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
“四自”精神在中职女生教育中的几点思考
“四自”精神在中职女生教育中的几点思考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对于中职女生的教育,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惑。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职女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注重倡导和践行“四自”精神,即自立、自强、自信、自律。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培养中职女生的自立性。
中职女生通常面临着独立生活和学习的压力,许多女生过于依赖他人,不懂得独立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引导女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培养她们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开展独立项目等方式,让女生亲身体验独立生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管理的能力。
强调中职女生的自强精神。
中职女生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诸多压力和困难,她们需要具备自强的意志和勇气。
我们应该教育中职女生要有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我们可以通过激励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女生树立自信心,拓展她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也要为她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让她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注重培养中职女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中职女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应该帮助女生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和自信心,鼓励她们勇于表达自己,敢于追求梦想。
我们还要提供适合女生发展的课程和活动,让她们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通过这样的过程,女生能够不断增强自信心,让她们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强调中职女生的自律性。
自律是中职女生成功的重要品质之一。
我们应该培养女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她们懂得合理规划时间和合理安排任务。
我们也要教育女生养成良好的社交行为和道德品质,让她们懂得遵守纪律和法律。
通过培养自律能力,女生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到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四自”精神在中职女生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培养女生的自立、自强、自信和自律能力,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她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谈中职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培养
谈中职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培养中职教育是指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的教育培养活动。
中职学生在校期间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接受职业养成教育的培养。
这种培养不仅是在学校课堂上进行,还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
本文将从中职生职业养成教育的概念、重要性、培养途径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职业养成教育的概念职业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社会实践、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多方面的培养,使其具备适应职业发展需求的能力和素质。
在中职教育中,职业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职业技能,增强职业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职业养成教育的重要性1. 适应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职业素质也成为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
职业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自我价值和社会竞争力。
2. 塑造良好职业素养:职业养成教育是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心态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 提高职业技能:职业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涯的要求,提高就业能力。
四、职业养成教育的培养策略1. 强化课程教育: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职业养成教育内容,同时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养成教育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培养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2. 加强实践教育: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的建设,组织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3.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学校可以建立职业养成教育的评价机制,定期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4. 职业规划指导:学校可以通过职业规划等方式,指导学生认清自我、了解职业市场、明确目标、提高竞争能力,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OCCUPATION1152012 01浅谈中职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文/李香青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差,综合素质不高,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自暴自弃的现象仍然常见,他们有很多弱点,如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荣誉感不强、与人相处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逆反心理较重、不轻易接受长辈和教师的劝导等等。
有的学生还有一些不良嗜好和行为,如抽烟、喝酒、说脏话、撒谎、逃学、谈恋爱、沉迷网络、夜不归宿等等。
这既给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更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养成教育的缺失有关。
要破解上述难题,就要从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抓起。
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制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根据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订《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实施内容主要包括12个方面:遵纪守法、勤学善思、使用规范语言、爱护公物、健康生活、勤俭节约习惯、合作交流、文明礼貌、注意安全、积极活动、讲究卫生、热爱劳动。
以文明礼貌、感恩奉献、和谐校园、遵纪守法为切入点,制定实施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社会行为习惯。
二、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养成教育的实施,牵涉到每一位教职工。
首先是抓制度建设,使教师行有所规、动有所范,建立起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其次是抓好课堂常规,千方百计地寓养成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同时要抓好思想品德课教学,充分发挥德育主课程的育人作用。
深入挖掘其他学科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有机结合和渗透,让主课程和学科课程在德育教育中相互呼应,实现德育内容、过程及目标的有效对接,大大提高育人效果。
第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运用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
三、运用目标法运用目标法,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操作性强。
1.目标分解从内容上,把总目标分解为涉及学生综合发展的12项分目标。
中职学生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中职学生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中职学生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其中最基本的內容。
