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高二哲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二哲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二哲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哲学的定义与特点1.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世界、人生、价值等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和探讨的学科,通过理性和系统的思维方式来探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2. 哲学的特点:哲学是一种普遍性的、理论性的思考方式,它具有持续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哲学思考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内容包括自然、社会、人类、宇宙等领域。

第二节:哲学的产生与发展1. 哲学的产生:哲学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人类对世界和人生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文明都产生了各自的哲学思想。

2. 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和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古代的哲学思想到现代哲学,经历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第三节:哲学的研究对象1. 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宇宙、自然、社会、人类、价值、精神、存在等各个领域,哲学的研究对象极为广泛,包揽了一切人类思维能够涵盖到的领域。

2. 哲学的研究方法: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逻辑推理、分析、综合、批判等方法,哲学研究的方法是以理性和系统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

第四节:哲学的基本问题1. 什么是世界本质问题:哲学关注世界和宇宙的结构、本质和规律,探讨世界的起源和本质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2. 什么是人生意义问题:哲学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目的,探寻人生的意义是哲学思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3. 什么是真理问题:真理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哲学一直在探讨什么是真理以及如何达到真理。

4. 什么是道德问题:道德问题是哲学关注的又一重要问题,探讨什么是好与坏、正义与非正义以及人类应当如何行为等道德问题。

第五节: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哲学与自然科学关系密切,哲学的基本问题与自然科学领域有重叠和交叉之处,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为自然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哲学与社会科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对于社会科学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高二哲学复习提纲

高二哲学复习提纲

高二哲学复习提纲基础知识部分1.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反过来,哲学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2、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有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哲学史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解释、比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它正确地阐明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给人们提供了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在于它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历史唯物主义是最重要、最具革命性的部分。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具有可知性(解释、比较)整个世界是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的共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特性。

物质具有可知性,世界上只存在已被认识和有待于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可被认识的事物。

物质可以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3)从意识的本质和内容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6.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解释)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7、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l)区别:①二者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地特殊状态。

②二者性质不同。

运动是无条件、绝对、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8、规律概念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9、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含义: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基本特征:客观的物质活动;自觉、能动的活动;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哲学第一课复习题

哲学第一课复习题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的本义: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所以,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生活得更美好。

2、哲学的任务: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第二框题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二者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因此,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

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做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2)二者的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

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什么是方法论?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如图所示:人们对整个世界世界观总的看法根本观点用来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统一哲学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根本原则方法论根本观点(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知识的内容自然知识物理、化学、生物等具体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文艺、伦理、经济学、政治等思维知识心理学、逻辑学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1)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高考哲学复习知识点

高考哲学复习知识点

高考哲学复习知识点哲学是一门深奥而又宽广的学科,涉及到人的认识、存在、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作为高中学生备战高考的你,复习哲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将为你系统总结高考哲学复习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备考。

一、哲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问题1. 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对宇宙、人类和社会最一般最根本问题的探究。

2. 哲学的特点:理论性、系统性、批判性、超越性。

3. 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是什么?认识是什么?价值是什么?二、哲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1.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

2. 唯心主义:柏拉图、黑格尔。

3. 伦理学:庄子、孟子、尼采等。

4. 唯物论:黄帝、老子、亚里士多德。

5. 唯名论:黑格尔、马克思。

三、存在与本质1. 存在的概念:存在是事物的客观存在状态。

2. 本质的概念: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固有属性。

3.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存在决定本质,本质决定存在。

四、认识与真理1. 认识的概念: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和了解。

2. 真理的概念:真理是客观事物存在状态的正确反映。

3. 认识与真理的关系:真理是由正确的认识所构成。

五、价值与道德1. 价值的概念:价值是事物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意义所在。

2. 道德的概念:道德是人类社会行为准则的总称。

3. 价值与道德的关系:价值为道德提供了行为准则的依据。

六、人与自然1. 人的自然属性:人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

2.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要正确对待自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人的自由与决定论1. 人的自由概念:人的自由是指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主选择和决定行为的能力。

2. 决定论概念:决定论是指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和规律。

3. 自由与决定论的关系:自由与决定论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八、时间与空间1. 时间的概念:时间是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持续的度量标准。

2. 空间的概念:空间是物体存在的场所和位置。

3. 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哲学知识点汇总精编版

哲学知识点汇总精编版

⋯⋯⋯⋯⋯⋯⋯⋯⋯⋯⋯⋯⋯⋯⋯⋯⋯⋯⋯⋯⋯⋯⋯最新料介绍⋯⋯⋯⋯⋯⋯⋯⋯⋯⋯⋯⋯⋯⋯⋯⋯⋯⋯⋯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哲学是什么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对于世界观的学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表现世界观 ; 哲学也是对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致2、哲学与详细科学的关系:详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详细科学科学的进步推进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详细科学供给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哲学与时代精神(1)真实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属于文化范围,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应。

