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权利

合集下载

最新 论环境权的概念-精品

最新 论环境权的概念-精品

论环境权的概念;摘要:环境权是自然人享有适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的法律权利。

其主体限于自然人;其客体是环境生态功能;其内容是指向环境生态功能这一特定客体的利益群;其权能包括对良好生态功能的保有权、享受权等实体性权能和环境参与权、环境知情权、环境请求权等程序性权能,其中,环境参与权是核心权能。

关键词:环境权;概念;界定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环境权”这一概念以来,几十年过去了,然而,中外法学界对“环境权”的概念、内容、形态(种类)、属性等这些基本而又重要的理论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甚至有人提出了“环境权这个概念是否真的有必要?”的质疑[1]。

理论上的混乱、立法上的迟缓和司法实践中的被排斥,与学者们当初提出“环境权”时的热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有学者认为:“环境权难以操作和得不到法院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者在环境权研究中的乌托邦倾向和巫师化倾向”。

(注:周训芳教授解释说:所谓“乌托邦化”倾向,是指一些环境法学者提出的环境权理论过于理想化,他们所虚拟的社会理想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想图景,远离现实世界而难以被人们广为理解和接受;所谓“巫师化”倾向,是一些研究者完全脱离了法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常规,不将一定的学术规范和科学规范一以贯之于他们的研究中,此时采用此种规范而彼时采用彼种规范,一味地求新求异,从各种学科知识和人类经验中拼凑出了匪夷所思的环境权图案,宛如巫师作法。

(参见周训芳.环境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21.))笔者认为这个判断是切中要害的。

它确实反映了环境权理论研究中的一些现实。

如有的学者试图用环境权涵盖一切权利,将自然资源权、环境行政管理权、环境资源使用权,甚至国家主权等统统囊括其中;有的学者的著述中有意无意地混淆不同学科所用的概念,云里雾里,令人不知所云。

然而,环境权绝不应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权利“大杂烩”。

相反,它应当是一个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和环境法特征的独立的权利,即环境法上的权利。

环境知情权

环境知情权

三、环境知情权相关概念

环境知情权探究主要回答的是“何为环境知情权”。这是研
究环境知情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形散神 散。环境知情权的本体大致包括环境知情权是什么权,知什么情, 怎么知情,也即“权”、“情”、“知”三个方面。

(1)环境知情权之“权” 环境知情权是一项什么样的权利,我们需要先从整体上进行认识,

发生于日本的公害事件使日本民众对环境问题格外关注,环境知情权的相关立 法也相对比较完善。1997 年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是日本关于环境知情权的 最主要法规。该法不仅规定了参与权,还对环境知情权做了相应规定。在环境信息
公开方面,根据该法规定,在环境评价过程的不同阶段掌握的环境信息都要予以公
开。在救济上,该法还规定政府可在1个月内对规范文件进行公开复审。
环境信息应涵盖与环境相关的全部信息,不仅包括与己相关的环境信息,也包括与己无关的环境信 息,大到环境法规、环境政策,小到点滴生活中的环境常识。政府、企业等掌握着绝大多数的环境
信息,其天然地负有公开其掌握的环境信息的责任,一般情况下,政府全面掌握着环境法规政策,
理应主动公开,这也是环保宣传的重点之一,同样地,环境常识也是如此;特定情形下,企业对于 某些环境常识负有公开、宣传的责任。表面看,如此界定对环境信息掌握者过于苛刻,其实不然。
了解它的概念、理论基础及属性。

1、概念辨析 概念作为认识事物本质的最基本的单元,是相关逻辑思维的起点。
概念不清,大厦将倾。环境法学者对环境知情权概念所下的获得较多认 可的定义有如下几种:

学者们下定义时更多地侧重于从权利主体与客体两个维点。诚然,对权
利下定义时主体与客体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权利的完整定义不仅应包括权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六章 环境权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六章  环境权

20世纪80年代 《我们共同的未来》
《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的法律原则》
二、环境权的概念
环境权是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对其赖以生存、发 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所承担的基本义务,即 环境法律关系主体有合理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也有 合理保护环境的义务。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环境权是一种环境法律权利 环境权作为一种道德权利,是人的“应有权利”、 “与生俱来的权利”,是指人按其本质和生存需要所 应 该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作为一种环境法律权利,环境权是指基本环境法 律权利,即环境法律关系主体有合理享用适宜环境的 权利。
2.环境权主体和客体的广泛性 环境权的主体是指:环境法律规定的权利享有者 和义务承担者。 其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国家乃至 全人类,它既是一项个人权利,也是一项集体权利。 同时,环境权还是一项代际权利,其主体包括当 代人和后代人,地球不仅属于我们当代人,也属于我 们的后代,环境权应由当代人和后代人共同享有。 环境权的客体是指: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 务所指向的对象。环境权的客体包括人类环境整体。
(四)环境权是一种与多种基本人权或社会经济性法 律权利有关联的新型法律权利
第二节 环境权的类型
一、个人环境权
个人环境权即自然人的环境权,是指自然人享有 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也有保护适宜环境的义务。
在各种环境权中,个人环境权是最基础的环境 权,它不仅是单位环境权、国家环境权和人类环境权 的基础,而且是实现个人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 生存权、生命健康权等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其他基本权 利的必需条件。
《1995年芬兰宪法》第14条规定:“人人都负有 对大自然及其生态多样性、环境和我们的文化遗产的 责任。公共当局应当努力保障每一个人的良好环境 权,以及每一个人影响与生活环境有关的决策的机 会。”

