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的感受
谈谈初中文言文教学几点感受论文

谈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感受[摘要]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力图运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轴,诵读为核心,活动为主线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对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作一些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探究性学习编专题学以致用吕叔湘先生曾说:“教学文言文的目的,……有四种提法:一、为了了解现代文章里出现的成语和典故;二、为了欣赏古典文学作品;三、为了接受文化遗产;四、为了写好白话文。
”吕先生在评议一、四两种的提法颇有不妥之处后,全然肯定“应该认真考虑的是二、三两种提法。
”综合教学大纲的界定和语文前辈的论述,同时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确切取向是:学习必备的文言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努力接受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认识古代生活之多姿、欣赏古代文学之精美,积累沉淀古文化知识,强化人文主义教育,提高文化品位。
因此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领域。
但是,对于广大老师来讲,串讲灌输,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一堂课下来,老师上得费力,学生学得辛苦,可教学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那么如何实现为文言文教学设定的目标要求呢?这要靠教学全程的切实有效的操作来实现它。
一、“批注式”预习,自读自疑。
教师要转变以往“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在教学中大胆地树立“退居二线”、服务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
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课前有结构的预习,自主学会简单的批注,在充分预习的过程中努力完成课程文本所涉及的显形问题和隐性问题。
“批注式”预习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研究性阅读,是一种以问题研究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
文言文批注式自学大致可从这几方面人手:释义(一词多义,词的古今义,通假字)、翻译、结构、内容、赏析、联想、存疑等。
充分利用课本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自我阅读,解决力所能及的字词句问题,疏通文意,概述全段或全文大意。
学文言文的感受

学文言文的感受有:
1.文化传承: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文言
文,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2.语言表达: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简洁而优美,学习文言文可以提
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3.历史了解:文言文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学习文言文
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4.思想深度:文言文表达了古代思想家的深邃思考和智慧,学习
文言文可以加深对古代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5.古为今用:文言文中蕴含了许多古代的智慧和思想,这些智慧
和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学习文言文可
以古为今用,为现代社会提供启示和帮助。
6.文学鉴赏:文言文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可
以更好地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7.文化自信:学习文言文可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更
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8.思维方式: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学习文言文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9.学术研究:学习文言文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帮助,特别是在历
史、文学、哲学等领域。
10.个人成长:学习文言文可以丰富个人的知识和阅历,提高自身
素质和修养,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学习文言文的心得体会

学习文言文的心得体会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文的简化成为了主流,人们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也逐渐减少。
然而,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语言文化遗产,学习文言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自己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文言文的益处。
首先,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提高中文综合素养。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中文的悠久历史的见证。
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理解现代汉语的意境和内涵。
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庄重、含蓄,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要求更高,这要求我们对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
只有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中文的本质,拥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我们的中文水平。
其次,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文言文作为古代的作品,往往在词句之间隐藏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能够锻炼我们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推理和分析来理解文章的意义,通过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来体会作者的用心。
这种锻炼对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学习文言文还能够加深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文言文是古代汉民族语言的一种形式,它记录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思想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历程,了解古代文人的心态和文化背景。
在阅读古代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然而,学习文言文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它对学习者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文言文的文字表达复杂,涉及到繁琐的字义、词序以及句法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初学者往往会遇到困难,对于古代文化的背景和常用词汇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勤奋和持之以恒的态度,通过大量的实践和阅读积累,逐步提高我们的水平。
总的来说,学习文言文对于培养我们的语文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和文化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文言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学生文言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0篇)学生文言文学习心得体会篇1现在高中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文言文是第一怕,我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文言文毕竟是古代的语言,到现在已几乎没有使用价值了。
和白话文的相去甚远也使得它难免令人感觉晦涩难懂。
对于我们来说,“无用”加“难懂“,哪里还能提起学习的兴趣呢?其次,有的课文太深奥,有的太乏味。
比如说《兰亭集序》,《逍遥游》。
最后,“考什么学什么”是我们信奉的最高信条。
高考试题是不考课内的,我们怎么会“傻”到孜孜不倦地学习课文呢?要改变现状,需从课堂开始。
我们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做到知人论世。
如果不知道作者的经历,就无法准确把握文章大意。
老师上课时表现出对课文相当精熟,基本能背诵,对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
老师这样的表现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到学好文言文的好处,顿生仰慕之情,这就会极大地激发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热情,鼓舞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多读些事性强的文章,自主阅读文言作品,如《聊斋志异》,《世说新语》。
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兴致很高,我相信就连很厌恶文言课文的同学读起《聊斋志异》来也是津津有味、兴味盎然、爱不释手的。
久之,同学们会蓦然发现:文言文其实并非面目可憎,更不可怕,还是有点可爱的。
在我看来,每一次阅读文言文都是和古人一次心灵上的交流,一次穿越时空的快乐旅程。
《苏武传》让我明白了国家大义,气节,《荆轲刺秦王》让我明白了生与死的意义,《出师表》让我明白了忠与义。
要用心去品味文言文,通过《岳阳楼记》我读出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感受到了“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孤苦无奈。
通过《出师表》我读出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
通过《赤壁赋》我读出了苏轼“侣鱼虾而友麋鹿”的旷达。
通过《陈涉世家》我读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悲愤。
通过《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读出了蔺相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以国为重的情操。
2024年《文言文》语文教学反思

