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项护理核心制度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1、有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对全院护理质量行使指导、检查、考核、监督和协调职责 2、制定护理质量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 3、制定年度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和措施有年、季、月质量分析以及信息反馈整改措施和效果评价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列为护士长考核重点并与科室绩效挂钩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10.护理会诊制度 11.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3.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14.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5.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16.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 17.压疮的预防制度 18.压疮预报管理制度
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病房管理制度 3.抢救工作制度 4.分级护理制度 5.护理交接班制度 6.查对制度 7.给药制度 8.护理查房制度 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2、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 时间药理学对人体生物效应有昼夜节律性有的药物按人体昼夜性规律给药才能起应有的作用例如消炎痛的抗炎止痛作用以早上服药最佳药血浓度高而晚上服药作用较弱因此不宜将每日总量平均分配晚间应酌情增加为宜;但也有的药物晚上服用效果好如硫酸亚铁类制剂晚间服用吸收率可增加又如水杨酸钠早晨服用不能很快的达到应有的血药浓度关节炎病人疼痛往往多发于早晨所以合理的服药应该早晨服药量略为增加晚间加服一次制酸药物应安排在两餐之间及晚上睡觉前服抗生素通过抑制灭杀细菌的繁殖或生长起到治疗效果但需在体内达到一个较高的血药浓度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特别重视其足量、定量;每天3次的含义应该是按时间等分即8小时一次而不应该以饭后睡前为服药的时间标准有的病人忽视定时服药的重要性时服时停漏服或少服这样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还会诱发耐药菌株的滋长影响以后的用药效果
最新版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病房管理制度三、抢救工作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护理交接班制度六、查对制度七、给药制度八、护理查房制度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十、护理会诊制度十一、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十三、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十四、患者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十五、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十六、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预案及处理流程十七、压疮的防范制度十八、压疮预防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一、护理质量管理实行护理部、病区二级控制和管理。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1-2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护士长手册报上一级质控组。
二、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
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
及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各科护士长承担负责本科护理文书质量检查。
护士长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2、病房管理制度3、抢救工作制度4、分级护理制度5、护理交接班制度6、查对制度7、给药制度8、护理查房制度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10. 护理会诊制度11、消毒隔离制度1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3、护理差错报告制度14、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5、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16、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17、压疮的预防制度18、压疮预报管理制度感控十大核心制度1、感控分级管理制度2、感控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3、感控标准预防措施执行管理制度4、感控风险评估制度5、多耐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6、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制度7、感控培训教育制度8、医疗机构内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9、医务人员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及上报制度10、医疗机构内传染病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院感十七大核心制度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责任制度(一)、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院感组长:科主任,副组长:护士长,监控医师;一名主治医师,监控护士:一名护师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本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体计划,结合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2、持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査表。
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釆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验病原学检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以控制感染的蔓延,做好感染病例的登记工作,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网报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协助调查,并妥善诊治患者。
4、负责监督本科室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作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适应症明确;分线分級使用抗面药物,使用卒力争控制在50%以下。
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药要求,准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完整版)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标准)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1.护理安全管理制度2.护理质量管理制度3.抢救工作制度4.病房管理制度5.病房消毒隔离制度6.护理查房制度7.护理会诊制度8.分级护理制度9.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0.患者健康教育制度11.查对制度12.给药制度13.护理交接班制度14.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15.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16.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17.压疮的预防制度18.压疮的预防管理制度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4、对危重、昏迷、瘫痪患者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
5、剧、毒、麻、贵重药品人专人保管,加锁、帐物相符。
6、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
7、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8、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9、对科室水、电、暖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漏气,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10、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用。
二、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成立由院长、护理部主任、护理组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督导、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质量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护理组长二级质量管理,院质检小组每月抽查一次,护理部每月抽项查、每季全面查,并有记录。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及护理部,护理部全面总结后,以护理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十八个护理核心制度
