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儿圆

合集下载

豆儿圆教案

豆儿圆教案

《豆儿圆》教案一、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群新朋友。

(PPT展示不同的豆儿图)它们是什么啊?生:豆子、豆儿、红豆、绿豆....师:那我们可以为它们统一取个亲切的小名儿,哪个能干的小朋友来取一取?生:豆儿。

师:板书“豆儿”,我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明亮?跟老师一起:“豆儿”(教读两遍、请生齐读,请“小老师”读)。

这上面一横表示包豆儿的一半壳,这个口是里面住着的一颗豆儿,而这两点是豆儿发的芽,这下面一横是包豆儿的另一半壳.这些笔画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的“豆”字.豆儿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俏皮可爱,豆儿也和你们一样,所以这个“儿”字带上了一个小钩.师:孩子们,请观察一下你们的新朋友,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啊?——生:圆。

师:板书“圆”,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些可爱的小豆儿,学习一首新的儿歌《豆儿圆》。

师生齐读题目:豆儿圆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识字。

2、师生共读:听了罗老师的朗读,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生:喜欢。

师:那你们想不想来读一读?生:想。

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儿歌,这一次罗老师大声读,小朋友跟着我小声读。

3、学生自读儿歌。

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预设:问同学、老师、拼拼音),那就请孩子们带着这些好方法去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用小铅笔圈出儿歌中的生字宝宝。

师:和你的同桌比一比,看谁能够把字音读准确,还要完成一个小任务:用铅笔标出儿歌共有几句话。

三、品读课文1、师:谁来告诉罗老师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话?生:一共有三句。

师:你们是通过什么办法来判断的?生:因为有三个小圆圈,一个圆圈就是一个句号,一个句号代表一个句子,一共有三个句号,所以有三句话。

2、指导阅读第一句:师:现在罗老师想请我们的女生来读一读第一句话。

师:豆儿有什么特点呀?生:圆、肥。

师贴字卡“圆、肥”小朋友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肥”字?请你们给它找朋友,好吗?(出示豆儿图)瞧,又圆又肥的豆儿可爱极了,你能来读读第一排,读出它的可爱来吗?可爱的豆儿家在哪里呀?读词语:“住在”生:豆荚内。

《豆儿圆》优秀精品教案设计范文

《豆儿圆》优秀精品教案设计范文

《豆儿圆》优秀精品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六章《圆的认识》,具体内容为第一课时“豆儿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半径、直径的含义和特征,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认识半径、直径,并能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圆的美的感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半径、直径的认识及运用。

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规、直尺、圆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规、直尺、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圆形的物品,如硬币、车轮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特点和美感,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圆的基本概念:讲解圆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圆的定义,让学生跟随课件动手操作,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2)圆的周长和面积: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和面积与半径、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圆规画圆,并测量圆的半径、直径。

(2)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豆儿圆》2. 内容:(1)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

(2)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3)随堂练习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并测量其直径。

(2)计算半径为8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1)直径为10厘米。

(2)周长为50.24厘米,面积为200.96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半径、直径的认识及运用。

课后反思: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圆的认识。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豆儿圆-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豆儿圆-

豆儿圆教学目标:1、学习看拼音识字,并综合运用原来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9个生字。

2、通过学习儿歌,利用熟字巩固刚学的6个复韵母,练习看拼音识字。

3、学习正确、流利、背诵课文。

通过学习儿歌,感受丰收的欢乐情景,体会诗歌语言的优美。

教学重难点:1、学习看拼音识字,并综合运用原来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9个生字。

2、通过学习儿歌,利用熟字巩固刚学的6个复韵母,练习看拼音识字。

3、学习正确、流利、背诵课文。

通过学习儿歌,感受丰收的欢乐情景,体会诗歌语言的优美。

教学准备:复韵母卡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豆爷爷过八十岁生日,请豆儿子孙们都来参加舞会。

……哇!豆子的作用真大啊!大家都更加高兴了,舞会又继续进行着了。

2、听了刚才的故事,你知道豆儿有什么作用呢?3、读准它的名字。

出示带拼音的“豆儿”,请学生拼读。

4、请你看着大屏幕,说说豆儿是什么样子的?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自主学习。

三、合作探究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读的要求,还要读清每个字的读音。

2、小老师示范读,其他生认真听清还不会认的字的字音。

3、齐读课文。

4、精读课文,随文识字,品味语言。

(1)、你们都会读了,你读懂了吗?第一句:豆儿圆,豆儿肥,豆儿住在豆荚内随文认识"肥","在",尝试学习利用拼音识字;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2)、第二句:秋天到,豆荚开,粒粒豆儿跳出来。

