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杜甫诗三首
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
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第一首:《春望》《春望》是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在长安所作,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流离失所。
在教授这首诗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国破家亡后的哀痛以及对平民百姓遭受战乱之苦的同情。
通过对“国破山河在”与“城春草木深”等句的对比分析,学生可以体会到杜甫对国家的忧虑和春天景色的反讽意味。
第二首:《登高》《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此时杜甫已经五十多岁,身处异乡,心情沉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境,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通过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诗的深入解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杜甫晚年的孤独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在草堂时期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对学问和道德的追求。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与坚韧。
教师在讲解时应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千古名句,让学生领会到杜甫超越个人困境,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博大胸怀。
在设计这三首诗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作绘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深入理解杜甫诗歌的内涵。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思考诗歌中反映的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总结这三首诗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到杜甫诗歌的深度与广度,不仅在于他那精湛的艺术造诣,更在于他那颗关注时代、关爱人民的炽热之心。
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能够深刻理解历史与现实,培养出对社会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4篇)
杜甫诗三首教案《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作者整理了4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春望教案。
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
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抽背),领略了李白的浪漫风格,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另一种风格:杜甫《春望》。
二、学习《春望》(一)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
(课件显示)杜甫,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
第30课《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9篇
第 30 课《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 9 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我精心为您带来了第 30 课《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 9 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望岳》《春望》《石壕吏》) 【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主题;探究诗作风格的变化。
2.熟读成诵,涵泳体悟。
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1. 涵泳背诵。
2.理解诗歌主题。
3.把握诗作风格。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屏显杜甫图片)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
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
今天就让我们与诗圣同行,去感受他博大的思想情怀。
(板书标题、作者;屏显:与诗圣同行。
) 二、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 1.第一板块:忘情吟诵 (屏显) 。
(1) 教师范读。
听清读音,把握停顿、重音。
(2) 自由朗读。
(3) 指生朗读。
校正读音,明确节奏。
(4) 齐读全诗。
(5) 合作译诗。
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2.第二板块:诗意描述 (屏显) 。
(1) 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描述的口吻描写泰山的雄伟景象。
(2) 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感叹的口吻抒写你站在战乱后的长安城上的感受。
(3) 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讲故事的口吻再现当年石壕那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先自行准备,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推荐同学向全班描述。
活动的全部目的在于通过诗意地描述,检验、强化、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因此活动完毕后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说是否准确 (符合原意) 、清晰 (顺序合理) 、生动 (描绘细致) 。
一句话,关键考查活动参与者对文本理解的准确度。
教师可视其情况做点必要的补充,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就要指出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杜甫诗优秀教案篇1一、师生共同观看《唐之韵》第九集、第十集“千秋诗圣”。
二、师生共同回忆与三首诗作相关的杜甫主要生平事迹。
三、阅读鉴赏《登高》(教师导学)1.诵读(鉴赏音韵美)(1)按照要求自由诵读(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四是读出感情)(2)展示教师范读(教给方法:标画韵脚、节拍和平仄)(3)选读(师生简评,鼓励为主)(4)齐读,初步感知诗人情感(悲伤、忧愁、孤独……)2.品读(示范操作步骤,教给学生方法)(1)理解词句含义,培养习惯能力(教给方法:结合注释和语境,联系所学相关材料,推敲词句含义,做好笔记;教师示例:猿啸哀、鸟飞回、百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2)感受意象意境,想象贯通诗意(教给方法:抓住意象,联想想象,口述或笔述再现画面,走进意境;教师示例:秋风强劲,蓝天高远,猿啼哀啸,十分悲凄;清清河堤,白白沙洲,鸥鹭盘旋,鸟儿飞舞。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奔腾而去。
万里漂泊,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悲伤;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登临,独自孤苦。
世事艰难,生活困顿,十分遗憾,鬓如白霜;浊酒消愁,怎奈潦倒,病体日衰,需要停杯。
)(3)逐句玩味感情,鉴赏表达方式(教给方法:分析描写景物的形态、色彩、神韵,概括意境特征;理解概括意象意境中寄寓的情感;分析鉴赏表达方式和作用,在课本空白处批注评点。
教师示例:首联、颔联,意境、情感、写法、作用,营造悲凉氛围、情景交融;颈联、尾联,“万里”与“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表达忧思深广,国难家愁、悲忧难遣、矛盾心情、尽展无遗。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杜甫诗》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篇1☆目标聚焦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2。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
☆要领提示1.教学中要多读,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诵读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但一次次的诵读不应停留在同一个层次上,应该是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领悟,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和领悟表现出来。
教师要在启发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做一些朗读技法方面的指导,效果会更好。
2.有些表现重大事件,与诗人经历、处境密切相关的诗歌,要对其产生的背景有所了解,以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揣摩品味,做初步的鉴赏分析。
☆教学设想:(一)、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中进行无提问式设计,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己品味美点,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而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
(二)、强调朗读。
古代诗文都强调朗读,但诗的朗读更应高于文的朗读,要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读出节奏,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像古人那样吟诵、吟唱。
(三)、要做好课前预习,有关背景材料准备充分。
☆实例探究:第一课时◆课堂导入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
