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教简介

合集下载

日本介绍

日本介绍

日本宗教
• 神道教大致 有三种流派: 神社神道, 教派神道和 民俗神道。
日本政治
• 日本政府实行立 法、司法、行政 三权分立。 • 国会由众、参两 院组成,为最高 权力机关和唯一 立法机关。
文化、饮食
• 茶道是一种独 特的饮茶仪式 和社交礼仪。
节假日、风俗、禁忌
日本的动漫ຫໍສະໝຸດ 日本品牌简介 • 概况 • 宗教 • 政治 • 文化、教育 • 节假日、风俗、禁忌 • 资源、经济
日本概况
面积为377.853平方公 里 ,位于亚洲大陆东岸 外的太平洋岛国, 海岸线33889公里,西 北隔东海、日本海、 鄂霍茨克海、与中国、 朝鲜、韩国、俄罗斯 相望。
日本的国旗、国徽
• 日本国国徽是一枚皇 家徽记,在日本天皇 及皇室使用的器具上, 经常出现这个徽记。

日本神道教与佛教简介

日本神道教与佛教简介
儒教 的经 典亦 同样



本 的 宗 教 信 徒 一 共 有2 2 亿 人
,
超过
,
日本
总人
: :

的 一倍
,

!
宗 教的 人 数 比
:
旧 《 约圣 书》 那 样广 泛制 约信 徒行 动和 思想
率为

:
神道教
,
8 8% . 8 5%佛教ຫໍສະໝຸດ 79%,基 督

佛教
日本

道教

1%
其他

,
人们 爱 谈
老子

,
口海外博览
日 本 导 道 小
教 与 佛 教 简 介
许 慈 惠
到了合法化 流
。 。
日 本是个 多宗教 国

据 日 本 19 9 4 年 宗 教
,
崇 拜 祖 先成 了 日 本 神 道 的 主

年 报 ( 日 本 文 化 事 务署 出 版 ) 统 计 宗 教 团 体 总数 是2 3 1 0 1 9 个
,
日 本的
,

交通 安
举行 七


全 等等

这 为神 道教式
,

,
每年 每 一个 葬 礼 的 平均 费 用 竟 有 2 0 3 9 万 日 元 之 高 其 中 支
日本葬 日本
.
礼情况 的调 查

五三仪 式
三岁

五 岁的 男 孩和 三岁
,
七岁
. 付 给 佛 寺 的 费 用 为2 4 9 %
,
饮 食 接 待 费 为2 0 8

日本文化简介

日本文化简介

五、宗教
• 神道教与日本佛教是日本的主要宗教,多 数的日本人同时崇奉此二者为宗教信仰。有些 日本人心理上并没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但前二 者之宗教仪式或活动已经与日本人的生活融为 一体,如婚礼和葬礼。此外,日本人信仰基督 教。
• 神道教
• 神道教是在日本本土所发展出来的宗教,祭神 的场所是神社,神道教认为自然界万物皆有神 。也有奉祀先烈先贤、名人武士、诸侯大名、 公家卿相甚至是幕府将军与天皇者,如明治神 宫、日光东照宫、靖国神社等。
剧之一。它表现的是一
种超现实世界,其中的
主角人物是以超自然的
英雄的化身形象出现的
,由他来讲述故事并完
成剧情的推动。现实中
的一切,则以面具遮面
的形式出现,用来表现
幽灵、女人、孩子和老
人。
丰臣秀吉亲笔书写的辞世和歌咏草 :“生如朝露,逝若露消。吾生浪 花事,梦中复寻觅。”
• 日本绘画有单色画和双色画之分。浮世绘是日本画 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 景、和戏剧,其对西方的印象派艺术产生了不小的 影响。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
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纳豆 溶解血栓、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压 抗氧化、抗疲劳、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 纳豆菌能抑制有害菌 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在排毒养颜、美白去斑方 面有神奇的效果 长期食用可保肝、解酒,降低血糖、防治癌症
味噌汁 酱汤是日本很普通的家常料理,几乎家家都常吃, 继承日本菜清爽口感,低脂低糖又营养,而且很开 胃。 由蔬菜、豆腐、香菇及海味等煮制而成的。酱汤以 酱为主,主要原料是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营养 丰富,味道较咸。在日本,人们甚至把酱汤视为“ 母亲的手艺”,可见它在日本人心中的分量。米饭 就酱汤吃,是日本传统式的早餐。

日本神道教与靖国神社的由来

日本神道教与靖国神社的由来

神道教的教义
神道教徒不像基督徒有每周的固定礼拜,信徒可在每月一日和十五日或 是祭 日至神社参拜,也可按照个人需要随时到神社膜拜,虔诚的神道教徒则 每日早晨前往神社敬拜。新生儿出生后30~100天内需参拜保护神,3﹑5﹑7 岁的儿童则于11月15日七五三节参拜神社,感谢神祇保佑之恩,并祈祝儿童 能健康成长。日本人同时信奉神﹑佛两教,婚礼多从神道教习俗,而丧殡则 多从佛教葬仪。传统日宅兼有神道神龛与佛教祀位,神道神龛多是供奉保护 神与天照大神,佛教祀位则是敬拜祖先亡灵。 神道教的重要祭典有(1)新年祭(2)神尝祭(3)新尝祭(4)月次祭。新年祭又 称春祭,每年二月四日举行,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为主;神尝祭与新 尝祭于每年新谷成熟时举行,每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由天皇亲自向神明供献新 谷;月次祭则于每年的六月与十二月的十一日举行。
神道教的由来
2.神道教的 发展历史 神道教从日本原始宗教发展而来,最初以自然精灵崇拜 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 5~6世纪之际,吸收了中国儒家的 伦理道德和佛教、道教的某些教义或思想,逐渐形成比较完 整的宗教体系。 佛教初传入日本时,神道教信徒甚为反对。由大陆渡来 的有力氏族,例如苏我氏,支持佛教。日本本土的氏族,物 部氏和中臣氏拥护神道教,反对佛教。佛教僧侣具有大陆先 进的知识,天皇因此支持佛教。一时神道教失势然至8世纪 末,佛教僧的权力亢进,天皇欲制佛教的势力,因而神道教 再度得势,两种宗教逐渐互相混合。至明治时期,百姓等信 仰两宗教。于是佛教寺院和神道教的神社,两者浑然。例外 的是伊势神宫,供奉天皇的祖先,属于古神社。至江户时代 末期,国粹的神道理论家宣称,两者不能相混。明治初年, 兴“废佛毁释运动”。神道教成为国家的宗教。虽明治政府 承认信教的自由,但崇拜神道教日益成为该国民的义务,成 为统治国民的手段。当时在日语中称为“国家神道”。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文化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文化