随文认识"秋","到",尝试学习利用拼音识字;创设情景指导朗读。

(3)、第三句:集合排队动作快,跑进爸爸的大口袋。

随文认识"合",、"排"、"队"、"袋",尝试学习利用拼音识字;了解"袋"字的读音特点,相机指导朗读。

5、、游戏巩固所学生字,重点识记6个,再次渗透拼音识字。

《豆儿圆》教案

《豆儿圆》教案

《豆儿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圆的认识》,详细内容包括: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圆的面积计算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理解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规、直尺、圆模型、多媒体设备。

学具:圆规、直尺、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圆形的物品,如硬币、圆桌、篮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 新课导入(1)教师讲解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半径、直径、周长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圆规,画出不同半径和直径的圆,观察周长的变化。

3. 例题讲解(1)计算圆的周长:C=πd,C=2πr。

(2)计算圆的面积:S=πr²。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5. 巩固拓展(1)出示拓展题:如何计算一个圆形花坛的面积?(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展示解题过程。

(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圆的基本概念2.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3.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4. 例题及解题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求花坛的面积。

答案:(1)周长:C=2πr=2×3.14×5=31.4cm,面积:S=πr²=3.14×5²=78.5cm²。

(2)面积:S=πr²=3.14×(20/2)²=314m²。

《豆儿圆》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豆儿圆》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豆儿圆》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三章《圆的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的基本性质、圆的画法、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了解圆的性质,学会画圆,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画圆的方法。

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规、直尺、圆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规、直尺、画图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轮胎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新知(2)圆的性质: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发现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基本性质。

(3)画圆:指导学生使用圆规和直尺,学会画圆的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圆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性质、画法。

2.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3. 例题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 π × 直径,面积= π × 半径²。

2. 拓展题目:讨论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进一步理解圆的特点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设置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设计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直观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设置与组织教学内容需紧密结合教材,但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一年级语文教案豆儿圆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教案豆儿圆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教案豆儿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第一册,具体章节为“豆儿圆”。

内容主要围绕描绘豆儿的形状、颜色、生长环境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对事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如“豆儿”、“圆圆”、“绿油油”等,并理解其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事物特征。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豆儿的特征。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豆子、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豆子,让学生观察豆子的形状、颜色,引发学生对豆子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找出豆儿的特征,并在课本上用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豆子。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豆子的特征。

4. 例题讲解:以“豆儿圆”为例,讲解如何用词语描绘事物,并进行拓展练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用词语描述其他事物的特征,如“苹果红”、“树叶绿”等。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描绘,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豆儿圆2. 生字词:豆儿、圆圆、绿油油、饱满、可爱等。

3. 描绘方法:用词语描绘事物特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词语描绘你喜欢的水果或植物,不少于5个词语。

2. 答案示例:我喜欢草莓,它的形状是心形的,颜色红彤彤的,味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真是美味极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学会用词语描绘,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和描绘。

《豆儿圆》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豆儿圆》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豆儿圆》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豆儿圆》。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富有节奏感的文字,向学生们介绍了豆芽的生长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命成长的情感。

3. 学习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与朗读。

难点: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朗读录音、豆芽生长图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豆芽生长的图片,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豆芽的成长过程。

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 内容理解(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内容,说出豆芽的生长过程。

学生互相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比喻和拟人手法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豆芽儿睡在大床上”,“太阳公公笑眯眯”等,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描述自己熟悉的事物。

学生互相展示,教师点评。

6. 课后作业(5分钟)设计作业题目:请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一段描述春天的话。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豆芽生长过程2. 比喻手法示例3. 拟人手法示例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一段描述春天的话。

答案: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像在说:“这个世界真美好!”阳光明媚,照耀着大地,仿佛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怀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学习了课文内容,掌握了比喻和拟人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豆儿圆》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豆儿圆》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豆儿圆》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五章《圆的认识》,具体内容为第一课时“豆儿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圆的基本概念,认识圆的半径、直径,以及圆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并能够运用圆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图形绘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圆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三角板、圆形物品(如硬币、瓶盖等)。

2. 学具:圆规、直尺、三角板、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圆形物品(如硬币、瓶盖等)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圆形物品。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展示圆形物品,引导学生发现圆的特征,如形状、大小等。

