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文科数学公式大全
高考文科数学必背公式有哪些
高考文科数学必背公式有哪些有很多的文科同学数学成绩是非常的不好的,其实要想学好数学最主要就是把公式记住,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考文科数学必背公式,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考文科数学必背公式函数、导数1、函数的单调性(1)设x1、x2[a,b],x1x2那么f(x1)f(x2)0f(x)在[a,b]上是增函数;f(x1)f(x2)0f(x)在[a,b]上是减函数.(2)设函数yf(x)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f(x)0,则f(x)为增函数;若f(x)0,则f(x)为减函数.2、函数的奇偶性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都有f(-x)=f(x),则f(x)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都有f(x)f(x),则f(x)是奇函数。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解三角形公式: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余弦定理:a2=b2+c2-2bc_cosAsin(A+B)=sinCsin(A+B)=sinAcosB+sinBcosAsin(A-B)=sinAcosB+sinBcosAsin2A=2sinAcosAcos2A=2(cosA)2-1=(cosA)2-(sinA)2=1-2(sinA)2tan2A=2tanA/[1-(tanA)2](sinA)2+(cosA)2=1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k∈Z)cos(2kπ+α)=cosα(k∈Z)tan(2k π+α)=tanα(k∈Z)cot(2kπ+α)=cotα(k∈Z)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三: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公式六: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怎么才能让数学成绩快速提高?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
高中文科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文科数学知识点全总结1、常用数学公式表(1)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
(2)三角不等式|a+b|≤|a|+|b|;|a-b|≤|a|+|b|;|a|≤b-b≤a≤b;|a-b|≥|a|-|b|-|a|≤a≤|a|。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b-b+√(b2-4ac)/2a。
(4)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x1*x2=c/a,备注:韦达定理。
(5)判别式1)b2-4a=0,备注:方程存有成正比的两实根。
2)b2-4ac\ue0,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3)b2-4ac\uc0,备注:方程存有共轭复数根。
2、三角函数公式(1)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2)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3)半角公式sin(a/2)=√((1-cosa)/2);sin(a/2)=-√((1-cosa)/2);cos(a/2)=√((1+cosa)/2);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三文科数学公式总结
高三文科数学公式总结
高三文科数学公式是高中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们不仅是解决高等数学问题的必要工具,而且也是理解数学的基础。
高三的数学公式总结,将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数学。
一、几何公式
(1)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b
直角三角形内角和公式:a+b+90=180
(2)圆形
圆形面积公式:S=pi*r^2
圆形周长公式:C=2*pi*r
(3)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b*sinC
二、代数公式
(1)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公式:
x=(-b±√b^2-4ac)÷2a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公式
联立一元二次方程无理解方法:
x=(c2-b2)/(2a2) y=(c1-b1)/(2a1)
(3)有理函数的定义域公式:D = {x | P(x)≠0}
三、概率统计公式
(1)互斥事件概率公式
p(A1∪A2∪A3)=p(A1)+p(A2)+p(A3)
(2)条件概率公式
p(A|B)=p(A∩B)/p(B)
(3)独立事件概率公式
p(A∩B)=p(A)*p(B)
四、时间函数公式
(1)速度公式
v=s/t
(2)加速度公式
a=Δv/Δt
(3)动量公式
p=m*v
以上就是高三文科数学公式总结,它们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考前熟练掌握各种公式也会大有裨益,从而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
文科数学高考知识点公式
文科数学高考知识点公式在文科数学高考中,知识点很多,其中公式是我们必须牢记的重要内容。
这些公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类数学问题,还能提高解题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文科数学高考知识点公式,并探讨其应用。
1. 几何平均数公式几何平均数是一组数的乘积开方。
在高考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平均数解题,而几何平均数公式是计算几何平均数的重要工具。
公式如下:对于正数a_1、a_2、...、a_n,它们的几何平均数G满足以下公式:G = (a_1 * a_2 * ... * a_n)^(1/n)例如,求1、2、3、4、5的几何平均数,可以应用该公式:G = (1 * 2 * 3 * 4 * 5)^(1/5) = 2.6052. 排列组合公式在高考中,排列组合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排列组合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排列和组合的数量。
(1)排列公式:对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进行排列,排列数用P表示,计算公式为:P(n,r) = n!/(n-r)!例如,从5个数中取出3个数进行排列,可以应用该公式:P(5,3) = 5!/(5-3)! = 60(2)组合公式:对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进行组合,组合数用C表示,计算公式为:C(n,r) = n!/((n-r)! * r!)例如,从5个数中取出3个数进行组合,可以应用该公式:C(5,3) = 5!/((5-3)! * 3!) = 103. 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公式在几何学中,相似三角形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求解未知边长的三角形问题。
设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比为m: n,那么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m²: n²。
例如,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一个边长比为2:3,求其面积比,可以应用该公式:面积比 = 2²:3² = 4:94.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在高考中,等差数列是一个常见的数列类型。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等差数列的和。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大全(如有错误,自行修改)
a b
cos sin
.
