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例急危重症病人的跟踪随访和分析
高强度聚焦超生﹝HIFU﹞治疗胰腺癌51例临床分析
高强度聚焦超生﹝HIFU﹞治疗胰腺癌51例临床分析作者:王英姿李可夫毛利峰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HIFU)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FEP-BY02型超声热疗机对51例晚期胰腺癌者进行HIFU治疗。
结果治疗后82.3%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食欲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癌组织超声回声都出现不同程度地增强,血供明显减少或消失。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象检查提示癌组织已被杀死。
本组发生皮下软组织水肿6例。
皮肤烧伤1例。
无胰瘘、出血、胰腺炎、胃肠道穿孔等并发症。
HIFU后本组平均生存期为12±4.6个月。
结论 HIFU可作为晚期胰腺癌的一种新的局部治疗方法。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晚期胰腺癌我院自2007-4月—2008-4月对51例晚期胰腺癌病人采用HIFU治疗,临床观察 1:止痛效果显著。
2:消化道症状改善明显。
3:生存时间、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7-4月~2008-4月按照标准诊断胰腺癌51例,病理分期均为ⅲ-ⅳ期。
其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
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5岁。
其中原发性胰腺癌35例,转移性胰腺癌16例﹙其中结肠癌转移10例,胆囊癌转移4例,胃癌转移2例﹚。
肿瘤部位;胰头32例,胰体14例,胰尾5例。
肿瘤最大为8x8x6cm,最小2x3x3cm.原发胰腺癌35例原发性胰腺癌中18例为“内引流术”后,14例术前检查不能手术。
全部患者中21例接受过化疗,均未接受过放疗。
1.2方法:机器 HIFU治疗 FEP-BY02型超声热疗机。
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确定病灶位置、大小、形态、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初步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采取平卧或者侧卧位,不需要麻醉,用机载超生探头再次确定病灶位置、大小、形态、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确定治疗病灶后即将B超定位探头从0℃旋转到90℃,三维立体扫描病灶,使用计划系统分别在0℃面和90℃面制定治疗靶区计划。
重点人群随访总结汇报材料
重点人群随访总结汇报材料重点人群随访总结汇报材料一、背景介绍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和随访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儿童等特殊群体,他们需要得到更加细致入微的关怀和照顾,以保证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重点人群随访工作,以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服务。
二、重点人群随访的具体内容1.老年人随访:通过上门拜访老年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健康问题、药物使用情况等,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指导。
同时,还进行了健康教育,提醒老年人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膳食、适量锻炼等。
2.慢性病患者随访: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定期约谈,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服药情况等。
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
3.儿童随访:通过家庭访问和电话随访,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等。
并提供健康咨询,指导家长正确喂养、科学养育儿童。
三、重点人群随访的效果与问题1.老年人随访:通过随访了解到,老年人对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生活方式有所调整,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在自身的身体健康上。
然而,也发现一些老年人对药物的使用方法不正确,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指导。
2.慢性病患者随访:慢性病患者随访的效果较好,大部分患者能够按照医嘱服药,并主动配合治疗。
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存在放松治疗和不正确使用药物的情况,需要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
3.儿童随访:儿童随访的效果明显,家长对儿童健康管理的认识提高,接种疫苗的率也有所提升。
然而,仍有一些家长对儿童营养和喂养方式存在误区,需要加强指导和宣传。
四、改进措施1.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建立健康档案和追踪管理机制,实现随时随地监测和随访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
3.加强卫生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供更加专业的健康指导和服务。
4.加强与社区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多部门合力,共同关爱重点人群的健康。
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作者:李春艳倪全英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26-01急危重症患者生死攸关,病情瞬息万变,甚至有猝死的危险。
病情重、进展快、变化大,并且一般不允许陪护。
因此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需专业护士。
笔者在日常的工作中总结了几点体会,现报到如下。
病情的观察观察病情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前提,病人的生命体征的改变,瞳孔、意识的变化,排泄的异常,精神状态的紊乱等都能提示病人的状况。
1 生命体征:(1)体温的变化。
(2)脉搏的变化:观察脉搏的快慢、强弱和节律。
(3)呼吸的变化:观察呼吸的频率、深浅、节律和呼吸的声音。
(4)血压的变化:观察高血压和休克病人的血压具有特殊意义。
2 一般情况:(1)表情和面容:面颊潮红或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双目无神等。
(2)皮肤与粘膜:如皮肤的弹性、颜色、温度、湿度、完整性,有无出血、皮疹、水肿、黄疸和紫绀等情况。
(3)姿势与体位:如急性腹痛时,病人双腿卷曲,借以减轻疼痛;长期卧床时,观察有无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等。
(4)饮食与营养:危重病人分解代谢增强,机体消耗大,应观察食欲是否降低,进食进水量能否满足机体的需要。
(5)呕吐物与排泄物:仔细观察呕吐的情况,注意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和次数。
3 自理能力:观察病人的活动能力及活动耐力,如能否自己完成进食、如厕、穿着与修饰、清洁卫生等活动及需要帮助的程度。
4 治疗后反应的观察:(1)药疗后的反应: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2)特殊治疗后的反应:如导尿、吸氧、输血、手术等。
5 心理反应:危重病人由于病情重,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对预后的担心会产生焦虑不安,并对家属及医护人员的行为产生较强的猜疑心理。
急危重病人的护理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根据病情的动态变化,及时测量与记录。
出现呼吸与心跳骤停,要立即通知医生,并立即采取心肺复苏,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医院危急重症患者流向情况分析制度
医院危急重症患者流向情况分析制度医院危急重症患者流向情况分析制度是指医院为了更好地掌握和管理危急重症患者的流向情况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通过对危急重症患者的流向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和服务质量。