(2)教师讲解圆的基本概念,如圆心、半径、直径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

(3)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圆规画圆,并讲解画圆的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学生使用圆规、直尺等工具,按照要求绘制圆形,并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4. 小组讨论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六、板书设计1. 《豆儿圆》2. 内容:(1)圆的基本概念:圆心、半径、直径(2)圆的特征:形状、大小、对称性(3)画圆方法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个半径为2cm的圆,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2)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圆?2. 答案:(1)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圆的概念和特征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操作画圆时,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车轮、风扇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其应用。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豆儿圆教案北师大版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豆儿圆教案北师大版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豆儿圆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北师大版,第三章《美丽的四季》中的第三节《豆儿圆》。

本节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描绘豆儿的形态、颜色和生长过程,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插图,让学生了解豆儿的成长,感受自然界的奇妙。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如“豆儿”、“圆圆”、“绿油油”等;学会用词语描绘事物特征;掌握基本的句型结构,如“什么是什么样子”。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描述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植物生长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会用词语描绘事物特征;掌握基本的句型结构。

2.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豆儿实物、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豆儿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豆儿的形态、颜色,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和书写;学习课文,理解豆儿的成长过程;学习用词语描绘事物特征,练习句型。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词语描绘豆儿的特征,举例说明,引导学生模仿。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其他植物,用词语描绘其特征,进行句型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豆儿、圆圆、绿油油、长大等。

2. 句型:什么是什么样子。

3. 豆儿的成长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选择一种,用词语描绘其特征,写一篇短文。

2. 答案:例文:“我观察了一种叫做‘玫瑰’的植物。

它的花瓣红红的,像火焰一样;它的叶子绿绿的,像小手一样;它的茎上长满了刺,像小刺猬一样。

玫瑰是一种美丽的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豆儿圆》教案

《豆儿圆》教案

《豆儿圆》教案教案:《豆儿圆》一、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章节:第7单元《几何图形》内容:学习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圆规画圆,并能够准确地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圆的性质,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难点:圆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绳子。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 探究圆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圆的特征,如无角、无边、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等。

3. 学习半径和直径: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半径和直径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4. 练习画圆:教师示范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技巧。

六、板书设计1. 圆的特征2. 半径和直径3. 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圆规画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并测量其直径。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圆的特征、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是否掌握到位。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研究圆的面积、周长等,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圆的知识。

教学内容结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圆的特征、半径和直径的概念以及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这些内容是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来掌握。

其中,圆的特征是理解圆的本质,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是描述圆的基本属性,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是实践操作的关键。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豆儿圆教案北师大版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豆儿圆教案北师大版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豆儿圆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北师大版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豆儿圆》。

该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豆儿的生长过程、豆儿的形态特点、豆儿的用途以及与豆儿相关的童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豆儿的生长过程、形态特点及用途,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儿的生长过程、形态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掌握,生字词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豆儿实物、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豆儿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豆儿的形状、颜色,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勾画出生字词,并板书在黑板上。

(3)分析课文的段落结构,让学生了解豆儿的生长过程、形态特点及用途。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豆儿的生长过程,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2)组织学生进行“豆儿用途我知道”的竞赛活动,增强学生对豆儿的认识。

4. 例题讲解:(1)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规范地完成练习。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豆儿圆2. 内容:生长过程: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形态特点:圆形、绿色、有光泽用途:食用、药用、观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豆儿的生长过程。

(3)思考:豆儿还有哪些用途?请举例说明。

(一年级语文教案豆儿圆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教案豆儿圆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教案豆儿圆教学设计教案名称:《豆儿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详细内容:学习儿歌《豆儿圆》,认识圆形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圆”字,认识圆形物体。

2. 能够流利地朗读儿歌《豆儿圆》,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圆形物体,学会用儿歌表达圆形事物的美。

难点:理解儿歌中“豆儿圆”所蕴含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实物等。

学具:课本、铅笔、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圆形物体,如气球、地球、太阳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教学新课(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儿歌《豆儿圆》,让学生边听边跟唱,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随后,教师解释儿歌中“豆儿圆”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圆形事物的美。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圆形物品的图片,让学生用儿歌《豆儿圆》中的句子来形容它们。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道关于圆形的数学题目,如“请在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儿歌《豆儿圆》歌词豆儿圆,豆儿圆,风吹雨打都不变。

太阳地球围着转,生活处处皆圆圈。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并用儿歌《豆儿圆》中的句子来形容它们。

