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养殖用微生物制剂的特性作用与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如何使用微生物制剂提高养殖效果

如何使用微生物制剂提高养殖效果

如何使用微生物制剂提高养殖效果微生物制剂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改善环境和促进养殖效果的生物制剂。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对于如何提高养殖效果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就如何使用微生物制剂提高养殖效果展开讨论。

首先,微生物制剂可以改善底质环境。

在养殖过程中,水质和底质环境是影响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使用含有有效微生物的制剂,可以促进底质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增加土壤肥力,改善水质的净化能力。

例如,在养殖水池中添加具有降解有机物能力的微生物制剂,可以降低底泥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养殖水池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提高养殖水体的透明度和氧气含量,从而为养殖动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其次,微生物制剂还可以促进饲料转化效率。

饲料的转化效率是衡量养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养殖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低,不仅浪费饲料资源,还会造成食物链中的能量损失。

而通过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促进养殖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一方面,微生物制剂中的益生菌可以促进养殖动物肠道内益生菌的繁殖和活动,增加饲料的降解率和消化率;另一方面,微生物制剂中的有效微生物可以改善饲料的营养组成,提高饲料的可利用性。

因此,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养殖动物的饲料转化效率。

此外,微生物制剂还可以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养殖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患上各种疾病,这不仅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对养殖动物的健康和养殖环境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而通过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增加养殖动物体内的益生菌数量,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养殖动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例如,通过给养殖水体中添加含有抗菌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养殖动物感染疾病的概率。

此外,使用微生物制剂还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养殖产量。

微生物制剂中的有效微生物具有生长促进剂的作用,可以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通过给饲料中添加具有促进生长功能的微生物制剂,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饲料利用率,促进养殖动物的体重增加。

微生态制剂在鱼类饲料中的作用机理与运用

微生态制剂在鱼类饲料中的作用机理与运用

微生态制剂在鱼类饲料中的作用机理与运用随着水产业养殖的发展,鱼虾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运用越来越广,各种药物促长剂、化学促长剂和其余抗生素类添加剂应运而生。

某些药物在增进生长、提高饵料利用率方面确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带来一些难以抑制的弊病。

首先是损坏了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升高,抗药性的产生以及抗生素含量的蓄积,造成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利用不含有害物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并增进动植物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微生态制剂,生产出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已成为饲料工业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大批的研究结果表明,鱼类摄取微生态制剂,不仅可使鱼类肠道内菌群发生变革(即有害菌受到抑制,有益菌群增加),还能够刺激肠道起局部型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体水平和吞噬细胞的活性,加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

黄永春等在研究中表明(1):(1)EM中的各种有效微生物不仅含有较多的优质蛋白质,具备品种众多的氨基酸组成,还有丰盛的维生素等,从而改良了原有饲料品格,提高了营养成份;(2)随饲料进入鱼体内的EM改良机体的微生态环境,增进鱼类的摄食、消化和吸收,使鱼类表现出较佳的生理情况?血液指标显然改良、耗氧率下降,从而具备较高的抗逆性(如抗病、抗低氧等),并具备较快的生长速度。

另外,耗氧率的下降,不仅提高了鱼类对环境的适应力,而且有利于能量的同化和合理利用,从而达到促长目标。

正是因为微生态制剂的这些优质特点,使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已经在养殖业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

美国FDA赞成用作直接饲喂的微生物已有43种,我国农业部1999年6月宣布了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链球菌、屎链球菌、乳酸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链球菌、啤酒酵母、产阮假丝酵母、沼泽红假单孢菌等12种为可直接饲喂动物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

此外,国内外延续有运用新菌种的报道,如环状芽孢杆菌、顽强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丁酸梭菌、芽孢乳杆菌、噬菌蛭弧菌等(2)。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池塘环境的恶化、养殖品种的繁多以
及养殖器具和回收养殖排放水等问题都成为了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而微生物制剂
便是其中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水产养殖中,微生物能够引起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将有利于水质净化和
增强养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微生物能够将池塘底泥中的氮磷化合物分解成可供植
物利用的无机盐,从而提高了池塘水体的营养水平,增加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消除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调节养殖环境的作用。

此外,微生物还能分解有害物质,如毒性物质、重金属等,从而减少水产养殖中的环
境污染。

同时,微生物制剂也有助于鱼类的消化、增强鱼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并促进鱼
的生长发育。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微生物制剂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微生物制剂的质量。

应尽量选择含菌量高的微生物制剂,并确保制剂中的微生
物有生存能力和活性。

2.利用科学的方法施用。

施用前应了解池塘水体的基础水质条件、养殖对象的种类和
数量,以及施药的时间、剂量和方式等,从而制定适合该场水产养殖的微生物制剂使用方案。

3.以增强池塘生态系统为目的。

使用微生物制剂不能取代传统的水质调控措施,而应
该作为增强池塘生态系统的手段,与其他控制技术相结合,使水质更加稳定、生态更加健康。

综上所述,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净化水质、促进生态系统和谐,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微生物制剂使用

