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坚持人性化

合集下载

学校人性化管理

学校人性化管理

学校人性化管理引言概述: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人性化管理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性化管理强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个人发展空间。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学校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1.1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匡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1.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个人差异,并与学生建立互信互敬的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1.3 开展情感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情感教育课程和活动,匡助学生提高情商,培养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

二、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2.1 创设舒适的教室环境:学校应提供舒适的教室环境,合理调节温度和光线,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和桌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

2.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校应建设丰富的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室等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不同学科和兴趣需求。

2.3 引入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应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3.1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匡助他们发展自身优势和潜力。

3.2 鼓励学生参预课外活动: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预课外活动,如社团、竞赛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3.3 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学校可以组织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和活动,匡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领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引。

四、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4.1 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4.2 学校与学生的沟通:学校应设立学生代表会议或者班会制度,与学生进行定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解决。

4.3 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学校应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资源。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一、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职学生的年龄段大多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成熟程度不同。

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成长空间,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措施,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德育工作。

例如,我们应该留意每一位学生的言谈举止、学习态度、性格取向等多方面的因素,制定针对性地教育计划。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展现自我个性,也使得学生更容易融入德育教育的实际操作中。

二、开展情感关怀情感关怀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德育手段。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特点,积极开展情感关怀,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针对中职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谈心、定期家长会、个别沟通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关怀。

同时,要在德育教育中打造舒适的学习氛围,营造愉悦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感氛围中,容易接受德育教育的知识和思想。

三、注重学科知识与德育的融合德育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思想教育的层面,对德育教育是没有助益的。

中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的方式。

教师需要通过融合学科知识和德育教育,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思维开放性,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不断拓展视野,逐渐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关注德育目标的兼顾性在德育培养中,往往同时存在着多种目标的兼顾。

例如,中职德育教育需要兼顾教育目标、职业目标、发展目标等。

在具体操作时,要注重不同目标的协调配合,兼顾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也要充分展现德育教育的独特性与魅力。

五、不断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德育管理机制是人性化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保持良好的管理态度,并制定相应的德育计划和评价机制。

同时,在德育工作中,要加强与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沟通,形成统一的德育教育大环境,发挥整体效果。

如何在教育中注重人性化和情感关怀

如何在教育中注重人性化和情感关怀

如何在教育中注重人性化和情感关怀在教育中注重人性化和情感关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社会进步的关键环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人性化和情感关怀。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教育中注重人性化和情感关怀。

一、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在教育中注重人性化,首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性格、兴趣和能力,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教学和培养。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情感关怀的关键。

每个学生都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怀,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困难和挑战的时候。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建立互信、互动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开展情感教育和实践活动情感教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和全面成长。

情感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和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四、注重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是实现人性化教育的重要手段。

课程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方法也需要灵活多样,尽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创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创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是实现人性化教育的重要保障。

学习环境要注重舒适和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学习环境要注重安全和卫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在健康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和成长。

结语在教育中注重人性化和情感关怀,是实现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应该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全面成长,创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实现人类的美好未来作出贡献。

“以德育人”的人性化管理

“以德育人”的人性化管理

“以德育人”的人性化管理德育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以德育人是指教育者用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观,为此就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学习、思考、理解、感悟。

净化自己的心灵,完善自我。

构筑自己良好的精神支柱,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人才,所以说“以德育人”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

一、德育的人性化是以德育人的保证教育是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育人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是为创造人的未来服务的。

德育教育的人性化就是要以“人”的标准去帮助、理解、善待人,所以把价值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要地位,将个性教育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教育的个性化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如何做好教育的人性化工作呢?一方面是人的本性要求。

教育的对象是人,必须将人的教育当成是教育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对自身的关怀。

现在的教育有人认为是社会的附属物,直接把社会对人的要求定为教育的目的,却忽视了教育过程中对人性的培养,只重视人类资源的开发,忽略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即教育的物化比较严重。

