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三大学术流派
中医外科学重点
中医外科学重点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西汉《金创疭瘛方》是我国第一部外科学专着《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学专着外科三大学术流派:①正宗派:陈实功《外科正宗》②全生派:王维德《外科正治全生集》③心得派: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中医外科学病机: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中部辩证病因:多属气郁、火郁寒肿表现:肿而木硬,皮色不泽,苍白或暗紫,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
常见于冻疮、脱疽等辨脓透光法适应症:指、趾部甲下的辨脓,因其局部组织纤薄且能透光内治法治疗原则:消、托、补内治法之清热法:由于外科疮疡多因火毒所生,所以清热法是外科的主要治疗原则透托法代表方:透脓散当归、生黄芪、炒山甲、川芎、皂角刺外治法之箍围药:古称敷贴,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种类:消散药,提脓祛腐药,腐蚀药与平胬药,祛腐生肌药,生肌收口药,止血药,清热收涩药。
提脓祛腐药:主药是升丹,常用的有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等熏法之神灯照法:活血化瘀,解毒止痛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临床特点: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限局,范围多小于3cm,易脓、易溃、易敛。
蝼蛄疖临床表现:①坚硬型,疮形肿势虽小,但根脚坚硬,溃破出脓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还会复发,常为一处未愈,他处又生。
②多发型,疮大如梅李,相联三五枚,溃破脓出而不易愈合,日久头皮窜空,如蝼蛄串穴之状疖病临床表现:几个到几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也可在身体各处散发疖肿,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暑热浸淫证代表方(暑疖治疗方法):清暑汤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临床特点:疮形虽小,但根脚坚硬,有如钉丁之状,病情变化迅速,容易造成毒邪走散,范围3-6cm。
中医外科重点总结
1、第一步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2、三大学术流派: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3、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壳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4、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正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5、风邪多侵袭人体上部6、外科疾病的发病机理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塞)7、肿的性质热肿肿而色红,皮薄光泽,先热疼痛,肿势急剧。
常见于阳证疮疡,如疮疔初期、丹毒等寒肿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
常见于冻疮、脱疽风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无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
常见于痄腮、大头瘟湿肿皮肉重垂胀集痰肿肿势软如棉8、肿疡9、骨瘤或恶性肿瘤质地坚硬如石,高低不平10、化脓痛鸡啄样疼痛多见于疮疡成脓期11、如何辨脓?1宜稠厚不宜稀薄2宜明净不宜污浊3宜腥不宜臭12、内治法的三个总则消托(适用于成脓期,即外疡中期)补13、托法分补托和透托常用方剂托里消毒散(肿疡脓已成)透脓散14、金黄膏用于疮疡阳证冲和膏用于半阴半阳证15、外治法总则去腐生肌16、掺药消散药提脓去腐药腐蚀药与平胬药去腐生肌药生肌收口药17、放射状切口乳房肛门18、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特点:1根浅突起,色红局限2多小于3厘米3出脓即愈19、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多发于颜面和手足20、痈的特点1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2结块范围多在6~9cm 3发病迅速,易肿、脓、溃、敛21、发是病变范围较痈的的急性化脓性疾病22、有头疽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23、丹毒特点1病起突然,恶寒发热2色如丹涂指染,先热肿胀,边界清楚,迅速扩大3 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容易复发。
多发于小腿、颜面部辨证论治风热毒壅证治法暑风清热解毒方药普济消毒饮肝脾湿火证治法清肝泻火利湿方药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湿热毒壅证治法利湿清热解毒方药五神汤和萆薢渗湿汤胎火痈毒证治法凉血清热解毒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24、走黄与内陷的区别: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26、全身性危急疾病内陷为疮疡阳证疾患过程中,因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导致毒邪走散,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疾病相同点:邪攻脏腑的危象不同点:走黄正盛邪实,为疔内陷正虚邪实为疮疡25、内陷临床表现;1发生于有头疽的1~2候毒盛期的称火陷;发生于2~3候溃脓期待称干陷;发生于4候收口期的称虚陷26、褥疮多见于半身不遂,下肢瘫痪,久病重病卧床不起,长时间昏迷的患者。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重点✧《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术;南齐龚庆宣重新边吃里定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问世。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三大流派:1、“正宗派”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为代表,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