双曲线:
x a
2 2
y2 b2
1 (a>0,b>0), c 2
a2
b2 ,离心率 e
c a
1
,渐近线方程是
y
b a
x
.
抛物线:
y2
2
px
,焦点
(
p 2
,0)
,准线
x
p 2
。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
36、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
x2 (1)若双曲线方程为 a 2
d A,B (x2 x1)2 ( y2 y1)2 (A (x1, y1) ,B (x2 , y2 ) ).
32、点到直线的距离
d | Ax0 By0 C | A2 B2
(点 P(x0 , y0 ) ,直线 l : Ax By C 0 ).
33、 圆的三种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x a)2 ( y b)2 r2 .
40、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 (2)先证面面平行 41、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方法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平面平行) 42、证明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方法
转化为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
43、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一个平面内垂直交线的直线垂直另一个平面)
x y
2 x2 y2
tan
y x
(x
0)
第 6页(共 6页)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文科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文科1.代数运算公式:(1) 二项式公式:(a + b)^2 = a^2 + 2ab + b^2,(a - b)^2 = a^2 - 2ab + b^2,(a + b)(a - b) = a^2 - b^2(2) 平方差公式:(a + b)^2 - (a - b)^2 = 4ab(3) 证明等式:(a + b)^3 = a^3 + 3a^2b + 3ab^2 + b^3,(a -b)^3 = a^3 - 3a^2b + 3ab^2 - b^3(4)等比数列求和:S_n=a(1-q^n)/(1-q),其中a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5) 二次根式相加:√a + √b = √(a + b + 2√ab)(6)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2.几何公式:(1)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1/2 * a * b * sinC,其中a,b为两边的长度,C为两边夹角的度数(2) 三角形边长关系:a/sinA = b/sinB = c/sinC = 2R,其中R为外接圆半径(3) 三角函数的和与差的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tan(A ± B) = (tanA ± tanB)/(1 ∓ tanAtanB)(4) 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sin2A = 2sinAcosA,cos2A = cos^2A - sin^2A = 2cos^2A - 1 = 1 - 2sin^2A,tan2A = (2tanA)/(1 - tan^2A)(5)圆的面积公式:S=πr^2,其中r为半径(6)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r为半径3.概率与统计公式:(1)加法原理:P(A∪B)=P(A)+P(B)-P(A∩B),其中P(A)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P(B)为事件B发生的概率,P(A∩B)为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2)乘法原理:P(A∩B)=P(A)×P(B,A),其中P(A)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P(B,A)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3)期望:E(X)=μ=∑(xP(x)),其中X为随机变量,x为随机变量X 的取值,P(x)为X取值为x的概率(4) 方差:Var(X) = σ^2 = E((X - μ)^2),其中E为期望,σ^2为方差,(X - μ)^2为随机变量X与其期望之差的平方以上是高中数学文科相关的一些公式,但由于篇幅有限,可能并未包含所有相关的公式。
高考数学公式文科总结
高考数学公式文科总结高考数学公式是文科考生备考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础内容之一,它们在解题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高考数学公式,供文科考生参考。
一、函数与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设它的解为x1和x2,则有以下关系式成立:x1 + x2 = -b / ax1 * x2 = c / a2. 平方差公式:(a+b)^2 = a^2 + 2ab + b^2(a-b)^2 = a^2 - 2ab + b^23. 两角和公式:sin(a+b) = sin(a)cos(b) + cos(a)sin(b)cos(a+b) = cos(a)cos(b) - sin(a)sin(b)tan(a+b) = (tan(a)+tan(b)) / (1-tan(a)tan(b))4. 两角差公式:sin(a-b) = sin(a)cos(b) - cos(a)sin(b)cos(a-b) = cos(a)cos(b) + sin(a)sin(b)tan(a-b) = (tan(a)-tan(b)) / (1+tan(a)tan(b))5. 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公式:a^2 - b^2 = (a+b)(a-b)二、集合与概率1. 全概率公式:对于一系列两两互斥的事件A1, A2, ..., An,且概率不为零,则有:P(B) = P(B|A1)P(A1) + P(B|A2)P(A2) + ... + P(B|An)P(An)2. 条件概率公式:对于事件A与事件B,且概率不为零,则有:P(A|B) = P(AB) / P(B)3. 二项分布公式:对于n重伯努利试验,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p,失败的概率为1-p(p为常数),则在n次试验中,成功的次数X服从二项分布:P(X=k) = C(n, k) * p^k * (1-p)^(n-k)4. 正态分布公式:如果随机变量X服从均值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则有:P(a ≤ X ≤ b) = ∫[a, b] (1 / (σ√(2π))) * e^(-(x-μ)^2 / (2σ^2)) dx三、解析几何1.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设两点A(x1, y1)和B(x2, y2),则AB的距离为:d = √((x2-x1)^2 + (y2-y1)^2)2. 直线的一般方程:Ax + By + C = 0其中A,B和C为常数,且A和B不全为零。