十八个护理核心制度1. 病人权益保护制度: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包括隐私权、知情权、自主决策权等。
2.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包括评估、监控、改进等环节。
3. 感染控制制度:防止医院内感染的传播,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等措施。
4. 危急情况处理制度:应对突发情况,如病人意外停止呼吸、心跳等,进行急救抢救。
5. 用药管理制度:确保药物的安全、正确使用和记录,包括药品储存、发放、使用等。
6. 应急管理制度:处理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确保病人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7. 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制度:强调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包括隐私保密、尊重病人选择等。
8. 病历管理制度:规范病历的书写和保存,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9. 护理文化建设制度:营造积极健康的护理文化,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
10. 连续护理制度:确保病人的持续性护理,包括护士与病人的沟通、交接班等。
11. 持续专业发展制度:促进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包括培训、学术交流等。
12. 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包括防跌倒、防摔、防误吸等措施。
13. 实践质量控制制度:对护理实践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护理实践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14. 患者沟通与教育制度:提供信息和教育,帮助患者了解和配合诊疗过程。
15. 护理信息管理制度:对护理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促进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16. 职业身心健康管理制度:关注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服务。
17. 护理研究与科研合作制度:积极参与护理研究和科研合作,促进护理领域的发展。
18. 护理质量反馈与改进制度:收集病人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反馈和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完整版)18项护理核心制度
完整版)18项护理核心制度18项护理核心制度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为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医院成立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负责全面督导和检查护理工作。
委员会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并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委员会成员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反馈给全体护士。
护理部和护士长实行二级质量管理,每月抽查两次,每季度全面检查,并有记录。
护理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和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二、病房管理制度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病区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病区工作人员协助管理。
工作人员要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保持病区整洁、舒适、安全、避免噪音。
病区内的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位置固定,精密贵重仪器有使用要求并专人保管,不得随意变动。
医务人员必须按要求着装,佩戴工作牌上岗。
患者必须着医院患者服装,携带必要生活用品。
护士全面负责保管病区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账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
病区内不得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
住院患者不得随意离开病区,如需离开病区,必须写请假条,经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同意后,方可离开病区。
患者被服、用具等按基数配给患者保管,收取一定的押金,出院结清手续后清点回收,如数退回押金。
三、抢救工作制度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
科主任不在时,有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
特殊病人或跨XXX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科,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对危重病人不得有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
抢救器材和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定期检查,用后及时补充。
4、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保证患者安全;5、帮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如进食、洗漱、更换衣物等;6、实施床旁交接班。
护理的18项核心制度
护理的18项核心制度护理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确保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医疗机构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护理的18项核心制度,以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制定护理操作规范、建立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护理质量评估等,保证护理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护理岗位设置与职责制度医疗机构应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需求设置合理的护理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岗位职责制度,以保证护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三、患者护理记录制度患者护理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护理记录制度,规范护理记录的内容、形式和频次,确保患者的护理过程有据可查,便于护理质量的评估和提升。
四、感染控制制度感染控制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感染控制制度,制定相关操作规范、培训医护人员、设立感染监测和上报机制等,以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五、药品和治疗器械管理制度护理工作中涉及大量的药品和治疗器械使用,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药品和治疗器械管理制度,包括药品和器械的采购、存储、使用和报废,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六、护理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全面的护理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包括定期组织培训、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推行技能竞赛等,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七、患者权益保障制度患者权益保障是医疗机构的法定义务,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权益保障制度,包括患者知情同意、隐私保护、合理收费等,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八、工作质量考核和激励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护理工作质量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考核和激励,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九、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突发事件处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包括灾害事件应对、患者意外事件处理等,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护理核心十八项制度
护理核心十八项制度护理核心十八项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中进行护理工作时需要遵守的重要规定和制度,旨在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
