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活型分析
植物地理生活型与适应策略
![植物地理生活型与适应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d1562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a.png)
适生环境
特点
竞争者 C型
低胁迫+低干扰
大量吸收生产性资源、个体 高大、具强竞争力。相当于 K-选择。
耐胁迫者 S型
高胁迫+低干扰
生长慢、对环境胁迫有适应 特征、共生现象普遍、优越 环境中竞争力较差。介于K -选择与R选择之间。
杂草型 R型
低胁迫+高干扰
生长快、寿命短、花期早、 成熟快、种子产量大。相当 于R-选择。
Ellenberg和Barkman:
湿生形态膜质叶——高湿度空气和良 好水分供应的大型柔软的薄叶;
中生形态草质叶——一般常态叶;
旱生形态硬质叶——具有较厚的角质 层和坚实的表皮以适应干旱的坚硬叶子;
肉质叶——叶肉质,以适应干旱和土 壤的高盐含量;
沼生形态叶——叶具通气组织;
水生形态叶——叶无角质层,输导组 织退化。
13、苔藓及地衣 14、藻菌植物
1)一年生蕨类 2)冬性一年生(二年生) 3)春性一年生 4)短生植物
1)挺水植物 2)浮叶植物 3)漂浮植物 4)沉水植物 1)苔藓 2)地衣 1)藻类 2)真菌
二、生态型 同种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的长期作用下,经过趋异适应而
产生的在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上具有明显差异的个体群。
第八节 植物的综合适应类型和适应策略
一、植物的生活型
(一)定义:不同植物在一定环境条 件的长期综合影响下,由于趋同适应,经 过相同或相似的适应途径而产生的,具有 相似的外貌或形态特征的植物类型。
1、生活型是植物对综合环境因子适 应的结果。
2、生活型是不同植物种趋同适应的 结果。
3、同一生活型的植物具有共同或相 似的外貌特征,对环境具有相同的适应 途径。
4、狭义的生活型以生态适应为划分 依据;广义的生活型包括植物的生长型 (以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为划分依据)。
主要水生植物及生活型
![主要水生植物及生活型](https://img.taocdn.com/s3/m/85f613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0.png)
主要水生植物及生活型
主要水生植物包括藻类、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
藻类是一类微型
水生植物,包括绿藻、蓝藻和硅藻等。
浮叶植物指的是植物的叶子漂
浮在水面上,例如浮萍、荇菜和睡莲等。
沉水植物是指根部扎根在水底,茎和叶子延伸到水上的植物,例如水葱、水蓼和石莼等。
这些水生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活型。
藻类多为单细胞或多细胞,在
水中悬浮,并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营养。
浮叶植物的根部有空气孔,可
以吸收水中的养分,并通过漂浮在水面上的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沉水
植物的根部扎根在水底,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养分,并利用水面上的
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这些水生植物在水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为水体提供氧气、过滤水质、调节水温等。
它们也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维持着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在建设和保护水生生态系统中,合理管理和保护这些水生植物对维护水环境健康至关重要。
植物生活型及水分生态类型的观察
![植物生活型及水分生态类型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a7f40e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6.png)
植物生活型及水分生态类型的观察
植物生活型指的是植物在特定的生境中对水分和营养的利用方式及特征。
常见的植物生活型有以下几种:
1. 草本:高度一般不超过2m,地上部分为茎叶,寿命短暂。
2. 灌木:高度1-10m,地上部分具有多个分支,坚硬的枝干上生长着小叶和花朵。
3. 乔木:高度大于10m,主干直立,侧枝横展呈圆锥或椭圆形。
4. 藤本:主体部分为攀援器官,生长在其他植物上,灵活性强。
水分生态类型则是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量和其对水分的利用方式来划分的。
常见的水分生态类型有以下几种:
1. 水生植物:根部生长在水中,对水的利用方式较高,如荷花、睡莲等。
2. 湿生植物:依赖湿度较高的生境,如芦苇、香蒲等。
3. 荒漠植物:可以适应干旱环境,对节水能力较高,如仙人掌、沙漠玫瑰等。
4. 暴雨极地植物:需要适应极端干旱或极端湿润的环境,如仙人掌、苔藓等。
实验七植物生活型谱分析
![实验七植物生活型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deff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e.png)
实验七植物生活型谱分析植物生活型谱分析是一种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研究,了解其生态适应性和植物群落结构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对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史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揭示植物在不同生境中的生长策略和竞争能力。
一、植物生活型谱的定义和作用植物生活型谱是指按照植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史特征,将植物分类成不同的类别,并用百分比或比例来表示各类别植物所占的比例。
通过统计各类别植物的比例,可以了解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并判断其生态适应性和竞争能力。
植物生活型谱是研究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揭示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植物生活型谱分析的步骤1.植物调查与采样:选择研究区域,并在不同生境中进行植物调查和采样,记录各个样地内的植物物种和数量。
2.植物分类与生活方式的确定: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特点,将各个植物种类分类并确定其生活方式,如草本植物、灌木、乔木等。
