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在退化土壤恢复中的生态学作用
丛枝菌根真菌影响土壤碳循环机理研究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丛枝菌根真菌影响土壤碳循环机理研究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概述:土壤碳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之一,对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在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微生物群体,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它们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通过提供养分和水分等服务,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吸收。
此外,丛枝菌根真菌还能够调节土壤碳循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而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丛枝菌根真菌的作用进行探讨,详细介绍其与植物共生关系以及其在森林、草地等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分布情况。
随后,将深入研究真菌与土壤碳循环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揭示其在土壤有机质分解、碳汇累积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最后,在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部分中,我们将介绍相关研究方法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详尽分析。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碳循环机理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真菌与土壤碳循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联,我们希望进一步揭示丛枝菌根真菌在碳循环中的重要角色,为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维持全球气候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至此,大纲中的第一部分“引言”内容已详细阐述完毕。
2. 正文:2.1 丛枝菌根真菌的作用丛枝菌根真菌是一种生活在植物根系中的微生物,它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并通过菌丝网络与植物根系紧密联系。
丛枝菌根真菌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丛枝菌根真菌能够帮助植物吸收和转运养分,特别是磷、氮和铁等常见元素。
通过菌丝网络,真菌能够扩展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并促进养分的有效利用。
其次,丛枝菌根真菌还可以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如抗旱、抗盐等。
最重要的是,丛枝菌根真菌参与了土壤碳循环过程。
2.2 真菌与土壤碳循环的关系土壤碳循环是指有机碳在土壤中的输入、输出和转化过程。
其中,植物残体和根系分解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输入源;呼吸作为土壤有机碳的主要输出途径。
丛枝菌根真菌在土壤碳循环中起到双重作用。
一方面,丛枝菌根真菌通过与植物根系共生,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从而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输入。
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学研究进展
长 江大 学 学 报 ( 自科 版 )农 学 卷 20 年 6 第 4 第 2 07 月 卷 期 Jun l f a gz nvri ( a c E i gi c V J n 2 0 。 14N . o ra o n t U i s y N t i dt Y e e t S )A r Si . 0 7 Vo o 2 u .
关 。丛 枝菌根 真 菌与植 物根 系形成 互 惠共 生体—— 丛枝 菌根 。业 已证 明 , 枝 菌 根 真 菌 的活 动 能促 进 植 丛 物 生长 , 强 矿质 营养元 素如 P Z 、 u等 的 吸收, 善 水 分 代谢 , 增 、nC 改 提高 寄 主植 物 的抗 旱 性 , 病原 菌 存 在 与 竞争 位点 而抗 病 , 加 产量 , 增 提高 果 实 品质 等 [ 。从 生态 角 度 看 , 】 ] 丛枝 菌根 真 菌 在 生态 系统 中 的作 用 表 现在 以 下几方 面 :1 植 被恢 复 ;2 增强 和维 持 生态 系统 的多样 性 和 稳定 性 ; 3 影 响 植 物 群 落的 发 生 、 () () () 种 类 组成 和演替 ;4 土壤 改 良; 5 促 进 根 际微 生 态 系统 养分 的循 环 [ ] () () 2 。因 此 , 展 丛 枝 菌根 真 菌 生 态 学 “ 开
前 人在植 物根 系研 究 过 程 中 发 现 在 根 际 周 围存 在 一 些 土壤 微 生物 , 中丛 枝 菌 根 真 菌 (r u c lr 其 ab sua myo r i l u g) 土壤 微 生物 区系 中生物 量最 大 、 重要 的成 员之 一 , 分 布 较广 , c rhz n i是 af 最 其 与农 业 生产 密 切 相
丛 枝 菌 根 真 菌 生 态 学 研 究 进 展
菌根及丛枝菌根概述
菌根及丛枝菌根概述刘 茵 (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476000)摘 要 本文简述了菌根的概念、类型以及丛枝菌根在植物生长和逆境中的生理作用,并对应用丛枝菌根修复污染土壤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菌根 丛枝菌根 土壤污染 应用前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壤质量下降是严重的农业资源和环境问题之一,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环境质量,从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修复被污染的土壤,提高植物对污染物的耐性以及减轻污染物对植物的毒害,是农业科学工作者十分关注的课题。
在理想的基因工程植物成为现实之前,利用一些类群植物自身对污染物的耐性以及对土壤的修复功能是一种很理想的选择,而菌根植物就是其中具有十分光明的应用前景的类群。
1 菌根和丛枝菌根1885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和森林学家F rank首创 菌根(fungus-root即m ycorrhiza)这一术语。
菌根是指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互惠共生体。
能够侵染植物根系形成菌根的真菌叫做菌根真菌。
形成菌根的植物被称为菌根植物或寄主植物。
因而,菌根是菌根真菌和植物在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伙伴关系。
全球83%的双子叶植物、79%的单子叶植物以及所有的裸子植物均是菌根植物。
1989年,H arley根据参与共生的真菌和植物种类及它们形成共生体系的特点,将菌根分为7种类型,即丛枝菌根、外生菌根、内外菌根、浆果鹃类菌根、水晶兰类菌根、欧石楠类菌根和兰科菌根。
其中丛枝菌根是一种内生菌根真菌,能在植物根细胞内产生 泡囊(vesi cules)和 丛枝(ar bus cles)两大典型结构,名为泡囊-丛枝菌根(vesi cular -ar buscular m ycorrhiza,VAM)。
