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建设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 第17期
2015年6月
加快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建设的思考
于秋霜
承德县水务局 河北省承德市 067400
摘 要:防汛物资储藏与管理作业是防汛抗旱作业非工程措施中的重要环节,是防汛抢险作业顺利打开的根底、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分析了黑龙江防汛物资储藏与管理作业现状,对于防汛物资储藏法律制度不完善、资金机制不完善、资金保证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作业主张,为进一步做好防汛物资储藏管理作业供给参阅。
关键词: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导言:
防汛物资是抗洪抢险、防洪保安的基础,是保证公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是国家法律赋予各级政府有必要实行的责任和责任,与防洪工程、防卫人力并称为抗洪抢险“三要素”。保证防汛物资的足额储藏与妥善管理,是防汛物资储藏管理单位的重要职责。
一、河北省抗旱服务组织发展现状
专业化的抗旱服务组织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河北省。1985年,河北省承德、唐山等地水利、财政部门率先对抗旱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改革,通过建立抗旱服务组织,将国家下拨的部分特大抗旱补助费用于购置抗旱机具,由这些专业化的抗旱服务组织统一管理,在抗旱中实行租赁使用、有偿服务。这一改革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抗旱资金层层下拨、一次性消耗、形不成固定资产、无法长期发挥效益的弊端,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一些水利死角的抗旱问题,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1992年和1996年,水利部、财政部两次在河北省召开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工作现场会,向全国推广河北省的经验和作法。
目前,河北省已经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社会化抗旱服务组织体系。河北省有县级抗旱服务组织156个,乡级抗旱服务组织324个,抗旱设备6968台套,固定资产5189万元,抗旱服务组织从业人员2349人。从我们调研的几个市县来看,抗旱服务组织大体上有三种发展模式:一是“抗旱服务队+多种经营”型。目前,河北省抗旱服务队大多数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除在干旱时期为受旱地区农民直接提供流动浇地、拉水送水等公益性服务之外,还积极发挥自身的设备和技术优势,通过创办抗旱机械设备制造、给(排)水管材加工、水利工程施工等经济实体,开展多种经营,增强自身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据我们调查,基本上每个县级抗旱服务队都有一个或多个多种经营项目。
二是“抗旱服务队+抗旱协会”型。抗旱服务队是水利局(水务局)下属的经济实体,抗旱协会是民间组织,由抗旱服务队参与组织建立农民抗旱协会,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既能发挥抗旱服务队的主导作用,又能调动农户参与抗旱工作的积极性,使抗旱服务更加有序、有效。河北省元氏、冀州等抗旱服务队就属于这类发展模式。目前,河北省有89个县建立了农民抗旱协会。
三是“抗旱服务队+防汛机动抢险队”型。抗旱服务队业务范围从原来的以抗旱服务为主,转向防汛抢险与抗旱救灾同时兼顾。在主汛期,抗旱服务队职工上岗待命,时刻准备参加抢险救灾。其他时间主要搞好抗旱服务和多种经营,实现创收盈利,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二、抗旱服务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和今后的发展对策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河北省抗旱服务组织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难以适应新时期抗旱工作的实际需要。从抗旱服务队自身来看,一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以河北省为例,全省抗旱服务人员中,高级工程师为17人,占0.7%;工程师104人,占4.4%;助理工程师251人,占10.7%;助理工程师以下1977人,占84.2%。二是有的抗旱服务队人员臃肿,有的多达30~50人,闲职人员太多,负担太重。三是有些抗旱服务组织经营机制不活,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弱,缺乏自我生存发展能力。
从外部条件看,一是对抗旱服务队的机构性质定位有偏差,因为抗旱服务组织提供的拉水送水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参加应急抢险等抗旱减灾服务是公益性的,将其定位为纯粹的自收自支的经济实体,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措施,显然抗旱服务组织是难以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二是近几年各级政府投入减少甚至没有投入,抗旱服务组织设备老化失修,后劲不足。1988—1998年河北省各级财政共投入抗旱服务组织建设专项资金1.7亿元,使全省抗旱服务组织有了较快发展,服务功能逐步增强。而1999年以后全省基本上没有专项投入,原来购置的抗旱设备大部分到了报废年限,需要更新。目前全省抗旱服务队能够使用的抗旱设备只有6968台套,比2001年的19238台套减少了12270台套,抗旱浇地能力由1500万亩(次)减少到现在的835万亩(次)。三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以后,大多数抗旱服务队由于综合实力不强,技术力量不足,不具有水利工程施工资质,被排除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活动之外,自主创收能力大大降低,生存和发展遇到严重困难。
现阶段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的反映,也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水利改革的反映。在我国旱灾发生频率不断上升、影响领域不断扩大、旱灾损失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专业化抗旱服务队伍,不仅是增强农业抗灾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而且也是缓解重旱区城乡居民饮水困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抗旱服务组织建设作为提高抗旱减灾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队伍的要求,坚持不懈,长期抓下去。在服务理念上,高举科技抗旱大旗,坚持优质抗旱服务宗旨,进一步拓宽抗旱服务领域,拓展生存空间;在工作重点上,以产权关系为纽带,大力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抗旱工程建设,依靠农村用水者协会或农民抗旱协会等民间组织,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抗旱服务网络;在经营策略上,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下一步加强和改进抗旱服务组织的工作重点是:
2.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的扶持和引导。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68号)明确提出,“各地区要继续加强对抗旱服务组织的扶持和指导,明确其职责任务,提高人员素质,转变服务观念,不断增强服务水平和抗旱能力。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各种形式的抗旱服务组织,不断扩大其覆盖范围。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组建具有多种功能的防汛抗旱应急服务队伍,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因此,水利部、财政部要根据新时期抗旱工作的实际需要,抓紧研究制定新的《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管理办法》,在抗旱服务组织的机构性质、管理体制、服务功能、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位,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保障各级抗旱服务组织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修订完善《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抗旱服务组织自身建设和参与股份制抗旱工程建设的支持,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抗旱经费,用于抗旱服务组织开展拉水送水、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等公益性抗旱服务,为各级抗旱服务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2加强内部管理,保证抗旱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作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一方面要承担大量微利甚至是无偿的公益性抗旱服务,另一方面又肩负自身发展壮大的艰巨任务。因此,要保证抗旱服务组织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减员增效,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抗旱服务组织人员素质和技能,实现既能为农民提供优质低偿甚至是无偿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