2024年《文言文》语文教学反思2024年《文言文》语文教学反思1文言文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学的时候也害怕,到考试的时候更害怕,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不拖学生整体提高的后腿,经过复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一、复习文言文,首先要弄清楚考试的方向。
近几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已经取消了,我们复习必须以课本为主,当然学习好的同学老师可以给他在课外延伸学习,但在课堂我们要照顾多数学生。
二、复习文言文,教师要十分熟悉文言文考试的知识点。
根据近两年中考出现题型由原文填空、解释词语(实词、虚词)、翻译句子、划分节奏、还有根据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等题型组成,各个知识点的考核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而且在词语解释上还降低了难度,可以选择答题。
三、复习文言文,根据考试题型。
我们分以下几方面来复习:首先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目的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其次听写课文中的重点名句,检查上课时候每节两句古诗词听写巩固的情况;再次听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意义词语、一词多义词等;再次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及划分节奏训练,在翻译上不提倡学生按注释原样翻译,只要求大体意思一致,但句子中缺少的成分要求补上,需调整的语序必须调整;在朗读节奏划分上,让学生多读多练,从而明白不管字词多少表达一个意思时才能停顿;最后,根据课文理解回答问题方面和现代文阅读基本一致,先理解课文内容思想,围绕作者思想再来回答问题。
四、复习文言文要注意知识的迁移。
在复习文言文词语时不能满足记住本课书中的意思就行,同时必须记住在整个初中阶段课本中的意思,例如,"肉食者鄙"中的"鄙"是目光短浅的意思,而"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鄙"是身份低微的意思,这样的词语在词类活用、一词多用方面比较突出,同时文言虚词里边也有体现,只要注重了这些,复习其它文言文时学生也很好掌握,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三篇

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三篇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古典诗词可谓浩瀚如烟,熠熠生辉。
它博大精深,艳如百花,汇集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
诗是“最妥当的字句放在最妥当的地方”,我觉得诗是最经济的语言,这一点我们中国的古典诗词尤为突出。
我们学古诗不一定要成为诗人,而是要心中充满希望的绿色的“诗意”,感悟诗的穿透力。
古诗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
而未来的语文教材,相信古代诗词的占有率会越来越大。
这样来看古诗词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古诗词的教学一直是我的“盲区”,我觉得用我有限的语言根本无法让我的孩子们充分地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通过10月29日语文教科之家由导师刘主任组织的这次关于古诗教学的网络教研活动,认真听了两位教师的两节课,这是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突然发现枯燥乏味的古诗也可以上得有声有色、兴趣盎然。
特别是东官刘老师的《古诗三首》的教学中,用讲古诗古诗的方法了解诗意,解决了传统古诗教学逐字逐句讲的枯燥乏味,采用“一带”的方法指导学习,抓重点,指导朗读,引导诵读,让孩子们在自然的情境中学以致用。
真是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而我感觉整节课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让孩子还感觉不到老师故意为之的痕迹,学生非常主动地参与,特别是最后刘老师把学生从始终选出来的字两句诗,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相信学生们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们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诗词的神奇。
通过学习,我也对古诗教学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一、“导学”不如“导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作为教师就要顺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突出强化古诗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有渴望学习的冲动。
我们在教学中根据不同诗歌的特点可以演、可以画、可以唱等一些有趣的方式,把内容具体化,把诗意形象化,把情感音乐化,打开孩子们智慧的大门,发展思维的同时把知识用于实践。
文言文教学听课 心得体会(共5篇)

