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开店》教案
7.5小熊开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7.5小熊开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
因此,在准备这个教学计划时,我深思熟虑,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5课时的小熊开店。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小熊开店的故事,理解乘法分配律,掌握其应用。
具体包括:1. 小熊开店问题的引入;2.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证明;3.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难点是乘法分配律的证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包括PPT和动画视频,以及学具,包括计算器和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讲述小熊开店的经历,让学生们融入到情景中,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我会详细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通过PPT和动画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乘法分配律的证明过程。
3. 练习:在讲解结束后,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计算,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将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证明过程呈现出来,方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25 × (30 + 40) = ?2. 36 × (20 + 15) = ?答案:1. 25 × (30 + 40) = 25 × 30 + 25 × 40 = 750 + 1000 = 17502. 36 × (20 + 15) = 36 × 20 + 36 × 15 = 720 + 540 = 126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乘法分配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同时,我会设计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
北师大版《小熊开店》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北师大版《小熊开店》教学设计(精选12篇)北师大版《小熊开店》篇1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体会乘除的互逆关系。
3.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除的互逆的关系。
准备:课件1:“小熊开店”的主题图;课件2:闯过这一关(一组口算题);课件3:蚂蚁搬家。
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引入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你们高兴吗?(高兴)今天动物王国的小熊起得特别早,原来啊,是它的小小商店今天开张了(一边说一边板书课题:小熊开店)。
二.对话平台玩中学1.说一说老师:走,我们去看看它的店里有些什么?(出示课件1“小熊开店”的主题图)学生一边看图一边答,有“洋娃娃,皮球,风筝,铅笔盒,坦克”。
老师接着问:“你最喜欢什么?” (洋娃娃)“准备买几个”需要多少钱?怎么算的?2.想一想:(1).帮帮小猴。
小猴、小狗、小猫它们也来买东西了。
小猴特别喜欢坦克,它想买4辆,可就是不知道要多少钱?谁来帮帮它?(出示:4辆坦克需要多少钱?),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说,老师板书:4 ×5 =20(元)。
4表示什么?5呢?20呢?为什么用乘法算?(2). 帮帮小狗。
这时啊!小狗也从衣兜里拿出20元钱,吵着要买5辆坦克,小熊说:买不到5辆。
同桌的讨论一下,小狗到底20元能买几辆坦克?(出示:20元钱买几辆坦克?)学生汇报,老师板书:20 ÷ 5 = 4(辆)20表示什么?5呢?4呢?你是怎么算的?(因为“4辆坦克要20元,所以20元能买4辆;”“我想20里面有4个5。
20元就能买4辆坦克”;“一辆5元,2辆10元,4辆20元”“我是用乘法口诀算的”…..)师:你们真棒,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20元买4辆坦克。
请同学们观察4 × 5=20和20÷5=4,你们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如果我们再算20÷5 = 4时,用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呢?(大家公认:用乘法口诀算比较简便)小结:乘法口诀可以算积,也可以求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5小熊开店|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5小熊开店|北师大版教案:小熊开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7.5章《小熊开店》。
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熊开店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总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能够计算总价。
难点: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PPT展示小熊开店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知识点(1)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讲解如何计算总价。
3.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并引导学生一起解答。
例题1:小熊的商店里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的单价是2元/斤,香蕉的单价是3元/斤,小熊买了一斤苹果和两斤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解答:一斤苹果的价钱是2元,两斤香蕉的价钱是23=6元,所以小熊一共花了2+6=8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1:小熊的商店里有橙子和葡萄两种水果,橙子的单价是1元/斤,葡萄的单价是4元/斤,小熊买了一斤橙子和三斤葡萄,一共花了多少钱?练习2:小熊的商店里有牛奶和面包两种食品,牛奶的单价是3元/瓶,面包的单价是5元/个,小熊买了一瓶牛奶和两个面包,一共花了多少钱?5. 板书设计单价× 数量 = 总价六、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
2. 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商店购物,让孩子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总价。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该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熊开店-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熊开店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其中一个小故事叫做"小熊开店"。