3.统计与计算:根据采样结果,统计各个类别植物的数量,并计算各类别植物所占的百分比或比例。
4.绘制植物生活型谱:根据统计结果,绘制植物生活型谱,用图形的方式展示不同类别植物的比例关系。
三、植物生活型谱的解读通过植物生活型谱的绘制和解读,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信息:1.植物的生态适应性:通过生活型谱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别植物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比例。
比如,在极寒地区或高海拔地区,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的比例可能会更高,而在温暖湿润的地区,高大乔木的比例可能会更高。
通过对不同类别植物的生境分布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别植物的生态适应能力和对环境的响应方式。
2.群落结构和竞争关系:植物生活型谱还可以揭示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竞争关系。
比如,在一个草甸群落中,草本植物的比例较高,说明该群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而在一个湿地群落中,蕨类植物和水生植物的比例较高,说明该群落适应于湿润环境的生长策略。
3.环境变化和人类干扰:通过对植物生活型谱的不同年份的调查和比较,还可以揭示环境变化和人类干扰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生活型与生态型差别
![生活型与生态型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bef84688ad51f01dc281f1f5.png)
一、生活型生活型系指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在外貌上表现的植物类型。
它的划分常根据植物的形态、大小、分枝等外貌特征,同时考虑到植物生命期的长短。
通常把植物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木质藤本、草质藤本、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垫状植物等是一种早期的、人们习用的生活型分类。
目前普遍采用Raunkiaer系统。
他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为依据,把高等植物分为五大生活型类群,在各类群之下再按照植物的高度、芽有无芽鳞保护,落叶或常绿,茎的特点(草质、木质)、以及旱生形态与肉质性的特征,再细分为30个较小的类群。
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芽或顶端嫩枝位于离地面较高处的枝条上,如乔木、灌木等。
根据体型的高矮又可分成大型(30m以上)、中型(8~30m)、小型(2~8m)及矮小型(0.25~2m)4类,再根据是常绿还是落叶,以及是否有芽鳞归并成15个亚类。
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植物的芽或顶端嫩枝位于地表或接近地表处(不超过土表25cm),因而受土表残落物保护。
常分为4个亚类。
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植物在不利季节,地上部分死亡,只是被土壤和残落物保护的地下部分仍然活着,并在地面有芽,常分为3个亚类。
地下芽植物(geopnytes)芽位于土表以下或水中,分为7个亚类。
一年植物(therophytes)植物只能在良好的季节中生长,以种子形式渡过不良季节二、生态型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此词主要用于植物。
生态型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代表不同的基因型,所以即使将它们移植于同一生境,仍保持其稳定差异。
不过不同生态型之间可以自由杂交;型间差异尚不足以作为物种的分类标志。
另有生态宗一词,含义与生态型基本相同,多用于动物。
生态型一词是瑞典植物学家G.蒂勒松于1921年提出的。
他把生态型看成是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是与特定生境相协调的基因型集群。
世界植被类型分析
![世界植被类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16458ae53a580216fcfe12.png)
世界植被类型分析一、寒带:苔原:1、气候特征:夏季短促而寒冷蒸发量低风力大夏季昼长冬季夜长2、土壤特征:永冻层,地表水下渗不畅,地面沼泽化,出现生理性干旱反应3、种类组成:矮灌木、苔藓、地衣4、群落结构:层次不多,营养期短5、生活型特征:多年生,具有大型花和花序6、分布:西伯利亚北部二、温带:草原:1、气候特征: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干燥雨量少且变率大;降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时间长2、土壤特征:淋溶作用较弱,盐基物质丰富;有明显钙积层;有基质含量从地表向下逐渐减少;中性至碱性3、种类组成:以多年生低温和中温旱生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以禾本科、豆科和莎草科植物为主4、群落结构:呈暗绿色,高度不大,具有抵抗夏季干旱的某些适应5、生活型特征:地面芽植物为主,地下芽植物数量也不少,普遍存在旱生结构6、分布: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寒温性针叶林:1、气候特征:夏季温和湿润,冬季严寒,年温差大,降水量不多2、土壤特征:有机质分解程度低;土壤终年处于湿润状态;有机质含量高;酸性3、种类组成:松柏类植物4、群落组成:多单一树种构成的纯林5、生活型特征:叶缩小成针状;具抗寒抗旱结构6、分布: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寒温带大陆夏绿阔叶林:1、气候特征: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雨热同期2、土壤特征:棕壤和褐土;有明显黏化现象;微酸性到微碱性3、种类组成:宽阔叶片的落叶树种4、生活型特征:地面芽与地下芽植物占优势,林冠顶部较为平整5、分布:北美大西洋沿岸,西欧和中欧海洋性气候的温暖区,亚洲东部三、亚热带:荒漠:1、气候特征:、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日照强,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年温差和日温差都比较显著2、土壤特征:土壤的组成与母质非常近似,腐殖质含量少;地表多砾石,龟裂土壤表层为孔状结皮;普遍含有石膏和较多易溶性盐,碱性3、种类组成:强旱生植物、短生植物4、群落组成:植被覆盖率低,在低地较集中5、生活型特征:深根系;蒸腾少;生长发育迅速6、分布:、