由于部分真菌不在根内产生泡囊,但都形成丛枝,故简称丛枝菌根(ar buscularm ycorrhiza,A M)。
丛枝菌根可在90%的微管植物根中形成[1]。
丛枝菌根的名词解释
丛枝菌根的名词解释
丛枝菌根是一种植物与真菌共生的生物体系,其中植物根系与
真菌丝共同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有助于植物吸收土
壤中的养分,特别是磷和氮,同时真菌也能从植物中获取一部分碳源。
丛枝菌根的形成需要植物和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交流,
最终形成一种共生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真菌的丝在植物细胞之间
延伸,形成了一种高效的养分交换系统。
从植物角度来看,丛枝菌根能够增加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提
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效率,同时还能增强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
比如抗旱、抗病等。
从真菌角度来看,真菌通过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能够获取来自植物的碳源,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丛枝菌根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土壤的健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总的来说,丛枝菌根是一种重要的植物与真菌共生的生物体系,对于植物的营养吸收、逆境抵抗、生态系统的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
要的意义。
丛枝菌根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王信(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2009级02班)【摘要】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特定的土壤真菌形成的共生体,有利于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协助植物抵御不良环境胁迫。
现研究已发现它对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及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都江堰地区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与生态研究,Peter et al .,1988 ; van der Heijden et al . ,1998 ;Hartnett & Wilson ,1999;Klironomos et al . ,2000) 。
AMF可促进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改善宿主的营养状况,增强其抗病性和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而且在改良土壤结构、改善水土保持、防治环境污染、外来入侵种的入侵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生物之间的共生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现象。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共生是不同种类生物成员在不同生活周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联合”(书,Margulis 1981)。
1982年Golf 指出:共生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寄生、共生和共栖,这说明了生物间相对利害关系的动态变化,共生关系是生物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相互关系。
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独立生活的,而是普遍存在共生关系。
例如,植物都能与一定种类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建立互惠共生关系,形成互惠共生体。
其中我们把植物根系与一类土壤真菌形成的互惠共生体称做菌根。
将参与菌根形成的真菌称为菌根真菌(mycorrhizal fungi)。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s,AM)是球菌门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它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类菌根。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共生真菌,它能够与80%以上的陆生植物形成共生体,许多植物对丛枝菌根真菌有高度的依赖性(文献,外来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2009)。
丛枝菌根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中的作用_杨宏宇
收稿日期:2005-03-24; 修改日期:2005-08-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75);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外司留[2003]14号) 作者简介:杨宏宇(1979–),男,山东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环境生物学方向的研究丛枝菌根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中的作用杨宏宇1, 赵丽莉2, 贺学礼2,3(1 菏泽学院生命科学系,山东 菏泽 274000; 2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摘 要: 丛枝菌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与土壤真菌形成的共生体,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丛枝菌根在退化生态系统中土壤和植被恢复和重建中的作用的探讨,指出丛枝菌根不仅能够促进土壤营养物质循环和利用,稳定和改良土壤结构,而且能够调节植物种间关系、影响群落的演替和结构以及维持物种多样性。
同时,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和数量以及生长状况的差异都能对生态系统中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所引起土壤和植被的变化起指示作用。
关 键 词: 丛枝菌根 退化生态系统 土壤恢复中图分类号: Q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060(2005)06-0836-07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简称AM )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它是高等植物根系与土壤真菌形成的共生联合体,其中植物为真菌提供其生长繁殖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真菌运送土壤中矿质元素、水分到植物根内供植物吸收利用[1]。
大量研究表明,丛枝菌根是严重受扰群落和生态系统演替轨道的主要调节者,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资源调查、生理生态及实际应用等角度对丛枝菌根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
1 丛枝菌根在退化土壤恢复中的作用生态系统退化包括土壤退化和植被退化。