我们会学习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以及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我会准备一些人民币的图片,以及一些购物场景的图片,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学具:学生们需要准备一些人民币的模型,以及一些白纸和彩笔,用来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购物场景的图片,让他们观察并描述一下图片中的情景。
2. 知识点讲解:我会利用人民币的图片,向学生们介绍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们观看并解释解题过程。
4. 随堂练习:我会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包括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种面值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5元钱,他想买一本3元钱的笔记本,他还需要多少钱?2. 小红有10元钱,她买了一支2元钱的铅笔,她还剩下多少钱?答案:1. 小明还需要2元钱。
2. 小红还剩下8元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并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但在课堂上,有些学生对于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还不太理解,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
可以让学生们回家后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们使用人民币的情景,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在教学内容中,我需要重点关注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其特点。
《小熊开店》 学历案

《小熊开店》学历案一、学习主题小熊开店二、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故事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习重难点1、重点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解决问题。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正确列出乘法算式。
2、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乘法算式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四、学习资源1、教材2、多媒体课件3、学具(小棒、卡片等)五、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小熊的店里看看,小熊开了一家杂货店,里面的东西可多了,但是小熊在卖东西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需要我们来帮忙解决,大家愿意吗?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熊开店”。
(二)探究新知1、观察情境图出示小熊开店的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都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2、提出问题(1)小兔子想买4 个文具盒,每个文具盒5 元,一共需要多少钱?(2)小猴子想买 3 个皮球,每个皮球 6 元,一共需要多少钱?3、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思考:要求买 4 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钱,就是求 4 个 5 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4×5 = 20(元)。
(2)同理,要求买 3 个皮球一共需要多少钱,就是求 3 个 6 是多少,列式为 3×6 = 18(元)。
4、总结方法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先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看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然后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1、基础练习(1)小熊的店里还有很多商品,比如笔记本每本 2 元,铅笔每支 3 元,橡皮每个 1 元。
小明买了 5 本笔记本,一共需要多少钱?(2)小红买了 2 支铅笔,一共需要多少钱?2、拓展练习(1)小熊为了吸引顾客,决定搞促销活动,每个文具盒原价5 元,现在买 3 个送 1 个。
二年级小熊开店教案

二年级小熊开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小熊开店的故事情节,认识各种商品和货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掌握各种商品和货币的认识。
难点: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故事情节,准备相关商品和货币的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了解商店的基本知识,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小熊开店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2.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各种商品和货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
3. 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熊开店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简易商店,体验经营商店的乐趣。
2. 学生写一篇关于小熊开店的故事,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
3. 家长协助学生收集各种商品和货币的图片或实物,加强他们对商品和货币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角色扮演等。
2.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包括语言清晰度、逻辑性等。
3. 观察与想象力: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如能否发现商品和货币的特点,能否创作出有趣的故事等。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实体商店,让学生亲身体验购物的过程,增强他们对商品和货币的认识。
2. 开展“小小营业员”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担任营业员的角色,模拟销售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小熊开店》数学教案

《小熊开店》数学教案第1篇:数学《小熊开店》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使学生感受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简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教法运用:情境导入法直观演示法分析法引导法游戏法学法指导:小组交流法问题探究法归纳法观察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这里好热闹啊!你们听出来是什么声音了吗?(鞭*声)原来小熊要请客。
出示课件(小朋友们,店里来了好多客人,我忙不过来了,你们能帮帮它吗?)通过观察后学生讨论交流调动学生积极*为上新课做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问题探究(一)1、说一说,想一想师:瞧,谁来了?(小猴,小猫)我们看看他们要买什么?先问问小猴吧!出示课件(买4个坦克要多少钱呢?)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师:那怎么计算呢?(四五二十,强化乘法口诀。