微生物制剂使用

池塘微生物制剂使用技术微生态制剂是指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的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复壮、发酵、包埋、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用于动物的生物活菌制剂。

有时将其称为益生菌、益生素等。

我国微生物制剂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颇具规模,光合细菌、EM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等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

一、水产养殖业应用微生物制剂的背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由于种质退化、池塘老化、饲料不当投喂等原因导致病害频繁发生,可以说,病害问题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防治疾病,用药量不断加大,尤其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不仅使一些致病菌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同时也影响了鱼虾肠道内的有益菌群的正常生长,引起肠道内菌群生态的失调,从而影响鱼虾类的抗病能力。

同时,大量使用药物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

2001年我国出口欧盟的冻虾仁产品含有违禁物质氯霉素便是敲响了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警钟。

因为药物残留超标引发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迫使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让水产养殖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答案只有一个:推行水产品无公害养殖技术。

由于微生物制剂可通过调节养殖水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净化水质,达到提高养殖品种健康水平及改良养殖环境的目的,而且微生物制剂具有无残留、无耐药性、无污染等副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抗生素,为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创造条件。

二、水产微生物制剂的种类及其特点作为水产动物微生物制剂的主要菌种有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

以复合型产品为主,如EM菌。

1、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业中应用较广泛的微生物制剂,它是一类能进行光和作用原核生物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点是体内具有光和色素,可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

其在养殖水体内,可利用硫化氢或小分子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同时也能将小分子有机物作为碳源加以利用,以氨盐、氨基酸等作为氮源利用,因此将其施放在养殖水体后可迅速消除氨氮、硫化氢和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改善水体,稳定水质,平衡水体的酸碱度。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水产养殖是指人工培养和繁殖各种水生动植物的活动。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渔业资源过度开发等原因,水产养殖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水质恶化、疾病爆发、饲料转化率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引入了微生态制剂的概念。

微生态制剂是以有益微生物为基础,通过人工培养和加工得到的一种生物制剂,可以在水体中起到调节水质、增强养殖动物免疫力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1.调节水质水质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健康。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释放相关酶、代谢产物等方式改善水质,促进水体中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等)的转化和分解,降低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有机废物浓度。

同时,有益微生物还能够竞争和抑制水体中的有害微生物生长,降低水产病害的发生。

通过调节水质,微生态制剂可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增强养殖动物的抗逆能力,改善养殖效益。

2.增强养殖动物免疫力水产养殖中病害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严重影响养殖效益的问题。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使其更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一方面,有益微生物能够产生和分泌一系列抗菌物质,如抗生素、酶等,可以直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另一方面,有益微生物还能够调节养殖动物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有益菌的繁殖,降低有害菌的数量,从而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通过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微生态制剂可以减少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病害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

3.提高饲料转化率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io,FCR)是衡量养殖效益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养殖动物所消耗饲料的比例。

在水产养殖中,饲料转化率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之一是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能充分被养殖动物吸收利用。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够产生多种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可以帮助养殖动物分解和消化饲料中的复杂有机物。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在水产养殖领域,微生态制剂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养殖辅助手段。

它不仅能够改善养殖环境,还对水产动物的健康和生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它在水产养殖中的具体应用。

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1、改善水质水产养殖中,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动物的生存和生长。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能够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如残饵、粪便等,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同时,它们还能吸收和利用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降低这些物质的浓度,从而有效地改善水质,为水产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2、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在养殖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通过竞争生态位、分泌抗菌物质等方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例如,乳酸菌能够产生乳酸,降低环境的 pH 值,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芽孢杆菌可以产生抗生素类物质,对病原菌起到拮抗作用。

3、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有益微生物可以作为免疫刺激剂,激活水产动物的免疫系统。

它们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提高吞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此外,一些有益菌还能够定植在水产动物的肠道内,形成生物屏障,阻止病原菌的入侵,从而提高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

4、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能够合成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被水产动物直接吸收利用,补充其营养需求,促进生长发育。

二、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1、饲料添加剂将微生态制剂添加到水产动物的饲料中,可以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有益菌在动物肠道内能够分泌消化酶,帮助分解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使其更容易被吸收。

同时,微生态制剂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2、水质调节剂定期向养殖水体中泼洒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一、微生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微生物制剂是指以微生物为活性成分,经过发酵、加工处理后制得的一种新型生物肥料。

其主要特点是菌株多样、功能复合、应用范围广,可以用于改善土壤、促进植物生长、预防和治疗动物病害等方面。

适当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增加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促进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平衡,从而提高环境质量和生物生产力,减少化肥和药物的使用。

1. 改善水质水质是养殖中的关键环节,如水质不佳会直接影响到养殖生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微生物制剂通过增加水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和种类,降低水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从而改善水质。

