或“不变”).16.一只小鸟在深度为10m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______m.若小鸟往高处飞,则“倒影”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如图所示,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MN′位置过程中,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轨迹为__________(选填“直线”或“曲线”);S′离M点的距离______(选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或“保持不变”).18.铅笔向平面镜移动,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用铅笔尖顶在平面镜上,测得铅笔尖的像距铅笔尖为4mm,则镜子的厚度是 .要使铅笔和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垂直,则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应为三.作图题(共5小题)19.(2016?通辽)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20.(2016?威海)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21.画出发光点S经过A点的光线.第19题第20题第21题22(2016黄石)如图所示,点光源S置于平面镜前,请画出点光源S的成像光路图.23.(2016河南)如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

24.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

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2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本实验应在环境下进行。

(较暗\较亮)实验选用玻璃的目的是:实验时应选较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两段等长的蜡烛的作用是____ __________。

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 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像.(4)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__关系.26.如图1所示是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装置。

实验步骤: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眼睛在玻璃板(A或B)侧,通过玻璃板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

2)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_____ ____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

这一实验步骤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的像的,同时还可以确定。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焰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像.所以如图2所示放在“烛焰”上的手指被烧痛(会/不会).4)将A、B的位置连线,发现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

分别测量B和A到平面镜的距离。

可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重复上述步骤多做几次,是为了:。

实验现象分析:1)在记录数据表中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几组不相等,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2)实验中发现,蜡烛有两个重叠的像,产生“重影”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克服该现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它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克服该现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016?衡阳)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26.(2016?赤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1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图象纸,在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一只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位置,使B跟A的像重合.(1)通过图象纸,可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距.(2)蜡烛B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____(“相等”成“不相等”).(3)(3)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象点燃了.说明像是__________(填“虚“或“实”)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4)如图2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2016?连云港)同学们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小明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小红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他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数据如下表.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的看法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2)玻璃板的厚度对像距与物距差值的影响,可表述为______.(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你认为应该选择较__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他们测量像距和物距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______(选填“mm”或“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