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基础知识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03海洋生物学02定义、细胞结构、繁殖、生活史、演化02

03海洋生物学02定义、细胞结构、繁殖、生活史、演化02
13
紫菜Porphyra sp.
14
海索面目Nemaeniales
16
• 7)内壁孢子(statospore) • 是金藻特有的一种生殖细胞。
• 内壁孢子形成时,运动的藻体停止运动,脱去鞭毛,内部原 生质体分化成中央和边缘两部分,液泡和储藏物质都集中到 边缘的原生质内。
• 核相交替:指生活史中,与有性生殖有关 的染色体数的单倍期和二倍期交替出现的 现象。
• 单倍化是由减数分裂引起的,二倍化是由 接合引起的。
48
49
• 具有有性生殖能力海藻的生活史依据: • 生活史中有几种类型的海藻个体 • 体细胞为单倍体或二倍染色体 • 有无世代交替
• 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单体型和双单体 型生活史
• 有性生殖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配子生殖和卵式生殖。
32
• 1、配子生殖(gametogony)
• 配子生殖在海藻有性生殖方式中最为原始、简单的 方式。
• 配子是由藻体(双倍体)体细胞转化成配子囊母细 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或由藻体(单倍体)体细 胞直接转化成配子囊母细胞产生配子。
• 来自同一个母细胞所产生的配子间的结合谓之同宗配合 (homothallic,雌雄同体的(monoecious));来自不同 母细胞所产生的配子间的结合称为异宗配合 (heterothallic,雌雄异体的(dioecious))。
18
19
内壁孢子
20
• 8)内生孢子(endospore)、外生孢子 (exospore)
• 是蓝藻中由于产生孢子的不同方式所产生的不 动孢子。
• 内生孢子,由胶质包被成半球状内壁孢子群体。孢子的产生 是由藻体细胞发育成一个近圆球状的孢子囊,在孢子囊内由 原生质体经过多次分裂产生圆球状的孢子。

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分类学:第1讲-总论

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分类学:第1讲-总论

Neocallichirus mucronatus
8
Neocallichirus maryae Neocallichirus denticulatus
Neocallichirus calmani
Sergio mericeae
Thalassinidae Axianassidae Laomediidae
Calaxius sp.
Nephrops norvegicus
99/99/100/100 Homarus americanus
16
Nephropsis aculeata
17
Enoplometopus occidentalis
Cherax glaber
Orconectes virilis
18
Astacus astacus
第一讲:分类学的概念、生物分类、海洋生物多样性
主要参考书: 刘凌云, 郑光美. 普通动物学(第 4 版) 2010.
高等教育出版社 Brusca, R.C., Brusca, G.J., 2003. Invertebrates, 2nd ed. Sinauer Associates Inc, Sunderland.
早期天演论的提出和对生物 物种间系统发育认识的深入 产生了进化论
LOG O
All animals, plants, and microbes share a common ancestor
生物分类学:
研究、区分和确定生物物种,予以命 名、加以描述,提供正确认识和辨别物种 的知识和资料,并探寻生物种类间的起源 、演化发展过程,根据物种之间异同确定 所属分类阶元的层次,制定物类分类系统 的科学。
分类学一般分为3个等级: α级 - 种类区分、鉴定、命名; β级 - 种类的起源、演化、系统