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探讨如何加强人性的教育。

另一方面,德育的人性化是符合教育的本性,德育的意义就是完善人的人格,实现受教育者的个性张扬和自我超越,这也是新时期中国的德育改革和创新的基础,德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就是以人性为重的做人教育,这就需要真诚的人性互动、心灵沟通,教育者只有通过人性化的教育,才能促使人内心深处的人性的真善美的精神得以萌发,才能真正使人自然、和谐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德育观认为,要承认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德育才会被作为一个客观的、不以教育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活动过程。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职德育教育作为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人文修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不断被人们关注与重视。

然而,现实中德育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却也不容忽视。

其中一大问题就是德育教育的机械化问题。

在德育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与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德育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人性化关怀,这导致了部分中职学生的情感冷漠、行为偏差等问题的出现。

对于如何改善中职德育中的机械化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德育教育应具有人性化关怀,建立起温暖的心理辅导体系。

在学校的生活中,拥有一个情感关怀系统,对于中职生来说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辅导队伍,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及心理测评。

学校应该及时关注那些情感脆弱的学生,主动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烦恼,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下,中职生会更有勇气、更有动力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第二,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人本主义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应该将人本主义理念作为核心课程,对学生进行人文修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

学生应该在实践中体会人类的价值和尊严,并能够尊重并理解他人,关爱自己,珍惜人生。

这样的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人类社会和自身,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自我意识。

第三,德育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性,注重个性化教育。

德育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倾向和兴趣,并将其与教育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充分地认识到自我潜力,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强项,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达到全面成长。

在总结中,要想改善中职德育教育所存在的机械化,教育者可将人性关怀、人本主义、个性化这三个重要特征相结合,打造出富有内涵的德育教育体系。

只有如此,才能将中职德育教育变得更加注重留意和关怀学生的情感变化,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让中职生们能够愉悦地成长,更好地完成人生的使命。

中学德育管理人性化策略论文

中学德育管理人性化策略论文

浅谈中学德育管理的人性化策略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者来说,要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校和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同时要对学校进行恰当的定位,实施民主管理和人本管理,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校建设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教育管理;人性化;策略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学生的精神被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丰富的同时,心灵也被一些不良现象逐渐腐蚀,如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欺骗欺诈等等。

由于中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正处于转型期,有着很强的可塑性,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有着越来越多的因素影响着中学生的成长,因此对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作好定位,为人性化德育管理奠定基础以往的管理没有对学校进行恰当的定位,没有进行整体的规划,使学校没有特色,缺少生命力。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准确的定位,才能将教育管理做好。

学校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这样才能让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够很好地开展。

特别是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来说,更是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管理环境。

学校进行恰当的定位需要一定的步骤,首先是要把握社会的客观需要;其次是要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做好分析;最后是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

学校根据自身教育情况做好了恰当的定位之后,教育管理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得到较好的发挥。

二、新形势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状况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各种观念充塞在校园里,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

要想在教育方面进行较好的管理,就要对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1.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倾向于功利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注重自己的实际利益,追求倾向于功利化,没有把个人追求同对社会的贡献结合在一起,这样就使学生的素养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没有相应的动力,厌学情绪较大,辍学现象较为严重。

职校人性化德育教育思路

职校人性化德育教育思路

职校人性化德育教育思路本文作者:张学萍单位:上海食品科技学校德育发展到今天,其人性化发展方向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追求,是整个时代的呼唤。

众所周知,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转换德育理念是德育进行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我们进行德育改革并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既然如此,从事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学者们就必须了解现代德育理念的主要特征:以人为本,关怀人的德性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社会提出了“学会关心”这一理念。

该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教育人性化的走向,预示了教育关怀人的发展的趋势。

纵观我国近二十年以来教育理论界的研究成果,许多学者都对主体性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就是因为该理论将传统教育中一直受忽略的群体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主体性教育理论从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诉求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将理论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

这一切都使得德育人性化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我们为何在今天要提倡德育人性化?这得从道德教育的目的谈起。

道德教育是使人向善,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从而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德育不是简单的以上对下的说教,而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

它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关于生命真谛的理解、人的情感体验的分享、人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必要的文化修养等。