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
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资源共享,走近杜甫课堂交流关于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
杜甫诗三首教案(合集12篇)
杜甫诗三⾸教案(合集12篇) 作为⼀名优秀的教育⼯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选择恰当的教学⽅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是⼩编收集整理的杜甫诗三⾸教案,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杜甫诗三⾸教案1 【学情分析】 这⾸诗是⾼⼀学⽣即将学习的⼀篇课⽂,他们刚从初中升⼊⾼中,过去的学习更偏于感性⽚段,未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学习⽅法。
⾼⼀学⽣注意⼒具有⼀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够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具有⼀定的独⽴性,但往往会以偏概全。
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泛,充满了青春的热情。
教师需利⽤这些特点,让学⽣理解诗歌,体验诗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法。
⼀、教学⽬标 1、了解写作背景,学会知⼈论世的赏析⽅法。
2、分析⽂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法。
3、朗读品味诗歌,着重理解诗⼈长年漂泊、⽼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成的怅恨。
4、品味杜诗借景抒情的⼿法、⾳韵美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整体风格。
⼆、教学重点 1、诗歌鉴赏的⼀般⽅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引导学⽣以分析诗句为突破⼝,进⼊诗⼈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意之丰、诗情之深。
2、读懂这⾸诗,把握律诗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全⾯把握这⾸律诗的丰富意象、深远意境、深沉情感。
四、教学⼯具 课件。
五、教学⽅式 讲授式、诵读式、提问式。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本分析 诗歌背景: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由陕西⼊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活。
765年,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夔州位于河之滨,瞿塘峡⼝,以⽔急、风⼤、多猿著称。
《登⾼》就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767年的秋天。
“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军阀⼜乘隙⽽起,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
高中杜 甫诗三首教案
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及诗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并背诵杜甫诗三首,包括《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杜甫诗歌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体会诗人在困境中仍坚守理想的高尚品质,激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领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引导学生将诗歌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深入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字词含义、艺术特色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视频,引出杜甫这位生活在唐朝动荡时期的伟大诗人。
提问学生对杜甫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杜甫简介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其家族世代为官。
他年轻时游历四方,希望能一展抱负,但仕途坎坷。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历经战乱,生活困苦,却始终心系国家和人民。
他的诗歌广泛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被后世誉为“诗史”。
2、诗歌创作背景(1)《秋兴八首(其一)》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 年),当时杜甫寓居夔州。
杜甫诗三首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1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杜甫及其代表作;2. 能够理解杜甫诗中的人生观和社会观;3. 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赏析杜甫诗,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杜甫诗三首:《登高》、《赋得古原草送别》、《江畔独步寻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播放杜甫的画像,让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2)播放杜甫的代表作《春夜喜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3)引导学生思考,杜甫诗中有哪些具体的生活场景,为什么很多人尊称杜甫为“诗史之巨”。
2. 课堂活动(1)出示《登高》、《赋得古原草送别》、《江畔独步寻花》三首诗,按顺序逐一给学生介绍,同时给学生逐词逐篇逐句逐字解析,让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思;(2)让学生自己朗读这三首诗,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诗人的高妙境界;(3)分组讨论,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辩论,比如“赋得古原草送别,杜甫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或者“江畔独步寻花,你读完这首诗后,有什么感触?”等等;(4)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和赏识杜甫的诗歌。
3. 课堂总结教师做一次简洁的课堂总结,回顾本次课的主要内容,阐述方法和原则,表扬优秀表现的同学,纠正错误,指出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并为学生概括一下课堂任务,引导学生把学会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同时应该激发学生对杜甫及其诗作的兴趣,让学生在学科知识上获取更多的乐趣,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除了讲解内容外,还运用了组内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记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教学评估:评估方式有两种:一是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功课成绩进行评估;二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理解程度进行评估。
通过学生的发言和课堂活动的观察,可以初步地了解学生对杜甫诗的认识和对语文学科的掌握情况。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诗歌教案: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1. 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分析和理解杜甫的诗歌;3. 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诗歌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杜甫的诗歌,如《登高》、《月夜忆舍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准备课文复印件;2. 背景材料,关于杜甫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资料;3.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古风音乐或朗诵一首杜甫的诗歌,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问学生们是否听说过杜甫,了解杜甫的诗人身份,以及他的诗歌风格。
输入(15分钟):1. 讲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介绍他的成就和对楚辞、汉乐府的继承和发扬,以及描写社会现象和人民疾苦的作品特点。
2. 分发《登高》、《月夜忆舍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的课文让学生阅读。
讲解(15分钟):1. 分析《登高》的诗意和意象,让学生理解诗中描绘的景物和情感。
2. 分析《月夜忆舍弟》的诗意和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兄弟之情和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情感。
3. 分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的诗意和意象,让学生了解秋夜的美景和离故思乡的情感。
练习(20分钟):1.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读《登高》、《月夜忆舍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2. 请学生们分组,讨论每首诗的意义和情感,并准备就自己喜欢的诗写一篇心得体会。
展示(10分钟):1. 请学生们依次展示他们的分组讨论结果和心得体会。
2. 老师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并给予适当的建议。
结束(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诗歌的美和表达情感的力量。
