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交期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采购交期管理规范

采购交期管理规范

百度文库在必要的时间内准时获得生产经营活动必需的物料,维持正常的生产活动,减少因采购交期延误造成的公司损失。

合用于公司生产物料的采购过程,非生产物料不在本管理范围之内。

每年 1 月,由采购部根据上年度的供应商状况和物料需求状况、物料性质制定本年度《采购周期表》,并向各相关部门发放,作为物料请购管理、库存管理、采购交期管理之参考。

每年 1 月,创造部根据上年度经营状况和本年度营销目标制定合理《安全库存表》,采购部长应该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确认合理化库存表,库存表应该发放至下料、总装、机加工、仓库和采购。

自采购部收到《请购单》至使用部门要求的交货日期止。

1、签订长期合约关系的物料及供应商,应该在收到请购单后 8 个工作时内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供应商下达定单和定单确认。

(通过定单回传,没有传真的供应商电话确认并做好记录确认供应商已经收到采购定单和确认接受交期);2、已经有合作关系的原材料供应商,应该在 8 个工作时内向其发出《询价单》,并催促其在 24 个工作时内提供报价单(最长不超过 2 个工作日),收齐报价后12 个工作时内完成制作《比价单》、报价审批、制作采购定单、定单审批、定单下达和定单确认。

3、采购人员认为有必要扩大询价范围并准备向新供应商定货时,应该事先估计询价、报价、合同签订、付款、供应商准备、运输等各项作业所需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5 个工作日完成定单确认,并确保在使用部门要求的时间内到货。

1、责任采购人员收到申购单后,应在 1-3 个工作日内采集供应商信息,采集报价,并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部门、技术部门沟通,共同筛选意向供应商,如有必要应该到供应商处实地考察,最终由总经理审核价格后下单定单,确保供应商按期交货。

2、只进行意向询价而未有明确采购需求的物料,使用部门应该填写《价格需求表》,明确物料规格和技术要求,价格需求时间;责任采购人员收到《价格需求表》后及时采集供应商信息和报价,并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部门、技术部门沟通后共同筛选意向供应商,在使用部门要求的时间内把意向供应商和报价填写在《价格需求表》上反馈给使用部门。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的内容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的内容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一、概述采购交期是指供应商交货的时间要求,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采购交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我们制定了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以规范和管理采购交期的流程和操作。

二、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采购交期管理的人员和部门。

三、流程1. 采购需求确认在采购需求确认阶段,由采购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确定采购物品的种类、数量、质量要求等,并据此编制采购计划。

2.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采购部门在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阶段,按照公司的采购政策和程序,评估供应商的能力、信誉和交期执行能力,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

3. 签订合同在与供应商达成共识后,采购部门需尽快与供应商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

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交货日期,并要求供应商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交付货物。

4. 交期跟踪与控制采购部门应设立交期跟踪与控制机制,定期与供应商沟通,及时了解采购物品的生产和交付情况。

同时,采购部门应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确保供应商能够按时交付货物。

5. 交期异常处理如果供应商无法在约定的交货日期内完成交货,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并协商解决方案。

如果无法达成共识,采购部门应向上级主管部门寻求支持,保证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失。

6. 交期评估与分析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的交期执行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四、责任与权利1. 采购部门•负责采购交期的确认、跟踪和控制。

•与供应商保持紧密沟通,及时了解交期情况。

•处理交期异常情况,确保交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供应商•遵守合同约定的交货日期。

•及时向采购部门提供交期相关信息。

•积极与采购部门沟通,共同协商解决交期问题。

3. 上级主管部门•支持采购部门处理交期异常情况。

•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保证采购交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相关记录和报告采购部门应及时记录和报告采购交期相关的情况,包括交期的确认、跟踪记录,交期异常处理情况等。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公司的采购交期管理,保证公司的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运行。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

二、管理基本原则1.供应商选择原则2.采购计划原则3.采购订单原则4.采购审核原则5.采购进度管理原则6.采购质量管理原则7.采购成本控制原则三、采购交期管理流程1.采购计划编制•确定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的时间节点•根据原材料库存情况和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数量和交期•提前与供应商沟通,了解供应商出货时间2.供应商选择•根据采购计划和产品要求筛选潜在供应商•针对每个潜在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包括质量、交期、价格等•确定最终供应商3.采购审核•根据公司采购管理规定审核采购清单•确认物料名称、型号、数量、交期等信息4.采购订单与确认•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确认供应商接受订单及交期5.采购进度管理•定期与供应商确认交货进度•对比计划进度和实际交货进度,进行对比分析6.采购质量管理•对到货物料进行检验•对不合格物料退换或及时处理7.采购成本控制•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四、采购交期管理细则1.采购采取定点采购方式,严格遵循采购程序和规范。

2.采购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避免因计划执行不到位而引发交期问题。

3.采购订单签定后,应及时向供应商确认订单,保证供应商清楚了解包括物料名称、型号、数量、交期等信息。

对采购订单有争议的情况,应及时沟通商定,确保采购顺利进行。

4.供应商接受采购订单后,即要求按照落实的交期进行生产和配送。

在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和不可预见的事故、灾害等情况下,供应商必须严格保证采购商品的交期。