例如,加入一定量的光合细菌可以提高水中氧气含量,促进底泥有机质的分解,同时还可以消除臭味和藻类水华等问题。

此外,加入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等也可以促进氮素的循环利用,降低水体腐化程度。

2. 提高养殖效益微生物制剂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益,降低养殖成本。

例如,加入一定量的益生菌,可以改善养殖生物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加有益菌群数量,减少致病菌数量,从而提高养殖生物的免疫力和生长发育速度,减少养殖食品的流失率和死亡率。

此外,微生物制剂还能够降低化学农药和抗生素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和养殖生物对化学物质的耐药性,从而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 预防和治疗病害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包括菌病、病毒病、寄生虫病等。

微生物制剂可以增加养殖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改善水体微生态环境,提高养殖生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此外,针对某些病原微生物,可以选择性添加一定的杀菌剂和过氧化氢等消毒剂,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1. 根据养殖水体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微生物制剂。

不同的水体有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微生物制剂选择和使用。

2. 微生物制剂使用要遵循科学操作原则,不可盲目使用和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会导致微生物竞争激烈、环境出现失衡,从而产生反效果甚至对养殖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水产养殖抗微生物类药

水产养殖抗微生物类药

水产养殖抗微生物类药抗生素类一、青霉素1、主要成分和性状: 本品是一种含有氮和硫的有机酸,通常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被提出,为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极不稳定,光、热、酸、碱、重金属盐、氧化剂、乙醇等均能迅速将它破坏。

2、作用与用途: 本品的作用主要是抑制转肽酶,从而干扰细菌合成细胞壁,进而起到杀菌作用,对繁殖期的细菌作用强,对静止期的细菌作用较弱。

水产养殖上主要用于注射产后亲鱼,防止继发性感染和鱼类运输中防止水质变化。

3、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用量为5~10万国际单位/千克鱼体重。

4、注意事项①现配现用。

②贮存于低温处。

二、链霉素1、主要成分和性状: 本品属于氨基甙类抗生素,系链霉菌经发酵培养所产生,为白色至微黄色粉末或颗粒。

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潮解,干燥状态下可保持1年的稳定性。

2、作用与用途: 本品的主要作用机理为于扰细菌氨基酸和核糖体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在水产养殖上主要用于防治鱼类的结节病、疖疮病、弧菌病及鳖的赤斑病等。

3、用法与用量 (1)内服用量为50毫克/千克鱼体重,拌人饲料,连用10天。

(2)肌内注射用量为20万国际单位仟克鱼体重。

4、注意事项贮存本品于低温处。

三、氯霉素1、主要成分和性状: 本晶属于丙二醇类化学物质,为白色晶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2、作用与用途: 本品属于抑菌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在水产养殖上用于治疗鱼类弧菌病、痘疮病、鳗红点病、爱德华菌病、赤鳍病、烂尾病等。

3、用法与用量(1)治疗鱼类弧菌病用量为每天30~80毫克仟克鱼体重拌入饲料投喂,连用5~10天。

(2)治疗鳗鱼红点病用量为每天15~20毫克仟克鱼体重,分2次拌饲投喂,连用7~10天。

(3)治疗发病初期的鲤科鱼类痘疮病每尾鱼用量为25毫克,肌内注射,同时用本品0.225克/立方米水体药浴。

(4)治疗对虾幼体弧菌病用量为1~2克/立方米水体,浸浴15~20分。

4、注意事项①贮存于低温处。

②过量用本品会损害鱼类的造血机理和肝脏。

淡水鱼养殖巧用微生物制剂

淡水鱼养殖巧用微生物制剂

淡水鱼养殖巧用微生物制剂1、所有微生物制剂都应避免与消毒杀菌剂混合使用。

2、水体使用消毒后须经3天后方可使用。

池塘消毒后氨氮会明显升高,异氧性细菌如气单胞菌也会首先大量繁殖,因此,消毒后二天必须使用一次EM菌原粉100克/亩.加光合细菌原粉100克/亩,以降低水中的氨氮,同时保持池塘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群优势。

点我,免费领牛股广告3、用生物肥水素时应结合光合细菌使用,效果更加明显,并可防止藻类老化造成水质变坏。

4、高效复合芽孢杆菌原粉所含主要菌为好气性细菌,使用时需同时开动增氧机有利于发挥利生素及加酶益生素的功效。

5、高效复合硝化细菌原粉应用时需提前投放。

应用本微生物制剂需在头天晚上用一次过碳酸钠片状增氧剂,保证池塘中有充足的溶解氧,更有利于硝化细菌的迅速活化,提高降解亚硝酸盐的功效。

6、EM菌是一种复合的微生物群落,具有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厌氧菌等几十种有益菌种。

池塘泼洒EM菌,最好与(高效复合芽孢杆菌原粉、光合细菌原粉)等其中任何一种混合使用,改善水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效果更加理想。

