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新城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武昌2024城建计划书
武昌2024城建计划书项目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武昌市2024年的城建计划。
武昌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本计划的目标是进一步提升武昌市的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推动武昌市成为全国一流的现代城市。
项目内容该城建计划涵盖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武昌市的基础设施状况,本计划将重点进行以下改造和建设:•道路改善:修复和扩建主要道路,提高交通流畅度,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水电设施升级:加强对水电设施的维护和改善,确保供水、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城市绿化: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
•垃圾处理:改善垃圾处理设施,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
•公共交通:提高公交车辆数量和线路覆盖范围,优化公共交通网络。
2. 住房建设和社区改造本计划将通过以下措施改善武昌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住房建设: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的建设投入,满足市民的住房需求。
•社区改造:改善老旧社区的基础设施,提升社区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社区配套设施:增加社区公园、健身设施等配套设施,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便利性。
3. 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本计划旨在推动武昌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主要措施包括:•产业引导:通过引导、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创新中心建设:建设创新中心,提供创新创业的场所和支持,培育新兴企业。
•旅游业发展:加强对旅游业的支持和推广,提升武昌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4. 文化交流和城市形象提升本计划致力于推动武昌市的文化交流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加强与其他城市的文化交流。
•文化设施建设:增加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城市标志性建筑: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实施计划本城建计划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实施:1. 前期准备阶段•完善城建方案:根据市民的需求和相关专家的建议,制定详细的城建方案。
武汉规划“大临空”格局 建成一核两心三区多园
武汉规划“大临空”格局建成一核两心三区多园昨日市政府常务会正式决定设立武汉临空经济区建设办公室,统筹负责我市临空经济发展。
这意味着,东西湖区、黄陂区将建立联动发展运行机制,并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与孝感市孝南区共建“大临空”板块。
依据初步规划,“大临空”板块总范围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
其中,武汉市内范围面积为950平方公里,孝感市孝南区约150平方公里。
临空经济区将成为中部地区走向世界的重要开放平台。
“大临空”板块内,将对企业制定企业所得税减免、重点企业资金扶持、重点项目引进资金奖励、入园企业厂房资金补贴、特殊人才引进激励等优惠政策,集中力量引进一批影响力大、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
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4000万人次和50万吨,进入全国前十名。
在空间布局上,“大临空”将建成一核、两心、三区的格局——以天河航空枢纽辐射半径5公里形成临空核心圈层,布局航空企业总部区及天河产业园、机场北产业园、横店产业园、佳海产业园等,是大临空板块的发展引擎;“两心”指盘龙新城中心、吴家山新城中心,重点承担商业金融、贸易、文化、体育等职能;“三区”指黄陂临空发展区、东西湖临空发展区和孝感临空发展区;“多园”指在三个临空发展区基础上形成航空企业总部区、走马岭保税物流园、横店临空产业园等13个产业园区。
为体现独立成市、产城联动思路,“大临空”板块的交通、市政配套、生态保护等建设也将同步展开。
建设天阳路、楚天大道-巨龙大道、城市三环线,107国道、张柏路-五环大道、孝汉大道-机场路、川龙大道-盘龙大道“三横四纵”骨干路网体系,实现大临空板块与主城区、产城功能区之间的交通融合;新建武湖、横店污水处理厂,扩建高桥、盘龙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85万吨,处理等级达到A处理标准。
打造5大类15个郊野公园,构建“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2000米见水”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人均公园绿地规划为18.9平方米,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武汉新城规划》全文及解读(一)
《武汉新城规划》全文及解读(一)《武汉新城规划》是一份详细而全面的城市规划方案,旨在指导武汉市东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该规划基于全面的情况分析和未来展望,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方案,以促进城市化和可持续的发展。
以下是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解析。
一、总体规划思路该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以人为本,城市为家”,旨在打造一个具有现代城市化特征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的发展方向。
该规划以“城市发展、生态保护、资源优化、文化传承”为主线,致力于将武汉市东部地区打造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二、规划范围该规划覆盖了武汉市洪山区、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其中江夏区东南部和新洲区西北部是本次规划的核心区域。
三、发展目标该规划提出了全面的发展目标,包括提高城市化水平、优化城市发展结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文化传承和发展等。
四、城市空间布局该规划提出了全面的城市空间布局,在城市发展规划、交通规划、土地用途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其中提到了要注重城市景观和绿化、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等等。