热带、亚热带荒漠:撒哈拉-阿拉伯区、南非、美洲、澳大利亚;温带荒漠:亚洲、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硬叶常绿林:1、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降水不稳定;日照多2、土壤特征:土壤浅薄,含水量随季节性变化大3、种类组成:乔灌木大多是旱生阳生植物;草本层生长稀疏4、群落组成:结构简单,树种贫乏,具有相近似的适应方式5、生活型特征:深根系;常绿叶小而厚;具刺6、分布: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及加利福尼亚地区常绿阔叶林:1、气候特征:亚热带湿润气候;有明显季节特征,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稍为干燥,春秋温和,水热同期2、土壤特征:微酸性至酸性;成土过程中铝化作用明显;高岭石含量较高质地较粘重3、种类组成:常绿双子叶植物,种类丰富4、群落组成: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兼有常绿和落叶两类,林相整齐5、生活型特征:以中高位芽植物为主,无板根、茎花及叶附生等雨林现象6、分布:我国分布面积最广泛四、热带:红树林:1、气候特征:热带风平浪静的海滩;受气温与水温影响大,温度越高,种类越丰富2、土壤特征:滨海盐土,含盐量较高(3.5%左右),淤泥深厚3、种类组成:红树科4、群落组成:由高大乔木组成,越近赤道越高大5、生活型特征:胎生现象;密集的支柱根;突出于地面的呼吸根,利于通气与储气,具有很强再生能力;盐生植物,具有泌盐腺体6、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以内的热带海岸,可护岸围堤,防止海浪冲击稀树草原:1、气候特征:热带夏雨型气候;年降水量差别悬殊,集中于夏季2、土壤特征:排水性差,易干裂,隔水层浅3、种类组成:发达的C4草本植物层,耐旱特征明显,不耐荫蔽与低温;乔灌木通常根系庞大,树干多分枝,具刺4、群落组成:随具体生境条件变化5、分布:非洲分布面积最大;澳大利亚以桉树为优势种热带雨林:1、气候特征:赤道多雨气候;全年高温,温差小;降水量充沛且均匀2、土壤特征:砖红壤;土层深厚,粘重,酸性;营养物质周转快;腐殖质分子结构简单,含量低3、种类组成:种类最丰富;单位面积上树木种类密度高;无优势种;特有属和特有种多4、群落组成:成层现象最为复杂;垂直结构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5、生活型特征:乔木:常绿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茎花现象,板状根发育,叶具滴水;藤本植物发达;附生植物数量很多;绞杀植物与寄生植物突出6、分布:美洲雨林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河流域,此外,亚洲、非洲也有分布。
植物的生活型
![植物的生活型](https://img.taocdn.com/s3/m/5109fd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f.png)
植物的生活型
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着,拥有不同的生活型。
植物的生活型可以根据其生长形态、生活习性和生态特征进行分类。
从细小的苔藓植物到高大的树木,每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生活型,适应着不同的生存环境。
首先,我们来看看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是指那些没有木质化的茎和根的植物,
它们通常生长在地面上,具有矮小的身形。
草本植物的生活型多样,有些生长在草原上,有些生长在湿地,还有些生长在沙漠中。
它们适应着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形态。
接下来是灌木植物。
灌木植物通常比草本植物高大一些,但比树木矮小。
它们
生长在不同的生境中,有些生长在干旱的荒漠地带,有些生长在湿润的森林中。
灌木植物的生活型也非常多样,有些是喜旱的,有些是耐寒的,有些是喜阴的。
它们通过不同的生长形态和生活习性,适应着各种环境条件。
最后是树木。
树木是植物中的巨人,它们生长高大,具有坚硬的木质茎和根。
树木的生活型也非常丰富,有些是针叶树,有些是阔叶树,有些是常绿树,有些是落叶树。
树木的生活型决定了它们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特点,展现出了不同的生态特征。
总的来说,植物的生活型是多种多样的,它们通过不同的生长形态和生活习性,适应着各种环境条件。
无论是草本植物、灌木植物还是树木,它们都在地球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维护着生态平衡,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着氧气和食物。
让我们珍惜和保护植物,共同守护地球的美好家园。
植物生活型分析
![植物生活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f2b260f705cc17552709c7.png)
实验五植物生活型分析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我们掌握划分植物生活型的方法,并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生活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划分植物生活型的生态意义。
二.实验原理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对植物而言,其生活型是植物对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被类型。
它的形成是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趋同适应的结果。
在同一类生活型中,常常包括了在分类系统上地位不同的许多种,因为不论各种植物在系统分类上的位置如何,只要它们对某一类环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并在外貌上具有相似的特征,它们都属于同一类生活型。
关于植物生活型的分类有各种标准和系统,这里采用丹麦生态学家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
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以植物体在度过生活不利时期(冬季严寒、夏季干旱)对恶劣条件的适应方式作为分类的基础。
具体的是以休眠或复苏芽所处位置的高低和保护的方式为依据,把陆生植物划分为五类生活型。
(1)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厘米以上。
如乔木、灌木和一些生长在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的草本等。
