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实验

合集下载

基础化学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一、实验原理。

本实验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观察和记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规律性和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

1. 实验仪器,玻璃容器、试管、酒精灯、酒精灯架、玻璃棒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

1.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

2. 加入适量氢氧化铜溶液,并轻轻搅拌。

3. 观察并记录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如颜色、气体释放等。

4. 将氯化铁溶液滴入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四、实验数据记录。

1. 实验前后试剂的用量和浓度。

2.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包括颜色变化、气体释放等。

3. 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如溶液的浓度、反应物质的质量变化等。

五、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记录,分析化学反应的特点和规律,解释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了对化学反应规律的理解。

同时,我也意识到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分析对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

七、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也提高了我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以上就是本次基础化学实验的实验报告,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有所帮助。

感谢大家的阅读。

基础化学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1185031 班组姓名,同组人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

2、掌握制备过程中的称量、水浴加热控温、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倾析、常压、减压过滤等系列化学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首先由硫酸亚铁铵与草酸反应制备草酸亚铁:(NH4)2Fe(SO4)2·6H2O+H2C2O4→FeC2O4·2H2O↓+(NH4)2SO4+H2SO4+4H2O然后在过量草酸根存在下,用过氧化氢氧化草酸亚铁即可得到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同时有氢氧化铁生成:6FeC2O4·2H2O+3H2O2+6K2C2O4→4K3[Fe(C2O4)3]+2Fe(OH)3+12H2O,加入适量草酸可使Fe(OH)3转化为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配合物:2Fe(OH)3+3H2C2O4+3K2C2O4→2K3[Fe(C2O4)3]·3H2O再加入乙醇,放置即可析出产物的结晶。

总反应:2FeC2O4·2H2O+H2O2+3K2C2O4+H2C2O4→2K3[Fe(C2O4)3]·3H2O 三、仪器和试剂仪器:托盘天平、恒温水浴、循环水泵、减压过滤装置、常用玻璃仪器、温度计、滤纸、pH试纸、酒精灯。

试剂:自制硫酸亚铁铵晶体、3mol·L- 1 H2SO4溶液、饱和H2C2O4溶液、饱和K2C2O4溶液、6%H2O2溶液、95%乙醇、K3[Fe(CN)6]固体、硝酸钾固体。

主要试剂及产物物理常数四、实验步骤及现象五、产率的计算六、注意事项FeC2O4·2H2O的制备(1)为了防止Fe(II)水解和氧化,硫酸亚铁铵溶解时应加少量的H2SO4,防止Fe(II)的水解和氧化。

(2)FeC2O4·2H2O生成时要维持微沸几分钟,主要是有利于FeC2O4·2H2O晶体颗粒长大便于过滤。

基础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准确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了解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选择和应用。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通过测量反应所需的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本实验采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维持30秒不褪色。

实验仪器:1. 50ml碱式滴定管2. 25ml酸式滴定管3. 100ml容量瓶4. 烧杯5. 滴定架6. 玻璃棒7. 移液管8. 滴定管夹9. 酚酞指示剂10. 标准盐酸溶液(0.1mol/L)11.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步骤:1. 配制标准盐酸溶液:准确量取10ml标准盐酸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2. 准备酚酞指示剂:称取0.1g酚酞指示剂,加入少量乙醇溶解,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3. 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4. 将溶液转移至25ml酸式滴定管中,记录起始读数。

5. 将酚酞指示剂加入烧杯中,搅拌均匀。

6. 将碱式滴定管夹在滴定架上,缓慢滴加标准盐酸溶液,边滴边搅拌。

7. 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时,记录滴定终点读数。

8. 重复实验三次,计算平均值。

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 起始读数(ml) | 终点读数(ml) | 消耗体积(ml) | 平均消耗体积(ml)---------|--------------|--------------|--------------|----------------1 | 0.00 | 21.35 | 21.35 |2 | 0.00 | 21.40 | 21.40 |3 | 0.00 | 21.45 | 21.45 | 21.40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C(NaOH)= C(HCl)× V(HCl)/ V(NaOH)C(NaOH)= 0.1mol/L × 21.40ml / 25ml = 0.0856mol/L实验讨论:1. 在滴定过程中,注意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避免过量滴加标准溶液。