五、城市发展重点该规划明确了城市发展的重点,包括支持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集聚、扶持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等。
六、生态保护该规划特别强调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出了保护自然资源、增加城市绿化、生态廊道等措施。
同时,该规划还提倡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
七、城市治理该规划还涉及了城市治理,提出了要把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城市治理结构和体制,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
综上所述,《武汉新城规划》是一份全面且有益的城市发展方案。
该规划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化思路和方向,充分考虑了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为武汉市东部地区的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武汉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30年)
武汉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30年)简本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6年8月前言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城镇化健康发展,在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将城市管网建设作为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方向。
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要求统筹地下管网建设,通过试点示范效应,带动具备条件的城市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改、扩)建,在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建设综合管廊;各城市人民政府要组织编制专项规划,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各类地下管线、道路交通等专项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布局、管线种类、断面形式、平面位置、竖向控制等,明确建设规模和时序,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预留和控制有关地下空间,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统筹和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避免道路反复开挖,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立足武汉市管线建设实际,有效指导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按照住建部关于推进综合管廊建设的部署要求和市政府的明确指示,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编制团队,开展了《武汉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后于2015年10月底形成初步成果,并分册分批向各区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征求意见,编制团队充分吸收相关意见和建议,对专项规划成果进行了深化与完善,经专家评审等过程后形成最终成果,并于2016年8月获市人民政府批复。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规划目的 (1)第二条规划目标 (1)第三条规划原则 (1)第四条规划依据 (1)第五条规划范围 (2)第六条规划期限 (2)第二章综合管廊规划 (2)第七条规划标准 (2)第八条规划结构体系 (2)第九条布局规划 (3)第十条平面及竖向控制规划 (4)第十一条配套及附属设施 (4)第三章近期建设规划 (4)第十二条近期建设目标 (4)第十三条近期布局原则 (5)第十四条近期建设规划 (5)第四章保障措施规划 (5)第十五条组织保障 (5)第十六条政策保障 (5)第十七条投融资保障 (6)第十八条管理保障 (6)第十九条技术保障 (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统筹和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遵循“创新模式、科学规划、机制保障、强力推行”的指导思想,立足武汉市管线建设实际,高标准科学编制《武汉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有效指导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综合报告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二年十二月目录前言第一章城镇发展进程与现状特征一、概况二、城镇发展进程三、设市城市综合评价四、城镇现状特征第二章城镇发展基本条件一、社会经济二、资源条件三、生态环境第三章城镇发展战略一、战略依据二、城镇化水平预测三、城镇发展战略四、城镇发展方针第四章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一、总体结构二、城镇发展轴三、城镇密集地区第五章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一、城镇人口规模二、建设用地规模第六章城镇体系功能定位一、省域中心城市二、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地区性中心城市四、县(市)域中心城市五、重点镇六、一般镇第七章城镇支撑体系一、基础设施二、社会设施三、生态环境保护四、安全保障设施第八章规划实施一、开发建设管制二、区域发展协调三、政策建议附录一: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附录二: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主持单位、主编单位附录三: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工作组后记前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和建设部《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通知》(建规(1998)108号)的精神,“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编制工作于2001年初全面展开,在湖北省建设厅的直接领导和主持下,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承担了具体的编制工作。