)问问小猫买什么呢?小猫也要买坦克,他有20元,可以买几辆坦克呢?师: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1辆车5元,20里有几个5,就有几辆车。
求20里有几个5,用除法。
)结果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利用乘法口诀,四五二十。
)师:利用乘法口诀,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小熊开店》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使学生感受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简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教法运用:情境导入法直观演示法分析法引导法游戏法学法指导:小组交流法问题探究法归纳法观察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这里好热闹啊!你们听出来是什么声音了吗?(鞭*声)原来小熊要请客。
小熊开店(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监控,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通过“小熊开店”这个情境,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学会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并通过箭头来表示方向,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用箭头来表示方向,学生可能不理解箭头所代表的具体方向。
(3)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4)小组合作中,学生可能不擅长与他人沟通和协作。
(5)学生可能对“小熊开店”这个情境不感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应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通过实物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位置与方向”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7《小熊开店》(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5课时小熊开店·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并会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求商了。
部分认知水平层次高一点的学生在“摆一摆”、“圈一圈”的直观操作中已经感悟出乘法口诀可以表示平均分的结果,所以本节课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对学生来说不会太陌生。
二、教学目标1.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能把一个乘数不相同的乘法算式改写成两个除法算式。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能把一个乘数不相同的乘法算式改写成两个除法算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前面学过的乘法口诀吗?下面就一起来做几道题试试吧!1.算一算,填一填。
3×4=()口诀:_________()×2=12 口诀:_________4×()=12 口诀:_________全班回答,老师核对答案。
师:今天是小熊开店的大喜日子,我们一起到它的店里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说一说小熊商店里都有什么商品?价格各是多少?指名学生说一说:布娃娃9元,玩具车5元,皮球3元,毽子1元,风筝8元。
师:小猫和小兔来到商店,请你帮它们选一选,算一算。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很容易进入情境,利用情境图的直观性,引起学生的注意。
【答案】1.12;三四十二6;二六十二5;四五二十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出示教材例题:(1)20 元可以买几辆?师:这可把小熊难住了,你能帮帮它吗?生:能。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数学信息?生:每辆玩具车5元。
师:求20元可以买几辆玩具车,就是求20里面有几个5,用什么方法计算?生:用除法计算。
列式:20÷5师:你计算吗?(2)探究20÷5的计算方法师: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口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能够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购物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正确解答,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小熊商店的商品卡片)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小熊开店的动画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视频中,小熊开了一家商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商品。
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熊的商店里都卖些什么?2、讲授新课(1)展示小熊商店的商品及价格出示课件,展示小熊商店里的文具、玩具等商品,并标注价格。
例如:铅笔每支 2 元,橡皮每个 1 元,书包每个 5 元,玩具车每辆 4 元等。
(2)提出问题①小明想买 3 支铅笔,需要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一支铅笔 2 元,买 3 支铅笔就是 3 个 2 元,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2×3 = 6(元)。
②小红想买 4 个橡皮,需要多少钱?同样引导学生分析:一个橡皮 1 元,买 4 个橡皮就是 4 个 1 元,列式为 1×4 = 4(元)。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①如果你有 10 元钱,你能在小熊的商店里买些什么?②怎样用乘法口诀来计算购物的总价?(4)汇报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练习创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购物情境,如去超市购物等,让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

7.5小熊开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解决购物问题,经历探索、交流除法运算方法的过程,理解除法与减法、除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掌握除法运算的本质。
体验除法运算方法的多样化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能用学习过的乘法口诀求商。
能提出并解决购物情境中一些简单的除法问题。
2.学习内容分析:这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起始课,教科书创设了小猫和小兔到小熊商店购物的情境,图中标出了五件商品的价格。
