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分类及物理化学性质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 特点
潜水 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补给
承压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 力的地下水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潜水补给承压水
露出地表成泉或直接补给地表水或蒸发
补给潜水或补给地表水或露出地表成泉
1.具有自由水面 2.受制于地形的坡度,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倾斜 方向从高处流向低处 3.分布区与补给区基本一致 4.埋藏较浅,流量不稳定 5.受气候因素影响大,易受污染
孔隙水
裂隙水
包气带 潜水 承压水
上层滞水 孔隙潜水 孔隙承压水
上层滞水 裂隙潜水 裂隙承压水
煤矿水文地质最关心
岩溶水
上层滞水 岩溶潜水 岩溶承压水
地下水分类表
上层滞水
a b潜水
c
承压水
上层滞水、潜水及承压水
1—隔水层;2—透水层;3—饱水部分;4—潜水位;5—承压水测压水位; 6—泉(上升泉);7—水井,实线表示井壁不进水;
主要特征: (1)承受静水压 (2)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 (3)动态变化不显著 (4)其运动方式是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 以水交替的形式进行运动
2.2地质构造条件与承压水形成的关系
承压盆地
2.2.1按地下水的排泄方式
•开放型承压盆地 •封闭型承压盆地
2.2.2根据地形与构造的关系: 正地形盆地 负地形盆地
埋藏在离地表不深、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这是包气带中唯一有实际利用价值的重力水
1.1潜水与潜水含水层概念
潜水: 地表以下,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稳定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自由表面—即没有隔水层限制,与大气直接相通,除大气压强外不受其它力。 稳定含水层—指具有一定的空间连续性(范围)以示区分上层滞水 潜水含水层——赋存潜水的岩层
潜水含水层
3.潜水与承压水的相互转化
在自然或实际条件下,潜水与承压水的划分也是相对的 在复杂条件下,很难将某些含水层中的水划定为潜水或承压 水 几个例子:
山区基岩互层 一个 较厚的含水层 一个封闭的含水层—潜水? 开采前—潜水含水层 开采后—承压含水层
例:潜水与承压水的转化
类型 埋藏 条件 补给 来源 排泄 方式
溶解氧多说明地下水所处地球化学环境于氧化作用进行;N2单独存在, 地下水处于封闭的还原环境;CH4、H2S指示还原环境;CO2来源于土壤, CO2多,地下水溶解碳酸盐与对结晶岩进行风化作用的能力愈强。
1.2主要离子成分
Cl-、SO42-、HCO3-、Na+、K+、Ca2+、Mg2+ 原因:(1)元素丰度大;(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地下水的分类及物理化学性质
宝丰能源集团丁家梁煤矿技术管理科 授课人:王强 专 业:地质工程
一 地下水分类
地下水分广义地下水: 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包气带、饱水带中的水)
狭义地下水:地表以下饱水带岩层空隙中的水—重力水 地下水分类:主要依据—含水介质的类型(赋存空间)
埋藏条件(赋存部位) 含水介质三类,埋藏三分,组合共分为9类
潜水面的形状
岩石颗粒由细变粗 含水层厚度增大
等水位线由密变疏
2 承压水与承压含水层
2.1基本要素与特征
充满于2个稳定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称之承压水 。
①承压含水层 ②隔水顶板 ③隔水底板 ④承压含水层厚 度(M) ⑤ 测压水位线 (面): ⑥ 承压水头-H ⑦ 补给区 ⑧ 承压区 ⑨ 排泄区 ⑩ 自溢区
1.受隔水层顶的限制,承受静水压力 2.水的运动取决于静水压力 3.分布区、补给区、排泄区基本不在同一 地区 4.埋藏较深,直接受气候影响较小,流量 稳定 5.不易受污染,水质比较好
ຫໍສະໝຸດ Baidu
二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包括温度、颜 色、透明度、气 味、味道、比重、 导电性和放射性 等。
1.地下水的温度
➢ 地壳表层热能来源 : 1. 太阳的辐射 2. 地球内部的热流 ➢ 地壳表层分带(根据受热的情况 ): 1. 变温带:受太阳的辐射影响,地温有季节、昼夜变化,下限深度1-2m。
地下水温度随季节变化。 2. 常温带:不受太阳的辐射影响,地温变化很小,下限深度15-30m。地