以下是护理核心十八项制度的具体内容:1. 工作纪律制度:要求护士严守工作纪律,遵守工作时间、制度和规定。
2. 班次制度:规定护士的工作班次安排和轮岗制度。
3. 值班制度:规定护士的值班时间和值班内容。
4. 输液制度:要求护士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和要求进行输液工作。
5. 高危护理制度:强调对高危患者的特殊护理要求和操作规范。
6. 突发事件处理制度:规定护士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流程。
7. 医疗巡回制度:规定护士在病房内的巡视工作要求和频率。
8. 感染控制制度:要求护士按照感染控制规程,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操作。
9. 医疗危机处理制度:规定护士在医疗危机发生时的处置措施和应对能力要求。
10. 护理记录制度:要求护士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护理记录工作。
11. 患者隐私保护制度:要求护士对患者个人隐私信息严格保密。
12. 疼痛管理制度:规定护士对患者的疼痛管理要求和操作流程。
13. 药品管理制度:要求护士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药品的使用和管理。
14. 急救抢救制度:规定护士对危急患者进行急救抢救的规范和流程。
15. 入院护理制度:要求护士按照规定的步骤和要求对患者进行入院护理工作。
16. 出院护理制度:规定护士在患者出院前的护理工作要求和安排。
17. 病例质量管理制度:要求护士对病历的书写和管理要求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18. 教学培训制度:规定护士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要求,提高护理专业水平。
完整版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完整版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建立并执行的一系列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程序。
这些核心制度覆盖了患者入院评估、护理记录、用药管理、传染病防控、护理安全等方方面面,是医疗卫生机构保障患者安全和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下面将详细介绍完整版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1. 患者入院评估患者入院评估是医疗机构对患者的第一次全面了解,也是护理工作的起点。
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入院评估记录,包括基本信息、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等内容,并制定评估标准和流程,确保评估全面、准确。
2. 护理记录护理记录是对患者护理全过程的记录和总结,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和医疗诊断价值。
医疗机构应建立电子或纸质护理记录系统,规范护理记录内容,确保护理记录真实、完整。
3. 用药管理用药管理是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医疗机构应建立用药管理制度,包括用药审方、用药核对、用药监测等环节,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 传染病防控传染病防控是医疗机构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医疗机构应建立传染病防控制度,包括隔离观察、消毒灭菌、个人防护等措施,确保传染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5. 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内容。
医疗机构应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护理操作规程、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等内容,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6. 营养护理营养护理是医疗机构对患者膳食营养的重要管理工作。
医疗机构应建立营养护理制度,包括膳食营养评估、膳食制定、膳食监测等内容,确保患者获得科学、合理的膳食。
7. 皮肤护理皮肤护理是医疗机构对患者皮肤健康的重要保护和管理工作。
医疗机构应建立皮肤护理制度,包括皮肤评估、床疮预防、床疮护理等内容,确保患者皮肤健康。
8. 疼痛护理疼痛护理是医疗机构对患者疼痛问题的重要关注和管理工作。
医疗机构应建立疼痛护理制度,包括疼痛评估、疼痛缓解措施、疼痛监测等内容,确保患者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缓解。
18项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
委员会,负责全面督导、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反馈。 3、质量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护士长二级质量管理,院质检小组每月抽查两 次,护理部每月抽项查、每季全面查,并有记录。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及护理部,护理部全面总 结后,以护理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6、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回复 书的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及护 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四、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 级别的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设有标记。临床 护士应实施与病情相适应的护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工作者长期实践的科学总结,反
映了护理规章的规律和特点。而护理核心制度是护理 规章制度的核心部分,其中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 交接班制度在临床工作中至关重要,是护理规工作安 全和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医护人员工作中必须遵守 的工作规则。
目录
的定位、用途、剂量、用法等,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5、医生未到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生命体征、建立 静脉通路,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并提供诊断依据。 6、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患者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 可移动。 7、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 束后,医生应即刻据实补开医嘱。 8、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因抢救患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标准)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1.护理安全管理制度2.护理质量管理制度3.抢救工作制度4.病房管理制度5.病房消毒隔离制度6.护理查房制度7.护理会诊制度8.分级护理制度9.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0.患者健康教育制度11.查对制度12.给药制度13.护理交接班制度14.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15.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16.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17.压疮的预防制度18.压疮的预防管理制度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4、对危重、昏迷、瘫痪患者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
5、剧、毒、麻、贵重药品人专人保管,加锁、帐物相符。
6、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7、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8、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9、对科室水、电、暖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漏气,如有损坏及时维修10、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用。
二、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成立由院长、护理部主任、护理组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督导、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质量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护理组长二级质量管理,院质检小组每月抽查一次,护理部每月抽项查、每季全面查,并有记录。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及护理部,护理部全面总结后,以护理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护理18项核心制度内容
护理18项核心制度内容1.入院检查制度:医院要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检查,以便于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记录制度:医院要对每位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后续护理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3.护理计划制度:护理计划是护士根据医生诊断结果制订的具体详细的治疗计划,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4.患者安全制度:患者安全是医院最优先考虑的问题,要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以防止不必要的意外事件的发生。