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贫瘠化、盐碱化、沙化、酸化)直接导致植被退化,据统计,我国北方地区的荒漠化面积达2.6×106 km 2,占国土面积的27.3%,每年仍以大于2.5×103km 2的速度扩大;盐渍化土地面积9.9×105 km 2。
丛枝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
丛枝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一、内容简述本研究旨在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MF)在重金属和稀土元素污染土壤中的生物修复潜力。
通过实验室搭建的实验系统,研究了AMF对不同浓度重金属(如铅、镉、铬、镍)和稀土元素(如镧、铈、钇)的耐受性及其吸收机制。
实验结果显示,部分AMF菌株能有效富集和稳定重金属,降低其生态风险;AMF与稀土元素的螯合能力较弱,难以作为有效的修复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AMF对重金属和稀土元素的修复效率,我们进一步探讨了AMF与植物和化学修复技术的结合使用。
通过盆栽实验,发现接种AMF的污染土壤中,植物的生长受到明显促进,而稀土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得到有效降低。
我们还在实验农田中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了AMF植物联合体系在重金属和稀土元素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实际效果。
本研究的发现为重金属和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揭示了AMF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独特的功能角色。
鉴于污染土壤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进一步的研究仍需开展,以完善AMF在实际应用中的修复策略和技术参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和稀土元素的污染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寻求一种有效的、环保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
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修复微生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丛枝菌根真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其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共同吸收、利用和排泄养分,从而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率。
研究发现丛枝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稀土元素等有害物质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可以作为一种生物修复材料用于土壤污染修复。
目前关于丛枝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仍存在许多未知领域和挑战,如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机制、菌剂制备方法、实际应用效果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及机制,通过优化菌剂制备工艺、提高植物修复效果等措施,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丛枝菌根在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_袁维风
丛枝菌根在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袁维风1,徐德聪1,2(1.宿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院,安徽宿州234000;2.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摘要:丛枝菌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与土壤真菌形成的共生体,具有多种生态作用。
综述了丛枝菌根增强宿主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各种抗逆性能的作用,以及对基质改良和植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探讨了丛枝菌根在植被生态重建中的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丛枝菌根;植被恢复;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Q93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1)07-0161-03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in the plant restorationYUAN Wei-feng 1,XU De-cong 1,2(1.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logy,Suzhou College,Suzhou 234000,China;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Abstract :Mycorrhiza is a important mutualistic symbiosis between a fungus and plant host.Much research had been indicated that arbuscular mycorrhzal symbiosis has ecological functions.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effects of AM on improving the absorption nutrients and resistance of plants to environmental stress,and improving soil structure and sustaining plant community stability were also described.Arbuscular mycorrhizas had great potential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plant restoration of some waste lands.Meanwhile,problems of plant restoration were discussed as well.Key words :arbuscular mycorrhiz;plant restoration;function收稿日期:2011-01-22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10SQRL191);宿州学院特色种植苗种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金(2010YKF27)作者简介:袁维风(1979-),女,硕士,讲师,E-mail:ywf_1119@163.com由于人类活动等干扰因素加剧了废弃地、荒漠地区的形成和扩大,导致一系列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如耕地破坏、水土流失、贫瘠化和盐碱化等,进而造成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作物减产,甚至威胁人类及牲畜的生存健康。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土壤修复中的生态应用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土壤修复中的生态应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丛枝菌根真菌在土壤修复中的生态应用摘要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壤微生物,其在土壤修复中的生态应用备受关注。