(2)真实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髓。

是因为它正确地反应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紧紧地掌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归纳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就。

(科学发展观是真实的哲学)4、哲学的作用(1)真实的哲学是社会改革的先导(哲学反作用于时代)①哲学批评旧思想和旧制度,更新人的看法,解放人的思想,唤起人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实验精神。

(批评功能)②哲学能够预示预示和指明社会的行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将来;动员和掌握民众,进而转变为改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塑造、引导功能)(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给人智慧,令人聪慧;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1、哲学基本问题: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内容:一是思想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一样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

二是思想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想可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一样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行知论。

3、思想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照:为何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一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碰到的和没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高二哲学知识点

高二哲学知识点

高二哲学知识点高二哲学知识点总结:1. 哲学的基本概念-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它探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基本问题。

- 哲学的分支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美学、逻辑学、政治哲学等。

2. 哲学的历史发展- 古代哲学:包括古希腊哲学、中国先秦哲学等,主要探讨宇宙的本源和人生的意义。

- 中世纪哲学:以基督教神学为中心,探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 近代哲学:启蒙运动时期,强调理性、自由、平等,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休谟、康德等。

- 现代哲学:关注语言、逻辑、科学方法,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萨特等。

3. 哲学的主要流派-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或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表现。

- 存在主义:强调个体存在的独特性和自由选择的重要性。

- 结构主义:认为社会和文化是由深层结构决定的。

4. 哲学的基本问题- 存在论:探讨存在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 认识论:研究知识的本质、起源、范围和限制。

- 价值论:探讨价值的本质和价值判断的标准。

- 伦理学:研究道德的本质、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

5. 哲学的方法论- 辩证法: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来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

- 逻辑分析:运用逻辑规则来分析和论证哲学问题。

- 现象学:关注事物的直接经验和本质结构。

- 语言分析:通过分析语言的使用来澄清哲学概念和问题。

6.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为科学提供方法论和价值论的基础。

- 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问题的深化和哲学理论的更新。

- 哲学与科学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7. 哲学与日常生活- 哲学思考帮助人们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 哲学提供道德和伦理的指导,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

- 哲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8. 哲学的实践意义- 哲学教育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 哲学研究促进社会文化的反思和进步。

高二哲学下册复习提纲

高二哲学下册复习提纲

高二哲学(下册)主要哲学原理和基本问题主要哲学原理认识论部分1、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世界观】: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2、认识是发展的原理【世界观】: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

因此,在深度上认识要不断深化,广度上认识要不断扩展,进程上认识要不断向前推移。

总之,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认识不断深化、扩展、推移认识(发展认识);坚持认识论中的发展观,反对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

3、实践决定认识原理【世界观】: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观】: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⑵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另一方面又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尤其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要善于把正确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

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原理【世界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哲学复习提纲

哲学复习提纲

哲学复习提纲辩证唯物论【考点扫描】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③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⑤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考点简析】一、哲学1.哲学与生活、时代的关系(1)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2)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何要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批判旧思想和旧制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未来、指明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哲学的内涵(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高二哲学期末复习

高二哲学期末复习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点总梳理期末复习:哲学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二部分考点按课时框架呈现必修四期末复习知识框架:第一课时(第一课和第二课)哲学相关第一课时哲学(学问?学说?科学?)必修四期末复习知识框架:第四课时(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四课时第八课发展必修四期末复习知识框架:第五课时(第十课)辩证否定观必修四期末复习知识框架:第六课时(第十一课和第十二课)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三部分考点详细梳理必修四期末复习:第一课时(第一课和第二课)哲学相关授课时间:2014.12.10 第一课:一个概念、三组关系一、一个概念:哲学的概念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二、三组关系1、哲学和世界观(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并非世界观都是哲学。

2、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观决定方法论;(2)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和具体科学(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一个基本问题和两个基本派别一、一个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为本。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二、两个基本派别:哲学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具体形态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和机器③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代表性观点:2、唯心主义:(1)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2)基本形态:①客观唯心主义:理念、绝对精神、道、上帝。

②主观唯心主义: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3)代表性观点: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高二哲学期末复习提纲

高二哲学期末复习提纲

哲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实践的关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史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5.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6.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7.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①主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作世界的本原。

②客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但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落后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①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高二期末哲学复习原理知识点精准校对默写