所有这些德育的内容都体现了德育人性化的必要性。

德育人性化理念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由灌输走向对话。

班主任德育工作需要从传统的灌输走向对话,由单向影响转为双向互动。

对话体现了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的关系和相互尊重的地位。

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的沟通,能够在相互理解和对真理的共同探索中一起进步和成长。

马丁•布伯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学生铸造我,我的业绩抟塑我。

”①这说明了德育影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向的。

按照现代观念,德育是两代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悦纳、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中职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大多数学校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心理健康、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具有独立人格和健康人格的人,同时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实现人性化,走出一条符合学生个性、偏好和需求的德育教育之路。

一、倡导以人为本中职德育教育要想实现人性化,必须以人为本,即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求。

在德育教育中,学校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教师要满足学生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需求,关注他们的成长状况,倡导学生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认真考虑自己的个人价值和意义,积极面对生活和具体问题,在自我认识和发展中来实现人格完善和素质提高。

二、注重教育方式多样化德育教育的方式不应该是固定的、僵硬的。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实现人性化的德育教育,比如集体活动、静心体验、互相沟通交流、榜样的引导等等。

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好的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动力,同时也要倡导注重个人发展,保护学生的隐私权,同时积极开展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和力度。

三、尊重学生个性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习惯,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其实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育中给与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认识和发展。

同时,在德育教育中,学校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让学生在个人的发展和集体的构建之间找到平衡点。

四、注重互动交流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成长进程,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情况和需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同时,在德育教育中,学校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认可和支持,从而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去。

中小学如何构建人性化学校德育体系

中小学如何构建人性化学校德育体系

中小学如何构建人性化学校德育体系如何构建中小学人文学校德育体系目前,中小学德育研究远远不及教学。

教师的道德教育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中小学无数道德教育的出现。

眼睛没有任何东西,眼睛缺乏人文关怀,甚至使用不道德的手段进行道德教育。

阻碍学校的健康发展。

如今,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德育应在充分重视人性,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构建人性化的学校德育体系。

赵文兵认为,人性化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理解人的心理和需要,尽可能地考虑每个人的利益,而不是把人当作机器,做牲畜和奴隶;尊重和关怀人性,它充满了人情味。

和人的精神;它营造了一个温暖,和谐,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人性化道德教育符合人性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1]。

一,选择理论依据正确选择道德教育理论是构建人文学校德育体系的关键。

当代教育理论蓬勃发展。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校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每个都有自己的优势,促进了学校教育。

但是,有必要选择人性化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

首先,在人文学校建设德育体系的历史背景是正在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具有科学发展观的高素质人才。

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生态道德教育(刘静宇)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背景奠定了基础。

我们必须把学校道德教育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中去考虑。

这一宏观愿景将使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其次,多元智能理论(Howard Gardner),学校的道德教育等级和学生成长有明显的阶段(傅安平)。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差异只有差异。

学校道德教育等级理论认为,学校道德教育有四个不同层次,即行为规范教育,学习规范教育,理想教育和心理调适。

学生成长的明显阶段意味着学生的成长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盲目期,自治期,觉醒期和成熟期[2]。

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实际上并不到位,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处于边缘地位。

负责道德教育的校长通常被认为是闲着的,只能管理纪律和健康。

正因为如此,道德教育工作者没有形成任何人。

以人为本 师德师风建设的人性化路径

以人为本 师德师风建设的人性化路径

以人为本师德师风建设的人性化路径在教育领域,师德师风的建设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的师德师风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师德教育方式往往以规章制度为主导,缺乏人性化的关怀和引导。

本文将以人为本的角度探讨师德师风建设的人性化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良好的教育氛围对于师德与师风的建设至关重要。

教育机构应该致力于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为教师提供全面的发展支持。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机构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以满足教师的专业需求。

这包括提供最新的教学资料、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践机会,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2. 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不仅要注重教学成果,还要关注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

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师风建设。

3. 提供专业发展机会:教育机构应该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供专业发展机会。

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进而提高师德师风的质量。

二、注重个体的情感需求人性化的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要注重教师个体的情感需求,关怀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做法:1. 提供心理支持:教育机构可以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为教师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如果能够得到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将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2.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教育机构应该建立起师生、师师之间交流的平台,促进信息的畅通和交流。