基础化学实验教程pdf

基础化学实验教程pdf

基础化学实验教程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和实践操作技能。

在进行化学实验前,需要保证实验安全,了解实验的基础原理和操作步骤。

本文将介绍几个基础化学实验的步骤。

一、制备氧气实验材料:氢氧化钠(NaOH)、过氧化氢溶液(H2O2)、酚酞指示剂、水实验装置:实验室酒精灯、试管、试管架、密闭瓶、长颈漏斗、橡皮管、滴定管等实验步骤:1、在试管内加入2g氢氧化钠,并用滴定管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2、将试管口放入长颈漏斗中,并将另一端橡皮管插入瓶中;3、加热试管,使其内部产生气泡,并观察瓶内液面变化;4、当液面下降到漏斗中的酚酞指示剂处,即表示瓶内氧气含量已达到饱和状态。

二、分离混合物实验材料:石蜡、苏打粉、水实验装置:实验室酒精灯、滤纸、试管、试管架、草纸等实验步骤:1、将石蜡块放入试管内,并加入少量水;2、添加适量的苏打粉,并进行加热,直至石蜡溶解;3、移出试管,让其凉却,使石蜡重新凝固;4、用草纸包裹在滤纸上方,再将其放在实验室酒精灯下进行加热,直至石蜡融化,并通过滤纸过滤掉石蜡中的杂质。

三、酸碱滴定实验材料: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酚酞指示剂、水实验装置:比色皿、滴定管、烧杯、移液管等实验步骤:1、将盐酸溶液放入比色皿中,加入适量的酚酞指示剂;2、用滴定管加入精确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溶液中,并轻轻搅拌;3、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到溶液从红色变成淡粉色;4、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计算出溶液的浓度。

以上是几个基础化学实验的示范,化学实验中必须重视安全,正确地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环境。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化学小学化学基础实验

化学小学化学基础实验

化学小学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组适合小学生进行的化学基础实验。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材料:小苏打粉、醋、红蓝色石蕊试纸、两个玻璃杯、搅拌棒。

步骤:1. 将两个玻璃杯分别倒入相等的醋。

2. 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一小撮小苏打粉,迅速搅拌。

3. 将红蓝色石蕊试纸分别浸入两个杯中的溶液。

4. 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实验原理:小苏打粉和醋分别属于碱性和酸性溶液,当它们混合时,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水和盐。

红蓝色石蕊试纸用于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二:金属与酸反应材料:锌片、醋、塑料袋、碗、烧杯。

步骤:1. 将一块锌片放入塑料袋中,加入适量的醋。

2. 将袋子密封并轻轻摇动。

3. 将塑料袋放入碗中,使其稳定。

4. 观察并记录锌片与醋的反应。

实验原理:金属与酸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气体。

在本实验中,锌片与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使塑料袋膨胀起来。

实验三:蓝色变红材料:红色石蕊溶液、硝酸银溶液、试管、滴管。

步骤:1. 取一定量的红色石蕊溶液倒入试管中。

2. 使用滴管滴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

3.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实验原理:红色石蕊溶液是酸性溶液,而硝酸银溶液是碱性溶液。

当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的产物使溶液的酸碱性发生变化,导致颜色从红色变成了蓝色。

实验四:水的沸腾点材料:烧杯、水、温度计、热源。

步骤:1.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插入烧杯中的水中,并记录初始温度。

3. 将烧杯放在热源上,加热水。

4. 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下水的沸腾点温度。

实验原理:水的沸腾点是指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通常为100摄氏度。

通过本实验证明了水的沸腾点。

实验五:吸水现象材料:不同形状的纸张、滴管、水、烧杯。

步骤:1. 准备不同形状的纸,如长条形和圆形。

2. 放置烧杯中,滴入适量的水。

3. 将纸张的一端浸入水中,另一端悬空。

4. 观察纸张的吸水现象,并记录结果。

基础化学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实验报告基础化学实验报告引言: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奇妙,深入了解化学原理,并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次基础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实验的意义。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实验材料和仪器:1. 稀盐酸溶液2. 碳酸钠溶液3. 酚酞指示剂4. 烧杯5. 称量瓶6. 称量器7. 滴管8. 温度计9. 均质器实验步骤:1. 使用称量器准确称取10g的碳酸钠溶液放入烧杯中。

2. 使用称量器准确称取50mL的稀盐酸溶液放入称量瓶中。

3. 向烧杯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几滴。

4. 将称量瓶中的稀盐酸溶液缓慢滴入烧杯中的碳酸钠溶液中,同时用均质器搅拌。

5.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和温度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在滴加稀盐酸溶液的过程中,烧杯中的溶液开始呈现橙红色,逐渐变为粉红色。

同时,溶液的温度也有所上升。

实验讨论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橙红色和粉红色的变化是由于酚酞指示剂的酸碱变色特性引起的。

在酸性环境下,酚酞呈现粉红色,而在碱性环境下呈现橙红色。

2. 温度的上升是由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放热特性。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导致溶液的温度上升。

