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第四章+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一年级第四章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一年级第四章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在小学语文一年级的教学中,第四章是关于文章学习的内容。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和学习各种类型的文章,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本文将针对小学一年级第四章的案例分析进行探讨。
一、案例背景小学语文一年级的第四章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特点。
这一章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并初步培养学生写作表达的能力。
案例分析方法的使用非常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特点,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阅读和理解文章。
二、案例分析内容在小学一年级第四章的案例分析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文章的标题和主题:学生需要学会从标题中获取文章的主题;通过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主要内容。
2.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学生需要学会从开头了解文章的背景和基本信息;通过结尾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感想。
3. 文章的重点和细节:学生需要能够识别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细节内容;通过理解细节,推测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观点。
4. 文章的语言表达:学生需要学会理解和使用文章中的一些特殊词汇和句子结构;通过分析语言表达,理解文章的含义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针对小学一年级第四章的案例分析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策略:1. 案例导入: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事件来引入案例分析。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通过合作方式来分析案例。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 案例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案例。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想要传达怎样的信息?4. 反思总结:在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思考,教师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讲解。
四、教学评价和反馈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案讲义
小教本科《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案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文例举:第一课:毛主席万岁第二课: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第四课:爸爸是工人,为革命做工。
第五课:妈妈是农民,为革命种田。
第六课:叔叔是解放军,为革命站岗。
第七课: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每八课: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九课: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第十课:为人民服务。
第十一课:……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最怕背的是这篇课文,又长又不懂什么意思,难以记住)第十三课: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自主相对于他主与无主。
叶圣陶“教不为了不教”,自主学习,自能学习是教学的终极目标。
自主学习是尊重个体差异的学习方式,允许学生在进度、内容、方式等方面有自己的选择。
通过学习,学会学习。
自主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主动意识。
教师的作用更多表现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形成氛围等方面。
合作学习则强调学习是一种对话与交流。
合作的基础是理解与倾听,倾听作者,倾听同伴,倾听老师。
“一双倾听的耳朵,胜过万两黄金”。
合作学习既强调人人参与,又要求有所分工。
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对提出的新要求,也有助提高语文学习的时效。
看看几个运用合作教学的案例,你有怎样的想法?同桌互读,夸一夸,学一学。
探究是一种发现性学习的要素。
与接受性学习相比,发现带给学习者快乐是更多为持久的。
“学习者都有一种愿望,想要成为一种探究者与发现者。
”是时代社会对创造性人才要求的体现。
“初生之物,其形必丑”,允许学生不完美甚至犯错误。
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发现的潜能。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主要表现为: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尽信书不如无书。
教师是怕质疑,还是盼质疑?“本事”“陈毅探母”实践。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动手。
查、找、读、搜索、选择--“小珊迪” 。
创新。
“新”,不唯书,不唯师,不怕错。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阅读教学
说课 (五说)
➢ 说教材: 课题、教材内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 说教法: 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 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主、次方法)
➢ 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要做法、重要提问、时间分配、练习设计、课堂小结
➢ 说媒体设计: 具体设计及思路和依据
教案的格式:课题《曹冲称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四、学习方法 ➢五、教学准备(教具学具) ➢六、课时安排 ➢七、教学过程
➢ ➢一、课时目标 ➢二、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的方法:
曹冲称象
赶大象(上船) 画线 赶大象(下船) 装石头 称一称(石头)
➢B从语意确定
➢表示宁静、平淡等——平直调
➢表示欢喜、兴奋等——扬调
➢表示惊讶、怀疑、否定——曲调
➢表示坚决、肯定——降调
➢C选好基调
➢从文章的情感上确定的朗读全文的语调
➢喜剧性——轻快
➢谈话——深沉、缓慢、庄重
➢ ——平缓、柔和
★
➢(二)默读 ➢1.意义 ➢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可以边读边思,可以反复读。小 学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主要指默读能力和习惯 ➢朗读是基础,默读是归宿, ➢2.要求(目标) ➢只用眼脑,不动口手,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精力集中。 ➢能按阅读目标读课文。 ➢要有一定的速度 ➢3.默读训练阶段目标 ➢小声读、嘴唇微动,口中发出轻而急促声音。
➢4.一篇课文教学过程
➢5.一个课时教学过程
★
➢二、对阅读教学过程的探索 ➢现在通用的阅读过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精读课文,全面理解 ➢(3)品读课文,欣赏评价 ➢(4)巩固复习,积累运用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件0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第四章
1 第一节 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
2
第二节 单元语文要素研究
3 此处输入标题
4 此处输入标题 Please put your text here