7、养殖过程当中第一次可按说明书用量适当提高30-50%即可,以后每10天左右使用一次(只要按说明书用量即可,甚至可减少一定量使用都可以),可一直保持水质稳定。

8、如果池塘中只有氨氮含量高,亚硝酸盐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每亩用EM菌粉100克加光合细菌原粉100克或高效复合芽孢杆菌原粉50克,当天氨氮就可降低。

9、如果池塘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都高的情况下,每亩用高效复合硝化细菌原粉100克和EM菌粉100克拌池塘水泼洒,2天后亚硝酸盐就开始降低,5天后降解效果非常明显。

10、如果池塘中亚硝酸盐含量高,氨氮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每亩只要用高效复合硝化细菌原粉100克拌池塘水泼洒即可,2天后亚硝酸盐就开始降低,5天后降解效果明显。

END来源:科技信息报作者:亮坤投稿官方微信公众账号“bbwfish”现诚征原创文章,欢迎广大行业人士踊跃投稿,积极爆料。

水产微生物,养鱼大用处!常用微生物制剂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水产微生物,养鱼大用处!常用微生物制剂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水产微生物,养鱼大用处!常用微生物制剂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微生态制剂,各位老板肯定都不陌生,在我们养殖中种类也比较多。

但是微生态制剂你真的用对了吗?如何使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微生物制剂的作用1、调节水质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EM菌等,能够分解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改良底质微生物制剂的既能解决底质恶化的问题,又不会增加水体负担。

比如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EM菌等,种类上和调节水质的微生物制剂大体相似。

3、促进有益藻类生长微生物制剂在把鱼塘里的多余营养物质分解了后,水体中蓝藻、甲藻就失去了大量繁殖的基础,而硅藻、绿藻等有益藻类就会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从而促进鱼塘生态系统良性运转。

4、预防鱼虾生病一来,微生物制剂分解了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就保证了鱼虾有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鱼虾生病少。

二来,有些微生物制剂在进入鱼虾的身体后,能够帮助它们分解毒素、促进吸收、增强体质,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使用微生物制剂的注意事项要记住微生物制剂的一大特点:它们是活的生物。

考虑到这个特点,我们在使用微生物制剂时就要特别留意容易给"活物"造成伤害的环境问题和养殖操作。

1、注意温度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太高和太低都不行。

EM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温度最好在18-25℃之间。

2、注意增氧有的微生物(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会消耗氧气,如果氧气不充足,也会造成微生物死亡,也起不到调水改底的效果。

使用时最好开启增氧机,在进行改底时,可以要投放底部增氧剂来增加氧气。

3、注意避开杀菌药物鱼塘都要杀菌消毒。

但是微生物制剂就是一类细菌,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和杀菌药物避开,最好使用后10天左右再杀菌。

当然,虽然微生物制剂在改底调水方面效果很好,但也不能滥用。

平时可以每15天用一次,用作水质调节、疾病预防等。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探究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探究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探究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疾病爆发等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改善水产养殖的环境和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能力,微生态制剂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究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益处。

一、微生态制剂的定义和特点微生态制剂是指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组成,能够调节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的制剂。

它们中主要包括益生菌、酵母菌和其他有益微生物。

微生态制剂具有以下特点:1. 良好的温和性:微生态制剂通过对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的调节,不会对动物产生副作用。

2. 抗菌作用: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和酵母菌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减少疾病的发生。

3. 改善消化吸收:微生态制剂可以增加动物的消化酶活性,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4. 环境友好性:微生态制剂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二、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1. 改善水质: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能够降解养殖废弃物和废气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水中溶解氧的消耗,并降低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

2. 增强免疫力: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和酵母菌能够产生一些抗菌物质,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微生态制剂也能够调节养殖动物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肠道健康指数,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3. 提高生长率:微生态制剂中的菌株能够促进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提高养殖动物的饲料转化率,从而增加生长速度和体重。

三、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案例1. 海水养殖中的应用:在海水养殖中,可以通过将微生态制剂加入养殖水体中,提高海水质量,降低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微生态制剂也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加入到饲料中,提高海水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率和免疫力。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探究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探究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探究一、微生态制剂的概念与特点微生态制剂是指由活体微生物构成的制剂,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

这些微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对水体中的有机物、无机物进行降解、转化,从而起到净化水体、促进水质改善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生物多样性:微生态制剂中包含多种微生物共生共存,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2. 生态友好: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天然生物制剂,对环境无污染,对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3. 高效作用: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具有较强的降解、吸附、转化能力,能够有效改善水体环境。

1. 提高水体透明度: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体中容易出现浑浊的现象,影响水质。

微生态制剂中的一些细菌、藻类能够利用有机废弃物、底泥中的养分,促进其分解,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质。

2. 减少养殖废水排放:水产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无机物,对水体造成污染。

微生态制剂中的细菌、真菌具有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降低水体污染。

4. 提高养殖动物免疫力:微生态制剂中的一些微生物具有促进动物免疫力、抗病能力的作用,能够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率。