本规划的基本宗旨是全面贯彻和实施《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所确立的城镇化战略,提出符合湖北实际、显示湖北特色、具有时代特征的城镇体系构架,以带动和支撑湖北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努力使湖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西部的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本规划的重点是制定科学的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对城镇进行准确定位、合理布局,并为城镇的发展构建完善的综合保障体系,以增强城镇的协作性和互动性,提升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增强城镇的整体效益。
汉阳四新工作规划
一、规划背景随着武汉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汉阳区作为武汉市的重要区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四新区域作为汉阳区的城市副中心,承载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重任。
为充分发挥四新区域的潜力,特制定本工作规划。
二、规划目标1. 建设现代化宜居宜业新城区:通过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2. 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以工程设计建造产业为核心,吸引高端总部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3. 增强区域竞争力:提升四新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成为武汉市乃至全国的重要区域。
三、重点任务1. 优化城市布局(1)加强城市规划,明确四新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2)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2. 发展现代产业(1)以工程设计建造产业为核心,吸引高端总部企业入驻。
(2)培育新兴产业,如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推动产业升级。
3. 提升城市品质(1)加强城市绿化,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2)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4. 完善基础设施(1)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形成“三横六纵”九条地铁规划,打通四新通往全城的经脉。
(2)完善道路网络,提升区域交通便捷度。
5.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1)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落户四新。
(2)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区域人才素质。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四新区域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规划实施所需资金。
3.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
4. 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规划实施进度和质量。
5.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对四新区域发展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通过以上措施,汉阳四新区域将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武汉市乃至全国的重要区域,为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发布《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边界设置标准示范图册(2024年版)》的通知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发布《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边界设置标准示范图册(2024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公布日期】2024.01.30•【字号】•【施行日期】2024.0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发布《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边界设置标准示范图册(2024年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围挡相关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我市围挡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水平,市城建局对《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边界设置技术标准(2018版)》进行了修订,按照“减量、规范、标准”原则,重点依据建设工程类别、工期,优化原有房建、市政围挡外观、材质、颜色、构造等方面选型,新增临时围挡、隔音围挡等内容,坚持全周期管理,编制完成《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边界设置标准示范图册(2024年版)》(以下简称《图册》),实现全市围挡统一规范管理目标。
现将《图册》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明确适用范围。
《图册》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含开发区、长江新区、风景区)、新城区城关地区和其他重点区域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工程,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工程,园林景观工程,水务工程,交通工程,既有市政道路维修改造工程,燃气、电力、照明、通信等管线迁改工程,建(构)筑物拆除工程,待建(储备)地、既有临街商铺房屋装修改造等。
其它类工程应参照执行。
二、落实工作责任。
施工边界设置硬质密闭围挡是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和施工扬尘防治的要求。
各区人民政府,以及各辖区城建、城管、园林、水务、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公安交管部门和电力、通信、燃气等管线权属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督促项目参建单位按照《图册》规范设置围挡。
建设单位是落实施工围挡标准的首要责任单位,应将围挡费用列入工程概算,并按规定拨付到位,开工前必须完成围挡设置,组织施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高大上!武汉长江新城总体规划方案出炉,2025年基本建成!