劳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括学生养成环境维护意识,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积极参与卫生打扫等方面。
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劳动者的重任,学生劳动意识和素质与基本技能一样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乃至一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素质,加强学生劳动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一、中职学生劳动行为习惯的现状中职学生总体生源质量不高,再加上从小重学习、轻劳动观念的影响,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从笔者所在系部学生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卫生习惯、环境维护意识差。
校园楼梯上经常可以看到各种零食包装袋、饮料等垃圾;系部公共教室和机房打扫过后没多久就会恢复脏、乱、差;学生的文明卫生习惯、环境维护意识差,认为到学校就是来学习知识的,卫生打扫不是重点,在学生集体宿舍里表现得特别突出。
寄宿生只为自己考虑,各扫“门前雪”,对于阳台、客厅和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只用不管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劳动的主动性不够,惰性大。
在班级集体劳动时,部分学生找借口早溜,或随便应付一番;班主任不在场,班级卫生工作就不到位;劳动委员不安排,学生就不动手;学生会干事在卫生检查时询问班级值日生是谁,叫了半天,班内哑然一片,没人回应。
个别班级里每天值日劳动的总是那几个“老实人”,导致班级卫生工作很被动。
(三)缺乏劳动责任心,敷衍推诿。
有些学生对于分配到的劳动任务能够完成,但不讲究质量,有时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不顾及他人。
有倒垃圾的同学从楼上到楼下一路“撒花”,却视而不见;有学生为了少走路将打包的垃圾袋丢到公共卫生间,给他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四)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
也有一群态度端正的学生,对于分配到的劳动任务能很快按时完成,但劳动的成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擦个玻璃是“大花脸”,扫地只扫中心一块,拖地后地面“湿嗒嗒”,个人物品整理缺少条理性,这些都是劳动技能不足的表现。
浅谈中职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1 让 养 成 习惯 规 范 化 、 、 具体 化
习能力养成。 艺术兴趣养成 。实践证明 , 艺术教育对促 进学生智力发展 , 能力的 培养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 代的特殊功 能。因此 , 好艺术课 有着特 别 开 重要的意义 , 而一般学生存在 的对艺术 的不 同程度 的神秘倾 向, 导致 了
学生 , 是中职 生, 尤其 他们还 处于较原 始 的感知阶段 , 必须靠 家长 和老师的引导来认 知世 界。因此 , 对学 生进行行 为习惯养 成的教 育应
该从学生的认知 出发 , 并抓住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学生明确什 么该做 , 什
么不该做。把每年秋季开 学的第一周 定为常规 养成教 育宣传周 , 向学 生们 宣读《 中专生日常行为规 范》 以及学校相关的规 章制度 。并根据 本 对艺术学习的生疏和畏惧 。所 以, 校如成立 专项 的艺 术教 育管理 系 班的特点 , 学 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 。对学 生进 行文明礼仪 、 常规养 成 统, 并结合 实际 , 构建系统 、 科学 , 具有乡土性和层 次性的艺术教育 目标 教育时, 制定 了《 养成文明十个好 习惯》, 向学生明确做什 么 , 为什 么要
中职 生缺 乏 良好 养 成 教 育 的 多种 原 因 , 出 了 实施 学 生 养 成教 育 的措 施 。 提
【 关键词】 中职 生; 养成教育 ; 培养
叶圣陶老先生是这 么解释教 育的 : 育就 是培养 良好 的习惯。著 教 名心理学家威廉 ・ 詹姆士 曾经指出 : 播下一个行动 , 获一种习惯 ; “ 收 播 下一种 习惯 , 收获一种 性格 ; 播下一种 性格 , 收获 一种命运 。 学校 素质 教育的任务 就是引导 学生学 会做人 、 学会做 事、 学会 共处、 学会 学 习。 事实上 , 学生的各项素质 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 , 而凡是 习惯 都是 通过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好习惯是加速器, 是助人腾飞 的双翼 ; 坏习惯 是枷锁 , 是难以挣脱的羁绊 。习惯支配人生 , 也习惯 , 成 败也习惯。
对中职学生教育思考
对中职学生的教育思考【摘要】中职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但是我们的中职生与高考扩招前相比思想素质不高,迟到早退,上课做小动作,打游戏等问题司空见惯。
如何培养这些“问题生”,本文从教学、日常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中职生;中职学校;教育;管理近些年来,受高考扩招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质量明显不如以前,并且还有下降趋势。
中职生是中考中的“失败者”,这一特殊群体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学习基础普遍偏差,中考200分左右的学生居多,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停留于小学水平;自卑心理严重,由于初中时成绩差,经常遭到老师的白眼,同学的奚落,他们几乎没有在学习中获得什么乐趣,更谈不上成功感、成就感了;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围绕一个目标,作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浅尝则止,半途而废;学习习惯较差,没有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做笔记,课下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作业,对所学功课不进行及时的复习,因而很难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往往只能集中一节课的学习时间,第二节课的学习效率就大打折扣;有些学生对人没有礼貌,顶撞老师,不服管教,令教育者伤透了脑筋。
另外,学校为其配置的教材偏深偏难,好多专业教材是大专学生的,这严重脱离中职学生的学习实际,不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
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集中到一块儿,志趣爱好一致,情趣气味相投,很容易就粘在一起。
再加上几乎没有学习的压力,有足够的时间去串门,联络感情,互相感染,互相熏陶。
导致即使有少数想上进、想学习的学生也因为人数偏少而形不成气候,最终与那些不想学习的学生称兄道弟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中职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经过三年(实际两年,第三年顶岗实习基本脱离监管)的中等职业教育,我们想要将他们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应当引起学校管理者、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摘要]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面对现在成长于日益复杂环境的中职学生,分析其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养成良好习惯,为将来的生活、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 教育养成教育职业道德素质随着现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国家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智力培养,而目前应试教育的体制,恰恰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品德的发展需要。
对于孩子的教育,则过于注重“教”,而忽略了“育”。
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
语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其中的“育”,老祖宗认为教书育人的首要目的,是使孩子做一个善人,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专业技能。
换句话说,就是使孩子具有完整的情感、高尚的品德,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种良好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实现的,而需要贯穿整个人生的学习当中,逐渐的去培养、去形成。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成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也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我们对用人单位进行的多次调研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识和技能,而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水准,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一质量。