温比年平均气温高1-2℃。 3. 增温带:受地球内热影响,随深度增加地温而有规律地升高。一般地
温梯度平均值为3℃/100m。
2.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1.1主要气体成分 O2、N2、CO2、CH4、H2S
意义:(1)说明地下水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 (2)增强水对岩石的溶解能力。
矿化度
高中 低
主要离子组分 Cl- Na+ K+;SO42- ;HCO3- Ca2+ Mg2+ 1.来源
承压水含水层
潜水含水层
承压含水层的贮水系数与潜水含水层给水度的比较
承压含水层的弹性给水度 从理论上来看:
• 弹性给水度是可以恢复的 • 实际上弹性是有限恢复的 • 越过含水层弹性范围(限定),将产生一次性的变形—即永 久性不可恢复的变形 • 最终导致含水层的弹性给水与释水能力降低
承压水含水层
承压含水层的贮水系数与潜水含水层给水度的比较
1.2基本要素(专业术语)
潜水面
潜水位 潜水含水层-
蒸发 大气降水入渗
含水层厚度-
潜水埋深-
泉
潜水面
潜水埋深 h1
流向 含水层厚度 h
潜水位
H
潜水含水层
隔水层
基准面
1.3主要特征
A)潜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和比它水位高的地表水的渗入补给; B)潜水面不承受静水压力; C)潜水的埋深因地而异,与水位、水量变化有关; D)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向底流动,称潜水流。
2.3承压斜地
2.4等水压线图
(1)判断含水层岩性和厚度的变化 (2)确定测压水位的埋藏深度和承 压水的水头 (3)确定潜水与承压水间的相互关 系
2.5承压含水层的储水与释水
问题: 承压含水层的变化:在储水与释水时,含水层厚度是不变的,承压含水层
的储水与释水是如何进行的?! 弹性给水度μe
承压含水层中当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1个单位,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柱 体所释放(或储存)的水量 测压水位降低导致 (1)含水层孔隙中水的压力降低—水体积膨胀释水,水的膨胀系数约为 1/20000 (2)孔隙水压力降低,岩层颗粒间承受压力增加—骨架被压缩,当颗粒 不变时,骨架压缩 = 空隙体积减小(排列改变)——发生释水(挤出来) 水 这两部水很有限,所以μe 很小 ; 与重力给水度μd相比要小10-1 ~ 10-3
潜水 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补给
承压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 力的地下水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潜水补给承压水
露出地表成泉或直接补给地表水或蒸发
补给潜水或补给地表水或露出地表成泉
1.具有自由水面 2.受制于地形的坡度,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倾斜 方向从高处流向低处 3.分布区与补给区基本一致 4.埋藏较浅,流量不稳定 5.受气候因素影响大,易受污染
孔隙水
裂隙水
包气带 潜水 承压水
上层滞水 孔隙潜水 孔隙承压水
上层滞水 裂隙潜水 裂隙承压水
煤矿水文地质最关心
岩溶水
上层滞水 岩溶潜水 岩溶承压水
地下水分类表
上层滞水
a b潜水
c
承压水
上层滞水、潜水及承压水
1—隔水层;2—透水层;3—饱水部分;4—潜水位;5—承压水测压水位; 6—泉(上升泉);7—水井,实线表示井壁不进水;
主要特征: (1)承受静水压 (2)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 (3)动态变化不显著 (4)其运动方式是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 以水交替的形式进行运动
2.2地质构造条件与承压水形成的关系
承压盆地
2.2.1按地下水的排泄方式
•开放型承压盆地 •封闭型承压盆地
2.2.2根据地形与构造的关系: 正地形盆地 负地形盆地
埋藏在离地表不深、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这是包气带中唯一有实际利用价值的重力水
1.1潜水与潜水含水层概念
潜水: 地表以下,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稳定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自由表面—即没有隔水层限制,与大气直接相通,除大气压强外不受其它力。 稳定含水层—指具有一定的空间连续性(范围)以示区分上层滞水 潜水含水层——赋存潜水的岩层
潜水含水层
3.潜水与承压水的相互转化
在自然或实际条件下,潜水与承压水的划分也是相对的 在复杂条件下,很难将某些含水层中的水划定为潜水或承压 水 几个例子:
