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生殖毒性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二、生殖毒性的评价
➢ 是检查外源化学物对动物生育繁殖机能有无 损害作用的试验。
➢ 评定的主要依据是交配后母体受孕情况(受 孕率)、妊娠过程情况(正常妊娠率)、子 代动物分娩出生情况(出生存活率)、授乳 哺育(哺育成活率)以及断奶后发育情况等。
12
三段生殖毒性试验
主要是根据发育阶段的区别来设计的,每一段试验 大致相当于上述两个阶段。
4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
➢ 干扰生殖发育的任何环节,并造成损害作用。 ➢ 可以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对性腺的作用,
发生间接的影响。 ➢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通过下
丘脑-垂体-睾丸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两条 途径作用于生殖发育过程 。
5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损害作用的特点
➢ 生殖发育过程较机体其他系统更为敏感; ➢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过程影响的范围较为广
25
4. 母体毒性作用 母体毒性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剂量下,对受孕母
体产生的损害作用。具体表现包括体重减轻、出现某些临床 症伏、直至死亡。 ➢ 母体毒性作用与致畸作用关系 ❖ 具有致畸作用,但无母体毒性出现。 ❖ 出现致畸作用的同时也表现母体毒性。 ❖ 不具有特定致畸作用机理,但可破坏母体正常生理稳态。 ❖ 仅具有母体毒性,但不具有致畸作用。 ❖ 在一定剂量下,既不呈现母体毒性,也未见致畸作用。
一般最高剂量不超过LD50的1/5~1/3,低剂量可为 1/100~1/30。
35
❖ 给药期:
在胚胎器官形成期连续给药(由胚胎着床到硬腭闭 合),大鼠孕后6~15天,家兔6~18天。
由于致畸作用有极为明确的敏感期,应精确掌握动物 接触受试物的时间,必须在器官发生期。
36
❖ 动物交配处理:
每组动物大鼠或小鼠为12~20只,家兔8~12只,狗等 大动物3~4只。
8
一、生殖毒性表现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的过程的损害作用可以 表现为性淡漠,性无能或各种形式的性功能减 退。雌性可出现排卵规律改变,月经失调或失 经,卵巢萎缩,受孕减少,胚胎死亡,生殖能 力的降低不孕或不育等。雄性可表现为睾丸萎 缩或坏死,精子数目减少。
9
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作用
直接损伤睾丸中的细胞群
对精子发生的有害作用
不能完全丧失生育能力。相当于1/10LD50。 低剂量组则不应产生任何可观察到的损害效应。相当于高
剂量组的1/30。 中剂量组应仅能出现极为轻微的中毒症状。 如果1000mg/kg体重剂量对生育力无损害作用,或最高剂
量可引起亲代动物表现一般毒性作用,但对生育力无不利 影响,则可不进行其他剂量实验。
畸胎率与剂量成正比,当高到一定水平引起胚胎死亡而 掩盖了致畸作用,畸胎率反而会下降。
❖ 致畸作用的剂量效应曲线较为陡峭,斜率很大。 致畸带:从无作用剂量到胚胎死亡剂量的范围
28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
➢ 种属差异以及个体差异在致畸作用中较为明显 ❖ 在不同动物并不一定都具有致畸作用,引起畸
形的类型也不一致。 ❖ 种间差异即同一物种中不同品系之间存在的差
第八讲 生殖发育毒性及其 试验与评价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 哺乳动物的生育繁殖过程 ➢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 ➢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损害作用的特点
2
哺乳动物的生育繁殖过程
生殖发育是哺乳动物繁衍种族的生理过程, 其中包含生殖细胞发生(即精子发生和卵细胞 发生)、配子的释放、性周期和性行为、卵细 胞受精、受精卵的卵裂、胚泡的形成、植入或 着床、胚胎形成、胚胎发育、器官发生(或称 器官形成)、胎仔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Ⅰ段: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一般生殖毒性试验) 主要反映妊娠前及妊娠初期的情况