结合此情境,教科书提出了三个问题,这些问题的侧重点不同:第一个问题重在探索、交流除法的运算方法,加深对除法运算意义的理解;第二个问题重在掌握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第三个问题重在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用乘法口诀求商”这一发现,领略数学简捷思维的方法和广泛的应用,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2.难点: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想一想,填一填。
把14个苹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有2个苹果,可以列除法算式_________,算式中的12表示(),4表示(),3表示()。
(2)分一分,填一填。
(1)把8个梨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袋。
(2)把8个梨平均装在4个袋子里,每个袋子装()个。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2.导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动物王国去逛一逛,今天对于动物王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因为小熊的商店就要开张了。
板书课题:小熊开店通过交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和积极性。
探究新知任务一:算算20元可以买几辆玩具车?课件出示:师:这一天小熊商店可热闹了!小兔和小猫都来购买自己喜欢的礼物了,观察上图,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小熊开店(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 二年级上册

小熊开店(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货币的基本单位。
2.学会对一元以内的金额进行加减法运算。
3.学会用手中的货币进行购物和找零的操作。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对货币的基本认识和使用方法。
2.能够熟练地进行小于一元的加减法计算。
3.能够熟练地用手中的货币进行购物和找零的操作。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货币的认识1.引入:“小熊”开餐厅,学生们需要买东西。
2.教师向学生展示人民币纸币和硬币,让学生了解每个纸币和硬币的面值。
3.在黑板上用图示的形式,介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掌握货币的基本单位和面值。
4.给学生出几道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用生活中常有的货币进行计算,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货币的加减法1.引入:“小熊”的餐厅进行了改扩建,需要重新装修,学生们需要计算装修费用。
2.通过课堂上展示的图片,让学生们熟悉装修中常用的材料和价格。
3.给学生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货币面值和加减法,熟练地计算出装修费用。
第三课时:购物和找零1.引入:“小熊”开店了,学生们需要购买物品并找零。
2.教师将一些常见的日常用品放在课桌上,并分发给学生“小熊商店”的目录表。
3.将货币分发给学生,学生们按照目录上的要求,选择需要购买的物品,然后交钱并接收找零。
4.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进行多次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讲授配合练习。
2.游戏性学习。
3.情境教学。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成绩。
2.课堂表现及回答问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货币是孩子们生活中所接触最多的实验资料之一,了解货币的基本面值,掌握小于一元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运用手中的货币进行购物和找零的操作,是二年级学生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本教案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性学习、讲授配合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小熊开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小熊开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在导入新课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小熊开店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
故事中,小熊开了一家水果店,他要把水果平均分给他的朋友们。
在这个过程中,小熊学会了分数的概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单元《分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线的画法,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读写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法,能够正确地表示一个物体或计量单位的几分之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线的画法。
教学重点:分数的读写法和表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水果、卡片。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2. 探究分数的意义(10分钟)(1)讲解分数的定义:将一个物体或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数表示。
(2)演示分数线的画法:以一条线段为例,讲解如何画出分数。
(3)实践操作:让学生用彩笔在卡片上画出分数,并读出分数的名称。
3. 学习分数的读写法(10分钟)(1)讲解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再读分数线,读分子。
(2)讲解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写分子。
4. 巩固练习(10分钟)让学生用卡片上的分数进行互相问答,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分数的定义、分数线的画法、分数的读写法。
七、作业设计(1) 2/3(2) 1/4(3) 3/5答案:略(1)一个苹果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到几分之一个苹果?(2)一张纸的长度是10厘米,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几分之十厘米?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小熊开店的故事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分数的读写法和意义。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分数线的画法讲解不够详细,部分学生掌握不扎实。
在课后,要加强对此部分的辅导和练习。
《小熊开店》教案-