海洋生物学主讲

海洋生物学主讲

《闽中海错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方海洋 动物志,主要记载福建的海洋水产动物。共 记录了涉及现代50多个科100多种鱼和软体、 节肢、环节、爬行、棘皮、腔肠、哺乳等动 物,描述了它们的形态、习性和一些种的食 用质量评价,还指出了生物的多样性。 黄省曾的《鱼经》、杨慎的《异鱼图赞》和 胡世安《异鱼图赞补》等专著, 清朝(1644—1911) 的《异鱼图赞闰集》、 《记海错》等专著,对中国海洋生物学的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生物学、胚胎学、生物化学等实验技术应 用到海洋生物学研究中,使得实验海洋生物学得 到应有的重视。斯库巴(SCUBA即人工肺)潜水和 深海潜水器等的相继问世与应用,使科学家能够 在海上定点、定时直接观察活的生物并进行取样。 20世纪60年代至今,海洋生物学研究进入快速发 展阶段:学科齐全、设备精良的研究机构不断涌 现。Kinne的《海洋生态学》(共5卷) 涉及环境 动力学、机制、生态系统、培养、海洋管理等各 方面,为近代海洋生态学的另一部经典之作。
(2)先秦时期 :对海洋生物的知识更多、利用能力 更强,文字记载更丰富。《周易》、《竹书纪年》 和《礼记》中都有记载。 (3)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581) :出现了 海洋生物分类研究。 《尔雅》《说文解字》对多种海洋生物作了记载和 解释。 汉代朱仲著《相贝经》,专门对海贝进行了分类研 究。 《史记》和《汉书》,不仅有对海洋生物地理分布 的记载,而且有对海洋生物的资源评价。 《临海水上异物志》、《博物志》、《名医别录》 等书籍已记载不少海洋生物。在生物分类、生长、 习性、地理分布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三、中国海洋生物学发展史
1、我国的地理特点:近海处于亚洲大陆东侧的 中纬度到低纬度地带,南北跨越30多个纬度, 受大陆气候条件影响显著,南北温差较大,适 于冷、温和暖水性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是开展海洋生物学研究最适宜的地区之一。 2、古代中国海洋生物学发展史 (1)远古时期:对贝、鱼等有了一定的认识,而 且已经能够捕捞一些游泳的海洋鱼类。甲骨文 中有“贝”、“鱼”和“渔’’的记载。

海洋学基础知识(大连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课海洋生物学课件)

海洋学基础知识(大连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课海洋生物学课件)
• 真光层(euphotic layer ):0-50米的水 层。这里水温和光照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 化都很强,易受风浪影响,是海洋浮游植 物丰富的海区。
2. Seawater
Seawater-buffer solution, PH7.4-8.5
➢Salt composition(盐组成) ➢Temperature(温度) ➢Dissolved gases(溶解气体) ➢Transparence (透明度) ➢Pressure(压力) ➢Instrument for measurements(测量仪
作用,一方面也使冰晶难
以形成
Density of Seawater
•单位体积中的海水质量就是海水的密度。 •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小,盐度增加时,密度增 大。 •海水密度值约为1.022~1.028g/cm3。
2.3 Dissolved gases
• For living things,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gases in the ocean are oxygen (O2), carbon dioxide (CO2), and nitrogen (N2).
常在 700~1000米深处出现氧含量的极小值(此深
度因区域不同而异)。 深层。在氧含量为极小的水层之下。海洋深处的
氧,主要靠高纬度下沉的表层水来补充 。
2.3.2 CO2
• 海洋是CO2的储存库
• 海洋每年吸收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
CO2+H2O
H2CO3
HCO3-+ H+
CO32-+ 2H+
如果海水的PH下降, 哪些生物会受到影 响?
请你思考
2.3.3 NH3·H2O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讲解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讲解

海洋⽣物学复习资料讲解海洋⽣物学复习资料好⼈⼀⽣平安⼀、名词解释1、原核⽣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物2、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是⼀个完整的、能营独⽴⽣活的。

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3、鞭⽑:在某些细菌表⾯着⽣的⼀⾄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的功能。

有⼀种称为鞭⽑蛋⽩的弹性蛋⽩构成4、伪⾜:细胞质临时性或半永久性地向外突出部分,见于所有⾁⾜和某些鞭⽑原⽣动物,⽤于⾏动和摄⾷5、伸缩泡:是单细胞⽣物内⽔分调节细胞器,是⼀种能做节奏性伸缩的液泡,兼有排泄功能。