高考文科数学公式大全
高考文科数学公式大全抛物线:y = ax *+ bx + c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 bx再加上 ca > 0时开口向上a < 0时开口向下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还有顶点式y = ax+h* + k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h是顶点坐标的xk是顶点坐标的y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圆:体积=4/3pir^3面积=pir^2周长=2pir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椭圆面积公式: S=πab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
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短半径*PAI*高三角函数: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ot2A=cot2A-1/2cot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s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n[α+2π*n-1/n]=0cosα+cosα+2π/n+cosα+2π*2/n+cosα+2π*3/n+……+cos[α+2π*n-1/n]=0 以及sin^2α+sin^2α-2π/3+sin^2α+2π/3=3/2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四倍角公式:sin4A=-4*cosA*sinA*2*sinA^2-1cos4A=1+-8*cosA^2+8*cosA^4tan4A=4*tanA-4*tanA^3/1-6*tanA^2+tanA^4五倍角公式:sin5A=16sinA^5-20sinA^3+5sinAcos5A=16cosA^5-20cosA^3+5cosAtan5A=tanA*5-10*tanA^2+tanA^4/1-10*tanA^2+5*tanA^4六倍角公式:sin6A=2*cosA*sinA*2*sinA+1*2*sinA-1*-3+4*sinA^2cos6A=-1+2*cosA^2*16*cosA^4-16*cosA^2+1tan6A=-6*tanA+20*tanA^3-6*tanA^5/-1+15*tanA^2-15*tanA^4+tanA^6七倍角公式:sin7A=-sinA*56*sinA^2-112*sinA^4-7+64*sinA^6cos7A=cosA*56*cosA^2-112*cosA^4+64*cosA^6-7tan7A=tanA*-7+35*tanA^2-21*tanA^4+tanA^6/-1+21*tanA^2-35*tanA^4+7*tanA^6八倍角公式:sin8A=-8*cosA*sinA*2*sinA^2-1*-8*sinA^2+8*sinA^4+1cos8A=1+160*cosA^4-256*cosA^6+128*cosA^8-32*cosA^2tan8A=-8*tanA*-1+7*tanA^2-7*tanA^4+tanA^6/1-28*tanA^2+70*tanA^4-28*tanA^6+tanA^8九倍角公式:sin9A=sinA*-3+4*sinA^2*64*sinA^6-96*sinA^4+36*sinA^2-3cos9A=cosA*-3+4*cosA^2*64*cosA^6-96*cosA^4+36*cosA^2-3an9A=tanA*9-84*tanA^2+126*tanA^4-36*tanA^6+tanA^8/1-36*tanA^2+126*tanA^4-84*tanA^6+9*tanA^8十倍角公式:sin10A=2*cosA*sinA*4*sinA^2+2*sinA-1*4*sinA^2-2*sinA-1*-20*sinA^2+5+16*sinA^4cos10A=-1+2*cosA^2*256*cosA^8-512*cosA^6+304*cosA^4-48*cosA^2+10A=-2*tanA*5-60*tanA^2+126*tanA^4-60*tanA^6+5*tanA^8/-1+45*tanA^2-210*tanA^4+210*tanA^6-45*tanA^8+tanA^10·万能公式:sinα=2tanα/2/[1+tan^2α/2]cosα=[1-tan^2α/2]/[1+tan^2α/2]tanα=2tanα/2/[1-tan^2α/2]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cotA+cotBsinA+B/sinAsinB -cotA+cotBsinA+B/sinAsinB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n+1/2^21*2+2*3+3*4+4*5+5*6+6*7+…+nn+1=nn+1n+2/3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 |a-b|≥|a|-|b| -|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 b2-4a=0 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个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图形周长面积体积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半周长p,则S= √[pp - ap - bp - c] 海伦公式p=a+b+c/2和:a+b+c*a+b-c*1/4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absinC/2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a+b+cr/2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abc/4r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则S= √{1/4[c^2a^2-c^2+a^2-b^2/2^2]} “三斜求积” 南宋秦九韶| a b 1 |S△=1/2 * | c d 1 || e f 1 |【| a b 1 || c d 1 | 为三阶行列式,此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a,b,Bc,d, Ce,f,这里ABC| e f 1 |选区取最好按逆时针顺序从右上角开始取,因为这样取得出的结果一般都为正值,如果不按这个规则取,可能会得到负值,但不要紧,只要取绝对值就可以了,不会影响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秦九韶三角形中线面积公式:S=√[Ma+Mb+Mc*Mb+Mc-Ma*Mc+Ma-Mb*Ma+Mb-Mc]/3其中Ma,Mb,Mc为三角形的中线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人教版数学公式大全,文科