(2)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厘米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受土表的残落物保护,在冬季地表积雪地区也受积雪的保护。
(3)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又称浅地下芽植物或半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在不利季节,地上部分全枯死,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4)地下芽植物(Cryptophytes)又称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5)一年生植物(Therophytes)只能在良好季节生长的植物,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良季节。
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记录表等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对农场内所有植物进行调查,编制植物名录,记录各种植物习性、芽位及起源状况(即天然或人工培植)。
实习一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生活型谱调查-河北科技大学
![实习一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生活型谱调查-河北科技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0b892c0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9.png)
实习一 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生活型谱调查一、实习原理种类组成是指一个群落内的植物成分,即乔木树种、灌木以及其它林下植物各有哪些种类,这是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之一。
表现面积是在一个最小地段内,对一个特定群落类型能提供足够的环境空间或能保证展现出该群落类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的群落面积或“能包括群落绝大多数种类,并表现出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最小面积”,也称为群落的最小面积。
不同的群落类型、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群落的最小面积会有所差别。
植物生活型是植物对于综合生境条件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应出来的植物类型,它主要是植物外貌的特征,如大小、形状、分枝和植物的生命期长短等。
例如我们一般把植物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木质藤本、多年生草本、垫状植物等生活型,所以生活型是指植物群落的一定的共同外貌。
一定气候条件下的一个群落,经常以一定频度分布的生活型为特征。
Raunkiear 生活型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在植物活动处于最低潮的季节(即恶劣气候条件下),按更新芽距土壤表面的位置高低和对苗端提供的保护的方式。
其主要类型为:a) 高位芽植物(Ph):多年生芽着生在空气中的枝条上,至少高于地面 25cm 以上。
包括乔木和高灌木,藤本和本质藤本,附生植物,高茎的肉质植物。
b) 地上芽植物(Ch):多年生芽紧接地面(高度低于 25cm)。
如草本、匍匐灌木、 矮木本植物、矮肉质植物、垫状植物。
c) 地面芽植物(H):多年生草本,地上部分在生长季结束时死去,留下休眠芽在地表或地表下,被积雪或枯枝落叶保护。
如季节性宽叶草本和禾草,莲座状植物。
d) 隐芽植物(G):休眠芽位于土壤表层以下或没于水中,如深根茎植物、球茎、块根植物、水面植物、沉水植物。
e) 一年生植物(Th):以种子度过不利季节的植物。
如一年生草本植物。
该生活型的植物种数某一生活型的百分率=──────────×100%该群落所有的植物种数群落中各生活型百分率序列即为该群落的生活型谱。
植物的生活型
![植物的生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1607d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f.png)
植物的生活型
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
从高大的树木到微小的草本植物,它们展现出了不同的生活型,适应了各种不同的生存环境。
首先,我们来谈谈草本植物,它们是一种生活型较矮小的植物,通常生长在草地、草原和森林的底层。
草本植物的特点是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广泛,因此在自然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的根系浅,叶片大多呈线状,这样的形态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和水分,从而保证了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接下来是灌木植物,它们是一种生活型介于草本植物和乔木之间的植物。
灌木
植物的特点是生长速度较慢,但寿命较长,通常生长在丘陵、山地和荒漠地区。
它们的根系较深,可以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另外,灌木植物的茂密枝叶也为许多动物提供了栖息和遮蔽的场所。
最后是乔木植物,它们是一种生活型较高大的植物,通常生长在森林和山地。
乔木植物的特点是生长速度慢,但寿命长,能够形成茂密的树冠,为许多动物提供了栖息和食物的场所。
乔木植物的根系深入土壤,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在干旱和贫瘠的土地上生存下来。
总的来说,植物的生活型各异,但它们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适应了周围的环境。
无论是草本植物、灌木植物还是乔木植物,它们都在自己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的地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让我们珍惜植物,保护环境,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植物生活型分析范文
![植物生活型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abbb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e.png)
植物生活型分析范文植物生活型可以分为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三大类。