及时了解教师的问题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3. 鼓励自主发展:教育机构应该鼓励教师进行自主研究和教学创新,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这样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师德师风的质量。

三、倡导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尊重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尊重是人性化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1. 建立平等的沟通方式: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需求,倾听学生的心声。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随着中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学校德育教育逐渐受到关注。

中职德育的特点在于,要将一份理性和一份感性相结合,将德育教育常规化和人性化相结合。

本文将探讨中职德育如何做到人性化。

一、人性化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中职德育教育要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要更注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如开设课后情景剧等,使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和参与感。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服务,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二、以学生为中心中职德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为人处世,注重学生自身的思维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培养。

要采用关爱式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和潜能,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完善的个性化的教育。

在教育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价值观、习惯和生活方式而不是强行灌输,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和自由的学习者。

三、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在校园里营造和谐、平等的友好氛围是中职德育必备的环节,要建立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师生关系。

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要时刻考虑学生的感受和需求,让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教育管理和服务。

要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的纽带作用,促成校园和谐氛围的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同时,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正确认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和在家庭的关爱呵护之下,全面成长。

四、合理化的课程安排中职德育教育要坚持合理化的课程安排,避免过于强调学习成绩,要坚持以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建立流动的课程系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学校注重开展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总之,中职德育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做到理性和感性的融合,注重人性化,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和合理化的课程安排。

能够让学生在身心全面发展的同时,养成高尚情操和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注重德育教育的同时,也不会忽略学生的人性和兴趣,达到教育和人性化的完美结合。

探析中职德育人性化改革的有效途径

探析中职德育人性化改革的有效途径

探析中职德育人性化改革的有效途径中职教育是一门双重任务的教育,除了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也要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中职教育的德育工作也需不断的完善与改进。

近年来,中职德育人性化改革已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建立人性化教育理念、确立德育责任意识、深化德育实践和强化师生互动四个方面探讨有效的改革途径。

建立人性化教育理念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往往注重教育的刚性化和规范性,但这种教育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因此,中职教育应该倡导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异质性和个性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成才途径,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进而成为有道德观念、有创造素质和有发展动力的人。

确立德育责任意识中职教育的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教师和管理层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因此,中职教育需要在广泛宣传德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明确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德育责任,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社会责任感,在教育全过程中不断强化德育价值观的灌输,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吸收道德素质方面的知识和思想。

深化德育实践德育的教育重点是实践性,因此,中职德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深化德育实践。

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集体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和感悟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道德体系。

此外,还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与社会各种资源合作,如企业、社区等,让学生接触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增加学生的经验、提升学生的技能和素质,为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奠定了基础。

强化师生互动中职德育改革的有效途径还包括强化师生互动。

在教育教学中,中职教师应该把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用实例和案例讲解道德规范,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

中职教育还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促进学生之间更好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道德教育。

学校人性化管理措施

学校人性化管理措施

学校人性化管理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这些措施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和有益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学校人性化管理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的方式。

一、创建和谐的校园氛围人性化管理的第一步是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社团、课外活动等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学校还应该定期举办各种培训和讲座,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交技巧培训,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二、灵活的课程设置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灵活的课程设置。

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三、鼓励创新和探究精神学校人性化管理的一个关键点是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精神。

学校可以提供各种实践和研究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社区服务等活动。

此外,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创新资源和设施,如实验室、图书馆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适应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网络课程,提供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节奏学习。

此外,学校还应该提供个别辅导和学术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引入科技手段现代科技手段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人性化管理。

学校可以使用在线考试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工具,为学生提供更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设备,创造更有趣和互动的课堂氛围。

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人性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可以开设体育课程、兴趣班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

同时,学校应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七、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对于中职教育来说,德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德育却常常被过于功利化和机械化的评价所左右,缺乏人性化的关怀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如何使中职德育更加人性化,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与个性发展。

中职德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人性化的德育首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体验,通过提供温暖的关怀和友善的交往,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兴趣。

德育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与疏导。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文艺汇演、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在开心快乐中感受到德育的力量。

中职德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

人性化的德育不仅仅是从道德和品德方面进行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兴趣社团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格。

