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幸福校园构建的实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幸福校园构建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常熟市董浜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积极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却只有非常短暂的历史。虽然这门学科涉及的问题一直被几个世纪以来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每个时期的人们所提及,但直到1998年,才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首先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这一名词。积极心理学把心理学从偏向纠正生活中负面的东西转移到同时栽培和建立积极的素质上,为学校教育开辟了新的思路。积极心理学教育是以人的终生幸福为目的,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对学生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阵地就是在校园。
但当今的校园里却存在着大量背离幸福的教育现象,由于教师们对部分课改理念认识上的不足和经验上的缺乏,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课堂上出现了与该理念相背离的不良“新”现象。如:课堂活动表面热热闹闹,学生自主学习变成放任自流;多媒体课件使用泛滥,但华而不实;作业设计无层次忽视个体差异;课堂评价单一,缺乏指导性,忽略发展功能;合作学习重形式无实质等,这些现象成为了课程改革中极不和谐的音符。同时,教师工作量大,时间长,工作难度增加,压力增大;本地优秀生源流失,外地生源增多,使教师普遍缺乏职业的成就感,自己的幸福感随着学生幸福感的消失而减退。“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幸福校园构建的实践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1、基于学生幸福成长的需要。
人生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还原为幸福问题。从人性的本质讲,人活着就有追求,追求的东西中最重要的那就是幸福。恩格斯曾提出:“每一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需加以证明的颠簸不破的原则。”青少年时期是身心迅速成长和不断完善健全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求知欲极强,也非常善于模仿和吸收,因此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幸福观显得格外的重要。研究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幸福校园的构建,有利于我们探讨幸福与教育的关系,研究幸福的主要构成,使我们的教育最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幸福观念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指导我们创造条件引发学生无限的创作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挖掘自己的优势才能,从而获得成功,体验幸福。
2、基于当前课程改革现状和追求的需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教育应“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与发展,最后人人都拥有幸福人生,这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追求课堂教学的“幸福度”,成了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但长期以来,“教学质量”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教师对“教学质量”的理解也发生了偏颇,认为“教学质量”就是分数,将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的主要评价依据。课堂变成练兵场,学生缺乏幸福感。教师也由于长时间的循环地教书、育人,产生了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由表及里依次呈现出三个特征:生理上的疲惫,感情上的淡漠,价值上的困惑。这一系列问题造成了教师的痛苦,影响教师通向幸福的路。
3、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创建于1908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近年来,学校坚持“夯实基础、规范发展、追求特色”的工作思路,树立“以人文本,育人为乐”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推行现代课程体系、改进评价机制”为关键,确立师资是根本,质量是灵魂,特色出品牌的内涵发展意识,为学生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最终幸福地成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但目前社会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生活变化及由此导致人们心理上的动荡、矛盾、不适应等现象依然存在,师生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所学校的教育方向决定了师生的生存方式,一所学校如果不关心师生的存在和生活意义以及生命价值,那么还有什么值得关心、关注和关怀?师生有没有获得幸福是办学取得成效的根本标准之一。如何营造幸福的氛围,使幸福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不断渗透到学校文化之中,把“以人为本、育人为乐”的理念化解为师生灵魂里的快乐?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我们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幸福校园构建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二、同一领域国内外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现代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威尔逊1967年撰写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研究者着眼于外部因素的研究,包括性别、年龄、智力等对幸福感的影响。采用单项目测验,结果以描述性为主,在信度和效度上颇有局限。
第二个阶段,研究者把研究重点由外部因素转向内部心理因素研究,深入研究了几种幸福感的理论模型,出现了对幸福感的多项测验。迪涅1997年在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对30年的幸福研究作了具体总结。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积极心理学的快速崛起,“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渗透心理科学,幸福感研究在心理科学领域掀起一股热潮。当前,西方的幸福感研究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研究者开始运用幸福感的测量理论来整合各种方法,重点放在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上,探索人格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美国积极心理学的大力倡导者塞里格曼认为: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三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获得幸福的行动。他认为“幸福需要教育”,因为“遗传基因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创造幸福的环境和获得幸福的行动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因此,他首先在他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设了这门课程。目前,在美国,包括哈佛大学在内,有100余所高校及中小学开设了幸福教育课程,其中许多学校将心理健康与幸福感放在一起,开设了《健康与幸福》课程。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幸福、追求幸福,幸福研究的主体渐趋多元化,科学家、经济学家甚至政治学家都参与其中,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不丹国王旺楚克在1970年最早提出“国民幸福总值”这个概念,他认为:“政府施政应关注幸福并以实现幸福为目标。”日本、美国、英国也实施了关注国民幸福的系列执政行动。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幸福感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杨彦春、周建初等人的研究,当时,研究主要围绕老年人精神心理卫生展开。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幸福感研究的对象逐渐扩大,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群体相继进入幸福研究的视野。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成为政府部门的实践课题。
2005年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程国栋提交了一份题为《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他一直致力于在中国推行“国民幸福指数”。很多学者也研制出了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国民幸福指数测量表。
最早提出并实施“幸福教育”的是山东东营市胜利第四小学原校长高峰,他的幸福教育实践于2002年开始,并在中央教科所和北师大专家的帮助下,完成了有理论建构的实践研究。与此同时,一些高校的学者也开展了对“幸福教育”和“幸福感”的研究。2003年刘次林博士在《幸福教育论》中对当代教育作了理性的反思。吴安春博士在北京新源里中学等学校就幸福教育进行了研究与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沙洪泽教授在《教育为了人的幸福》一文中提出“让学校成为提升学生幸福水平的乐园”,得到很多专家的认可。
综观国内外关于幸福校园的研究与实践,很多有识之士都将为了人的幸福作为教育的理想和追求。虽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但总体看,过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