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否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既要看其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责任心及是否诚实守信。
职业道德素质,是靠平时的习惯一点一点的积累得来,即“习惯积成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职业操守,进而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目前中职学校的相当一部分孩子存在不爱惜粮食、不爱护公物、语言不文明、行为粗野、卫生习惯较差、贪图享受、懒散、学习不努力、随意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抽烟赌博等习惯。
这些现象的出现,既有孩子其本身的特点,又有社会的原因。
第一,从年龄上看,大多数中职学生入学年龄大约在15-17岁,毕业时约18-20岁。
对中职学生的教育思考
浅谈在中职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体会
浅谈在中职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体会摘要:中职学校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教育是重要的一环。
在农村中职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仅对学习毫无兴趣,且在行为习惯、组织纪律、道德品质等方面也问题多多。
他们行为表现十分自我,喜欢标榜自己、逆反心重、厌学,不服管教,常现出吸烟、喝酒、说脏话、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生活自由散漫等不良行为。
这些学生如不及时教育,不仅影响他们对技能的学习、健康的成长、也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更难以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因此,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不让个人好恶、不良习惯、左右自己的行为,而是要服从集体和社会这个大局的要求。
故创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环境,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与家长沟通与配合,使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不断促进优良品质的形成,塑造完美人格,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行为习惯;引导强化;养成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是文明礼貌的体现,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可是来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少年、问题少年、单亲家庭、或者以前就是问题生。
由于得不到肯定和认可,使得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都存在问题,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与他们之前只重视成绩而轻视行为养成教育有很大关系。
以前他们是经常被忽视的群体,缺少老师和家长的关爱,这也决定了他们的道德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
如何把这些弱势群体努力培育成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建立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对学校搞好学生的管理工作,班级建立良好班风、学风都意义重大。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做法。
在这里简单地谈一下自己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第一、良好行为习惯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好习惯可引导学生去恶向善,促进人格完善、人生幸福、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
作为中职学生,不能让个人好恶、个人习惯、来左右自己的行为,而是要服从集体和社会这个大局。
中专教学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专教学中学生的养成教育邱蕊(云南省轻工业学校)当前中专学校对中专生养成教育的观点和实施的情况主要存在两个问题:①把养成教育单一地理解为行为习惯,即生活习惯,不能领悟到养成教育深刻而丰富的内涵;②只注重“要”,忽视了“养”与“育”,只强调强制性,而忽略“自觉”性。
本文主要从中专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其特殊性,对其提出解决途径和方法,并根据当前中专学校的实际提出建议。
1当前中专养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1)中专学校养成教育中对学生的关注。
中专学生的内心都是渴望得到尊重、理解与关爱的,他们的内心都很脆弱而敏感,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周围人的关爱。
所以我们做老师的首先要接纳他们,多赏识他们,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对养成教育会起到激励的作用。
(2)把中专学校的养成教育和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多数有极大的心里障碍,身心不健康。
所以,中专学校需要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室,经常对一些学生做一些心理咨询与辅导,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即治病要治根。
(3)中专学校的养成教育曲折而持久。
俗语说:“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中专学生要改变不良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循序渐进,有时很可能出现反复,我们需要耐心陪伴学生的成长。
2养成教育的特殊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对中专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主要包含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侧重于学生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培养。
这就决定了中专学生养成教育具有着:(1)中专学校养成教育的导向性。
中专学校的养成教育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养成教育也就是规范教育,但是规范教育不是单纯的制定一些纪律、制度,严格的执行,少给学生自由,这样就是养成教育了,这样的话就忽略了中专学校养成教育的导向性。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对中专学生进行教育。
中专学生的品质与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不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训化过程,也是学生身体力行的过程。
浅析中职学生日常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析中职学生日常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的重要地方,但除了专业技能培养外,学校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日常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
本文将从中职学生日常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养成方法以及学校的责任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中职学生日常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中职学生日常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在社会上,自律是一种必备的品质,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自律的具体表现。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一个人如果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意味着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的利益负责。
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良好行为习惯,也将更容易与他人合作,融入团队。
中职学生日常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
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集体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成为校园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这其中包括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指导学生参与到学校文明建设中去。
家庭也是中职学生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倡导文明行为、引导孩子参与家庭公共事务来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习惯。
社会上的各种文明宣传活动也是中职学生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宣传活动的影响,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也会得到更好的培养。