2、“全生派”清代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代表,学术思想“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诊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辩证论治法则。
提出“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创立阳和汤。
3、“心得派”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学术思想“外疡实从内出论”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辩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
✧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疡科即外科。
疽:疽者,阻也。
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生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
✧外科疾病发病机理: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部位辩证:✧确认成脓的方法: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内治法:消法、托法、补法。
✧箍围药:古称敷贴,是药粉和液体调制成的糊剂,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用于肿疡初期,促其消散;若毒已结聚,也能促使疮形缩小,趋于局限,早日成脓和破溃;即使肿疡破溃,余肿未消,也能用它来消肿,截其余毒。
✧掺药:将各种药物研成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其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部位,谓之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丹毒: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病因病机:本病总由血热火毒为患。
凡发予头面部者,多挟风热;发于胸腹腰胯部者,多挟肝脾郁火;发于下肢者,多挟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毒所致。
中医外科学
1、心得派——清·髙锦庭《疡科心得集》——学术思想为“外疡实从内出论”,对外科疾病病因病机的阐释,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并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辩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
正宗派——明·陈实功《外科正宗》——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
全生派——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
(P3)2、a.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b.护场: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做肿范围。
(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c.漏: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止,犹如滴漏。
它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改变:一是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之间的病理性管道,伴有脓水淋漓,具有内口和外口;或溃口与溃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
二是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伴脓水淋漓,一般只有外口而无内口,不与体内有腔脏器相通。
(P8)3、部位辨证(外科三焦辨证)发病特点a.上部:包括头面、颈项以及上肢。
特点:上部疾病的发生一般来势凶猛。
因风邪侵袭常发生于突然之间,而起病缓慢者风邪为患则较少。
b.中部:包括胸、腹、腰、背,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是十二经所过的部位。
发病多与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特点:中部疾病的发生常于发病前有情志不畅的刺激史,或素有性格郁闷。
一般发病时常不易觉察,一旦发病,情志变化可影响病情。
c.下部:指臀、前后阴、腿、胫、足。
特点:起病缓慢,缠绵难愈,反复发作。
(P19)4、辨脓1)辨脓的特点:疼痛、肿胀、温度、硬度2)确认脓成的方法: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3)辨脓成的部位深浅:浅部脓疡、深部浓疡4)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味a.脓的形质脓稠厚者,元气充盛;淡薄者,元气较弱;先出黄白稠厚脓液,次出黄稠滋水,是将敛佳象;脓由稠厚转为稀薄,体质渐衰,一时难敛。
中医外科学三大流派的主要学术贡献
中医外科学三大流派的主要学术贡献中医外科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外科学形成了三大流派,它们分别是汉医、宋医和明清医。
这三大流派在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中,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贡献。
1. 汉医流派汉医流派的主要学术贡献可追溯到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医药文化的基石,其中涵盖了大量有关外科治疗的经验和方剂。
该书列举了大量草药,包括一些具有外科疗效的草药,如伤科、疮科等常见的外科疾病的治疗方剂。
汉医流派还积累了丰富的外科手术经验,如熟练掌握理气、行刺等技术,为后世医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宋医流派宋医流派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金匮要略》和《千金方》两部重要著作中。
《金匮要略》是宋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经典,它系统地总结了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
该书以方剂为主,内容涵盖了诊断、治疗和预防许多外科疾病的方法和技巧。
另《千金方》则汇集了宋代医学家孙思邈的临床经验,其中包括了许多治疗创伤、疮疡等外科问题的方剂和技术。