一、建立信息记录体系医院应建立危急重症患者的信息记录体系,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信息、治疗过程信息等。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或其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支持,及时记录和更新患者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制定流程和标准医院应制定危急重症患者的流程和标准,包括患者接诊、诊断与分诊、急救治疗、转运等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通过流程和标准的制定,可以减少工作中的不确定性,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三、建立协调机制医院应建立危急重症患者的协调机制,包括急诊科、重症监护科、手术科等相关科室的协调合作。
医院可以通过多学科会诊、专家会诊、手术安排等方式,协同各科室的资源,提高救治效果。
四、加强人员培训医院应加强对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团队的培训,包括急诊科医生、重症监护科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
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能、危重症救治知识、危重症护理技术等。
通过培训,提高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和护理水平。
五、建立质控机制医院应建立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和护理的质控机制,包括定期召开会议、开展质控检查等方式。
通过质控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救治和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
六、加强宣传教育医院应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危急重症患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医院可通过健康教育讲座、宣传资料、专题讨论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相关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危急重症患者的急诊情况。
七、加强研究和评估医院可以通过对危急重症患者流向情况的分析、研究和评估,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通过对流向情况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高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
总结起来,医院危急重症患者流向情况分析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提高医院对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和服务质量,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相关资源,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标准版)
医院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1、各医技科室要对检查申请单上的一般项目、诊断、检查报告逐日登记,按月统计临床诊断和医技诊断符合率。
2、每月重点对疑难病人、诊断不符合的病人、手术病人进行临床随访,验证临床确诊结果和疾病发展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进行病例讨论,以提高诊断水平。
3、对住院病人直接随访主管医生或病人,对门诊病人和出院病人可电话随访。
4、对不方便统计诊断符合率的科室和检查项目,每月要主动征求临床科室对诊断报告的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5、各科要建立临床随访记录本,记录随访主题、时间和结果。
6、通过临床随访发现本科室的重大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向临床科室通报。
危重患者个案追踪检查表
科室对该患者去向有跟踪,定期分析患者情况,不断提高急诊抢救能力和诊断率。
首诊医师是否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收住相应专业病区,急诊诊断和入院诊断是否符合,查阅科室相关台帐是否有定期分析总结。
执行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和规范
对照病历检查是否执行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和规范。
检查挂号时间、急诊登记本记录、交接班本记录(去向登记)、急诊病历、急诊和病区交接单、危重病人标识
急诊病历书写规范,落实“危重程度评分”制度
检查急诊病历、相关台帐。
按规定时间急会诊,履行各项告知程序,落实诊断、治疗、操作告知义务
检查急诊病历中各科会诊时间、会诊记录书写、治疗操作记录、沟通记录。
落实“首诊负责制”,在未确定接受科室前,首诊医师要对患者全面负责。入院、转院符合规范,交接记录完善,保证患者得到连贯抢救
五、急诊手术
执行急诊手术制度和流程,“绿色通道”执行畅通
检查手术记录或麻醉记录,查看从到达急诊时间或入院时间或决定手术时间到开始手术时间;术前检查、配血、术前准备情况;检查报告时间和查看时间;申请输血到接受输血时间;检查护送交接单;手术中会诊到达时间;手术人员资质,无资质者是否汇报科主任;为抢救需要超权限手术事后是否有备案。
四、病区
科室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及观察处置能力,医护交接、协调情况;医师对急危重症患者或等应采取优先诊疗程序,对“三无”或危重患者情况复杂而难以处置时,应按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报告医务部或总值班
检查医嘱开具时间,执行时间;是否向上级医师、医务部、总值班汇报;如首诊医师收治错误,科室是否存在拒绝诊治患者或出现推诿患者现象。
危重患者跟踪系统在缓解急诊抢救室患者滞留中的价值分析
危重患者跟踪系统在缓解急诊抢救室患者滞留中的价值分析方雅;徐杰丰;黄萍;李子龙;陆雯;俞夏娣;屠海霞;叶琴【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年(卷),期】2017(029)003【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跟踪系统在缓解急诊抢救室患者滞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危重患者跟踪系统后抢救室接诊的2 640例患者为研究组,危重患者跟踪系统前接诊的2 09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室患者接诊数量、滞留状况、家属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抢救室每日接诊量较对照组高,患者滞留时间较对照组短,滞留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患者跟踪系统可以增加抢救室患者接诊数量,改善抢救室患者滞留状况,提高家属满意度.【总页数】2页(P365-366)【作者】方雅;徐杰丰;黄萍;李子龙;陆雯;俞夏娣;屠海霞;叶琴【作者单位】315400宁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余姚市人民医院;315400宁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余姚市人民医院;315400宁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余姚市人民医院;315400宁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余姚市人民医院;315400宁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余姚市人民医院;315400宁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余姚市人民医院;315400宁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余姚市人民医院;315400宁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余姚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7【相关文献】1.护理风险干预在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J], 林苹青2.危重患者跟踪系统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陆雯;徐杰丰;方雅;屠海霞;黄萍;李子龙;俞夏娣;叶琴3.护理风险干预在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J], 蔡倩4.危重患者跟踪系统在抢救室创伤患者护理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J], 黄萍;徐杰丰;陆雯;李子龙;俞夏娣;屠海霞;叶琴;方雅5.护理风险干预在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J], 袁勤; 张朋佳; 张建凤; 何燕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点病例随访反馈制度