高大上!武汉长江新城总体规划方案出炉,2025年基本建成!近日,长江新城总体规划方案通过全国专家组评审,总体规划方案形成了长江新城建设“2025年沿江、2035年环湖北拓、2050年点睛”的发展时序。
即2025年,建成由轨道交通、高快速路、城市主干道构成的沿江交通廊道;2035年,进一步拓展城市合作区、国际总部区、科学研发区、共享创新区、文化体验区的建设;2050年,向东、向北,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长江新城总规进一步明确构建“1+5+1”的发展目标体系,“1”是打造成为武汉的未来之城;“5”是打造成为创新名城、生态绿城、现代智城、国际友城、创富民城;“1”是建设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新城。
重点培育智能创新、金融科技、国际交流的三大核心功能。
总规从组团式空间布局、水环境保护及生态安全格局、蓝绿生态网络、综合交通体系、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绘制了一幅“三步走”的“愿景图”:评审会上,来自全国的12位专家听取汇报后,认为方案内容全面、技术路线清晰、成果规范,充分体现了城市新旧动能转换、以人为本及绿色发展要求,现场一致通过。
下一步,长江新城管委会、市国土规划局将认真研究吸纳评审专家组意见,对总体规划方案进一步优化完善,推进规划的法定化工作,为总体规划的实施提供法制保障。
作为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长江新城会建成什么样?总体规划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未来之城的全景图。
一小时快速交通圈可通达全市1号线:已运营泾河--汉口北,轨道普线21号线:已运营后湖大道--金台,轨道快线14号线:规划中吴家山--三里桥,轨道普线23号线:规划中新汉阳火车站--武湖,轨道普线18号线:规划中三店西站--武湖,轨道普线20号线:规划中天河机场--谌家矶--武汉站,轨道快线27号线:规划中天河机场--阳逻,轨道普线25号线:规划中鲁台--武汉站,轨道快线10号线:规划中阳逻--武汉站,轨道快线22号线:规划中甘棠--双柳,轨道普线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在区域结构上,长江新城将加快构建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word完整版)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附有高清大图)
(word完整版)武汉市⼟地利⽤总体规划(附有⾼清⼤图)武汉市⼟地利⽤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2-12-12 来源:市局前⾔⼟地是⼈类⽣存和发展的基础。
基于我国⼈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必须贯彻落实"⼗分珍惜、合理利⽤⼟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地制度,统筹⼟地资源的开发、利⽤和保护,提⾼⼟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
根据《湖北省⼟地利⽤总体规划(2006~202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武汉市⼟地利⽤总体规划⼤纲(2005~2020年)》,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武汉市⼟地利⽤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于武汉市⼟地资源供需状况和未来15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确定全市2006~2020年⼟地利⽤主要⽬标和控制指标,统筹安排各类各业各地区⽤地,优化⼟地利⽤空间布局,明确耕地和基本农⽥保护、建设⽤地节约集约利⽤、⼟地利⽤⽣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城区⼟地利⽤的管控要求,布局和安排⼟地整治⼯程和重点建设项⽬,提出统筹区域⼟地利⽤的调控政策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06~2020年为规划期,2010年为近期⽬标年,2020年为远期⽬标年。
《规划》是指导全市⼟地利⽤和管理的纲领性⽂件,是落实⼟地宏观调控和⼟地⽤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地利⽤活动的重要依据。
第⼀章总则⼀、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想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加快中西部发展和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的战略机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地的根本指导⽅针,统筹区域、城乡、近远期的⽤地需求,协调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为加快建设中部地区龙头城市和⽣态宜居滨江城市提供⽤地保障。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
据统计2007 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
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 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
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
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
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髙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
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
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
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
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
四是发展模式粗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1、空间规划理念“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
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 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
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 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 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区发展和空间管制,实现资源保护与发展保障的有机结合。
武汉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中心城区集约发展
武汉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中心城区集约发展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把全生命周期理念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彰显城市个性魅力。
一、高起点规划城市完善“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约束并严格管控,适时修订国土空间规划地方性标准。
高质量规划标志性区域,科学规划、提升改造“两江四岸”,打造防汛岸线、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推进“江、园、城”有机融合。