日本现代建筑
现代城市建筑的发展规模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扩 展了生存及工作空间,但同时也让“私人领域” 减小,日本建筑界提出一条理论,即任何建筑都 由“个人领域”展开,是所有空间造型的基本参 数。也就是说,建筑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需求, 环境设计十分重要。这里的环境包括一切满足人 们欲望的设施,如绿地、商店等。结构设计的立 足点在于力学,建筑设计的立足点则在于美学。
日本语的形成
• 在古代的日本,天皇和贵族要处理很多事务,所以有很多宫女 在旁边帮忙干活儿。古代日本皇宫里有专门的女官,她们每天 的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日系草书风格, 这就是平假名。皇宫里高雅的女官,写出的字自然温柔可爱。 而和尚们就是另一种情况了,他们要学习佛法就少不了抄写佛 经,后来拿汉字的偏旁部首代替一个字,渐渐地在佛学圈里通 用起来,他们写出的字当然阳刚。时间长了就普及并且固定了 下来,平假名和片假名于是就定型了。
神道教
• 神道追求万物都能幸福安定地相处的境界,站在这个立场上思考的人 会在任何时候都努力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忌讳的就是因为某人不 懂得察言观色而破坏整体的和谐。 • 另外神道崇拜大自然,把自然界的各种动物都当做神灵来敬拜。在日 本每年春耕秋收都会举行祭祀,以祈祷顺利并向大自然表达感谢。 • 神道从明治维新之后的国教变成了民间宗教。
后来,就和中国人字写得多了就越来越潦草、 笔画越来越少、简单的字就一笔带过一样, 日本人也是越写越偷懒,终于把原来方方正 正的汉字写成了狂草和偏旁部首,之后假名 就诞生了。比如假名“の”,就是日文中的 “的”,表示从属关系,与之对应的汉字是 “乃”。看看,是不是和“の”有点儿像? “の”是平假名,跟它对应的片假名是 “ノ”,这不就是“乃”的部首吗?

いせ じんぐう

日本文化 自然、人文、宗教信仰ppt课件

日本文化 自然、人文、宗教信仰ppt课件
由于神道教在日本社会中处于精神统治地位每一个日本人都对神道宣扬的日本始祖天照大神必恭必敬而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因此天皇是万世一系的也就是有神的色彩这是连幕府将军也不具备的
日本文化与会话课 课程简要安排
第一部分:日本文化 第二部分:日语会话
第一部分:日本文化
・一、日本概论 ・二、日本饮食文化 ・三、日本的建筑、园林及自然景观介绍 ・四、日本传统精髓介绍 ・五、日本传统和风俗习惯 ・六、日本产业文化 ・七、日本奇闻轶事
28
ppt课件
29
日本人民族性之——天皇崇拜
古代日本人以为日本是天下唯一的神国,国民是 神民,太阳神是祖神。天皇是太阳神(天照大神) 的嫡系子孙,是现世神,皇统即“万世一系”的神 统。 由于神道教在日本社会中处于精神统治地位, 每一个日本人都对神道宣扬的日本始祖天照大神必 恭必敬,而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因此天皇是万 世一系的,也就是有神的色彩,这是连幕府将军也 不具备的。因此,历代幕府开府都要尊天皇来稳定 政权。 天皇在日本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经过数 百年的神化之后,天皇几乎成为介于“人”和“神” 30 ppt课件 之间的一个象征 。
ppt课件 33
平假名:圆润,由中文汉字草书演变而来,用途最 广,具体用途如下
(1)相当于汉语拼音,给日语汉字标注读音 例、日本(にほん) 名前(なまえ)
(2)单独使用组成词语,或者充当句子当中的助词 等语法成分 例、先生ではありません 座ってはいけない
ppt课件 34
片假名:硬朗,由中文汉字偏旁部首演变而来,用 途如下 (1)表示西洋词汇的外来语(一般不把中文演变过 来的词语叫作外来语) 例、コート(coat)、テニス(tennis)
而在沿海地区,地震之后引发的海啸常带来远超过地震 的影响,英语中的海啸(Tsunami)一词就是来自于日语。 除了地震和海啸之外,火山引发的灾害在日本也不少见。

亚洲各国民俗讲义(21P)

亚洲各国民俗讲义(21P)

8 亚洲国家民俗8.1 亚洲民族概况亚洲的气候从南到北跨热、温、寒三个气候带,有48个国家和地区,大多为多民族国家。

亚洲是世界古代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摇篮之一。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两千年之间,西亚、南亚和东亚的新石器文化体系发展为对人类历史具有深远影响的三大文明中心,即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东亚的中国黄河流域文明。

蒙古人种在亚洲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

欧罗巴人种在亚洲只有南支中的印度一地中海类型,主要分布在南亚和西亚。

尼格罗一澳大利亚人种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亚洲还有三种混合人种类型:阿伊努人(黄黑)、达罗毗荼人(黑白)中亚人种(黄白)。

在全世界两千多个民族中,亚洲约占一半;在亚洲,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有90多个;人口上亿以上的民族有4个:即汉人、印度斯坦人、孟加拉人和日本人。

亚洲民族的语言主要分属七大语系。

汉藏语系分汉、藏缅、壮侗和苗瑶4个语族,约占亚洲人口的42.9%,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

印欧语系的民族约占亚洲人口的28.4%。

有印度和伊朗两个语族。

南岛语系分布在东南亚各岛国。

属达罗毗荼语系的民族共约2亿多人,约占亚洲人口的6.6%。

分布在南亚的南部。

属南亚语系的民族共约8400万。

阿尔泰语系所属各民族在亚洲共约8100万人,分满一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分布在中国东北、中国西北、蒙古、中亚和西亚。

闪含语系中只有闪语族在亚洲,主要民族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等,分布在西亚。

除七大语系外,还有巴布亚语和高加索语系。

此外,在亚洲还有一些语言的系属尚未确定,或是孤立语言。

它们是日语、朝鲜语、阿伊努语、安达曼语和布里什语(克什米尔)。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除世界性宗教外,亚洲还有一些影响较大的地区性宗教。

在亚洲,信奉大乘佛教(又称北传佛教)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信奉小乘佛教(又称南传佛教)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云南省部分地区;信奉喇嘛教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以及尼泊尔、锡金、不丹、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印度北部等。

论神道教对二战后日本社会生活的影响

论神道教对二战后日本社会生活的影响

目录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研究综述 (1)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2)第2章神道教的起源及其教旨的形成 (3)2.1 神道教的起源 (3)2.2 神道教教旨的形成 (3)2.2.1 原始神道时期 (3)2.2.2 神社神道时期 (4)2.2.3 国家神道时期 (5)2.3 神道教旨及神国思想 (6)第3章二战后的神道教 (7)3.1 国家神道的消亡 (7)3.2 现代神道的形成与发展 (8)第4章神道教对二战后日本社会生活的影响 (10)4.1 日本政治生活中的神道思想 (10)4.2 日本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神道活动 (10)4.3 神道教于二战后的日本军事生活 (11)4.4 神道教对二战后日本文化生活的影响 (11)4.5 国民日常生活中的神道因素 (12)结语 (13)注释 (14)参考文献 (16)致谢 (17)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作为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神道教的发展贯穿了日本历史的每一阶段。