Ⅱ段:肧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试验) Ⅲ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围生期毒性试验)
反映外源化合物对胚胎发育后期、母代分娩过程、 哺乳期的影响。
13
Ⅰ段: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 (一般生殖毒性试验)
目的:评价受试物对配子成熟、交配行为、生育力、胚 胎着床的影响(前述生殖周期的A和B阶段)。
及其他化学物的生殖发育毒性。 3. 改进的大鼠发育神经毒性的试验程序。
33
❖ 动物选择:
致畸试验的动物选择,除参照毒性试验中选择动物 的一般原则,即食性和对受试物代谢过程与人类接近, 体型小,驯服,容易饲养和繁殖及价廉外,还应特别注 意妊娠过程较短、每窝产仔数较多和胎盘构造及厚度与 人类接近等特点。
17
18
19
2. 雌性生殖毒性评价
➢ 三代两窝
F0 (断奶或出生8 周)
第一次交配 给予受试物 8 到12 周 第二次交配
F1a
观察三个月,喂饲普通饲料,
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
F1b
21 天 断 乳 后 给 予 受 试物8到12周
F2a
观察三个月,喂饲普通饲料, 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
F2b
21 天 断 乳后 给予 受 试 物8 到12 周
30
Wilson发育毒理学基本原理
(一)对致畸的易感性取决于孕体的基因型及其与有害环境 因子相互作用的方式。 (二)对致畸的易感性随着对有害因素暴露的发育时期的不 同而变化。 (三)致畸物以特异的方式(作用机制)作用于发育的细胞 和组织,启动一系列的异常发育事件(细胞病理机制)。 (四)有害影响能否接近发育中的组织取决于有害影响本身 的性质。 (五)异常发育的四种表型是:死亡、畸形、生长迟缓和功 能缺陷。 (六)随着剂量的增加,异常发育表型的频率和程度也随之 增加,从无毒作用到全部致死。
22
Ⅱ段:胚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试验)
生殖是对亲代动物而言,从配子生成、受精到胎 体分娩是一生殖过程。
发育主要是对子代而言,从受精卵到性成熟的青 春期甚至一直到衰老都属于发育过程。发育毒性也称 为胚胎毒性。
23
基本概念
1.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 指出生前经父体和(或)母体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的
泛和深远。不仅直接涉及雌雄两性个体,同时 还对其第二代甚至以后世代的个体产生影响。
6
第二节 生殖毒性及其评价
➢ 生殖毒性的表现 ➢ 生殖毒性的评价方法
7
➢ 1950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院发现,怀孕期间服用黄 体酮,先后有600多名女婴出现生殖器男性化畸形 。 ➢ 1956年用于治疗妊娠反应的反应停,1961年后出现近 万例短肢畸形儿(海豹畸形)。 ➢ 二恶英(TCDD)造成的大面积污染及其与人群生殖危害 的关系至今仍不清楚 。 ➢ 过去半个世纪震惊全球的系列中毒或灾难事件的发生, 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人们对用药的安全意识,高度关注 新的化学物对生殖内分泌系统或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 促进了与生殖内分泌系统安全相关法律的产生和研究方 法指南的问世。
24
2. 畸形、畸胎和致畸物 ❖ 畸形:器官形态的异常。 ❖ 致畸物或致畸原:凡在一定剂量下,能通过母体对胚胎 或胎儿正常发育过程造成干扰,使子代出生后具有畸形的 化合物。 ❖ 畸胎:具有畸形的胚胎或胎仔。 ❖ 致畸试验:评定外源化学物是否具有致畸作用的试验。 3. 胚胎毒性作用
外源化学物引起的胎仔生长发育迟缓和功能缺陷不全 的损害作用,对母体无显著的毒效应。
给药期:雄性从交配前4周开始染毒,并持续至交配成功 ;雌性交配前2周开始染毒(以覆盖3~4个动情周期), 至妊娠第6天受精卵着床。
14
一般生殖毒性试验方法原则
❖ 受试动物:多用性成熟大鼠,也可用小鼠或家兔 ❖ 剂量分组:一般设立三个剂量组和两个对照组 高剂量组产生轻微毒性症状,但其死亡率不大于10%,也
正常分娩率: 反映雌性动物妊娠过程是否受到影响 幼子出生存活率=正常分娩雌性动物数/妊娠动物数×100%
幼仔出生存活率: 反映雌性动物分娩过程是否正常 幼子出生存活率=出生后4天存活幼子数/分娩时出生幼子数 ×100%
幼仔哺育成活率: 反映雌性动物授乳哺育幼仔的能力 幼子哺乳成活率=21天断乳幼子存活数/出生后4天幼子存活 数×100%
15
❖ 染毒途径:动物接触受试物的方法应参照人类实际接触途径。 交配前雄性动物应染毒4-10周,雌性动物2周 一般可混入饲料或饮水中,也可采用灌胃或胶囊法。
❖ 动物:至少采用一种动物,推荐用大鼠;每组雌雄各20只; 雌性动物妊娠13-15天处死,雄性交配成功处死。