持续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打造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城市亮点区块。
优化城市设计,强化城市色彩、整体风格、建筑造型管控,推进地标建筑群建设,形成“错落有致、疏密有度、高低起伏”的城市天际线,构建和谐有序、层次分明的城市空间界面。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安全治理有机衔接,注重空间留白,优化生态空间、避难空间和安全生产空间布局。
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
二、高标准建设城市修订提升城市建设标准,突出安全、立体、多元、高效,推进地上地下分工明确、功能互补。
促进地下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集约利用,在确保地下资源保护红线和工程安全底线的基础上,科学安排轨道交通、停车、人防、管线管廊、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以及地下深层轨道、地下隧道、地下物流系统等大型交通市政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严格保护深层地下空间,为城市长远发展预留空间。
因地制宜进行“微规划”“微改造”和“留改拆”,有序推动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改造。
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未来社区建设,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和传承地域文化。
开展“擦亮小城镇”行动,推进新城区街、乡、镇更新改造和功能提升。
加强工程设计建造管理,创建建筑品质示范工程。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城区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城区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2.31•【字号】武政规〔2017〕66号•【施行日期】2017.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城区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意见武政规〔2017〕66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省、市关于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生态)小镇,经研究,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特色(生态)小镇规划建设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武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坚持规划引领。
规划建设特色(生态)小镇要按照集约发展、多规融合的要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等相衔接,充分利用现有区域的环境优势和存量资源,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布局。
特色(生态)小镇规划区域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二)明确产业定位。
规划建设特色(生态)小镇要结合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兼顾地方特色,选择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力争培育成为支撑特色(生态)小镇未来发展的大产业。
各新城区要围绕细分产业引进重大项目,根据产业类型优先布局到同类型的特色(生态)小镇内,增强特色产业集聚度,形成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竞争。
(三)注重风貌塑造。
规划建设特色(生态)小镇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
要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传承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历史文化与小镇风格的有机结合。
加强对特色(生态)小镇景观体系、开敞空间以及建筑风格、体量、高度、形态、色彩等方面的控制,塑造与历史文化、地域特征、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城镇风貌。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5、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规划划定4个风貌区、 10个历史地段,保护 290处文保单位和160 处历史建筑,形成三 个层次保护体系。
“八七”会址片 一元路片 青岛路片 江汉路及 中山大道片 农讲所片 洪山片 昙华林片 青山“红房子”
片
首义片
珞珈山片
历史地段示意图
6、关于综合交通体系
优化港口布局,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将天河机场建成国际性航
■ 市委政研室
■ 市政府研究室
规划实施系统
武汉市土地市场培育及规划对策研究
武汉市城市规划实施机制和法制化研究 基于GIS的武汉市城市用地增长趋势研究
1、重视了前期基础研究工作 修编项目组开展了武汉市历次总规的回顾与评述、城市可建设用 地评价、城市空间结构等18个支撑课题的研究。
28个前期规划研究
18个纲要支撑报告
二、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关于城市发展规模
本轮总规对城市人口规模分别采用了五种方法进行
预测。通过比较,最终采纳了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1180
万人。这一规模是在所有方案中控制最为严格的。
规划严格控制主城区规模,将主城区人口控制为502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
市建设用地为89.6平方米。
主导风向(东南风)温度图 绿 色 公 共 交 通 走 廊 示 意 图 “两环六楔”生态框架图
五线控制图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图
5、强调了可持续发展,采取了“开放式”空间结构 采取“多轴多心”的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空间的开放 性
规划采用基于CFD数字
模拟的城市通风道研究, 采取“轴向+放射”的
空间发展模式和“轴楔
相间”的生态型城市空 间格局,保障了规划的
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
创新,服务,宜人,生态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规划说明第一章现状及规划背景1.1现状概况1.1.1 发展历程武汉科技新城是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的封闭管理区、政策区以及外延空间为基础和平台,以相关产业为基础,综合相关城市功能的特定地区。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5月,湖北省、武汉市作出建设“武汉·中国光谷”的重大决策,同年7月东湖高新区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产业园,2001年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东湖高新区以电子一条街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在全国53个高新区中位居前列(2004年总收入排名第14,工业总产值排名第15),形成了以光电子为主导产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