5. 提高养殖水体氧含量:微生态制剂中的一些微生物能够降解养殖废水中的有机废物,减少水体中的有机负荷,从而提高水体氧含量,改善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

三、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对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1. 技术标准不统一:当前微生态制剂的生产、使用标准尚不完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2. 应用效果具有时效性: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下降,需要不断添加新的微生态制剂。

3. 成本较高: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应用成本较高,成本的提高可能限制了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广泛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精)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精)

我国农业部已批准使用的有益微生物菌种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酵母菌、噬菌蛭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六大类微生物。

目前用作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光合细菌等几大类[1]。

现将其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1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一是抑制有害微生物,与有害生物竞争养分和附着部位。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消化道内产生有益菌群,与致病菌间就生存和繁殖的空间、时间、定居部位以及营养素等展开竞争,抑制致病菌的生存、繁殖、定居。

附着于动物的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上的有益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降低肠道内pH 值;产生过氧化氢,抑制病原菌[2]。

二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很多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有效提高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通过产生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等激发机体免疫,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

三是改善机体代谢,补充机体营养成分,促进生长。

有益细菌和真菌可作饵料添加剂,随着它们在动物消化道内的繁衍,产生动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等。

许多肠道有益菌具有较强的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果酸酶等,可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

四是参与生物降解,消除有机污染物,净化环境。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如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能发挥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解硫、硫化、固氮等作用,将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饵料、浮游生物残体、化学药物等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为单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营养;而单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养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解氧,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

2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应用于水产上的产品可分为2类:一是用于改良水质的,即水质微生态调控剂。

鱼类生活的水体环境本身应该是一个微生物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中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共同生存。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微生物制剂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生理特性以及其对环境的调节作用,经过培养、分离、纯化、活性剂等过程制成的一种特定微生物群体。

在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水质改善、病原微生物抑制、养殖动物健康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下面就来浅谈一下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一、水质改善水质是影响水产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微生物制剂可以通过其代谢活性在水体中发挥作用,促进水体中的腐殖质降解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从而改善水质。

微生物制剂中的一些细菌、酵母等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废物,减少水中的浑浊物质,使水变得更加清澈透明。

微生物制剂中的一些微生物还能够降解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减少对养殖动物的危害。

在水产养殖中添加适量的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改善水质,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

二、病原微生物抑制水产养殖中常常会遇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问题,而微生物制剂可以通过其抑菌、拮抗等作用,对一些病原微生物起到抑制作用。

一些益生菌可以通过竞争营养物和生存空间,抑制一些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减少病原微生物对养殖动物的危害。

一些产生抗菌物质的微生物也可以通过产生抗菌物质的方式,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动物的健康水平。

三、养殖动物健康养殖动物的健康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微生物制剂可以通过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促进养殖动物的营养吸收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养殖动物的健康水平。

一些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养殖动物的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一些酵母和乳酸菌则可以通过促进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增加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保障养殖动物的健康,提高其产出水平。

四、未来展望随着人们对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改善和创新,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也将会得到更多的发展和应用。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例如水质污染、病虫害等。

传统的养殖方式常常会使用化学农药和抗生素等药物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导致环境污染、药物残留等问题,对养殖业产生负面影响。

而微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品,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作用。

1. 改善水质:微生物制剂可以通过分解有害物质,如氨氮、硝酸盐等,改善水质。

利用微生物厌氧生物学原理,可以将多余底泥中的有机质分解为无机化合物,使水体中的棕色可溶性有机物明显降低,从而改善水体的透明度和氧含量。

2. 提高养殖效益: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微生物制剂可以通过调节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增强耐受力,并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3. 抗害虫效果:微生物制剂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害虫效果,可以预防或减少水产动物的虫害,缩短虫害治疗时间,减少药物的使用量,达到环境友好的目的。

4. 抗病效果:微生物制剂中特定的物质能够刺激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并可从根本上预防病害的发生。

在一些生物性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的治疗中,微生物制剂也可以通过调节自然界微生物群落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免疫力,从而减少药物使用量,并实现环保效果。

1. 选用合适的微生物制剂: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和养殖环境下所需的微生物制剂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的投放量、投放次数和投放时间都需要按照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3. 防止污染:微生物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因此需要注意储存和运输的条件,保证微生物制剂的质量。

总之,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效率,改善水质,预防和治疗病虫害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制剂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虾蟹养殖中如何正确使用微生物制剂

虾蟹养殖中如何正确使用微生物制剂

虾蟹养殖中如何正确使用微生物制剂随着无公害水产养殖的普及与推广,微生物制剂以其无毒害、无残留等优点,越来越受广大水产养殖生产者的青睐,同时,在水产养殖生产中使用微生物制剂的效益也越来越显著。