丛枝菌根真菌对植被恢复的作用_张艳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1.1 有利于形成和保持土壤的良好 菌根真菌在形成和保持土壤良好 1.2 促进土壤基质中矿质元素的菌根真菌可促进土壤基质中不溶 张 明(1. 100083 2. 沃德兰特(北京)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 100080) 要:作用,为沙化、干旱、盐碱地、污染土壤等困难立地条件下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A (2010)24-0030-02收稿日期:2010-09-24),女,山东莱州市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然而,我国的生态环境仍在持续恶化中,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草地退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荒漠化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探讨在脆弱的生境中促进植被恢复的方法,特别在困难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的关键技术,是恢复生态平衡、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丛枝菌根是指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营养根共生所形成的复合生命体,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在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时,植被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常常遇到因土壤贫瘠、结构性差、土壤酸化或盐碱化、重金属及其它污染导致新移入的植物难以定植的问题。
而菌根真菌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宿主植物对贫瘠、干旱、酸碱和污染的耐受性。
因此,在干旱地区、荒山荒地、侵蚀地、草原、盐碱地和工业污染区等立地条件下,利用生物技术恢复植被成为研究的热点。
1 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构结构方面有重要作用,菌根真菌的菌丝及其分泌的粘胶性物质可将土壤微粒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团粒结构,从而控制水土流失、抑制沙尘暴。
研究证明,丛枝菌根菌丝形成的网络能将小团聚体联成稳定的大团聚体从而增加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能在短期内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而有机质也能帮助改善土壤结构,最终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转化于水的矿物元素转化为可溶状态的营养元素。
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抗病性、抗旱性的影响
河南农业2019年第5期(上)ZHI WU BAO HU植物保护AMF能够与宿主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体,并通过菌丝更为有效地获取宿主植物根际的矿质营养,特别是改善植物磷营养状况,进而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竞争力,提高植物抗逆性。
一、丛枝菌根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比对照有显著下降,其中,最低的处理(G. etuicatum)分别降低了47.8%和56.6%。
在皮棉产量方面,两种处理下的产量比对照都有显著增加,分别增长了48.0%和13.6%。
两种处理的丛枝菌根侵染情况表现出与产量的正相关关系 。
二、丛枝菌根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由于日趋增加的环境污染,相当一部分农业土壤不同程度的累积了过量的重金属和类重金属元素。
重金属可通过生物体的富集,然后污染的胁迫性。
在重金属污染情况下,AM真菌能够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换,从而减轻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植物修复有着极大的潜力 。
AM真菌能够有效地促进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从而修复受污染的环境 。
三、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状态,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通过菌根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成为一种重要手段。
近年来,越来越多玉米较NM植绿叶面积,而NM植株也经NM植株具有主植物的抗逆增强宿主植物力,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宿主遭胁迫时,AM能迅速启动宿主的胁迫反应系统;另一方面,AM真菌合成了能够抵抗胁迫的化学或生物物质。
现在尚不清楚AM真菌如何激活宿主的胁迫反应系统,也不知道是否有其他机制参与了AM真菌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但可以肯定是丛枝菌根可以扩大宿主的吸收面积,改善宿主的营养状况。
因此,丛枝菌根有利于增强宿主植物抗逆性的作用是由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细胞的综合作用导致的,似乎更符合实际。
丛枝菌根与土壤修复_王发园
土 壤 (Soils), 2004, 36 (3): 251~257丛枝菌根与土壤修复 王发园 林先贵 周健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摘 要 菌根是真菌与植物根系所建立的互惠共生体, 其中以丛枝菌根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
近年来,随着菌根研究的发展,丛枝菌根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综述了丛枝菌根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放射污染以及土壤退化修复中的作用,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作了探讨。
关键词 丛枝菌根; 土壤修复; 土壤污染 中图分类号 X171.4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
例如,工业“三废”排放量日益增多,“三废”中的污染物质直接或间接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向环境输入;农业上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污水灌溉;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等等,都对环境尤其是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并威胁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