学校可以与社会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就业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与发展空间。

中职德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人性化的德育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差异化的教育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发挥他们的个人优势。

学校可以开展个性化辅导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发展路径和支持。

中职德育应该强调实践和应用。

人性化的德育要注重实践与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身体力行,让学生将道德原则和规范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学校可以加强实践教学,开展一些道德实践活动,如社区环保、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从实践中领悟道德原则,并体验到道德行为的乐趣与意义。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职业训练和竞赛活动,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道路选择能力。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中职德育人性化是指在中职教育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正直诚信、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品德和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中职教育中实现德育人性化。

中职学校可以从课程设置上入手,加强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力度。

德育人性化要求强调实践性、生活性和个性化,学校可以因地制宜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主题,如社交礼仪、健康教育、家庭关系等,通过投入身临其境的情景教育,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中职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培训和教学指导。

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德育效果。

学校可以通过培训课程、教学观摩、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了解德育教育的最新理念和方法,并帮助教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中职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校园文化是德育人性化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塑造校园的价值观、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形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德育文化节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自尊自爱、友善互助的行为准则。

第四,中职学校应注重家校合作,实现德育人性化的全方位培养。

家庭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与家庭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家访活动,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和德育情况,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学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起学校、家庭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合作。

中职学校应积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提供综合保障。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德育人性化的重要基础,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

学校可以开设体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健康检查和心理辅导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实现中职德育人性化需要学校从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校园文化、家校合作和学生保障等方面入手,注重个性化培养、实践教育和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德育教育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正直诚信、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品德和能力。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

中职德育人性化探讨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在过去常常被忽视,被认为只针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

如今的中职教育已经逐渐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学生的人性化教育。

人性化的德育教育,首先体现在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上。

传统的中职教育注重纪律和秩序,过分强调师生间的权威关系。

在人性化的德育教育中,应更加注重平等、尊重和关爱。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机制,尊重学生的权益和个性,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学生在受到尊重和关怀的也会更加尊重和理解老师,能够更好地与老师合作,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性化的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意识。

传统的中职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但在人性化的德育教育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等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社团、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锻炼能力和展示才华。

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使他们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

人性化的德育教育应该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学生在感受到个性化的关怀和支持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也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中职德育教育的人性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意识以及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成为具有良好素养和专业能力的社会人才。

如何在教育中体现人性化

如何在教育中体现人性化

如何在教育中体现人性化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未来。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以人性化为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那么,如何在教育中体现人性化呢?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也都是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的。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承认并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体验,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他们。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关注和尊重,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我们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课外讲座、实践活动、游戏学习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学校中,我们还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爱和支持,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开心。

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自己的时间内自由地学习知识。

而创新思维能力,则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重要素质之一。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有创造力的未来人才。

四、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和体验的交流。

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的交流、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在他们最需要支持和陪伴时有人在身边,这样才能建立更为健康和美好的师生关系。

总之,教育应该以人性化为基础,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人性化管理,班级德育工作的尝试

人性化管理,班级德育工作的尝试

人性化管理,班级德育工作的尝试人性化管理,班级德育工作的尝试学生是人,既然是人,自然也有七情六欲,自然拥有做人的尊严,也应该享受做人的快乐。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影响学校、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学生这个人的主体居于首要地位。

运用人性化管理手段适合当今社会、满足当今学生的心理需求,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又说:“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他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管理的艺术不在于压制和传授,而是在于诱发激情。

因此,教育的艺术在于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要信学生、关心学生。

一、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原因1.人性化管理,是时代的呼唤也许年龄稍长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记忆:一个雷锋的故事能召唤孩子们追求崇高;一本《红岩》能激励孩子们敬仰先烈;一篇《钢铁是怎样灯炼成的》能感动得孩子泪流满面。

那时候的孩子是一张白纸,教育就是神话,给他画上什么颜色就是开什么花。

斗转星移,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传媒的到处开花,网络时代已经到,孩子接受的不再是堂的纯洁,孩子梦幻的不再是遥远的高尚。