草本植物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小型植物,主要分布在开阔的草原、草甸和草原等生境中。
草本植物特点是植株矮小,茎秆柔软,多为匍匐或直立生长,往往不具备明显的木质部分和树干,根系浅表和发达。
草本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既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地下茎、根茎、块茎等进行无性生殖。
这些特点使得草本植物能够适应开放的生境和较为恶劣的环境条件。
例如,蒲公英就属于一种典型的草本植物。
它的种子可以通过风力传播,散布到较远的地方,快速繁殖和占领生境。
灌木是生活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植物,与草本植物相比,灌木的植株较高,茎干较粗,木质部分明显,树冠呈现发达的分枝状。
灌木植物的根系多为浅表根系,但也有些灌木的根系能够延伸到较深的土层,以吸收更多的水分。
灌木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既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分株生长等无性繁殖。
灌木植物的树冠多为伞状或圆顶状,使得植株能够更好地抵御干旱和高温的环境。
例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和悬铃花都属于灌木植物。
它们的茎干多为肉质,并能储存水分,以适应干旱环境。
乔木是生活在较为湿润和温暖的地区的植物,与草本植物和灌木相比,乔木的植株较为高大,树干木质化,分枝多且发达。
乔木植物的根系一般较为发达,能够深入土壤,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乔木植物的树冠多为锥形、伞状或扁球状,具有较大的叶面积,能够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乔木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既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如扦插、嫁接等。
例如,松树和橡树都属于乔木植物。
它们的茎干高大,树冠广阔,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为众多的动物提供栖息和食物的场所。
总之,通过对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植物的生活型。
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态特点,还能够为植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植物地理生活型谱如何测定
![植物地理生活型谱如何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562053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d.png)
植物地理生活型谱如何测定植物地理生活型谱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中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生活型,并编制成谱图的方法。
它是植物地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工具,能够反映特定地理环境下不同植物种类的分布特点。
测定植物地理生活型谱需要以下步骤:1.数据收集:首先要收集特定地理环境中的植物样本数据。
这可以通过野外调查、文献资料、植物标本等方式进行。
收集的样本数据应该包括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生活周期等信息。
2.植物分类:根据收集到的植物样本数据,对植物进行分类。
分类的依据可以是植物的科、属、种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分类的目的是将样本数据按照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归类,为后续的生活型划分提供基础。
3.生活型划分:根据植物的生长方式、寿命、繁殖方式等生物学特征,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生活型。
常见的生活型包括:浮生型、水生型、湿生型、陆生型、亚生型等。
划分生活型的依据是植物对于特定地理环境生长和繁殖的适应策略。
划分时要考虑植物的垂直分布、分布范围和数量等因素。
4.生活型编制:按照生活型的划分结果,将不同生活型的植物编制成谱图。
谱图中横轴表示地理区域的特点,纵轴表示植物的生活型分类。
在谱图上,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标识不同的生活型,根据植物的分布情况进行填充。
谱图能够直观地反映不同地理区域植物生活型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5.数据分析:对编制好的谱图进行数据分析。
可以统计不同生活型的植物数量占比、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范围、垂直分布等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对于特定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并进一步研究其生态系统功能和保护价值。
总之,测定植物地理生活型谱需要收集植物样本数据、分类、划分生活型、编制谱图和进行数据分析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特定地理环境中植物的分布特点和生命周期,为植物地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植物生活型谱分析
![实验植物生活型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033f41fad6195f302ba657.png)
实验七、植物生活型谱分析2014.4.9实验目的1 学习植物生活型谱的概念和划分方法2 通过对区域植物生活型谱进行分析,探讨区域气候对植物生活型谱的影响参考资料青岛崂山植被调查数据黄河三角洲植被调查数据山东大学校园植物数据汪劲武. 种子植物分类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王荷生. 植物区系地理. 1992. 北京: 科学出版社吴征镒, 1980. 《中国植被》. 北京:科学出版社李博, 杨持等. 普通生态学. 2000.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陈汉斌, 郑亦津, 李法曾. 山东植物志.高等植物图鉴(参考)中文和英文文献课堂程序1各组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明白植物生活型谱的分析方法2明确校园植物名录的分工调查方法3整理现有数据实验方案1调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植物名录(可由3个小组分工协作完成)2根据前期的群落调查数据,整理青岛崂山、黄河三角洲的植物名录3编制不同地区的植物生活型谱4讨论植物生活型谱与区域气候的关系5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精读8-10篇植物区系与生活型谱方面的研究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英文文献实验报告的提交1每人提交自己独立的实验报告,包括电子版和打印版本。