实验意义: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过程。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生活中许多重要过程的基础。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释许多实际问题,比如酸雨的形成和中和处理等。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变化和温度上升的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这次实验不仅增加了我们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也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实验结果也为我们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总结: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化学基础实验实训报告

化学基础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2.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能力;3.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实训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知识、玻璃仪器的洗涤与使用、滴定分析操作技术、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室安全知识(1)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2)熟悉实验室的消防器材和紧急疏散路线;(3)学习实验室事故的处理方法。

2.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使用(1)了解玻璃仪器的种类和用途;(2)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包括震荡水洗、润洗、干燥等;(3)学会正确使用玻璃仪器,如滴定管、量筒、烧杯等。

3. 滴定分析操作技术(1)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掌握酸碱滴定的操作方法,如滴定管的使用、滴定终点的判断等;(3)进行酸碱滴定实验,测定溶液的浓度。

4. 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1)了解常用分析仪器的种类和用途;(2)掌握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如pH计、电导率仪等;(3)进行分析仪器的操作实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室安全知识通过本次实验实训,我们掌握了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熟悉了实验室的消防器材和紧急疏散路线,了解了实验室事故的处理方法。

2.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使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正确洗涤玻璃仪器的方法,掌握了玻璃仪器的使用技巧,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3. 滴定分析操作技术通过酸碱滴定实验,我们掌握了滴定分析的操作方法,学会了滴定管的使用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测定了溶液的浓度。

4. 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pH计、电导率仪等常用分析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化学基础实验实训,我们掌握了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程,熟悉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化学实验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水平,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础实验化学_实验报告

基础实验化学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酸碱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测定溶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

本实验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以标准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溶液,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出酸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量筒、滴定管夹、滴定管、洗瓶、滴定台等。

2. 试剂:0.1mol/L盐酸溶液、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指示剂、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滴定管: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分别用待测酸溶液和标准碱溶液冲洗3次,再用待测酸溶液或标准碱溶液润洗2-3次。

2. 准备锥形瓶:用待测酸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

3. 滴定:将锥形瓶放在滴定台上,加入10ml待测酸溶液,然后加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

4. 滴定操作:用碱式滴定管滴加标准碱溶液,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记录滴定终点。

5. 计算酸的浓度:根据滴定所用的标准碱溶液体积和浓度,以及反应方程式,计算出待测酸的浓度。

五、数据处理1.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待测酸溶液的体积、标准碱溶液的体积、反应方程式等。

2. 计算酸的浓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待测酸的浓度:c(酸)= c(碱)× V(碱)/ V(酸)其中,c(酸)为待测酸的浓度,c(碱)为标准碱溶液的浓度,V(碱)为滴定所用的标准碱溶液体积,V(酸)为待测酸溶液的体积。

3. 计算相对误差: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相对误差:相对误差 = |(实验值 - 理论值)/ 理论值| × 100%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待测酸的浓度为0.0968mol/L。

2. 分析:实验过程中,滴定终点判断准确,操作规范,数据记录完整。

计算出的酸的浓度与理论值基本一致,相对误差较小。

初中基础化学实验教案

初中基础化学实验教案

初中基础化学实验教案
年级:初中
实验名称:溶解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固体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
2、掌握溶解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
1、试管;
2、硫酸铜晶体;
3、水;
4、玻璃杯。

三、实验步骤:
1、取一只试管,加入适量水;
2、将硫酸铜晶体加入试管中,观察硫酸铜晶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反复振荡试管,观察硫酸铜晶体的溶解速度;
4、记录溶解完全时试管中的溶液混合物。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操作时要小心轻放试管,避免试管破裂;
2、将溶解完全的溶液混合物倒入玻璃杯中时要小心,避免溅出。

五、实验报告:
1、总结硫酸铜晶体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分析影响硫酸铜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六、拓展实验:
1、尝试将硫酸铜晶体加入冷水和热水中,对比不同温度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基础化学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几种常见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实验,深入了解基础化学原理,并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材料与仪器:1. 玻璃烧杯2. 镊子3. 导管4. 显微镜5. 燃烧器6. 电子天平实验原理:本次实验将涉及几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盐类沉淀反应。

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可以推测出反应类型,并通过实验结论验证推测的正确性。

实验步骤: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a. 取适量稀盐酸倒入玻璃烧杯中。

b. 用电子天平称取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c.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入盛有盐酸的玻璃烧杯中,同时用酸碱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白色结晶沉淀并放出大量气泡。