三、学校的责任在中职学校中,一些学校已经在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比如某学校在校园文明建设中注重环境整洁卫生,学校每周组织一次环境整治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环境整洁的工作中去,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某学校在行为规范的教育上也非常重视,学校定期开展班级主题班会,围绕着校园文明建设、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教育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学校还设置了“文明操场标兵”、“文明宿舍标兵”等称号,对学生的文明行为进行表扬和激励,倡导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树立文明行为榜样。
中职学生养成教育浅析
中职学生养成教育浅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教育也变得日益重要。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在学校中获得良好的养成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习惯,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就中职学生养成教育进行一些浅析。
一、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意义中职学生处在人格、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养成教育对于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责任感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让他们在社会中更好地立足。
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一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都需要通过养成教育在学校中进行培养。
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1.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中职学生需要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专业技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2.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的职业人士,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学校可以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职业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勤奋踏实、团队协作、专业精神等素养,让学生在职场中能够健康成长。
3. 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需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健康的心理,解决心理问题,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
4. 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中职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方式进行培养。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责任,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 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1. 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可以借助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各类社团、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积极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谈中职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培养
谈中职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培养中职生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群体,其职业养成教育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中职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其能够顺利融入社会,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才。
本文将讨论中职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培养,以及应该怎样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工作。
中职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培养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中职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因此学校应该将职业技能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技能培训和实践机会。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熟练掌握所学的职业技能,为将来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除了职业技能,中职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职业意识。
而职业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素养。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在职业生涯中更具竞争力。
中职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培养。
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守法诚信、敬业乐业、互助合作等职业道德规范。
学校应该通过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职业人才。
学校还应该教育学生遵守职业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诚信守约、尊重他人、团队协作等良好的职业行为,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的适应能力。
除了学校的努力,家长和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关注中职生的职业养成教育。
家长要关心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为孩子的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对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认识
对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认识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要突出职业特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尤其要强调养成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成为出色的职业工作者。
关键词:中职生;养成教育;德育工作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66-01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素质的教育。
[1]养成教育包括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培养做人习惯、处事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养成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这些从事职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来完成。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要突出职业特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尤其要强调养成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成为出色的职业工作者。
本文试就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德育的养成教育等问题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学校中职学生这几年来的学习现状:我是08年参加工作的,至今一直从事中职学校理论教学工作,我发现学生普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来学校究竟要学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毕业以后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存在悲观情绪,觉得自己选择职业学校学习不体面,觉得别人瞧不起他们,错误的否定了自己的未来;学习更没有计划性、主动性、自觉性,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在课堂上,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的人数较多;缺乏积极观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上课很少有人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有些学生被老师叫起来都是不屑一顾,不做思考直接来一句“不会”;缺乏主动从多种途径获取课外相关信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缺少不断充实自己的习惯,他们也知道自己掌握的知识很少,也不想办法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学习很被动。