在上完《小熊开店》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模拟开店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乘法的奥秘。这让我意识到,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8的乘法口诀掌握程度不一。有的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而有的学生则显得有些吃力。针对这一点,我决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个别辅导,帮助这部分学生巩固乘法口诀。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沉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乘法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导致在讨论中缺乏自信。为此,我计划在后续教学中多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变化,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模拟开店的过程中,对乘法运算的运用还不够熟练。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强化乘法运算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乘法知识的理解。同时,我也意识到,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快速解决多个相同数量累加的问题。它是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运算方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小熊开店,每件商品的价格是8元,顾客购买了3件。我们可以使用乘法来计算总价,即8×3=24元。这个案例展示了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c.通过实际情境,体会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进行问题分析。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小熊开店(教案)

第6课时 小熊开店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小熊商店开业了,商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小兔和小猫去逛小熊商店,买了一些商品,买的什么呢?我们去看看小熊商店里还有什么吧!(课件情境图)(板书:小熊开店)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绿点1。
(1)课件出示绿点1。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
教师:带了20元可以买几辆小汽车?小熊不知道怎么办了,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教师引导:你从商店的货架上看到小汽车了吗?它的价钱是多少呢?课堂预设:学生齐答:是5元。
教师:20元可以买几辆呢?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
课题用乘法口诀求商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题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购物问题,经历探索、交流除法运算方法的过程,理解除法与减法、除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掌握除法运算的本质。
2.体验除法运算方法的多样化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能用学习过的乘法口诀求商。
3.能提出并解决购物情境中一些简单的除法问题。
教学重点体验除法运算方法的多样化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能用学过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能提出并解决购物情境中一些简单的除法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
(3)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想法,引导学生探究。
(4)结果汇报。
指派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对汇报点评,并给予肯定。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求能买多少辆小汽车实际就是把20每5个一份平均分,求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5)探究20÷5计算方法。
教师:怎样计算20÷5呢?有几位小朋友是这样想的!(课件出示例题解法1、2、3)教师:第一个小朋友画图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课堂预设:学生1:1个点表示1元,20个点就是20元。
买一辆小汽车需要5元,所以每份圈5个。
教师:圈了几份呢?学生2:圈了4份。
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3:可以买4辆小汽车。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教师:你们能看懂下面另外两种方法吗?是怎样想的?小组讨论,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成员交流。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熊开店》优质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熊开店》优质教案《小熊开店》课文告诉我们知道做事情要多动脑筋,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小熊开店》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二年级语文《小熊开店》优质教案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
2.能力目标:知道做事情要多动脑筋,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把事情做好。
3.情感培养: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渗透做事要想到别人,多动脑筋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猴子当上采购员食品店办得红红火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交谈引入老师听说你们特别喜欢小动物,是吗?那你们都知道那些小动物呀?(在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之后)老师接着说,这些动物都生活在一个大森林中,你们看它是谁?(课件出示:小熊、兔子、松鼠、小猴子的图片)学生看屏幕回答问题。
小熊开了一个食品店。
(板书:小熊开店)齐读课题在课题中有一个我们要学的新字,(在“店”字上点一点)问:谁认识这个字?你是怎样认识的?估计学生有人认识多半是通过预习课文知道的,也有小部分是家长告诉的。
对策:表扬能够自己主动学习。
认真观察字形结合笔顺跟随记一记。
指名学生回答。
估计学生回答:广字头下面加一个雨点的“点”去掉四点底,就读商店的店。
师:同学们记字方法很不错,那在田字格中怎样把字写漂亮呢?快观察观察书上的范字。
学生自由观察后发言,示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学生描红后临写。
(学生独立写字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过渡:那食品店办的怎么样呢?答案就在书中我们赶紧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1.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同桌同学交流。
教师出示词语:食品店欢迎萝卜顾客满意辞退意见摆满称赞采购员红红火火谁愿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词语(好、中、差各一名),齐读词语。
2.同桌同学一起读一读课文,(1)互相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估计学生会回答:小熊开了一家食品店,开始请小兔子当采购员,它采购了各种各样的萝卜,还有那些不明白的互相问一问。
《小熊开店》 学历案

