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景物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再现画面(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 表现手法) 景 2、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的氛围、气氛、意境
(或华美,或幽静,或空灵,或明快,或萧瑟,或 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 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3、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列举景物:缺月、孤灯、风露、鸣蝉、半黄的疏桐等 分析氛围:衰残、凄凉的秋景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 的激愤之情。
钥匙二: 从诗人创作的具体语境鉴赏意象 的情感内涵。 步骤:抓住画面,联系背景,通过想 象,感受情感。
明月松间照
画面:皓月当空,青松如盖。 想象:山居者感到环境的幽清明净,内心的愉悦。 作者借此表达向往自然美的情感。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词的最后通过“潮退”反衬思乡却无法回乡,强化了思乡之情。
作用
• 思路:作用+内容+意境+情感 • 步骤: (作用) 描写…… 营造…… 表达……
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 上有这些作用: 营造氛围 \借景抒情 \塑造意境 \奠定情感基调 \ 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 ,以景衬境 ,以景衬情 )
题目:“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 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 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总为浮云”句运用了比喻手法(手法界定)。 修辞手法鉴赏题的格式是:手法界定+作用分析,掌 握了这个格式后,首先要界定修辞格,然后要结合语 境分析其作用,千万不能泛泛而谈。 含蓄生动地表达了小人当道,君主被蒙蔽(尾联第一句 “浮云”和“日”的本体回归),自己不能为国尽力 (长安不见)的忧愁和苦闷。 修辞鉴赏题:修辞手法界定+诗中作用分析。
象征性意象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 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 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意象之情感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 身手的骏马形象。
例5:上阙作者借物抒情,用了菊、兰、燕子、明月 等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强烈 地抒发了自己的离恨苦。
病因之五: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参考答案 诗人用“愁烟”、“泣露”将“菊”、 “兰”人格化,移情于景,借景抒发自己的 哀愁;用燕子的双飞,反衬出人的孤独;用 明月之“圆”来暗衬离别之“缺”,又借对 明月的埋怨,含蓄地写出自己彻夜未眠,从 而有力地写出自己的离恨之深。 优秀答卷: 首句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面写菊愁兰泣, 实则是人内心悲伤,然后用燕子双飞来反衬人的孑 然一身,凸显出主人公的孤独和对所思之人的期盼。 最后两句再次使用拟人的手法,埋怨月光照朱户的 无情,以明月“不谙”衬“人谙”。反复使用借景 抒情的手法,巧妙地表现离恨苦。
例2:表现了诗人伤心、惜别、孤独的离恨苦。
病因之二:南辕北辙,答非所问。
例3:作者用凄凉的景色描写出一幅独自一人、寂寞无聊的 画面,抒发自己的幽幽离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病因之三:笼而统之,以空对空。
例4:作者通过对燕子等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的 离恨苦,衬托出自己的苦闷心情。
病因之四: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命 题 形 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形 象 • 组织答案步骤: 鉴 赏 1、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
• 鉴赏思维切入点: 1、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本身的特点; 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 (注意画面的色调)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1、诗中“物象”是作者人格化了的形象。作者借此曲
折的反映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2、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
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3、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源自文库
钥匙一: 通过具体形象的特点联想来 鉴赏意象的情感内涵。
比喻性意象
诗歌的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性 意象,象征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
《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 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烘托性意象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 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意象(意境)题
• (思路)意象 + 意境 + 气氛 + 情感 • 步骤: (意象) 营造…… 渲染…… 表达(表现)……
借助意象,描摹图景,概括意境,把握情感 1、把握意象,欣赏画面美。
鉴赏景物形象
(1)描摹图景角度:一是画面色彩;二是视角(远、近、 高、低);三是动态或静态;四是虚或实。 (2)关注画面色调: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 思想 A、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 高昂乐观的 B、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 伤感的 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处境:行人 羁旅 抱病 独苦
抒发情感:抒写了作者的旅愁乡思。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列举景物:开阔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 、城门
楼、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青翠的峰峦 、初夏田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 • 如高、低、俯、仰、远、近等的变化。 •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如绘形、绘声、绘色。 •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 • 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比兴手法的运用。
情与景关系题
• 思路:关系 + 内容 + 气氛 + 情感 • 步骤: (关系) 描写…… 营造…… 表达……
鉴赏诗歌的物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 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 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 言志、言情、言心声。
分析思路: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 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 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间的农忙情景 分析氛围:清新明净、秀丽、明朗 抒发情感: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解答思维流程】 回答这种题,要体会意境: ①找出诗中的意象,指出其含义。 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 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切忌翻译),并 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③说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再谈谈交融了什么意境,并用 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 常用词语:雄浑苍茫、孤寂、闲适、雄阔、悲壮 、凄迷 幽远、悲凉凄清、苍凉沉郁、和平静穆、明丽鲜艳等。 ④指出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但切忌空洞,要答得具体。 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 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 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 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注]答题时,根据题目要求和诗歌内容,可有所取舍。
【答案】(1)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 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 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遇而安,不计 较得失的淡泊情怀的心情。(2分) (2)反衬(以动写静,有声衬无声),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 夜的寂静。
小结:
1、从意象入手 2、注意表达技巧 3、概括图景,延伸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模式:这首诗通过„„意象的刻画, 描绘出„„图画,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分析意象(景物),概括作用 烘托、衬托人物心情
3、把握情景关系
借景抒情
南乡子 唐 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 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参考答案:词中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 叫声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凄凉伤感的画面,渲染了离愁 别恨的思乡之情。
画面:二十四桥仍在,但昔日扬州十里盛景已无,只有 寒冷的月儿在湖心荡漾。 想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感伤、痛惜,怀古伤今
表现手法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 问题(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呜叫、追赶雁群的 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二、四联中任意一 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 答题说明:此题属“分析技巧型”。答题步骤为: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从什么方面 体现用了这手法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诗人何时何景下的什么情感)。
综合练习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 宋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 诗歌内容分析。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析其效 果。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 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 新茶。诗酒趁年华。
请从 “情”与“景”的角度入手对这首词作分析。
全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上片描写了清明之际的春 景:“风细”“柳斜”“春水”和春“花”,营造了 一幅“春未老”的美好春景。下片抒发了由此景引发 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春虽未老,人却因无法回家 而充满了无奈和苦涩的“思乡”之情。
分析病因、引以为戒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 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 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问: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病因之一:以译代析,没有鉴赏。
1:小花小草愁得哭泣生烟;天冷了,燕子成 双成对飞去,人却不能。月亮不解我的心(八 成那天满月吧);天亮了,我也不曾安睡。
鉴赏诗词中的景物描写
形 象 鉴 赏 · 景 与 物
物象: 写物 ——托物言志
景物形象
景象: 写景——借景抒情
鉴赏意境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 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 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题型——意境类]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