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课件
合集下载
24节气ppt课件

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活动
1 2 3
春社和秋社
春社和秋社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是 农民们欢庆丰收和祈求来年丰收的时刻。
龙抬头和寒食节
龙抬头是农历二月初二,是祭祀龙神的节日;寒 食节则是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是古代民间禁 火和祭祖的节日。
中秋节和重阳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家庭团聚和赏月的节 日;重阳节则是九月初九,是登高望远和祭祖的 节日。
确定。
以春分和秋分为界,将一年分为 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
每个节气的命名都蕴含着其对应 的自然现象或特点,如春分表示 春季的中点,夏至表示夏季的极
点。
02
二十四节气详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此时万物复苏 ,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生长周期。
谷雨
谷雨是雨水较多的节气,有利于谷 物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气温逐 渐升高,人们开始穿上夏装
,进行各种夏季活动。
芒种
芒种表示有芒作物已经成熟,需要尽快收 割,同时也要进行插秧等农事活动。
夏至
夏至是夏季的中间阶段,也是一年中白天 最长的一天,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冬至
冬至是冬季的中间阶段,也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小寒
小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继续降低,天气 变得更加寒冷。
大寒
大寒是冬季最冷的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之一, 人们需要进行各种防寒保暖措施。
03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
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影响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二十四节气》课件(共27张PPT)

处 暑
公历8月22-24日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度。处暑,即为“出暑”,是炎 热离开的意思。气温逐渐降落,暑气渐消。处暑意味着酷热 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降落趋 势。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 药茶、拜土地公等。
白 露
公历9月7-9日
白露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白露”是反应自然界寒气 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 傍晚后气温便很快降落,昼夜温差大。正所谓“抢秋抢秋, 不抢就丢”。白露期间的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酿五 谷酒、喝白露茶等。
中国传统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 春
公历2月3-5日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 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过 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 水
公历2月18-20日
秋 分
公历9月23-24日
秋分是秋季的第4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80度为秋分,秋分 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故秋分也称降分。此后,昼夜 温差逐渐加大,秋分时节和清明时节有些民俗类似,也有扫 墓祭祖的习惯,称作“秋祭”。秋分要防止凉燥,坚持锻炼 身体。饮食方面,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
寒 露
立 冬
公历11月7-8日
立冬是冬季六节气之首,太阳运行到黄经225度。气候也由秋 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从“立冬”开始一 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冬 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 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优质二十四节气ppt课件免费

春分
昼夜平分,标志着春季的中点。此时 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 几乎相等。
清明、谷雨
清明
天气晴朗,草木繁茂。人们会进行扫墓、踏青等活动,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谷雨
春季最后一个节气,雨水充足,适合种植春季作物。此时也是茶叶采摘的好时节 。
03
夏季六节气
立夏、小满
立夏
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 高,雷雨增多。此时,农作物进 入生长旺季,需要加强田间管理
习俗与活动
小寒吃糯米饭、大寒迎年等。
农事活动
北方地区要加强设施农业管理,防止低温 冻害;南方地区则要加强油菜、蔬菜等作 物的田间管理,做好防寒防冻工作。
06
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与价值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 独特认知和智慧。
弘扬二十四节气文化,有助于激发民 族文化的创新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春季六节气
立春、雨水
立春
标志着春季的开始,天气逐渐回 暖,万物开始复苏。此时,人们 开始准备春耕,祈求新的一年五 谷丰登。
雨水
表示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此时 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适 量的降雨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惊蛰、春分
惊蛰
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 的动物。此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 雷萌动。