16
评价方法
1. 雄性生殖毒性评价(动物试验) 精子生成分析(精子计数、形态学及其活率) 精子功能检测 睾丸标志酶活性检测 交配实验 显性致死试验
在子代到达成体之前出现的有害作用,也称为胚胎毒性。具 体表现可分为: ❖ 生长迟缓: 即胚胎与胎仔的发育过程在外源化学物影响下, 较正常的发育过程缓慢。 ❖ 畸形: 由于外源化学物干扰,活产胎仔胎儿出生时,某种 器官表现形态结构异常。 ❖ 功能不全: 即胎仔的生化、生理、代谢、免疫、神经活动 及行为的缺陷或异常。 ❖ 胚胎死亡: 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在胚胎 或胎仔发育期间对胚胎或胎仔具有损害作用,并使其死亡。
通常采用两种动物:一种啮齿类,首选大鼠;另一 种非啮齿类推荐家兔。
34
❖ 剂量分组:
一般应先进行预试,目的是找出引起母体中毒的剂量。 最少设3个剂量组,另设对照组。原则上最高剂量组,可以 引起母体轻度中毒,即进食量减少、体重减轻、死亡不超 过10%。最低剂量组为无母体和胚胎毒性反应;中间剂量组 可以允许母体出现某些极轻微中毒症状。其剂量与高剂量 和低剂量成等比级数关系。
致畸作用机制
➢ 基因突变引起胚胎发育异常 ➢ 细胞死亡和增致速度减慢 ➢ 细胞间通讯抑制 ➢ 胚胎中间代谢障碍 ➢ 胚胎组织发育过程的不协调
32
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的评价
➢ 传统常规致畸试验
主要试验方案:由美国环境保护局(EPA)首先提出。 1. 三段生殖毒性试验主要用于评价药物的生殖发育毒性。 2. 一代和多代生殖毒性试验主要用于评价食品添加剂、农药
F3a
F3b
20
➢ 两代一窝(和一代一窝)生殖试验
出生第8周给予受试物(F0) 第16-19周 雌雄交配 F1(每窝选留幼仔8只,雌雄各半)
断奶,给予受试物 F1交配
F2出生,每窝留8只幼仔 F2断奶,检查发育情况
21
观察指标:
受孕率: 反映雌性动物生育能力以及雌性动物受孕情况 受孕率=妊娠雌性动物数/交配雌性动ຫໍສະໝຸດ Baidu数×100%
将性成熟雌雄动物按雌雄l:1或2:1比例同笼交配。 每日将已确定受孕雌鼠随机分入各剂量组和对照组。出现 阴栓或精子之日即为受孕0日,也有人作为第1日。
异,在致畸作用中也极明显。
29
致畸作用机理
Wilsom(1977)提出了畸形发生的9种机制,包括 突变、染色体断裂、有丝分裂改变、改变核酸完整性或功 能、减少前体或底物的补给、减少能源支持、改变膜特性、 渗透压不平衡和酶抑制作用。近年来在分子水平的研究有 很大的进展,虽然胚胎有代偿机制弥补外源性化学物的影 响,但是,是否产生畸形依赖于在致病过程中的每个步骤 在损伤和修复之间的平衡。
26
5. 畸形与变异 ❖ 在胚胎或胎儿出现器官形态结构异常称为畸形。 ❖ 机体的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在同一物种的子代与亲代 之间或子代的个体之间,有时出现不完全相同的现象,即 为变异。
27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
➢ 器官发生期的胚胎对致畸物最为敏感 ➢ 剂量与效应关系较为复杂 ❖ 剂量效应关系复杂的表现及原因:在一定范围内,
生殖发育也可称繁殖过程。
3
连续、完整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六个阶段
A.从交配前到受孕:检查成年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配子的发 育与成熟、交配行为、受精。 B.从受孕到着床: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胚胎着床前发育、 着床。 C.从着床到硬腭闭合: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肧体发育、主 要器官形成。 D.从硬腭闭合到妊娠结束: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胎体的发 育与生长、器官的发育与生长。 E.从出生到断乳: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新生仔对宫外生活 的适应性、断乳前的发育与生长。 F.从断乳到性成熟:检查断乳后的发育与生长、对独立生活的 适应、达到完全的性功能。
继发性的影响精子发生 改变下丘脑-垂体功能
直接影响睾丸细胞功能
• 精子生成障碍 • 性欲异常,丧失生育能力 • 引起生殖细胞突变,造成可遗传损害
10
对雌性生殖系统的毒作用
对卵巢的损害:卵母细胞数下降/突变;
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降低,排卵抑制,受孕力下降; 干扰卵巢内分泌,影响受精/着床/胚胎发育
生殖道的损害:影响运送卵子/受精/受精卵发育 对下丘脑-垂体系统的损害:闭经,受孕力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