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盐节庆文化与自贡城市文化建设的探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盐节庆文化与自贡城市文化建设的探讨
游建军a ,康珺b
(四川理工学院 a.政法学院b.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蓬勃发展,以特有节庆文化为城市标志,凸显城市特色,塑造文化品牌,已
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在分析传统节庆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自贡井盐文化独有的文化特点,分析了目前制约自贡节庆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节庆文化活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井盐民俗;节庆文化;城市发展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80(2009)06-0009-05
收稿日期:2009-10-10
基金项目:自贡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09年重点项目(002)
作者简介:游建军(1955-),男,四川广汉人,教授,四川理工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中国盐文化。
康
珺(1978-),女,四川自贡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中国盐文化。
节庆活动起源于民间,包括传统的民族节日、国家法定节日和各类现代节事活动,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类历史和文化传统符号的再现,对弘扬和凝聚民族精神起着无可替代的维系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城市发展中,城市节庆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经济活动形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潍坊国际风筝节、青岛啤酒节、大连国际服装节、杭州运河文化节、天水伏羲文化节等各类城市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繁荣了城市经济,优化了城市环境,推进了招商引资,而且弘扬了传统文化,张扬了城市个性,打造出亮丽的城市名片。享誉中外的千年盐都自贡在漫长的井盐生产经营中,积淀了内涵丰富、个性突出的井盐民俗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打造城市文化中应该如何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自贡井盐节庆活动的主要形式
自贡是一个因盐兴盛的城市,在两千多年的井盐生产历史过程中,逐步产生了许多与井盐文化息息相关的节庆庆典。这些文化资源与其他井盐文化现象一道,成为了自贡城市文化的根。
(一)名闻遐迩、蜚声中外的自贡灯会
自贡灯会历史悠久,因井盐生产销售而富甲一方的自贡先民为庆祝丰收、彰显富裕,在唐宋时就已逐步形成了新年燃灯、元宵节前后张灯结彩的习俗。据史籍记载,每年从年节开始至元宵之夜,各家各户都要在房前挂上几盏彩灯,大户人家则多达几十盏,多彩多姿、五花八门,民间杂技、杂耍等表演活动亦尽现其间,整座城市灯火辉煌。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在其写下的《沁园春》一词中写到:“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可见当时自贡地区新春张灯、放灯已是颇具地方代表的约定俗成的民俗活动[1]。清道光以后,自贡灯会场景更为壮观,灯彩绚丽,比起京城大邑也毫不逊色。据荣县志记述:“荣县新年灯会甚盛……而楼台为甲观,乡人通命曰亭,一城数亭,一亭各式,其高数重,构栋凋镂,临春组合,彩笺书画,嵌灯如星,一亭燃四五百灯,辉丽万有。西人来观亦欣然,京邑所不见也”[2]。
改革开放以后,自贡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项民俗节庆活动,从1987~2008年,已在本地成功举办了十四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并应邀赴北京、广州、武汉、上海、香港、泰国和新加坡展出,所到之处,无不获得盛誉。自贡灯会以“开放”的姿态,采用“走出去”办节的形式,向着经贸型、集约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第24卷第6期2009年12月
Vol.24No.6Dec.2009
2009年12月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荟萃了中国彩灯文化风采,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誉,在提升自贡“南国灯城”知名度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自贡,制灯、展灯、举办灯会经贸交易会己成为一项新的产业和城市经济增长点。灯贸会成为一个融文化、科技、旅游为一体的大节庆,一个团结合作、开放发展、对外宣传的大窗口,一个客商云集、招商引资的大市场,有力地促进了自贡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二)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地方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为民间商贸、社交、娱乐、祭祀相结合的方式。起初主要为敬神祭祀活动,后与民间商贸活动相结合。自贡庙会多植根于深厚的井盐文化,有显著的地方性特色。如每年农历正月的“放水节”、农历二月初二和八月初二分别举办一次的“土地会”、农历二月二十日的“城隍会”、农历四月二十八日的“药王会”、农历五月二十三日的“单刀会”、农历六月初六的“王爷会”、农历十月初一前夕的“牛王会”等[3]。
最著名的是农历十月初一“牛王会”,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生日,各行各业的人都要通过祭拜“牛王”的方式,对“牛王”给他们带来的好运、财富表示感激。这是自贡民间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会节,因为在过去的自贡盐场,盐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就是牛,它在采卤、运输等作业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自贡民间有这样一句话:“山小牛屎多,街短牛肉多,河小盐船多,路窄轿子多”,这其中两多都与牛有关,反映了牛在当时盐场举足轻重的作用。自贡牛王会中以大安大冲头高山边的盐业世家“王三畏堂”举办的牛王会最著名,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前夕便开始筹备,张灯节彩,鼓乐喧天,以全猪、全羊各一头祭祀牛王并行跪拜之礼,祭祀活动结束后便举行盛会,不仅王三畏堂的所有井、笕、灶、号的掌柜都要盛装参与,而且还要请自贡或四川最有名的戏班子演戏3至5天[4]。年久成为时尚,在此风影响下,推户和使用黄牛作为运输工具的驼户和车铺也各自组织牛王会,每年祀神,吃喝一次。由此而来在自贡地区相沿成俗,逐渐发展为集生产、祭祀、祈祷、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活动。
“放水节”是一种由纯粹的生产活动演化而成的地方会节。旧时,大量堆积如山的食盐需经过王爷庙水域外运,每年春冬两季的枯水期,数以百计的盐船在王爷庙坎下待水而发,这样便需扎埝蓄水,待启埝放水时,盐船即随流放行。这种纯粹生产性的活动,由于与盐商和城市的利益密切相关,久之便形成了自贡地区盛大的生产和娱乐相结合的会节[5]。放水节在每年农历正月的第一次开埝放水时举行,地方官员、政府盐官、盐商、地方名流均要参与祭拜典礼,显得异常庄严隆重、震撼人心。
二、制约自贡井盐节庆活动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传统井盐节庆文化受现代节庆冲击严重
传统节庆源自民间,散布于民间,宣染着一种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与社会互动性。但是,在当下社会,经济全球化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使得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面临被西方文化、商业文化“吞噬”的危机[6]。不用说世界流行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涌入,就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端午节”也深受商业利益驱动而变成了文化内涵匮乏的“月饼节”和“粽子节”。传统节日遭受着空前的冷遇和困境,越来越多的人对脱胎于农耕文明与手工业文明的传统文化鲜有温情。目前自贡的传统会节中,包括享誉四方的灯会在内,众多具有典型川南特色的井盐文化节庆活动深受现代节庆的冲击,特别是地方性的节日庆典,规模越来越小,参与者越来越少,有些节庆甚至已销声匿迹,淹没在历史的进程中。这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唤醒我们的历史记忆,拯救我们的传统节日,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地方庙会文化资源缺乏整合与凝炼
地方庙会文化是一种文化载体,这种方式即包含着人们的娱乐和贸易成分,又昭示着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自贡走过了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因盐设市的过程,悠久的井盐生产、运输、销售为自贡城市的发展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与之紧密相连的庙会活动也贯穿于自贡城市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具有历史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的文化现象,在彰显中国内陆盐业城市特有的文化魅力的同时,对促进现代城市旅游的文化内涵、创造特色城市文化、增强经济影响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等方面均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认识与开发力度的不足,丰富多彩的自贡传统地方庙会形式发展停滞,开发利用乏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承载着此类文化的符号也逐步消失。自贡地方庙会文化急需政府的关注与重视,专家、学者们的挖掘与整理,探讨出其特色,凝炼出能代表自贡城市文化标志的丰富文化内涵。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