文言文教学听课心得体会〔共5篇〕第1篇: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进步自己的欣赏品位。
因此,教好文言文是我们都很关心的问题。
心得之一:要转变观念。
文言文教学根本上是文学教学。
历来选入教材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取其具有文学性而入选的其他作品。
《桃花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等是不折不扣的文艺散文。
《与朱元思书》是所谓‘应用文’的一种书信,然而选入语文教材并不是用它教给学生怎样写信……只是由于吴均的信写得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富春江美景跃然纸上。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时,我们应侧重于朗读、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享受文中之“雅”,进展审美教育。
心得之二:要走出误区。
误区一:文言文教学目的单一,即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
虽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根底,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的之一,但仅此一个目的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还得全面学习课文的内容,正确评价作品,即在掌握字面意义的根底上,理解思想内容,学习表现形式,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进步读写才能。
此外,还要结合课文内容,恰当地联络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进展思想品德教育。
比方教《爱莲说》,教育学生学做“君子”,学习洁身自好、端庄正直、不攀富贵的君子品格。
教《岳阳楼记》,启发学生效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热爱祖国,报效人民。
误区二:文言文教学方法单一。
一般文言文教学都是老师一讲到底,一灌到底,似乎学生只需记忆就行了。
我们对学生的才能估计太低了,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仍是母语教学,不是从零开场,因为“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开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
文言文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

文言文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文言文教学反思11.文言文教学,还应该以“读”为主。
《口技》的描写极具画面感,教学过程中运用朗诵学习法,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文多读,每个人都参与,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层层推进,多种角度。
在多读、读熟的基础上,来感知、理解课文。
2.字词教学还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点是不变的。
但是,由老师讲还是学生自主去掌握,其效果是不同的。
文言文字词的串讲,向来是枯燥乏味,也是老师和学生最怕的一个环节。
所以,我们可以转变一些方法,提供材料让学生自主去探究,通过合作讨论,解决字词问题。
3.因为《口技》文字较为浅显,内容的趣味性也强,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会太难。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些能由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都有学生自己去把握。
如让学生自己查阅作者作品信息,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理解__大意等。
这样便可以教会学生知识同时,更教会他们一种学习的方法。
文言文教学反思2《学弈》讲了弈秋教两个学生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是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
学文时,我联系学生的实际让他们谈体会,比如:你上课时是什么学习状态?从他们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两小儿辩日》文句工整,他们辩论的言之有理。
两小儿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可贵的是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罢《学弈》、《两小儿辩日》二篇文言文,强烈蹦出一个认识:文言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会读能说的能力。
读是基础。
让学生一读,读准字音,单个读,纠正后再读,指名读,齐读;二读,读出停顿,学生尝试读,师范读,指名读,交流读,划出节奏来读,指名读,齐读;三读,读出味道来,读出意思来。
读是提高。
在学生读到第三步时,让学生说说文言文的意思,在说意思交流中领悟文言文的感情。
《学弈》一课就有学生说出弈秋没有理解学生,没有懂学生,那个思援弓缴而射之的学生,让他去学射箭好了,因为他对学下棋不感兴趣,而对射箭特有兴趣。
文言文心得体会

文言文心得体会【篇一:文言心得】学古代汉语的心得古文,我们从初中就接触了,那时觉得那一句句的“之乎者也”甚是拗口。
而且那些语法、句式、词义难以理解,但是因为那时的语文老师对我们的文言文学习抓得不严,因此就得过且过了。
到了高中,我为了高考的时候能在文言文那块拿高分,所以在学习古文的时候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句式、断句、词义、翻译、、、、、、都一一苦记,正是因为这样,往往我就忽略了文章的一些更深的涵义。
终于寒窗苦读十二年我如愿考上大学,并选择了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再次接触古文,这次学习古文我觉得我不能局限于课文本身的词义解析了,我应该深入一点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在老师的循循引导之下,我懂得了学习古汉语要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在学课文的时候可以在脑海里展开一幕幕相关的联想,结合知识理论感受文言理解文言。
记得上第一节古汉语课时,老师就跟我们说为什么要学习古汉语,古代汉语”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基础课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
而我们又是师范生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古汉语知识,而且“古代汉语”还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以便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不仅这样学习古代汉语还有利于理解、学习和运用现代汉语,并且,学习古代汉语我们才会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要想教好中学语文必须要学习古代汉语。
经过接近一年的学习古汉语给我留下了很多印象深刻的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抄写小篆,在这个抄写的过程我虽然带有应付的情绪,可在抄写的过程,我还是学到了不少有趣而且有用的知识。
看着那些笔画繁杂的字,如一幅幅名家的画向我们娓娓道来那时人民的生活的情景,让我们身处二十一世纪的人也能了解、走进那个我们之前不曾了解过的世界,感受那时特有的人文气息。
还有呢,在上学期,我做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的家教,刚好,她的语文习题有关与小篆的,恰好那几个算是简单的小篆我认识,所以就颇为轻松地解答出来了。
文言文教学的感受