神道教塑造了大和民族的形象、气质、秉性和特色,是日本国民的一种精神灵魂,固有信仰,行为准则和伦理标准。

神道教深深影响了日本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对日本社会结构中基本要素的协调组合和发挥功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战后,虽然日本民主主义改革中制定的和平宪法规定了政教分离的原则,但日本政界和神道教之间的联系却日益密切,神道教越来越成为日本政治家们取悦民众、争取民众支持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而神道教本身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也在极力扮演着越来越多的政治角色。

这样,在二战中曾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神道教又具有了再次发展和复兴的机会。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有必要去研究神道教的发展轨迹,尤其是二战后其对日本社会生活的影响。

研究二战后神道教对日本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神道教,了解日本社会生活;同时,还可以使我们理解当代日本社会的种种现象。

浅析宗教元素在宫崎骏动画作品中的功能

浅析宗教元素在宫崎骏动画作品中的功能

浅析宗教元素在宫崎骏动画作品中的功能作者:陈闯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陈闯(郑州华信学院信息工程系,郑州河南 451150)摘要:宫崎骏作为日本主流动画的领军人物,是第一个将动画片思想上升到人文主义高度的动画大师,他扩大了用动画向人们传达人文主义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宗教元素是宫崎骏动画片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宗教元素如宗教传说、宗教人物、宗教建筑以及宗教思想在动画片中发挥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动画片氛围的重要作用.宫崎骏这种立足本民族文化,发掘宗教元素的创作手法经过时间证明是正确的,他的动画作品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再一次证明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关键词:宫崎骏;动画片;宗教元素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4)03-0062-02在日本乃至世界动画界,宫崎骏都是一位具有自身独立风格的动画大师.他通过动画片向人们传达他的思想.他善于揭示人类本质,善于传达环境保护以及对女性的关怀,他的动画片处处体现着人文主义的思想.为了准确表达这种人文主义思想,其动画作品多使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采用民族语言进行创作.日本的宗教元素作为民族语言的重要做成部分,在其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1 推动动画故事情节发展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多以日本本土为创作背景,动画片的创作往往会引入日本宗教元素.神道教作为日本土生土长的宗教在日本宗教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其动画作品中神道教的元素出现十分频繁,正是这些元素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动画片氛围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都有其宗教的神明,神道教的宗教神明非常繁多.首先神道教的原始基质认为万物有灵,他们敬畏自然,日神、月神、海神、草神、山神、土神、木神、雷神、八岐大蛇都是其神明.(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日本的神明和中国有区别,日本的神明分为几个等次:人—鬼-仙-神-神祗)由于日本多山地和森林,人们经过长期的生活,就对山地和森林产生敬畏,他们认为森林有其守护神,山地有山神,树林里有树神,水里有水神,神道教很大一部分东西都在描述这些.宫崎骏巧妙的把这些宗教神引入到动画中,经过艺术加工让这些宗教神灵变为动画的主角,去传达作者的思想,成为动画主题思想的代言人,通过这些角色展开戏剧的冲突,推动动画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宫崎骏最著名的动画作品《幽灵公主》中,展现的就是人与森林之间的斗争,人类为了生存无休止的砍伐森林,侵占森林,而森林中住着各种各样的神明,自然之神乃是麒麟兽,它可以赐予生命,也可以夺取生命;狼族、猪族都是守护森林、信奉麒麟兽的生物.在这片森林边上有一座铁镇,首领是黑帽子夫人,她是崇尚科技的人类,不断开采铁矿,冶金锻造,研制火器,为此不惜与具有神异力量的生物开战;在森林之外,还有一个王国图谋在黑帽子夫人和森林神族开战时,一举消灭两者.于是人、生物、自然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环环相扣、不可调和的仇恨日渐激化,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动画情节的发展,从而反映出人性的本质,和环境保护的主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在动画电影《龙猫》中,就是以日本四国岛的神明为原型,创造的“多多洛”;《千与千寻》中的男主角是日本宗教传说中的河童.2 烘托动画片氛围动画电影与实拍电影具备很多相似点,尤其是对于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而在动画中隐喻蒙太奇的运用最为普遍.这种蒙太奇手法往往将不同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突出出来,以引起观众的联想和想象,进一步让观众领会导演的寓意和事件的情绪色彩.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隐喻蒙太奇往往就是和宗教元素结合在一起的,通过这些宗教元素渲染一种恐怖紧张的气氛,从而烘托动画片的氛围,把观众带入到动画片的发展中.例如在《千与千寻》中,小千一家人开车在森林里行进,小千就看到在路边森林的草丛中有很多宗教的雕塑,雕塑的造型十分阴森恐怖.他们在停车的时候甚至发现一个很大的宗教雕塑就立在路的中间,最后他们发现一个废弃的建筑,小千的父母说是废弃的游乐场,事实上那个建筑是神道教中的代表性建筑-神社,再加上动画色彩和音效的烘托使整个建筑就给人一种十分悚然的感觉,这也就预示着将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观众看到这里都会逐渐有一种不安又好奇的感觉,果不其然,通过这个神社,小千一家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全都是各种各样的神和妖,而且造型都是十分的恐怖.在这个让人恐惧的世界里,千寻的父母在看到美味食物的时候就拼命的去吃,而不知道这些食物是供奉给神灵的,结果就变成了猪,小千被迫在汤屋中进行繁重的工作,还要受到汤屋中其他人的歧视和刁难.整个片子的基调虽然有温馨有感动,但是很多部分都通过这些宗教的元素营造了一种不安的气氛,而正是这种不安的气氛往往又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在另外一部片子《平成狸合战》中,宫崎骏更是把这种宗教恐怖的因素发挥到极致.狸猫为了保护自己的森林幻化成各种各样的妖怪,上街游行,整个片子的气氛骤然就变的恐怖,.另外狸猫和狐狸的斗争中,狐狸的变化也营造出一种惊悚的气氛.但是在另外一些作品中,宗教元素却在营造着欢乐的气氛.龙猫是日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在动画片《龙猫》中,只有善良的小孩子才能看到,女主角小米和桎月就是这样两个善良的孩子,他们在公交车站偶遇龙猫,搭乘龙猫的巴士回到家,种下了龙猫给的神奇种子,和龙猫一起飞翔,后来小米为了去医院看望病重的妈妈走失,桎月向龙猫求救,龙猫帮助她找到了小米并且用龙猫巴士送姐们俩去了医院,整个片子的温馨感人.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宗教元素如宗教神、宗教建筑等这些元素,在烘托整个动画片的氛围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3 为场景设计和人物塑造提供素材场景设计和人物设计是动画片制作中两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场景设计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舞台,而动画片的人物塑造却为动画情节的发展提供了角色.任何动画片场景和角色的塑造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他是动画创作者以现实社会为背景,通过二次创造升华得出的.宫崎骏同样也不例外,作为一个人文主义动画大师,宫崎骏注重对本民族文化的发掘和展现,宗教元素对宫崎骏动画作品场景和人物的塑造影响颇深.3.1 宗教元素与场景设计在场景塑造上,神道教的建筑在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出现很多,而且往往都起到了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如《龙猫》中,在主角家附近出现的鸟居以及山顶神树下面祭祀用的神龛,公交站后面祭祀的狗神等等都给观众传递了一种暗示,暗示着要有一些神奇或者奇怪的事情发生;《千与千寻》中的汤屋设计与现实中的汤屋有较大的不同,《千与千寻》中的汤屋,建在一个高高的台子上,在通往汤屋的路上有一座通体红色的桥,这座桥是一条界线,不允许人类进入,汤屋红墙绿瓦,墙上还有宗教的符号,窗户破破烂烂,整个气氛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还有神社后面的街道上,挂着各种各样的宗教神幡.这些来源于神道教的元素在场景的塑造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为故事情节的顺利看开展制造了舞台,营造了气氛.3.2 宗教元素与角色塑造在角色塑造上,神道教的元素就更为明显了.我们以《平城狸合战》为例,虽然本片不是宫崎骏直接导演的,但作为吉卜力动画工作室的作品,宫崎骏扮演着一个幕后制作人的角色.这部作品是宫崎骏作品为数不多直接用宗教元素来表现主题的,片子里的主要角色的塑造也直接来源于神道教的宗教神传说.我们先来看一下传说中是怎么描述狸猫的:“狸猫在日本宗教信仰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一种神秘的动物,它们会使用一种类似障眼法的幻术,身体可以变成任意形状,或者把树叶变成钱什么的用来欺骗人类,喜欢作弄人类,狸猫还常常表现出一些行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例如自行点火,发出各种奇怪的声响,偷喝老百姓家里酿的酒,喝得醉醺醺,四脚朝天躺在庭院里呼呼大睡.”日本宗教传说里关于八百八狸猫的描述是:住在日本四国岛的狸老大,有著一颗相当大的头颅,据说手下狸猫数众多,专为守护四国这块地盘而和狐军团对抗.从很久以前,狸一直给人们很容易亲近的印象,和住在山里的人相处得十分融洽.而动画片中的狸猫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宗教传说中的十分相似,如狸猫平时通过幻术变成人类在人类中生活;狸猫平时聚在一起嗜酒如命,一直喝到醉醺醺;狸猫为了保护森林变成各种妖鬼去恐吓人类以及和狐狸作斗争等等.通过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宗教元素对于宫崎骏动画角色的塑造影响是十分大的.神道教历来都有女神崇拜的信仰,他们的主神天照大神,其实也就是太阳女神,她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大日霎贵”,霎在日本也被称为巫女,也就是说她也可以叫“大日巫女贵”.这里的巫女和欧洲的巫女是有区别的,神道教的巫女是尊贵神圣的象征,这在宫崎骏动画片的人物塑造中也得到了体现:女生一般都是齐耳短发,衣服为通身的长衫,身材纤细,五官精致,大眼睛,小嘴巴,小鼻子,温文尔雅,神情坚毅执着,内心却有有些柔弱.虽然造型上没什么突出,但是他们的出身都比较高贵,如《幽灵公主》里的姗是狼神的女儿,《悬崖上的金鱼公主》里的小鱼是海神的女儿,《魔女宅急便》里的女主角琪琪是魔女之后,而《风之谷》里的娜西乌卡是风之谷的公主,《天空之城》里的希塔是天空之城的皇族,可见这些角色的地位,这与宗教中尊巫的信仰是相符的.另外的体现还表现在:宫崎骏动画片中的这些具备巫女特质的人物,一开始都是很平淡很软弱的形象,但是都会伴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地显示出其非凡的一面,最后起到拯救世界,拯救人类或者保护一方平安的作用.宫崎骏动画融合了中西方有关魔女和巫女历史内容,对这些角色做了相应的改变,把她们所具备的巫女实力或者说巫女的本质展现了出来.4 结语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宗教元素是宫崎骏动画片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宗教元素如宗教传说、宗教人物、宗教建筑以及宗教思想在动画片中发挥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动画片氛围的重要作用.宫崎骏这种立足本民族文化,发掘宗教元素的创作手法经过时间证明是正确的,他的动画作品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再一次证明了民族的才是受欢迎的.宫崎骏动画作品中这些宗教元素的使用,给我们崛起中的中国动画提供了经验,我们应该把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动画创作中去,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动画作品才能具备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动画事业才能够蒸蒸日上.参考文献:〔1〕刘嫣然.押井守动画作品中的哲学、宗教与文学元素探寻[J].大众文艺,2011(21):155.〔2〕苏静.知日·妖怪[J].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3〕陈闯.浅析动画片与色彩学的关系[J].文学与艺术,2010(5):88. 〔4〕宫冢准.日本的民俗宗教[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十大宗教