宋医流派的学术贡献深刻影响了后世医家,并对推动中医外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明清医流派明清医流派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本草纲目》和《外科正宗》两部重要著作中。
《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中撰写的一部巨著,其中收录了大量有关外科治疗的草药和药方。
此书对于诊断和治疗外科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另一部重要著作,《外科正宗》,是清代医学家王清任所编撰的一部总结和归纳中医外科学的专著。
该书以系统性的方式介绍了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并详细阐述了治疗外科疾病的方法和原则。
明清医流派的学术贡献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外科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
总结起来,中医外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汉医、宋医和明清医这三大流派的学术贡献。
汉医流派积累了丰富的外科治疗经验和手术技术,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宋医流派通过《金匮要略》和《千金方》两部著作的系统总结,推动了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的学术特点(流派):正宗派—明·陈实功《外科正宗》重视外治和手术疗法,重视调理脾胃,充实疮疡恢复期的治疗。
全生派—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以阴阳为辨证论治的法则,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
心得派—清·高锦庭《疡科心得》—立论以鉴别诊断为主,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辩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
《素问·生气通天论》—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华佗—外科鼻祖,第一个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
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海藻治瘿,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
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
唐·孙思邈《千金方》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
宋·王怀隐《太平圣慧方》补充完善了“五善七恶”学说。
陈司成《霉疮秘录》第一部梅毒专著。
我国医事分科最早始于—周代。
传统中医外科学的范围,一般肉眼可见,有形可征及需要以外治为主要疗法的疾病。
外科疾病的命名原则:以部位命名(乳痈、子痈、对口疽);以病因命名(破伤风、冻疮、漆疮);以形态命名(蛇头疔、鹅掌风);以颜色命名(白驳风、丹毒)。
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广义: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狭义: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破溃的肿块。
溃疡—一切外科疾病破溃的疮面。
应指—患处以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岩—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岩与癌相同)。
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邪。
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它与气血、脏腑、经络、正气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
局部的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以致脏腑功能失和等,虽是总的发病机理,但概括而言,脱离不了阴阳的平衡失调或偏胜,因为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医外科学三大流派的主要学术贡献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是以中医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应用于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三大流派:王派、扁鹊派和华佗派。
这三大流派在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学术贡献,下面我们将分别探讨它们的主要学术贡献。
王派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作,提出了“伤寒六经三证”理论。
在《伤寒杂病论》中,王派强调外感风寒引起的病变,提出了对外感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防病经验。
该流派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系统总结了伤寒热病的规律,提出了治疗原则,并且对外感性疾病的诊断与预防进行了详细探讨。
扁鹊派是中医外科学另一个重要流派,它以《黄帝内经》和《素问》为代表作,强调“不病先防,未病先治”的理念。
扁鹊派在中医外科学中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提出了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强调了调整体质、增强抵抗力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这一理念对于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华佗派是中医外科学的另一重要流派,以《华佗内经》为代表作,提出了“外治以内断,内治以外绝”的治疗原则。
华佗派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强调了内外兼顾的治疗思路,并提出了针灸结合、药食结合等治疗方法,丰富了中医外科学的治疗手段。
王派、扁鹊派和华佗派在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学术贡献。
王派总结了外感病的规律,扁鹊派强调了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华佗派提出了内外兼顾的治疗思路。