共权:环境权之本质属性

共权:环境权之本质属性

共权:环境权之本质属性
共权是指每个人都享有自由、平等、尊严和权利,同时也存在共同责任和义务的一种
社会关系。

环境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它也是共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
权的本质属性包括:
第一,环境权是普遍性的。

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清洁、健康、安全的环境,而不是只有
少数人可以享有。

因此,环境权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而不是一种特权。

第二,环境权是不可剥夺的。

环境权是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之一,任何机构和个
人都不得剥夺或限制他人的环境权利。

同时,环境权所承载的责任和义务也必须得到保
障。

第三,环境权是综合性的。

环境权除了包括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享有权利外,还包括了
人们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文化习惯等方面的权利。

这些权利是相互关联、互为前提的,只有所有这些方面得到充分保障,人们才能真正享有环境权利。

第四,环境权是不断发展的。

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环境问题也不断出现
和演变。

因此,环境权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概念,包含了不断提升环境质量、改善人类居住
环境、创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空间等方面。

总之,环境权是共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保障环境权
的本质属性,需要从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三方面着手,建立环保法律体系,推进环境教
育普及,鼓励市场创新和技术革新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环境共权的目标,为人类
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环境权

环境权

非自己所有的财产的利用或使用权。
后一种意义上的利用权,包括有偿获得的使用权和
无偿获得的使用权及基于特定的法律关系取得的使 用权(如相邻权等)。
环境资源法理论中的使用权包括前述两种意义,且
对非自己所有的财产的利用尤为关注。

资源处分权

通常指转让权、出卖权、抵押权、变更用途等权利。

资源收益权
20世纪80年代,原挪威首相布兰特夫人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多次提到环境权。
欧洲人权会议接受环境权为基本人权,制定了《欧洲自然
资源人权草案》
一系列的国际法文件对环境权做了明确宣示:
《人类环境宣言》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原则》 《我们共同的未来》 《哥斯达黎加促进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责任宣言》 《关于国际环境法的海牙建议》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源的重要性
(二)从有关自然资源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的
重要性看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三)从产生自然资源问题的根源看自然资源的
重要性
(四)从国际法和国际领域的斗争看自然资源权
的重要性
一些国家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有关环境权的案例
二、环境权的概念
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对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 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所承担的基本义务。
广义上说:环境法律关系主体有合理享用适宜环境
的权利,也有合理保护环境的义务。
狭义上说:人所享有的在健康、舒适和优美的环境
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四)人类环境权
人类环境权是指人类作为整体有享用适宜人类环
境的权利,也有保护人类环境的义务。
人类环境权的主体是整个人类,包括各个国家的

论环境权利

论环境权利

论环境权利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权利是新型的第三代人权的观点,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识、应用和发展。

但环境领域的法学者和实践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环境权利包括环境生态平衡权、环境资源共有权、环境生态人格权、环境生态代际公平权、环境精神美感权等子权利,因此,我国应当明确界定环境权利主体,明晰环境权利客体,将环境权利载入宪法,从而使环境权利司法与立法互动,实现公民的环境权利。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权利是新型的第三代人权的观点,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识、应用和发展。

但其发展并不顺利,环境领域的法学者和实践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各种学说异彩纷呈。

尽管如此,环境权利的理论瓶颈,并未得到妥善解决,尤其在我国,环境立法和实践举步维艰。

但是,环境法学应当成为一门能够向学界、现实证明自己存在之正当性和必要性的自主学科。

而环境权利是环境法学和环境法重要的思想“原子”和坚实的理论内核,也是环境法学和环境法制的基石性范畴。

缘于此,重新审视环境权利的理论基础和未来走向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一、环境权利的哲学基础环境哲学是哲学的环境转向,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

环境哲学可以定义为连接人类、自然和价值的一般理论,通过对人类传统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反思,使环境权利成为人的天然的基本权利。

(一)环境伦理观:自然——人——社会是一个辩证发展的整体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当代环境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集中表现。

传统哲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外在的主客体关系。

所谓“主客体”关系,是指人相对于自然来说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体,自然则是被动地供给人类认识并改造的客体。