超声科疑难、重点、典型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为了不断提高各级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不断总结经验,更好为患者服务,特制定本科疑难、重点、典型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一、本科医务人员在病例检查结束后点击该病例加入工作站的典型病例中,并填写患者的资料(包括简单的病史资料、联系电话等),记录认为较特殊的病例。
二、定期或不定期对各自记录的特殊病例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或在外院检查治疗情况,并作好记录。
三、待月底疑难病例讨论会议时讨论;通过患者信息反馈论证我们检查诊断的结果是否一致,若有不同,差别在什么地方,分析差别原因。
找出不足的原因,并进行整改提高。
急诊患者病情追踪报告
急诊患者病情追踪报告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就诊时间:_____初步诊断:_____二、病情描述与急诊处理患者因具体症状被送至急诊室。
当时,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精神状态极差。
经过初步检查,发现患者存在具体病情,生命体征不稳定。
急诊医护人员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吸氧、进行心电监护等。
同时,对患者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三、住院治疗经过患者病情危急,被立即收入住院部进行进一步治疗。
住院期间,医疗团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的主要病症,采取了具体治疗方法 1,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并发症 1,医疗团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了应对措施 1,使得并发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同时,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了积极的治疗和管理。
例如,对于患者的基础疾病 1,给予了相应治疗药物 1,并监测相关指标的变化。
四、病情变化与调整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多次出现变化。
具体时间 1,患者的体温突然升高,达到了具体体温数值,经过检查,发现是感染源 1引起的感染。
医疗团队立即给予了抗感染治疗,选用了抗生素名称 1,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反应,适时调整了药物剂量。
具体时间 2,患者的血压出现波动,偏低至具体血压数值。
经过分析,考虑是原因 1导致。
医疗团队采取了升血压措施 1,并加强了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
五、护理措施与患者配合在治疗期间,护理团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护士们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认真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同时,给予患者精心的生活护理,包括协助患者翻身、洗漱、进食等,以预防压疮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较好的配合度,能够按时服药、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
但由于病情的严重和身体的不适,患者在某些时候也出现了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给予了心理疏导和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重症病人跟踪随访制度
急重症病人跟踪随访制度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积极推行社区卫生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对社区居民实施责任式的连续性、综合性、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对社区居民担负起一、二、三级预防的不间断责任,在人生的健康-疾病-康复的各个阶段,从健康促进、危险因素监控,到疾病的早、中、晚各期的长期管理都要体现连续性的跟踪照顾。
急重症病人也要做到连续性的跟踪照顾,因此,特制定急重症病人跟踪随访制度。
1、建立急重症病人跟踪随访记录:内容应包括:姓名、年龄、单位、住址、联系电话、诊断、治疗结果和随访情况等内容。
2、随访范围:门诊就诊的急重症患者,或随访中发现病情连续控制不满意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3、随访要求:定期与病人沟通,详细收集病人资料,并完善建立病人随访记录,特殊病人根据需要随时随访。
4、随访方式:包括上门随访、电话随访、接受咨询等。
5、随访内容包括: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复诊以及病情变化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
6、中心向社会公布医疗和咨询服务电话(7887120),
接受健康咨询、预约检查。
7、工作人员应耐心解答病员及家属的有关咨询,凡属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不能准确回答的,要很礼貌的告诉对方找有关科室人员咨询,并告之联系方式。
建平县铁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患者追踪方法学在危重患者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患者追踪方法学在危重患者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黄菊华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8(34)28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追踪方法学在危重患者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危重患者36例,追踪危重患者在就诊、检查、转运、治疗及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问题.结果:实施追踪方法学管理后,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及投诉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追踪方法学在危重患者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能有效地解决护理安全隐患问题,防止或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总页数】3页(P142-144)
【作者】黄菊华
【作者单位】431400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卫生院,湖北武汉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追踪方法学在急危重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J], 居锦灏;李斌;范晓东;张华
2.追踪方法学在心脏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杨钊群;苏冰莲;汤红莲;江志云
3.追踪方法学在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J], 吴耀强;孔繁杰;刘丽娟;覃小慧;招彩玲;曹秀文;关杏仪
4.个案追踪法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 李琳;白剑英
5.追踪方法学在呼吸内科危重疾病患者护理全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J], 莫丽兰;刘杏仙;钟英豪;吴格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诊患者病情追踪报告
急诊患者病情追踪报告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_____年龄:_____性别:_____就诊时间:_____初步诊断:_____二、急诊就诊经过患者因具体症状被紧急送至我院急诊。
到达时,患者描述患者当时的症状表现,如呼吸急促、意识不清等。
急诊医护人员迅速展开了一系列的紧急救治措施,包括列举采取的具体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道等。