鱼目混珠、红白不分的网络游戏和追求利润至上的影视化令孩子茫然若失、无所适从。

在孩子面前,我们的教育不是神话,而变成了“笑话”。

传统教育手段遭遇尴尬。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者针对学生的心理,把教育意图不露痕迹地融合于管理之中,让美与丑的概念逐渐内化在孩子的心中,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崇尚真善美。

因此学校、班级实行人性化管理,有机而批判地融合儒家化和西方化,有利于学校、班级的德育建设,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人性化管理,与新程接轨上个世纪末,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基础教育堂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中国基础教育新程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彻底终结精英教育与应试教育,培养个性健全的高素制裁人才,从而凸现了它的全新的程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仅仅再是一句动听的教育口号,它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洋溢浓郁的人精神,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与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价值取向应该成为新程观的必然取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坚持人性化
【摘要】德育环境的变迁导致德育目标、内容和手段等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对现阶段中学德育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学生培养成适用于时代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性化中学德育学生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的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加强中学德育有助于更好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一、现阶段中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北宋时期司马光曾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

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

现实德育教育中的实效性却不尽人意,存在着各种问题:
1.德育内容偏离实际,抽象空洞,以政治思想教育来代替德育,
忽视学生作为一个人本身的人文和人格修养的营建;2.德育方法单一,简单灌输相对固定的道德原则和美德,脱离了学生接受和内化的过程;3.德育定位缺乏实质性,以成绩来衡量老师,用分数来评价学生;4.德育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存在突出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摆脱当前教育的困境,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呢?我认为主要的突破口在人性化教育。

二、“人性化”的内涵
人性化是指让技术和人的关系协调,即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

具体内容,包含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等等。

卢梭认为,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自身的关怀。

人性化的教育,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

德育教育的人性化就是要以“人”的标准去帮助、理解、善待人,所以把价值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要地位,将个性教育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

三、“人性化”在德育教育中的贯彻
如何做好教育的人性化工作呢?教育的对象是人,必须将人的教育当成是教育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对自身的关怀。

另一方面,德育的人性化是符合教育的本性。

德育的意义就是完善人的人格,实现受教育者的个性张扬和自我超越,是以人性为重的做人教育,这
就需要真诚的人性互动、心灵沟通,促使人内心深处的人性的真善美的精神得以萌发,真正使人自然、和谐的发展。

教育应促进人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益的人。

时代在发展,教育的人性化也越来越被重视。

湖北省教育厅曾转发教育部通知:允许中小学生上课时间上厕所,同时可适当错开放学时间。

对低年级学生不再过分强调过快的集合速度。

杭州的一所小学还同学生签订合约,尊重学生的各种权利等等。

教育的人性化,说到底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这也是一切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一)实现人格化塑造
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

德育是做人的工作,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要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二)实现德育方法的优化创新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

新形势下,德育的途径应该体现多样化、人性化。

人性化的德育可以震撼人的心灵,使人终身受益。

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

要变被动为主动,变外力为内力,变自发为自觉。

因为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只有主体充分参与求,双向互动,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学生心里去。

通过各种途径,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教育思想,触动身心,关爱成为真实的行动和发白内心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培养起积极的道德行为。

(三)道德教育回归生活
德育应该从生活开始,回归生活。

这就要求德育应更多地关注每
一个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尊重学生的需要;德育应从封闭走向开放,更多地强调回归生活、实践体验,淡化教育痕迹,使德育入耳入心。

叶圣陶认为:“德育必须通过生活实践来实现。

”通过各种方法让他们体会真正的伟大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空洞的说教是难以深入心灵的,其效果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四)多方位育人实现德育的人性化
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

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之间要相互沟通。

对学生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

学校要主动和经常性地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组织开展一些有益于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素质的活动。

重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家访、校园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和支持学校的管理,从而着力推进德育的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构建立体德育网络。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切行为,应从人性化的轨道出发,关注具有生命意识的“人”的生存发展,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的中国,必将成为东方舞台的主角;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将成为人文的盛宴。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深化德育改革,回归人性,崇尚科学,培养适应21世纪的中华英才,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周培植:《走进高品质教育生态》,浙江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