对文言文教学几点感受文言文教学是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学生语文考核的重要内容,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中学文言文教学愈来愈受到重视。
文言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汉语字词句的知识,这是教学的基础;又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赏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法,这是教学的关键;更要强调古文化的传承和熏陶,这是教学的旨归。
以文章为中心,结合文章语境积累文言,进而体悟文化,使文言、文章、文化融为一体,和谐共生。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文言文教材语言知识点多、文体多样,多数要背诵并默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口语交流中,要有意识地应用名言、典故、熟语吸引学生。
通过这些言传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中丰富的故事。
经典的语言可以跨越千年、横贯南北,依然能准确、简洁、生动地表达人类的思想、传递人类的情感、反映社会的现状,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崇拜之情。
一旦文言文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学生的畏难情绪也就消除了。
这时再收集一些,应用文化名人的人生经历或应用名人、名著做素材写成的佳作、高考优秀作文来阅读。
包容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学生阅读后更能被文言文中渗透的深刻哲理、深邃思想、深厚底蕴所折服,开始有了使用的冲动。
这样,从被动厌倦到产生崇拜到生发接近之意再到有意尝试,学生的热情逐渐调动起来,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也随之产生。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摆脱了厌倦的情绪,文言文教学当然就逃脱了费时、低效的窘境。
二、强化朗读,“四读”教学贯穿课堂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1、教师引领,学生朗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韩愈认为解惑是大事,重在质疑问难,这是不错的。
但读顺读畅课文,是小事吗?离开“知句读”这一步,何来“传道受业解惑”呢?文言文重语感,重朗读,但必须以“知句读”为前提。
文言文二则教学反思

文言文二则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近期我完成了《文言文二则》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收获,也有一些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在备课阶段,我深入研究了教材中的两篇文言文,分别是《_____》和《_____》,充分理解了它们的主题、内容和语言特点。
同时,我也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籍、网络资源以及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力求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准确的知识。
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采用了故事引入的方式,通过讲述一个与文言文主题相关的小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过来,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导入环节还可以更加简洁明了,直接切入主题,避免过多的铺垫,以免浪费课堂时间。
在讲解文言文的过程中,我注重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
通过逐字逐句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同时,我也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一些字词的含义,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掌握得不够扎实,导致在理解和翻译时出现了一些错误。
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语法结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言文的韵味和文化内涵,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多次朗读。
通过朗读,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加熟悉文言文的语言节奏,还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不过,在朗读指导方面,我做得还不够细致。
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读音、语调、停顿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更好地表达文言文的意境。
在课堂互动环节,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学生们积极参与,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但是,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没有充分理解问题的含义,导致讨论偏离了主题。
这提醒我在今后设计问题时,要更加清晰明确,具有针对性,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讨论过程的引导和监督,确保讨论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文言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自古以来,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现代汉语的普及,文言文的学习逐渐成为了一项挑战。
作为一名文言文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策略,以期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激发兴趣,培养情感1. 创设情境,引入话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名句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离骚》时,可以结合屈原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 融入生活,感受文化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文言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感受文化魅力。
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可以让学生实地参观岳阳楼,了解楼的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注重基础,夯实功底1. 重视字词教学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在于对字词的掌握。
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字词,理解其含义、用法和词性。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识别和纠正错别字的能力。
2. 强化语法知识文言文语法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应向学生传授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知识,如主谓宾结构、状语、定语等。
通过讲解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句子结构。
三、注重阅读,提升能力1. 阅读经典,积累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经典著作,如《诗经》、《楚辞》、《史记》等。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文言文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2. 限时阅读,培养速度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限时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同时,通过讲解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注重实践,提高应用1. 模拟写作,锻炼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如仿写、改写、续写等。
通过模拟写作,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写作能力。
2. 课堂互动,激发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文言文二则教学反思