答案:略2. 请学生尝试自己画一个最大的圆,并观察圆形的特点。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圆形事物的认识。

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圆形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豆儿圆》这首儿歌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圆形事物的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圆形。

一年级语文上册11字与拼音四1豆儿圆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11字与拼音四1豆儿圆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豆儿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丰收的欢乐情景,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2、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出示10个字(7个二类字、3个生字)的拼音,指名拼读。

2、在每个拼音下面贴出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
3、粒粒豆儿跑进爸爸的大口袋,爸爸的心情怎样?(高兴)
4、小结:是啊,豆儿大丰收,谁不高兴呢!请同学们愉快地把课文读一读。

5、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吗?
6、同学们,其实豆儿的种类很多(出示课件)。

除了这些,还有豌豆、蛇豆、赤豆、蚕豆等。

7、小结:豆儿种类多,味儿美,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难怪深受人们的喜爱!
8、齐读课文。

三、背诵课文。

(小组背、同桌背、比赛背)
四、课堂检测。

1、同桌互背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中的每一句用字卡摆出来。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段识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奎光小学:郑小燕六年后的轮回,让我又一次站在了一年级的讲台,面对刚进校牙牙学语般什么也不懂的稚童们,不禁对刚送走的学生留恋不已,当然这留恋中不仅仅是师生情,更是他们身上留下的教学中的无数反思和优点。

一培养听课好习惯。

一年级的小学生,有意识的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所以我们组织者就要不停的转换我们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我在教学的前十分钟,以十分严格的规距学习为主:身子坐直,双手放在桌面上,眼睛看着黑板或老师,耳朵注意听讲。

要随时让他们用眼,耳,手,口来和老师进行交流,让认真听讲落到实处。

对于不用心的孩子子,只能用眼神来调整,以免打扰其它孩子的学习劲儿。

所以在这十分钟里老师的备课就是抓住重点,一点儿也不能浪费时间。

二让好动成为学习的工具。

作为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绝大多数孩子的好动性还很强,所以我们在经过前十分钟的训练后,就要让他们适时的放松,但是我们的教学任务又要完成,怎么办呢?于是我们老师在这一阶段里要设计一些以动为主的活动。

比如:在《元宵节》中,我让孩子们比划圆圆的月儿,吃的动作,正月十五的数字,用手指点来表示家家户户。

这样既能让孩子们解决好动的问题,又能引导孩子们背诵,还能理解课文内容。

这真是一举三得的好办法。

三多种方法的组合。

在识字教学这一块,我们用了多种方法的组合教学。

有偏旁组合法:团,是一个方框儿加一个才能的才。

各,是一个折文儿加一个口红的口。

有重点笔顺法:年,重点指导笔顺,特别是中间是先横后竖。

有小故事法:告,用一口咬掉牛尾巴。

闹,一个大门把一群市民关在了门里面,他们闹得很呢。

有顺口溜法:米加立就是粒,一粒的粒。

音,立加日就是音,声音的音。

等等
四对唱法引导背诵。

去年听一堂语文课,让我深受感触,那位语文老师把语文方面的知识用多种说唱的方式教给学生,她们班的小孩子对语文,特别是古诗和古文,更是让低段的小孩子兴趣盎然,让我们惊诧不已。

她的这种作法让她走出了年级,走出了校门,在语文这个领域里传为佳话。

于是我们也引用她的这种做法在一些短小的儿歌中,引导学生用唱的方法进行背诵,果然效果超然。

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同学间互唱,回家和家长互唱。

五培养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孩子的能力很强,于是有意识的让他们帮助一些同学,让他们形成互动的好习惯,既能培养另一部份同学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在《水乡歌》中,同桌互读,让能干的孩子有意识的读前面,引导别的孩子读出后面,不断的加强记忆,完成背诵任务。

六指导性评价
我们有时候知道别人被表杨了,但不知道他怎么做好的;有些时候被批评了,但不知道正确的做法到底是什么,所以我们在教学和生活中给予的评价是有指导性的,表杨要让别的孩子知道怎样做才是好的,批评要他人知道什么是错的,应该怎样做才行。

如一个学生发言的声音洪亮,“你发言的声音真洪亮”,对其他同学起到一个指引性的作用。

一个学生把垃圾扔到了垃圾桶里,“你能把垃圾扔到桶里,真是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一个孩子行进过程中讲话,“你边走路边讲话是不对的,老师喜欢认真走路,不讲小话的孩子”。