这三大流派为中医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临床经验,对于促进中医外科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是以中医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应用于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中医外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大流派:王派、扁鹊派和华佗派。
这三大流派在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学术贡献,下面我们将继续探讨它们的主要学术贡献,以及对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影响和意义。
王派在中医外科学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总结和治疗方法上。
中医外科学复习提纲2016
中医外科学复习提纲(2016)一、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代表作、代表人物、思想)中医外科学的主要学术流派是正宗派、全生派和心得派a.正宗派以陈实功(明)的《外科正宗》为代表。
1.“列证最详,论治最精”2.“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3.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外治法:熏、洗、熨、照、湿敷,14种手术方法)b.全生派以王维德(清)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代表。
1.主要学术思想:“阴虚阳实”论2.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3.反对滥用刀针,创立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小金丹等阴疽名方c.心得派以高秉钧(清)《疡科心得集》为代表1.“外疡实从内出论”2.用三焦辩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二、疾病的命名规则以部位命名者,如乳痈、子痈、对口疽等。
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
以脏腑命名者,如肠痈、肝痈、肺痈等。
以病因命名者,如破伤风、冻疮、漆疮等。
以形态命名者,如蛇头疔、鹅掌风等。
以颜色命名者,如白驳风、丹毒等。
以疾病特征命名者,如烂疔、流注、湿疮等。
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如小者为疖,大者为痈等。
以病程长短命名者,如千日疮等。
以传染性命名者,如疫疔等。
三、基本术语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护场:“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
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
失荣:失荣是发于颈部及耳之前后的岩肿,因其晚期气血亏虚而瘀滞,出现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树之枝叶枯萎,失去荣华而得名。
相当于西医学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和原发性恶性肿瘤。
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属古代外科四大绝症之一。
四、部位辨证上部辨证(头面、颈项、上肢)——风温、风热。
常见病:颜面部疖、痈、疔,油风、黄水疮,颈部痈、有头疽,上肢外伤染毒疖疔。
中医外科学复习要点
I、总论一、发展史1.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1)正宗派:明·陈实功——《外科正宗》①列证最详,论治最精;②重视脾胃;③重视外治法和外科手术。
(2)全生派:清·王维德——《外科全生集》①倡外科阴阳辩证,阴疽用“阳和通腠,温补气血”;②以消为贵,以托为畏;③创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等。
(3)心得派: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①三焦辩证运用于外科疮疡:上部因风温风热;中部因气郁火郁;下部因湿火湿热。
②外疡实从内出论。
③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治疗疔疮走黄。
二、基本术语1.命名原则:部位:乳痈、子痈、对口痈穴位:人中疔、委中疔、膻中痈脏腑:肠痈、肝痈、肺痈病因:破伤风、冻疮、漆疮形态:蛇头疔、鹅掌风颜色:白驳风、丹毒疾病特征:烂疔、流注、湿疮范围大小:小者为疔,大者为痈病程长短:千日疮传染性:疫疔2.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分为外痈(体表皮肉)和内痈(脏腑)。
疽: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常见有头疽(肌肤间-西医的痈)和无头疽(骨骼关节等深部组织-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跟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收束者多为阳证,平榻者多为阴证。
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
一般多用于有粟粒状脓头、如钉丁之状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
根脚收束多为阳证,根脚软陷为成脓,根脚散漫或塌陷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
应指:指患处已化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
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
痔:痔有峙突之意,凡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古代均称为痔。
漏: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止,尤如滴漏。
包括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之间的病理性管道;和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
中医外科重点
1.外科学家汉末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堪称外科鼻祖。
两晋、南北朝时期葛洪《肘后救急方》:提出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
提出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