酸性溶液逐渐中和,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或弱碱性。

实验结论:该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白色结晶沉淀为盐类。

2.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a. 取适量稀硫酸倒入玻璃烧杯中。

b. 用导管将一小段铜线放入硫酸中,观察反应。

c. 将反应产物过滤后收集。

实验现象:铜线与稀硫酸反应,铜线逐渐变细,产生气体和颜色变化。

实验结论: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铜发生氧化反应成为阳离子,并与硫酸中的H+离子生成铜离子和水,同时产生了气体。

3. 盐类沉淀反应实验:a. 取适量硝酸银倒入玻璃烧杯中。

b. 用电子天平称取适量氯化钠固体。

c. 将氯化钠溶液滴加入盛有硝酸银的玻璃烧杯中。

实验现象:滴加氯化钠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该反应为盐类沉淀反应,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盐类沉淀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验证了我们在实验原理部分所推测的反应类型。

化学实验不仅能够让我们直观地观察和感受化学反应的现象,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原理并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积极参与化学实验,通过观察和操作,深入了解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盐类沉淀反应等基础化学原理,培养了实验操作技巧。

基础化学实验报告讨论(3篇)

基础化学实验报告讨论(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本次实验报告旨在通过基础化学实验,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如称量、滴定、加热等,并进行了几个典型的化学反应实验,包括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反应等。

以下是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的讨论。

二、实验现象与分析1. 酸碱滴定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酚酞作为指示剂,滴定了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

实验现象如下:(1)在滴定过程中,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最后变为深红色,此时达到滴定终点。

(2)滴定过程中,发现酚酞指示剂在接近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较快,容易误判滴定终点。

分析:酚酞在酸性溶液中无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

在滴定过程中,当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时,溶液的pH值逐渐升高,酚酞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也随之发生变化。

实验现象表明,酸碱滴定实验成功进行了。

2. 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滴定了已知浓度的硫酸铁溶液。

实验现象如下:(1)在滴定过程中,随着高锰酸钾溶液的加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最后变为深紫色,此时达到滴定终点。

(2)滴定过程中,发现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较强,容易氧化试管壁上的有机物质,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分析: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硫酸铁溶液中的二价铁离子,使其转化为三价铁离子。

实验现象表明,氧化还原滴定实验成功进行了。

但需要注意,实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氧化剂与有机物质的接触,以减少实验误差。

3. 沉淀反应实验实验中,我们进行了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沉淀反应,生成了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实验现象如下:(1)在反应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观察到蓝色沉淀的形成。

(2)沉淀反应过程中,发现沉淀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分析: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该沉淀在常温下溶解度较小。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是大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课程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大学生们可以学习到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原理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相关的知识。

1. 实验室安全意识在进行任何化学实验之前,我们都应该了解实验室的安全意识以及相应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故的发生有可能会给实验者带来极大的危险。

因此,大家需要认真地听从实验老师的安排,在实验中严格按照实验规定操作。

2.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大学基础化学实验需要使用各种化学仪器,包括天平、电子天平、滴定管、容量瓶等。

每种仪器的使用方法都不一样,需要掌握相应的技巧。

要注意仪器的保养与清洁,保证实验的精确和准确度。

3. 常用试剂的制备和使用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使用很多常用的试剂。

这些试剂需要进行精确定量和精确定制,以确保实验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在试剂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安全和卫生,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影响。

4. 实验的操作步骤每项实验都有特定的操作步骤,通常是按照某种顺序进行。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实验操作的顺序,以及各种试剂的加入顺序和数量。

不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 数据分析和处理在实验结果中,往往会涉及到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因此,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

同时,为了减少误差,应该对数据进行校正和修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总之,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课程之一。

学生需要认真对待实验安全意识、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制备、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分析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学生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报告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报告引言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化学原理和实验技术。

本篇文章将以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为主题,探讨实验的重要性、实验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实验对学生的影响。

实验的重要性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是理论学习的延伸和补充,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实验中,我们可以亲自动手,观察和探索化学现象,从而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中的挑战在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挑战。

首先,实验操作要求准确无误,需要掌握各种实验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其次,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如实验物质的不稳定性或实验设备的故障,需要及时处理和解决。

最后,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解释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

实验对学生的影响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

其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探索的过程,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实验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最后,实验还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原理和实验技术的理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实验案例:酸碱中和反应作为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的一个典型案例,酸碱中和反应是我们在实验中常常遇到的实验之一。

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我们可以观察到酸和碱在适当比例下混合后产生的水和盐,以及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一步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结论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化学原理和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

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实验用品: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分液漏斗,锥形瓶,单孔橡胶塞,导气管,药匙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⑴按照右图连接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⑵或向锥形瓶里加入约2克(或1药匙)的二氧化锰,向分液漏斗里加入约30mL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组装好装置。