因此对环境污染尤其是土壤污染的修复治理成为当务之急,许多国家都在发展环境修复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种新的环境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首先在欧洲一些国家得到研究和应用。
所谓生物修复,就是利用生物将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通过吸收、降解或转化,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使之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这其中,微生物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丛枝菌根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对于维持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减轻对环境的压力,而且对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也有良好的效果,因而在污染土壤和退化土壤的修复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丛枝菌根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以及在退化土壤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并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1 丛枝菌根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加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土壤、并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菌根真菌在退化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长期 以来 , 国西南 喀斯特 山区的 自然环 境与 社 我 会经 济活 动之 间处 于严重 不协 调状 态 。一 方 面 , 由于
碳 酸盐岩 系 的抗 风蚀 能力 强 , 土 过 程 缓慢 , 上 山 成 加
多坡 陡 的地 表结 构加剧 了斜 坡体 上水 、 、 的流失 ; 土 肥
另一 方面 , 由于人 口增 长过 快 , 业人 口多 , 农 土地 负荷
压力 大 , 加上 乱砍 滥伐 、 垦滥耕 、 滥 铲草 皮 、 挖树根 、 烧 秸秆 等 , 土地掠夺 式 经营造 成 了严重 的水 土流失 和 对 土地 沙漠化 。 喀斯特生 境是 一种 典型 的钙 生性环 境 , 成其 生 组 态 环境基 底 的化学 元 素 主要 为 C 、 、iA 、 、e a MgS、 IMn F 等 富钙 亲石元 素 , 植 被 生 长 所 需 的 N、 、 N 、、 而 P K、 a I
当喀 斯特森 林 破坏 后 , 境 的 旱生 化 迅 速 加剧 , 部 生 局 阴湿 生境 消失 , 水土 流失越 发严 重 。特别 是多 次砍伐
进行 人工 抚育植 被恢 复 , 当前 亟须 解决 的 问题 。但 是 是保水 性差 、 壤瘠 薄和 富钙 的 自然 现状使 得植 被恢 土 复过程 面 临着 巨大 的挑 战 。研究 表 明 , 菌根 技术 在立 地条件 差 的山地 生态 系统植 被恢 复过 程 中 , 具有 提高 植被抗 逆性 和成 活率等 重要 作用 , 已经 成为 退化 生态
影 响植 物在退 化 生 境 定 居 和改 造 成 功 与 否 的 主
要 障碍 因子 是土壤 质 量 。研 究发 现 , 用 菌根技 术能 利 够 克服立 地 条件差 的山 地 生 态 系统 重 建 中所 存 在 的 诸 多 问题 , N、 K 及 有 机 质 含 量 低 , 如 P、 土壤 结 构 不
丛枝菌根在退化土壤恢复中的生态学作用
生 态学 杂 志
2 0 ,12 :1 3 0 22 ( )6 ~6
Chns o ra o oo y ieeJ u l fEolg n
丛枝 菌根 在退 化 土壤 恢 复 中的生 态 学作 用
方 治 国 陈 欣 一
( 江 大学 生命科 学 学院 农 业生 态研 究所 , 州 3 0 2 ) 浙 杭 10 9
l 7 m 2 这 些退 化土 壤 中 . 地 近 0k 耕
,
要 的方 面 , i n 【1 Dmodt 的研 究发 现, 先 在火 山 岛上 4 最
定 居的植 物绝 大多 数为在 自然 条件 下不形 成 菌根 的 科, 如蓼 科 ( oy o ae e 、 P lg n ca ) 苋科 ( Amaa taee 、 rnh ca ) 十 字 花科 ( r c ea ) 荨 麻 科 ( t aee 和 石 竹 科 C i K re 、 u Uri ca) c
l r I a e b ̄e t h tmy o rS ai o ua o e r d ol p a t g my o r i d p n e t l o  ̄a d c n ev n u e n ep p rsl s st a c r bz c lt n i d g a e s i ln i c rh z i e e d n a t n o sr ig E n i n d , n an p
Ke o d y w r s: r u c l rmy o r ia s i r o a iF e oo i l u c in a b  ̄ u a c rh z , l  ̄t r t l e lg c n t . o o, af o
关 键 词: 丛枝 苗根 , 退化 土 壤 恢 复 , 态 学 作 用 生 中囝分类号 : 9 8 1 Q 3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0 8 0 2 0 )2 0 1 3 10 —4 9 {0 2 0 —0 6 —0
草地恢复技术
草地恢复技术1. 退化草地恢复技术适用区域:青藏高原高寒区草地复壮技术:是在保持原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围栏和认为扰动草皮层,改善土壤通透性,达到改善草地生产性能,促进草地的恢复。
包括围栏封育技术、划破草皮技术、草地松耙技术、退化草地综合复壮技术等。
草地补播改良技术:是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在草场播种一些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有营养价值高的优良牧草,提高草地的覆盖度、产草量以及改善品质。
草地补播首先要做好地面处理,即清除杂草和有毒植物,保护补播牧草发芽和幼苗的正常生长。
其次是对补播牧草种子进行包衣、吸水剂处理;第三,应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方式,补播时间主要考虑牧草的成活和越冬,在水分条件好的地区,在春季补播;在干旱多风地区,在风停和雨季来临前的夏季抢雨补播,可人工撒播、带状条播和机引或马拉播种机补播;第四是注意播后管护。
其技术要点包括地面处理,播种。
播后牧草生长期要禁牧或围封,以免遭受破坏性践踏,影响出苗。
毒杂草防除技术:毒杂草种类主要有黄花棘豆、醉马草、狼毒等。
对此类退化草地宜采用人工挖除或药物灭除方法。
人工挖除时应注意挖掘范围不要过大,挖出主根后覆土填埋并在坑内补播优良牧草。
药物灭除时,应选用具有选择性强的药物进行丛喷,但必须连续灭治才能见效。
草地防风固沙技术:包括草地防风林营造技术和草地固沙技术。
草地固沙技术包括埋植稿秆沙障固沙、生物沙障固沙、喷施固沙剂固沙和遮阳网防风固沙技术等。
2. 草原鼠害防治技术适用区域:青藏高原高寒区物理灭鼠技术:通过捕鼠器械灭鼠,优点是适应范围广,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无残留毒害,鼠尸易清除,灭鼠效果明显,可供不同季节、不同环境捕鼠推广应用。
包括鼠夹捕、机械耕耙灭鼠两种。
化学灭鼠技术:药物灭鼠或毒饵灭鼠,是目前国内外灭鼠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
优点是灭效高、见效快、方法简单、经济。
缺点是污染环境,易引起人、畜中毒。
常用的化学药物品种主要有抗凝血慢性杀鼠剂和急性杀鼠剂两大类。
丛枝菌根及其应用
丛枝菌根及其应用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结构。