6、包囊:由胶结碎屑⽽成的,覆盖整个有孔⾍的抗害层,在房室形成时或⽆性繁殖期间起防护作⽤;或在有性繁殖时包裹2个以上个体7、植物性营养:原⽣动物门植鞭⽑类体内含有⾊素体,可以利⽤光能将⼆氧化碳和⽔合成糖类,制成⾃⾝⽣长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式称为植物性营养8、动物性营养:有些⽣物靠吞⾷固体的⾷物颗粒或微⼩⽣物来补充⾃⾝的有机质,这种营养⽅式称为动物性营养,也称吞噬营养。

9、腐⽣性营养:有些⽣物通过体表渗透吸收周围呈溶解状态的有机物,以此补充⾃⾝有机质,也称渗透营养。

10、领细胞:亦称领鞭⽑细胞,为海绵动物和鞭⽑纲的动鞭亚纲特有的细胞。

海绵动物的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和中间的中胶层构成。

内层⼜称为胃层,由特殊的领细胞构成。

领细胞具有⼀透明的细胞质突起形成的领,领的中央有⼀鞭⽑,鞭⽑打动引起⽔流,⽔中的⾷物颗粒和氧主要由领携⼊细胞内营细胞内消化。

11、⽔沟系:⽔沟系统是海绵动物特有的结构,它对于适应固着⽣活很有意义。

因为海绵动物缺乏运动能⼒,它的摄⾷、呼吸、排泄及其它⽣理机能都要借⽔流的川⾏来维持,靠鞭⽑的打动,不断地将外界的⽔连同⾷物和氧⽓带⼊⽔沟系统⾥,不断地将废物带到外⾯去。

有性⽣殖的精⼦也是由⽔流⼜⼀个海绵流到另⼀个海绵体内12、中央腔:⽔流通道13、胚层逆转:多孔动物胚胎发育形成囊胚后,动物极的⼩分裂球向囊胚腔内⽣出鞭⽑,另⼀端的⼤分裂球中间形成⼀个开⼝,然后整个囊胚从开⼝处翻转出来,于是成为⼩分裂球鞭⽑向外的两囊幼⾍。

海洋生物学知识点教案

海洋生物学知识点教案

海洋生物学知识点教案一、名词解释1、潮下带:不超过两百米的水层区,海底地形较为平坦,坡度较小,以大陆缘为外界2、生物沉降:是指由生物活动结果形成的沉积物。

它包括由生物遗体或遗物(如粪便)直接形成的沉积物,如硅藻土、贝壳层、鸟粪层、泥炭、煤等;也包括与生物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各种沉积物,如磷块岩,某些石灰岩、石油等。

生物沉积物多形成于海洋中3、海洋雪:在深海中,由有机物所组成的碎屑向雪花一样不断飘落,称作海洋雪。

海洋雪主要由有机物碎屑所组成,起源于海洋上部透光层的有机物生产活动。

海洋雪的组成包括:已死或将死的动植物(浮游生物)、原生生物(如硅藻)、细菌、粪便颗粒、泥沙和尘土等。

4、大陆边缘沉积:经河流、风、冰川等作用从大陆或临近岛屿携带入海的陆源碎屑5、珊瑚礁:热带海洋中一些海岸、岛屿、暗礁周围和海滩大量生长造礁石珊瑚为主的骨骼堆积形成的礁体,统称为珊瑚礁。