高二期末哲学复习原理知识点精准校对默写

高二期末哲学复习原理知识点精准校对默写..............................................................详细见PPT课件一、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1、自然界的客观性(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也要反对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4、意识的能动性作用原理: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原理(规律相关知识)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要求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2、真理的条件性与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及其方法论4、认识差异性原理:三、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其方法论:(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5)系统优化原理及其方法论: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2)事物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事物发展的途径)(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及其方法论:3.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2)a、运用矛盾基本属性分析A和B关系、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分析A和B关系。

b、运用对立统一观点的知识,如何处理A和B关系(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4)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7)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高二期末 政治选科班《哲学》复习重点

高二期末 政治选科班《哲学》复习重点

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上升性
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者螺旋式的上升
注意:1、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意味着人类没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 2、认识具有反复性,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 3、单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意味着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认识论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认识的特点 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
原理内容: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人们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方法论:
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 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元 探 索 世 界 与 追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辨证唯物论 认识论



唯物辩证法
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 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真理有客观性、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原理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物质决定意识 规律具有客观性
3、具体要求
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
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 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 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价值选择

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 值

《哲学》1-9课复习提纲

《哲学》1-9课复习提纲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 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 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它们都是客观的 物质的。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的 意识是物质社会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 在于它的物质性。
基本观点
认识论根 源
总体评价
主观 唯心 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
把人们认
(如人的目的、意志、 识世界离不开
感觉、经验、心灵等) 感觉夸大为世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 界的存在依赖
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 于人的感觉
观事物以致整个世界,
△局限 性:二者归根 到底,都是把 人的意识当作 世界的本原, 其根本观点是
客观 唯心 主义
《哲学概述》 一、哲学 (一)全面理解哲学的内涵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世界的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 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②世界观人人都有, 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
2、理解意识概念。 (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本质、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或意识是客观 存在的主观映象) 注意: (1)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 反映。 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的反映。 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 总结,以及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3、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 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是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 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 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B.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 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 ②意义: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 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P7)▲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2.哲学史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P8)▲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注意: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总之:哲学史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两方面内容(P10)▲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两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划分唯心和唯物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注: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否认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他们的观点为不可知论)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P12-13)▲唯心主义是以事实为世界的本源。

7.划分唯心和唯物的唯一标准(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8.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P16-17)▲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的反应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的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哲学对社会的变革作用:①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信任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它可以预见和致命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总之,任何反应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的社会的变革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A)(P18)▲阶级基础基础: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三个原因自然科学:代表性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理论来源: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的唯物主义第二单元:探索世界语追求真理10.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P29)▲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1.世界的物质性(B)(P28-30)▲自然界的物质性a.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顾虑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a.劳动的意义:①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②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③劳动是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12.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运动关系(A)(P3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哲学上的运动关系: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

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体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人脑是思维或经神运动的载体。

总之,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1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P3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注: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

原因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变化;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

因此,静止是有条件、暂时的和相对的!14.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B)(P33)▲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特点:客观的;不为人的意志而转移;不被创造;不被消灭;有一定客观条件的;▲规律是普遍的15.人是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的(B)(P33)▲在规律的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人类。

16.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C)(P33-3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修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按照……我们……。

一旦……,……就会……。

17.意识的本质(B)(P35)▲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一时的内容。

因此,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一时的活动器官。

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应。

客观存在的意识的原材料。

18.意识的作用(B)(P38-40)▲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意识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人在意识指导下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用于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萎靡……。

19.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P40-41)20.实践的基本含义(A)(P42)▲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①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1.实践的三个特点:(B)(P42-43)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2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P44-46)▲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发展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3.真理的含义,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A)(P46-49)▲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应。

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客观性。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设用的条件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就会变得谬误。

24.追求真理是个过程(C)(P48-49)▲认识具有反复性;具有无限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25.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A)(P54&P60)▲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26.联系的含义(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事物联系者的。

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部分成环节,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利息的有机整体。

27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B)(P54-57)▲联系是普遍的。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世界是个有机的整体。

▲联系是客观的。

练习时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离开事物的真实性,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联系是多样的。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的、间接地、内部的联系和外部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必然联系何不必然联系……。

我们往往忽略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把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几十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

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又要重识时务的比例条件。

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转移。

28.整联系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C)(P57-58)▲唯物辩证法的练习关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9.发展的实质(B)(P63)▲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0事物的发展史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A)(P64-65)▲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理想,客服就是物种的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走向灭亡。

新事物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因此,我们既要对新事物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出事其成长壮大。

做好迎难而上的………考验3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的意义(C)(P65-66)▲量变实质实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的根本性的变化.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滴一滴的小事做起…………都是不可取的3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A)▲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分析法,使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3.矛盾的含义(B)(P67)▲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34-3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A)(P69)▲矛盾的普遍性,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矛盾的特殊性,在于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具体有三种形式: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B)(P71-7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二者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两者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3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中心、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38.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B)(P73)▲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

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