在交货日期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应及时向公司发出通知,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进行。

5.对于发生交期问题的采购订单,采购部门应于首次联系供应商发现有可能延误交期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沟通解决方案并妥善处理。

6.在采购过程中,对于交期不按计划推进的情况,采购部门要做好管理记录,及时发现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避免影响公司生产和销售。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的不断提升要求,企业采购交期管理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有效的采购交期管理能够确保企业正常运营,并且及时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司应该建立一份完善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一、交期管理的基本要求1.明确交期的定义交期指的是从下订单之日起到货物交到客户手中的时间,包括供应商交货时间和物流运输时间等。

不同类型的产品交期并不相同,需要在实际情况中进行具体设置。

2.明确交期管理的责任分工公司应该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采购部门应当全面掌握市场上物资信息,及时发现需求;生产部门应当按照订单要求安排生产计划;物流部门应当及时安排运输,并保证货物顺利到达客户手中。

3.建立交期管理标准化流程公司应该建立交期管理标准化流程,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工作漏洞和管理失误,保证交期的顺利落实。

二、交期管理的实施方法1.合理制定交期制定订单交期时应考虑以下因素:产品类型、生产工艺、生产周期、供应商的生产周期、物流运输时间等等。

要制定合理的交期,避免出现订单延期现象。

2.加强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的交期与采购部门的采购交期管理关系密切。

公司应该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质量把控、生产计划协调及时解决问题,并向供应商明确要求,要求供应商严格按照订单要求交货。

3.加强物流管理物流运输环节也是订单交期的关键点之一,公司应该在管理上加强控制。

物流部门应该定期核查快递、快运企业的信誉度、运输时效等方面,避免物流过程中出现瓶颈和延误。

4.及时跟进订单执行情况在订单执行的过程中,公司应该对生产进度、物流配送等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

对于执行情况不佳的订单,公司应该及时处理,保证客户的利益不受损失。

三、交期管理的考核和改进1.建立交期考核制度公司应该建立有效的交期考核制度,通过定期的评定和考核,找到生产、采购、物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与提升。

2.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交期管理效率公司可以通过ERP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在交期管理中应用电子化管理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率。

中小型企业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中小型企业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中小型企业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一、引言采购是中小型企业顺利运营的关键环节之一,而采购交期是采购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合理的采购交期管理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效率,确保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进行。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中小型企业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为企业的采购工作提供指导和保障。

二、制度内容1.交期评估在进行采购前,采购部门应根据产品的特性、供应商的供货能力等因素对交期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采购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确保采购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交期协商采购部门在选择供应商之后,应与供应商进行交期协商。

协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供货时间、交货方式、运输时间等。

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达成具体的交期协议,并在合同中明确交期要求。

3.交期跟踪采购部门应建立交期跟踪系统,对采购订单的交期进行跟踪和监控。

采购员应负责及时与供应商沟通,了解交货情况,并将跟踪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如发现交期延误等问题,采购员应协助供应商解决,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4.交期风险管理为了防范交期风险,采购部门应根据交期评估结果,为可能存在的交期延误制定风险预案。

相关风险预案可包括但不限于备货策略、备用供应商的选择和培养等。

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风险情况,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靠性。

5.交期改进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交期管理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完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同时,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供应链的交期管理水平。

三、制度执行1.执行责任采购部门是本制度的主要执行者,负责全面贯彻执行本制度。

采购部门应指定专门的负责人,负责协调和推动各项交期管理措施的落实。

2.员工培训采购部门应组织交期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采购交期管理意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可包括交期评估方法、交期协商技巧、交期跟踪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制度宣传采购部门应定期进行制度宣传,向全体员工介绍采购交期管理制度的目的和内容,使其对制度有充分的认知和理解。

采购物品交期管理制度范本

采购物品交期管理制度范本

采购物品交期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采购是企业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准确、及时的交付物品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采购物品能按时到达,并提高采购流程的透明度和效率,本文档旨在制定采购物品交期管理制度范本,以作为企业制定和执行相关流程的依据。

二、管理目标1.确保采购物品按时交付;2.提高采购流程的透明度和效率;3.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协调;4.降低非按时交付的风险。

三、管理流程1. 采购需求确认1.采购部门根据业务需要确认采购物品的种类、数量和交期要求;2.采购部门将采购需求提交给供应商,并在需求中明确交期要求;3.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需求沟通,确保双方对物品交期的理解一致。

2.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1.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考察其交货能力、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等;2.采购部门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之签订正式的供货合同。

3. 物品交期跟踪1.采购部门对每个采购订单的物品交期进行跟踪和监控;2.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物品的生产情况和交付进度;3.如有延期或其他问题,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协商解决,并及时调整交期计划。

4. 物品接收和验收1.采购部门在物品到达后进行验收,确保物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合同要求;2.采购部门录入采购系统并更新物品的收货状态;3.如有问题或疑问,采购部门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并解决。

