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中,对于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应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同时进行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设计同时:在项目的整体设计过程中,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应与主体工程设计同时进行,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从职业病防护的角度考虑,合理设置通风、排风、除尘等设施,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2. 施工同时: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应与主体工程的施工同时进行,确保施工现场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能够及时建设完成。
施工过程中要注重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质量控制,确保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 使用同时:在项目的使用过程中,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使用应与主体工程的使用同时进行,确保工人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职业病防护。
使用过程中要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通过建立和执行“三同时”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和使用质量,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在建设项目中,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工作,落实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
第 1 页共 1 页。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04
05
验收标准:国家法 律法规、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等
验收结果:合格、 不合格、整改后
复验等
06
验收记录:记录验 收过程、结果、整 改情况等,作为项
目档案保存
验收结果与整改
验收结果: 合格、不合 格、整改后 复验
01
整改期限: 根据整改要 求,确定整 改期限
03
02
04
整改要求:针 对不合格项进 行整改,确保 符合相关标准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加 0 2 强安全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安全设施建设:按照设计要求,建 0 3 设安全设施,确保施工安全
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按照设计要求, 0 4 建设职业病防护设施,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过程管理: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安全检查与整改: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0 5 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0 6 发现问题及时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验收标准与要求
验收标准:符合国家法 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设
计要求
验收结果:合格、不合 格、整改后复验
验收要求:安全设施与 职业病防护设施齐全、
有效、可靠
验收程序:自检、初检、 复检、终检
验收记录:记录验收过 程、结果和整改情况
04 设计验收:对优化后的设
计方案进行验收,确保符 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 准,满足安全设施和职业 病防护设施的要求
3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施 工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施工组织与安全管理
施工组织:明确施工任务、进度、 0 1 资源配置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范文(4篇)

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范文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体现“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保证我厂建设项目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控制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改善劳动条件以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更好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发生,制定以下制度。
1、在我厂新建、改扩建、续建等建设项目的设计时,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护措施,防止有害因素对工作场所的污染,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有害因素,也应采取综合预防、治理措施,尽量使设计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2、建设项目的设计时,厂主管部门应委托有资质认证的评价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卫生评价,当需要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和配置卫生辅助设施时,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使之符合卫生要求。
3、对一般职业危害场所建设项目要求:⑴立项时要对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的种类及其分布、浓度等卫生标准规定的项目全面地做出预评价;⑵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一般职业危害预评价的内容;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控制效果的评价。
⑷建设项目竣工后要将项目中有关职业卫生防护要求的内容报送有关卫生监督机构审查。
4、对主要职业危害场所建设项目要求:除要做到上述一般职业危害场所建设项目的四项要求外,还须做好主要职业危害场所防护设施竣工后的验收工作。
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范文(2)一、前言职业病是指长期从事特定的职业活动导致的各种疾病,其危害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建设项目中的职业病预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此,本文将介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的范本,以供参考和借鉴。
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范文(3)1. 法律法规要求本项目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要求进行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规定,项目方必须实行“三同时”制度,即设计、施工、投产三个阶段的危害因素控制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同时进行。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三篇)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中,确保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与工程建设同时进行、同步推进、相互配套,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 同一计划。
即在项目计划中,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要与工程建设同步考虑,包括安全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规划、设计等。
通过项目计划的编制,确保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2. 同一设计。
在项目设计中,职业安全卫生要与工程设计相结合,将安全要求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纳入到工程设计中。
确保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
3. 同一施工。
在项目施工中,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要与施工管理同步进行。
包括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作业环境的监测和控制、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等。
确保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
通过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水平,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促进工程建设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协同发展。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二)是指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进行职业安全、职业卫生和职业环境污染治理的管理。
这一制度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同时保护环境。
具体来说,职业安全指的是对工人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和安全隐患进行预防和控制,包括对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对工作过程中的危险操作进行规范和监督,以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职业卫生指的是对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物质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包括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和处理,对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保护,以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职业环境污染治理指的是对工作场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进行治理和控制,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理和排放进行监控和管理,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实施和监督。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工人在工作过程中的伤害和疾病,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一、目的明确建设项目评价制度的目的、依据;明确建设项目范围;确定项目评价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明确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预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要求;明确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效果评价的时间进度安排和具体要求;明确哪些评价报告应进行报送备案。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二、术语和定义(一)建设项目:指新建、改建、扩建的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
(二)“三同时”制度: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建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投资应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危害一般、职业病危害较重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
三、职责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实施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管理;财务部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资金的有效投入,安全环保部是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监督管理部门。
企审部、党群工作部按照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要求在职责范围内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实施督察。
四、工作程序(一)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编写职业卫生专篇,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二)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负责人应当组织外单位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评审工作,并形成评审意见。
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评审意见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对最终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合规性负责。
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中,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同步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职业病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职业卫生设施的建设的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建设项目中存在着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职业病“三同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通过采取合理的工程、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工接触危害因素的机会和程度。
职业病防治设施建设:建设项目中要求建立相应的职业病防治设施,包括防护设备、监测设备、清洁设备等,以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