由此引发人与自然的冲突、分离与对立,使人类最终陷入环境危机之中。

因而,人与自然的客体关系不是外在的,而是整体内部的不可分割的一种基本关系,人与社会都不是独立于自然的。

环境哲学不仅把人、社会、自然包括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强调他们之间存在着辩证发展的关系,把同等的关注给予大自然。

第四章 环境权

第四章 环境权

第四章环境权第一节环境权概述一、环境权的提出•环境权的观念和运动主要发端于美、日、欧等工业发达国家。

•20世纪60年代,在联合国大会组织下,西方国家展开了关于公民要求保护环境、要求在良好环境中生活的法律依据的大讨论。

•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原则一(首次提出)•20世纪80年代,原挪威首相布兰特夫人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多次提到环境权。

环境权依据的讨论•美国约瑟夫·萨克斯《为环境辩护》环境立法三大任务→承认对于良好环境的公民权利是一项可强制执行的权利→使这项权利通过公民个人以公众身份起诉而成为可强制执行的合法权利→为关于环境质量的普通法发展设立框架环境的“共有”和“公共信托”理论:环境要素不应视为“自有财产”成为所有权的客体,应该是全体国民的“共同财产”。

共有人(委托人)→国家环境权依据的讨论•1970年国际社会科学评议会在东京召开“公害问题国际座谈会”,发表《东京宣言》我们请求,把每个人享有其健康和福利等要素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利和当代人传给后代的遗产应是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

•日本日本律师协会第13次拥护人权大会→“环境权研究会”→环境权:支配环境、享受良好环境的权利依据:宪法第25条中的生存权,基本人权;应将其作为人格权把握→引发环境权大讨论背景:忍受限度论不利于公害救济特点:一种私权二、环境权的概念、特征1. 环境权的概念•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对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所承担的基本义务,即环境法律关系主体有合理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也有合理保护环境的义务。

•环境权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环境权是一种环境法律权利;(2)环境权的主体和客体广泛;(3)环境权是一项内容丰富的权利;(4)环境权是基本环境法律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二、环境权的概念、特征2. 环境权的特征•两个侧面:作为诉讼上的权利与作为环境法的理念•环境权是环境社会关系的反映和法定化,是自然权利和环境道德的法定化;•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具有不可分割性;•环境权具有预防性、公益性、指导性;•环境权是一种与多种基本人权或社会经济性法律权利有关联的新型法律权利。

环境保护的宪法权利

环境保护的宪法权利

环境保护的宪法权利⼀、引⾔许多国家的宪法承认⽣活在健康环境中的权利,这是⼀项经常被归纳为国家义务的权利。

本⽂可以看作是对作为环境法的这⼀宪法基础含义的考证。

我的意图是为现代环境法建⽴基础,我将从很⼴泛的视⾓⼊⼿。

尽管这看似野⼼勃勃,但由于多年来忽视,考虑环境法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在包括荷兰在的许多国家,环境政策与法律是在缺乏根本理论的情况下发展的。

实际上,只是在1983年环境保护才进⼊了荷兰宪法,但是对这⼀成果并没有多少讨论。

研究在国家宪法和国际条约中规定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基本权利的各种含义的⼀个重要的⽅⾯,是判断为⽴法、⾏政、司法机关和包括个⼈和环境组织的成员在内的公民设⽴的宪法规范的寓意。

本⽂从对环境保护的宪法权利的含义的⼴泛研究出发,⼒图总结出环境法的基础。

⼆、⽐较研究为了获得环境保护的宪法权利含义的清新图画,有必要⽐较⼀些国家的宪法,这些宪法或把对环境的关注看作⼈权和看作⼀项基本原则。

本⽂选取了德国、奥地利、瑞⼠和荷兰,所有这些国家的宪法都把环境保护作为⼀种权利以各种形式规定在宪法中。

然⽽,我⾸先对⼀些国际条约和欧盟法律进⾏简略考察。

1、国际基本环境权许多国际条约承认了⽣活在健康环境中的权利,但不幸的是,由于它们经常只是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中才是重要的,这些条约并不容易在国内法院援引。

1程序权利(公众信息与参与)在国际法中似乎是很重要的。

《⾥约宣⾔》的原则10就是很好的例⼦:“…在国家⼀级,每⼀个⼈都应能适当地获得公共当局所持资料,…并应有机会参与各项决策过程。

各国应通过⼴泛提供资料来便利及⿎励公众的认识和参与。

应让⼈⼈都能有效地使⽤司法和⾏政程序,包括补偿和补救程序。

”除此之外,这⼀义务要求国家在作出重要决策之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已经被⼴泛接受为国家的⼀项重要国际法责任。

(《⾥约宣⾔》原则17:对于拟议中可能对环境产⽣重⼤不利影响的活动,应当进⾏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项国家⼿段,并应由国家主管当局作出决定。