起源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 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节气与农历关系
节气与农历的对应关系
每个节气在农历中都有固定的日期,通常每年会有一两天的 差异。
节气对农历的意义
昼夜平分,标志着春季的中点。此时 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 几乎相等。
清明、谷雨
清明
天气晴朗,草木繁茂。人们会进行扫墓、踏青等活动,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谷雨
春季最后一个节气,雨水充足,适合种植春季作物。此时也是茶叶采摘的好时节 。
03
夏季六节气
立夏、小满
立夏
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 高,雷雨增多。此时,农作物进 入生长旺季,需要加强田间管理
习俗与活动
小寒吃糯米饭、大寒迎年等。
农事活动
北方地区要加强设施农业管理,防止低温 冻害;南方地区则要加强油菜、蔬菜等作 物的田间管理,做好防寒防冻工作。
06
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与价值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 独特认知和智慧。
弘扬二十四节气文化,有助于激发民 族文化的创新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春季六节气
立春、雨水
立春
标志着春季的开始,天气逐渐回 暖,万物开始复苏。此时,人们 开始准备春耕,祈求新的一年五 谷丰登。
雨水
表示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此时 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适 量的降雨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惊蛰、春分
惊蛰
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 的动物。此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 雷萌动。
起源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 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节气与农历关系
节气与农历的对应关系
每个节气在农历中都有固定的日期,通常每年会有一两天的 差异。
节气对农历的意义
小学二十四节气课件PPT

大寒
大寒是冬季最冷的时节, 需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03
二十四节气与生活
农业活动
春耕
春分时节的到来,标志 着春耕的开始,此时土
壤解冻,适宜种植。
夏种
芒种时节,夏季作物开 始种植,此时气温高,
雨水充足。
秋收
秋分时节,秋季作物开 始收获,天气凉爽,适
宜收割。
冬藏
冬至时节,冬季来临, 人们开始储备食物,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关于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的概念,随着人 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节气体系逐渐完善。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特征,如春分、秋分、夏 至、冬至等,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和运用。
意义
指导农业生产
传承中华文化
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古代农业生产的纲领性 文献,对于现代农业生产仍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谷雨
谷雨时节,雨水滋润了大地,植物生长迅速,是播种的 最佳时期。
夏季节气
立夏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气温逐 渐升高,植物生长茂盛。
小满
小满时,麦类等夏收作物已经结 果,即将成熟。
芒种
芒种是夏季的重要节气,此时进 入梅雨季节,天气潮湿。
大暑
大暑是夏季最热的时节,此时需 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小暑
小暑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但还 未到最热的时节。
时间内的天气走势。
预警自然灾害
通过分析节气与气象变化的关系 ,气象部门可以提前预警自然灾 害,如暴雨、洪涝、干旱等,为
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指导生活出行
根据节气的变化,人们可以合理 安排出行和衣物穿着,避免因天 气突变而造成不适。例如,在冬 至节气期间,北方地区的人们会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 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生命之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 乡明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月夜忆舍弟》诗意画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
落谁家?
秋分 生命之旅:天凉好个秋
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诗词故事:一蓑烟雨任 平生---走进苏轼
1、宋仁宗年间(0-28岁) 2、宋英宗年间(28-32岁) 3、宋神宗年间(32-49岁)
和郭主簿
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 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菊花
唐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64岁时北返,65岁在路上去世。五年后,北 宋灭亡。
定风波—宋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 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 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 雨也无晴。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五夜望月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生命之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 乡明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月夜忆舍弟》诗意画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
落谁家?