那么该如何正确而又合理地使用微生物制剂,从而提高水产养殖者的经济效益,溧阳市社渚镇养殖水域面积3万余亩,主要以养殖河蟹、青虾为主,本地区广大水产养殖户近年来在养殖生产中使用了南昌亿隆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复合微生物制剂,他们在养殖生产上进行了对比试验效果显著,但同时还存在使用方法不当、对产品性能不十分了解等问题,笔者近年来通过在养殖生产第一线的试验运用及实践探讨,总结出以下经验,供广大水产养殖者参考。

一、微生物制剂的作用原理1、维持虾蟹及养殖对象的体内外微生态系统平衡。

2、微生物制剂在虾蟹及养殖对象体内可产生各种消化酶并合成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

3、有益微生物可在虾蟹肠内迅速繁殖,抑制病原微生物附着在肠细胞壁上,与病原微生物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

4、有益微生物能使虾蟹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加快。

5、当某些好氧性有益微生物以孢子状态进入虾蟹消化道后,迅速增殖,消耗肠内大量氧气,造成有助于厌氧微生物生长、不利于好氧致病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同时恢复正常的体内微生态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和促进生长的目的。

6、微生物制剂能明显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减少氨及其它腐败物质的过多产生。

另外,有益微生物能利用水环境中过多的有机物合成菌体物质,从而降低环境中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净化养殖水环境。

二、微生物制剂的使用方法1、培藻肥水:在虾蟹苗种放养前10d左右,每10(667㎡)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水必肥)5kg+肥而爽10kg(5kg /袋)加适量水浸泡12h 稀释均匀后兑水全池泼洒。

2—3d后,再用复合微生物制剂(菌之神)浓度为1.5mL/m3稀释后竞兑水泼洒全塘,使水中的有益微生物种群形成优势种群,有利于虾蟹苗种始下塘就能适应良好环境快速生长。

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近 二 十年来 水产 养殖 业迅 猛 发展 ,集 约化 高密 度养 殖规 模 日益扩 大 ,与此 同 时,未 经处 理 的养殖 废水 和 工 业 、生活 污水 的排 放使 水体 受到 严重 污染 ,养 殖生 态环
境 遭 到 破 坏 ,导 致 病 原 微 生物 种类 增 多 和传 播 速 度 加
病 的发 生 ,增进 健康 、促进 生长 ,维持 养殖 生态平 衡 。
的有 益 菌 ,在 代谢 过 程 中产生挥 发 性脂 肪酸 和乳 酸 ,降 低生 境 内的p 等 ,产 生过 氧化 氢 ,抑制 病原 菌 :有 的细 H
菌产 生 抗 生素 和 细菌 素 ,杀 死病 原 菌。
有益 细菌 和 真菌 可作 饵料添 加 剂 ,随着 它们 在动 物
的夺氧和屏障作用也是其作用方式。
微 生态 制剂 在动 物消 化道 内产 生有 益 菌群 ,与致 病 菌 间就 生存 和繁 殖 的空 间、 时间 、定居 部位 以及 营养 素 等 展 开 竞 争 ,抑 制 致 病 菌 的 生存 、繁 殖 、 定居 以及 附 着 。有益 菌 与宿 主粘膜 上 皮紧 密结 合 生成致 密性 菌膜 ,
快 ,养 殖 生物病 害 发生 日趋严 重 ,给 水产 养殖 业造成 严
重 损失 。据 不完 全统 计 ,每年 全 国发 生中 等程度 以上 的
养 殖病 害面积 占养 殖 总面积 的l% 2% 5 ~ O ,产量 损 失超过
10 O 万吨。 目前,主要使用药物来控制病害的发生,一
些 严重 威胁 养殖 动 物的 病 害, 由于药 物的 使用 而 得到 不 同程度 的控 制 ,但 是也应 该看 到药 物 防治存 在 的弊 端也 越 来越 明显 , 比如过度 使 用抗 生素 药物 不仅 使细 菌 耐药 性增 加 ,破坏 和干 扰养 殖环 境 的正 常微 生物 区系 ,导 致 微 生物 的生态 失调 ,产 生 二重感 染 ,还 使抗 生素 在生 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业养殖用微生物制剂的特性作用与使用方法中国水产频道报道,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在养殖水体中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抑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微生物制剂是由一些对人类和养殖对象无致病危害并能改良水质状况,能抑制水产病害的有益微生物制成。

主要有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枯草杆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链球菌和EM微生物菌群等。

它们具有改良水质、增加溶氧、降低氨氮、抑制致病菌生长、改善动物体内水环境生态平衡、提高动物抗病与免疫力,促进养殖对象生长等功能。

如今我国微生态制剂虽在水产养殖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仍是显而易见的,要想水产微生态制剂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正确认识和使用水产微生态制剂变得十分关键。

尽管有益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结果表明其有许多优点,研究和开发工作日益加深,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待研究领域,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微生物制剂概念及种类微生物制剂是将自然界有益细菌通过人工筛选培育,再经过生物工程工厂化生产出来,用于生态调控及动物营养保健的活菌制剂。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这类产品名目繁多,如EM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都属微生物制剂的同类产品。