2. 布置作业:学生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杜甫诗歌,背诵并翻译,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研究杜甫其他作品的作业,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2.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模仿杜甫的诗歌风格,写一首表达自己情感的诗歌。
注意事项:1.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作;3. 适当利用多媒体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5篇】
《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5篇】《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5篇】杜甫诗教案篇1教学要求: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望岳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
)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岱宗”两句。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
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 “造化”两句。
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
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
)“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
)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
大意已见注释。
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
《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
《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具体章节为第五课,内容包括《春望》、《月夜忆舍弟》和《登高》三首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三首诗的主题和意境。
2. 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感受杜甫诗的艺术魅力。
3. 通过对三首诗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爱家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三首诗的主题、意境和艺术手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杜甫的画像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2. 朗读:让学生齐声朗读三首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分析三首诗的主题、意境和艺术手法,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解读。
4. 实践情景引入:以《春望》为例,让学生描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
5. 例题讲解:针对《月夜忆舍弟》,设计题目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抒情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杜甫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诗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六、板书设计1. 《杜甫诗三首》2. 内容:《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杜甫在《春望》中是如何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
2. 答案: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绘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学生是否能体会到杜甫诗的艺术魅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杜甫的诗歌,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
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人教版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春望》、《月夜忆舍弟》、《登高》三首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解析、讨论,培养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三首诗的情感表达,把握杜甫的诗歌风格。
2.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春望》1.导入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及其诗歌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春望》这首诗的背景。
2.朗读与理解让学生齐读《春望》,感受诗的韵律美。
解析诗中的关键词句,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破”、“深”等,探讨其象征意义。
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如忧国忧民、悲壮等。
4.小结第二课时:《月夜忆舍弟》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杜甫的诗歌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月夜忆舍弟》这首诗的主题。
2.朗读与理解让学生齐读《月夜忆舍弟》,感受诗的意境。
解析诗中的关键词句,如“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3.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戍鼓”、“一雁”等,探讨其寓意。
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如思乡、念亲等。
4.小结第三课时:《登高》1.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回顾杜甫的诗歌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登高》这首诗的意境。
2.朗读与理解让学生齐读《登高》,感受诗的节奏。
解析诗中的关键词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落木”、“长江”等,探讨其象征意义。
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如孤独、忧虑等。
4.小结1.分析三首诗的共性与个性让学生对比三首诗的题材、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引导学生思考杜甫诗歌的共同特点。
2.课堂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杜甫的诗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5篇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2.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3.体味杜甫诗歌的风格,学习寓情于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第1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导入“草堂有诗魂,诗成泣鬼神。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生澜。
” 由以上诗句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
生于河南巩县。
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
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
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人称“杜工部”。
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
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59岁。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兵车行》《北征》《秋兴八首》等。
有《杜工部集》传世。
2.解题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即茅屋被秋风吹破了。
“歌”是古代乐府诗的一种,写法上比较自由灵活,形式上以五言、七言、杂言居多。
3.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教案:杜甫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以及他的诗歌创作背景;2.学习杜甫的三首经典作品,包括《登高》、《望岳》和《月夜忆舍弟》;3.理解这些诗作中的主题、意象和情感;4.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杜甫的诗歌特点和创作风格;2.深入理解《登高》、《望岳》和《月夜忆舍弟》中的意义;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细致观察和感悟能力。
三、教学准备:1.杜甫的三首诗歌《登高》、《望岳》和《月夜忆舍弟》的课本或相关资料;2.多媒体投影仪或黑板;3.学生课本和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导入】1.与学生简要介绍杜甫的背景和他在唐朝的地位;2.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经历。
【讲解】1.首先介绍杜甫,包括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呈现《登高》、《望岳》和《月夜忆舍弟》的原文,并阐释其中的意义和主题。
【分析】1.分析《登高》:a)探究诗中描绘的山水景色和情感表达;b)讨论人类对自然景色的敬畏和追求的意义。