南北朝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首创水银膏治疗皮肤病。
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记载了用砒剂治疗痔核的方法。
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1)正宗派:明•陈实功——《外科正宗》①列证最详,论治最精;②重视脾胃;③重视外治法和外科手术。
(2)全生派:清•王维德——《外科全生集》①倡外科阴阳辩证,阴疽用“阳和通腠,温补气血”;②以消为贵,以托为畏;③创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等。
(3)心得派: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2.“五恶”的临床表现“恶”就是坏的征象,表示预后较差。
①心恶:神志昏糊,心烦舌燥,疮色紫黑,言语呢喃。
②肝恶:身体强直,目难正视,疮流血水,惊悸时作。
③脾恶: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
④肺恶:皮肤枯槁,痰多音暗,呼吸喘急,鼻翼煽动。
⑤肾恶:时渴引饮,面容惨黑,咽喉干燥,阴囊内缩。
⑥脏腑败坏:身体浮肿,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口糜满布。
⑦气血衰竭(阳脱):疮陷色暗,时流污水,汗出肢冷,嗜卧语低。
3.以病因命名的疾病特点以病因命名的疾病:破伤风、冻疮、漆疮等4.内服法在前、中、后期的适应症⑴消法: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
适用于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和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疾病⑵托法: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
适用于外疡中期,即成脓期。
托补法用于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透托法用于毒气虽盛而正气未衰。
⑶补法: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
中医外科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南齐医家龚庆宣重新编次厘定了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娟子鬼遗方》,该书最早记载了用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首创用水银治疗皮肤病。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外科三大学术流派: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正宗派;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全生牌;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心得派。
命名原则: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疾病特征、范围大小、病程长短、传染性。
基本术语:疮疡:广义上市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痈:痈者,壅也。
指气血被邪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一般分为外痈和内痈两大类。
外痈是指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疽:阻。
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常见有头疽(肌肤间-西医的痈)和无头疽(骨骼关节等深部组织-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盘收束者多为阳证,平塌者多为阴证。
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
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粟粒状脓头疔的基底跟部的描述。
根脚收束多为阳证,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
护场:“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
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
痔:痔有峙突之意,凡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古代均称为痔。
由于痔的发病以肛门部最多见,故归属于肛门疾病类。
痰:是指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属有形之征,多为阴证。
结核: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
病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饮淤血。
发病机理: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滞,脏腑失和。
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
心得派
代表人物——清· 高锦庭 代表著作——《疡科心得集》 主要学术观点:
1、“外疡实从内出论” 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
2、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 1)重视温热病因在外证发病中的作用 2)运用温病三焦辨证于外证 3)善用温病方治疗疔疮走黄
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
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
正宗派
代表人物——明· 陈实功 代表著作——《外科正宗》 “列证最祥,论治 最精” 主要学术观点:
1、全面继承明清以前的学术成就 2、重视脾胃 3、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 “脓成决以刀针” 4、无菌观 5、强调情绪、环境、护理的重要性
全生派
代表人物——清· 王维德 代表著作——《外科全生集》 主要学术观点: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章节考点: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章节考点: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一、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1. 汉代,我国有记载的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方》。