5.感染控制制度:医院要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加强护士对个人卫生和环境整洁的管理,以防止感染疾病的发生。
6.疼痛评估制度:医院护工要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制定针对性的疼痛缓解方案。
7.翻身计划制度:翻身计划是病人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制定详细的计划,以避免病人出现压疮等问题。
8.营养计划制度:医院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以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9.用药管理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用药管理制度,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并发症。
10.术后护理制度:术后护理是医院治疗的一个重要阶段,要制定详细的术后护理计划,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11.病情监测制度:医院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监测和调整,以便于及时了解患者身体的变化。
12.病情通报制度:医院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及时通报,以便于家属和医生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
13.会诊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会诊制度,以便于医生能够及时与其他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更好地治疗患者的疾病。
14.康复计划制度:医院要对患者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以便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15.病历保密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保密制度,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和知情权。
16.病人家属关怀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关怀制度,以便于照顾好患者的家属和其他照顾者。
17.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院要对医疗设备进行详细的管理,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18.医疗事故处理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医疗事故处理制度,以应对医疗事故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内容包括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内容包括(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2.病房管理制度3.抢救工作制度4.分级护理制度5.护理交接班制度6.查对制度7.给药制度8.护理查房制度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10.护理会诊制度11.病房消毒隔离制度1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3.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4.患者差错、事故报告制度15.分级管理制度16.护理安全教育制度17.医疗护理文件管理制度18.护理培训制度篇1正文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是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规范护理工作而制定的一套制度。
以下是详细的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内容: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中心主任)、护理部主任 (或总护士长)、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2.病房管理制度: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 (级) 由 2-3 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3.抢救工作制度: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应按照医院制定的抢救流程进行,确保抢救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分级护理制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自理能力等,对患者进行分级护理,确保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5.护理交接班制度:护理人员交接班时,应将患者的病情、护理措施、药物情况等进行详细交接,确保护理服务的连续性。
6.查对制度:护理操作前应进行查对,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7.给药制度:药物的领取、使用、保管等应按照医院的规定执行,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8.护理查房制度: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护理措施进行调整。
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疾病,配合护理治疗。
10.护理会诊制度:对于复杂的护理问题,应组织护理会诊,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护理核心制度18项
18项护理核心制度目录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病房管理制度三、抢救工作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护理交接班制度六、查对制度七、给药制度八、护理查房制度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十、护理会诊制度十一、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十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十四、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十五、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十六、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十七、压疮的预防制度十八、压疮预报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一、护理质量管理实行护理部、病区二级控制和管理。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1-2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护士长手册报上一级质控组。
二、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
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
及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各科护士长承担负责本科护理文书质量检查。
护士长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18项护理核心制度内容
18项护理核心制度内容
1. 生命安全制度: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包括急救制度,病人监测制度等。
2. 感染控制制度: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包括手卫生制度,隔离制度等。
3. 药品管理制度:确保合理用药,包括药品配送,药物储存和药物使用等方面的制度。
4. 风险评估与预防制度:对病人进行风险评估,进行风险预防措施,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5. 病人隐私保护制度:保护病人隐私,确保医疗信息的保密性。
6. 专业标准制度:制订和执行合理的、科学的护理操作和诊断等专业标准。
7. 护理文书管理制度:规范护理文书的填写和管理,确保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8. 疼痛评估与处理制度:评估病人疼痛程度,并制定相应的疼痛管理方案。
9. 客观与客户导向制度:注重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病人的需求。
10. 营养支持制度: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并提供相应的营养支持。
11. 护理质量评估制度:评估护理质量,并制定改进措施,提
高护理质量。
12. 交接班制度:规范护理交接班程序,确保病人信息的顺利
传递和连续的护理。
13. 病人教育制度:提供病人教育,帮助病人理解疾病和治疗,并自我管理疾病。
14. 患者和家属参与制度: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护理决策和管理过程。
15. 护理研究与继续教育制度:鼓励护士进行护理研究和继续教育,提升专业水平。
16. 转院与转科制度:规范患者转院和转科流程,确保顺利进行。
17. 医患沟通制度: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机制,提高病人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18. 病人安全事件管理制度:建立病人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18项护理核心制度