就有益菌种来讲,美国发布了40种安全有效的有益菌种,我国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有益菌种有干酪乳杆菌、嗜乳酸杆菌、乳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等12种。

依活菌种的组成,有单一菌制剂和复合菌制剂。

市售的多为复合菌制剂,只是其中的菌种种类和数量有别而异。

应用于水产养殖上的微生态制剂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内服、外用。

一类是内服。

以提高鱼虾免疫力的饲料微生态添加剂,目前应用较多的菌类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另一类是外用。

以改良水质的微生态调控剂,主要菌类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

各类菌有其自身特性,使用时要针对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

二、微生物制剂作用与特点(1)对水体的作用微生物制剂可有效降低养殖水质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浓度,抑制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繁殖和生长,净化水质。

(2)对养殖动物的作用微生物制剂可使养殖动物提高机体免疫力。

防止水产养殖动物体内有害物质产生。

同时,转化养殖动物肠道、血液及粪便中有害物质浓度,降低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累积,有利于机体的健康。

(3)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微生物制剂具有投资小、效益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既能全池泼洒,也能做为饲料添加剂。

无毒、无害、无药物残留,长期使用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量,减少病害发生,排放的污水对环境污染也较小。

三、微生态制剂用于调控水质的使用原则自然水体自身存在一定的细菌生态平衡系统,施用微生态制剂是人为改变条件,定向培育优势菌群并发挥其作用,形成新的动态平衡。

在微生态制剂的使用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水体的理化因子正确选用菌种;其次,施放微生态制剂要达到一定的浓度、确保水体中活菌数达到一定数量,并营造适合培育菌种的生长条件,使之尽早形成并维持优势菌群,以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四、主要微生物制剂的特性及使用方法1、光合细菌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PSB)是广泛分布于水田、河川、海洋和土壤中的一种微生物类群。

光合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光合细菌作为养殖水质净化剂,目前国内外均已进入生产性应用阶段。

可以在有光无氧的条件下生长、繁殖,也可在无光有氧的条件下生长。

有光时菌体能利用光能,以硫化氢(H2S)和有机物作为氢供体,以二氧化碳(C02)或有机物作为碳源而生长发育。

当环境是有氧无光时,菌体则可以通过有氧呼吸,使有机物氧化,从中获取能量。

(1)光合细菌的特性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较多的有红螺菌科的荚膜红、沼泽红、球形菌、深红红螺菌等种类,大多数种类为厌氧性或兼性厌氧性。

光合细菌细胞内含有类似于植物叶绿素的细菌叶绿素,在无氧和无光照条件下,利用水体中有机物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

(2) 光合细菌净化水质的机理光合细菌细胞内含有类似于植物叶绿素的细菌叶绿素,在无氧和无光照条件下,利用水体中鱼虾残饵及排泄物等有机物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合成大量菌体。

所以其增氧机制是通过同化水中有机物,减少有机耗氧来实现的。

光合细菌还能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生理代谢上的氧化剂,吸收利用水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

不少光合细菌还利用硫化物。

以上机制形成了光合细菌很强的净化水质的功能。

(3)光合细菌的使用和保存在水温28℃——36℃ ,pH偏碱(7.5——8.5)时,光合细菌生长较好。

对有机物浓度较高、底质较差、有一定透明度的浅水池使用效果明显。

这是因为有机物高的底质易形成无氧条件,有一定透明度满足光合细菌大量生长、繁殖的要求。

养殖户在使用光合细菌改善水质时,可选在晴天上午进行,光合细菌用沸石粉吸附后泼洒能提高使用效果。

由于水中光合细菌的浓度会因换水及生物吞食而降低,不能稳定地发挥净化水质的功能,已有人尝试将光合细菌固定化并应用于试验和生产中,使净化水质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由于光合细菌制品多为活菌液,为保证使用效果,应注意尽量使用新鲜菌液以保证活菌数。

成品菌液应先逐渐降温而后存放在温度较低(15℃以下)并有一定光照的地方(每天2 小时以上),然后逐渐减少光照,再置于阴凉避光处。

菌液开始发黑并有恶臭味可能是活菌死亡腐败所致,使用效果不佳。

2、芽孢杆菌(1) 芽孢杆菌的特性芽孢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是普遍存在的一类好气性细菌,枯草芽胞杆菌的分布非常广泛,土壤、湖泊、海洋、动植物体表及其栖息地皆能发现。

该类菌无毒性,能分泌出活性强的蛋白酶等多种酶类,在其生命过程中又能以孢子体形式存在,易于生产和保存,作为饲料微生态添加剂和水体微生态调控剂都有广阔前景。

枯草芽胞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够产生B1 、B2、B6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K2,为水产动物提供维生素营养,日常食用的纳豆芽孢杆菌就能产生大量的维生素K2。

枯草芽孢杆菌能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有机质,将其分解为小分子有机酸、氨基酸及氨,枯草芽孢杆菌改善水质,为单胞藻提供营养,还可使肠道PH及氨浓度降低,净化水质。