什么是环境权

什么是环境权

什么是环境权?环境权是指环境法律主体就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的环境权,在宪法原有的关于环境规定的基础上增加环境权的规定,“公民享有在良好(或适宜或健康)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权利,有权获取环境状况的信息,有权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有权在其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以及受到财产上的损失或健康上的损害时,有权获得赔偿或提起诉讼。

”“公民有权对政府部门、单位、个人有关破坏环境的活动进行检举公告,并提起诉讼。

”“公民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大自然的义务,凡实施破坏资源环境和环境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个人或单位有赔偿的义务”等。

法律确保了公众享有环境使用、了解环境信息、参与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权利。

同时政府有公开有关环境信息、听取民众意见和建议的义务。

温故知新什么是环境知情权?■定义环境知情权作为特指一种权利主张的法学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前美联社社长肯特·库柏(Kent Copper)在1945年1月提出的,而提出这一概念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当时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内部蔓延的消极对待政务信息公开化,任意扩大保密权限的官僚主义倾向。

从此,“知情权”作为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逐步得到推广和实施,而当其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时,就衍生出了“环境知情权”。

环境知情权又称环境信息权,是国民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获取的权利。

■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国家相继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实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一些国家将保护公民环境权编入法律强制执行,虽然知情权提出的时间不长,却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它的重视。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其第10条原则为:“当地环境问题只有在所有有关公众的参与下才能得到最好的解决,每个人应有适当途径接触政府掌握的环境资料,包括关于他们的社区危险物质和活动材料,并有机会参与决策过程。

公民享有哪些环境权

公民享有哪些环境权

公民享有哪些环境权
宋建文
【期刊名称】《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年(卷),期】2003(000)002
【摘要】@@ 公民的环境权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rn一、公民有在良好、适宜、健康环境中生活的权利.这是保障公民身体健康的首要条件,也是公民环境权内容的
基本组成部分.具体包括:(1)宁静权,指公民有不受噪声、振动、污染的权利;(2)日照权,指公民有享受阳光照射不被阻挡的权利;(3)通风权,指公民有享受周围环境良好通风条件的权利;(4)眺望权,指公民享有视线不被阻挡的权利;(5)清洁水权,指公民享有
饮用清洁、卫生的水的权利;(6)清洁空气权,指公民有呼吸新鲜、清洁空气的权利;(7)优美环境享受权,指公民享有对风景名胜区等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环境观赏游玩的
权利.
【总页数】1页(P5)
【作者】宋建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6
【相关文献】
1.论平等受教育权理念与实践的冲突——基于我国公民受教育权享有状况的思考[J], 顾微微
2.略论公民环境权人类社会全体成员享有在健康、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J], 张小军
3.论公民环境权法律化之必要--兼论公民环境权应确立为环境法基本原则 [J], 黄翔
4.组织内员工享有公民自由权的伦理分析——基于“以老养老”模式下的研究 [J], 丁梦茹;张翔;郭慧靓
5.公民享有哪些环境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民环境权的内容

公民环境权的内容

公民环境权的内容
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在健康、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基本权利。

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参与权:公民有权参与环境决策、管理和监督,包括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项目和行为提出意见和建议。

2. 知情权:公民有权了解环境状况、环境政策、环境信息以及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项目和行为。

3. 请求权:公民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对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提出索赔或要求补偿。

4. 诉讼权:公民有权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 生存权:公民有在健康、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包括呼吸清新空气、饮用清洁水源、享受良好自然环境等基本生存需求。

6. 发展权:公民有权在良好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发展权利,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7. 生态权:公民有权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公民环境权是一项综合性的权利,其内容广泛而复杂,需要公民、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

1。

第三章 环境权

第三章  环境权

(四)资源处分权 通常指转让权、出卖权、抵押权、变更用 途等权利。
(五)资源收益权 是指主体通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处分而获得 收益的权利。 包括两种类型: (1)基于所有权而获得的收益的权利,如通过转 让、出租自然资源而获得的收益之权利; (2)通过获得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后,对自然资源 进行管理、改造或整理、开发而获得的收益之权 利。
(三)资源利用权 常称使用权。可指所有权的一项权能;又指人们 对非自己所有的财产的利用或使用权。后一种意 义上的利用权,包括有偿获得的使用权和无偿获 得的使用权及基于特定的法律关系取得的使用权 (如相邻权等)。 环境资源法理论中的使用权包括前述两种意义, 且对非自己所有的财产的利用尤为关注。
我国自然资源权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资源政策、土地政策多变,资 源权属、土地权属不稳 (二)资源权属不明、不清,特别是土地 所有制、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之 间的关系不清 (三)确认、公示资源权属的手续不清、 方式不明 (四)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无偿使用
二、资源权的内容 (一)资源所有权 通常包括两种含义: 1、指有关资源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又称资源所有权法律制度; 2、指资源所有权利,即作为民事权利的资 源所有权。
(二)资源占有权 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受到法律承认和保护的 合法占有权。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是自然资 源所有权人对资源的占有权。其次是自然 资源的承租人、受让人、管理人从所有人 处获得的实际控制权。
(二)环境权在我国综合性环境资源基本 法中的有关规定
(三)环境权在我国环境资源保护单行法 中的相关规定 1、污染防治法 2、自然资源保护法 3、环境管理行政法规
(四)环境权在相关法律中的体现 1、环境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的体 现 2、环境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体现 3、环境权在我国行政法中的相关体现 4、环境权在我国其他部门法中的相关发展和体现 5、环境权在我国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规范中的体 现