高中人教版数学公式大全,文科一、几何公式:1、直角三角形的面积:S=1/2ab;2、球的表面积和体积:S=4πr2;V=4/3πr3;3、圆的周长和面积:C=2πr;S=πr2;4、正n边形顶点角:A=360/n;5、正n边形内角总和:A =(n-2)*180°;6、三棱锥体、四棱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S=a2+πah;V=1/3ah2;7、四面体、六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S=a2√3;V=a3/6√2。
二、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a2+b2=c2。
2、数学归纳法:利用原理归纳出许多命题,保证在一般情况下同样成立。
三、系数法:1、第一型:ax+by=c;2、第二型:ax2+bx+c=0;3、第三型:ax3+bx2+cx+d=0。
四、分式:1、分式加减法: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减。
2、分式乘法:分子分母各自乘以另一分式的分子分母,最后约分即可。
3、分式除法:分子乘以另一分式的分母,分母乘以另一分式的分子,最后约分即可。
五、二次函数:1、一元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y = ax2+bx+c ;2、最高点位置:x=-b/2a;3、函数图像的性质:a>0,函数图像沿y轴双单减;a<0,函数图像沿y轴双单增;4、“乘根”公式:y=(√ax2+bx+c)/2+d;5、方程组:x+y=a,x2+xy+y2=b。
六、三角函数:1、正弦定理:a:b:c=sinA:sinB:sinC;2、余弦定理:a2=b2+c2-2bc cos A。
3、正弦函数y=A sin(ωt+φ) ;4、余弦函数:y=A cos(ωt+φ)。
七、矩形体:1、矩形面积:S=ab;2、棱形面积:S=边长×其高;3、梯形面积:S=1/2(a+b)h;4、矩形、梯形体积:V=abh;5、棱形体积:V=边长×其面积。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文科数学公式:
1.一次函数的方程:y = kx + b,其中 k 为斜率,b 为截距。
2.二次函数的方程:y = ax^2 + bx + c,其中 a、b、c 为常数。
3.立方函数的方程:y = ax^3 + bx^2 + cx + d,其中 a、
b、c、d 为常数。
4.指数函数的方程:y = a^x,其中 a 为底数。
5.对数函数的方程:y = loga(x),其中 a 为底数。
6.三角函数的方程:sin(x)、cos(x)、tan(x)、csc(x)、
sec(x)、cot(x)等。
7.平面几何中的勾股定理:a^2 + b^2 = c^2,其中 a、b、
c 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度。
8.平面几何中的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 a、b、c 为三角形的边长,A、B、C为对应的角度。
9.平面几何中的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其中 a、b、c 为三角形的边长,C为夹角。
10.概率计算中的排列公式:P(n, r) = n!/(n-r)!,其中 n 为总数,r 为选取的数目。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文科数学公式,希望能够帮到你。
(完整版)高考文科数学公式汇总(精简版)
高中数学公式汇总(文科)一、复数1、复数的除法运算22)()())(())((d c iad bc bd ac di c di c di c bi a di c bi a +-++=-+-+=++. 2、复数z a bi =+的模||z =||a bi +二、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cos 1θθ+=,tan θ=θθcos sin . 4、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απ±k 的正弦、余弦,等于α的同名函数,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αππ±+2k 的正弦、余弦,等于α的余名函数,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
5、和角与差角公式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m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m .6、二倍角公式sin 2sin cos ααα=.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22tan tan 21tan ααα=-. 公式变形: ;22cos 1sin ,2cos 1sin 2;22cos 1cos ,2cos 1cos 22222αααααααα-=-=+=+=7、三角函数的周期函数sin()y x ωϕ=+,x ∈R 及函数cos()y x ωϕ=+,x ∈R(A,ω,ϕ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2T πω=;函数tan()y x ωϕ=+,,2x k k Z ππ≠+∈(A,ω,ϕ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T πω=. 8、 函数sin()y x ωϕ=+的周期、最值、单调区间、图象变换9、辅助角公式)sin(cos sin 22ϕ++=+=x b a x b x a y 其中ab =ϕtan 10、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 11、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 2222cos b c a ca B =+-; 2222cos c a b ab C =+-.12、三角形面积公式111sin sin sin 222S ab C bc A ca B ===. 1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ABC 中,有()A B C C A B ππ++=⇔=-+ 14、与的数量积(或内积)θcos ||||b a b a ⋅=⋅15、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设A 11(,)x y ,B 22(,)x y ,则2121(,)AB OB OA x x y y =-=--u u u r u u u r u u u r.(2)设=11(,)x y ,=22(,)x y ,则⋅=2121y y x x +. (3)设=),(y x ,则22y x a +=16、两向量的夹角公式设a =11(,)x y ,b =22(,)x y ,且0≠b ,则222221212121cos y x y x y y x x ba b a +⋅++=⋅=θ17、向量的平行与垂直//⇔λ= 12210x y x y ⇔-=.)(≠⊥ ⇔0=⋅b a 12120x x y y ⇔+=.三、函数、导数18、函数的单调性(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函数.19、函数的奇偶性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高考文科数学公式大全