2实验报告内容包括:(1)生活型谱的简单介绍;(2)三份资料中物种的名录,包括、物种名、拉丁名、科名、属名;(3)分析不同地区的植物生活型谱,并分析其与区域环境因子的关系;(4)结果展示和分析讨论;(5)列出所阅读和参考的文献。
附录资料一植物生活型生活型(life form)是植物对综合生境条件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表现出来的生长类型,如乔木、灌木、草本、藤本、垫状植物等。
其形成是不同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产生趋同适应的结果。
例如,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干旱生境中有相同生活型的肉质植物,其亲缘关系相隔甚远:仙人掌属于仙人掌科,景天属景天科,芦荟属百合科,龙舌兰属石蒜科,但却具有相似的外貌特征。
自19世纪初洪堡(A. von Humboldt)以外貌特征划分生活型至今,已建立多种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是丹麦植物生态学家劳恩凯尔(C. Raunkiaer)建立的系统。
植物生活型
![植物生活型](https://img.taocdn.com/s3/m/896624b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1.png)
植物生活型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彩的生物之一,它们以各种各样的生活型态存在于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从沙漠到雨林,从高山到海洋,植物以其独特的适应能力和生活方式,展现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丽。
首先,我们来看看沙漠中的植物生活型。
在这个干旱的环境中,植物需要适应高温和少雨的条件。
一些植物采取了节水的策略,比如多肉植物和仙人掌,它们通过厚实的叶片或茎部来储存水分,以应对干旱的环境。
而一些植物则选择在雨季生长,并在旱季休眠,比如仙人掌科植物和一些草本植物。
它们的生活型态使它们能够在极端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接着,我们来看看雨林中的植物生活型。
在这个潮湿而繁茂的环境中,植物需要适应高温和高湿的条件。
一些植物选择在树上生长,比如藤蔓植物和空气植物,它们利用树干和树枝来攀爬和生长,以获取更多的阳光和空气。
而一些植物则选择在地面上生长,比如蕨类植物和一些草本植物。
它们的生活型态使它们能够在茂密的雨林中竞争生存。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高山和海洋中的植物生活型。
在寒冷的高山环境中,植物需要适应低温和强风的条件。
一些植物选择在岩石缝隙中生长,比如高山植物和地衣类植物,它们利用岩石来保护自己并获取水分和养分。
而在海洋中,一些植物选择在海底生长,比如海藻和珊瑚,它们利用水中的光线和营养物质来生长繁衍。
总的来说,植物生活型的多样性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和美丽。
每一种生活型态都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存策略,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和研究植物生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一起探索植物生活型的奇妙世界,感受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丽。
植物地理,生活型谱如何测定
![植物地理,生活型谱如何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7cff87502768e9951e738cd.png)
1、生活型谱如何测定?它对实际农业生产有何指导意义?答: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综合适应特征来划分植物类群,称为生活型。
Raunkiaer生活型系统可以测定植物的生活型谱。
总的分5类。
(1)高位芽植物更新芽距离地面25cm以上。
反映植物生长季的热湿气候。
(2)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表以上25cm以下。
嫩枝在不良季节仍然保存,反映极寒冷气候,如高山和寒带气候。
(3)地面芽植物又称浅地下芽植物或半隐芽植物,地上器官全部或大部分在不利季节死亡,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
反映较长的寒冬季节,如中纬度地区。
(4)隐芽植物又称地下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层土层或水中,反映冷湿气候。
隐芽植物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5)一年生植物在恶劣环境时地上各器官均枯死,只留下种子延续生命,反映干旱气候,如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
植物不同的生活型反映了对不同气候条件的综合适应特征,因此一个地区的生活型谱可以反映该区的气候、历史演变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即反映了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
所以它可以从以上各个方面指导农业生产。
比如热带地区气候热湿但存在旱季可以多发展高位芽植物,而温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冬季寒冷,可种植一年生植物。
北极地区、中纬度高山地区和温带地区的寒冷冬季都很长,因此发展地面芽植物占优势。
其中,中纬度高山地区的气候寒冷,地上芽植物较多,温带地区气候冷湿,所以隐芽植物也很多。
2、地形是如何影响光照、温度、土壤湿度的?答:阳光、温度、水分和营养这四个生态因子直接影响植物生命活动。
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地形因子主要通过对阳光、温度、水分和营养等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再分配,形成多样的生境,从而间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