十大宗教

2011-06-09 19:18 回复
秀水小區
36位粉丝
核心会员6 9楼
九、东正教
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因强调自身的正统性,又称正教,在仪式中以希腊语为主,又称希腊正教。东正教自主教会有15个,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和领导,它自设牧首区,牧首区下辖数个首府主教区。主教区首脑为主教,以下是司祭和辅祭。在信仰教义上,东正教特别重视对圣母玛丽亚的崇拜,强调得救不仅依靠天主,而且依靠自身的善行。
一、犹太教
犹太教在古代是民族宗教,由于经受多次亡国和流散的凄惨遭遇,犹太人发展了对民族神的排他性崇拜,进而自称为唯一真神的特选子民。犹太教的经典是希伯来文《圣经》及口传律法汇编《塔木德》。犹太教律法有种种戒规,如:凡母亲为犹太人,其子女即为犹太人;男孩出生后第八天,一律要受割礼,作为与上帝立约的标志;教徒死后,尸体以水洗净,白布包裹入葬。犹太教在饮食方面亦有诸多禁忌。古代犹太教以七连烛台为唯一标志,中世纪后期改用大卫之盾(六角星),沿用至今。

1
2011-06-09 19:10 回复
秀水小區
36位粉丝
核心会员6 2楼
二、伊斯兰教
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中国旧称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伊斯兰教即顺从真主意志的宗教,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约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启示,号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惩罚。他宣称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独一无二的主宰,反对流行的多神和偶像崇拜。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古兰经》编成。这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被视为真主的言语。
2011-06-09 19:17 回复
秀水小區
36位粉丝
核心会员6 8楼
Hale Waihona Puke 八、罗马天主教 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音译加力特教,意译公教。因其中心在罗马,又称罗马公教。中国人根据明末耶稣会传教士的翻译,称之为天主教、罗马天主教。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西帝国在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了基督教,在其形成初期,就逐渐分成以罗马为中心的拉丁语派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希腊语派,至1054年正式分裂。东派强调自己的正统性,称为正教,西派强调自己的普世性,称为公教。公教即天主教在中世纪曾深入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成为无所不在的精神力量。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从中又分裂出与罗马教廷脱离关系的新教(抗罗宗)各派。天主教严格规定神职人员不得结婚,与俗人有明显界限。天主教修会由信徒组成,修士须发安贫、守贞、服从三愿,并过集体生活。天主教第一部完整的教会法令是12世纪中叶的《格拉蒂安教令集》。1983年,颁布了更为简明的新《天主教会法典》。