一、函数、导数 1、函数的单调性 (1)设那么上是增函数; 上是减函数.(2)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则为增函数;若,则)(x f 为减函数.2、函数的奇偶性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都有,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则)(x f 是奇函数。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函数)(x f y =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应的切线方程是.4、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①;②; ③;④; ⑤;⑥; ⑦;⑧5、导数的运算法则 (1). (2). (3). 6、会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7、求函数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当时: (1)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大值;(2)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小值.二、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 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9、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的正弦、余弦,等于的同名函数,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的正弦、余弦,等于α的余名函数,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
10、和角与差角公式; ;.11、二倍角公式...公式变形:12、三角函数的周期 函数,x ∈R 及函数,x ∈R(A,ω,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函数,(A,ω,ϕ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13、 函数sin()y x ωϕ=+的周期、最值、单调区间、图象变换14、辅助角公式其中15、正弦定理.16、余弦定理; ; .17、三角形面积公式.19、与的数量积(或内积)20、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设A ,B ,则.(2)设a =11(,)x y ,b =22(,)x y ,则=.(3)设a =,则21、两向量的夹角公式 设a =11(,)x y ,b =22(,)x y ,且,则22、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三、数列23、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的和的关系( 数列的前n 项的和为).2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5、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公式为.26、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7、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公式为或.五、解析几何28、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直线过点,且斜率为). (2)斜截式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 ()(111(,)P x y 、()). (4)截距式(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5)一般式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29、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若, ①; ②. 30、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 11(,)x y ,B 22(,)x y ).31、点到直线的距离(点,直线l :0Ax By C ++=).3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 弦长=其中.六、立体几何33、证明直线与直线平行的方法(1)三角形中位线 (2)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34、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2)先证面面平行35、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方法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平面....平行)36、证明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方法转化为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37、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直线垂直)(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一个平面内垂直交线的直线垂直另一个平面)38、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方法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9、柱体、椎体、球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圆柱侧面积=,表面积=圆椎侧面积=,表面积=(是柱体的底面积、是柱体的高).(S是锥体的底面积、h是锥体的高).球的半径是,则其体积,其表面积.40、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及计算41、点到平面距离的计算(定义法、等体积法)42、直棱柱、正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的性质:侧棱平行且相等,与底面垂直。