环境权利与人类环境权利

环境权利与人类环境权利

环境权利与人类环境权利一、“环境的权利”与“人类的环境权利”之争“环境权”依然是一个十分模糊的理论术语。

这种模糊性首先表现在对“环境”概念的理解上。

目前学界关于环境权理论争论得最为激烈的是环境权究竟是一种“环境的权利”还是“人类的环境权利”问题。

对“环境”概念的理解的不同,由此问题转化而来的是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之争。

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是指这样一种思想: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伦理关怀,人作为理性存在物,是唯一的道德代理,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只具有工具价值,它们存在于人类道德共同体范围之外。

人类中心主义可分为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

前者主张人是一种具有自在的目的的最高级的存在物,其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都应得到满足;后者则试图对人的需要作某些限制,承认自然的精神价值,认可人对自然的责任。

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反,生态中心主义认为并非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动物、植物、物种,甚至河流、岩石、生态系统及自然本身都具有内在价值,它们也是道德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和成员,是否具有理性和具有某些生物学特征并不能成为“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的必要条件。

生物、物种在道德地位上是平等的,人类中心主义表现出人类这一物种的偏见,是物种歧视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主,张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纳入伦理调整的范围,人类的伦理规范应扩展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至所有存在物,人类由自然的主人变为自然的普通成员和普通公民。

我国著名环境法学家蔡守秋先生近来主张,环境法既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种主张科学地拓宽了环境法的调整对象的范围,符合环境法的内在逻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显示了环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别的法律部门不同的特征。

但笔者认为,“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在法律中是行不通的。

环境权

环境权

应该说中外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环境的整体性和其在《宣言》等文件所做的表达中的完整性,但当讨论与环 境有关的制度、理论时,他们却不自觉地受了自己所感受到的局部环境,或者有关争议所处的局部环境的影响, 把整体的环境化简成可分割的环境。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他们把地球环境理解为一个可供多人分享的蛋糕, 就像地球上的土地可以分给不同的地主作为财产那样。这种理解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实际上是错误的。遮阳伞是 在其下乘凉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但这个共同利益并不是每人从遮阳伞上扯一块伞布。完整的遮阳伞才是大家的利 益所在,每人分别占有一块伞布是对大家共同利益的葬送。不少学者都接受生态这个概念,如果人们真正用生态 学的观点去看待地球环境,就不会提出剖分蛋糕式的意见。如果人们建立了生态学意义上的地球环境概念,我们 便完全可以从《宣言》等文件中感受到环境整体性的意义。《里约宣言》的最响亮的口号是“可持续发展”。这 是一个充分考虑了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口号,是关于人类整体利益的口号,是最准确地反映了人类环境权要求的口 号。“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中的差别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给全球环境带来的压力”不同,(注:发展中 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下文简称《北京宣言》)阐述了发达国家负主要责任的理由。第7条指 出:“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以不能持久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过度消耗世界的自然资源,对全球环境造成损害, 发展中国家受害更为严重。”)“共同的责任”中的“共同”的前提是不同国家处于“共同的”“地球环境”之中, 责任的“共同”是因为各国都给“地球环境”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而这些压力也是导致“全球环境退化”(注: 《里约宣言》第7条。)的原因。《里约宣言》等升华期人权文件关心的是“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 要”(注:《里约宣言》原则3。),而不只是“今世”人的需要。“推行适当的人口政策”(注:《里约宣言》原 则8。

环境权的探究

环境权的探究

环境权的探究鉴于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己经严重影响着宪法所保护的生存权。

更由于国际社会对人权的重视,而环境危机问题又会对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环境权作为一项新型的、正在发展中的权利现己被一系列国际文件所确认,并广为各国宪法所认可。

在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正逐步提高,环境权迈入法定权利具有必然性。

标签:环境权;属性;法定权利1环境权的基本概述1.1环境权的发展历程环境权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全球性环境危机的爆发而提出来的一项新兴人权。

它为世界所接受的标志,是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的发表。

《人类环境宣言》第1条庄严宣告:“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

”环境权是继《人权宣言》、《世界人权宣言》之后人权历史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并在许多国家纷纷得到响应。

1.2环境权的定义虽然环境权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但是,环境权作为一种新型权利,很多学者仍对其定义有不同的观点。