丛枝菌根是一种互惠共生关系,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丛枝菌根的形成、功能及其在农业和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丛枝菌根形成的过程涉及到植物根系和真菌的相互作用。
真菌通过菌丝侵入植物根系内部,形成菌根结构。
菌根结构具有丰富的菌丝,菌丝通过与植物根系的细胞接触,形成丛枝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加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
菌根结构中的菌丝可以将土壤中的养分转运给植物,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也可以供给真菌的生长发育。
丛枝菌根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丛枝菌根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吸收能力。
菌根结构的形成可以扩大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加养分的吸收效率。
其次,丛枝菌根可以改善植物的抗逆性。
菌根结构中的菌丝可以与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竞争,减少植物的病害发生。
此外,丛枝菌根还可以提高植物对干旱、盐碱等逆境的耐受性,增加植物的生存能力。
最后,丛枝菌根还可以促进土壤结构的改善和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丛枝菌根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丛枝菌根可以作为一种生物肥料来提高土壤肥力。
丛枝菌根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吸收能力,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丛枝菌根可以改善农作物的抗逆性。
在干旱、盐碱等逆境条件下,丛枝菌根可以帮助农作物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另外,丛枝菌根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除了农业生产,丛枝菌根在生态系统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丛枝菌根可以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循环,提高土壤的养分利用效率,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丛枝菌根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丛枝菌根还可以与植物共同抵抗外来入侵物种,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Pb污染的作用机制
通过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植物能够获得更多的生长调节 物质,提高抗逆性,更好地适应Pb污染等逆境环境。
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吸收Pb的影响
促进植物对Pb的吸收
丛枝菌根真菌能够通过菌丝网络将土壤中的Pb转运至植物体内,增加植物对Pb的吸收 量。
改变Pb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丛枝菌根真菌能够影响Pb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使Pb更多地积累在植物地上部分,降低 Pb对植物根系的毒害作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
01
国外研究
02
国内研究
国外学者在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Pb污染方面开展 了大量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证实了丛枝菌根真菌在增强植物重金 属耐性和吸收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在丛枝菌根真菌的筛 选、鉴定以及与植物的联合修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交通运输
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铅,尤其是使用 含铅汽油的情况下,会对周围土壤造成 铅污染。
农业活动
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 ,以及污水灌溉等农业活动,也可能导 致土壤铅污染。
危害
铅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对植物和动物都 具有毒性。土壤铅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 生长和品质,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 健康。
06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丛枝菌根真菌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01
广泛应用
丛枝菌根真菌具有与多种植物 共生的能力,因此在土壤修复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2
提高修复效率
通过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以 提高植物对重金属Pb的吸收和 富集能力,从而加速土壤修复
进程。
03
降低修复成本
利用丛枝菌根真菌进行土壤修 复,可以降低对化学修复剂的
丛枝菌根真菌在提高植物抗逆性与土壤改良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丛枝菌根真菌在提高植物抗逆性与土壤改良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杨沐;郭寰;段国珍;王占林;樊光辉;李建领【期刊名称】《中国粉体技术》【年(卷),期】2024(30)2【摘要】【目的】为深入了解植物抗逆性及土壤生态修复的机制,开展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以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抗逆性和土壤生态改良的精准调控。
【研究现状】综述AMF对宿主植物抗逆性和土壤生态改良的影响,概括AMF抵御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作用机制,总结AMF在非侵染性病害、土壤生态结构改良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和实际应用潜力。
【展望】提出AMF在植物抗逆性提升与土壤生态结构改良方面的作用是生态学与农学研究的热点,继续研究AMF如何在分子层面影响植物的应激反应、免疫机制、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具体机制;AMF在不同植物种类、土壤类型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也需要深入研究。