北师大版教材下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课内外结合方式(一)《新课标》的要求和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识字编排。

1、《新课标》告诉我们,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更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这一重点落实在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上有以下目标:
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④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⑤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⑥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由此可见,《新课标》对于第一学段的“认”和“写”有分别要求,即认写分流,要先认后写、多认少写,而且“会认字”和“会写字”的数量都有增加,尤其是“会认字”大幅度增加,给师生的“教”和“学”极大的挑战。

2、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编排较过去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有很大变化。

北师大教材先识字后接触拼音,而且汉语拼音部分由拼音、儿歌、生字、说话等多种载体学习融为一体,既增加了老师教学的难度,又增添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北师大版教材安排的识字量也很大。

一年级上册要求至少会认350个生字,会写160个生字;一年级下册要求至少会认430个生字,会写230个生字;如此大的保底识字量对于师生来说都难度不小。

(二)教师及学生现状(以我所任教的班级为例)
学生初入学时,学前识字量差异较大。

情况较好的学生学前已识字200字以上,最高达到1000字以上,情况较差的除自己的名字外,识字量不到20个。

需采用多种途径,带动班级整体提高识字能力,达成保底识字目标。

同时,课内识字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的记忆规律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课外识字对完成识字教学目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目前的低段识字教学特点。

从我们的课堂教学上看,学生识字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感悟。

从教学内容上看,识字内容局限于教材,没有引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

这样的识字教学不能让学生进入主动识字的享受状态,识字教学的效率就低下。

以上因素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并将课内、课外的教学资源有效结合,拓展学生识字有效途径,使学生感悟识字的乐趣,最终达到扩大识字量的目的。

二、预期研究成效。

识字量大,识字难,识字教学也更难。

但识字是低年级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

故在识字教学中,应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情趣化,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预期通过“北师大版教材下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课内外结合方式”专题研究,达到以下目标:
1、帮助教师与学生适应《课标》所规定的第一学段的“识字与写字”分流的教学模式和北师大教材“先识字后拼音”的教材编排体系。

结合教材进行合理安排,遵循一般的认识规律,充分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水平发展的不同特征,结合汉字固有的字理特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认识汉字、理解汉字、欣赏汉字。

2、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课内外结合的多样化识字教学,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自动识字的习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个性识字。

为学生自主自能识字和尽早进入阅读奠定基础,从而全面实现识字教学目标。

具体方法:
①图画识字。

(象形字和会意字,可借助简笔画帮助使学生对生字有生动的感性形象,加深记忆)如山,水,日等
②对比识字。

如把,吧,渴,喝等(坚持不懈,每课进行形近字的对比区分)
③游戏识字。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如“摘苹果”、“爬山坡”、“汉字医院”、“编故事”、猜谜、编顺口溜识字……)
④情境识字。

(适当运用课件或让学生身体动作表演的形式强化记忆)
⑤规律性识字。

(渗透一定的汉字造字规律,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指示字……)
⑥归类识字。

同结构的字,同偏旁的字,(充分利用教材末尾的偏旁部首归类表,抓住偏旁等要素对汉字进行适当的归类,牢固偏旁记忆,避免混淆,固化形声字概念。


⑦运用中识字。

(识记本班同学的姓名;粘贴物名卡片,认识教室内的物品;轮流写课表……)
(二)培养孩子在课外识字,走进生活中去创造性识字。

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经常给学生展示课外识字成果的机会,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时时进行在生活中识字的实践。

参考方法:
1、逛街识字。

(广告牌、店铺、海报、超市……去过哪里,记忆大招牌)
2、生活物品分类记忆名称。

(以小组为单位,或每周定一个主题,针对某一类生活物品名称去识记)
3、诊断识字。

(在生活中找错字,可争取到家长帮助,有意“出错”,让孩子有成功的自信与喜悦。


4、课外阅读识字。

读小语报。

和故事书(每天利用朝会时间,由值日生讲早间“小故事”,同时教会全班一个故事中认识的生字,先得自己会读会写,再带动全班会认甚至会写。

一周5个字,一期至少90个字。


6、“我有识字妙方”。

(每月“课外识字冠军、亚军、季军”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识字妙方)
课堂(教材)是学生识字的最基础,而课外(生活)就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头活水,学生是否能既抓好课内识字的保底基础,又找到课外识字的源头活水,关键是看教师能否做到正确引导。

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给学生提供课内外识字的多种途径,让学生在校园内识字,在交流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让他们的识字储备日益丰富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