关于日本神道教的简单介绍

关于日本神道教的简单介绍

关于日本神道教的简单介绍什么是神道教:神道是日本原始宗教,以祭祀日本本土天神地祇为主,以日本皇祖皇宗的遗训为内容,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

神道教的起源:神道起初没有正式的名称,一直到公元5世纪至8世纪,汉传佛教经朝鲜半岛百济传入日本,渐渐被日本人接受,为了与“佛法”一词分庭抗礼创造“神道”一词来区分日本固有的传统信仰与外国传入的佛法。

是以在《日本书纪》〈用明天皇纪〉中的“天皇信佛法,尊神道。

”句中,首次出现了“神道”这个称呼。

汉字传入日本后,“神”字被用来表示日语中的“かみ”(kami)。

当时的日本人称已逝的人之亡灵为“かみ”,亦将认为值得敬拜的山神及树木、狐狸等动植物的灵魂称为“かみ”。

“かみ”还包括一些令人骇闻的凶神恶煞。

其后,人物神的历任天皇、幕府将军、功臣、武士等也渐渐被作为膜拜对象,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而现在,根据日本文化厅统计在日本国内约有1亿2百万支持者,占日本人口比例近85%。

但日本五大新闻之一的《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指出很多日本人不过是进去寺庙里面求神许愿罢了,并不是真正信仰,与中国大陆类似。

祭祀活动:日本神道祭祀包括了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

祭祀分大祀、中祀、小祀。

大祀包括大尝祭。

中祀包括新尝祭、神尝祭、相尝祭、神衣祭、祈年祭。

小祀包括镇花祭、镇火祭、镇魂祭、三枝祭、道享祭、风神祭、祈雨止雨祭、月次祭、星祭、招魂祭、荒神祭、地镇祭。

《古事记》中除了至尊神天照大神以外,神道教的神按职别包括六个辅佐神、五部上祖神、三十二神、五行神、风神、雷神、山神、草神、海神、河神、二十一祓神、六福神、道祖神、和歌神、八大武神、军神、酒造祖神、医术祖神、神乐祖神、服部祖神等等。

神宫里的神官称为祭主、大宫司。

神社的首领称为神主,其下有祢宜(觋)、祝、巫(神子)等等。

神乐舞女称为巫女。

明治二十七年颁布《神官神职服制》敕令,此后修正3次,分为正装、礼装、常装。

正服黑罗冠、略服乌帽子(有位立乌帽子、无位折乌帽子)。

神道教——精选推荐

神道教——精选推荐

神道教提到中国的本⼟宗教,许多⼈会想到道教,⽽⽇本的本⼟宗教,则⾃然是神道教了。

神道教的起源⽇本的神道教,是⽇本本⼟的萨满崇拜起源,来⾃于对⾃然界的万物崇拜,属于泛神论宗教,区别于基督教的⼀神论。

认为万物皆有灵,⾃然界的⼭川、森林、太阳、⽕、雷、动物(如狐、蛇)、祖先的灵等都成为他们祭祀崇拜的对象﹐因此有⼭神、⽔神、海神、⽥神、地神、雷神、太阳神(如天照⼤神)等等。

神道教标志虽然这个宗教起源很早,但是却⼀直都没有名字。

直到公元5⾄8世纪,佛教经朝鲜传⼊⽇本,渐渐在当时的⽇本扩张开来,为了与“佛法”⼀词分庭抗礼,于是便创造了“神道”⼀词来区分⽇本固有的“神道”,与从外国传⼊的“佛法”区分开来。

⽇本的神道,按照地域划分⼜分为⼤和神道和琉球神道,⼤和神道最初以⾃然崇拜为主,起源于本州岛和四国岛本地的崇神传统,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祗。

琉球神道以龙宫信仰、御岳信仰为主,起源于琉球群岛。

⽇本的神道教以《古事记》和《⽇本书记》两本书作为经典,曾经因为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学说⽽⼀度衰微为佛教的附庸。

德川幕府时期,⽇本的神道学者结合了中国的朱熹理学,把神道教内容强调到尊皇忠君,之后的明治维新,明治政府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是为国家神道,⿎吹以⽇本为中⼼,建⽴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世界秩序,成为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具。

战后在盟军的要求下,⽇本政府宣布政教分离,裕仁天皇宣布废除国家神道,政府不得资助神社,之后神道教才不再成为思想控制⼯具。

神道教的神职⼈员⽇本的神道教,我们最经常能了解到的,⼤概就是什么神官啊,巫⼥啊等等了,那么他们⼜是什么⼈呢?神官,神官头顶的帽⼦和⼿⾥的笏板都是沿袭⾃唐朝巫⼥神官和巫⼥都是神社⾥的神职⼈员,⼤概类似于我们的道⼠和道姑朋友。

古代的神官和巫⼥都是终⾝职业。

神官在神道中是神与⼈之间的媒介,他们也负责替信徒祓除与主持婚礼。

在远古时代因政教合⼀因此⽒族⾸领也是神官,到后来才有专门的神职。

日本宗教(1)

日本宗教(1)

佛教大学是一所人文、
社会学系的综合大学, 设臵了文学部、教育学部、社会学部、社会学部、社会福祉
学部和保健医疗技术学部共5个学部10个学科。
综观日本佛教,教理上多源自中国 宗派而发展,然在修行实践上则趋于易 行及通俗化,二十世纪后,日本佛教各 大宗派更各自发展法会祝祷、办学教育、 社会慈善、学术研究等,佛教事业欣欣 向荣,尤以佛学研究堪称代表。
本,其间曾引起正反两派不同意见的争执,自此开 展日本佛教史新页。日本佛教的发展、演进,可略 分为: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 室町时代、江户时代、明治维新之 后(1868至现今) 个时期。

佛教的宗派
南都六宗 天台宗 真言宗 禅宗 净土宗 净土真宗 日莲宗
日本佛教大学: 1949年在京都府成立, 学生人数:6472人。
神道教大致有三种流派:神社神道 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教派神道分有13 个教派。每个教派有自己的创始人;民 俗神道无严密组织,是农民自己祭祀农 事和路神。明治维新后,政府扶持神社 神道,宣布政教合一,将神社神道定为国教,即国家神道,由政府 出资资助。