未来的研究应更加侧重AMF与植物互作的分子机制,特别是AMF在基因调控和信号传导方面的作用;探索AMF在干旱、高盐、重金属污染等极端环境下的功能多样性和适应性;AMF作为一种新兴的有机菌肥,将有助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应对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总页数】9页(P164-172)【作者】杨沐;郭寰;段国珍;王占林;樊光辉;李建领【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高原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6;TB4【相关文献】1.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2.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抗逆性增效机制的研究进展3.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抵御低温胁迫能力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4.丛枝菌根真菌AMF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组学技术研究进展5.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生理机制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与根共生 改良土壤 “世佳伊宝丛枝菌根”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
的生存繁衍都有其独特的一套 遗 传 编 码 程 序 ,对 生 存 环 境 中 的 营 养 、水 分 、空 气 、酸 碱 度 、渗 透 压和温度等条件需求和依赖也 各 不 相 同 。它 们 可 以 影 响 植 物 内 源 激 素 水 平 ,通 过 固 氮 、溶 磷 、供 铁 等 活 动 促 进 植 物 营 养 ,分 泌 抗 生 素 、生 物 活 性 酶 、抗 菌 物 质 等 增 强 植 物 抵 御 病 原 菌 侵 染 ,消 化 代 谢 有 机 酚 酸 类 、无 机 重 金 属 盐 类 等“ 毒 素 ”保 障 根 系 良 好 生 长 。
土著菌一般是指多种有益 微 生 物 的 混 合 群 落 。包 括 固 定 碳 素 的 光 合 细 菌 ,抑 制 病 害 的 木 霉 菌 、放 线 菌 及 荧 光 假 单 胞 杆 菌 , 分 解 糖 类 的 酵 母 菌 ,产 生 抗 生 素 和 酶 类 物 质 的 芽 孢 杆 ,在 嫌 气 状 态下有效分解有机物的乳酸菌 等 几 十 种 微 生 物 。不 同 土 著 菌 群
有 益 于 它 们 生 长 的 环 境 。往 土 壤
中添加外源微生物去解决问题,
只 是 一 时 之 计 ,因 为 绝 大 多 数 外
源微生物无法在土壤中持续繁
衍 生 存 ,所 以 我 们 应 着 力 于 让 土
壤 恢 复 其 自 身 的 内 在 秩 序 ,高土著菌的活力
16 版 | 农化服务
2019 年 6 月 21 日 星期五 编辑:雷雅茹 电话:010-63702118
CHINA AGRI-PRODUCTION NEWS 中国农资
土著菌解决土传病害、重茬等土壤问题
天 地 不 仁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 大 自 然 是 客 观 中 立 的 ,客 观 中 立 就 是 一 种 平 衡 。什 么 样 的 环 境 造 就 什 么 样 的 生 命 体 ,生 命 体 只 能 适 应 环 境 。这 些 自 然 哲 学 的 理 解 是认知土著菌重要性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丛枝菌根在退化土壤恢复中的生态学作用3方治国 陈 欣33(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杭州310029)E cological Function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 in the R estoration of Degraded Soil.Fang Zhiguo ,Chen Xin (A groecologyInstitute ,L if e Science College ,Zhejiang U niversity ,Hangz hou 310029).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2,21(2):61~63.Mycorrhiza is a mutualistic ,symbiotic bio -trophy between a fungus (mycobiont )and plant host.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mycorrhiza in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soil have been concerned.These ecological functions can be described as promoting the succession of plant community and the restoration of plant flora ,sustaining of community stability and improving soil struc 2ture.The paper suggests that mycorrhiza inoculation in degraded soil ,planting mycorrhiza independent plants and conserving plant bio -diversity are major approaches to utilize mycorrhiza to restore degraded soil in primary stage.K ey w ords :arbuscular mycorrhiza ,soil restoration ,ecological function.关 键 词:丛枝菌根,退化土壤恢复,生态学作用中图分类号:Q9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890(2002)02-0061-0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87014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030030)资助。
33通迅联系人。
作者简介:方治国,男,23岁,1999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现是浙江大学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学。
陈欣,女,38岁,1996年获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浙江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为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的教学与科研,发表论文30余篇。
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贫瘠化、盐碱化、沙化、酸化)不仅为全球所关注,而且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全球1.3×108km 2的总土地面积中,因人为原因引起的退化面积为210×107km 2,这些退化土壤中,耕地近5×108ha ,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3。
我国南方丘陵区土壤退化问题也突出(水土流失面积810×107ha ,养分贫瘠化119×107ha ,污染土壤312×106ha ,酸化土壤312×106ha ),因而探讨恢复和重建退化土壤的途径已成为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5]。
菌根(mycorrhiza )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营养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菌根的3个主要的类型[即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 )、内生菌根(Endomycorrhiza )、内外生菌根(Ectendomycor 2rhiza )]中,内生性的丛枝状菌根(Arbuscular mycor 2rhiza ,AM )是分布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类菌根[16]。
