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新时期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加强新时期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
作者:夏叶
来源:《丝路视野》2018年第19期
【摘要】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在带来信息“大爆炸”的同时,也使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有未有的考验和挑战。本文试在分析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瓶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加大正面宣传、加强舆情监控等建议,以期能为强化新时期的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瓶颈问题;参考建议
一、引言
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第四媒体”,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发展迅猛,速度惊人。正是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网民数量不断增多,人们表达意见的方式逐步多元化,鱼龙混杂的信息纷至沓来,网络舆情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发芽,普遍存在。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新时期的网络舆情数量总体基本呈上升趋势,舆情处理的任务日益艰巨。
二、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网络舆情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民众对社会上某个流行的问题提出看法。它以新闻评论、新闻跟贴、BBS论坛、自媒体博客等形式,在发布、发酵、传播及处理等过程中,对社会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积极面来说,网络政治表达有利于促进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依托网络平台上,公民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和观点,可提升社会事务对公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更多民众关注和监督社会事务,又转而演化为推动政府改革,促进政治公开的力量。
从消极面来说,网络政治表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影响。尤其在群体性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中,会给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伤害。同时,网络舆情所具备的群体性、分众化等特征,也加大了政府对社会管理的难度。
三、网络舆情工作的现状
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内容进行分析之后,可归纳总结出新时期的网络舆情工作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网络舆情内容的虚假性。有一些网络舆情内容与事实相悖,或存有一定的夸大、虚假的成分,甚至是与事实相距很远的谣言。这除了网络法律规则的缺失空白,还与网络主体的
自律性有很大的关系。网络企业、个体网民的道德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两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使得通过自律能够履行的诚信承诺岌岌可危。
第二,网络舆情监测的滞后性。多年来,网络舆情处置工作通常是按照“区新闻办派单—镇宣传部门接单—镇宣传部门派发相关部门或单位—相关单位或部门回应并反馈给镇宣传部门—镇宣传部门回复区新闻办”模式运行。这虽能保证区级以上部门对相关舆情的把控,但基层单位对舆情的预警、监测能力却是相当薄弱的,基层单位只能随区级部门而动,难免造成预警工作上的滞后性。
第三,网络舆情处置的复杂性。网络舆情处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多部门、多单位上下联动,通力协作。但面对一些涉及部门较多,属于职能交叉的舆情问题的时候,不少部门往往处理被动,或是“踢皮球”,或是临到事前鸭子上架,也难免会耽搁回应舆情的最佳时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的难度。
四、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建议
针对目前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要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三点着力。
第一,加大正面宣传。网络舆情管理不仅仅是守阵地,管得住,还应主动出击,积极抢占。利用深度报道、微博互动、个别访谈等形式,不断加强对新政策、新项目、新活动的宣传策划,推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网宣精品,积极展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成果,传播改革发展中的正能量,切实提高网上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加强舆情监测。一是在日常工作中,常态、系统地捕捉、分析、研究网络舆情,建立舆情信息数据库,为舆情监测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二是在网络舆情爆发时,重点搜集此类舆情信息,并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形成对舆情发展趋势的判断报告。三是完善舆情监测工作机制,增强技术力量,及时搜索发现并跟踪舆情发展趋势,并通过正面疏导、正面宣传,从源头上化解网络负面舆情。
第三,实行问责追究。建立健全舆情工作问责机制,一旦在处置舆情过程中,出现“互相踢皮球”“九龙治水水不治”等现象或行为,必须严格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部门和负责人的责任,坚决遵循“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工作原则,引导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邓凌月,杜艮芝.新媒体时代强化网络舆情引导研究[J].理论学刊, 2012 (8):77~80.
[2]张飞燕.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的挑战[J].民族论坛, 2014 (8):110~112.
[3]彭延生.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管理能力[J].秘书之友, 2012 (10):19~21.
作者简介:夏叶(1987—),女,上海人,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