经过初步的急救处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处于危急状态。
三、病情追踪过程(一)入院后的 24 小时内患者被收入相应的病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在这期间,医生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并定时进行各项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通过血液检查,发现患者具体的血液指标异常情况,这提示可能存在相关的疾病或并发症。
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详细的影像结果描述,进一步证实了初步诊断的方向。
(二)48 小时内患者的病情出现了一些波动。
描述病情的变化,如体温升高、症状加重等。
医疗团队立即调整了治疗方案,增加了新的治疗措施或药物。
同时,多学科专家进行了会诊,共同商讨患者的治疗策略。
专家们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检查结果,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三)72 小时至一周内经过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
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各项检查指标也有所改善。
然而,患者仍需要继续接受治疗和观察,以防止病情的反复。
在此期间,护理团队加强了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伤口护理、心理护理等。
四、治疗方案及效果(一)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了综合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如有)、物理治疗等。
药物治疗方面,使用了具体的药物名称和剂量,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抗感染、止痛等。
手术治疗(如有)则详细描述手术的名称、过程和目的。
(二)治疗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具体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检查指标恢复正常等。
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和随访。
病员病情跟踪与随访制度
病员病情跟踪与随访制度1. 前言为了提高医院病人的医疗质量,做好病情跟踪与随访工作,保证病人得到连续的医疗关怀,在这里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对病员病情的跟踪与随访工作流程,确保病员的病愈治疗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引导。
2. 跟踪与随访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住院、出院及门诊病员。
2.重点关注需要连续治疗或监测的病员。
3. 跟踪与随访责任人及职责3.1 主治医师•完成病人首次诊断及治疗方案的订立。
•组织和引导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检查、化验、治疗等工作。
•全程跟踪和记录病人的病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
3.2 护士•搭配主治医师,及时记录和报告病人的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
•依照医嘱,为病人供应规范的治疗、护理和病愈服务。
•帮助医生进行一些有创性操作的实施和察看。
3.3 跟踪与随访组织人员•负责组织和协调病人的病情跟踪与随访工作。
•订立随访计划,布置随访的内容、形式和频次。
•就病人随访过程中显现的问题,予以引导和支持。
4. 跟踪与随访工作内容1.病人出院后随访–医院将为全部出院病员建立档案,建档后需对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愈情况。
–随访时间依据病情而定,一般为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
–随访方式包含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或邮件问卷调查等,确保得到准确的信息反馈。
–随访的内容包含病人病愈情形、用药情况、并发症发生和处理情况等。
2.病人长期治疗跟踪–对于需要长期治疗或监测的病人,医院将指定主管医师进行定期随访。
–随访周期依据病情而定,一般为1个月、3个月、半年或1年。
–随访的方式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或面对面等形式进行,确保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随访的内容包含病人的病情变动、治疗效果、用药情况以及病人的生活质量等。
3.病人门诊随访–医院对于急性疾病或需要定期复诊的病人,将进行门诊随访。
–随访的周期依据病情而定,一般为1个月、3个月或6个月。
–随访内容包含病人症状变动、用药情况、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等。
重点人群随访总结汇报范文
重点人群随访总结汇报范文重点人群随访是指针对社会中存在一定问题的特定人群进行定期的走访、咨询和服务,以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工作方式。
重点人群可以是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可以是患有慢性病或高风险人群等。
下面是一份针对重点人群随访工作的总结汇报范文。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向各位汇报我所负责的重点人群随访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团队积极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案例,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工作内容回顾1.重点人群的筛查和登记我们深入社区、村庄和单位,通过宣传、讲座和走访等方式,宣传重点人群随访的重要性,同时开展筛查工作,将符合条件的人群进行登记,建立健康档案,并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
2.定期随访和健康教育我们按照预先制定的随访计划,定期走访重点人群,了解其生活状况和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与指导。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疾病情况,提供预防和治疗建议,促使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3.健康管理和康复服务针对患有慢性病的重点人群,我们建立了健康管理和康复服务的工作机制。
我们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其控制病情,规范用药,定期体检等,并通过定期康复训练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工作亮点和成果分析1.意识改变: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重点人群中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提高了他们对重点人群随访的认知和重视度。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通过随访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积极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
2.健康管理成效显著:通过我们的工作,我们发现有慢性病的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
患者的体重、血压等指标有所下降,控制病情的效果明显。
相应地,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3.康复服务效果明显:我们针对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康复服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定期训练和指导,他们的生活能力得到了提高,日常生活更加方便。
同时,我们也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急诊科常见急症的病例追踪与随访
急诊科常见急症的病例追踪与随访急诊科是医院中的重要部门,负责接诊与处理各类急症患者。
对于急症患者的病情追踪与随访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可以帮助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的疗效,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建议。