5. 交期分析和优化1.采购部门定期对采购物品的交期进行分析、统计,并与供应商进行对比和评估;2.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共同找出交期延误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3.采购部门持续优化交期管理流程,不断提高采购物品按时交付的能力。

四、责任与监督1.采购部门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采购物品交期管理制度;2.供应商负责按照合同要求按时交付物品,并配合采购部门的跟踪和监督工作;3.部门经理负责对采购物品交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4.公司领导对采购物品交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物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范本

物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物资采购管理,确保物资供应及时、高效,提高采购效率,降低库存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物资采购活动,包括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办公用品等。

三、交期管理制度1. 采购计划制定(1)各部门根据生产、运营需求,制定物资采购计划,明确采购品种、数量、规格、交货时间等。

(2)采购计划需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采购部门汇总。

2. 供应商选择(1)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评估供应商的交货能力。

(2)供应商需具备以下条件:① 具有合法经营资质,产品质量合格,信誉良好;② 具有稳定的供货能力,能够按时完成交货;③ 具有合理的价格优势,满足公司成本控制要求。

3. 采购合同签订(1)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交货时间、数量、质量、价格、付款方式等内容。

(2)合同签订后,采购部门应及时将合同内容通知相关部门。

4. 交货跟踪(1)采购部门负责跟踪供应商的交货进度,确保按时到货。

(2)如遇供应商未能按时交货,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了解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5. 交货验收(1)采购部门根据合同约定,对到货物资进行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2)验收合格后,采购部门办理入库手续,将物资移交给相关部门。

6. 交期考核(1)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交货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交货及时率、质量合格率等。

(2)考核结果作为供应商续签合同、调整采购策略的依据。

四、附则1. 本制度由采购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五、注意事项1. 采购部门应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确保双方对交货时间、质量等要求达成一致。

2. 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的交货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供应商名单。

3. 采购部门应加强对交货过程的监控,确保物资按时到货,满足生产、运营需求。

4.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采购部门的工作,共同确保物资采购交期管理的有效性。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一、总则1.1 制定目的为确保采购交期管理更为顺畅,特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公司采购之物料的交期管理,除另有规定外,需依本制度执行。

1.3 权责单位(1)采购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供应链副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二、采购交期管理2.1 采购计划采购部应根据生产计划、库存状况、物料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确保物料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生产现场。

2.2 采购订单采购部应在物料需求日期前,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并明确交货日期。

2.3 供应商管理采购部应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交货信誉进行评估,并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

2.4 交货跟进采购部应建立交货跟进机制,对供应商的交货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物料按时到达。

2.5 异常处理如发生物料交期延误情况,采购部应立即与供应商沟通,了解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物料按时到达。

如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采购部应提前通知生产部门,以便采取替代方案。

三、预防欠料及欠料跟进管理3.1 重要性预防欠料及欠料跟进管理是采购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也是为了确保采购交期,确保交期的目的,是必要的时间,提供生产所必需的物料,以保障生产并达成合理生产成本之目标。

3.2 欠料影响欠料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以下方面:(1)导致制造部门断料,从而影响效率。

(2)由于物料交期延迟,间接导致成品交期延迟。

(3)由于效率受影响,需要增加工作时间,导致制造费用的增加。

(4)由于物料交期延误,采取替代品导致成本增加或品质降低。

(5)交期延误,导致客户减少或取消订单,从而导致采购物料之囤积和其他损失。

(6)交期延误,导致采购、运输、检验之成本增加。

(7)断料频繁,易导致互相配合的各部门人员士气受挫。

3.3 欠料原因欠料的原因有以下方面:(1)供应商责任因供应商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接单量超过供应商的产能;供应商技术、工艺能力不足;供应商质量管理不达标,导致物料质量问题,需要重新采购或修复。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公司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明确了采购交期的管理流程、责任主体、管理要求等内容,对公司采购交期管理起到指导作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活动,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工具、服务等。

三、采购交期管理流程1. 采购计划编制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提前编制采购计划,包括采购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时间等,提交给采购部门。

2. 采购部门审核采购部门收到采购计划后,对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报送给公司领导审批。

3. 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根据公司采购政策和供应商评价结果,选择具有良好信誉、质量稳定、交货及时的供应商。

4. 签订采购合同采购部门与选定的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达成一致后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合同条款,包括物品名称、规格、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时间、价格、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

5. 跟踪采购进度采购部门根据采购合同,跟踪供应商的生产进度,确保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的交货时间完成生产。

6. 验收入库货物到达公司后,由采购部门、质量部门、生产部门等进行验收,确认货物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数量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

7. 异常处理在采购过程中,如出现供应商延迟交货、产品质量问题等情况,采购部门应立即与供应商沟通,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确保公司生产不受影响。

四、责任主体1. 生产部门:负责编制采购计划,提供准确的采购需求。

2. 采购部门:负责采购计划的审核、供应商选择、采购合同签订、采购进度跟踪、货物验收等工作。

3. 质量部门:负责对采购货物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4. 仓储部门:负责办理货物入库手续,确保货物安全妥善存放。