秋分 生命之旅:天凉好个秋
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诗词故事:一蓑烟雨任 平生---走进苏轼
1、宋仁宗年间(0-28岁) 2、宋英宗年间(28-32岁) 3、宋神宗年间(32-49岁)
和郭主簿
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 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菊花
唐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64岁时北返,65岁在路上去世。五年后,北 宋灭亡。
定风波—宋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 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 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 雨也无晴。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五夜望月
二十四节气 课件(共79张PPT)-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 这时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 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 灾也最为频繁。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节气习俗
13、立秋
14、处暑
在商洛竹林关一带,就流传着“摸秋”
小满
(宋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 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 迎风笑落红。
节气习俗
9、芒种 芒种这一天,人们在耕播种作的空余, 忙里偷闲,有“送花神”的习俗。
11、小暑 在小暑节的前后几天,民间有“百索子 撂上屋”的习俗。 百索子,又名五色丝线,端午节时系在 小孩的手臂上或脖子上,认为这样可以 辟邪。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惊蛰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 仲春时节的开始;太 阳到达黄经 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 蛰,是蛰虫惊而出走 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 “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 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 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才使得动物们结束冬眠,渐有春雷,中国大 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七绝·春分》 ---左河水
风雷送暖入中春, 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 白天黑夜两均分。
节气习俗
5、清明 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祭祖、踏青赏春、 植树种草等传统习俗。
6、谷雨 关于谷雨的来历,有着一个凄婉的 传说。
7、立夏
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文化介绍主题班会PPT课件

春分
二月气
05 节气
清明 三月节
立春斗指东北。其含义是开始进入 春天,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 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06 节气
谷雨 三月气
立春斗指东北。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 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 季从此开始了。
夏季
小池残暑退 高树早凉归 五月六日~八月八日
07 节气
立夏 四月节
16 节气
八月七 秋分
立春斗指东北。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 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 从此开始了。
17 节气
寒 露九
月 节
始苏进立 了生入春 。机春斗
勃天指 勃,东 ,过北 一了。 年立其 四春含 季,义 从万是 此物开 开复始
18 节气
霜降 九月气
立春斗指东北。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 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 季从此开始了。
10 节气
夏至 五月气
立春斗指东北。其含义是开 始进入春天,过了立春,万 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 从此开始了。
11 节气
小暑 六月节
立春斗指东北。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过了立春,万物 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12 节气
大暑 六月节
立春斗指东北。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 天,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冬季
河初落日 霜雪下穷冬 十一月八日~二月三日
19 节气
立冬 十月节
立春斗指东北。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 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20 节气
小雪 十月气 立春斗指东北。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 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 从此开始了。
21 节气
二十四节气课件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06
与作用
指导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观察天象、物象等变化,人们可 以预测气候和天气变化,从而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对于指导农事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预测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便于人们提前做好耕种、 施肥、除草等农事活动;二是可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三是可以预测气候变化,避免因极端天气 而造成损失。
谷雨
总结词
雨水滋润,作物生长,大地呈现丰收的 景象。
VS
详细描述
谷雨通常在每年的4月19日前后,标志着 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节气代表着农 作物开始进入生长的关键阶段,需要充足 的雨水滋润。谷雨的到来预示着大地的丰 收在望。
夏季节气
03
立夏
总结词
夏季的开始,进入农忙季节。
详细描述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 始。此时气温逐渐升高,万物开始茂盛生长 。农民们开始忙着种植夏季作物,如水稻、 玉米等。立夏也是夏季作物收获的季节,如 小麦、油菜等。
THANKS.
秋季节气
04
立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 节气,标志着秋季的 开始。
立秋后,天气逐渐变 得干燥,降雨减少, 湿度降低。
立秋通常在每年的8 月7日或8日,天气逐 渐转凉,气温开始下 降。
处暑
处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标志着夏季的结束。
处暑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或 24日,天气逐渐变得凉爽。
处暑后,白天逐渐变短,夜晚 变长,气温逐渐下降。
小寒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 志着天气更加寒冷。
小寒时节,要注意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避免感冒和呼吸
二十四节气 ppt课件

杜 牧
花晚家斜
。,。,
霜降
·
辨一辨 品意境,辨节气
独孤万千 江 钓舟径山 雪 寒蓑人鸟 柳 江笠踪飞 宗 雪翁灭绝 元 。,。,
大雪
辨一辨 品意境,辨节气
·
二不万碧 月知条玉 春细垂妆
咏 柳
风叶下成 贺
似谁绿一 知
剪裁丝树 章
刀出绦高
。,。,
立春
议一议:
有人:“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社会 的时间认知体系,在城镇化的今天 已经没有意义了。”对此你怎么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辩一辩:节气知识知多少?