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温儒敏先生说,语文要素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基本的语文知识、 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他进一步指出, 这三个内容 “主要体现在识字写字、阅读、写 作、口语交际等四 条线里”。
读写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3~6年级统编本教材共8 册,每册编写8个单元 (六年级下册有6个单元),总计62 个单元。
03
04
六年级上册 (8个) 第一单元 54.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第二单元 55.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第三单元 56.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第四单元 57.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第五单元 58.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第六单元 59.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第七单元 60.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第八单元 61.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建议
1.本章是全书篇幅最长的章节,内容丰富,涉及面比较广。 要求学生按照本章 “学习目标”认真自学本章各节内容。 2.课堂内主要以伙伴合作方式探究讨论各学段阅读教学的目 标和重点,认识语 文要素的编排序列,认识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指导方法等。 3.学习本章第四节和第六节,建议让学生从课文中选择一篇 ,模仿本教材提供 的解读案例自己进行解读,并选择其中一篇完成书面作业。开 展交流、讨论。 教学时间建议:10~15课时。
2024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PPT课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PPT课件目录•阅读教学目标与意义•阅读教学原则与方法•阅读教学内容与选材•阅读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阅读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及培训建议PART01阅读教学目标与意义精选适合学生年龄段的阅读材料,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讲解,引导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阅读的快乐。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作者观点的分析等。
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如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提升阅读深度。
教授有效的阅读方法,如略读、扫读、精读等,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体,如故事、散文、诗歌、科普文章等,拓宽阅读广度。
通过阅读教学,传授历史文化、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探究,促进知识的积累和整合。
拓展学生视野,丰富知识体系PART02阅读教学原则与方法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避免过于简单或复杂。
阅读材料难度适中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时间安排,合理控制阅读量,避免过度疲劳。
阅读量适度教师给予学生适度的引导和帮助,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适度引导适度性原则阅读材料的选择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易到难分阶段教学逐步积累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将阅读教学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鼓励学生通过大量阅读,逐步积累词汇、语法和背景知识,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030201循序渐进原则通过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阅读材料中的主题、人物和情节,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评价能力。
启发思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鼓励创新启发性原则多样性原则阅读材料多样化选择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如故事、科普、历史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四章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四章阅读教学( 6 学时)一、授课题目第四章阅读教学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道当代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及其对阅读教学改革的贡献及不足,了解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热点问题。
通过文献阅读和整理,对其中两个实验或研究热点问题作出评价。
2、通过教学案例认识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3、运用教学策略和方法,尝试设计阅读教学教案。
4、尝试进行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培养阅读教学技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2、设计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方案,并模拟演练,提高教学技能,积累教学智慧。
教学难点:提高阅读教学设计演练的实践技能。
四、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学生自学,互动研讨,合作探究,实践演练教学内容:第一节阅读教学文献导读(自主学习,小组讲解,上课交流)第二节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第三节阅读教学设计第四节阅读教学技能(字教学设计与演练的实践中学习、掌握)第一节阅读教学文献导读一、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一)“情境教学”实验(二)“以名家名篇为主体组织阅读教学”实验(三)组块教学(四)主题教学(五)群文阅读(六)海量阅读二、当下阅读教学改革热点研究(一)语文核心素养(二)优秀文化的传承(三)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四)儿童经典诵读(五)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六)整本书阅读教学法:1、学生课前自学,课上阅读小组PPT分享作业:(1)阅读教材的内容、编排及编排特色;(2)第一节文献导读中的主要实验和热点问题各选一个查资料深入解读。
2、结合主要实验和改个热点问题,学生分享见习中的所见所感,教师补充自己的所见所感。
第二节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一、阅读教学概况我国语文课程以阅读为中心建构,阅读在语文课程内容中占比超过70% 。
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听、说、读、写技能培养,主要依靠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什么是阅读?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第四章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第四章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第一节:课程背景与目标本章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的第四章,主要围绕着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展开。