本文将通过几个常见急诊科急症病例的追踪与随访,来探讨该过程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式。
病例一:心绞痛患者:男性,65岁主诉:胸闷、疼痛既往病史:高血压、冠心病病情追踪与随访:1. 急诊科接诊:患者被送至急诊科,医生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诊断为心绞痛。
2. 急诊处理:尽管患者症状缓解,但医生仍建议住院治疗,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3. 住院治疗:患者留院观察,心电图监测显示心绞痛症状得到控制。
医生在随后的几天内进行了进一步的治疗和监测。
4. 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后,医生安排了随访计划。
通过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医生询问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是否按医嘱进行了正确的用药和生活方式调整。
5. 随访结果:患者表示症状得到缓解,按医嘱用药并保持规律锻炼,生活方式发生了积极改变。
病例二:急性阑尾炎患者:女性,30岁主诉:右下腹持续疼痛既往病史:无病情追踪与随访:1. 急诊科接诊:患者被送至急诊科,医生进行了问诊和体格检查,怀疑为急性阑尾炎。
2. 急诊处理:患者进行了腹部CT检查,确认了诊断。
紧急手术切除阑尾,并进行了术后和术后恢复随访。
3. 术后恢复随访:患者术后留院观察,医生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监测患者的体温和血常规等指标。
4. 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后,医生安排了随访计划。
核查伤口愈合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异常症状。
5. 随访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伤口愈合良好,无不适症状。
医生告知患者手术后应注意饮食调整,避免剧烈运动。
病例三:中毒急症患者:女童,5岁主诉:误食药物既往病史:无病情追踪与随访:1. 急诊科接诊:患者被家属紧急送至急诊科,医生了解患者误食药物的情况,并立即进行处理。
2. 急诊处理:医生进行了洗胃等急救措施,并观察了患者的生命体征。
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病情观察的内容
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病情观察的内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医疗工作中,观察急危重症病人的病情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出院随访的最佳证据总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出院随访的最佳证据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一旦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AE),往往需要住院治疗。
而对于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最佳证据进行指导,以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COPD急性加重的患者出院后的随访管理非常重要。
随访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患者的症状,预防复发和住院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最佳证据的总结,以下是在患者出院后随访管理中应考虑的几个关键点:1. 药物治疗的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特征,医务人员应详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型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
病人应该清楚地了解每种药物的用途、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每次使用的正确性,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 免疫接种: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间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因此,医务人员应指导患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
免疫接种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的风险,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3. 合理的营养指导:COPD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因此,随访期间,医务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
患者应接受适当的膳食指导,包括合理的饮食安排和必要的营养补充。
同时,给予患者一些建议,如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和补充维生素,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4.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COPD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访期间,医务人员应适当安排康复训练,包括呼吸肌力训练、有氧运动和肺部康复操等。
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减少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吸烟戒断: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医务人员应在随访期间给予患者有效的吸烟戒断支持。
患者应该意识到吸烟对疾病进展和急性加重的不良影响,并接受相应的戒烟帮助和咨询。
6. 注意纾解护理: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间通常伴有呼吸困难和焦虑等症状。
在随访期间,医务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适当提供纾解护理,如认知行为疗法、呼吸训练、放松技巧等。
51例急危重症病人的跟踪随访和分析
51例急危重症病人的跟踪随访和分析该研究对51例急危重症病人进行了跟踪随访和分析,以下是对该研究的描述、结果和讨论。
描述:该研究选择了51例急危重症病人进行跟踪随访,旨在了解其疾病发生后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
研究对象包括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病人,病人的疾病分布包括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
方法: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医疗记录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疾病诊断、治疗方案、住院时间、并发症等。
跟踪随访的时间跨度为1年,病人会定期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并根据病情进行调整。
结果:研究发现,在51例病人中,30例病人的病情得到了改善,7例病人的病情保持稳定,14例病人的病情恶化。
其中,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好,约80%的病人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样,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为60%。
而肾脏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只有40%的病人病情得到改善。
研究还发现,治疗效果与病人的年龄、性别、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年轻病人和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
此外,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和及时调整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讨论: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急危重症病人的治疗中,及时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能与这些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有关。