有的认为环境权是法律关系主体就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有的学者则认为环境权是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

而有的学者则认为环境权是法律主体在环境法上的权利义务,是一个由多项子权利组成的内容丰富的权利系统,如环境使用权、知情权、参与权、请求权等。

我国的学者对环境权的界定呈现扩大趋势。

而本人认为所谓环境权,是指公民在良好环境中享受一定环境品质的基本权利,而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环境权的主体是公民,不包括不具有自然生命的法人、组织或国家,也不包括动植物或其他自然体。

但是,在一国境内的外国人或无国籍人作为自然人也应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所以,更加确切的说,环境权的主题是自然人。

第二,环境权的客体是指能够对人类生产或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及其构成要素,不包括国家行为。

论环境法权利

论环境法权利

余江龙2009201067论环境法权利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为世人所关注。

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

对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人类应该通过立法来遏制。

环境权是环境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环境立法的基础,也是环境法学和环境法制建设中的基本理论。

当前,国际社会以及一些国家开始用立法和法律解释的方式对环境权加以确认,这是环境权从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的转化。

环境权要成为一项实有权利,还有待时日。

但由于传统法律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缺陷,以及生态学研究的成果和新的生态伦理价值观的影响,运用环境权理论来指导环境立法将是大势所趋。

环境法中的基本制度都是以环境权的维护为中心而展开的。

国内研究环境法的最著名的学者几乎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并且发表了上百篇论文[1]以及著作。

在研读过这些关于环境权研究的成果后,内心并没有了开始时候的那种兴奋。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无论是环境权最早被提起的日本,还是我国的台湾地区,学界对于环境权的讨论都是既有肯定说,也有否定说。

但是,从我国大陆地区研究环境权的学者来看,尽管在观点上多少存在些差异,但是,几乎从来就没有人对于环境权作过否定性的思考[2]。

尽管国内学者在谈到环境权争论时,也提到过否定说,但也只是简单一笔带过,未作深入阐述。

一、环境权的概念和性质对于环境权这个概念学者之间还有不同的见解。

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环境权,正是居民群体所享有的拥有一个良好生存环境的权利:有的学者认为环境权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而有的学者认为国家以及企业、社团也具有环境权;笔者认为环境权是: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

公民有在良好、适宜、健康环境中生活的权利。

一、公民有在良好、适宜、健康环境中生活的权利。

这是保障公民身体健康的首要条件,也是公民环境权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二、公民有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简)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2:25:1002:25:1002:2511/19/2020 2:25:10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1902:25:1002:25Nov-2019-Nov-2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02:25:1002:25:1002:25Thur sday, November 19, 2020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020年11月上 午2时25分20.11.1902:25November 19, 2020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1月19日星 期四2时 25分10秒02:25:1019 November 2020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上午2时25分 10秒上 午2时25分02:25:1020.11.19
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
二、企业的排污权和开发利用环境权
企业的排污权和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权是对环境 资源(包括环境容量)的占有、开发和利用等 权利,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性权利 。 排污权是对环境容量的占有、使用权 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权对环境资源的占有、使用 权
三、政府环境管理权
政府的环境管理权是政府行政权在环境保护领 域的体现。它包括环境审批权、命令权、许可 权、禁止权、撤销权、处罚权等。
污染者负担的责任范围
损害填补 损害补偿--对环境损害的一种公法上的救济。
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环境税费、向受害地区交纳 基金和补偿金等。 损害赔偿--对环境损害的一种私法上的救济。 直接向受害者进行赔偿。
污染者负担的责任范围
生产者责任延伸 生产者延伸责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又称为产品延伸责任 (extended product responsibility)、产品监护责任 (product guardianship, product stewardship) 、生产者后责任(latter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产品生产者就回收、再生、处置产品使用后的废物所 承担的各种形式的法律义务。

公民环境权利与环境保护

公民环境权利与环境保护

公民环境权利与环境保护在当代社会中,公民环境权利和环境保护是一个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话题。

作为公民,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是每个人的基本诉求。

本文将探讨公民环境权利的内涵,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公民环境权利和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公民环境权利的内涵公民环境权利是指每个公民都有享受健康、安全和适宜的生态环境的基本权利。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环境权利:公民有权居住在无污染、安全、宜居的住房中,并能够享受良好的饮食、水源和空气质量。

2. 信息知情权:公民有权知道与他们所在地区相关的环境状况,包括污染源、环境评估结果以及自治机构的决策等信息。

3. 参与决策权:公民有权参与与环境相关的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包括对环境法规、规划和项目的评估、监督和建议提案等。

4. 诉讼权:在环境问题方面,公民有权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包括起诉违法环境行为、索赔和要求赔偿等。

以上是公民环境权利的主要内容,公民享有这些权利将有助于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并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维护公民环境权利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保护生态系统:环境保护有助于保护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湖泊、河流、海洋等。