同时,还要设立职业病防治机构,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完成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卫生设施建设:建设项目中还要建立职业卫生设施,包括洗浴、更衣、餐饮、休息等设施,以提供良好的劳动条件和休息环境,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制度对于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管理要求。
通过建立和实施这一制度,可以有效保护职工的职业健康,降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质量,促进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第 1 页共 1 页。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管理,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和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建设项目,包含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第三条定义1.安全设施:指为防备和减少事故发生以及保护职工人身和资产安全而建设的设施,包含安全防护栏、警示标志、防护网、安全帽等。
2.职业病防护设施:指为防备职业病发生和传播而建设的设施,包含通风设备、除尘设备、防护手套、防护面罩等。
3.三同时:即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施工组织的管理同时进行。
第二章安全设施管理第四条安全设施确实定和建设1.相关部门应依据项目特点和施工需要,订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管理方案,并依据该方案确定安全设施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位置。
2.施工单位负责依照管理方案的要求建设安全设施,并确保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3.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要与专业安全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安全设施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第五条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更新1.施工单位应订立安全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明确维护责任人和维护周期。
2.安全设施维护责任人应定期检查安全设施的状态,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施。
3.安全设施应依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得到满足。
第六条安全设施的使用1.全部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需正确使用安全设施,不得随便更改或移除安全设施。
2.施工单位应供应充分的安全设施,并向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正确使用安全设施。
3.相关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设施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检查情况。
第三章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第七条职业病防护设施确实定和建设1.相关部门应依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订立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管理方案,并依据该方案确定设施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位置。
2.施工单位负责依照管理方案的要求建设职业病防护设施,并确保设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三篇)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职业卫生管理的三个方面:设计、施工和运营同时进行管理的制度。
1. 设计阶段:在项目设计阶段,要考虑职业病防治要求,确定合理的职业卫生设计方案。
具体包括:- 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评估和确定:在设计过程中,要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规定,评估和确定项目所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和防护措施。
- 职业卫生设施和设备的规划和设计:在设计方案中,应包括职业卫生设施和设备的规划和设计,如通风系统、防尘设备、防护设施等。
- 职业卫生技术要求的制定:在设计方案中,要制定职业卫生技术要求,明确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需遵守的职业卫生措施和规范。
2. 施工阶段: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具体包括:- 卫生防护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工人使用必要的卫生防护设备和工具,如呼吸器、防护手套等。
- 职业卫生检测和监测的进行: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和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增加其职业卫生意识和技能水平。
3. 运营阶段:在项目运营阶段,要持续进行职业卫生管理和监督。
具体包括:- 定期检测和评估:定期对运营阶段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运营过程中的职业卫生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记录和归档相关的职业卫生信息和数据,供后期参考和分析使用。
- 不断改进和优化:根据职业卫生管理的实践和经验,不断改进和优化管理措施,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通过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二)职业卫生是指对工作场所环境、劳动过程及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科学研究和综合管理的一门学科。
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建设项目中必须要制定并严格执行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5篇)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包括试运行)或投产使用,简称“三同时”。
在建设项目设计施工阶段做好职业危害预防工作,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控制职业危害源头最重要的措施。
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1.目的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备等“三同时”评审、验收的内容和有关要求。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部门的项目“三同时”管理。
3.责任者安全部、保卫科、工程部、建设项目单位。
4.程序4.1“三同时”的定义:指生产经营单位在新、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职业健康与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
4.2“三同时”评审4.2.1建设项目设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职业健康危害和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准备并提供下列资料,报安全部、环保部。
4.2.1.1建设项目名称、工艺流程图、工程选址位置平面图,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程度、职业健康危害以及安全问题的说明书;4.2.1.2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任务书或建议书;4.2.1.3采取的预防措施及可行性技术论证报告。
4.2.2安全部、环保部对建设项目的报审资料审核后,组织召开“三同时”评审会,建设项目设计部门、环保部、工程部、基建科、中央研究所等部门同时参加。
4.2.3在评审会上由建设项目设计部门向参加评审的各主管部门介绍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情况、职业健康危害和安全问题及采取的具体措施。
4.2.4安全部、环保部、工程部分别就安全、环保、设备等方面作出评审意见。
只有全部通过方可进入项目建设。
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是指在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必须同时进行项目建设、环境治理和职业卫生设施配置。
具体来说,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三同时要求如下:
1. 项目建设同时进行:指在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要同时进行职业卫生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以确保在项目运行阶段能够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
2. 环境治理同时进行:在项目建设的同时,要同时对职业病危害的环境因素进行治理,如对有害物质的排放进行控制,对工业噪声进行隔离等,以减少职业病危害的产生。
3. 职业卫生设施配置同时进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同时配置职业卫生设施,如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设备,提供职业卫生培训等,以保障工人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通过实施“三同时”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
第 1 页共 1 页。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3篇)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防治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的建设项目。
二、要求1、煤矿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2、煤矿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编制预评价报告。
3、煤矿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4、煤矿建设项目完工后,在试运行期内,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2)是指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职业卫生管理进行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职业卫生风险控制和职业健康保护工作与施工进度相适应。
具体来说,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同步规划:在项目规划阶段,需对职业卫生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中。
2. 同步设计:在项目设计阶段,对职业卫生进行设计,包括设计合理的工作场所布局、通风设施、防护设备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职业卫生要求得到满足。
3. 同步施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将职业卫生管理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工人的职业健康得到保护。
通过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可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减少职业病风险,保护工人的健康权益。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是保障建设项目工作场所健康安全的重要设施之一。
为了更好地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的要求1. 设计同时: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必须充分考虑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合理设置和布局。
设计应符合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通风、消防、照明等设施的设计。
2. 施工同时:在施工阶段,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应规范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建设。
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设施的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
3. 投入使用同时:在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完毕后,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必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四、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的具体措施1. 设备设施的选择与购置(1)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备设施选择。
(2)购置的设备设施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健康、环保等要求。
2. 设备设施的安装与调试(1)设备设施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
(2)安装完毕后,对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3. 设备设施的维护与保养(1)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和功能的正常。
(2)定期检查设备设施,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4. 设备设施的运行与检查(1)设备设施的运行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严禁超负荷运行。
(2)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5. 设备设施的管理与使用(1)建立设备设施管理档案,记录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维护保养情况等。
(2)设备设施的使用必须按照规定操作,严禁乱用、私拉乱接。
六、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 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明确各相关部门、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
3. 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三同时”制度