相比之下,肾脏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差,可能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年龄、性别和并发症等因素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年轻病人和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这可能与其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有关。
而并发症的存在会加重病情,降低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然而,该研究存在的限制是样本量较小,覆盖范围较窄。
未能全面评估所有重症病人的治疗效果。
此外,由于研究时间跨度较短,也无法评估长期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的变化。
总结:该研究通过对51例急危重症病人的跟踪随访和分析,发现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肾脏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及随访体会
• 102 •屮闺中叫医结介总救杂志202丨年2月第28卷第丨期(:丨iin J T(:M W M(:ril C a r e,F e l m m n2021,\ <>l.28. Y>.1•临床经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及随访体会刘旭沈锋唐艳刘颖刘媛怡陈林林赵伟董奇谢路璐吴彦其刘博王迪芬贵州医科大学附厲医院重症医学科,贵州贵阳550004通ffl作者:沈锋,Email : Hor丨******************【摘要】目的r解新塑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 M收治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丨(:li)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流行病学特征、症状体征、治疗措施及6个月随访情况,分析疾病发展动态并总结救治经验结果共纳入6例新冠肺炎患荇,年龄33〜83岁,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在入1(:U前经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uV )核酸阳性,胸部C T或X线S示竹肺炎影像学特征:患者人K:r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 I( APACHK I I)为13〜23分由以丨(U1医生为基础的多学科W队制定治疗策略,所有患者均给予氧疗和抗病毒治疗,其中4例接受丫机械通气,5例接受了抗菌药物,5例接受了血必净注射液,4例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患者丨C U住院时间为5〜17 d,除1例在住丨C11第5天死亡外,其余患者均顺利转出I C I以转入I C I当日为起点,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均未再报告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但6个月随访时,打2例患者(分別为64岁和83岁)心肺功能仍未恢复至患病前结论多学科W队指导的器官功能支持和抗炎在ICU新冠肺炎的救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危重咽新冠肺炎可能对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存在较长期影响【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随访D0I :10.3969/j.issn. 1008-9691.2021.01.025Experiences in treatment and follow-up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Liu Xu,Shcn Feng. T a n^\d n. Liu Y in^, Liu Yuanyi. Chen Linlin. Z h a o Wei. D o n^ Qi. \i c Lulu. Wu Yanqi. U u Bn. \\ a n g DifenDepartment o f C ritical Care Medicine, the A ffiliated Hospital o f Guizhou M edical University, G uiyang 550(X)4. (Guizhou,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Sheri Feng. E m a il: dortorshenfeng^【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cl ihe epidemiologv., clinical characlerislics and outcomes of |>atienls withroronavims disease 2019 (C0\ ID-19). Methods The clinir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COX ID-19 a(imilled In llie IntensiveCare Unit (ICU)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izhou Medical lniversily from Januan lo Fehman 2020 were collected,inrluding epidemiological rhararteristirs, symptoms and signs. Ireatmenl measures and 6-monlh follow-up situations.The disease flevelopment trends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scue and therapeutic experienre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A total of 6 patients aged 33-83 y^ars old had clear epidemiological liislon . their positive resulls of 2019 novel roronavims(2019-nCoV) were ronfirnied hy real-time fluorescenl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R) and theirimaging features of pneumonia were found in chest (]T nr X-ray images before entering the K'.I L The acuile physiology and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APACHE II ) scores of llie patients ranged from 13 lo 23 al K^U admission. Fhe intensivist-led multidisriplinaiT learn (orniulaterl the treatment strategies.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oxygen and anli\ iral therapies.Four patients usecl merhanical ventilation, five adopted antihiotirs, five go丨Xiiehijing injection and four receivedglurnrortic oids. The patients' length of K^U stay was 5-17 days, except orn* patienl died on day 5 after Kll1admission. Therest of the patients were surressfully transfeired out of ICU, and did not report any positive RT-PCR results of 2019-nCo\at 1month, 3 months and 6 months in the follow-up; hul two jwtienls (64 arul 83 years old respectively) roniplainedof that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ICU admission, their rardiopulmnnaiT function at 6 months of follow-up had not yelrecovered to their former level. Conclusion The organ function support and anti-inflammalory therapies guidedhy intensivist-led multidisriplinary team play an importanl role in the rescue and treatment of C()Vin-19 in ICIL andn il iral COVID-19 may have long influence on the rardiopulmonary function in elder patients.【Keywords】2019 Novel roronavims: Cor(mavinis disease 2019: Critical illness: Follmv-iipDOI :10.3969/j.issn. 1008-9691.2021.01.02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为2019新嗤冠状病毒 (2019-nCoV)感染所致h。