⑶将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倒放在水槽中。

⑷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当有大量气体产生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反应方程式:⑸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闻氧气的气味。

2、氧气的性质把一根带火星的火柴棒伸入氧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氧气具有性质。

实验指导:1.取铁架台放在靠近自己的左侧,调整铁夹高度后,用铁夹固定锥形瓶;将带有分液漏斗的橡皮塞塞紧在锥形瓶口,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2.取水槽放在铁架台的右侧(其中加约1/2的水),把导气管放入水槽中,用双手捂住锥形瓶,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3.从铁架台上取下锥形瓶,把分液漏斗平放在实验台上,向锥形瓶中加一药匙二氧化锰(锥形瓶倾斜,药匙送入锥形瓶底,再把瓶子竖直)。

4.再将锥形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塞上分液漏斗,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约1/ 2容积的过氧化氢溶液。

5.在水槽中,把一只集气瓶装满水并用玻璃片盖好(瓶内不要留有气泡),将其倒立在水槽中。

6.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注意控制滴加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

7.等均匀冒出气泡时(约需30秒),把导气管伸入集气瓶中,(收集过程中需用手扶住集气瓶,同时注意观察分液漏斗中液体的量,快滴加完时,及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8.氧气集满后(瓶口有大气泡逸出),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立在实验台上。

9.把集气瓶口玻璃片移开一部分,用招手入鼻的方法闻氧气的气味。

基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内容

基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内容

基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内容第一部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一、化学试剂的取用规则1. 固体试剂的取用规则(1)要用干净的药勺取用。

用过的药勺必须洗净和擦干后才能再使用,以免沾污试剂。

(2)取用试剂后立即盖紧瓶盖。

(3)称量固体试剂时,必须注意不要取多,取多的药品,不能倒回原瓶。

(4)一般的固体试剂可以放在干净的纸或表面皿上称量。

具有腐蚀性、强氧化性或易潮解的固体试剂不能在纸上称量,应放在玻璃容器内称量。

(5)有毒的药品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

2. 液体试剂的取用规则(1)从滴瓶中取液体试剂时,要用滴瓶中的滴管,滴管绝不能伸入所用的容器中,以免接触器壁而沾污药品。

从试剂瓶中取少量液体试剂时,则需要专用滴管。

装有药品的滴管不得横置或滴管口向上斜放,以免液体滴入滴管的胶皮帽中。

(2)从细口瓶中取出液体试剂时,用倾注法。

先将瓶塞取下,反放在桌面上,手握住试剂瓶上贴标签的一面,逐渐倾斜瓶子,让试剂沿着洁净的试管壁流入试管或沿着洁净的玻璃棒注入烧杯中。

取出所需量后,将试剂瓶扣在容器上靠一下,再逐渐竖起瓶子,以免遗留在瓶口的液体滴流到瓶的外壁。

(3)在试管里进行某些不需要准确体积的实验时,可以估计取出液体的量。

例如用滴管取用液体时,1cm相当于多少滴,5cm液体占一个试管容器的几分之几等。

倒入试管里的溶液的量,一般不超过其容积的1/3。

(4)定量取用液体时,用量筒或移液管取。

量筒用于量度一定体积的液体,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量度的量筒.二、各种试纸如:pH试纸、Pb(Ac)2试纸碘—淀粉试纸等的使用三、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1. 洗涤要求干净:除了H2O分子以外无其它任何杂物;在玻璃仪器壁上留有均匀的一层水膜,而不挂水珠。

2. 洗涤方法(1)用毛刷洗:用毛刷刷洗仪器,可以去掉仪器上附着的尘土、可溶性物质和易脱落的不溶性杂质。

(2)用去污粉洗:去污粉是由碳酸钠、白土、细纱等混合而成的。

将要洗的容器先用水湿润(必需用少量水),然后,撒入少量去污粉,再用毛刷擦洗,它是利用碳酸钠的碱性具有强的去污能力,细纱的磨擦作用,白土的吸附作用,增强了对仪器的清洗效果。

基础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基础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化学实验课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然而,实验课后的习题是检验我们对实验内容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基础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的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一、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1)盐酸 + 氢氧化钠→ 氯化钠 + 水(2)硫酸 + 氢氧化钾→ 硫酸钾 + 水(3)硝酸 + 氢氧化钙→ 硝酸钙 + 水2.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有:(1)反应生成的盐是由酸和碱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

(2)反应生成的水是由酸和碱中的氢离子和氧离子组成的。

(3)反应过程中,酸的酸度和碱的碱度逐渐减弱,直至中和为止。

二、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1)铁 + 氧气→ 二氧化铁(2)铜 + 硝酸→ 硝酸铜 + 氧气(3)锌 + 铜离子→ 锌离子 + 铜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有:(1)反应中存在电子的转移。