目录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病房管理制度三、抢救工作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护理交接班制度六、查对制度七、给药制度八、护理查房制度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十、护理会诊制度十一、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十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十四、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十五、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十六、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十七、压疮的预防制度十八、压疮预报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一、护理质量管理实行护理部、病区二级控制和管理。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1-2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护士长手册报上一级质控组。
二、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
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
及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各科护士长承担负责本科护理文书质量检查。
护士长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2023年护理18项核心制度
2023年护理18项核心制度2023年,作为护理行业的关键年份,将会实施18项核心制度,以提升护理质量、改善病人护理体验和保障护士的权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制度。
一、护士执业制度:加强护士的执业管理,完善执业注册及认证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的护士执业信息管理平台,便于护士执业管理和监督。
二、护士纳入医疗卫生行业职称评定体系:将护士纳入医疗卫生行业职称评定,使护士的职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护士自身的专业发展动力。
三、护士人才引进政策:制定护理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优秀护理人才执业,加强护理人才的培养和流动。
四、护理服务质量评估制度:建立全面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估,激励医院和医疗机构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五、患者安全监测制度:加强对患者安全的监测和预警,推行患者安全巡视制度,并建立患者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
六、护理培训体系改革:优化护理培训体系,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加强护理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
七、护理规范和操作指南修订:修订和完善护理规范和操作指南,确保护理工作符合最新的医学进展和护理理论。
八、护士队伍规模和结构调整:根据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的需求,调整护士队伍规模和结构,优化护士资源配置。
九、护理师专业化发展:为护理师设立专业化发展通道,完善护理师职业发展体系,鼓励护理师继续深造和进修。
十、护理管理信息化:推行护理管理信息化,提升护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护理信息的共享和整合。
十一、护理工作量评估制度:建立护理工作量评估制度,合理评估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十二、护理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建立护理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加强对护理质量和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十三、护理评优评先制度: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护理评优评先制度,激励护士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促进业务能力的提升。
十四、护理药品和器械管理制度:建立全面规范的护理药品和器械管理制度,确保护理药品和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内容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内容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内容1. 临床操作规范•各项临床操作必须符合规范,确保安全、有效。
•所有护理操作必须遵循洗手、消毒、穿戴无菌手法等基本原则。
2. 患者个人隐私保护•严守患者个人隐私,确保患者信息的机密性。
•患者的个人信息不得外泄,避免对患者造成尴尬或伤害。
3. 管理规范与绩效考核•制定护理管理规范,确保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设立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护理人员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4. 床位管理和住院交流•严格执行床位管理制度,合理安排病患住院。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答疑惑。
5. 卫生环境管理和感染控制•坚持病区卫生环境的日常清洁与消毒。
•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确保患者免于感染。
6. 安全与事故管理•加强对护理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对意外事故进行有效处理与记录,并及时进行事故分析改进。
7. 药物管理•严格执行药物管理规程,确保药物的使用安全。
•警觉药物错误给患者带来的风险,加强药物的检查、核对和储存。
8. 没收及使用医疗器械管理•严格遵循医疗器械使用和管理制度,保证器械无菌、完好。
•加强对新技术设备的培训与使用。
9. 文书和单据管理•规范护理记录和医疗单据的填写,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文书管理要规范存档,便于查阅和评估。
10. 反馈与投诉管理•建立反馈和投诉的管理机制,保证及时处理信访事项。
•对投诉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纠正和改进措施。
11. 护理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建立科学的护理质量评估体系,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跨科室质量对比分析。
12. 护理病历记录与保密•规范护理病历记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严守护理病历的保密原则,禁止擅自披露患者信息。
13. 家属陪护规范管理•制定家属陪护规范,引导家属合理陪护。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护理工作。
14. 抽血和输液规范•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抽血和输液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项护理核心制度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病房管理制度三、抢救工作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护理交接班制度六、查对制度七、给药制度八、护理查房制度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十、护理会诊制度十一、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十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十四、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十五、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十六、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十七、压疮的预防制度十八、压疮预报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一、护理质量管理实行护理部、病区二级控制和管理。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1-2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护士长手册报上一级质控组。
二、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
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
及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各科护士长承担负责本科护理文书质量检查。
护士长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18项护理核心制度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督导、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质量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护士长二级质量管理,院质检小组每月抽查两次,护理部每月抽项查、每季全面查,并有记录。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及护理部,护理部全面总结后,以护理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6、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及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二、病房管理制度1、病区在科主任领导下,护士长负责管理,病区工作人员协助管理。