5. 供应商:按照采购合同约定,按时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货物。

五、管理要求1. 采购计划应提前制定,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采购活动。

采购交期管理规定

采购交期管理规定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1.总则1.1制定目的为了确保购用物为之交货期限,使交期管理更为顺畅,特制定本规章.1.2适用范围本公司采购之物料的交期管理,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规章执行. 1.3权责单位(1)采购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2)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2.交期管理规定3.1确保交期的重要性交期管理是采购的重点之一,确保交期的目的,是必要的时间,提供生产所必需的物料,以保障生产并达成合理生产成本之目标.2.1.1交期延迟的影响交期延迟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以下方面:(1)导致制造部门断料,从而影响效率.(2)由于物料交期延迟,间接导致成品交期延迟.(3)由于效率受影响,需要增加工作时间,导致制造费用的增加. (4)由于物料交期延误,采取替代品导致成本增加或品质降低. (5)交期延误,导致客户减少或取消订单,从而导致采购物料之囤积和其他损失.(6)交期延误,导致采购、运输、检验之成本增加.(7)断料频繁,易导致互相配合的各部门人员士气受挫.2.1.2交期提前太多的影响交期提前太多也有不良之影响,主要有:(1)导致库存成本之增加.(2)导致流动资金周转率下降.(3)允许交期提前,导致供应商优先生产高单价物料而忽略低单价物料.(4)由于交期经常提前,导致库存囤积、空间不足.(5)交期提前频繁,使供应商对交期的管理松懈,导致下次的延误. 2.2交期延迟的原因2.2.1供应商责任因供应商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1)接单量超过供应商的产能.(2)供应商技术、工艺能力不足.(3)供应商对时间估计错误.(4)供应商生产管理不当.(5)供应商之生产材料出现货源危机.(6)供应商品质管理不当.(7)供应商经营者的顾客服务理念不佳.(8)供应商欠缺交期管理能力.(9)不可抗力原因.10其他因供应商责任所致之情形.2.2.2采购部责任因采购部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1)供应商选定错误.(2)业务手续不完整或耽误.(3)价格决定不合理或勉强.(4)进度掌握与督促不力.(5)经验不足.(6)下单量超过供应商之产能.(7)更换供应商所致.(8)付款条件过于严苛或未能及时付款.(9)缺乏交期管理意识.10其他因采购原因所致的情形.2.2.3其他部门责任因采购以外部门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1)请购前置时间不足.(2)技术资料不齐备.(3)紧急订货.(4)生产计划变更.(5)设计变更或标准调整.(6)订货数量太少.(7)供应商品质辅导不足.(8)点收、检验等工作延误.(9)请购错误.10其他因本公司人员原因所致的情形.2.2.4沟通不良所致之原因因本公司与供应商双方沟通不良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1)未能掌握一方或双方的产能变化.(2)指示、联络不确实.(3)技术资料交接不充分.(4)品质标准沟通不一致.(5)单方面确定交期,缺少沟通.(6)首次合作出现偏差.(7)缺乏合理的沟通窗口.(8)未达成交期、单价、付款等问题的共识.(9)交期理解偏差.10其他因双方沟通不良所致的情形.2.3确保交期要点2.3.1事前规划(1)制订合理的购运时间采购部将请购、采购、供应商生产、运输及进料验收等作业所需的时间予以事先规划确定,作为各部门的参照依据.(2)确定交货日期及数量预先明确交期及数量,大订单可采用分批交货方式进行.(3)了解供应商生产设备利用率可以合理分配订单,保证数量、交期、品质的一致性.(4)请供应商提供生产进度计划及交货计划尽早了解供应商之瓶颈与供应能力,便于采取对策.(5)准备替代来源采购人员应尽量多联系其他物料提供来源,以确保应急.2.3.2事中执行(1)提供必要的材料、模具、技术支援给供应商适时了解供应商之瓶颈,协助处理.(2)了解供应商生产效率及进度状况必要时,向供应商施加压力,以获取更多之关照,适时考虑向替代供应商下单之必要性.(3)交期及数量变更的及时联络与通知以确保维护供应商的利益,配合本公司之需求.(4)尽量避免规格变更如果出现技术变更,应立即联系供应商停止原规格生产,并妥善处理遗留问题.(5)加强交货前的稽催工作提醒供应商及时交货.(6)必要的厂商辅导及时安排技术、品管人员对供应商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考虑到供应商处进行验货,以降低因进料检验不合格导致断料发生之情形. 2.3.3事后考核(1)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鉴依供应商评鉴办法进行考核,将交期的考核列为重要项目之一,以督促供应商提高交期达成率.(2)对交期延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研拟对策确保重复问题不再发生.(3)检讨是否更换供应商依供应商考核结果与配合度,考虑更换、淘汰交期不佳之供应商,或减少其订单.(4)执行供应商的奖惩办法必要时加重违约的惩罚力度,并对优良厂商予以适当之回馈.4.附件附件GB06-1物料订购跟催表附件GB06-2催料表附件GB06-1物料订购跟催表催料表。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一、前言采购交期管理是现代采购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采购交期代表了产品到货时间的保证,是生产计划和生产任务执行的重要基础,是企业运作的重要保障。