(2)氧化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增加,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减少。

(3)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三、溶液的浓度计算1. 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浓度计算公式:(1)质量浓度(C)= 溶质的质量(m)/ 溶液的体积(V)(2)摩尔浓度(C)= 溶质的摩尔数(n)/ 溶液的体积(V)(3)体积浓度(C)= 溶质的体积(V)/ 溶液的体积(V)2. 浓度计算的注意事项有:(1)质量浓度的单位通常为克/升(g/L)。

(2)摩尔浓度的单位通常为摩尔/升(mol/L)。

(3)体积浓度的单位通常为升/升(L/L)。

四、气体的性质和计算1. 气体的性质有:(1)气体具有可压缩性,体积可以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化学的基本实验报告(3篇)

化学的基本实验报告(3篇)

实验名称: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人员:XXX、XXX、XXX实验目的:1. 熟悉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程。

2. 掌握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学会正确进行化学实验记录。

实验原理: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基本操作,使实验者熟悉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范、操作流程以及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材料:1. 化学试剂:NaOH、HCl、NaCl、KNO3等。

2.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酒精灯、滴定管、移液管、量筒、玻璃棒、铁架台、胶头滴管等。

3. 实验用品:实验报告纸、实验记录本、笔等。

实验步骤:一、称量1. 使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量的NaOH固体。

2. 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

二、溶解1.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2. 用玻璃棒搅拌,直至NaOH固体完全溶解。

1. 将溶解好的NaOH溶液转移到滴定管中。

2.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HCl溶液于锥形瓶中。

3. 用移液管将NaOH溶液滴加到锥形瓶中,直至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4. 记录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

四、数据处理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2.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1. 称量NaOH固体质量:5.00g2. NaOH溶液浓度:0.1mol/L3. 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20.00mL4. HCl溶液浓度:0.1mol/L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

2. 在称量过程中,注意使用天平的准确性和称量速度,避免误差。

3. 在溶解过程中,搅拌要均匀,防止局部过热。

4. 在滴定过程中,注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确保滴定终点准确。

5. 数据处理过程中,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计算精度。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程,熟悉了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重操作规范,确保了实验的安全性。

同时,通过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准确的实验结果。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提高实验技能,为化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基础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实验实验报告基础化学实验实验报告引言:基础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原理。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一些基础化学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和观察。

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实验经验和学习成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几个基础化学实验,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实验操作的技巧。

具体的实验目标包括:1.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 理解气体生成反应的原理,并学会收集和测量气体;3. 了解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并学会通过颜色变化判断离子的存在。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过程:首先,我们取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倒入烧杯中。

然后,使用滴管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

当溶液的酸碱性质中和时,我们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化,并记录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实验结果和观察: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最终变为碱性。

同时,我们记录了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以便计算酸碱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例。

实验二:气体生成反应实验过程:我们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盐酸。

在反应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试管内产生了气体。

我们将试管口放入水中,收集气体,并测量气体的体积。

实验结果和观察: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并且气泡逐渐充满了试管。

我们测量了气体的体积,并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其为氢气。

通过计算气体的体积,我们可以推断出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例。

实验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实验过程:我们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试管中,然后加入一滴氯化钠溶液。

我们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并记录了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和观察:在加入氯化钠溶液后,我们观察到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白色。

这表明氯化钠溶液中的离子与硫酸铜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

通过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判断离子反应的发生。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酸碱中和反应、气体生成反应和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化学基础实验实验报告

化学基础实验实验报告

化学基础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并观察反应产物的性质和性质变化。

实验原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酸和碱的离子会相互结合形成盐和水。

中和反应以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相互结合为基础,生成水H2O。

实验材料和仪器:- 试管- 酸性溶液(如HCl溶液)- 碱性溶液(如NaOH溶液)- 码表- 灯芯- 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溶液)- 滴管实验步骤:1. 取一个试管,加入一定量的酸性溶液(如HCl溶液)。

2. 再取一个试管,加入同样量的碱性溶液(如NaOH溶液)。

3. 在酸性溶液中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慢慢滴加碱性溶液。

4. 观察颜色的变化,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酸碱指示剂的颜色会随着中和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

通常,酸性溶液为红色,碱性溶液为蓝色。

当碱性溶液滴入酸性溶液中,颜色会逐渐变为紫色。

当颜色转变到紫色时,说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已经达到了中和点。

实验讨论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颜色的变化,这是由于酸碱指示剂的性质使得它们在不同的PH值下具有不同的颜色。