51例急危重症病人的跟踪随访和分析
急危重症病人的院前急救(附59例病例分析)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瞿惠春【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急危重症的院前救治方法,以增强抢救的有效性,提高存活率。
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6年6月期间经现场救治的59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例,其中绝大部分病例是笔者亲自参与救治的,并对59例院前急救病例进行跟踪、随访和分析。
结果对12例急性左心衰病人因采取不同的第一急救措施和相应的治疗,造成3例死亡,9例病情好转;5例危重哮喘病人,1例因拒绝现场救治,结果到达医院时心跳呼吸已停止,其余4例救活;1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因抢救及时最后存活;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病人,因自己耽误抢救时间送到医院时,已为时已晚;1例脑干肿瘤病人,虽经抢救最后死亡;10例重症脑血管病人经积极抢救,3例脑干出血病人仍死亡,其余全部救活;8例低血糖、糖尿病昏迷病人,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3例早产病人,产妇和早产儿全部存活;1例阴道大出血病人,经治疗病情好转;8例CO中毒病人2死6活;5例骨折病人中,3例出现严重并发症,2例病情好转;4例头颅外伤病例中有2例系属罕见,2名伤员病情极为严重,但最后竟奇迹般地救活,只有1例死亡。
结论对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人的病情做出正确判断和第一急救措施的迅速到位是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两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急危重症;院前急救;第一急救措施The pre-hospital rescue of critically illed patients(analysis of 59 cases)Qu hui chunShanghai medical first aid center【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hospital management of severe emergency pati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nse care.Methods: 59pre-hospital cases of severe emergency patients from June 2004 to June 2006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and all data from clinical manifesta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 Different first-aid to 12cases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results 3 cases of death and 9 cases of improvement. one of five severe asthma patients and one cas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ed before arriving at hospital because of refusing first-aid treatment. 7 of 10 cases seve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all of 8 cases of diabetic coma patients with first-aid were saved and improved. With rapid first-aid, 3 cases of[作者单位]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上海 200233 premature delivery, 1 case vaginal bleeding,6 of 8 cases of CO toxicosis,2 of 5 cases of severe fracture and 3 of 4 cases of brain trauma were saved.Conclusion: Correct judgement and prompt first-aid are two essential management of severeemergency patients【Key words】critical care first aid pre-hospital rescue在日常的医疗急救工作中,常会遇见危急、危重的各科患者,如何提高急危重病人院前救治的有效率、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既是急诊、危重病领域所面临的一项长期的医学任务,也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危重症病人的院前急救(附59例病例分析)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瞿惠春【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急危重症的院前救治方法,以增强抢救的有效性,提高存活率。
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6年6月期间经现场救治的59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例,其中绝大部分病例是笔者亲自参与救治的,并对59例院前急救病例进行跟踪、随访和分析。
结果对12例急性左心衰病人因采取不同的第一急救措施和相应的治疗,造成3例死亡,9例病情好转;5例危重哮喘病人,1例因拒绝现场救治,结果到达医院时心跳呼吸已停止,其余4例救活;1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因抢救及时最后存活;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病人,因自己耽误抢救时间送到医院时,已为时已晚;1例脑干肿瘤病人,虽经抢救最后死亡;10例重症脑血管病人经积极抢救,3例脑干出血病人仍死亡,其余全部救活;8例低血糖、糖尿病昏迷病人,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3例早产病人,产妇和早产儿全部存活;1例阴道大出血病人,经治疗病情好转;8例CO中毒病人2死6活;5例骨折病人中,3例出现严重并发症,2例病情好转;4例头颅外伤病例中有2例系属罕见,2名伤员病情极为严重,但最后竟奇迹般地救活,只有1例死亡。
结论对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人的病情做出正确判断和第一急救措施的迅速到位是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两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急危重症;院前急救;第一急救措施The pre-hospital rescue of critically illed patients(analysis of 59 cases)Qu hui chunShanghai medical first aid center【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hospital management of severe emergency pati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nse care.Methods: 59pre-hospital cases of severe emergency patients from June 2004 to June 2006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and all data from clinical manifesta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 Different first-aid to 12cases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results 3 cases of death and 9 cases of improvement. one of five severe asthma patients and one cas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ed before arriving at hospital because of refusing first-aid treatment. 