文言文二则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文言文的字词、语法和文化内涵并非易事。
在教授了文言文二则之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不足。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之前,我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字词解释、理解文章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反馈,我认为在字词解释和文章大意的理解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但是,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培养阅读兴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对于字词解释,我通过详细的讲解、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重点字词的含义。
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结合上下文、利用注释、对比古今词义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来看,他们对于字词的掌握较为扎实,能够正确地解释和运用。
在理解文章大意方面,我引导学生通过逐句翻译、概括段落大意等方式,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我的引导下,较为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然而,对于一些较难的句子和段落,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还存在困难,这也反映出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难点的突破还不够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
关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由于学生对古代文化和作者的背景了解有限,很难真正与作者产生共鸣。
在教学中,我虽然向学生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但可能讲解得不够深入和生动,导致学生对作者的情感体会不够深刻。
这也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更多的拓展阅读和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堂课中,我虽然采用了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导入、小组讨论等,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这让我明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要从根本上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和价值,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和学习。
《杨氏之子》文言文语文教学心得

《杨氏之子》文言文语文教学心得为了降低文言文学习的难度,我在指导同学预习时,关心他们先弄清古文与现代文最大的一个不同点——文言文是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文是以双音节词。
为此,我给同学们作了一个比较:我们如今说“祖父”是一个人,就是爷爷;但是古代说“祖父”就是爷爷和父亲两个人。
我们如今说“妻子”是指一个人,在古代“妻子”就是指夫人和孩子。
在这篇古文中,有很多典型的单音节词,如“孔君平诣其父”中“诣”指拜,还有“未”、“闻”、“示”等。
我让同学们回家去仔细预习,借助语文教材和《词语手册》上的解释,对这些单音节词进行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带着同学们读古文。
我便示范,便告知同学们:读古文时,要留意适当停顿,语速要慢。
可让同学尝试了读第一遍后,发觉同学是一字一停地读,没有古文的韵味。
于是我又范读了一遍,再实行领读、同学练读的`方法,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
虽然所花时间很长,但是,我不觉得铺张。
我明显地感受到了同学是越读越好,越读越有爱好。
读着读着,同学最终找到了读古文的感觉。
我以“教同学学会并且会学”为本,引导同学借助语文教材和《词语手册》上的解释进行学习,再让同学进行合作、沟通、探究。
半堂课后,我发觉同学的确老练了很多,他们饶有爱好地和同学探讨古文的深层意思,而且摇头晃脑地朗读,或是文绉绉地细读,给你一种返古的感觉。
随着入情入境地流朗读、品尝,同学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加深了。
当同学理解了文意,深化体会本文语言精妙时,我抛出了本文的中心问题:杨氏之子的应答妙在何处?有同学立刻轻松地作了解答:杨氏之子也顺着孔君平的思路,奇妙地用姓氏作答。
这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当然,还有一个奇妙的地方,同学一下子归纳不出来,于是我把“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与“孔雀是夫子家禽”进行了对比,同学也较快地体会出了杨氏之子语言的动听,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
教学完这篇文章后,我找到了一些教学文言文的方法。
虽然粗浅,但对于今后的教学,很有关心。
文言文教学实践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古之文,言简意赅,韵味无穷。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投身于文言文教学实践,现将个人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桃花源记》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作者陶渊明的生平事迹,然后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2. 互动交流,激发兴趣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思考中领悟文言文的内涵。
例如,在讲解《离骚》时,我引导学生分析屈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文言文的深刻内涵。
二、注重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传授1. 词汇教学文言文词汇丰富,且部分词汇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
例如,通过比较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现象,让学生了解文言文词汇的特点。
2. 语法教学文言文语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语法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语法规则。
例如,讲解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等,让学生了解文言文语法的独特之处。
三、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1. 注重朗读训练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例如,在讲解《论语》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孔子言行的魅力。
2. 逐步提高阅读难度为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我逐步提高阅读难度。
从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开始,逐步过渡到较难的文章。
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经验,提高阅读水平。
四、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文言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我鼓励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我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小学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