日本人在出生时去参拜神社,结婚 在神社,祈求升学也去神社。每个神社 门前有一个叫做“鸟居”的日本牌坊, 正殿门楣上挂一铃铛,悬一粗绳,参拜 者先要拉动粗绳,再大声鼓掌以惊动神 灵,然后双手合一默默祈祷。一般不用下跪,但进入殿内须脱鞋。
三.基督教
基督教这个外来宗教在日本的发展 历程可谓一波三折。它既受到过残 酷的镇压,也受到过有力的扶持。 目前,日本国民对这个宗教似乎颇 有亲近感,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愿意 在基督教的教堂举行婚礼就是一个 明证。
日本 的宗教:
在日本主要的宗教有神 道教、佛教、基督教和许多 小宗教。据日本文部科学省 宗教调查统计,日本共有神

第十章神道教

第十章神道教

每年参拜最多的神社有:明治神宫( 每年参拜最多的神社有:明治神宫(625万)、镰仓 万、 八幡宫( 伊势神宫( 八幡宫(600万)、伊势神宫(482万)、靖国神社 万)、伊势神宫 万)、靖国神社 (300万)。 万 明治神宫
镰仓八幡宫
伊势神宫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位于东京,原名“招魂社” 靖国神社:位于东京,原名“招魂社”,1869年明治天皇 年明治天皇 时期所建,祭祀明治维新时为恢复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 时期所建,祭祀明治维新时为恢复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 后供奉为屡次战争中日本战死的军人,包括甲午战争、 后供奉为屡次战争中日本战死的军人,包括甲午战争、日俄 战争、二战。也包括二战中被征入伍战死的台湾人和韩国人。 战争、二战。也包括二战中被征入伍战死的台湾人和韩国人。 1879年改为靖国神社。二战结束前为国家神道的一部分, 年改为靖国神社。 年改为靖国神社 二战结束前为国家神道的一部分, 二战后改为民间团体。 二战后改为民间团体。
神社
神社是神道教祭祀的场所,目前约有 万个 万个。 神社是神道教祭祀的场所,目前约有3万个。地位 高的叫神宫,一般的叫神社。神社通常有一个入口, 高的叫神宫,一般的叫神社。神社通常有一个入口, 鸟居,从鸟居沿正道而行, 叫鸟居,从鸟居沿正道而行,可达净盆处参拜者可 在此洗手漱口。 在此洗手漱口。 依照祭拜的亡灵的种类,神社可分为6类 依照祭拜的亡灵的种类,神社可分为 类: 1.祭祀古代诸神祈的神社 祭祀古代诸神祈的神社 2.祭祀历代诸天皇亡灵的神社 祭祀历代诸天皇亡灵的神社 3.祭祀有功勋皇亲的神社 祭祀有功勋皇亲的神社 4.祭祀国家功臣的神社 祭祀国家功臣的神社 5.祭祀诸氏族祖先的神社 祭祀诸氏族祖先的神社 6.祭祀国郡乡土功劳者的神社 祭祀国郡乡土功劳者的神社

道教的简介主要历史介绍

道教的简介主要历史介绍

道教的简介主要历史介绍道教发源于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从中国的洪荒时代起人类首先开始寻求自然的庇佑,遂而认为万物有灵,这是原始人类在形成宗教之前最先出现的理论。

下面是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道教的简介。

道教发源于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从中国的洪荒时代起人类首先开始寻求自然的庇佑,遂而认为万物有灵,这是原始人类在形成宗教之前最先出现的理论(英语:animism),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敬信,灵魂的敬信,祖先的敬信,直至在历史的河流里慢慢进化成祖先与天神合一,成为对天无上的信仰,后世各类至上神的雏形。

在原始社会时代,已有先贤追问生命的意义,挑战人类生命的极限。

炎黄子孙的先祖,中华民族始祖,古部落联盟首领,轩辕黄帝应为第一人,据《史记;封禅书》载“且战且学仙”,“黄帝问道于广成子”。

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对自然敬信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

”天命实际上是指对自然的规律、法则的敬畏信仰。

《荀子;天论》言:“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时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在远古部落社会,政祭本是合一,国家大事便先由大巫事先卜筮以向天帝请求解疑答惑。

(大巫是担任上帝与下帝之间媒介任务的人,掌国家祭祀。

在上古乃至商代,巫都是一个崇高的职业。

轩辕黄帝出战之时,都要请巫咸作筮。

国家政事大小,都要徵得他们的同意。

如果他们不同意,即使其它统治者同意了,事情还是不行。

)周代鬼神崇信进一步发展,所信仰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完整的系统。

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法祖。

敬天信仰出自儒教圣经《诗经》:“敬天之怒,无敢戏豫。

敬天之渝,无敢驰驱。

”东汉顺帝时(永建元年丙寅-建康元年甲申[西元126;144年]),张陵于蜀郡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了五斗米道,把儒家的敬天与百姓法祖总结汇集并加入其它诸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个崭新的宗教,名曰道教。

道者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玄之又玄,无法用任何语言文字来表达。

日本“神道教”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关系

日本“神道教”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关系

otd xas n w n u esyta “ hno (aa eent nlei o )h s e l e ltnwt Mit i . u ie pni , ef dot ai t S i ” Jp s ao a r g n a r c s ao i la s s e o i l h t n i li vy o r i e h irm
Ab ta tJ p n i as l cu t t alw g o rp ia n i n n n 2 4 mi in p o l sr c :a a s ma o nr wi n ro e ga hcle vr me ta d 1 5. l o e pe,b ti ma e ma y l y h - o u t d n
去年是 中国人 民抗 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 0周年。在人类进入 2 世纪之初 , l 和平——发 展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然而, 与世界大合奏不相和谐 的音符却在 日 本领 导人及少数右翼政客中响起。 日 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自20 年以来, 03 不顾亚洲邻 国的一致反对 , 多次参拜供奉着二战中以东条英机为首
收稿 日 : 0 — 2— 0 期 2 5 1 2 0 作者简介 : 申满秀( 9 0 . , 1 一) 女 湖南邵东人 , 6 贵州教育学院历史 系副教授 。
T erl f“ hno i h o reo efr a d d v lp n fJp ns l a s h c od i n as h oeo S it” ntec us ft om n e eo me to a a ee mitr m a mu ht o wt ma y w r h ii s h
J OUR NAL OF G Y UI ANG OL GE C [ E

从《混同秘策》看佐藤信渊的“经世”思想

从《混同秘策》看佐藤信渊的“经世”思想

017文化纵横从《混同秘策》看佐藤信渊的“经世”思想佐藤信渊一生奔走于日本各地,曾随宇田川玄学习兰学,还跟随井上仲、木村泰藏学习天文、地理、历学、测量等,随吉川源十郎学习神道,与被称为日本国学“四大金刚”之一的平田笃胤学习国学。

一生涉猎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农业等多个方面,其著作更是高达300余种,主要包括《经济要录》《农政本论》《天柱记》《混同秘策》等。

其中,《混同秘策》是佐藤于1823年所著,主要思想为“宇内混同”。

其中“宇内”,是指“宇宙之内”“混同”就是“混合、同化”,进一步解释为“统一”之意。

佐藤信渊的“经世”思想的来源日本人对于中国的觊觎要追溯到十六世纪,日本权臣、政治家丰臣秀吉(1536-1598)就曾提出比较系统而又明确的占领中国的计划,1587年他亲征九州之时,在家书中说道:“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