2、保持病区整洁、舒适、安全、避免噪音,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3、统一病区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位置固定,精密贵重仪器有使用要求并专人保管,不得随意变动。
4、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区工作。
5、保持病区清洁整齐,布局有序,注意通风。
6、医务人员必须按要求着装,佩戴工作牌上岗。
7、患者必须着医院患者服装,携带必要生活用品。
8、护士全面负责保管病区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账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
9、病区内不得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
住院患者不得随意离开病区,如需离开病区,必须写请假条,经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同意后,方可离开病区。
10、患者被服、用具等按基数配给患者保管,收取一定的押金,出院结清手续后清点回收,如数退回押金。
三、抢救工作制度1、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
科主任不在时,有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特殊病人或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科,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2、对危重病人不得有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
3、抢救器材和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定期检查,用后及时补充。
4、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熟记抢救药品的定位、用途、剂量、用法等,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5、医生未到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并提供诊断依据。
6、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患者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7、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
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即刻据实补开医嘱。
8、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当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9、抢救结束后,做好登记和用品消毒工作。
四、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设有标记。
临床护士应实施与病情相适应的护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分级护理标准按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为指导制定。
由医师根据病情开启护理等级医嘱,护士执行。
护士长及护士可根据病员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联系,提出合理建议。
(一) 特级护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护理要求: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五、护理交接班制度1、医护人员交接班时必须衣帽整齐,按时交接班,严禁迟到、早退、脱岗。
在岗时间必须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
2、交接班工作要按时进行,接班者应提前5-10分钟到病区,阅读交班报告、护理记录等,在接班者未接班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每天早晨集体交接班一次,由科主任或护士长布置当日工作或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晨会交班时间不应过长。
3、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各项工作,防止遗忘治疗。
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文件记录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遇有特殊情况必须详细交班。
本班应完成的工作不交下一班去完成,并为下一班工作做充分准备,特别是白班护士要为夜班护士做好准备工作,如药品、特殊检查与术前准备等,以便夜班能顺利地工作。
4、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5、每班交接班时应严肃认真,必须做到三清(交接班记录要写清、口头交待要说清、病人床头要看清)。
6、交班报告(护理记录)应书写要求字迹整齐、清晰,重点突出。
护理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全面、简明扼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
进修护士或实习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由带教护士负责修改并签名。
7、、交接工作未结束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接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交接不清者接班者负责。
8、严格执行交接班检查制度,做到各项护理记录的检查及危重、手术、新入院、特殊治疗(输血、输液、特殊检查等)病员的床旁交接班,认真做好四看(四看:①看医嘱;②看病情报告;③看体温本;④看各项护理记录。
交接班人员应共同巡视,进行床旁交接。
9、健全物品交接登记制度。
建立被服及贵重仪器设备交接登记本。
对规定交接的剧毒、贵重药品及贵重仪器等物品应当面交清,并签名。
六、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1、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时要记录时间、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2、对当日医嘱每天下午由办公护士和责任护士进行查对,各种治疗卡片与医嘱查对,并将查对结果记录在查对登记本上及签名。
3、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必须复诵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
抢救后及时通知医生补开医嘱。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备药、操作前查;备药、操作中查;备药、操作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批号、时间和用法。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发药或注射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必须重新核实后,方可执行。
口服药必须按时按次发放。
4、对易致过敏的药,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制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
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因各种原因在本班未执行的医嘱,必须向下一班交代清楚,并做好记录。
下一班护士执行该医嘱时,必须重新核对医嘱后,方可执行,并将执行时间、患者病情等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三)输血查对制度1、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破裂。
2、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3、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医嘱或治疗卡、输血量、血型、住院号,无误后,双方签字后,方可输入。
4、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四)手术患者查对制度1、术前准备及接患者时,应查对科别、患者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
2、查手术名称、配血报告及血型、术前用药、药物过敏实验结果等。
3、查对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娥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并做好手术护理记录。
5、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单,标本送检时,应对标本容器上的标签与病检单上所填写各项进行核查,无误后方可送检并登记。
七、给药制度1、任何治疗应遵医嘱执行,一般不得执行口头医嘱,按医嘱规定的时间配药及给药,给药时提前或退后不得超过30分钟,以免影响药效。
2、护士应掌握用药的作用及副作用。
3、用药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
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药物名称、让患者自己说出名字。
4、口服药做到发药到口,患者及家属不在时不得将药放在病人床头,及时收回空药杯。
5、抗生素需做过敏试验后方可使用。
6、注射及静脉用药需在药瓶上注明患者姓名、床号、药物名称、药物剂量。
7、用药后应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如有过敏、中毒等反应,立即停用并报告医生,及时记录,必要时做好分存及检验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