大量的研究表明,侵染植物的丛枝菌根真菌能促进宿主对土壤中矿质元素P ,N ,K ,Cu 和Zn 等的吸收,提高宿主根系对根部侵染病菌的抵抗能力和增强植物对干旱、高温、高盐和重金属的抗性[2,4,7,8,17,20,21,29],在退化土壤恢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丛枝菌根在土壤恢复的生态学作用的研究报道作一简要概述,以供参考。
1 丛枝菌根在退化土壤恢复中的作用1.1 丛枝菌根在群落演替和植被恢复中的作用丛枝菌根是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Dimond [14]的研究发现,最先在火山岛上定居的植物绝大多数为在自然条件下不形成菌根的科,如蓼科(Polygonaceae )、苋科(Amaranthaceae )、十字花科(Criuciferae )、荨麻科(Urticaceae )和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等的植物,随着时间推移,再逐渐有其它科的植物迁入定居[14]。
Jaos 等[18]的研究亦表明,在湿润的热带,受干扰的生态系统的恢复是由兼性菌根营养的植物最先在受破坏的环境中定居,然后再逐步被菌根营养的植物取代而发展为顶极生态系统。
对委内瑞拉的云林、落叶热带林、亚马逊雨林泛滥森林和稀树草原的研究表明,这些群落的优势种,除2个外,其他都是菌根营养型种[13]。
在极端退化环境下建立人工植被,同样要与菌根发生关系,在严重受干扰的土壤,由于菌根真菌的繁殖体(包括菌丝和孢子)也受到严重破坏,菌根营养的植物难以侵入成活和恢复,要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系统状态是十分缓慢的,接种菌根可以加快植被的恢复,如Cuenca 等[13]将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技术应用在委内瑞拉南部的生态恢复中,使因修筑全国最大的水电站而毁坏的萨王那的植被得到恢复;美国宾夕法尼亚和弗吉尼亚等州煤矿剥离物的植被生态学杂志 2002,21(2):61~63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恢复,也是通过接种了耐高温和强酸性的丛枝菌根真菌而取得了成功[1]。
丛枝菌根有助于植被的恢复,主要是由于植物侵染菌根后可以提高宿主的抗旱性、抗盐碱性、抗重金属毒害等,从而提高宿主植物在不利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如林先贵等[4]研究表明,在干旱的条件下,丛枝菌根的侵染、菌丝的发育均良好,接种丛枝菌根后,增强了白三叶草(T ri2 f oli um repens)的抗旱能力[4];据Skujins等综述,菌根真菌能够忍耐高Al3+浓度;丛枝菌根侵染的小麦和大麦可同化较高浓度的Br和Cl;有菌根的海滨盐草(Distichlis spicata,盐生植物)较之无菌根的植物可摄取较多的NaCl[28];对各种重金属生态环境条件的菌根研究表明,丛枝菌根能减轻植物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受害程度,在Mn含量高出15倍的土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后,不但提高了对Mn的抗性,而且对植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7]。
Leyval等[19]研究了严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菌根真菌对金属的抗性,指出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菌根真菌种群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熊礼明等[8]指出,一般室内试验用的土壤常用高温蒸汽灭菌,这种消毒土中Mn含量提高了15倍,这样的含量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还会导致毒害,若将植物进行丛枝菌根接种,则可提高植物对Mn的抗性,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一些研究认为丛枝菌根具有较强的络合重金属的能力,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过高时,菌根可以增强宿主对重金属的耐性,从而减轻植物遭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
以上结果说明,有可能筛选和应用耐盐碱、耐酸、耐重金属的丛枝菌根的菌株来恢复酸化、盐渍化、重金属污染地区的植被。
1.2 丛枝菌根在群落稳定中的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与植物形成菌根的真菌通常与宿主之间的专一性不强,丛枝菌根尤其如此。
因此,在不受干扰的生态系统中,由已感染的植物的根向外生长的菌丝可以进一步感染别的植物,这样就可以通过不同的菌根真菌的菌丝将系统中的一些毫无亲缘关系的植物联系在一起,形成菌丝桥,并且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
已经证明,菌丝桥在植物之间可以双向传递C,N和P等物质,影响生态系统中的资源配置[25,27]。
Bergelson等[11]进一步证实不同植物种间共享的菌丝桥可双向传递碳水化合物,增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因为菌根真菌在不同物种之间定居后,可以对不同物种间获得的资源进行平衡调节,降低生态系统中某些物种的优势度,促进其它物种与之共存,增加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1.3 丛枝菌根在土壤结构改良中的作用丛枝菌根真菌是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和土壤密切联系的桥梁,因此丛枝菌根真菌同时影响着寄主植物的发育和土壤的结构。
许多研究发现,菌根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群体的组成,从而影响植物的根际土壤[10,11,23,27];Miller等[23]和Tisdall等[31]的试验表明,丛枝菌根菌丝体的长度、活性和位置对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土壤中发现,丛枝菌根菌丝体能延伸至非根际区域的土块中吸收养分,因此,它可为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充分的碳水化合物。
研究还发现,在菌根植物生长的土壤上,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渗透势都比无菌根植物的土壤有所改善。
如Quintero等[24]发现, AM菌根真菌侵染的植物在短时间内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而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
Evans等[15]和Miller等[23]研究发现,土壤耕作能减少玉米的丛枝菌根侵染率,可能是由于破坏了土壤中菌丝体的网状结构,土壤中菌丝体的网状结构与土壤聚集的关系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通过耕作破坏菌丝体的网状结构能减少土壤团粒结构的稳定性。
Tisdall等[31]研究表明,在盆栽试验的不同处理中菌丝体的长度可以提高土壤团聚体耐水性,提出了土壤团聚体的Hierarchical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丛枝菌根菌丝体在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Hierarchical理论,土壤微聚体变成团聚体是通过根系和菌丝体特别是丛枝菌根菌丝体缠绕而形成的。
Boyle等[12]的试验表明,在土壤团聚体形成的过程中,根片段、丛枝菌根菌丝片段和丛枝菌根真菌死孢子通过为土壤微生物群体提供基质而充当核生境,并且有活性的丛枝菌根菌丝体同根一样也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Wright[32]的调查发现,丛枝菌根真菌的菌丝体产生的糖蛋白可促进土壤水稳态结构的形成。
可见,不论盆栽还是大田试验中,丛枝菌根真菌都能改善土壤结构,这可能是它导致土壤小粒子变成微聚体、微聚体变成团聚体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