本文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二、基本原则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供需平衡。

采购所需的产品应符合市场需求,不能过度需求导致供给不足,也不能太保守而导致市场机会哗然而失。

2. 以时间效率为重点,注重生产效率。

采购所需的材料、零部件应尽可能地优化生产环节,从而有效地缩短生产周期,确保产品正常交货。

3. 以品质保证为前提,注重合作稳定。

采购所需的材料、零部件应保证品质的稳定,以维护供应商和采购方的合作稳定性。

三、采购交期管理的基本步骤1. 合理预估交货时间。

在采购计划的制定中,采购部门应当针对不同供应商的交期情况进行预估,从而提前确定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

2. 建立交期监控机制。

在采购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采购部门应当建立交期监控机制,对供应商的交货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和掌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协调采购和生产。

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应当保持密切合作,建立镜像管理机制,对生产计划中可能出现的交货期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

4. 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

采购部门应当时刻关注供应链的风险情况,及时跟进供应商的情况,并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

四、采购交期管理的实施方案1. 建立采购计划预估机制。

采购部门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历史数据和供应商的情况,建立一个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采购计划预估机制。

2. 建立交期监控机制。

采购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交期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排查交期风险,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3. 优化供应链管理。

采购部门应当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维护合作关系,建立供应链管理机制,并逐步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

4. 加强内外部信息沟通。

采购部门应当与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供应链风险,从而优化采购决策。

采购价格交期管理制度范本

采购价格交期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采购活动的高效、规范,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保障生产进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设备、零部件、服务等的采购。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兼顾供应商利益,确保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采购价格管理第四条采购价格应综合考虑市场行情、供应商报价、成本预算等因素,确保采购价格合理。

第五条采购部门在确定采购价格时,应进行以下工作:1. 调研市场行情,了解同类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2. 对比分析不同供应商的报价,选择性价比高的供应商;3. 考虑供应商的信誉、质量、服务等因素,确保采购产品或服务的质量;4. 根据成本预算,合理控制采购价格。

第六条采购价格变更管理:1. 采购价格如有变动,采购部门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2. 采购价格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需经采购部门负责人批准;3. 采购价格变动涉及重大利益调整时,需提交公司领导层审批。

第三章采购交期管理第七条采购交期应确保满足生产、研发等部门的实际需求,兼顾供应商的生产能力。

第八条采购部门在确定采购交期时,应进行以下工作:1. 根据生产计划,合理预测采购需求;2. 了解供应商的生产周期,选择合适的交货时间;3. 考虑运输、仓储等因素,确保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及时交付;4. 与供应商协商,确保交期合理。

第九条采购交期变更管理:1. 采购交期如有变动,采购部门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2. 采购交期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需经采购部门负责人批准;3. 采购交期变动涉及重大利益调整时,需提交公司领导层审批。

第四章采购流程管理第十条采购流程应规范、透明,确保采购活动的高效、合规。

第十一条采购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 需求提出:各部门根据生产、研发等需求提出采购申请;2. 采购审批:采购部门对采购申请进行审批,确定采购方案;3. 询价、比价:采购部门向供应商询价、比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4. 采购合同签订: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5. 采购执行:采购部门负责采购产品的收货、检验、入库等工作;6. 采购结算: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结算。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内容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内容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内容1. 引言采购交期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进行采购活动中,为了保证供应链的稳定运作,提高交货准确性和及时性,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流程。

该制度涵盖了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并明确了双方在交货时间方面的责任与义务。

2. 目的本制度旨在明确企业在采购交期管理方面的规范和要求,确保供应商按时交货,减少因交期延误而导致的生产计划调整和生产线停滞的情况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参与采购活动的部门、人员以及供应商。

所有采购合同与供应商往来均需参照本制度执行。

4. 主要内容4.1 采购需求确认•采购部门接到相关部门的采购需求后,需要迅速进行需求确认,明确所需物料的规格、数量、交期等信息。

•采购部门需要与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协调好物料需求和交期要求。

4.2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采购部门需要建立供应商档案,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确保其具备稳定的供货能力和良好的交期履约能力。

•采购部门应主动与供应商沟通,了解其生产状况、库存情况等,以便更加准确地掌握供货能力和交期情况。

4.3 采购合同签订•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达成共识后,双方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明确物料规格、数量、价格、交期等重要信息,并约定相应的交期管理责任。

•采购合同中应包含交期保证条款,明确供应商对交期延误的责任和赔偿方式。

4.4 交期监控与管理•采购部门应建立交期监控机制,定期与供应商确认交期,并按照交期计划进行跟踪和管理。

•采购部门应与生产部门紧密合作,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线布置,以适应交期变化。

4.5 交期延误处理•如果供应商存在交期延误情况,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了解延误原因,并商讨解决方案。

•采购部门应保持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关系,在交期延误情况下,尽量协商解决,避免对生产计划造成过大影响。