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能力:1. 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动机;2. 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并能够进行补充创作;3. 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对文字和表达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节:教学内容1. 教师通过展示故事书的封面和故事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预测故事内容;2. 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正确理解故事情节,并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3. 教师给予学生独立阅读时间,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动机,引导他们深入思考;5.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创作,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三节: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故事导入法:通过展示故事书封面和简要介绍故事主题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2. 朗读法:教师通过朗读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表达,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3. 讨论合作法: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彼此的阅读理解和观点,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写作训练法:通过给学生写作任务,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节:教学活动与时间安排1. 活动一:故事导入(5分钟)- 展示故事书封面,简要介绍故事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2. 活动二:故事朗读与理解(15分钟)- 教师朗读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提问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3. 活动三:个体阅读与复述(15分钟)- 学生独立阅读故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4. 活动四:小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动机,展示自己的观点和发言。
5. 活动五:写作训练(20分钟)-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创作,鼓励他们进行想象和创新。
语文课各章节教学解析阅读理解
语文课各章节教学解析阅读理解在语文课中,各个章节的教学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对不同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下面将对语文课各章节的教学进行解析,并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阅读理解。
第一章: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文阅读中,学生需要理解古文的意思、把握句子结构、分析段落结构等。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古文的背景知识、解释生僻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文。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寻找关键词等方法来快速掌握古文的内容。
第二章:现代诗歌鉴赏现代诗歌是一种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文学形式。
在现代诗歌鉴赏中,学生需要理解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表达方式等。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的表达手法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诗歌的内涵。
学生还可以通过对诗歌的比喻、描写、抒情等要素进行分析,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
第三章: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
在文言文阅读理解中,学生需要理解文言文的词义、把握句法结构、分析篇章结构等。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解释文言文的语法结构、解读文言文中的典故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
学生还可以通过整篇文章的归纳总结、对关键词的分析等方法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第四章:现代散文鉴赏现代散文是一种以散文形式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文学作品。
在现代散文鉴赏中,学生需要理解散文的主题、把握散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等。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解读散文的背景、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散文。
学生还可以通过对散文的段落分析、对词语和句子的解读等方法来深入理解散文的内涵。
第五章:古代散文鉴赏古代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散文鉴赏中,学生需要理解散文的背景、把握散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等。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解读散文的历史背景、分析散文的艺术特点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散文。
学生还可以通过对散文的段落结构分析、对文中名句的解读等方法来深入理解古代散文的内涵。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4单元阅读讲解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4单元阅读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阅读讲解,学生将会:1.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熟悉“义字旁”的读音和含义;3.认识“公、工、勾”三个字形,在识字中提高辨析能力;4.学习字与字之间的搭配和意义组合。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认识“义字旁”的含义;2.学生了解“公、工、勾”三个字形的区别;3.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准确理解文本意思。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举例;2.合作学习;3.问题解答;4.想象概括法。
四、教学过程【引入】教师依次出示三个字——“公、工、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异同。
引导学生认识这三种字形的不同,从而了解它们的区别和相互联系。
【阅读讲解】1.教师出示课文中出现的“会”、“示”、“令”等字,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字旁的“义字旁”,解释其含义和读音,例如:“会”字旁的义字旁是“人”,含义是人聚会在一起的场所,读音是“huì”。
2.教师讲解课文,并在中间穿插对生字、生词的解释,以加深学生对其含义的印象。
要重点讲解每一段的意思和联想,示范学生如何结合已学知识,准确理解课文意思。
如下为精读部分的课文和讲解:(1)“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符号——标点符号。
”解释:“符号”在这里指符号、标记。
标点符号在书写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用来标记句子和段落的结束和连接,使文章更加通顺、易懂。
(2)“句号像一个圆圆的小球,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
”解释:句号像一个球,表示句子这一块内容的结束,与下一块内容隔开。
因此,在书写时,需要在每句话结尾处添加句号。
(3)“逗号像一个小小的倒勾,表示短暂地停一下。
”解释:逗号像一个小小的倒勾,表示句子中短暂地停顿一下,再继续接下来的内容。
可以把逗号看作是增加语言节奏感的标记。
(4)“问号像半个感叹号,表示询问。
”解释:问号的形状比较特殊,像半个感叹号,“?”是询问的标志。
在句子结尾处,使用问号表示句子是一个疑问句,请求对方或读者回答或理解。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1401112B中文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专业基础及核心主干课程。