有岸礁、堡礁和环礁三种类型。

6、真红树植物:是指专一性生长在潮间带的木本植物,它们只能在潮间带环境生长繁殖,在陆地环境不能够繁殖。

其特征是胎萌、呼吸根与支柱根、泌盐组织和高渗透压。

7、赤潮: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8、广盐性生物:又称“盐度变化生物”。

指能够在海水含盐度变化较大的海水中生活的生物。

海岸带及河口区的生物多属于广盐性生物。

如某些双壳类及腹足类、介形类、海绵等。

如紫菜能在32‰—24‰的盐度中生长。

9、寒流:水温显著低于流经海域的海流。

即:自冷水区向暖水区流动的洋流。

10、上升流:海底富含营养盐的高密度海水向海表面涌升的现象。

1、海洋环境:地球上海和洋的总水域,按照海洋环境的区域性可分为河口、海湾、近海、外海和大洋等,按照海洋环境要素可分为海水、沉积物、海洋生物和海面上空大气等。

2、大洋区:远离大陆,深度较大,面积广阔的区域。

小学生海洋生物知识讲课

小学生海洋生物知识讲课

兽中之王——蓝鲸
潜水冠军——抹香鲸
抹香鲸头重尾轻,犹如一头巨大的蝌蚪 ,头部占去全身的三分之一,看上去像个大箱 子.鼻孔也很特殊,只有左鼻孔畅通,位于身体左前上方,右鼻孔堵塞,所以,它呼气时 喷出的雾柱是以45°角向左前方喷出的。抹香鲸习性与蓝鲸截然不同,它是非常厉害的, 猎物一旦被它咬住就难以脱身。在所有鲸类中,以抹香鲸的潜水为最深,可达2200米。
海洋生物知识讲课
——XX小学四(6)班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们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关于海洋 生物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介绍的海洋生物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内容:
一、爬行类 六、棘皮动物
二、鱼类
七、腔肠动物
三、哺乳类 八、知识问答
四、节肢动物
五、软体动物
本次讲课的作用
在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了四分之三左 右.在神秘和广阔的海洋里,生长着种类繁 多的海洋生物,它们形态各异,有着不同 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法,我们的讲课主要 是让大家了解更多海洋生物的知识,让大 家更多、更好、更有兴致地了解广阔的海 洋。
不食肉的海兽——儒艮rú gèn
在我国广东、广西、台湾等省沿海生活着一种海兽,叫儒艮.它的名字是由马来语直接 音译而来的,也有人称它为南海牛。除我国外,儒艮还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周围的一 些国家,有人说它是海洋中的美人鱼。儒艮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动物,一点也不 凶。儒艮以海藻、水草等多汁的水生植物以及含纤维的灯心草、禾草类为食,但凡水中 植物它基本上都能吃。儒艮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水生植物,所以它有很大一部分时 间用在吃食上。儒艮体长3米左右,体重达400公斤左右,行动迟缓,从不远离海岸。它 的游泳速度不快,一般每小时2海里左右,即使是在逃跑时,也不过5海里。儒艮已被列 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海洋生物学讲义

海洋生物学讲义

海洋生物学讲义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第一章绪论1. 2324太阳紫外线、闪电、高温等的作用下产生地球聚合,缩合反应长期演变海洋环境1952 S.L. Miller 电击试验聚集进化,分支生命起源于海洋按生态类型分: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游泳动物海洋环境分区水层区底层区海水中可溶性物质的含量用‰表示,称为盐度海水热容量:1摩尔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度时所吸收(释放)的热量海洋环境问题:人类利用海洋环境不当、人为排污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及资源衰竭、海洋生境破坏及生态失衡、有害赤潮、全球环境变化及效应问题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赤潮:一种有害的海洋生态学现象,特定环境条件下,海洋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造成水体变色人类活动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海洋污染带来的生物学效应(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物种多样性下降(过度商业捕捞和人为污染)、外来物种入侵(船底携带、压舱水、人为引进)、赤潮发生过程中赤潮生物的演替现象藻类主要特征:1.藻类是低等植物,分布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2.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小球藻3-4μm,巨藻长60m。

3.具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autotrophic- plant)。

4.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又称叶状体植物。

5.繁殖器官简单,以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无胚,又叫孢子植物(spore plant)。

总之,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藻类的繁殖方式可分为3种:⏹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无性繁殖(asexual propagation)⏹有性繁殖(sexual propagation)营养繁殖:不经过任何生殖细胞(配子或者孢子)而进行的繁殖方式。

养料充足、温度适合环境中进行。

细胞分裂、群体破碎、藻丝体断裂无性(孢子)繁殖: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来进行繁殖。

产生孢子的母细胞叫孢子囊,孢子不需要结合,一个孢子可长成为一个新的植物体孢子类型:游动孢子、静孢子、厚壁孢子(休眠孢子)有性繁殖:通过生殖细胞(配子)的结合形成合子,合子萌发(经减数分裂)形成新的植物体,或由合子产生孢子,再由孢子萌发成新个体。

