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练习题(提高版1)40道(带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练习题(提高版1)40道(带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练习题(提高版1)40道(带答案)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40道题)(提高班1)

1、【基础题】计算:

(1)618-÷)(-)(-31

2?; (2))(-+5

1232?;

(3))

(-)(-49?+)(-60÷12; (4)2

3)(-×[ )+(--9

532 ].

2、【基础题】计算:

(1))(-)+(-2382?; ( 2)100÷22)(--)(-2÷)

(-3

2

(3))(-4÷)(-)(-343

?; (4))(-31÷231)(--3

2

14)

(-?.

3、【基础题】计算:

(1)36×23121

)-(; (2)12.7÷)

(-

19

80?; (3)6342

+)(-?;

(4))(-43

×)-+(-31328; (5)1323-)(-÷)(-21; (6)320-÷3

4)(-8

1-;

(7)236.15.02)-(-)(-?÷22)(-; (8))(-23

×[ 23

22

-)(- ];

(9)[ 2253)-(-)(- ]÷)(-2; (10)16÷)

(-)-(-)(-48

1

23

?.

4、【基础题】计算:

(1)11+(-22)-3×(-11); (2)03

13243

??)-(-)(-; (3)

2332-)(-;

(4)23÷[ )-(-)(-423

]; (5))-(8743

÷)(-87; (6))

+()(-6

54360?;

(7)-2

7+2×()2

3-+(-6)÷()2

3

1-; (8))(-)-+-(-41512

75420361??.

5、【基础题】计算:

(1))-(-258÷)

(-5; (2)-33121)(--?; (3)223232)-(-)(-??;

(4)013243

2??)+(-)(-; (5))

(-+5

1262?; (6)-10+8÷()2

2--4×3;

(7)-5

1-()()[]55.24.0-?-; (8)()25

1--(1-0.5)×

3

1;

6、【基础题】计算:

(1)(-8)×5-40; (2)(-1.2)÷(-1

3

)-(-2);

(3)-20÷5×14

+5×(-3)÷15; (4)-3[-5+(1-0.2÷3

5)÷(-2)];

(5)-23÷153×(-131)2÷(132)2; (6)-52+(12

7

6185+-)×(-2.4)

参考答案

1、【答案】 (1)17; (2)5

11

; (3)31; (4)-11

2、【答案】 (1)-10; (2)22; (3)-16; (4)-2

5

3、【答案】 (1)1; (2)0; (3)42; (4)

4

23

; (5)18; (6)0; (7)-4.64; (8)37; (9)8; (10)-2

5.

4、【答案】 (1)22; (2)0; (3)-17; (4)-4

23

; (5)71; (6)-95; (7)-85;

(8)6 .

5、【答案】 (1)3; (2)1; (3)-54; (4)0; (5)526; (6)-20; (7)-2; (8)-6

7.

6、【答案】(1)-80; (2)5.6; (3)-2; (4)16; (5)-5

16

; (6)-2.9

新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练习

新初一衔接数学 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练习 1、加法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 (1) (-6)+(-8)= (2) (-4)+2.5= (3) (-7)+(+7)= (4) (-7)+(+4)= (5) (+2.5)+(-1.5)= (6) 0+(-2)= (7) -3+2= (8) (+3)+(+2)= (9) -7-4= (10) (-4)+6= (11) ()31-+= (12) ()a a +-= 2、减法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 (1) (-3)-(-4)= (2) (-5)-10= (3) 9-(-21)= (4) 1.3-(-2.7)= (5) 6.38-(-2.62)= (6) -2.5-4.5= (7) 13-(-17)= (8) (-13)-(-17)= (9) (-13)-17= (10) 0-6= (11) 0-(-3)= (12) -4-2= (13) (-1.8)-(+4.5)= (14) 1143????--- ? ? ???? = (15) 1( 6.25)34??--- ???= 3、加减混合计算题(每小题3分): (1) 4+5-11; (2) 24-(-16)+(-25)-15 (3) -7.2+3.9-8.4+12 (4) -3-5+7 (5) -26+43-34+17-48 (6) 91.26-293+8.74+191 (7) 12-(-18)+(-7)-15 (8) )15()41()26()83(++-+++- (9) )2.0(3.1)9.0()7.0()8.1(-++-+++- (10) (-40)-(+28)-(-19)+(-24)-(32) (11) (+4.7)-(-8.9)-(+7.5)+(-6) (12) -6-8-2+3.54-4.72+16.46-5.28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题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虽然刚进入初中时间不长久,但是正负数以及有理数加减法的知识难度不大,再加上这部分知识内容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所以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运算。过程与方法: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讨,体验数学的转化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会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讨。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2的相反数是____ +0.3的相反数____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 2、计算 1、 4 + 16 = 2、(–2)+(–7)= 3、(–1)+3.6 = 4、 2 + (–4) = 5、(–5)+5= 6、0+(–8) =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回顾,熟悉旧知,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二、情境设置、激趣导入 北京某天气温是-3oC~3oC,这天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呢? 学生列式表示3-(-3)=?但是不知道结果。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1.3.1有理数的加法 基础检测 1、 计算: (1)15+(-22) (2)(-13)+(-8) (3)(-)+ (4) )3 2(21-+ 2、计算: (1)23+(-17)+6+(-22) (2)(-2)+3+1+(-3)+2+(-4) 3、计算: (1))1713(134)174()134(-++-+- (2))4 12(216)313()324(-++-+- 4、计算: (1))2117(41 28-+ (2))8 14()75(125.0)411(75.0-+-++-+ 拓展提高 1、 (1)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____; (2)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和是________。 2、 若2,3==b a ,则=+b a ________。 3、 已知,3,2,1===c b a 且a >b >c ,求a +b +c 的值。 4、 若1<a <3,求a a -+-31的值。 5、 计算:7.10)]3 23([3 1 22.16---+-+- 6、 计算:(+1)+(-2)+(+3)+(-4)+…+(+99) +(-100) 7、 10袋大米,以每袋5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