7 of 10 cases seve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all of 8 cases of diabetic coma patients with first-aid were saved and improved. With rapid first-aid, 3 cases of[作者单位]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上海 200233 premature delivery, 1 case vaginal bleeding,6 of 8 cases of CO toxicosis,2 of 5 cases of severe fracture and 3 of 4 cases of brain trauma were saved.Conclusion: Correct judgement and prompt first-aid are two essential management of severeemergency patients【Key words】critical care first aid pre-hospital rescue在日常的医疗急救工作中,常会遇见危急、危重的各科患者,如何提高急危重病人院前救治的有效率、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既是急诊、危重病领域所面临的一项长期的医学任务,也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课题。
本文通过59例急危重症院前急救的病例分析,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救治急危重病人的措施与方法,抢救更多病人的生命造福人类。
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6月〜2006年6月期间,由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经现场救治的59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例,其中绝大多数是笔者亲自参与救治的,并且对所有病例进行跟踪随访。
59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人中急性左心衰病人:男10例、女2例,年龄57〜91岁,平均70.88岁。
危重哮喘病人:男2例、女3例,年龄19〜67岁,平均37.67岁。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男1例,年龄68岁。
心梗、心源性休克病人:男1例,年龄51岁。
脑干肿瘤病人:男1例,年龄24岁。
重症脑血管病中,脑梗塞2例,男1例、女1例,年龄76〜78岁,平均77岁;脑部出血8例中,其中脑干出血3例,男3例、女5例,年龄21〜86岁,平均47岁,而三例脑干出血死亡之中,年龄分别为21、48、51岁。
低血糖、糖尿病昏迷: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6.2岁。
早产病人3例,16〜26岁,平均22.76岁,阴道大出血病人1例,26岁。
CO中毒病人,男6例、女2例,年龄17〜35岁,平均24.60岁。
骨折病人,男性5例,年龄19〜61岁,平均30.8岁。
头颅外伤病人,男性4例,年龄22个月〜29岁,平均15.25岁。
结果由表所显示,12例急性左心衰病人,有3例病情急性发作后采取了错误的体位(平躺体位),最后导致死亡。
而另9例则采取正确有效的体位(坐位,两腿下垂),以后经进一步的救治最后病情好转。
5例危重哮喘病人中4例经过现场紧急平喘、吸氧等处理,症状缓解后再送医院进一步治疗,最后病情好转。
另1例则因现场拒绝抢救病情迅速恶化,最后死亡。
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经过初步检查和对症处理,最后转到中山医院成功救活。
1例心梗、心源性休克病人由于发病后自己耽误抢救时间,送到医院时已为时已晚。
1例脑干肿瘤患者,在四五五医院确诊后,因无法手术送到老家——崇明,于第二天死亡。
10例重症脑血管病中,2例大面积脑梗塞全部救活,8例脑部出血病例3例死亡、5例救活。
8例低血糖、糖尿病昏迷病例经现场和院内的有效处理后,病情迅速好转。
3例早产病例,经过目击者及医生的积极抢救,3名早产妇和4名早产儿(其中2名是双胞胎)全部存活。
1例阴道大出血病例经过救治,最后病情好转。
8例CO中毒病例,虽经全力抢救,最后2死6活。
5例骨折病例,3例由于在现场采取错误的措施,最后出现骨折移位及严重的并发症。
2例则采取先固定、后搬运措施,经过治疗病情好转。
4例头颅外伤病例1死3活,其中2例罕见病例的成功救活与现场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密切相关(详见表)表急危重症院前第一急救措施效果比较病种和症状例数( % ) 性别第一急救措施结果男女正确错误死亡存活急性左心衰12 (20.34) 1029 3 3 9危重哮喘5(8.47) 2 3 4 1 1 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 (1.69) 1 1 1 心梗、心源性休克 1 (1.69) 1 1 1脑干肿瘤 1 (1.69) 1 1 1重症脑血管病10 (16.95) 4 6 8 2 4 6 低血糖昏迷和糖尿病8 (13.56) 5 3 8 8 早产 3 (5.08) 3 3 3 阴道大出血 1 (1.69) 1 1 1 CO中毒8 (13.56) 6 2 7 1 2 6 骨折 5 (8.47) 5 2 3 5 头颅外伤 4 (6.78) 4 3 1 1 3 合计59 (100) 39 20 46 13 13 46讨论现代医学进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急危重症病人救治率的提高,而院前急救处理是紧急医疗救援的前沿阵地,危急、危重病发生后的“黄金一小时”内,特别是头10min被称为“白金10min”是决定性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如果得到正确有效迅速的急救措施,往往可以转危为安,为后面的救治赢得时间,相反,如采取错误的处理方法,则加重病情、甚至死亡。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医疗实践,并通过对59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例的分析、总结,感悟和体会颇深,认为要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水平,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病情正确判断力。
通过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和相关病史分析、只有正确判断病情,才能切实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促使其病情好转。
7例低血糖昏迷,在家中快速测量其血糖,发现血糖很低,立即静推50%葡萄糖40ml。
几分钟后症状缓解、病情好转,然后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8例CO中毒病例,也是通过检测生命体征和现场环境分析、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最后存活。
由表显示,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当时首发症状是胸背部疼痛,现场心电图显示:有缺血样改变,送到华东医院后,经心肌酶、心超、MRI等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立即转送到中山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最后成功救活。
该病发病率低,常突然死亡[1]。
2. 第一急救措施应迅速到位。
表中显示,12例急性左心衰中有3例死亡者,笔者亲眼看见由于自己采取错误的平躺体位,使回心血流量加大,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其气促加剧,脸色发紫,结果很快就死亡。
而另9例给予正确的坐位、两腿下垂的体位后在进一步治疗下,病情明显好转。
由此可见,急性左心衰救治的第一急救措施应该是体位。
5例危重哮喘也是如此,其中1例因现场拒绝抢救,要求直接送医院,由于等候电梯耽误了约10分钟等原因,失去了救治的黄金时间,结果死亡。
而另4例则先在现场静推氨茶硷和吸氧等,症状缓解后再送医院,在进一步治疗下,病情好转出院。
骨折病人的第一急救措施应是先固定、后搬运,表中显示的5例骨折病例,虽然全部存活,但是其中3例由于未做固定、盲目搬运,结果造成严重并发症。
3. 院前治疗和搬运相当重要。
资料显示,10例重症脑血管病中有3例脑干出血者,其中2例发病诱因是频繁性生活,当时有颅内高压表现,并出现昏迷,伴有脑干相应位置颅神经核的损害,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
脑干出血临床上虽少见但病情凶险,死亡率高[2]。
因此,院前治疗和搬运很重要,搬运时要先固定病人头部,头转向一侧,并注意呕吐等情况,防止窒息。
对有颅内高压表现时要快速使用20%甘露醇,并注意血压不应降得太低,要维持在一个适度高的水平,以保证脑供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