并于1592年发动了侵占朝鲜的战争,日军在朝鲜即将灭亡之际,按计划准备继续进攻中国。

朝鲜向明军求救,日军大败。

随着丰臣秀吉生病去世,虽然侵略行动按下了暂停键,但理论思想仍在继续扩展。

并河天民(1679-1718)在其《开疆录》一书中,首次提出将日本变成“大大的日本国”的思想观点,其目标直指中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想不降反增,整个江户时代,便出现了林子平(1738-1793)、本多利明(1744-1820)、藤田幽谷(1774-1826)、佐藤信渊(1769-1850)等一大批带有政治倾向的思想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佐藤信渊于1823年所著的《混同秘策》中的“宇内混同”的思想。

“皇国史观”“皇国史观”又称为“国体史观”,是以天皇为中心的,评判历史人物或事件之于天皇是忠诚还是谋逆的一种思想观念,该思想认为日本历史上的一切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随着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实行“锁国”后日本开始遭遇西方列强侵略,对此一大批思想家从各方面提出拯救日本的策略,其中,日本江户末期著名的政治学者林子平在其著作《海国兵谈》中就提出了著名的“海防论”。

神道教(英语介绍)

神道教(英语介绍)
Introduction
Shinto (Shinto) referred to as God, is a tradit
ional Japanese national religion, initially in th e nature worship, ancestor worship, worship the emperor, belongs to the animist polythei sm (Fairy worship), as the nature of various animals and plants for the gods, but also giv es the divine generation of the emperor of ja pan.
History-Post War
Following the demise of State S hinto, modern Shinto has revert ed to its more traditional positi on as a traditional religion whic h is culturally ingrained, rather t han enforced. In any case, Shi nto and its values continue to b e a fundamental component of the Japanese cultural mindset.
History—Five Periods
Origins
Yayoi Period
Asuka Period
State Shinto
Post War
History-Origins
Shinto has very ancient roots in the Japanese islands. The rec orded history dates to the Kojiki (712) and Nihon Shoki (72 0), but archeological records date back significantly further. B oth are compilations of prior oral tradition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 况
神社神道 两部 神道
概 况
皇室 神道
神社 神道
伊势 神道
复古 神道
吉川 神道
皇室神道
产生背景:公元7世纪之前,虽有天皇,但王权不稳,贵族把持朝政,以苏我氏为最,王族 于645年6月,发动宫廷政变,建立新政府,年号“大化”,史称“大化改新”,新政伊始,为 加强皇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将天皇神化,宣扬皇权神受思想。此时恰有佛教传入日本(6世纪
战后鼎力
背景:大背景:日本战败。细节:日本战败, GHQ (盟军驻日本总司令部)向日本政府下达了《废除政府 对国家神道、神社神道的保证、资助、监督及弘布》和 《神道指令》两道命令,摧毁了统治日本人精神的国家
概 况
神道自明治维新以来约80年来顽固的反动结构和神国主 义的阴森躯壳,政教得到了强制分离。昭和天皇迫不得 已,在1946年的一次宣言(《凡人宣言》即《关于新日 本建设的诏书中》)否认了自身居高临下的威严神格, 国家神道瓦解。 特征:教派众多,规模不大;新成立的教派,自立主神;新的教义容纳了神
神道教祭典
习 俗
到醒酬天皇延喜年间( 90 1一9 2 3) 编纂完成了《延喜式》。其中的1 至10 卷都是关 于神抵祭祀的执行细则它在继承《神抵令》的基础上, 重新把神社祭祀序列化, 区别 了大祭中祭和小祭, 将天皇即位的战柞大尝祭规定为大祭, 祈年祭、神尝祭 、月次祭 列入中祭; 风神祭、镇花祭 、镇魂祭等归为小祭。
概 况
日本主要神灵
第二代——神世七代(共十二位))─代表著天地万物的创造 国之常立神:出现土地时的地上之神,司地之四极。 丰云野之神(或称:丰云野神):表示天与地、地与海还无法区别时所出现的神, 代表泥沼。 泥土神(男性)(或称:宇比地迩神)、巢土神(女性)(或称:须比智迩神):代表泥 土的神,土与水和成稠泥状,形成了世界的雏形。 角蚀神(男性)(或称:角杙神)、生野神(女性)(或称:活杙神):表示植物的根茎 开始发了嫩芽的神,此时长出某植物的嫩芽,并且由白色的茎支撑大地,成为世界 的中心之柱。 大殿儿神(男性)(意富斗能地神)、大殿部神(女性)(或称:大斗乃弁神):分别代 表了男性与女性的神祇,男性、女性的诞生,是具有人形的神,也是人的开始。 御面足神(男性)(或称:于母陀流神)、敬畏神(女性)(或称:阿夜诃志古泥神):前 者代表面貌俊美的神,后者代表令人恐惧的神,男性向女性求婚。男性赞美女性的 外表,同时女性也称赞男性的外表。 伊耶那岐神:生成之神,国土万物创造之神祇,伊耶那美神的哥哥。 伊耶那美神:生成之神。
概 况
脚,衰微不振,以致于沦为佛教的附庸。(其
实是当时日本朝廷内部在进行政治斗争,一派 尊神,一派尊佛,两派夺权,后来尊神的那一 派被搞下台了,于是佛教日盛,神道式微)。8
世纪中叶,神道中的诸神成为了佛法的保护神,
这一时期的神道观点是:神陷入了无边苦海之 中,难以自拔,只得求救于佛。由此有浓烈佛 教韵味的神道—两部神道产生。 定义:两部指真言宗里分别象征着大日如来菩萨心与智德的“胎藏界”和“金刚界”
吉川神道(神儒)