中职学生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0篇)
中职学生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0篇)中职学生教育心得体会1这周我们开始进行为期五天的劳动,虽然任务量不重,但还是把我们这群“温室娃娃”折腾了一番。
劳动周结束了,我也产生了许多感触。
我们是80年代后,拥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不必像父辈那样要经历自然灾害,经历中国最艰难的那段时光;我们不必像父辈那样要经历坎坷,经历那段没有书本的日子。
我们很幸福,在千千万万中国革命者的努力和牺牲下幸福,我们有电视、电话、电脑,能够接触到很多外来的知识和思想文化;我们有自己独立特行的想法,而且能将其中的一些付诸实践。
但我们这代人也有欠缺,就是对劳动的理解。
我们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是捧在手里怕飞、含在嘴里怕化,再加上父母对我们学习成绩的重视,所以我们从小就很少有机会去真正的劳动一次,家长总是以“学习第一,你搞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不用操心”为借口让我们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主”、“王子”,即使是以前曾参加过一些植树活动,也只留下了丝丝点点的印迹了。
但是,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只是埋头苦读书而不参加到实践中的人永远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论学家;只有劳动才会让你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才会让你明白什么才是生活。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真正的毅力与耐力只有在卓越的`劳动中才能构成。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不久的将来的建设者,在我们埋首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就应走出书本,去感受一下真正的生活。
尽管我们被称为“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但我们迟早有一天要走出人民大学的大门,走上工作岗位,独立应对社会;而“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不仅仅无法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而且我们的生活也是不完整的,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所以我们趁着这样的机会,认真体验,深刻总结,将来能更好的做事、做人,做好事、做好人。
这是一次成功的劳动实践活动。
我衷心感谢学校为我们带给了这样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学到了很多。
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劳动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听从指挥和调度以及怎样透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一个共同任务、实现大家共同目标,并且了解到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更好地完成任务,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进一步升华。
中职养成教育之我见
中职养成教育之我见[摘要]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首先提出了养成教育的迫切性,其次针对养成教育的四种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养成教育的效果进行说明。
[关键词]中职教育养成教育实践如何发展中职教育,提高中职教育质量?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是每个中职教育者一直思考、一直探索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加强中职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是破解这个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中职养成教育的提出单就养成教育而言,人们并不陌生。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①的思想。
蒙以养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养训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养成教育的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国内最早的养成教育文献出现于1988年,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3年前后,养成教育研究的成果大量涌现。
进入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二月份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更要注重“养成教育”。
对于既有别于中小学的义务教育,也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中职教育,是不是需要和加强养成教育,笔者经过多年的中职教育实践,回答是肯定的。
肯定的理由有三,即生源的现状、教育的现实和职校的功能,决定了养成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生源的现状亟需养成教育从多年的中职教育实践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中职生源是一个特殊群体。
一是特在出身。
90年代以来入学的中职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宠爱有加,在蜜罐里长大。
二是特在来源。
中职生大多都来自初中,又往往是高中考不上、就业又年小的学习差生。
三是特在流向。
中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
学生毕业后就要成为社会上的一员,走上专业岗位。
如何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成为亟需破解的难题。
基于上述情况,在中职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令人堪忧。
归纳起来,有这么四个方面:1.自卑感强。
浅论中职生要开展养成教育
浅论中职生要开展养成教育论文关键词:养成教育;感恩;真诚;爱论文摘要: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职业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综合功能,净化育人环境,让学校全体师生都养成文明守纪、敬业奉献、诚实守信、讲卫生、创模范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为创建文明学校、和喈学校、特色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培养具有初中级技能的合格的城市人、企业人而努力一此+我们应认真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以期达到完美效果。
养成教育应该以德育教育为重点,以责任服务教育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真正把责任服务教育落到实处。
一、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日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标准的情况,导致不少学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素质成长。
而且这部分成绩不佳的学生大多数进入职业学校就读,这样就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德育工作者应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对自我形象进行整体认识,让学生从学业自我形象、社会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体能自我形象等方面进行整体认识,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态,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树立自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一针对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题材供学生选择与实践。
比如在班会上,我们提出主题内容:好儿女志在四方、开发你的潜能、当麻烦找来的时候、路在脚下等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最棒的,并且如果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做法,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求同学互相督促去实践。
班主任时常通过与学生谈心等方式和方法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达到了解自我、悦纳自我的目的。
二、用心感受,知恩感恩现在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居于特殊位置,家庭教育的不当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浅谈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引言随着社会的开展和变化,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时机。