山区基岩互层 一个 较厚的含水层 一个封闭的含水层—潜水? 开采前—潜水含水层 开采后—承压含水层
例:潜水与承压水的转化
类型 埋藏 条件 补给 来源 排泄 方式
溶解氧多说明地下水所处地球化学环境于氧化作用进行;N2单独存在, 地下水处于封闭的还原环境;CH4、H2S指示还原环境;CO2来源于土壤, CO2多,地下水溶解碳酸盐与对结晶岩进行风化作用的能力愈强。
1.2主要离子成分
Cl-、SO42-、HCO3-、Na+、K+、Ca2+、Mg2+ 原因:(1)元素丰度大;(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地下水的分类及物理化学性质
宝丰能源集团丁家梁煤矿技术管理科 授课人:王强 专 业:地质工程
一 地下水分类
地下水分广义地下水: 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包气带、饱水带中的水)
狭义地下水:地表以下饱水带岩层空隙中的水—重力水 地下水分类:主要依据—含水介质的类型(赋存空间)
埋藏条件(赋存部位) 含水介质三类,埋藏三分,组合共分为9类
潜水面的形状
岩石颗粒由细变粗 含水层厚度增大
等水位线由密变疏
2 承压水与承压含水层
2.1基本要素与特征
充满于2个稳定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称之承压水 。
①承压含水层 ②隔水顶板 ③隔水底板 ④承压含水层厚 度(M) ⑤ 测压水位线 (面): ⑥ 承压水头-H ⑦ 补给区 ⑧ 承压区 ⑨ 排泄区 ⑩ 自溢区
1.受隔水层顶的限制,承受静水压力 2.水的运动取决于静水压力 3.分布区、补给区、排泄区基本不在同一 地区 4.埋藏较深,直接受气候影响较小,流量 稳定 5.不易受污染,水质比较好
ຫໍສະໝຸດ Baidu
二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包括温度、颜 色、透明度、气 味、味道、比重、 导电性和放射性 等。
1.地下水的温度
➢ 地壳表层热能来源 : 1. 太阳的辐射 2. 地球内部的热流 ➢ 地壳表层分带(根据受热的情况 ): 1. 变温带:受太阳的辐射影响,地温有季节、昼夜变化,下限深度1-2m。
地下水温度随季节变化。 2. 常温带:不受太阳的辐射影响,地温变化很小,下限深度15-30m。地
温比年平均气温高1-2℃。 3. 增温带:受地球内热影响,随深度增加地温而有规律地升高。一般地
温梯度平均值为3℃/100m。
2.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1.1主要气体成分 O2、N2、CO2、CH4、H2S
意义:(1)说明地下水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 (2)增强水对岩石的溶解能力。
矿化度
高中 低
主要离子组分 Cl- Na+ K+;SO42- ;HCO3- Ca2+ Mg2+ 1.来源
承压水含水层
潜水含水层
承压含水层的贮水系数与潜水含水层给水度的比较
承压含水层的弹性给水度 从理论上来看:
• 弹性给水度是可以恢复的 • 实际上弹性是有限恢复的 • 越过含水层弹性范围(限定),将产生一次性的变形—即永 久性不可恢复的变形 • 最终导致含水层的弹性给水与释水能力降低
承压水含水层
承压含水层的贮水系数与潜水含水层给水度的比较
1.2基本要素(专业术语)
潜水面
潜水位 潜水含水层-
蒸发 大气降水入渗
含水层厚度-
潜水埋深-
泉
潜水面
潜水埋深 h1
流向 含水层厚度 h
潜水位
H
潜水含水层
隔水层
基准面
1.3主要特征
A)潜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和比它水位高的地表水的渗入补给; B)潜水面不承受静水压力; C)潜水的埋深因地而异,与水位、水量变化有关; D)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向底流动,称潜水流。
2.3承压斜地
2.4等水压线图
(1)判断含水层岩性和厚度的变化 (2)确定测压水位的埋藏深度和承 压水的水头 (3)确定潜水与承压水间的相互关 系
2.5承压含水层的储水与释水
问题: 承压含水层的变化:在储水与释水时,含水层厚度是不变的,承压含水层
的储水与释水是如何进行的?! 弹性给水度μe
承压含水层中当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1个单位,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柱 体所释放(或储存)的水量 测压水位降低导致 (1)含水层孔隙中水的压力降低—水体积膨胀释水,水的膨胀系数约为 1/20000 (2)孔隙水压力降低,岩层颗粒间承受压力增加—骨架被压缩,当颗粒 不变时,骨架压缩 = 空隙体积减小(排列改变)——发生释水(挤出来) 水 这两部水很有限,所以μe 很小 ; 与重力给水度μd相比要小10-1 ~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