话习俗,辩节气 知农活,辨节气 品意境,辨节气
辨一辨
话习俗,辨节气
知农活,辨节气
品意境,辨节气
辨一辨 话习俗,辨节气
立 春
辨一辨 话习俗,辨节气
冬立 至冬
辨一辨
话习俗,辨节气 知农活,辨节气 品意境,辨节气
申遗成功不是结束,而年
是开始!
月
日 申 遗 成 功
作业:
收集二十四节气其他诗词、农谚等。
推荐阅读:
《二十四节气知识》许彦来
《二十四节气民俗》高倩艺
推荐阅读书籍: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 沈善书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修订版)》 张红星、左祖俊
《光阴(中国人的节气)》申赋渔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 秋 : 秋 季 的开始 。 处 暑 : 处 是 终止、 躲藏的 意思。 处暑是 表示炎 热的暑 天结束 。 白 露 : 天 气 转凉, 露凝而 白。 秋 分 : 昼 夜 平分。 寒 露 : 露 水 已寒, 将要结 冰。 霜 降 : 天 气 渐冷, 开始有 霜。
二十四节气介绍ppt课件

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二十四节气
1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2
大家一起唱一唱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空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22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23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
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 “小雪”节气后降雪。
24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北半球昼短夜长。雪将由小
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28
29
二十四节气歌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30
12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意为“忙种”,麦类等有芒
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13
夏至:每年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
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14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
区进入炎热季节。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15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
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9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
日短夜长。
20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
二十四节气
1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2
大家一起唱一唱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空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22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23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
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 “小雪”节气后降雪。
24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北半球昼短夜长。雪将由小
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28
29
二十四节气歌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30
12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意为“忙种”,麦类等有芒
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13
夏至:每年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
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14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
区进入炎热季节。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15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
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9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
日短夜长。
20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
二十四节气完整版PPT课件

节气简介
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 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 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 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 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 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 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 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 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 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宋朝的理学家张载说的: 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 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读书人为天地立心,是说胸罗万象,知天地运行知识,从而不疑 惑这种做法。
为生民立命,是为平民百姓服务,并视为他们申冤作为己任。
为往圣继绝学,同时为了继承古代圣人的学说而努力学而不厌。
为万世开太平,也为万世的太平摇旗呐喊,并阻止不安定的乱世行为。
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 水便浸湿了罗袜。
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仍然隔着透明 的帘子凝望秋月。
此诗写一位妇女寂寞和惆怅的心情。前两句写 女主人公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 袜,她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女 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 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 衬托人的幽怨。
秋季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冬季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意味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指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约15天为一节或一气,每月有一节一气。二十四节气 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 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过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二一