总地来说,地形对光照、温度、土壤湿度有以下影响。
(1)在山区,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56℃,同时太阳辐射增强,风速增大,雨量和相对湿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随后降低。
(2)山坡朝向可影响太阳照射范围和辐射强度,从而影响光照和温度,又间接作用于土壤湿度。
植物生活型分类表
![植物生活型分类表](https://img.taocdn.com/s3/m/99bfa6d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d.png)
植物生活型分类表
以下是常见的植物生活型分类表,可根据植物的外形、生殖方式和生长环境等特征进行分类。
1.草本植物:生活型低矮,主茎不分枝或分枝少,叶子和茎柔软,易折断。
种类繁多,包括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草本植物等。
2.灌木:多年生木本植物,树干较矮,分枝多,枝条柔软,密度较大。
通常在荒野、干旱地区分布广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乔木:较高大的木本植物,树干通常直立,分枝较少。
生长地点通常在森林、丛林等自然环境中。
4.藤本植物:茎柔软,具有攀缘和攀附其他植物的能力。
适应能力强,适合在丛林和河谷等环境中生长。
5.草本藤本植物:茎柔软,具有攀缘和攀附其他植物的能力,通常生活型较低矮。
6.附生植物:生长方式独特,没有根系,依附在其他植物体表面上吸收养分。
通常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等湿润环境中。
7.肉质植物:植物体肥厚多汁,具有储水功能,适应沙漠、半沙漠等干燥环境中生长。
8.水生植物: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形态各异,通常可以分为水生草本植物、水生木本植物和浮水植物等。
以上是常见的植物生活型分类表,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各种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实验】植物调查实验报告
![【实验】植物调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b200d387c24028905fc324.png)
【关键字】实验植物调查实验报告篇一:植物物种名录编制和生活型谱调查统计普查法实验报告1植物物种名录编制和生活型谱调查统计普查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划分植物生活型的方法2、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生活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划分植物生活型的生态意义3、了解生活型谱与气候条件的关系2、实验原理1. 生活型(life form) :? 生物对外界环境综合适应的外在表现形式。
? 植物生活型是植物对环境特别是对气候的适应而在外貌上的反映。
? 特定环境下不同科属的植物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活型。
? 生活型是植物对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 在同一类生活型中包括在分类系统上地位不同的许多种,只要物种对某一类环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而且在外貌特征上相似,它们就属于同一生活型。
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按植物的越冬休眠芽的位置与适应特征,将高等植物分为五大生活型类群:①高位芽植物(Ph)。
其芽离地面高,完全受气候的影响。
在温暖和潮湿地区很多,不需要保护。
5个亚型是:大高位芽植物(MG)(植物体超过30米以上的大乔木)、中高位芽植物(MS)(高8~30米的中乔木)、小高位芽植物(M)(高2~8米的小乔木和灌木)、矮高位芽植物(N)(高2米以下的灌木及小灌木)、攀援植物(S)(没有高度限制,在温暖潮湿地区占优势);②地上芽植物(Ch)。
草本或木本植物,芽紧贴地面,冬季被雪覆盖保护,包括北极地区和高山寒冷气候下的植物,温带也有分布;③地面芽植物(HK)。
芽的一半埋在土层顶部或腐殖质层中,地上部分冬季全部死亡。
温带多年生草本大多属此类;④隐芽植物(K)。
芽完全埋在土中或水中,以适应寒冷或干旱的气候,冬季地上部分和一部分地下部分死亡。
如球茎、块茎、根茎植物;⑤一年生植物(T)。
植物生活型图解2. 生活型谱(life form spectrum):? 生长在同一地区的所有植物中各生活型的数量比例(百分数)就是该地区的植物生活型谱(life form spectrum)。
实习二 植物群落的生活型调查与分析
![实习二 植物群落的生活型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0a08c9aa00b52acfc7cad1.png)
实习二植物群落的生活型分析一、实习目的通过本实习使学生掌握划分植物生活型的方法,并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生活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划分植物生活型的生态意义。
理解自然群落的群落结构与群落外貌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自然群落与人工群落的关系。
二、实习材料校园内植物群落、记录表格、笔、计算器等。
三、实习原理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对植物而言,其生活型是植物对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被类型。
它的形成是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趋同适应的结果。
在同一类生活型中,常常包括了在分类系统上地位不同的许多种,因为不论各种植物在系统分类上的位置如何,只要它们对某一类环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并在外貌上具有相似的特征,它们都属于同一类生活型。
关于植物生活型的分类有各种标准和系统,这里采用丹麦生态学家Raunkiaer 的生活型分类系统和《中国植被》中的生活型系统。
1.Raunkiaer 的生活型分类系统他以植物体在度过生活不利时期(冬季严寒、夏季干旱)对恶劣条件的适应方式作为作为分类的基础。
具体的是以休眠或复苏芽所处位置的高低和保护的方式为依据,把陆生植物划分为五类生活型。
(1)高位芽植物(Ph)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 厘米以上,又依高度分为四个亚类,即大高位芽植物(高度>30 米),中高位芽植物(8~30 米),小高位芽植物(2~8 米)与矮高位芽植物(25 厘米到2 米)。
包括乔木和高灌木、藤本和木质藤本、附生植物、高茎的肉质植物。