《小熊开店》学历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小熊开店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口诀的应用,能够根据情境提出并解决乘法和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能正确区分并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小熊的商店看看,小熊开了一家杂货店,里面的东西可多啦!(2)展示小熊商店的图片,呈现各种商品及价格。
2、探索新知(1)教师提问:小熊的商店里,一个风筝 3 元,一辆玩具汽车 5 元,一个文具盒 4 元,一本笔记本 2 元。
如果买 5 个风筝,需要多少钱?(2)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风筝 3 元,买 5 个就是 5 个 3 相加,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3×5 = 15(元)。
(3)继续提问:如果有 20 元钱,可以买几辆玩具汽车?(4)学生讨论并回答:一辆玩具汽车 5 元,20 元里面有几个 5 元,就可以买几辆,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20÷5 = 4(辆)。
3、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题:①买 3 个文具盒需要多少钱?②18 元可以买几本笔记本?(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一个情境问题,如“小熊商店进了 30 个气球,每个 2 元,全部卖完能得到多少钱?”(2)小组讨论并解决问题,然后汇报交流。
5、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乘法口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强调在生活中要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及反思)-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学习项目学习内容一、核心素养目标1. 数感:- 通过《小熊开店》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字的大小和数量关系,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
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读、比较不同数量的商品,理解数字在实际情境中的意义。
2. 符号意识:- 认识除法符号“÷”,理解除法的含义。
学生能够将小熊开店中的实际问题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学会运用除法符号进行数学表达。
3. 运算能力:- 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除法计算。
在解决小熊开店中的各种问题时,运用除法运算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
4. 几何直观:- 通过观察小熊商店中的商品摆放和场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能够想象和描述商店中的物品位置、数量关系等。
5. 应用意识:- 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小熊开店中的实际问题。
如计算商品的价格、数量等。
二、学习内容《小熊开店》以小熊开商店为情境,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内容包括:1. 认识除法的意义:通过小熊商店中商品的买卖场景,让学生理解除法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2. 除法算式的读写:学会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
3. 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小熊商店的情境中,解决各种与商品买卖、数量分配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如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运算,对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活动来学习数学。
在学习《小熊开店》之前,学生已经对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学习除法奠定了基础。
但是,除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运算概念,可能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部分学生可能在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问题时会遇到挑战,需要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实例来引导。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

小熊开店教学设计小熊开店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1、通过情境教学,让同学初步体会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
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育同学观测类推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活动预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小熊开了个商店,我们一起去参观吧。
小组沟通:你到小熊的店里,看到了什么?二、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板书〕选择如下问题,独立思索,并列式解答。
〔1〕买4辆坦克需要〔〕元,〔2〕20元可以买〔〕辆坦克,2、汇报解答结果。
三、比较发觉小组争论:认真观测上面两道题,你发觉了什么?〔引导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四、想一想,试一试。
1、小猴带了12元,它可以买〔〕个铅笔盒。
2、假如小猴想用这12元可以买皮球,可以买多少个?3、假如你有24元,你在小熊的店里可以买什么物品?五、独立完成解答:24÷3= 28÷4= 20÷5=14÷7= 32÷8= 45÷9=六、作业。
找一找,生活中什么问题可用除法表示。
教学反思:小熊开店教学设计2教学要求:1.学会8个生字,认读5个字。
2.会读课后词语,用“欢迎”写一句话。
3.朗读课文。
4.说说猴子当上收购员后,为什么食品店办得红红火火。
知道做事情要多动脑筋,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把事情办好。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猴子当上收购员食品点办得红红火火。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了解猴子当上收购员食品点办得红红火火。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生字,了解猴子为什么当上收购员后,食品店办得红红火火。
教学要求:1.认识生字。
2.朗读课文。
3.说说猴子当上收购员后,为什么食品店办得红红火火。
知道做事情要多动脑筋,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把事情办好。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知道猴子当上收购员后,为什么食品店能办得红红火火。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导入:你去过商店买东西吗?你买过什么?2.小熊开了一个食品店,你们想去看看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6课:小熊开店。
二年级数学上册《小熊开店》教案、教学设计

a.在小熊开店的故事中,还有哪些数学问题可以挖掘?