2.分析《望岳》:a)理解诗中的岳阳楼和岳阳城的象征意义;b)体会诗中表达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3.分析《月夜忆舍弟》:a)理解诗中关于家人的思念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悼;b)讨论诗中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讨论】1.分组讨论每首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学生相互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拓展】1.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或其他文学作品进行联系,进一步理解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2.给学生一些写作提示,要求他们尝试写一首自己的诗歌,可以选择情感主题或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反馈;2.强调杜甫的重要地位和他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六、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进一步阅读杜甫的其他作品,并写一篇诗歌鉴赏的读后感;2.布置作业后,结束本节课。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应根据班级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
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教案标题: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杜甫的三首诗,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杜甫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分析杜甫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
2. 《登高》、《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三首诗的文本分析和理解。
3. 杜甫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的探讨。
4. 杜甫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的分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
第二步:文本分析(15分钟)1. 分发《登高》、《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三首诗的文本给学生。
2. 学生阅读诗歌并回答以下问题:-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诗歌中有哪些意象和修辞手法?- 诗歌中的文化内涵是什么?3. 学生交流讨论他们的答案。
第三步:主题和表达方式的探讨(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杜甫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他们的观点。
3.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点,并进行全班讨论。
第四步:意象、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的分析(15分钟)1. 通过诗歌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杜甫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文化内涵,并尝试解释其意义。
3. 教师提供必要的补充说明和解释。
第五步: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对于杜甫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1. 杜甫的三首诗的文本。
2.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3. 学生讨论和分享的工具。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对于杜甫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的书面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杜甫诗歌的文章或写一首仿杜甫风格的诗歌。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阅读更多的杜甫诗歌,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文化展览或演出,加深对于杜甫和他时代文化的理解。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优秀15篇】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优秀15篇】《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知识教育目标:⑴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
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⑵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⑶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的创作风格。
2、能力培养目标:⑴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⑵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3、德育目标:⑴欣赏大自然的美。
⑵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
⑶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⑷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由于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本单元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投入诗的境界。
解决办法如下: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
建议学生课前完成3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人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
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自读课可把填补的任务交给学生。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
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
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
读诗要总结方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⑴熟读背诵3首诗。
⑵标出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
2、课内:⑴精读课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⑵自读课揭示出诗中最能体现意境的诗句或诗歌的特点,学生思考发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本课是近体诗,首先要了解两种诗体的区别。
学习品赏意境,要注重抓关键词语进行联想与感悟。
二、整体感知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乎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8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8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诗歌的风格变化。
【教学重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学习《望岳》1.了解作者生平。
2.播放录音,学生朗读。
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3.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4.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诗歌图片,要求学生欣赏图片,读出感情。
5.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1.唐朝盛世。
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
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6.合作探究:7.背诵本诗。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575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杜甫诗三首教案:杜甫诗三首九羊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背诵三首诗歌,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3.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5.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情景导入杜甫曾评价李白的诗歌时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实他自己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著名评论家胡应麟就曾称赞杜甫的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
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律诗来体会一下沉郁顿挫的风格,品味诗歌的意境。
诗词导入杜甫出身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
他以稷、契自许,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一心想要走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
他曾回忆他的自负心情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但在唐玄宗逐渐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弄权的社会里,那是注定要碰壁的。
杜甫一生的苦难和穷困使他不能不看到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
在他的笔下,多少辛酸苦累倾泻而出,多少的忧国忧民积郁其中。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
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