关于高考文科数学公式大全
关于高考文科数学公式大全1.度量衡与单位转换:(1)1英寸(in)=2.54厘米(cm)(3)1英尺(ft)=30.48厘米(cm)(4)1英寻(ftm)=1.8288米(m)(5)1英亩(ac)=4046.8564平方米(m²)(6)1平方英尺(ft²)=929.0304平方厘米(cm²)(7)1平方英寸(in²)=6.4516平方厘米(cm²)(8)1英磅(lb)=0.4536千克(kg)(9)1盎司(oz)=28.3495克(g)2.代数公式:(1)二次方程求根公式:设ax²+bx+c=0,则 x = (-b ± √(b²-4ac))/2a(2)一次方程:ax+b=0,则 x=-b/a3.平面几何公式:(1)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²,三角形面积=底×高/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圆面积=πr²(2)周长:长方形周长=2×(长+宽),正方形周长=4×边长,圆周长=2πr(3)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任意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
c²=a²+b²4.函数与方程:(1)直线斜率:设直线过点(x₁,y₁)和(x₂,y₂),则斜率k=(y₂-y₁)/(x₂-x₁)(2)一次函数: y = kx + b(3)二次函数顶点坐标:设y=ax²+bx+c,顶点为 (-b/(2a), -Δ/(4a))(4)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y = a^x 和 y = loga(x) 是互为反函数的。
5.概率与统计:(1)平均值:已知n个数x₁,x₂,x₃,...,xₙ,则平均值为(x₁+x₂+x₃+...+xₙ)/n(2)方差:已知n个数x₁,x₂,x₃,...,xₙ,则方差为[(x₁-平均数)²+(x₂-平均数)²+...+(xₙ-平均数)²]/n(3)标准差: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标准差=√方差。
高三文科数学公式大全
高三文科数学公式大全数学公式是人类长期生产劳动的经验总结,包含着历代数学家辛勤汗水和智慧,它揭示了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律,是学生数学认知发展的重要载体。
学习数学,前提就是对公式和定理有着正确透彻的理解。
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公式定理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三文科数学公式大全。
欢迎参考阅读!高三文科数学公式大全如下:一、对数函数log.a(MN)=logaM+logNloga(M/N)=logaM-logaNlogaM^n=nlogaM(n=R)logbN=logaN/logab(a>0,b>0,N>0 a、b均不等于1)二、简单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S直棱柱侧=c*h(底面周长乘以高)S正棱椎侧=1/2*c*h′(底面的周长和斜高的一半)设正棱台上、下底面的周长分别为c′,c,斜高为h′,S=1/2*(c+c′)*hS圆柱侧=c*lS圆台侧=1/2*(c+c′)*l=兀*(r+r′)*lS圆锥侧=1/2*c*l=兀*r*lS球=4*兀*R^3V柱体=S*hV锥体=(1/3)*S*hV球=(4/3)*兀*R^3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公式(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x2-x1|(2) 平面上两点A(x1,y1),(x2,y2)间的距离公式|AB|=sqr[(x2-x1)^2+(y2-y1)^2](3) 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d=|Ax0+By0+C|/sqr(A^2+B^2)(4) 两平行直线l1:=Ax+By+C=0,l2=Ax+By+C2=0之间的距离d=|C1-C2|/sqr(A^2+B^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sin(2*k*兀+a)=sin(a)cos(2*k*兀+a)=cosatan(2*兀+a)=tanasin(-a)=-sina,cos(-a)=cosa,tan(-a)=-tanasin(2*兀-a)=-sina,cos(2*兀-a)=cosa,tan(2*兀-a)=-tanasin(兀+a)=-sinasin(兀-a)=sinacos(兀+a)=-cosacos(兀-a)=-cosatan(兀+a)=tana四、二倍角公式及其变形使用1、二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cos2a=(cosa)^2-(sina)^2=2*(cosa)^2-1=1-2*(sina)^2tan2a=(2*tana)/[1-(tana)^2]2、二倍角公式的变形(cosa)^2=(1+cos2a)/2(sina)^2=(1-cos2a)/2tan(a/2)=sina/(1+cosa)=(1-cosa)/sina五、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b^2=a^2+c^2-2accosBc^2=a^2+b^2-2abcosCcosA=(b^2+c^2-a^2)/2bccosB=(a^2+c^2-b^2)/2accosC=(a^2+b^2-c^2)/2abtan(兀-a)=-tanasin(兀/2+a)=cosasin(兀/2-a)=cosacos(兀/2+a)=-sinacos(兀/2-a)=sinatan(兀/2+a)=-cotatan(兀/2-a)=cota(sina)^2+(cosa)^2=1sina/cosa=tana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高考文科数学公式总结
高考文科数学公式总结数学作为高考文科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考文科数学中常用的公式进行总结,希望能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代数部分。
1. 二项式定理。
(a+b)^n = C(n,0)a^n + C(n,1)a^(n-1)b + C(n,2)a^(n-2)b^2 + ... + C(n,n-1)a b^(n-1) + C(n,n)b^n。