二十四节气图文介绍精美课件模板(完整框架)

大雪冬至后, 篮装水不漏
大雪
大雪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最低温度降到0℃或以下。积雪可储存作物来年生长所需 水分。“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应多喝水、食温补、常喝粥。
终藏之气, 至此而极也
冬至
古说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 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可吃羊肉等温补。
昨夜春雷作, 荷锄理南陂
惊蛰
惊蛰就像运动场上启动某项比赛的打令枪一样。一枪打响,那些还在冬眠状态蛰伏得 太久以至昏昏沉沉的昆虫走兽们都惊醒过来,它们听令而努力生长壮大。
岸柳青青, 草长莺飞
春分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春分,中国人又称为“日 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对北半球的很多人来说,春分意味着真正的春天。
时雨及芒种, 四野皆插秧
芒种
芒种芒种,样样要种,一样不种,秋后囤空。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时节到来,逢此时 节,栀子花开,麦黄梅熟,仲夏开始,应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水。
绿筠尚含粉, 圆荷始散芳
夏至
夏至,北半球迎来白昼最长的一天。这是盛夏的起点,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来。此 时节,荷花绽放、蛙鸣声声,一派生机繁荣。北方收获小麦,“江淮”进入梅雨季节
万物至此皆长大
立夏
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是夏天的开始,万物在这个节气Leabharlann 生长茂盛,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小满
小满小满, 麦粒渐满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大麦等夏熟作物籽粒渐饱满,但尚未成熟。各地渐次 进入夏季,南北温差缩小,降水增多。饮食以健脾养胃为原则,注意多饮水,别贪凉。
地始冻, 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小雪
01
含义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 节气,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
下雪。
03
物候现象
小雪后,动物开始冬眠,植物进 入深度休眠期。
02
气候特点
小雪后,北方地区开始出现降雪 天气,南方地区则进入阴冷潮湿
的季节。
04
农事活动
小雪后,北方地区要注意保暖和 防雪灾,南方地区则要加强冬季
作物的防寒保暖措施。
冬至
含义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 ,表示冬天已经过半,日照时间最短。
物候现象
冬至后,动物开始逐渐苏醒,植物也 开始进入生长期。
气候特点
冬至后,天气逐渐变暖,日照时间逐 渐变长。
农事活动
冬至后,北方地区开始备耕春耕,南 方地区则要加强冬季作物的田间管理 ,促进生长发育。
小寒
小寒后,北方地区进入最寒冷的季节 ,南方地区也开始出现冰冻现象。
04
秋季六节气详解
立秋
含义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此时 ,太阳到达黄经135度,天气逐渐凉爽,万物开始凋零。
物候
立秋后,植物开始凋零,树叶逐渐变黄,农作物也开始成 熟。此时,一些动物开始储备食物,准备过冬。
习俗
立秋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有许多与之相关 的习俗。例如,一些地方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小寒后,北方地区要注意保暖和防雪 灾,南方地区则要加强冬季作物的防 寒保暖措施,防止冻害。
含义
气候特点
物候现象
农事活动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 气,表示天气开始进入最寒冷的时期 。
小寒后,动物仍处于冬眠状态,植物 也开始进入深度休眠期。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习俗
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有祭车神、祭蚕等习俗,希望神灵保佑农作物丰 收。同时,人们也会注意调整饮食,以适应气温的变化。
芒种
特点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人们开始忙于收割和 播种秋季作物。
习俗
芒种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有煮梅酒的习俗,而北方地区则会吃一些时令水果 来消暑。此外,人们还会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身体健康。
定期对二十四节气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 并调整完善。
二十四节气国际交流与合作前景展望
加强国际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二十四节气的独特魅力 和文化内涵。
推动国际合作
与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二十四节气在全球 范围内的传承和发展。
拓展国际影响
通过举办国际节气文化论坛、节气文化艺术展等活动,拓展二十四 节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小寒:天气寒冷但还未到最冷时候
民俗风情
小寒时节,天气虽然寒冷但还未到最冷的时候。此时,人们开始为春节做准备, 如购置年货、打扫房屋等。同时,也会注重保暖和进补以抵御严寒。
旅游推荐
小寒时节,可以前往一些年货市场或特色街区,感受浓厚的年味和购物乐趣。此 外,也可以前往一些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欣赏冬季美景或参加各种户外活动。
04
CATALOGUE
秋季六节气农事活动与养生知 识
立秋:秋季开始,暑去凉来
农事活动
立秋时节,标志着秋季的开始,此时要抓紧做好秋收作物的收获和晾晒工作,以免遭受早霜冻的危害。同时,也 要开始准备秋播作物的播种工作。
养生知识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此时应调整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脂肪等营 养物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有祭车神、祭蚕等习俗,希望神灵保佑农作物丰 收。同时,人们也会注意调整饮食,以适应气温的变化。
芒种
特点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人们开始忙于收割和 播种秋季作物。
习俗
芒种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有煮梅酒的习俗,而北方地区则会吃一些时令水果 来消暑。此外,人们还会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身体健康。
定期对二十四节气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 并调整完善。
二十四节气国际交流与合作前景展望
加强国际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二十四节气的独特魅力 和文化内涵。
推动国际合作
与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二十四节气在全球 范围内的传承和发展。
拓展国际影响
通过举办国际节气文化论坛、节气文化艺术展等活动,拓展二十四 节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小寒:天气寒冷但还未到最冷时候
民俗风情
小寒时节,天气虽然寒冷但还未到最冷的时候。此时,人们开始为春节做准备, 如购置年货、打扫房屋等。同时,也会注重保暖和进补以抵御严寒。
旅游推荐
小寒时节,可以前往一些年货市场或特色街区,感受浓厚的年味和购物乐趣。此 外,也可以前往一些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欣赏冬季美景或参加各种户外活动。
04
CATALOGUE
秋季六节气农事活动与养生知 识
立秋:秋季开始,暑去凉来
农事活动
立秋时节,标志着秋季的开始,此时要抓紧做好秋收作物的收获和晾晒工作,以免遭受早霜冻的危害。同时,也 要开始准备秋播作物的播种工作。