为了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职业人才,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养成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态度、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人格,使他们成为积极、自信和有责任心的个体。
本文将探讨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养成教育。
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养成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包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知。
通过习得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学生可以更好地面对社会的挑战和机遇,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养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如守时、自律、责任心和合作精神。
这些习惯和行为对学生日后的开展非常关键。
通过养成教育,学生将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资源,并养成积极、健康和有益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他们日后的职业开展至关重要。
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并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感,学生可以更好地面对挑战并取得成功。
实施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创立良好的校园文化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
学校应创造积极、有益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这可以包括制定明确的学校规章制度和学生行为准那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公益事业,并提供资源和支持帮助学生开展。
开展养成教育课程中职学校应该开展养成教育课程,以帮助学生全面开展。
这些课程可以涵盖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时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教授这些技能和知识,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并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培养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于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扮演积极的典范,并与学生建立互信和尊重的关系。
这将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并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
作者:蔡明慧
来源:《新一代》2013年第02期
摘要:中职生的德育实效性不强,中职学生有许多不良的习惯,严重影响培养质量。
本文从养成教育的意义、内涵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对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养成教育;内涵;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63-02
一、养成教育的在中职的意义
当前德育实效性不强,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九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依赖”、“小散漫”、“小野蛮”、“小磨蹭”、“小马虎”。
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养成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1]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
[2]
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养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过去我们的教育说得多,做得少,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
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只进行了认知教育,其病就是知行脱节,光说不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起码不是完善的教育。
如果我们的教育最终不能对孩子的行为发生影响,那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
[3]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慢功夫,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功夫、真功夫。
英国作家萨克莱曾说:“播种思想,收割行动;播种行动、收割习惯;播种习惯,收割人格:播种人格,收割命运。
”养成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的主休,是崇高道德的生长点。
二、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的本意是,通过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
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动作习惯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的培养。
孩子的行为有四个层次。
最低层次是初动性行为。
它需要靠外部的强制力量。
这是因为此时孩子的道德认识还不充分,道德情感还不稳固,还没有形成道德意志。
例如,老师在场就守纪律,老师不在场就不守纪律。
第二个层次是自发性行为。
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对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人了基本的认识,并能自发地根据情境要求去做,但由于其自控能力差,兴趣、情绪变化大,因此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惰境性,行为习惯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完全到位,反复性大,往往是不稳定的。
这时学生不但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还需要家长和老师从外部给邓一定的提醒和督促。
第三个层次是自沉性行为。
它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
这是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认识,并有一定的道德意志,能够自我要求,自我监督,不需要外部监督,但尚需自己的意志努力。
例如,老师不在时也能守纪律,但还需要自己控制自己,提醒自己。
知道上课时随便说话、玩东西是不对的,但有时还需要经过自己的思想斗争。
看到别人在课堂上说话,也想说,可又一想,好学生应该自觉守纪律,虽然老师不在,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于是控制了自己的行动。
这种行为虽然属自觉行为,但是不是自动行为。
最高层次是自动行为。
既不需处部监督,也不需自己的意志努力,这时学生遵守纪律已不是被子迫的,既不是迫于教师的监督,又不是靠自己的思想斗争或意志努力,而是自然的、自动的行动,这说是习惯。
三、实施策略
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笔者认为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训练法。
训练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
在这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时要做到十个结合,即激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全,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全,实践锻炼与强化体验相结合,意志努力与切断联系相结合,自我控制与履行协义相结全,平时表扬与积分奖励相结合。
我认为训练必须科学,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训练必须持之以恒,最少连续训练六周。
良好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
我们经过多年实验得出结论;最容易训练的习惯也需要连续六周才能形成。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必须一竿子到底,切不可“前紧后楹”、“一曝一寒”,要有耐性,要不怕反复。
行为训练要抓反复,反复抓。
第二,训练必须严而又严,不要有例外。
研究中我发现一个规律;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训练就需要咬着牙,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练习,才能成功。
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要矫正就更要坚强意志,强化训练。
事实证明不少孩子的好习惯,往往是在与坏习惯的斗争中形成的。
(下转第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