1.1.2社会经济概况东湖高新区成立十多年来,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较高速度,1991年至2003年,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年均增长48.3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5.53%。
2004年,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80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2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5.5亿元,增长1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21%;全口径财政收入15.02亿元,增长25%;完成产业和基本建设投资47亿元,增长17.5%;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增长20%;引进内资37亿元,增长164%;出口创汇2.1亿美元。
1.1.3现状产业概况东湖高新区产业特色鲜明,光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地位比较明显,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环保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机电一体化、环保等产业近年发展迅速,已成为东湖高新区发展最快的两大产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由于近两年来企业产业调整的缘故,产业规模有所萎缩。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城市建设绿色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城市建设绿色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0.30•【字号】武政〔2018〕53号•【施行日期】2018.10.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城市建设绿色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市城市建设绿色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18年10月30日武汉市城市建设绿色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顺应新时代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解决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17〕6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市城市建设阶段性特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以解决具体问题为提质提效的着力点,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破解一批事关武汉城市建设绿色发展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办好一批贴近人民群众需求的大事、实事,补上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中的“短板”,推动城市建设转型升级。
二、行动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全市复杂水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各类废弃物得到收集和处置,海绵城市理念和综合管廊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国家标准,公共厕所布局到位且管理规范,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配套完善并得到合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得到加强,历史文化建筑全部实行清单管理,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得到大面积推广,城市面貌发生重大改观,城市建设走上集约、节约、生态发展的轨道。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目录总则 (1)一、编制背景 (1)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1)三、规划的依据、期限与范围 (2)第一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规模 (2)一、城市性质 (2)二、城市发展目标 (2)三、城市规模 (3)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一、市域城镇体系结构 (3)二、市域建设限制分区 (4)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四、市域农业布局 (5)五、市域旅游规划 (5)第三章都市发展区规划 (6)一、都市发展区空间结构 (6)二、东部新城组群 (6)三、东南新城组群 (7)四、南部新城组群 (7)五、西南新城组群 (7)六、西部新城组群 (8)七、北部新城组群 (8)第四章主城区优化调整 (9)一、主城区的主要功能及优化调整原则 (9)二、主城区三镇关系 (9)三、主城区规划结构 (9)四、主城区功能布局 (10)五、旧城更新 (11)六、主城区建设强度控制 (11)七、城市空间复合利用 (12)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12)一、交通发展目标和策略 (12)二、对外交通 (13)三、都市发展区交通走廊 (14)四、主城区交通 (14)第六章工业及仓储用地布局 (16)一、工业发展目标 (16)三、工业用地布局 (16)四、仓储用地布局 (16)第七章居住用地布局 (17)一、居住发展目标 (17)二、居住用地布局 (17)三、住宅分类建设 (18)四、社区发展 (18)第八章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8)一、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原则 (18)二、行政办公设施 (18)三、商业服务设施 (18)四、金融博览设施 (19)五、文化设施 (19)六、体育设施 (20)七、医疗卫生设施 (20)八、教育科研设施 (20)九、社会福利设施 (21)十、特殊公共设施 (21)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21)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21)二、市域生态框架体系 (22)三、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22)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23)第十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4)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 (24)二、城市总体格局保护 (24)三、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它历史遗存保护 (24)四、历史地段的保护 (25)五、城市风貌保护区的保护 (26)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6)七、城市景观建设 (26)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27)一、土地资源 (27)二、水资源 (28)三、综合能源 (28)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9)一、原则与目标 (29)二、给水 (29)三、雨水 (29)五、供电 (30)六、燃气 (30)七、集中供热、制冷 (31)八、信息网络与邮政通信 (31)九、环卫 (32)第十三章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32)一、目标及总体防护要求 (32)二、防洪 (32)三、消防 (33)四、人防 (33)五、抗震及地质灾害防治 (33)六、气象灾害预防 (33)七、综合救灾 (34)第十四章近期建设与发展 (34)一、近期建设发展目标 (34)二、近期建设重点 (34)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5)四、综合交通建设 (35)五、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36)六、生态环境和绿地系统建设 (36)七、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 (37)八、村镇建设 (37)第十五章规划实施 (37)附则 (38)本规划是武汉市第7轮总体规划,上一轮是1996-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新城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武汉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0一二年七月十六日目录前言 (1)一、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 (2)二、规划主要依据 (2)三、基础资料收集 (4)四、规划编制内容 (13)五、主要技术要点 (15)六、成果要求 (21)七、附件(仅供参考) (23)前言1、工作背景全面贯彻落实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十三届人代会的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6个新城区构筑中心区域明确、中心镇和特色镇为支撑、中心村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要求,科学指导和有序推进6个新城区的城乡统筹建设,积极促进新城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市政府要求开展《全市新城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2、工作目的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武汉都市发展区“1+6”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规划》为指导,参考《武汉市城乡建设统筹规划》研究成果,结合各新城区发展战略规划等相关规划,落实市、区“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村体系、建立系统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打造特色鲜明的重点镇和中心镇、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推进措施为重点,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3、工作思路根据《关于做好全市新城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以下为《通知》),本项工作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市新城办会同市新农办和市国土规划局组织编制《<武汉市新城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编制完成后由市新城办组织市新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讨论通过后印发各区;然后,各新城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本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最后,由市新城办会同新农办和市国土规划局组织编制完成《全市新城区城镇体系规划》。
4、适用范围本技术导则主要用于指导各新城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各新城区在编制规划时应遵循本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之上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扩充规划内容。
全市新城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考虑市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要求,参考本技术导则。
一、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1、规划期限考虑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衔接,确定新城区城镇体系规划基期年为2011年,规划期限为2012年—2020年。
其中,根据《通知》要求,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12年—2016年,有利于明确政府各项目标,落实各项建设要求。
2、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各新城区行政辖区。
二、规划主要依据1、法规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2)《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年)(3)《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号)(4)《武汉市城市规划条例》(2006年)(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6)《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7)《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8)《城市规划基础资料搜集规范》(参考、未正式发布)(9)《武汉市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指引(试行)》(10)《武汉市镇域村庄规划编制要点》(11)《武汉市村庄建设规划设计导则》2、相关规划(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3)《武汉市城乡建设统筹规划(2009-2020年)》(4)《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空间规划(2008-2020年)》(5)《武汉市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规划(2009-2020)》(6)《武汉市“十二五”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送审稿)(7)《武汉都市发展区“1+6”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规划》(8)《武汉都市发展区新城群组群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9)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3、政策文件(1)《关于做好全市新城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武新城领[2012]1号)(2)《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和特色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武新城领办[2011]9号)(3)《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武发[2011]11号)(4)《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鄂发[2010]25号)(5)《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4、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三、基础资料收集1、综合资料(1)新城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年度总结(报告)、调研成果、研究报告、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2)新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区城镇体系规划、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以及区内层面的有关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的相关规划;(3)新城区2012、2013年年度重大建设项目和建设工程实施计划;(4)区域内各城镇(乡镇)总体规划;(5)全区行政区划资料及图件。