5. 责任与义务5.1 采购部门责任•确认采购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物料需求和交期要求。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一、概述交期是指客户、供应商在签订合同时,约定的双方在特定时间内完成不同工作环节的时间。

交期是供应链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和发货。

合理的交期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加快现金流回收,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采购合同交期约定1、商务谈判阶段,交期的确定:商务谈判阶段最终确定的供货时间,要确保生产部门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生产任务,同时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2、供应商交期的评估:评估供应商交货能力时,要综合考虑供应商设备、人员、生产工艺、工序流程等因素,确定合理的交货时限。

同时,采购应查询供应商过往的采购交期记录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交货所确立的时间至少为该产品的生产周期。

3、供应商提交的报价,需注明交货期限和提供货期间的具体计划和方案。

三、采购交期的管理控制1、订单管理:确保采购订单中的货期与实际交货期一致。

采购部门应确认订单内容正确无误,不同意变更切勿将订单扔给供应商,应先与供应商协商,确定是否有变更商品送货时间的可能性,以及具体的时间变化。

2、库存管理:采购部门应根据预测销售量与库存水平,制定采购计划,以确保库存量可支持订单跟踪计划。

同时,采购部门应定期检查库存信息,对库存与销售数据间的差异进行分析,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

3、跟踪监控:采购部门应该对重要订单进行跟踪监控,及时了解供应商的交货情况。

当采购部门发现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时,应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采购计划顺利进行。

同时,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仓库库存、待处理订单、采购订单进行监控和预测。

4、异常处理:若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并勉强能提供迟交货期,而且这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那么公司高层在决定是否接受因延迟交货而质量的分歧或期望更长的交付日期时,需要依据一些因素而决定。

如供货商的财务稳定性、过去的表现、近期的表现、供货人是否保险了所有的损失或其他保险等等。

四、采购交期管理的重要性1、保证满足客户要求:交期是客户评估供应商供货能力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采购物资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物资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物资交期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和生产进度,确保采购物资按时到货,需要建立一套采购物资交期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优化采购物资交期管理流程,提高采购物资的供货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定义•采购物资交期指供应商承诺交货的时间,通常以天数表示。

3. 采购流程•采购物资交期管理涉及以下流程:1.采购需求确认2.供应商选择和评估3.询价和议价4.合同签订5.供货跟踪和监控6.交货验收7.物资入库4. 采购需求确认•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由相关部门提出采购需求,并明确物资的规格、数量和交货期限。

5.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采购部门根据相关要求和标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评估,包括供应商的信誉、交货能力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考量。

6. 询价和议价•采购部门向选定的供应商发送询价单,要求提供详细的报价和交货期限。

•在收到供应商的报价后,采购部门进行议价,并与供应商协商达成最终的价格和交期协议。

7. 合同签订•当价格和交期等细节达成一致后,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8. 供货跟踪和监控•采购部门跟踪和监控供应商交货进度,及时了解交期是否能如期履行。

•如果发现供应商可能无法按时交货,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并寻找解决方案,确保不影响生产进程。

9. 交货验收•当供应商提供物资到达时,采购部门进行验收,检查物资的数量、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如发现问题,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解决问题。

10. 物资入库•经过验收合格后,采购部门将物资及交货单据进行记录,并安排入库。

•物资入库后,通知相关部门领取并安排合理使用。

11.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部门负责对采购的物资进行仓储和保管,确保物资的安全和准确性。

12. 监督和评估•为了不断优化采购物资交期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对整个流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监督和评估的方式可以采用定期的例会、数据分析和员工调查等方法,以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一、前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采购交期的准确控制和管理对于保证生产和运营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采购交期的有效管理,本公司制定并执行了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以确保采购流程高效、顺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延误和风险。

二、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采购交期的管理,确保供应商和相关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以满足公司业务需要,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活动,并与供应商之间的合同或协议有关。

四、管理责任1. 采购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采购交期计划,负责与供应商沟通、协调和确认采购交期。

2. 供应商须按照合同要求提供准确和可靠的交期信息,并配合公司的交期调整。

3. 其他部门(例如生产部门、物流部门等)须与采购部门密切合作,提供相关的需求和支持,确保采购交期的顺利执行。

五、具体要求与流程1. 采购需求确认采购部门需与其他相关部门沟通,确保对采购需求有准确的理解和确认。

根据需求确认的结果,制定采购计划并确定交期目标。

2.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采购部门需根据供应商的能力、信誉和过去的供货记录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

在评估过程中,交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3. 交期协商和确认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交期协商,协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交货能力,供应商生产进度,运输时间,供应链可靠性等。

通过双方的协商,确立最终的交期。

4. 交期监控与提醒采购部门需对采购进度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交期的问题。

当发现交期可能延误或存在风险时,采购部门及时向供应商和相关部门发出提醒,并协调解决方案。

5. 交期调整与跟踪在采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如供应商原材料短缺、自然灾害等情况。

采购部门需及时调整交期计划,并与供应商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交期的最终达成。

六、督导与评估公司将定期进行对采购交期管理制度的督导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同时,也将根据相关的绩效指标评估采购交期管理的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物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物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物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引言物资采购交期是指在采购过程中,供应商承诺的交货日期。