自担任小学文言文教学以来,我深感这是一项充满挑战与乐趣的工作。
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还要让学生在文言文中找到乐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我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草船借箭的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三国时期,感受古人的智慧。
此外,我还通过讲述相关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文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游戏互动等。
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1. 注重字词积累在文言文教学中,我重视字词的积累。
通过讲解字词的读音、字形、意义,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更多的词汇,为阅读文言文打下坚实基础。
2. 培养阅读技巧为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我教授他们一些阅读技巧。
如:分段阅读、注解、翻译等。
通过这些技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3. 鼓励学生思考在阅读文言文时,我鼓励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注重文言文的实际运用1. 课堂实践在课堂上,我注重文言文的实际运用。
例如,让学生用文言文复述课文内容、进行文言文改写、翻译等。
通过这些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课外拓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文言文,我鼓励他们在课外进行拓展。
如:阅读文言文原著、参加文言文比赛、撰写文言文作品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言文水平。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1. 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养作为一名小学文言文教师,我深知自身素养的重要性。
学生文言文学习心得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生文言文学习心得体会学生文言文学习心得体会学习文言文对于现代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件有些困难的事情,因为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有很大的差异。
然而,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努力,我发现学习文言文并不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于学习文言文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文言文需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
对于汉字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文言文中有很多字形和读音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比如“古”字读作“ku”而不是“gu”。
此外,掌握古代汉字的意义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学习现代汉字的意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其次,学习文言文需要专注和耐心。
阅读文言文的速度可能会比较慢,因为我们需要仔细考虑每个字和每个句子的意义。
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查阅字典来理解一些生僻的字词,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通过查阅字典,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词汇量。
此外,学习文言文还需要多读多写。
通过大量的阅读文言文的原著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古代作家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我们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写作文言文的时候,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用简练而优雅的句子表达出来,这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和积累。
最后,学习文言文需要勇于挑战和不断改进。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但是我们不能放弃。
相反,我们应该勇于挑战自己,不断地学习和改进。
通过克服困难,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不仅提高了我的汉字水平和阅读能力,还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和思想的了解。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一些启示和体会。
首先,文言文是我们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其次,学习文言文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和写作文言文,我们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
文言文教学心得6篇

文言文教学心得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应急预案、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emergency plan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文言文教学心得6篇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目标和追求,通过写心得体会,我意识到自己在沟通能力方面的不足,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文言文教学心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感受