当酸和碱中和反应进行时,PH值会逐渐趋向中性,导致酸碱指示剂的颜色从红色或蓝色转变为紫色。

中和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饮用水处理中就会使用酸碱中和反应来中和水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以提高水的质量。

此外,中和反应还可用于矿物油酸值的测定,铝离子的定量分析等。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酸碱中和反应的了解。

我们通过观察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进行情况,并且学习到中和反应的应用。

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会继续了解和探索中和反应的更多应用,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部分实验一 硫酸铜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无机制备的一般方法2、学习台秤、加热、抽滤等无机制备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CuSO 4·5H 2O 俗称蓝矾、胆矾或孔雀石。

是蓝色透明三斜晶体。

在空气中缓慢风化。

易溶于水,难溶于无水乙醇。

加热时失水,当加热至258℃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为白色无水CuSO 4。

无水CuSO 4易吸水变蓝,利用此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微量的水。

CuSO 4·5H 2O 用途广泛,如用于棉及丝织品印染的媒染剂、农业的杀虫剂、水的杀菌剂、木材防腐剂、铜的电镀等。

同时,还大量用于有色金属选矿(浮选)工业、船舶油漆工业及其他化工原料的制造。

本实验以工业氧化铜和硫酸为主要原料制备CuSO 4·5H 2O ,其中的不溶性杂质在过滤时可除去,可溶性杂质Fe 2+和Fe 3+,需用氧化剂(如H 2O 2)将Fe 2+氧化为Fe 3+后,调节 pH 值在3~4(注意不使溶液的pH >4,若pH 值过大,会析出碱式硫酸铜的沉淀,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再加热煮沸,使 Fe 3+水解成为 Fe(OH)3沉淀而除去。

