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相信未来》课文精讲 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必修一《相信未来》课文精讲
语篇感知
【语篇结构分析】
全诗共三个层次:
第1—3节,描述残酷的现实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信念。

第4—6节,交代“相信未来”的理由。

最后一节,年轻的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再次号召要“相信未来”。

【语篇脉络梳理】
第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痛斥现实
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表明信念
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相信未来
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决心战斗
语篇品读
一、重点语段品读
第1节:第一小节四句,侧重表现的是生活的贫困,物质的匮乏。

[品味]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体会]“蜘蛛网”“灰烬的余烟”等意象暗示了“文革”那个阴云密布的时代。

“蜘蛛网”查封了炉台,“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就是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可能也是作者知青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写于"#$% 年,当时国民经济近乎崩溃,粮食不够,生活用品奇缺,残酷的现实和舆论宣扬形成了巨大反差,希望破灭后是巨大的失望,信念破灭后是极大的失望和绝望。

这就是作者当时的心态。

第2节:本小节也是绝望心态的反映,只不过感叹重点是精神上的空虚而非物质的匮乏。

[品味]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孕育着新的希望
[体会]“依然固执”两次重复,强调了信念的坚定与执着。

这一时期,女友离他而去,“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可能指的就是这件事。

心理的空虚,精神上的灰暗,使得作者对现实极度绝望。

第3节:写作者放眼大海,放眼未来,用理想排解绝望。

虽然理想被现实击碎,但作者仍对未来充满理想,这是作者的执著处,也是作者的可爱处。

[体会]“太阳”“曙光”等意象象征着人们心底的希望。

第4节:写作者相信未来的原因,未来的人拥有一双分辨是非的慧眼,有洞察历史真相,吹散迷雾,还原生活真实的能力。

[体会]“相信人们的眼睛”实际是相信光明的未来,也表明了历史将是公允的。

第5、6节:这两小节,表现了作者相信后人会给自己一个公正的评定。

不管是对我们已“腐烂的皮肉”,还是困惑,还是什么的苦痛,还是对独立不屈的坚强人格持什么态度,作者都坚信未来的人一定会给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

[体会]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第7节:最后一个小节照应全文,表现了对未来的真诚信任。

“坚定地相信未来”,相信年轻是可以战胜一切的,包括“死亡”。

结尾再次呼吁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真诚地信任未来,相信未来。

[体会]再次号召要“相信未来”。

二、疑难问题探析
1、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上面三个句子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位关系。

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是那温暖漂亮的笔杆。

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2、从前三节诗歌的意象,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贫困、落后、动荡、黑暗。

3、“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有什么含义?
“美丽的雪花”,那是“ 严冬”的亮色,尽管轻盈却给人寄望未来的美丽;“孩子的笔体”,尽管稚嫩,却是希望的种子,只要大海能托住太阳,就有希望。

4、三次“写下”“相信未来”有什么变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先是在“失望的灰烬”上写,再是“ 在凄凉的大地上”“ 用凝露的枯藤”写,表现出诗人什么都被剥夺了,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最后“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表明诗人有孩子似的纯真,仍然对未来存有不灭的希望和信心。

语篇鉴赏
一、语篇整体赏析
《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作品之一,写于1968年,在阴云密布的时代,它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

关于这首诗,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

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但它却看不到冰块的消亡。

后来我又写出了《相信未来》,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

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

”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

诗的第1、2两节结构类似,作者用几乎相同的句式在对现实进行了象征式描绘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信念。

现实是残酷的,诗人选择的意象也大都带有灰暗的色彩,炉台被蜘蛛网查封,贫困缠绕在周围,紫葡萄化成为露水,鲜花也在别人的怀中。

这些意象不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饱含着许多矛盾复杂、难以言明的情感。

尽管这样,诗人依然支持理想、相信未来。

特别是“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残酷的现实、诗人的无助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和理想杂糅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第3节句式稍有改变,但就是这一微小的差异,却能表达出作者情绪的变化,“我要……”“我要……”,这两句体现了一种年轻的豪情,一种可以冲破一切、不可阻挡的锐气。

年轻,就是“排浪”,就是“太阳”,就是“大海”,就是“曙光”,诗人在这里摆脱了前面两节中的灰色、冷峻的一面,尽管采用色彩明亮的、积极向上的语词,以此来强调心中永不泯灭的理想。

以上三节可以看作是诗的第一个层次,每一节的最后都由“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而且用冒号把它们凸现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

第4至6节是诗的进一步推进,诗人说出了理由:“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这是一个转折点,作品的视角由“我”转向了“她”,“她”就是未来,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诗人期待的是“她”能拨去“ 腐烂的皮肉”看到“ 我们的脊骨”,从而能“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透过字面,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精神。

同时他又想告诉人们,这一切是真实的,不可避免的。

因此,尽管有“迷途的惆怅”,有“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出公正的评价。

最后一节是年轻的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诗人放弃了意象的转换,直抒胸臆,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著和热烈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这一节句式短促有力,节奏也明显加快了,它是作品内在情绪的必然发展,也是其理想与信念的升华。

二、写作特点赏析
1、含蓄蕴藉、寓意丰富的比喻
《相信未来》一诗显示出强烈的探索精神与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带有一些现代主义的气质和艺术技巧的印记。

这突出表现在对比喻的运用。

文中的比喻多有所指,但也有些比喻难以具体的解读。

如“美丽的雪花”“紫葡萄”等。

诗中的比喻寓意深刻而丰富,如第三小节中“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不仅喻指笔体拙笨幼稚,更重要的是拥有孩子一样的一颗童心,纯洁真诚,相信未来。

又如第四小节中的“睫毛”“瞳孔”,喻指未来的人有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能够不为假相所惑,能够看到历史真相,生活真情。

又如“腐烂的皮肉”表面喻指我们的躯体生命,实则指我们腐朽保守不切时宜的思想。

再如第六小节中的“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中“脊骨”实则指独立不依的思想、独立特行的人格。

比喻的运用,增加了这首诗的深度和难度,也提升了这首诗的品位与档次。

2、节奏和谐,音律优美
这首诗句式基本整齐,隔行押韵,不少句子开头用字相同,使韵律和谐,有一种固有的音乐美。

3、反复手法的运用
语言含蓄凝练,反复手法的运用,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气氛,有力地表现了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