交期管理是企业采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提高供应链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物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以确保供应商交期的履行和采购流程的优化。

1. 交期规定1.1 供应商交期承诺•供应商在接受采购订单时,需明确给出交货日期的承诺。

•供应商承诺的交货日期应合理,并能满足企业生产计划的需要。

1.2 交期评估•采购部门应按照供应商交期承诺和实际交货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可以根据历史交货数据进行交期评估。

•评估结果可作为供应商的交期表现的依据,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

2. 交期监控2.1 交期提醒•采购部门应设定合理的提前提醒机制,提醒供应商交货日期即将到期。

•提醒方式可以通过邮件、电话等形式进行,提醒内容应包含订单号、交货日期等信息。

2.2 交期跟踪•采购部门应每日对尚未到货的物资进行交期跟踪。

•与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了解物资的制造进度、运输状况等情况。

•如遇到交期延误情况,及时与供应商进行协商解决,并记录交期变更信息。

3. 交期异常处理3.1 交期延误处理•若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采购部门应立即与供应商沟通,并了解交期延误的原因。

•针对交期延误,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尽力减少对企业生产计划的影响。

•若供应商因故无法在合理时间内补货,可考虑寻找备选供应商进行替代。

3.2 供应商考核与处罚•采购部门应根据供应商的交期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

•凡是多次出现交期延误的供应商,应予以警告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停止合作关系。

•如有严重交期延误导致企业损失的情况,可考虑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索赔。

4. 交期数据分析4.1 交期数据记录•采购部门应对每个供应商的交货日期进行记录,并建立交期数据库。

•数据应包含供应商名称、订单号、交货日期、实际到货日期等信息。

4.2 交期数据分析•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交期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常见的交期延误原因和问题。

采购进度与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进度与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进度与交期管理制度一、引言采购是企业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采购进度与交期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和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档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采购进度与交期管理制度,以确保企业的采购工作能够高效、准确地进行,同时提供有力的保障,以应对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挑战。

二、采购进度与交期管理原则1.合理规划: 在采购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规划和预估,明确采购的目标、范围和时间节点。

2.信息共享: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交流相关信息,确保双方对采购进度和交期有清晰的认知。

3.风险管理: 采购进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应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三、采购进度管理流程1.需求确认: 采购部门与需求部门共同明确采购的具体需求和条件,并书面确认。

2.供应商筛选: 采购部门根据采购需求,进行供应商的评估和筛选,选择最适合的供应商进行洽谈。

3.合同签订: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达成一致后,双方签署采购合同,明确采购的内容、交期和价格等细节。

4.采购执行: 在采购执行阶段,采购部门将根据合同要求,按计划进行商品采购和运输安排。

5.进度跟踪: 采购部门要加强对采购进度的跟踪和管理,确保采购工作按计划进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验收与交付: 在采购到货后,采购部门需要进行商品的验收,并按时将商品交付给需求部门。

四、交期管理措施1.交期约定: 在合同签订时,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应明确约定交货期限,避免产生交期争议。

2.交期跟踪: 采购部门负责跟踪供应商的交货情况,及时了解交期进展,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确保交期的准确性。

3.紧急情况处理: 针对突发情况或交期延误等紧急情况,采购部门需及时采取措施,例如与供应商协商改变交期或找到其他替代方案。

4.交期评估与改进: 采购部门应不断评估供应商的交期表现,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优化交期管理流程。

五、采购进度与交期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1.内部审查: 采购部门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查,评估采购进度和交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采购流程及交期管理规定

采购流程及交期管理规定

采购流程及交期管理规定1. 引言采购流程及交期管理是一个组织内部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企业的运营和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旨在对采购流程和交期管理进行规范,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风险,并确保产品的及时交付。

2. 采购流程2.1 采购需求确认在开始采购流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和确认采购需求。

采购需求可以来自于内部部门的需求申请或者是对外部供应商的需要。

采购人员需要与需求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确认,确定采购的具体要求和规格。

2.2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在采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采购人员需要根据采购需求,制定供应商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供应商筛选和评估工作。

评估的标准可以包括供应商的价格、产品质量、交货能力等因素。

2.3 采购合同签订当确定了供应商后,采购人员需要与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并签订采购合同。

采购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交货日期、交付方式、质量要求、支付方式等内容。

同时,采购合同中应包含双方的退货和索赔条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2.4 采购执行与交付在签订了采购合同后,采购人员需要监督和跟踪供应商的生产和交付进度。

采购人员可以与供应商进行定期的沟通,了解产品的制造进度,并确保按照合同约定的交货日期提供产品。

在产品交付过程中,采购人员还需要进行验收和入库等工作。

2.5 供应商评估与反馈采购流程结束后,对供应商的表现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采购人员可以与相关部门协商,制定供应商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结果可以用于供应商的绩效考核和后续合作的决策。

3. 交期管理规定3.1 交期的确认和约定在采购合同中,交货日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约定。