这些生态系统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 预防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可以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

通过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处理,可以保护环境资源,避免环境污染对公民健康的威胁。

3. 推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为后代子孙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三、提升公民环境权利的措施为了提升公民环境权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环境立法: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公民环境权利的保障范围和义务,明确责任主体和违法行为的处理措施,确保环境权利的实施和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公民环境权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的权利。

它是法人及其他组织、国家、人类环境权得以实现的基础。

因为法人及其他组织、国家甚至全人类均乃公民组合而成,法人及其他组织、国家甚至全人类所享有的环境权亦源自公民所享有的环境权,为此,在各种环境权中,公民环境权是最基础的环境权。

同时,还由于环境是每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为此公民环境权在内容上主要侧重于生态性权利。

综观各国有关公民环境权的立法,公民环境权除了包括前已述及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外,还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日照权随着当代城市的日益膨胀、人口的日趋密集,高楼林立现象十分普遍,以致日照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另一方面,能源危机的冲击也使人们转而寻找新的能源,而作为再生能源的太阳能开始被开发和利用,从而导致日照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而被法律所承认。

比如,日本就制定了《日照条例》,以确保日照不受干扰。

2、通风权如上所述,当代社会人口密集,高楼林立,以致通风问题亦日益突出从而成为法律保护的利益。

比如,美国威斯康星州议会和其他几个州的议会就通过了必须确保风不受干扰地流动的立法。

3、安宁权当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物质生活繁荣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电波和噪声污染等,其妨扰环境的安全和宁静,使人长期无法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为此,各国普遍制定《噪音管制法》等法律、法规,以确保公民居住环境的安全和宁静。

4、清洁空气权当代大工业生产常常致使大气污染,以致居民无法打开窗户,不能在室外晾晒衣服和活动;而且,大气的污染也将使周围的农田遭受危害,庄稼大面积减产。

此外,航空业的发展又把污染扩散到大气空间,而原子能的利用也使全球受到污染的威胁。

为了使公民不受污染空气的侵害,各国都相应制定了《空气污染防治法》、《恶臭防止法》、《废弃物处理法》等法律、法规,以确保空气清洁。

5、清洁水权水的污染急剧上升,它足以导致公众健康遭受严重的危害,如日本熊本地区出现的水俣病就是典型一例。

同时,石油业和海洋运输的发展也使世界海洋遭到了污染。

为此,各国纷纷制定《水污染防治法》和《海洋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保证水的清洁。

6、观赏权众所周知,公园、风景胜地、人文遗迹等具有为人们在生理上、精神上提供利益的效能,人们通过对其的观赏,从而达到生理上、精神上的满足。

为了保证公民这一权利享受的实现,各国均制定有《自然环境保全法》、《都市绿地保全法》等法律、法规。

(二)法人及其他组织环境权法人及其他组织环境权,是指法人及其他组织拥有享受适宜环境和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

它是处于公民环境权和国家环境权之间的环境权,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

它在内容上主要体现为经济性权利,但同时也包括生态性权利,其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对良好环境进行无害使用权法人及其他组织是从事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各种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都必须占有一定的场所、空间,使用一定的环境资源。

但这些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必须以不对环境资源遭受破坏或污染为前提,否则该活动就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甚至绝对的禁止。

也就是说,法人及其他组织有权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但前提是必须对良好环境进行无害的使用;否则,将为法律所不允许。

2、依法排放其生产废物权如前所述,法人及其他组织是从事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那么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就很难做到零的排放,所以其向环境排污也是客观的必要。

有鉴于此,法律赋予法人及其他组织向环境排放其生产废物的权利,但这种排放必须是在法定的范围内的排放。

也就是说,这种排放必须在排污许可证规定的许可排污量内进行;否则,将视为违法。

3、享受清洁适宜的生产劳动环境权法人及其他组织的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倘若该环境遭受严重污染,损害劳动者的健康,致使该环境不适宜从事生产劳动,那么全体员工就有要求在符合一定标准的环境中进行生产劳动的权利。

(三)国家环境权国家环境权,是指国家根据宪法的授权而拥有的,保障全体人民(包括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环境权益的权利。

它是一种委托代管权,是全体公民及其子孙后代为了更多地保障自己的环境权益而通过宪法,赋予国家保护和管理环境的权利。

为此,国家环境权更多体现的是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职责和义务,它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环境处理权如所周知,国家是由国土、国民、国家机关等要素所组成,而其中国土就是国家管辖范围内的环境资源,失去了它,国家也就失去了立国之本。

为此,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和保护本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国家有权采取适合自己情况的手段,对本国的环境资源进行合理的处理,比如对国土的治理、开发、矿藏的开发等等,但这些治理和开发行为须以不损害环境资源为前提。