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感受作者:闫宏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第07期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通用的书面语言形式,它记载和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和悠久历史。
学习文言文,一方面是为了解祖先的生活情景,从中感受古人的情怀,了解我们的过去;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富有张力与韵律的诗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下面谈一下我多年来对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多读深思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如何读准文言文的停顿、重音,把握好语速、语调与节奏很是生疏,教师的范读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
—如《杨氏之子》是学生正式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导人新课后为学生进行范读。
教师可以多几遍范读,让学生感悟到文言文的韵律、节奏、大意,初步领略我国古典文化的优雅和美感。
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文言文,所以教师要具体指导到位,帮助学生划分语句分节线: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检查学生朗读发现他们读错时,及时纠错,正确地教读,目的是为了学生在朗读古文时能注意停顿恰当,怎样读出轻重缓急,读出古文的韵味来。
如停顿的地方可以吸口气,通过教师正确地教读,学生就能正确地读通、读顺文章了,这样对他们正确感知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进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在理解意思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自学、同桌互学、小组学习等方式进行,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具体,说清楚,要注意灵活多变,只要大致正确即可。
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进行,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到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予以帮助。
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
二、感悟道理《两小儿辩日》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平自己的感觉,关于太阳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的问题,各执一词,相争不下,最后连孔子这样在当时的“最有学问的人”也解答不出。
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无限无穷,在博学多才的人也会有不知道的问题,学习是无止境的,也表现了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情切 、 意远 、 理寓其中的情境创设 , 为获取 良好 的教 学效 果奠定 良 : 好 的基 础。
习兴趣
四、 多媒体教 学有利 于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实验 心理 学家苏瑞 特拉做过两个著名 的心理 实验 : 一个是关
利 用各 种信 息资料拓宽学生视野 ; 利用网络超越 时空的特点创设 : 了学生 的积 极性 , 培养学 生的创造性 思维 , 让学 生回归学 习的主
情 境 , 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与求 知欲 ; 用 网络建 立 网站 、 激 利 资源 ’体地位 , 促使他们主动学 习, 从中获得学 习的乐趣与成就感。这些
积极性 , 强化学 习的内在动力。思想品德课 自身较强 的理论性使许 : 0 1%,听到 内容的 2 %,看 到内 容的 3 %,听 到和看到 内容的 0 0
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 、 味, 乏 很难提起学 习兴趣 。 多媒体辅助 : 0 在交 流过程 中自己所说内容的 7 %。 5 %, 0 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 教学 的重要特点是集光 、 、 、 声 色 像为一体 ,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 的效 : 过程中 , 采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 , 通过 多媒 体形象的画面 、 逼真 的情 果, 并能满足学生心理的不同要求 。它可以把多种形式 的感性材料 : 景展示 , 学生在 多媒体信 息刺激下思考 、 断 , 行个 性化的语言 判 进 以形象生动 的画面 、 意赅的解说 以及恰如其分的音乐展现在学 :阐述 , 言简 再加 上教 师适 时 的点拨引 导 , 促使 学生 主动 思考 、 断探 不 生 面前 ,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 例如在讲授《 改革开 : , 求 并找 出解决 问题 的途径 和方法 , 从而 提高 了学生分析 、 解决问 放 的新时代》 一课的时候 , 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 走进新时代》: 的能力 。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文言文教学几点感受文言文教学是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学生语文考核的重要内容,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中学文言文教学愈来愈受到重视。
文言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汉语字词句的知识,这是教学的基础;又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赏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法,这是教学的关键;更要强调古文化的传承和熏陶,这是教学的旨归。
以文章为中心,结合文章语境积累文言,进而体悟文化,使文言、文章、文化融为一体,和谐共生。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文言文教材语言知识点多、文体多样,多数要背诵并默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口语交流中,要有意识地应用名言、典故、熟语吸引学生。
通过这些言传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中丰富的故事。
经典的语言可以跨越千年、横贯南北,依然能准确、简洁、生动地表达人类的思想、传递人类的情感、反映社会的现状,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崇拜之情。
一旦文言文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学生的畏难情绪也就消除了。
这时再收集一些,应用文化名人的人生经历或应用名人、名著做素材写成的佳作、高考优秀作文来阅读。
包容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学生阅读后更能被文言文中渗透的深刻哲理、深邃思想、深厚底蕴所折服,开始有了使用的冲动。
这样,从被动厌倦到产生崇拜到生发接近之意再到有意尝试,学生的热情逐渐调动起来,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也随之产生。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摆脱了厌倦的情绪,文言文教学当然就逃脱了费时、低效的窘境。
二、强化朗读,“四读”教学贯穿课堂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1、教师引领,学生朗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韩愈认为解惑是大事,重在质疑问难,这是不错的。
但读顺读畅课文,是小事吗?离开“知句读”这一步,何来“传道受业解惑”呢?文言文重语感,重朗读,但必须以“知句读”为前提。
在大量的、反复的朗读中,读出语感来,在日积月累中产生对句读的感觉。
因此,领读、范读是少不了的。
在教师引领下,学生把课文读顺读畅了,他便能对文章获得初步的感知。
作为第一步的“教师引领”下的学生朗读,目标是:读顺读畅,初步感知课文,能讲出文章的大意来。
2、借助工具,学生自读。
学生对一篇文言文,读顺读畅了,获得的初步感知往往错误百出。
如果教师急于指出错误,要求学生理解,这不利于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古汉语词典,联系已学课文中掌握的词义,自己去读。