双方应明确约定产品的交货日期,并在合同中进行记录。

交货日期的确认应充分考虑产品的制造周期、运输时间以及可能的延误因素,并预留合理的缓冲时间。

3.2 交期的跟踪和监控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采购人员应跟踪和监控供应商的交付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购交期管理规定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CGZD-008 采购交期管理办法
采购交期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了确保购用物为的交货期限,使交期管理更为顺畅,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采购的物料的交期管理,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规章执行。

3.交期管理规定
3.1保交期的重要性
交期管理是采购的重点之一,确保交期的目的,是必要的时间,提供生产所必需的物料,以保障生产并达成合理生产成本的目标。

交期延迟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以下方面:
(1)导致制造部门断料,从而影响效率。

(2)由于物料交期延迟,间接导致成品交期延迟。

(3)由于效率受影响,需要增加工作时间,导致制造费用的增加。

(4)由于物料交期延误,采取替代品导致成本增加或品质降低。

(5)交期延误,导致客户减少或取消订单,从而导致采购物料的囤积和其他损失。

(6)交期延误,导致采购、运输、检验的成本增加。

(7)断料频繁,易导致互相配合的各部门人员士气受挫。

交期提前太多也有不良的影响,主要有:
(1)导致库存成本之增加。

(2)导致流动资金周转率下降。

(3)允许交期提前,导致供应商优先生产高单价物料而忽略低单价物料。

(4)由于交期经常提前,导致库存囤积、空间不足。

(5)交期提前频繁,使供应商对交期的管理松懈,导致下次的延误。

3.2交期延迟的原因
因供应商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
(1)接单量超过供应商的产能。

(2)供应商技术、工艺能力不足。

(3)供应商对时间估计错误。

(4)供应商生产管理不当。

(5)供应商的生产材料出现货源危机。

(6)供应商品质管理不当。

(7)供应商经营者的顾客服务理念不佳。

(8)供应商欠缺交期管理能力。

(9)不可抗力原因。

(10)其他因供应商责任所致的情形。

因采购部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
(1)供应商选定错误。

(2)业务手续不完整或耽误。

(3)价格决定不合理或勉强。

(4)进度掌握与督促不力。

(5)经验不足。

(6)下单量超过供应商的产能。

(7)更换供应商所致。

(8)付款条件过于严苛或未能及时付款。

(9)缺乏交期管理意识。

(10)其他因采购原因所致的情形。

因采购以外部门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
(1)请购前置时间不足。

(2)技术资料不齐备。

(3)紧急订货。

(4)生产计划变更。

(5)设计变更或标准调整。

(6)订货数量太少。

(7)供应商品质辅导不足。

(8)点收、检验等工作延误。

(9)请购错误。

(10)其他因本公司人员原因所致的情形。

因本公司与供应商双方沟通不良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1)未能掌握一方或双方的产能变化。

(2)指示、联络不确实。

(3)技术资料交接不充分。

(4)品质标准沟通不一致。

(5)单方面确定交期,缺少沟通。

(6)首次合作出现偏差。

(7)缺乏合理的沟通窗口。

(8)未达成交期、单价、付款等问题的共识。

(9)交期理解偏差。

(10)其他因双方沟通不良所致的情形。

3.3确保交期要点
(1)制订合理的购运时间。

采购部将请购、采购、供应商生产、运输及进料验收等作业所需的时间予以事先规划确定,作为各部门的参照依据。

(2)确定交货日期及数量。

预先明确交期及数量,大订单可采用分批交货方式进行。

(3)了解供应商生产设备利用率。

可以合理分配订单,保证数量、交期、品质的一致性。

(4)请供应商提供生产进度计划及交货计划。

尽早了解供应商的瓶颈与供应能力,便于采取对策。

(5)准备替代来源。

采购人员应尽量多联系其他物料提供来源,以确保应急。

(1)提供必要的材料、模具、技术支援给供应商。

适时了解供应商之瓶颈,协助处理。

(2)了解供应商生产效率及进度状况。

必要时,向供应商施加压力,以获取更多的关照,适时考虑向替代供应商下单之必要性。

(3)交期及数量变更的及时联络与通知。

以确保维护供应商的利益,配合本公司的需求。

(4)尽量避免规格变更。

如果出现技术变更,应立即联系供应商停止原规格生产,并妥善处理遗留问题。

(5)加强交货前的稽催工作。

提醒供应商及时交货。

(6)必要的厂商辅导。

及时安排技术、品管人员对供应商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考虑到供应商处进行验货,以降低因进料检验不合格导致断料发生的情形。

(1)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鉴。

依供应商评鉴办法进行考核,将交期的考核列为重要项目之一,以督促供应商提高交期达成率。

(2)对交期延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研拟对策。

确保重复问题不再发生。

(3)检讨是否更换供应商。

依供应商考核结果与配合度,考虑更换、淘汰交期不佳的供应商,或减少其订单。

(4)执行供应商的奖惩办法。

必要时加重违约的惩罚力度,并对优良厂商予以适当的回馈。

4附件
4.1《物料订购跟催表》。

4.2《催料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