(2)地上芽植物(Ch)多年生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 厘米之下,如匍匐灌木、矮木本植物、矮肉质植物、垫状植物。
受土表的残落物保护,在冬季地表积雪地区也受积雪的保护。
(3)地面芽植物(H)又称浅地下芽植物或半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在不利季节,地上部分全枯死,如季节性宽叶草本和禾草,莲座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新疆伊犁霍城果子沟植物生活型分析
![新疆伊犁霍城果子沟植物生活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bf8e0b02d276a201292e13.png)
新疆伊犁霍城果子沟植物生活型分析摘要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文献资料,对新疆伊犁霍城果子沟植物的区系组成、生活型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结果表明:新疆伊犁霍城果子沟植物共有96种,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
关键词植物生活型一、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新疆伊犁霍城县果子沟区域, 地理位置80.78°~81.36°E, 44.24°~44.54°N, 总面积841.96 km2。
果子沟又叫塔勒奇沟,位于新疆伊犁霍城县城东北的40公里处,是一条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孔道,沟谷全长28公里,山势高峻,云杉密布,塞里木湖在沟的北端出口。
这里风景迤逦,自春至秋野花烂漫,果香馥郁,有伊犁“第一景”的美称。
在古代,这里是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路北新道咽喉,被称为“铁关”。
全长28公里,地势险要,山道桥架42座,是乌伊公路干线的重要路段。
气温: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51.0℃,年平均气温10.4℃年平均降水量: 417.6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 2898.4小时二、研究方法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长期适应而具有的一定的形态外貌、结构和习性。
为生态学中的分类单位。
与分类学的单位无关,不同种、甚至不同属科的植物在相同的环境中可能形成同一生活型。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对植物而言,其生活型是植物对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米的植被类型。
它的形成是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趋同适应的结果。
在同一类生活型中,常常包括了在分类系统上地位不同的许多种,因为不论各种植物在系统分类上的位置如何,只要它们对某一类环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并在外貌上具有相似的特征,它们都属于同一类生活型。
对果子沟内所有植物进行调查,编制植物名录,记录各种植物习性、芽位以及起源状况。
列表统计各类生活型植物种数及所占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植物生活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我们掌握划分植物生活型的方法,并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生活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划分植物生活型的生态意义。
二.实验原理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对植物而言,其生活型是植物对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被类型。
它的形成是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趋同适应的结果。
在同一类生活型中,常常包括了在分类系统上地位不同的许多种,因为不论各种植物在系统分类上的位置如何,只要它们对某一类环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并在外貌上具有相似的特征,它们都属于同一类生活型。
关于植物生活型的分类有各种标准和系统,这里采用丹麦生态学家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
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以植物体在度过生活不利时期(冬季严寒、夏季干旱)对恶劣条件的适应方式作为分类的基础。
具体的是以休眠或复苏芽所处位置的高低和保护的方式为依据,把陆生植物划分为五类生活型。
(1)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厘米以上。
如乔木、灌木和一些生长在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的草本等。
(2)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厘米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受土表的残落物保护,在冬季地表积雪地区也受积雪的保护。
(3)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又称浅地下芽植物或半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在不利季节,地上部分全枯死,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4)地下芽植物(Cryptophytes)又称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5)一年生植物(Therophytes)只能在良好季节生长的植物,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良季节。
三.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记录表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对农场内所有植物进行调查,编制植物名录,记录各种植物习性、芽位及起源状况(即天然或人工培植)。
2.列表统计各类生活型植物种数及所占比例。
某一生活型的百分率=该地区该生活型的植物种数/该地区全部植物的种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