养生知识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此时应调整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脂肪等营 养物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图文)全文

90天的一半。
肆 章 寒 露 HAN LU
寒露,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 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 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 渐浓,蝉噤荷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 昼夜温差较大;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 ;三候始电。”
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 雷并发出闪电。
肆 章
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正是人 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时,还有一种说 法,就是“三月节”。
肆 章
•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 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 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 21日交节。
肆 章
立 冬 LI DONG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 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我 国幅员 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 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 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小 雪 XIAO XUE
每年11月22日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 时为小雪,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 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 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肆 章
• • • • • • • • • • • • •
芒 立 清 惊 立 种小 大 立 寒 白 立 小 种 夏 明 蛰 春 田寒 雪 冬 露 露 秋 暑 大 鹅 忙 乌 阳 无忙 交 先 不 快 忙 不 家 毛 种 鸦 气 定买 冬 封 算 割 打 算 乐 住 粟 叫 转 例办 月 地 冷 地 垫 热 , , , , , ,, , , , , , , 夏 小 谷 春 雨 全大 冬 小 霜 秋 处 大 至 满 雨 分 水 靠寒 至 雪 降 分 暑 暑 不 雀 种 滴 沿 看要 数 河 变 无 动 在 着 来 大 水 河 节过 九 封 了 生 刀 伏 棉 全 田 干 边 气年 天 严 天 田 镰 天 。 。 。 。 。 。。 。 。 。 。 。 。
肆 章 寒 露 HAN LU
寒露,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 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 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 渐浓,蝉噤荷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 昼夜温差较大;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 ;三候始电。”
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 雷并发出闪电。
肆 章
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正是人 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时,还有一种说 法,就是“三月节”。
肆 章
•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 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 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 21日交节。
肆 章
立 冬 LI DONG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 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我 国幅员 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 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 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小 雪 XIAO XUE
每年11月22日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 时为小雪,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 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 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肆 章
• • • • • • • • • • • • •
芒 立 清 惊 立 种小 大 立 寒 白 立 小 种 夏 明 蛰 春 田寒 雪 冬 露 露 秋 暑 大 鹅 忙 乌 阳 无忙 交 先 不 快 忙 不 家 毛 种 鸦 气 定买 冬 封 算 割 打 算 乐 住 粟 叫 转 例办 月 地 冷 地 垫 热 , , , , , ,, , , , , , , 夏 小 谷 春 雨 全大 冬 小 霜 秋 处 大 至 满 雨 分 水 靠寒 至 雪 降 分 暑 暑 不 雀 种 滴 沿 看要 数 河 变 无 动 在 着 来 大 水 河 节过 九 封 了 生 刀 伏 棉 全 田 干 边 气年 天 严 天 田 镰 天 。 。 。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
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 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 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 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 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 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 “出游迎秋”之意。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 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 水。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 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 食以备过冬。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 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
立冬:冬季的开始。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 义。在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 的人们,利用立冬休息一下, 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北方立冬,多习惯吃饺子。 南方则多习惯吃鸡鸭鱼肉。
小雪:开始下雪。
一般每年的11月22日、23 日,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 气温也迅速下降到0度或以下, 如果有降水就会出现雪花。不 过这时是初雪阶段,雪量小且 次数不多。黄河中下游平均初 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农 谚云: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 歇,小雪雪漫天,来年必丰产。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 节的习俗。