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
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
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
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
有《杜少陵集》。
2.基础积累(1)认读字音:凋(dio)伤塞(si)上急暮砧(zhn)(2)理解词义: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萧森(萧瑟阴森)兼天(连天)系(指系舟上岸)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催刀尺(指赶裁新衣)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3.文学常识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
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
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
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义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
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
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
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信息筛选一、介绍写作背景(请选看下文课堂建议补充资料)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5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
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
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开始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二、熟读诗歌,掌握内容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注意节奏,如: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节奏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一字尺构成。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孤独抑郁的感情。
3.掌握诗歌内容。
(1)先让学生串讲每联的大体意思。
明确:第一、第二联形象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第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到故园,第四联写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2)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这首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4.请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合作探究一、深入阅读,分析情景交融的特点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2.这些景物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明确:凋伤萧森可以看出秋气的肃杀,他日泪孤舟可以看出诗人的忧伤与孤独。
3.试举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试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为例。
明确:这两句很好地做到了情景的和谐统一。
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
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
我们感到这两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开阔,但诗人并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所见所闻,也不是简单地描写景物的特征,而是赋予它们某种性格某种精神。
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
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闷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危急。
在这里诗人其实是用豪迈、宏阔写出了哀愁,诗人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的深刻感情融入了进去,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而诗人所要表现的感情也就有了依附。
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二、名句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先由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然后交流总结。
赏析:这两句集中体现了诗歌的主旨。
此时诗人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的萧条,不觉潸然泪下;联想到自己的老病孤舟,又不觉引起了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目睹国家残破,而自己又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而这正是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体现。
方法点拨律诗绝句的朗读节奏:从句式方面来看,五言的诗歌一般为二、二、一式,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七言的诗歌一般为二、二、二、一式,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从意义的表达来看,有时因表达意思的需要而有特殊的情况,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就变成了二、二、一、二式了。
能力提升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回答第1、2两题。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明确: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
表达了无比欢快的心情。
分析鉴赏《秋兴八首(其一)》解读本课选读的是《秋兴八首》的第一首,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首联从秋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
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
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
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
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第三联开始,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
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
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最后一联,诗人将的焦点移到生活中来。
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
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
课堂小结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的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希望大家课后能够仔细品读。
作业设计1.背诵《秋兴八首(其一)》,预习后面两首诗歌。
2.写一篇《秋兴八首(其一)》的散文化作品,400字左右。
第二课时故事导入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仅因为她的美貌,而且因为她达成了汉朝与匈奴的和亲,使老百姓免于战乱而被世人铭记于心。
当杜甫来到她的出生地时,他会有何感慨呢?知识积累(1)认读字音:朔(shu)漠青冢(zhng) 省(xng)识(2)理解词义:去(离开)紫台(紫宫,汉宫廷的名称)青冢(这里指王昭君墓)省(曾经)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环珮(妇女戴的装饰物)信息筛选一、介绍写作背景《咏怀古迹》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
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
《咏怀古迹》共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二、熟读诗歌,掌握内容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诵读提示:前一层宜用叙述调读,但其间略有变化,如一去两句速度要慢点;后一层宜用咏叹调读。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沉郁怨愤的感情。
3.掌握诗歌内容。
(1)请学生串讲诗句的意思明确:首联点出王昭君的出生地,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
颔联叙述昭君的遭遇,感慨无穷,从正面赞扬了昭君的坚强性格。
后四句指斥君王昏聩,致使昭君遗恨千古,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的美好品质,又同情她的不幸。
(2)概括主要内容明确:这是一首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
诗人叙述了王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同时把自己去国离乡的愁恨寓于其中。
他的遭遇与昭君的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西南天地间;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但又不敢怨君。
所以只能借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4.请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