借助工具书,联系旧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我们语文教师备课时,离不开这一步;即使是古文大家,也经常用这一方法,以求证自己对字词句义的理解。
这第二读的目标是:了解课文内容,大体上疏通字词句。
通过复述,可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有所了解。
3、相互合作,学生猜读。
通过学生复述,教师可以发现有些字词句,学生仍未疏通。
教师发现问题后,可以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猜读。
猜读的原则是:一要顾及字词的含义,二要顾及全篇,上挂下联,要言之成理。
猜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思维高潮。
《伤仲永》中,有一句:“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先人”,注释上是“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如果这句翻译为“我跟从死去的父亲回家”便不合情理。
学生相互讨论,猜测,交流,很快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我跟从现已去世当时还健在的父亲回家。
”猜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如读到某处觉得不易理解,可以姑且存疑。
有的读完全篇即可理解,有的读完了全篇,前后联系也可推出正确的结论。
这“推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正是阅读一切文章的重要能力。
从文章的明示信息中,推断其中的隐含信息,这种“猜读”的过程,正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4、独立思考,学生默读。
在教师参与、组织、合作、指导下,完成了以上“三读”,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读顺了文章,疏通了字词句,掌握了内容,了解了主旨,应该说大体上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因为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所以质疑问难与品评鉴赏是一切阅读必不可少的环节。
学生读文言文也如此,如果能“疑义相与析”,岂非一大快事?从发展不平衡的角度来看,不同学生对一篇文言文总有自己的问题。
发现不了问题,可能是以上“三读”还未读到家。
对文中的美文美句,不同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品味。
相互交流,便可进入“美文共欣赏”的佳境。
在《伤仲永》一文教学中,一位学生的质疑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他认为,王安石对仲永这颗天才之星陨落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受之于天”而“不受之于人”,说明后天受教育的重要,这是不错的。
但“不受之于人”的直接原因,文中主要指“父利其然,不使学”,其实仲永自己也有责任,他为什么不思学习而求进取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出了其他同学的深入讨论,并冒出了一个更深刻的见解:一乡之秀才、邑人、“以钱币乞之”的富贵之家都有责任。
骂,会扼杀一个天才;捧,也会毁掉一个天才。
秀才们“捧”的结果,便是仲永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也就顺从父亲“不使学”而“不思学”了。
这样的质疑,教师会感到欣喜异常。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当然,也有枝节问题的质疑,但疑问无大小,能质疑,肯定比读后无疑要好得多。
《孙权劝学》一文中,老师提出孙权的话简明而有层次,中肯而态度亲切,请同学们鉴赏一下。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学会了分析的方法。
孙权的话,可分为三层意思:一是指出学习目的,二是指出“忙”不是不学习的理由,三是联系自己谈学有所得。
老师在参与合作中谈孙权的话对自己的启示:要学习孙权对症下药、亲切中肯地做思想工作的方法。
三、重视学习主体性,变教师逐句串讲为学生自主阅读实践告诉我们:地毯式翻译,逐字逐句的串讲这些通常的做法,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也违背了认知规律,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因此,在上文言文时,我总是抓住课堂时间,鼓励学生自读。
1.充分利用课前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先认真自读读课本,读课文下的注释,读课后的问题。
基本理解重要文言文字词、语句的意思;整体感知全文主要内容;根据文,体特点,选择角度,侧重理解。
2.课中师生完成翻译学生提交字词、语句理解难题,老师或其他同学帮忙解决;教师抽查重点字句,了解学生的自读情况、落实自读效果。
3.课尾师生总结巩固。
在临近下课的3~5分钟时,由学生回顾本堂课的学习。
总结学习内容,包括知识点、重点、已解决的或未解决的难点。
4.课后作业以巩固积累和应用为主,主要包括整理本课的知识点,概括本课的内容,记下本课学习的感悟。
学生说不全的再由教师总结。
事实证明,在课上坚持让学生自读,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读的良好习惯,学会自读的方法,获得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提高主动求知的信心。
四、拓展延伸,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是指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可以把古今的语言拿来比较,也可以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字和字、词和词、句和句、篇和篇都可以比较。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文言文教学也是一样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获得深刻的认识。
阅读的时候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比较。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文体相近或相同,或是同一作者的几篇文章进行比较教学,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学习《湖心亭看雪》与柳宗元的《江雪》比较。
五、多种形式整合,变单调学习为快乐体验整合的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把辩论、音乐、戏剧、表演、改编创作等形式与文言文学习整合起来,使它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快乐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1.讨论,分享合作的快乐。
在自读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根据难度的层次决定是否给予解答。
难度较低的问题,交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品尝合作的快乐,增强解决的信心。
2.改编,品尝创作的快乐。
文言文教材中,很多诗词往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把诗歌与音乐结合起来,应用现有的音乐为其谱曲,便能更直接、更快捷地把握诗词所要抒发的感情,更感性地领悟缠绵悱恻的情感。
教师可利用课堂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课文的内容,学到改编、创作的方法,品尝改编、创作的乐趣。
3.表演,体验收获的快乐。
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文字内容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感悟分角色进行表演,使其走进人物的内心。
在“走”的过程中,体验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各种表现,从而感知、接近、认识、评价人物的行为。
学生在观看“演”和亲自“演”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二度创作,对文章的知识点更熟悉一些,对人物的印象更深刻一些,理解就能更全面一些、把握的精神也就更具体一些,人物对自己的影响也会更深远一些。
这样,推动了学习学习文言文的热情,突破了教学难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文言文作为中国语文中的客观存在,有其几千年的历史实绩,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从某种程度上讲语文基础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对文言文的学习和吸收。
面对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始终体现启发点拨和探究思考,想方设法促进学生从怕学文言文到爱学文言文,进而会学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