海洋生物学知识点

海洋生物学知识点

海洋生物学知识点深藏于海底的奥秘,吸引着无数人深入海底探索,寻找更多的生物学知识。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生物的产生、分布、数量、生态关系及其与海洋环境的交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要介绍一些海洋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海洋中神秘的生物世界。

一、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由微生物、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浅海生物、深海生物等组成。

其中微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是生态系统中的“领头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和浅海生物直接受海洋生态系统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一旦这些条件发生变化,生物群落也会相应变化。

深海生物则适应了海水的高压、低温、低氧等特殊环境,它们对海洋生态系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二、海洋生物分类海洋生物有很多分类方法,其中按照生物特征分类比较常见。

例如,按照外形和构造可将海洋生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包括海藻、海绵、水母、螃蟹、贝类、虾、蚯蚓等;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海豹、海狮、海鸟、鲸等。

按照生态型分为海洋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沉积生物、藻类、海草等类别,按照生活环境分为近海生物和远海生物。

三、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的多样性非常丰富,其中有些生物栖息在岩石或海床上,有些生物漂浮在海面上或水里;有些生物以植物为食,有些以动物为食,还有些生物可以吸收有机物质以为食。

多样性的进化和分类规律被广泛研究,许多生物学家通过分子遗传学和生态学分析,探讨了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演化机制。

四、渔业资源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是海洋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经济的发展,海洋渔业资源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它们正逐渐逐渐枯竭。

对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我们有许多办法,例如建设养殖场,禁渔、限渔,控制捕捞方式等。

同时,也需要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数据分析,保护好生态系统,保护好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五、海洋生物药物海洋生物也被人类广泛用于药物开发和生物技术领域。

海洋生物学的知识点

海洋生物学的知识点

海洋生物学的知识点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各种生物以及它们的生态、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科学学科。

本文将介绍海洋生物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海洋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适应性特征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一、海洋生物的分类海洋生物的分类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进行划分的。

根据体型和种类的不同,海洋生物可以分为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两大类。

浮游生物主要指那些不能自由活动,需要随着水流漂浮的生物,如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底栖生物则指那些能够自由活动的生物,它们栖息在海洋底部的泥沙、岩石或海洋生物的表面等不同环境中。

二、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和其周围的海洋环境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了多个层次的生物群体,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等。

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温、盐度、光照等。

三、海洋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海洋生物为了适应复杂的海洋环境,发展出了一系列独特的适应性特征。

例如,有些海洋生物具有特殊的气囊结构,可以浮在水面上;有些海洋生物拥有特殊的鳞片和鳍,以适应海洋中的高压环境和快速游动的需要。

此外,海洋生物还通过某些特殊的保护色和伪装来躲避捕食者的袭击。

四、海洋生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海洋生物对人类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既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也可以作为药物和化妆品的原材料。

海洋生物还可以帮助人类治疗一些疾病,并为人类探索未知的海洋领域提供参考。

然而,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等问题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威胁,需要人类加强保护和管理。

总结: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生物及其相关环境的科学学科,涵盖了海洋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适应性特征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各个方面。

了解海洋生物学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促进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共存。

海洋生物学PPT课件

海洋生物学PPT课件
Marine Biology
黎双飞 (667017)
田静 博士 26535286
主要授课内容 第一章 海洋生物学概述 第二章 海洋生物学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 海洋生物多样性 第四章 海洋生态 第五章 实验海洋生物学与海洋生物技术 第六章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教材: 相建海主编 海洋生物学 科学出版社
小资料: 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印澳板块至今仍在向北漂移,致 使喜马拉雅山脉继续不断升高。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 升高了500米,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在上升。
吐鲁番盆地的变