强调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究有机结合,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能系统地理解并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并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三大模块,分别是小学语文课程理论、五大领域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练。
第一模块主要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对有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教材的认识。
在语文课程标准这一部分主要是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以案例分析和讲授为主,要求学生理解、领会;第二模块主要是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汉语拼音)、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各领域教学的任务、策略、方法,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这一部分是课程的重点,需要学生通过教学案例认识、理解并领会教学的策略、方法与技能,进而运用所学教学策略和方法尝试进行教学设计,并注意领会并使用相关教学技能;第三模块实践操练环节,是在完成三至六七教学设计作业的基础上先在小组内试讲,最后在班级里试讲,通过试讲巩固并落实相关的教学原理,提升教学实践技能。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内容;理解本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与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学习目标第二节了解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CHINESE PEDAGOGY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课程类型:考试课时数:54课时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刘永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一、课程性质与基本任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它既注重理论建构又密切关注教学实践,具有理论上的综合性与实践上的应用性特征。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研究的是语文“教什么”和“怎样教”,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与一般课程与教学论之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问题等,旨在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教学规律,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利用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通过名课研习、教病诊治、模拟教学、实习等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语文学科的基本从教能力。
通过系统的语文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训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教育事业,为祖国语文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
专题讨论:倡导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就是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按照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范围、教学重点、围绕特定的主题来进行组织教学。
激发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较深层次的知识。
案例研习:研究教学案例,既要研究成功的,也研究失败的,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学会运用理论的能力。
微格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模拟教学实践活动。
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从备课、上课再到评课,以小组的活动方式进行。
阅读教学的概念.
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
(1)导入激趣,唤起学生参与动机 (2)导读提示,激发学生自读质疑 (3)引导点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悟情 (5)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迁移拓展
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
(1)精读和略读。这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 本方法。阅读方式以精读为主,略读为 辅;
(2)快速阅读。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高年 级默读的速度每分钟应不少于300字;
(3)书面及多种形式的扩展阅读。
不同类型的阅读教学的过程
(一)朗读型阅读教学的过程 导入——初读——深读 (二)探究型阅读教学的过程 初读课文——探究主题——成果交流 (三)导学型阅读教学的过程 导学——自学——说学——结学——用学
不同类型的阅读教学的过程
(四)读写结合型阅读教学的过程 明确目标——阅读课文——领悟写法 ——迁移习作 (五)综合训练型阅读教学的过程 导入——初读——深读 (六)创造型阅读教学的过程 不拘一格,敢破敢立
阅读教学的目标
(二)能力目标 阅读能力 感受能力 理解能力 鉴赏能力 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目标
(三)过程方法目标 1、亲历阅读过程,掌握阅读方法; 2、享受阅读快乐。
阅读教学的目标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阅读兴趣; 2、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3、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熏陶高尚的
词语教学的内容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 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 文中关键词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 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第三学段:“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 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教学的内 容概括地说,词语教学的目标内容有二层,一是理解 词义,二是品味词语。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四单元第2节 阅读教学的备课模板
阅读教学标准 3.2 教学目标确定与教学内容选择
3.2.1 能在教学解读的基础上,确定课文的阅读教学 目标,即指向文本关键点的内容目标,并准确陈述。 3.2.2 能根据学生自读时的状况,确定教学起点。 3.3.3 能具体分析学生的阅读困难和问题所在,根据 教学起点与目标的落差,选择相应的阅读教学路径。 3.2.4 能选择或开发教学内容,即学生理解和感受文 本关键点需要学习的阅读方法及相应的语文知识。
3.2.5 能按照文本理解和感受的事理逻辑,合理组织 教学内容。 3.2.6 能将所组织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导向教学目标 的、台阶状的2-3个教学环节,环节的内容落点,构 成该环节的教学目标。 3.2.7 能根据学生达成环节教学目标的需要,确定教 学环节中每个步骤的内容落点。 3.2.8 努力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整合教学资源,聚 合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模块二
阅读领域的课程目标与教材研究
第四单元
小学中高段阅读教材研读
第2节
关键知识学习:阅读教学设计备课模板
一、阅读教学设计备课模板简介
1
课堂教学的两个要点
合宜的教学内容 有效的教学组织
一、备课模板之一
1
阅读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定性
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 起点:学情估量