b. 20以内加减法运算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c.你是如何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注意书写规范,保持作业整洁。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抓住学生对故事情境的兴趣,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其数学学习积极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加减法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熊开店的故事为主线,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2.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加减法运算。教师趁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在小熊开店中的应用。
3.教师出示小熊开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根据小熊开店的故事,提炼出加减法运算的数学问题,如:“小熊卖掉了3个苹果,又卖掉了4个橘子,一共卖掉了多少个水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二次复备洪水学区数学备课组
小熊开店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
除法”第5节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体会乘除的
互逆关系。
3.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教学重点
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乘除的互逆的关系。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一、课前基本功训练
3×2= 5×2= 4×3= 3×3=
1×2= 2×2= 4×1= 1×3=
4×2= 6×2= 5×3= 3×4=
6×1= 5×3= 6×3= 3×6=
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小熊开店”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2.谈话:同学们,今天动物王国的小熊起得特别早,
原来啊,是它的小小商店今天开张了(一边说一边板
书课题:小熊开店)。
三、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能够将自己的劳动果实与小伙伴们分享,是一件
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能
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自主探究、解疑分享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这些问题怎样计算
呢?
(1)4辆坦克需要多少钱?
(2)20元钱买几辆坦克?
(3)36元可以买几个布娃娃?
二次复备
2.尝试解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看了一幅图发现了这
么多的数学问题,还想办法解决了,真不简单,谁能
说说乘法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4.理解4×5的两个含义。
(1)提问:4 ×5 =20(元)。
4表示什么?5呢?
20呢?为什么用乘法算?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5.提问:20 ÷5 =4(辆)
20表示什么?5呢?4呢?你是怎么算的?
(因为“4辆坦克要20元,所以20元能买4辆;”“我
想20里面有4个5。
20元就能买4辆坦克”;“一辆5元,
2辆10元,4辆20元”“我是用乘法口诀算的”…..)
师:你们真棒,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20元买4辆
坦克。
请同学们观察4 ×5=20和20÷5=4,你们发
现了什么?
(让学生各抒己见)
如果我们再算20÷5 =4时,用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呢?
(大家公认:用乘法口诀算比较简便)
二次复备小结:乘法口诀可以算积,也可以求商。
乘法口
诀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
便。
我们要熟记它。
五、课间放松
学生跟音乐做律动
六、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闯过这一关。
出示课件2(一组口算题。
略)
开火车:前一个说得数,下一个说相应的口诀……
老师宣布:闯关成功,继续逛,看蚂蚁在干什么?
(2).蚂蚁搬家
出示课件3:蚂蚁搬家。
思考: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应该用什么法来解决?你是怎么想的?
七、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3)做“小鸟回家”的游戏
师:同学们表现得很棒,动物王国的鸟妈妈特的邀
请你们扮演她的鸟宝宝,做一个“小鸟回家”的游戏。
老师出示带有门牌号的4间房子,贴在黑板上。
让
“鸟宝宝”对着手中的卡片找自己的家。
可拿32 ÷8和32 ÷4的“宝宝”怎么也找不到
自己的家。
这时,全班的同学也帮着找,确实没有。
师:看来啊,32 ÷4和32 ÷8这两只“鸟宝
宝”的家确实没有在这,没关系,我们帮他们建一个
新家好吗?(好)他们的门牌号是多少呢?(老师在黑板上又贴了门牌号为“四八三十二”的一间房子)(4)动物赛跑
师:你们让鸟宝宝安全的回家了,国王非常高兴,请你们扮演小马、小鹿、小羊)。
老师把准备好的3组卡片,分别发给3个组,同位的合作做一题,做完后马上传给前一位……看哪个组最先传到前面老师的手中,
老师根据做得又对又快的评出第一、第二、第三。
八、畅谈收获、自我评价
1.学生谈感想,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小结:你们玩得开心吗?你有哪些收获?
师:乘法和除法是一对好朋友,在计算它们时,可以用同一句相应的口诀来计算了,这样啊,就给我们计算带来很多方便。
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的关于乘除法的数学知识,你们也去找找吧!
教后小记
二次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