急剧上升导致断裂陷落
大海
鱼类和恐龙化石,证明 吐鲁番曾经是一片大海
盆地
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 最低的盆地,为世界第二低 地。
或海洋
大西洋
板块碰撞 挤压
大洋板块与大 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 陆板块
大洋板块俯 冲带附近常 马里亚纳海沟 形成海沟 东亚岛弧链;
大陆板块受 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 挤向上隆起 系,等等 成岛弧和海 岸山脉
常形成巨大 喜马拉雅山脉
的山脉
(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
相碰撞)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大海
碰撞
鱼龙、三叶虫、珊瑚 巨厚沉积岩语
海水含盐度1 6~47‰ (平均为35‰),淡水含盐浓度只有0.01—0.5‰
一 认识海洋,海与洋的区别
2 海洋生态系统与淡水生态系统
2.1 共同点:都是借助于水这一环境因子。水的某些特性对生态系统
中的其他因子具有重要影响:①水的密度大于空气;②水的比热较大,导 热性能差;③光线在水中的穿透力比在空气中小;④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不但酸、碱、盐可以溶解于其中,一些有机物也能为水所溶解,从而为水 生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丰富的营养源。

海洋生物学ppt课件

海洋生物学ppt课件
SO42- + 2(CH2O)+ 2H+ → H2S + 2CO2 + 2H2O + 能量
有氧呼吸:
C6H12O6+6O2----6H2O+6CO2+能量
海洋浮游生物
海洋浮游生物 (plankton)
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游泳能力微弱。悬浮在水层中常随水流移 动的海洋生物。
按营养方式分为浮游植物(phytoplanton)和浮游动物(zooplanton)。
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 •定义:土壤或水体中的氨态氮经化能自养菌的氧化而 成为硝酸态氮的过程。
•过程:(1)由亚硝化来自菌参与,铵→亚硝酸;(2)由硝化细菌参与,亚硝酸→硝酸。
•意义:是自然界氮素循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硝化细菌利用硝化作用产
生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的。
反硝化作用
光合细菌不氧化水生成氧气,而以其它物质(如硫化氢、硫或氢气)作为电子供体。不产 氧光合细菌包括紫硫细菌、紫非硫细菌、绿硫细菌、绿非硫细菌和太阳杆菌等。
➢ 硫酸盐还原菌
➢ 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类厌氧异养性细菌,无法利用氧气,虽然 氧气不会令它们死亡,却会抑制它们生长。硫酸盐还原菌可 以夺取硫酸盐(SO42-)中的氧原子,并利用它们进行一系 列与需氧呼吸作用非常类似的呼吸作用,从而将有机物氧化 而产生能量。硫酸盐呼吸作用已经成为地球上最平常的生物 无氧呼吸过程。常见硫酸盐还原菌如脱硫孤菌属等。
定义:由硝酸盐还原成NO2–并进一步还原成N2的过程(广义)。 狭义的反硝化作用仅指由亚硝酸还原成N2的过程。
大部分反硝化细菌是异养菌,例如脱氮小球菌、反硝化假单胞菌等,它们以有 机物为氮源和能源,进行无氧呼吸,其生化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C6H12O6+12NO3-→6H2O+6CO2+12NO2-+能量 CH3COOH+8NO3-→6H2O+10CO2+4N2+8OH-+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真光层(euphotic layer ):0-50米的水 层。这里水温和光照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 化都很强,易受风浪影响,是海洋浮游植 物丰富的海区。
2. Seawater
Seawater-buffer solution, PH7.4-8.5
➢Salt composition(盐组成) ➢Temperature(温度) ➢Dissolved gases(溶解气体) ➢Transparence (透明度) ➢Pressure(压力) ➢Instrument for measurements(测量仪
海洋学基础知识 (海洋生命的理化环境)
海洋生物的独特性 海洋环境的独特性
海洋生物必须要面对哪些生存压力
海洋生物生活在何处,以及怎样生活,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化学和物理因素控制的
Reference
• 《海洋学》,杨殿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1986;
•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笮、李凤岐、李 少菁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 《海洋科学概论》,陈宗庸等,青岛海洋 大学出版社,1992
• Invitation to Oceanography, Paul R. Pinet, 1998
Outline
Types of marine environment 海洋环境的分类(海洋生物的栖息环 境)
Seawater 海水
Motion in the ocean 海水的运动
1.Types of marine environments
近岸带, 大陆架水