2、环境管理权环境管理权,是国家基于受全体国民的委托,代为保护和管理本国的环境资源而产生的一种权利。

国家为了达到对本国环境资源的有效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办法来实现:(1)通过立法机构的立法,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并在法律上使公民的环境权得到体现和保障。

(2)通过行政管理机关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违反环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3)通过制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和实行环境影响评价、许可证制度等来实现国家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4)通过经济鼓励和经济抑制两个方面来实现国家对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活动的干预,比如利用税收杠杆、实行排污收费制或排污收税制等措施来促进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3、环境监督权环境监督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由国家通过环境监督部门或其他经授权的部门,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督促各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另一方面由国家通过立法赋予广大公民环境监督权、损害索赔权和请求排除危害权等,以督促国家切实履行保护环境的职责,不致滥用全体公民委托给其的环境代管权。

4、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职责国家负有保护本国环境资源不被污染或破坏的职责。

同时,国家对位于本国管辖范围内的日趋恶化的环境也有不可推卸的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责任。

5、履行国际义务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

国家应当遵守其所签订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或条约,并在国内法中有所体现,以履行其所应承担的国际义务。

(四)人类环境权人类环境权,是指全人类共同拥有享受和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

人类环境权的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

人类环境权的客体则为整个地球的生物圈,甚至外层空间。

其不仅包括各国管辖范围以外的环境要素,如公海、南极、臭氧层等;而且也包括各国管辖范围之内的某些环境要素,如位于某国境内的对全人类具有重大意义的世界著名文化或自然遗产,位于某国境内的具有全球意义的湿地,位于某国境内的迁徙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等;当然,它还包括空气、阳光等全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环境要素。

由此可见,人类环境权是一项超越国界,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加以解决,从而具有“连带”特征的环境权,它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平等享用共有财产权由于地球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唯一家园,而且地球又是具有生态、地理的整体,为此,地球上的环境资源是全人类的共有财产,它不只是某些拥有技术、装备、资金的少数人的财富和私人财产,而是属于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的。

在环境资源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个人都有享受良好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同时,每一个人也都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

2、共同继承共有遗产权世界上至今仍然保存的某些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以及独一无二和无法补偿的珍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成果。

它属于全人类共同继承的遗产。

无论它处于何国何地,均应使之受到国际性的保护,以便永久保存,为全人类共同享用。

3、与后代人共享环境资源权地球上的环境资源不仅仅属于当代人,而且也属于后代人;否则,人类社会就无法持续发展。

为此,地球上的环境资源是属于当代人和后代人所共同享用的共有财产。

当代人只是作为后代人环境资源的托管者,为后代人保存可供其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

有鉴于此,当代人绝不能一味地,甚至是自私地追求当代人的权益,而应当在求取当代人利益的过程中为后代人保护好环境资源,为后代人的发展留下更加适宜的机会,从而使环境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4、与其他生命物种种群共同拥有地球大家知道,在自然界还生存着千百万的其他生命物种种群,它们与人类共同处于地球生态系统中,共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当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多种多样的物种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当生态系统丧失某些物种时,就可能导致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由此可见,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与其他生命物种种群共同拥有地球的,人类只有尊重其他生命物种种群的生存权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4、环境生态永续权环境是茫茫宇宙赋予人类世世代代不可或缺的财富,是人类代代相传、繁衍生息的最大遗产。

当代人为了自身的需要,过分攫取资源,杀鸡取卵,削弱了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与条件。

“由于未来一代在现时的缺失,不能表达其自身的利益要求,这样使得短期行为更无所约束,肆无忌惮,从而造成严重的代际不平等”。

这是当代人面临世代永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

美国学者爱蒂丝·布郎·魏伊丝从国际法角度创立了“环境世代间衡平理论”,它以公平和信托关系为纲,探讨了利用它们保护未来世代的权利和预期利益的可能性。

在任何时候,各世代既是地球恩惠的受益人,同时也是将来世代地球的管理人或受托人。

为此,我们负有保护地球的义务和利用地球的权利。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代际公平和人类的永续发展。

这个发展观反映在环境权利上,就是公民的环境生态永续权,或称环境生态代际公平权。

国家为了确保实现公民环境生态永续权,应该制定代际公平具体的又是主要的环境生态标准,制定环境生态保护区和保护标准,比如确定原始森林禁区、森林保护区、草原禁区、草原保护区等,使环境生态永续权具体化、明晰化。

例如美国的AAAS(美国科学进步协会)曾于1870年提出了“持续产出原则”,1876年美国通过《森林保留地法》,1885年在纽约建立的Adirondack公园则是作为“永久的保留地”予以保存。

本文认为,这都是对环境生态永续利用权的政策原则和法律保护。

5、环境精神美感权环境除供给人类充裕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之外,还为人类提供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精神美感价值。

环境作为承传人类历史的空间连结轴,无论是人工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凝结着人类的文明成果,蕴藏着启迪人类智慧、净化人类心灵、陶冶人类情操等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