在水体中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后,对养殖水体的溶氧和PH无明显影响,但对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均有大幅度降低。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水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菌株,在生产中的应用比光合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等菌株晚。

随着近几年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实践,枯草芽孢杆菌类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充分显示出以下的优势:枯草芽孢杆菌稳定性好、抗性强,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耐挤压等特点,枯草芽孢杆菌在工业生产制粒过程中以及通过养殖动物酸性胃环境时均能保持高度稳定性。

芽孢一旦形成,便能耐受各种不利条件,如干热、湿热、紫外线、射线、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真空干燥、氧化作用等。

枯草芽胞杆菌的生物学性质与作用机理,枯草芽胞杆菌是一种短杆状、无荚膜能运动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能产生中生芽胞,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7℃,pH值7.0左右,一般为严格好氧。

(2) 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芽孢杆菌作为水体微生态调控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经筛选出有类似于硝化细菌功能的菌株,可以降低水体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从而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芽孢杆菌还可以通过消灭病原体或是至少减少了病原体的影响来改善水质。

实验发现添加芽孢杆菌控制弧菌等致病菌比加抗生素更好,许多不同的抗生素是由一系列的芽孢杆菌所产生,许多细菌在同一时间不可能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抗性基因,特别是如果它们以前未曾与芽孢杆菌有过接触时。

芽孢杆菌能分泌许多降解粘液和生物膜的酶,使得芽孢杆菌及其产生的抗生素能渗透进革兰氏阴性菌的粘液层;另外,芽孢杆菌与其它细菌竞争营养并且抑制其快速生长。

基于以上功能,加上芽孢杆菌在生产过程中易保存等特点,芽孢杆菌制剂正成为目前研究和生产应用的热点。

(3) 芽孢杆菌的施用芽孢杆菌在保存期间以芽孢的形式存在,养殖户在使用前,可用一定配制好的培养基活化、增殖,然后泼洒,可提高使用效果。

由于大多数芽孢杆菌属好气性菌,需要有充足的溶氧其使用效果才好,在施用芽孢杆菌制剂时要注意保持水体中的溶氧量,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3、硝化细菌(1) 硝化细菌的特性硝化细菌属化能自养菌,专性好氧,大多是专性无机型。

硝化细菌可分为2个亚群: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

亚硝化细菌将水体中的氨氧化为亚硝酸氮,硝化细菌将亚硝酸氮氧化为对水生动物无害的硝酸氮。

硝化细菌是一类自养型生物,尤其是亚硝化细菌,无法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水体中无机物太多反而会抑制其生长。

与异养性细菌相比,硝化细菌的繁殖周期特别长,因此在水中很难形成优势菌群。

(2) 硝化细菌的作用硝化细菌的主要作用是降解水体中的氨氮,如果水体中无机盐类如游离态氨(NH4+)等营养元素大量存在,能更好地促进硝化细菌的生长,起到明显的降氨氮效果。

(3) 硝化细菌的施用使用硝化细菌有2种方法,一种是应用预先培养附着硝化细菌的生化培养球;另一种是向池中直接泼洒硝化细菌制剂。

硝化细菌发挥作用的适宜条件为:pH 值7——9,低于6不利硝化细菌生长;水温在30℃时活性最高;水中溶解氧对硝化细菌作用影响很大,和光合细菌一样,也需要有充足的溶氧其使用效果才好,溶解氧含量高则硝化作用能更好进行。

此外,光对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现象。

建议在使用硝化细菌制剂时,要注意水中溶解氧含量及光照强度。

4、EM菌制剂EM菌(有效微生物菌群)是采用适当的比例和独特的发酵工艺将筛选出来的有益微生物混合培养,形成复合的微生物群落,并形成有益物质及其分泌物质,通过共生增殖关系组成了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

"EM"为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5科10属80余种有益菌种复合培养而成。

EM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广泛、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促进动、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去除粪便恶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成活率等优点。

EM菌中的有益微生物经固氮、光合等一系列分解、合成作用,可使水中的有机物质形成各种营养元素,供自身及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降低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含量,减少换水次数。

另外,EM菌与动物肠道内有益菌的大量增殖,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的活动,并促进机体对饵料的消化吸收,从而降低蛋白质向氨和胺的转化,使排泄物中的氨氮含量减少,达到净化水质、促进生长的作用。

由于池塘泼洒EM菌后,水质相对较清,故这些塘不宜或少养肥水鱼,如鲢、鳙等鱼。

5、复合微生态制剂复合微生物制剂是采用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多种微生物菌株经诱变选育,扩培后得到混合菌剂。

应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对养殖水体进行处理,它能有效降解有机淤泥,抑制有害微生物和有害藻类的繁殖,平衡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环境,促进养殖生物健康生长,利用这一菌剂对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环境进行调控,是目前水产养殖中水处理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