包括潮间 带和潮下

真光层 透 光 层
无 光 层
Terms
• 潮间带(littoral):从高潮时到低潮时海 水经历的地带,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 地带
• 潮下带(sub-littoral):不超过200m的 水层区,海底地形较为平坦,坡度较小, 以大陆缘为外界
使海洋 上空气 温日较 差和年 较差都 小
海水表层温度分布
通过有孔虫微化石确定的过去五十万年地球气候历史 • 1)平均温度变化于-1.7—30℃,最高水温并不位于赤道上,而是出现在赤 道以北,称为热赤道。水温从热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 2)由于陆地集中于北半球,故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分布不规则,而南半球 等温线近似平行于纬线。同时,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的水温。
海水结冰吗?
请你思考
➢ 海水含盐度很高,降低了海水的冰点。淡水结冰是在0度, 含10‰盐度的水冰点为0.5℃,而含35‰盐度的水冰点是-1.9℃。 地球上各大洋海水平均
盐度为34.48‰,因此, 海水的冰点在-1.9℃左右。 ➢ 海洋受洋流、波浪、风暴 和潮汐影响很大,这些因
1、organic materials
Dissolved organic materials, DOM (溶解有机物)
can pass through 0.45μm filter Particulate organic materials, POM (颗粒有机物)
can not pass through 0.45μm filter Live plankton
分泌物、 排泄物、 分解物、 代谢物、 陆源排海
2、Salinity(盐度)
• Salinity is defined as the total amount of salt dissolved in seawater.
• Salinity is usually expressed as the number of grams of salt left behind when 1,000 grams of seawater are evaporated.
• 1000g海水蒸发后留下的所有盐类的克数 • The average salinity of the ocean is about
35‰.
手持折光式精密型海水盐度计
使用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使用手持折光仪时,用左 手四指握住橡胶套,右手调节目镜, 防止体温传入仪器,影响测量精度。 打开进光板,用柔软绒布将折光棱 镜擦拭干净。 将蒸馏水数滴,滴在 折光棱镜上,轻轻合上进光板,使 溶液均匀分布于棱镜表面,并将仪 器进光板对准光源或明亮处,眼睛 通过接目镜观察视场,如果视场明 暗分界线不清楚,则旋转接目镜使 视场清晰,再旋转校零螺钉,使明 暗分界线置于零位。然后擦净蒸馏 水,换上测试溶液,此时视场所视 其分界线,所处相应分划刻度值则 为所测试溶液浓度值及密度值。
3、What is the factors effect salinity?
Water removed by Evaporation Freezing And added by precipitation (rain & snow) Melting (iceberg)
盐度最高的海——红海 盐度最低的海——波罗地海
•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 上空的气温变化慢,海 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 作用。
海水温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热量的 收支
空间变化
水平 方向
垂直 方向
时间变化
季节 年际 变化 变化
对大气 温度的 调节作 用
收入:太 阳辐射
支出:海 水蒸发
由低纬 向高纬 递减; 同纬度 暖流附 近水温 高,寒 流附近 水温低
随深度增 同一海 年际 加而递减, 区,夏 变化 海深1000 季水温 小 米以下, 偏高, 水温变化 冬季水 幅度很小, 温低 海水处于 低温状态
Red sea
2.2 Temperature
温跃层: 海水温度 随深度增 加而急剧 下降
•海水的温度决定于海水 的热量收支状况。海洋 热量的收入,主要是来 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海 洋热量的支出,主要是 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 海水温度有明显的季 节变化和日变化。 • 太阳辐射的日变化是 水温日变化的最主要的 原因。
器)
2.1 Salt composition
85%
Water-96.5% Salt-3.5% rule of constant proportions:the relative amounts of the various ions in seawater are always the sa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