2. 唐代:《千金要方》:①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的记载。
②书中记载的整复手法下颌关节脱位的方法与西医学的手法复位相似。
③脏器疗法:食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等经验被后世医家证实了其科学性及有效性二、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1. 、“全生派”,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
①学术思想:阴虚阳实”论。
(阴疽的治疗,以“阳和通腠,温补气血”为法则。
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
)②学术贡献:创立了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公开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和小金丹等治疗阴疽名方。
) 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第一节疾病的命名原则一般是依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的。
①以部位命名者,如乳痈、颧疔、对口疽等。
②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
③以脏腑命名者,如肠痈、肝痈、肺痈等。
④以病因命名者,如破伤风、冻疮、漆疮等。
⑤以形态命名者,如蛇头疔、鹅掌风等。
⑥以颜色命名者,如白驳风、丹毒等。
⑦以疾病特征命名者,如烂疔、流注、湿疮等。
⑧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如小者为疖,大者为痈等。
⑨以病程长短命名者,如千日疮等。
⑩以传染性命名者,如疫疔等。
第二节基本术语1) 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疡科即外科2) 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3) 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4) 溃疡: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的疮面5) 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6) 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有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除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7) 漏:凡溃疡孔处流脓经久淋漓不止,好像滴漏一样,曰漏,是以症状命名的。
它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改变,一为现称的瘘管,指体表与有脏腑之间的病理性管道,具有内口和外口;一为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一般只具有一个外口。
《复习·中医外科著名三大派》肖春宏老师
《复习·中医外科著名三大派》肖春宏老师《复习·中医外科著名三大派》中医外科著名三大派:心得派(高秉钧),正宗派(陈实功),全生派(王维德)。
每一个门派都是用书名来命名的。
咱们先捞干货,分别掌握各派核心学术思想以及各派治病套路,这样学习则治外科病思路清晰,见外科疾病知道怎么辨证,用什么方剂,胸有成竹。
分述如下:一,心得派。
清代名医高秉钧在《疡科心得集》中提出“外科三焦辨证”方法,在上部头颈疮疡之证,多为风湿风热,这是因为风性上行之故也;在中部胸胁疮疡之证,多为气郁火郁,这是因为郁发于中焦肝之故也;在下部腿脚疮疡之证,多为湿火湿热,这是因为水性下趋之故也。
现在已经会中医外科病辨证了,那么上部、中部、下部的疮疡分别用什么方剂治疗呢?头颈疮疡常用辛凉疏散之剂,用牛蒡解肌汤。
胸胁疮疡常用行气散火解郁之剂,用疏肝导滞汤。
腿脚疮疡常用化湿清热之剂,用萆薢渗湿汤。
二,全生派。
清代著名中医外科学家王维德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提出“外科阴阳辨证”方法,对于痈疽不用分在身体何部位,只对痈疽进行分阴阳。
红肿者叫痈,痈发于六腑,色红属阳,是实证;白陷者叫疽,疽发于五脏,色白属阴,是虚证。
这就是“阳痈实,阴疽虚”之说由来。
痈的病机是气血壅盛,火毒郁滞,发为红痈,为阳属实;疽的病机是阳虚血衰,寒邪凝滞,发为白疽,为阴属虚。
痈与疽分别用什么方剂治呢?治痈用醒消丸,治疽用阳和汤。
尤其是阳和汤非常著名!三,正宗派。
明代著名中医外科学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列出“外科阴阳辨证”方法。
对于痈疽疮疡不论在上中下,只根据痈疽疮疡外观特征分为阴阳两大类。
(1)疮肿形态:疮疡肿势高突,根盘紧聚,界限清楚属阳。
疮疡形状平塌,根盘散漫,界限不清楚属阴。
(2)肿块硬度:肿块软硬适度者属阳。
肿块硬如石或软如棉者属阴。
(3)皮肤色泽:皮肤色红光亮属阳。
皮肤色紫暗或皮肤色正常属阴。
(4)疼痛程度:疼痛剧烈而拒按者属阳。
不痛或痛轻,隐痛,酸痛者属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全 生 派
全 生 派 思 想
1 2
3 4
阴阳为辨证论治纲领
以消为贵,反对滥用刀针 温通法为阴证疮疡主要治法
公开家传秘方
全 生 派 代 表
王维德 许克昌、毕法
邹五峰
《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证治全书》
《外科真诠》
高秉钧,字锦庭
心 得 派
,江苏无锡人,以 疡医闻名。
《谦益斋医案》
《疡科心得集》。
中医外科学 三大学术流派
*********教研室 ****
医 疗 救 灾
发展简史
起源
• 原始社会
• 春秋-秦汉时期 • 两晋-金元时期 • 明清时期
形成 发展
成熟
明清时期---成熟阶段
正 宗 派 全 生 派 心 得 派
陈实功( 1555 ~ 1636 年),字毓仁,江苏南通人 ,师承李沦溟,主张“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 。代表著作《外科正宗》。
正 宗 派
正 宗 派 学 术 思 想
继承前人思想,注重整体观
理论全面,脏腑经络辨证为纲
内治长于消托补三法 外治讲究刀针手法
陈实功 正宗 派代 表
《外科正宗》
祁坤
《外科大成》 《医宗金鉴•外 科心法要诀》
祁宏源
王维德(1669-1749)字洪绪,江苏吴县人
吴门外科全生派创始人。代表作《外科证治全生集
心 得 派 思 想
融合温病学说,发展外科治疗
1
2 3
三焦辨证,审部求因
开外科鉴别诊断先河 外科危证以补为主,攻补兼施
高秉钧 心得 派代 表
《疡科心得集派 全生派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继承创新
心得派
课后讨论
• 1.中医外科三大流派产生的基础 • 2.学习中医外科发展史对学习中医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