2. 平方差公式。
(a+b)(a-b) = a^2 b^2。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Δ = b^2 4ac。
当Δ >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Δ =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Δ < 0时,方程没有实根。
二、几何部分。
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y y₁ = k(x x₁)。
2. 三角形面积公式。
S = 1/2 × a × b × sinC。
3. 圆的面积和周长。
圆的面积 S = πr²。
圆的周长 L = 2πr。
三、概率与统计部分。
1. 排列组合公式。
排列,A(n, m) = n!/(n-m)!组合,C(n, m) = n!/(m!(n-m)!)。
2. 期望的计算。
E(X) = Σ(x×P(x))。
3. 正态分布的标准差计算。
P(a < X < b) = Φ(b) Φ(a)。
其中Φ(x)表示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为x的部分。
四、导数与微积分部分。
1. 导数的基本公式。
(1) (x^n)' = nx^(n-1)。
(2) (e^x)' = e^x。
(3) (sinx)' = cosx。
(4) (cosx)' = -sinx。
2. 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1) ∫x^n dx = x^(n+1)/(n+1) + C。
(2) ∫e^x dx = e^x + C。
(3) ∫sinx dx = -cosx + C。
高考文科数学必记公式 背会这些文科数学不用愁
高考文科数学必记公式背会这些文科数学不用愁高考文科数学必记公式背会这些文科数学不用愁高考数学在文科和理科上面有不同的题目,同时文科数学的难度一般都是低于理科数学的。
不过在题目知识点的考核上大致都是相同的。
对于文科生来说,高考数学有哪些必备的公式呢?背会以下公式高考文科数学就成功一大半了。
高考文科数学必记公式一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余弦定理:a =b +c -2bc*cosA;sin(A+B)=sinCsin(A+B)=sinAcosB+sinBcosAsin(A-B)=sinAcosB+sinBcosAsin2A=2sinAcosAcos2A=2(cosA) -1=(cosA) -(sinA) =1-2(sinA)tan2A=2tanA/[1-(tanA) ] (sinA) +(cosA) =1高考文科数学必记公式二(1)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 (k∈Z)cos(2kπ+α)=cosα (k∈Z)tan(2kπ+α)=tanα (k∈Z)cot(2kπ+α)=cotα (k∈Z)(2)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3)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高考文科数学必记公式三倒数关系:tanα cotα=1sinα cscα=1cosα secα=1商的关系: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平方关系:sin (α)+cos (α)=11+tan (α)=sec (α)1+cot (α)=csc (α)以上就是为各位总结的一些高考文科数学必记的一些公式,当然这些公式都是相对基础的,但是在高考文科数学答题的过程中则会被应用的非常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考文科数学公式大全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一、函数、导数1、函数的单调性(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函数. 2、函数的奇偶性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0x f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000x x x f y y -'=-. 4、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①'C 0=;②1')(-=n n nx x ; ③x x cos )(sin '=;④x x sin )(cos '-=; ⑤a a a x x ln )('=;⑥x x e e =')(; ⑦ax x a ln 1)(log '=;⑧x x 1)(ln '=5、导数的运算法则(1)'''()u v u v ±=±. (2)'''()uv u v uv =+. (3)'''2()(0)u u v uv v v v -=≠. 6、会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7、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0f x '=.当()00f x '=时: (1)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2)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小值.二、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cos 1θθ+=,tan θ=θθcos sin . 9、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απ±k 的正弦、余弦,等于α的同名函数,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αππ±+2k 的正弦、余弦,等于α的余名函数,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