将除去杂质的CuSO 4溶液进行蒸发,冷却结晶,减压过滤后得到蓝色CuSO 4·5H 2O 。

三、仪器和试剂仪器:台秤、煤气灯、铁架台、布氏漏斗、吸滤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滤纸、pH 试纸试剂: 工业CuO 、 H 2SO 4(3mol ·L -1)、H 2O 2(3%)、NH 3H 2O四、实验步骤趁热抽滤于小烧杯中称取工业小火−−→−−−→−−−−→−−−−−−→−∆+∆⋅+-min20ml 20O H min 5)(ml20~17SO H L mol 32421g 4CuO−−−−−→−−−→−−−−→−−→−=⋅++-4pH OH NH molL 2ml3O H %323122搅拌溶液于蒸发皿沉淀弃去−−−−−→−−−−→−↓−−→−=⋅+∆-2~1pH SO H L mol 13min104213)OH (Fe )OH (Fe 溶液于蒸发皿沉淀弃去趁热抽滤称重母液回收抽滤出现晶膜结晶冷却浓缩→⋅−→−−−→−−−→−∆O 2H 54CuS O五、实验结果CuSO 4·5H 2O 的产量: CuSO 4·5H 2O 的产率:实验二 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标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 的方法2、学习分析天平、碱式滴定管的使用二、实验原理NaOH 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 2,不符合直接配制的要求,只能间接配制,即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 Fe2(SO4)3 + K2C2O4 → 2K3[Fe(C2O4)3]·3H2O
1. 制备三草酸合铁(III)酸钾
反应方程式:
(NH4)2Fe(SO4)2·6H2O + H2C2O4 = FeC2O4·2H2O↓
+ (NH4)2SO4 + H2SO4 + 4H2O
(1)
6FeC2O4·2H2O +3 H2O2 + 6 K 2C2O4 = 4 K3[Fe(C2O4)3]·3H2O
3. 产品组成的定量分析
(1)水分的测定 (不做) (2) Fe3+与C2O42-的配位比测定 试液的配制;C2O42-的测定;Fe3+ 的测定
1.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制备
(1)制备FeC2O4·2H2O:
• 称取5.0 g自制的(NH4)2 SO4·FeSO4·6H2O固体于100 mL烧杯中 • 加入40 mL去离子水和5~6滴2 mol·L-1H2SO4溶液 • 加热使其溶解 • 向此溶液中加入2.0 g H2C2O4·2H2O固体 • 在不断搅拌下加热至沸,析出 • 静置,尽量使沉淀沉降,倾出上清液 • 在沉淀上加入约20 mL去离子水 • 搅拌并温热洗涤沉淀,静置后倾出上清液
l MnSO4:降低Mn(Ⅲ)/Mn(Ⅱ) ,避免MnO4-
与Cl-发生诱导反应。
n 5 c V 10 C O2 2 2 4
3
MnO
4
Mn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1)
3. 产物组成的定量分析
(2) Fe3+ 和C2O42-配位比的测定 ② 测定Fe3+ :
SnCl2-TiCl3联合还原法,先将Fe3+还原为Fe2+,再用 KMnO4标准溶液滴定。
根据现象可以判断Fe3+、 C2O42- 处于配合物的内界还是外界。
3. 产物组成的定量分析
(1) 结晶水的测定(略) 由于产物在110℃下烘 1 h以上即可失去全部的结
晶水,所以可以利用重量分析法测定结晶水的含量。
(2) Fe3+ 和C2O42-配位比的测定 用KMnO4法测定K3[Fe(C2O4)3]·3H2O中Fe(Ⅲ)和
nC2O24-
5 2
cMnO-4
V
MnO-4 (1)
103
nFe3+ 5cMnO-4 (V MnO-4 (2) V MnO-4 (1) ) 103
③ 配位比的测定
n : n ? C O2 24
Fe 3
1(. 三1)草制酸备F合eC铁2O(I4I·2IH)酸2O钾(2的) 氧制化备(3) 生成配合物 2(.1产)K品+的组鉴成定 的(2)定Fe3性+的分鉴定析(3() C不2O做42-的)鉴定
(NH4)2SO4·FeSO4·6H2O
FeC2O4·2H2O
K3[Fe(C2O4)3]·3H2O
② (NH4)2SO4·FeSO4·6H2O
FeC2O4·2H2O
K3[Fe(C2O4)3]·3H2O
③ FeSO4 + K2C2O4 + 2H2O
FeC2O4·2H2O
K3[Fe(C2O4)3]·3H2O
+ 2 Fe(OH)3↓
(2)
2 Fe(OH)3 + 3 H2C2O4 + K 2C2O4 = 2 K3[Fe(C2O4)3]·3H2O (3)
(2)式 + (3)式
2FeC2O4·2H2O + H2O2 + H2C2O4 +3 K 2C2O4 = 2K3[Fe(C2O4)3]·3H2O
放置即可析出产物的结晶(放置时间短需加乙醇)。
44
综合训练无机合成、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 掌握确定化合物组成的原理和方法。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制备
产物组成的定性分析(略)
产物组成的定量分析
n结晶水的测定(略) nFe3+ 和C2O42-配位比的 测定
1. 制备三草酸合铁(III)酸钾
常见合成路线:
① Fe
H2SO4 (NH4)2SO4
2. 产物组成的定性分析 (略)
uK+ :鉴定试剂为Na3[Co(NO2)6](中性或醋酸介质) 2 K+ + Na+ + [Co(NO2)6]3- = K2Na[Co(NO2)6]↓
u Fe3+:鉴定试剂为KSCN Fe3+ + n SCN- = Fe(SNC)n3-n
uC2O42-与Ca2+ 生成白色沉淀CaC2O4
C2O42-的配位比。
3. 产物组成的定量分析
(2) Fe3+ 和C2O42-配位比的测定 ① 测定C2O42-:
滴定反应:5 C2O42- + 2MnO4- + 16H+ = 10CO2 + 2Mn2+ + 8H2O
滴定条件
酸度(?) 温度(?) 滴定速度(?) 滴定终点(?) 加入MnSO4滴定液(?)
WO2.67(OH)0.33 + O2 + H2O → WO42- (蓝色消失)
3. 产物组成的定量分析
(2) Fe3+ 和C2O42-配位比的测定 ② 测定Fe3+ :
滴定反应式:5 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5 Fe2+ + MnO4- + 8H+=5 Fe3+ + Mn2+ + 4H2O
3. 产物组成的定量分析
(2) Fe3+ 和C2O42-配位比的测定 ① 测定C2O42-: 5 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MnSO4滴定液
l H2SO4:提供酸性介质。 l H3PO4:与Fe3+配位,形成Fe(PO4)23-,将 Fe3+的黄色掩盖,利于终点观察。
基础化学实验
基础化学实验中心 山东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合成 及组成测定
1
学习制备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基本原理和 操作方法。
22
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铁及草酸根含量的方法 和原理。
掌握SnCl2—TiCl3联合还原法的基本原理,
33 硫酸锰滴定液的组成及作用。
预处理:2Fe3+ + Sn2+ → 2Fe2+ + Sn4+ H2O + Fe3+ (剩余) + Ti3+ → Fe2+ + TiO2+
H2O + Ti3+(剩余) + WO42-→TiO2+ + WO2.67(OH)0.33 (蓝色)
加水稀释后: 4Ti3+(剩余)+ O2 + H2O → 4TiO2+ + 4H+
• 再洗涤沉淀2次,以除去可溶性杂质
• 最后尽可能倾净清液
1.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制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