1、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中,必须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尘肺病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认真按照建设项目煤矿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的规定,以保障职工安全健康为目标,以控制职业危害、降低职业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为重点,将所有涉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纳入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建设项目施工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规划发展部负责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煤矿职业危害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完成后,应当按规定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书》,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申报材料。
3、在建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煤矿职业危害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与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运行12个月内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为落实单位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工作,使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本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的规定,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并建立单位的“三同时”备查档案。
二、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必须按照本制度进行落实。
三、本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根据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不同,严格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的各项工作程序。
1.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或者较重的建设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负责人应当组织具有职业卫生相关专业背景的中级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或者具有职业卫生相关专业背景的注册安全工程师(简称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验收),并形成是否符合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的评审(验收)意见;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负责人应当组织外单位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评审(验收)工作,并形成评审(验收)意见。
2.单位应当在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前编制验收方案,并将验收方案于验收前20日向管辖该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书面报告。
3.单位应当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工作过程形成书面报告备查,其中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当在验收完成之日起20日内向管辖该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4篇)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等各个阶段同时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是为了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
一、建设单位的职责建设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要求,制定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具体职责如下:1.明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规划要求和标准,合理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
2.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确定需要建设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项目。
3.组织建设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任务书,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和确认。
4.组织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方案有序开展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工作,并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
5.在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检验和验收,并确定其使用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6.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二、设计单位的职责设计单位应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制定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方案,并保证其合理、可行。
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和标准。
2.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技术论证。
3.设计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图纸和施工图,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方案进行复核,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处理设计变更和问题,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施工单位的职责施工单位是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主体,应按照设计方案和要求进行施工,并保证施工质量。
具体职责如下:1.按照设计方案和要求,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工作。
2.组织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保证其质量和合格。
3.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遵守相关的法律和规定。
4.按照施工图纸和要求,进行施工和安装,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质量和可靠性。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5篇)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
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二、用人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
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实行分类监督管理。
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分为职业病危害一般、较重、严重三类建设项目。
(一)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用人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二)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四、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
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用人单位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
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六、用人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申请书;(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三)用人单位对预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四)职业卫生专家对预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机构的资质证明(影印件);(六)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职业危害防治“三同时”制度(5篇)

职业危害防治“三同时”制度一、目的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护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订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施工生产单位。
二、术语和定义建设项目――是指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三同时――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管理职责1、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2、企管科是建设项目职业危害控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项目“三同时”各项管理工作。
3、安全监察站是职业卫生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对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进行监督和检查。
4、各施工生产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
5、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四、一般规定1、对可能产生一般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设施“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的卫生审核,设计阶段应当进行防护设施设计的卫生审查,竣工验收时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防护设施的卫生验收。
2、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3、矿属施工生产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
4、矿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合同制工人、农民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特制订本制度。
一、总则
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
2、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
3、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4、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依照本办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
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1、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⑴建设项目概况;
⑵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的分析和评价;
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类型分析;
⑷对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技术分析和评价;
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及有关制度建设的建议;
⑹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建议;
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结论。
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
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3、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申请书;
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⑶建设单位对预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
⑷职业卫生专家对预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
⑸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机构的资质证明;
⑹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审核同意后,建设项目的选址、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办理相应的备案或者审核手续。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1、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2、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会同设计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完善,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实用性负责。
四、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进行。
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超过180日。
4、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的情况和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没有进行试运行的,应当在其完工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5、要为评价活动提供符合检测、评价标准和要求的受检场所、设备和设施。
6、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7、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完成之日起30日内根据职业危害的程度出具相关材料,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
五、部门职责
1、安全部负责联系具备资格的评价公司进行条件论证与安全预评价,并提供材料支持。
2、生产部负责联系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设计,并提供资料支持。
3、施工监督工作由安全部负责。
4、验收工作需要安全部与生产部共同参与,由安全部负责整理相关材料进行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