背景:神道发展到近世,摆脱 了浓厚的佛教氛围,江户时代, 继而代之的是占据近世文化主导 地位的中国儒学,江户时代兴起 了各种儒学神道。其创始人提出 了佛教要素,大量吸收朱子学, 自行发掘后又掺进武士道精神, 形成了自成一家的吉川神道。 特点:日本人是神的子孙,敬 神崇族非常重要,强调“理”的 作用。
神道祭祀的主要构成
习 俗
祈祷
祭神与 神职
楔拔
神兴礼仪
参拜
斋戒
祭神与神职
镇座于神社的神抵为祭神, 是祭祀的直接对象。神道教号称八百万神, 因而奉祭于 神社的祭神也是林林总总, 各具差异。
习 俗
从总体上看, 可大致分为创造万物之神灵能神祖先神、职业保护神天象神、地象神 动植物神租食物神八大类。自古以来, 祭神同人臣一样也按照文位武勋的原则被授 与品位、位阶和勋位, 总称“ 神阶” , 以显真神威。
概 况
中叶),相较于佛教宗教理论和系统的完备,原始神道不堪一击,神道改革开始,皇室神道得 以形成。 定义:指以天皇为中心的朝廷, 通过整顿中央,地方的神社,将其纳 入国家的管理之下,同时通过建立和 健全祭祀制度、神祇官制度、伊势神 宫及其斋宫制度等,神道逐渐成为皇
权的精神支柱。
两部神道(神佛)
背景:随着佛教浸入日本,神道由于没有 严密的教义和完备的组织体系,一时间乱了阵
道,佛教两个方面;关注社会政治问题。总之战后的日本神道界,呈现出多元化
、多层次的活跃局面,在保持传统的文化内涵的同时,还根据当代社会人们思想 的变化和精神追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
朴素的古神道 神佛融合的两部神道 “本地垂迹”中的山王神道
概 况
根叶花果混映的吉田神道
反“本地垂迹”的伊势神道
儒学神道的先驱吉川神道
概 况
复古神道(单纯神)
背景:江户时代元禄年间( 1688~1704 ),天下太 平,政治稳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气候得以形成,日本文
概 况
化领域兴起了前所未见的“整理国故”的国学运动。立 足于复古主义的国学家,在神道教之中剔除儒学和佛教 等外来文化要素,形成了复古神道。 特点:天照大神是核心,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孙,是 芸芸众生的核心,是世界的主宰者,人必须对此而核心 顶礼膜拜。认为其他神道为非正宗的俗神道。需要心怀 敬神的信念拥戴天皇,竭力尽诚建设一个光明正大的国 家
目 录
概况
习俗
总结
M V 嗨 起 来
须佐之男是天照大神的弟弟, 去高天原(日本神话中众神所 居的天上世界)看望姐姐天照 大神时,四处惹是生非,让姐 姐天照大神愤怒之极,决定把 自己关进天岩户里,令整个世 界日月无光,高天原的众神於 是在天岩户外载歌载舞,又献 上八咫镜(即曲中的镜子)及 八尺琼勾玉,天钿(dian/四 声)女命则露出胸部跳舞,天 照大神对外面发生的喧闹声感 到好奇,便悄悄将天岩户开了 一条缝偷看,天手力雄神(一 位大力男神)便趁机将天照大 神从洞中拖出,世界遂重新恢 复光明。
原始神道
概 况
自然精灵崇拜,而后祖先崇拜(多神崇拜,各
种神,风雨雷电花草树木)
产生于先陶器文化阶段,兴盛于农耕社会,该 时期神道信仰以地缘,血缘为单位,到四世纪后
半期,大和朝廷统一全国,古代天皇制产生,原
始神道得以统一。
神社神道
大化元年(公元7世纪), 日本神道变革开始。其 后与传入日本的佛教、 入学等相互融合,不同 体系得以产生。神社神 道指没有同意宗教理论 或宗教教派基础的、以 族缘或地缘为基础、以 神社为忠心的崇敬祖先 神、氏神、地域神的信 仰。
概 况
神 道 (しんとう)
“神道”一语,出自中国的典籍。在《易经·观》中有记载:“观天之神 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著名的唐代经济学 家孔颖达对神道作出解释:“微妙无方,理不可知,目不可见,不知所以 然而然,谓之神道。”即鬼神赐福降灾神妙莫测之道。 日本神道中的“神道”,仅仅是借用了“神道”这一词语符号的外形,然 后赋予它日本文化特色的内涵。
M V 嗨 起 来
天照大神因为弟弟须佐之男调皮发怒后躲进了天岩户,闭门不出。因为她是掌 管光明的神,高天原和苇原中国都陷入和黑暗,祸害横流。所以八百万神聚集 到天的安河原,来商量该怎么办。他们做了很多仪式,还有准备了道具,想把 天照大神“请”出来,或者说“引”出来。其中有一个就是天钿女命,她把桶 倒过来,踩的嘣嘣响,敞开胸部,把衣服的钮子一路解到,然后开始跳舞。见 此八百万神一齐哄笑起来,震动了高天原。 躲在天岩户里的天照大神于是开始觉的好奇,她想,我躲起来了,天地应该陷 入一片黑暗,怎么天钿女命还跳的那么兴高采烈,八百万神还笑的这么开心? 于是她把门开一条小缝,问是怎么回事。天钿女命就骗她说:“那是因为有比 你更尊贵的神降临了,大家正高兴呢”。说着伸出一面镜子给天照大神瞧“你 看,就是这位尊神”。天照大神为了看清楚,不觉又将门开大一些,又走出来 一些,于是一直埋伏在旁边的天手力男神,就扯住天照大神的手,一直把她拉 出来。另有其他神立刻在洞口拉一根绳子,道:“这个里面不可以再进去了。 ”(一说天照大神看到镜子里是自己的仪态,顿时心生欢喜,从天岩户出来) 就这样,由于天钿女命的舞蹈,天岩户开启了,天照大神重新出现,天地也恢 复了光明。
日本主要神灵
须佐之男【スサノオ(スサノヲ、ス サノオノミコト)】:(须佐是其名 ,“之男”是个尊称又尊名建速须佐 之男命,命也是一种尊称。)日本神 话中最早的大神伊邪那歧三子女中的 最幼者,另两位就是日本最高神天照 大神(天照大御神)和月读(月读命 )了。他全名为素盏鸣尊,乱暴之神 ,因其狂暴的性格而被视为破坏神。 他斩杀了八歧大蛇,后从其尾部取得 ,命名为“天丛云剑”。之后成为倭 建命(Yamato Takeru)的佩剑,改 名草薙剑,成为日本的英雄。
概 况
神道教祭典
从日本神道教的既存状态来看, 可大致分为神社神道和教团神道两种形态。
习 俗
两者相比较, 神社神道的历史悠久, 可称是神道教的主干或者是根其突出特色在于, 以神社作为存在的根基, 以神社祭祀作为维系信仰的纽带。 教团神道的生成要晚得多, 是日本近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是以人为中心组合成的信 仰集团, 远离或脱离神社, 有自己的教祖教义868 )。细节是:在复古
神道的文化主潮的支配下,明治政府极力倡扬国粹,“唐 风一洗”运动开始,中国色彩传统节日被废除(如端午,
七夕,重阳)。明治政府进行了“废佛弃释”(神道与佛
概 况
教必须彻底分离,禁止用菩萨等佛语作为神道,禁止以佛 像做神体),僧侣被迫还俗,佛寺遭到毁坏,没收了寺院 的领地,使其丧失了对领地内人民的统治权。历史遗留下 来的神佛融合的神道,被彻底清除。接下来就是一系列抬 高神道的政策,明确规定了明治政府以神社信仰和皇室祭 祀体系为核心么进一步将神道国教化,规定神社是国家的 宗祠,神社与皇室神道的关系空前紧密,形成了国家神道。 特点:伊势神宫至高无上,国家神道至高权威,其他教派神道以及佛教基督教 都是国家神道的附庸,强调皇祖崇拜,令国民尽忠于天皇制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