步骤…… 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定性
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 起点:学情估量
终点:学习目标 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
终点
起点
三、附:阅读教学能力标准(草拟)
1
阅读教学标准
3.1 课文的教学解读 3.2 教学目标确定与教学内容选择 3.3 教学活动、教学资源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3.4 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 3.5 整本书阅读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4.儿童经典诵读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所谓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过历史选 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1994年,台中师范大学教授在台湾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倡 导教育从读经开始,主张青少年读诵中国文化经典,提升文化 修养。这一倡导不但在台湾得到响应,而且引起祖国大陆、香 港地区乃至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响应。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立足 小学生实际,从卷帙浩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中精心选 编了汉字文化、古代蒙学读物、古代文学作品、历史名人故事、 文化艺术、文化常识和民风民俗等六个类型的内容,内容丰富, 覆盖面广,对于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精粹、陶冶性情、提高审 美能力不无裨益
2.“以名家名篇为主体组织阅读教学”实验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1)编写以名家名篇为主体的小学语文课本。采用精读与博览相 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熟读、背诵、积累文学佳作,启迪智力, 陶冶情操,增强文学素养。 (2)组织大量阅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3)读写结合,处理好读书、作文、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口语表 达、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发展这五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名家名篇 为主体,以作文训练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 纲要》,要求从小学阶段起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 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在总目标中规定语 文课程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 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3.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实践性”是语文课程标准揭示的语文课程基本特性。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 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实践 ,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的规则。”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主题教学由“主题”把那些散乱的知识串联起来,统整成一个“ 集成块”,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相融,从而形成立 体的主题教学的整体效果。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 三个特征:丰富性、基础性、发展性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 三个层面:一是文本负载的语言方式、知识信息以及能力附加 等;二是母语文化系统包含的民族精神、风骨情操等人文底蕴; 三是个体的精神、理想、人格的生长与形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二、当下阅读教学改革热点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1.语文核心素养
(1)语言构建与运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 (3)审美鉴赏与创造 (4)文化传承与理解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2.优秀文化的传承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主编 吴忠豪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第四章 阅读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01 阅读教学文献导读 02 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
03 学》
本章学习 目标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知道当代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及其对阅读教学改革的贡 献及不足;了解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热点问题。通 过文献阅读和整理,对其中一两个实验或研究热点问题做出 评价。
通过教学案例研究,认识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运用教学策略和方法,尝试设计阅读教学教案。 尝试进行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培养阅读教学技能。
群文阅读是从改变阅读内容的组织结构和阅读教学的形态开始 ,撬动阅读教学,撬动整个语文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6.海量阅读
课文教学删繁就简,取消繁琐、低效的课文分析,取消无效重 复的作业。两个星期完成整个学期的课本教学,学完课文以后, 再慢慢地进行写字、作文教学,写作能力也能够基本过关。这样 ,语文课上有大量的时间用来持续阅读,一星期读10~20万字的 白话文轻而易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量”阅读。
▪ 三条路径:人与自然的主题确定、人与社会的主题确定、人与 自我的主题确定。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5.群文阅读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采用“1+X”阅读模式,“1”既指教材内的 一篇课文,“X”是指与这篇课文相关的多篇文章。每节课根据课 文内容或表达形式的特点确定学习的主题,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主 题开展自主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3.组块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线,将零散的语文教学内容整 合成有序的实践板块,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充分生长。
(1)教学内容结构化 (2)教学活动板块化 (3)教学结构最优化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4.主题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第一节
阅读教学文 献导读
一、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 二、当下阅读教学改革热点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一、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1.“情境教学”实验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 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 情境创设六个途径: (1)以生活展现情境;(2)以实物演示情境;(3)以图画再 现情境;(4)以音乐渲染情境;(5)以表演体会情境;(6) 以语言描绘情境。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