2、自然条件(1)区域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0,有条件时可搜集航片图、卫星遥感图;(2)地质:地质构造发育历史及近期构造活动特征,区域性断裂带的位置、走向、活动性及分布等;(3)气象:气候类型、等温线、等降雨量线等;(4)地形:地貌形态的类型、分布、面积等。
3、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包括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等的面积、分布;(2)水资源:地表水的水资源总量、可开发利用量分布,主要水系的名称、源流、走向及其分布,主要江河、湖泊、水库等的名称、类型、范围、面积、水量等;(3)矿产资源:主要矿种及其品位、储量,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等;(4)生物资源:森林、栽培作物、水产等的类型、数量、分布等。
4、历史发展(1)历史演变: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变化等;(2)行政区划变动:撤县设区、乡镇撤并等的变动情况,城市、镇、村庄等的数量变化。
5、历史文化(1)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及其分布;(2)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名录;(3)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其分布。
6、人口(1)户籍人口:近十年户籍人口总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六普”新城区各街(镇、乡)户籍人口数量等;(2)外来人口:近十年外来人口总量、构成,“六普”新城区各街(镇、乡)居住半年以上暂住人口数量等;(3)外出人口:近十年外出人口总量,各街(镇、乡)外出人口数量等;(4)常住人口:近十年常住人口总量,“六普”新城区各街(镇、乡)常住人口数量等;(5)城镇人口:近十年城镇总人口、不同等级规模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等;(6)就业人口:近十年各新城区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数量及构成,主要街(镇、乡)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数量及构成,乡村劳动力人口数量及构成等。
7、经济社会(1)经济总量:近十年区级、街(镇、乡)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进口总额、出口总额、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等;(2)产业发展:近十年区级、街(镇、乡)三次产业总产值、增加值,规模以上企业分行业产值、各产业内部产值构成和就业结构,全区各产业内部产值构成和就业结构等;(3)开发区:省级以上各种类型开发区、独立工矿区以及新型工业化园区的名称、占地面积、已开发面积、工业总产值、就业人数等;(4)社会发展: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均期望寿命,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等。
8、土地利用(1)建设用地:近十年各街(镇、乡)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面积、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等;(2)耕地:近十年各街(镇、乡)耕地面积等;(3)基本农田:各街(镇、乡)基本农田指标等。
9、公共设施(1)文化设施:大型博物馆、图书馆、会展中心等设施的数量、规模、分布;(2)教育科研设施: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数量、规模、分布;(3)体育设施:综合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的名称、数量、规模、分布;(4)医疗卫生设施:医院的数量、规模、分布;(5)社会福利设施:福利院、养老院、孤儿院等设施的数量、规模、分布。
10、生态环境各类型生态资源分布、数量及保护状况等;大气、水体、噪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状况、影响范围及治理措施等。
11、综合交通(1)公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其他重要干线公路的名称、等级、里程、布局,主要公路客货运站等级、运量及布局;(2)铁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Ⅰ、Ⅱ、Ⅲ级铁路及重要铁路专用线及站场等布局、年均客货运量;(3)水运:航道等级、里程及分布;港口布局及主要港口码头的泊位等级、数量、通过能力、近十年客货吞吐量、流向及对外集疏运系统;对外口岸:港口、陆地、航空等口岸的等级、分布、功能、近十年客货运吞吐量;(4)航空:民用机场的等级和布局、各机场近十年航线以及客货运量;(5)管道:区域性油、气等管道布局及其近十年流量、流向,主要配套阀站布局;(6)城镇内部交通:城镇现状主次干道网络布局、道路宽度、长度;近十年机动车拥有量及各种构成;公共交通场站、公共停车场、加油加气站等交通设施分布及规模;交通管理现状基本情况。
12、旅游(1)近十年全区、分街(镇、乡)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旅游从业人数,基准年全区客源市场构成、游客构成,主要旅游线路;(2)主要旅游资源的名称、分布及特征等;(3)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风景名胜区等的名称、等级、分布。
13、市政基础设施(1)供水:主要水源名称、分布及水质达标、饮用水源保护状况;主要引水通道的名称、分布,大型提水工程和大中型水库的名称、分布、规模;区域供水工程设施的数量、规模、服务范围、分布;重要河流沿线城市取水口的位置等;(2)污水:区域性污水处理厂的名称、分布、规模、服务范围、网站分布、处理等级、尾水排放水体,达标尾水通道等;(3)雨水:排涝泵站、港渠分布、湖泊水位控制等;(4)供电:主要电源的名称、类型、装机容量、电压等级、分布、服务范围;220kV及以上变电站的名称、位置、功能、主变容量、服务范围;220kV及以上电网结构和线路走廊分布等;(5)通信:通信枢纽中心、邮政枢纽中心、广播电视传输中心、大型卫星地面站等设施的名称、规模、分布等;(6)燃气:主要气源的名称、来源和可供应量;燃气长输管线的走向、压力、管径,燃气分输站(分输阀室)、接收门站、储配站、调压站等区域性燃气设施的名称、分布、规模等;(7)环卫:区域性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等的名称、分布、规模、服务范围等。
14、综合防灾(1)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分布、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2)防洪:区域防洪设施的分布、设防标准,泄洪通道的名称、分布、泄洪能力,蓄滞洪区的名称、范围、面积、滞洪能力等;(3)抗震防灾:地震、海啸等的历史记载,地震烈度及抗震设防标准等;(4)气象防灾:冰雹、雷击等气象灾害的分布、影响范围、强度、出现时间、发生频率等;(5)消防:消防站规模、布局及防火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