10、和角与差角公式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11、二倍角公式sin 2sin cos ααα=.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22tan tan 21tan ααα=-. 公式变形: ;22cos 1sin ,2cos 1sin 2;22cos 1cos ,2cos 1cos 22222αααααααα-=-=+=+=12、三角函数的周期函数sin()y x ωϕ=+,x ∈R 及函数cos()y x ωϕ=+,x ∈R(A,ω,ϕ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2T πω=;函数tan()y x ωϕ=+,,2x k k Z ππ≠+∈(A,ω,ϕ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T πω=. 13、 函数sin()y x ωϕ=+的周期、最值、单调区间、图象变换 14、辅助角公式)sin(cos sin 22ϕ++=+=x b a x b x a y 其中ab =ϕtan 15、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 16、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 2222cos b c a ca B =+-;2222cos c a b ab C =+-.17、三角形面积公式111sin sin sin 222S ab C bc A ca B ===. 19、与的数量积(或内积)20、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设A 11(,)x y ,B 22(,)x y ,则2121(,)AB OB OA x x y y =-=--. (2)设=11(,)x y ,=22(,)x y ,则⋅=2121y y x x +. (3)设=),(y x ,则22y x a +=21、两向量的夹角公式设a =11(,)x y ,b =22(,)x y ,且0≠b ,则 22、向量的平行与垂直//⇔λ= 12210x y x y ⇔-=.)(≠⊥ ⇔0=⋅12120x x y y ⇔+=. 三、数列23、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的和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 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为12n n s a a a =+++).2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n N =+-=+-∈;25、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公式为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11()22d n a d n =+-. 26、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nn a a a q q n N q-==⋅∈; 27、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公式为11(1),11,1n n a q q s q na q ⎧-≠⎪=-⎨⎪=⎩ 或 11,11,1n n a a qq q s na q -⎧≠⎪-=⎨⎪=⎩.五、解析几何28、直线的五种方程(1)点斜式 11()y y k x x -=- (直线l 过点111(,)P x y ,且斜率为k ). (2)斜截式 y kx b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3)两点式112121y y x x y y x x --=--(12y y ≠)(111(,)P x y 、222(,)P x y (12x x ≠)). (4)截距式 1x ya b+=(a b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0a b ≠、)(5)一般式 0Ax By C ++=(其中A 、B 不同时为0).29、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 ①121212||,l l k k b b ⇔=≠; ②12121l l k k ⊥⇔=-. 30、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 Bd =A 11(,)x y ,B 22(,)x y ). 31、点到直线的距离d =(点00(,)P x y ,直线l :0Ax By C ++=).3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0=++C By Ax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0<∆⇔⇔>相离r d ; 0=∆⇔⇔=相切r d ;0>∆⇔⇔<相交r d . 弦长=222d r -其中22BA C Bb Aa d +++=.六、立体几何33、证明直线与直线平行的方法(1)三角形中位线 (2)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34、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2)先证面面平行35、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方法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平面平行)36、证明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方法转化为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 37、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一个平面内垂直交线的直线垂直另一个平面)38、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方法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9、柱体、椎体、球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侧面积=rl π2,表面积=222r rl ππ+ 圆椎侧面积=rl π,表面积=2r rl ππ+13V Sh =柱体(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是柱体的高).13V Sh =锥体(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球的半径是R ,则其体积343V R π=,其表面积24S R π=.40、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及计算 41、点到平面距离的计算(定义法、等体积法)42、直棱柱、正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的性质:侧棱平行且相等,与底面垂直。
正棱锥的性质:侧棱相等,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
七、概率统计43、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的计算平均数:n x x x x n++=21 方差:])()()[(1222212x x x x x x n s n -+-+-=标准差:])()()[(122221x x x x x x ns n-+-+-=八、复数44、复数的除法运算22)()())(())((dc iad bc bd ac di c di c di c bi a di c bi a +-++=-+-+=++.45、复数z a bi =+的模||z =||a b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