秋分:昼夜平分。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 (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 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
成九节的月习九俗日,忆叫山做东“秋兄分弟吃 秋(菜”唐。)“王秋维菜”是一种野 苋蒿都独每”菜去。,采在逢逢乡摘异佳秋人秋乡 节分称菜为 倍那之。异 思天为在客 亲,田“全野秋,。村中碧人搜 寻遥时,知多兄见弟是登嫩高绿处的,,细细 棵遍,约插有茱巴萸掌少那一样人长短。。采
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 “滚汤”,名曰“秋汤”。 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 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 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 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 健。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寒露时节,岭南及以北 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 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 将进入冬季。除全年飞雪的 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 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从 西伯利亚来的冷空气势力逐 渐增强,华北大地气温下降 速度加快,而且昼夜温差增 大,降水明显减少雨季结束。
春雨二十惊四春节清气起谷源天于,黄河夏流满域芒。远夏在暑春相秋时连 代气秋,。处就以定后露出不秋仲断寒春地、改霜仲进降夏与,、完仲善冬秋,雪和到雪仲秦冬汉冬等年小四间大个,节二寒 十上四半节气年已来完六全确廿立一。,公元下前半10年4年是,八由邓廿平三 等每制月定的两《节太不初历变》更,,正式最把多二相十四差节一气两订于天
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立春:立就是开始,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自古以来,立春这天有很多祭祀、庆 贺活动,如吃春饼、打春牛。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及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俗断魂。 借问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传说谷雨这 天的茶喝了会清 火,辟邪,明目 等,所以南方有 谷雨摘茶习俗
立夏:夏季开始。
立夏时令,人们吃竹笋, 称为全笋。大家的愿望是 人人希冀双腿也像春笋那 样健壮有力,能跋涉远路, 行道千里。
立秋:秋季的开始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 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 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 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 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 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 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 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 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 “以肉贴膘”。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 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 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 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 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 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 蛰那天祭白虎。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 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 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 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 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 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 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验 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 烤熟,夹以青菜、豆荚、 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 或赠送亲友。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小暑有尝新米的习俗。乡下 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 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 。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 暑时节有“吃仙草” 的习俗。仙草又名凉 粉草、仙人草,唇形 科仙草属草本植物, 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 物资源。由于其神奇 的消暑功效,被誉为 “仙草”。茎叶晒干 后可以做成烧仙草, 广东一带叫凉粉,是 一种消暑的甜品。
动水车灌溉水田。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根据古老的说法,芒 种节过后,群芳摇落,花 神退位,人世间便要隆重 地为她饯行,以示感激。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冬至饺子夏至面”, 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 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 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 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 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 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 康。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
江南一带则有“小满动三车” 的说法。它是对江南小满农事 的形象总结。所谓“三车”即 水车、纺车、油车。在农谚中, 百姓以“满”指代雨水的丰裕 程度,小满正是江南早稻追肥、 中稻插秧的时节,如若田里不 蓄满水,就会造成田坎干裂, 无法插秧,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因此天旱的年份,人们会早考 虑,巧安排,以人力或畜力带
春分:分是平分,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春分吃春菜"。"春 菜"是一种野苋菜, 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 菜一般家里与鱼片" 滚汤",名曰"春汤"。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 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 火、扫墓,还有踏青、荡 秋千、踢蹴鞠、打马球、 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