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重的记录如下:+,+,0,-,-,+,-,-,+,+. 10袋大米共超重或不足多少千克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体验中招 1、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________。 2、小明记录了今年元月份某五天的最低气温(单位:℃):1,2,0,-1,-2, 这五天的最低温度的平均值是( ) A 、1 B 、2 C 、0 D 、-1 参考答案 基础检测 1、-7,-21,,-6 1 严格按照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2、-10,-3.把符号相同的数就、或互为相反数的数结合进行简便 运算 3、-1,2 13-。把同分母的数相结合进行简便运算。 4、756,4 3 10-。拆分带分数,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进行加法运算; 把小数化成分数进行简便运算。 拓展提高 1、 (1)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是±3,±2,±1,0,故它们 的和是0. (2)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是-3和-4,它们的和是

初一数学有理数计算题分类及混合运算练习题(200题)

初一数学有理数计算题分类及混合运算练习题(200题) 有理数加法 1、(-9)+(-13) 2、(-12)+27 3、(-28)+(-34) 4、67+(-92) 5、 (-27.8)+43.9 6、(-23)+7+(-152)+65 原则一:所有正数求和,所有负数求和,最后计算两个数的差,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7、|52+(-31)| = 8、(-52 )+|―31| = 9、 38+(-22)+(+62)+(-78)= 10、(-8)+(-10)+2+(-1) 11、(-32)+0+(+41)+(-61)+(-21) =、 = 12、(-8)+47+18+(-27) 13、(-5)+21+(-95)+29 = = 14、(-8.25)+8.25+(-0.25)+(-5.75)+(-7.5) 15、 6+(-7)+(-9)+2 = = 16、 72+65+(-105)+(-28) 17、(-23)+|-63|+|-37|+(-77) = = 18、19+(-195)+47 18、(+18)+(-32)+(-16)+(+26) = = 20、(-0.8)+(-1.2)+(-0.6)+(-2.4) 21、(-8)+(-321)+2+(-21 )+12 = = 22、 553+(-532)+452+(-31 ) 23、(-6.37)+(-343)+6.37+2.75 = = 原则二:凑整,0.25+0.75=1 4 1+43=1 0.25+43 =1 抵消:和为零

7-9 = ―7―9 = 0-(-9) = (-25)-(-13) = 8.2―(―6.3) (-321)-541 (-12.5)-(-7.5) = = = (-26)―(-12)―12―18 ―1―(-21)―(+23) (-41)―(-85)―81 =-44 =-2 =41 (-20)-(+5)-(-5)-(-12) (-23)―(-59)―(-3.5) |-32|―(-12)―72―(-5) =-8 =39.5 =-23 (+103)―(-74)―(-52)―710 (-516)―3―(-3.2)―7 (+71)―(-72 )―73 =―7011 =-10 =0 (-0.5)-(-341)+6.75-521 (+6.1)―(-4.3)―(-2.1)―5.1 =4 =7.4 (-32)―(-143)―(-132)―(+1.75) (-332)―(-243)―(-132 )―(-1.75) =1 =2.5 -843-597+461-392 -443+61+(-32 )―25 =-13127 =-743 0.5+(-41)-(-2.75)+21 (+4.3)-(-4)+(-2.3)-(+4) =3.5 =2 原则三:结果的形式要与题目中数的形式保持一致。如确定是分数还是小数,分数必须是带分数或真分数,不得是假分数,过程中无所谓。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加减乘除测试题(含解析)

七上有理数加减乘除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 1.(2020·安源模拟)的倒数是() A. B. C. D. 2.(2020·津南模拟)计算的值是() A. -12 B. -2 C. 35 D. -35 3.(2020·红桥模拟)计算的结果等于() A. B. C. D. 4.(2020七上·椒江期末)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 B. C. D. 5.(2020·山西)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题;共8分) 6.(2019七下·东莞月考)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有________(只填序号) ①几个有理数相乘,若负因数为奇数个,则积为负数, ②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商为﹣1, ③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不小于这个数, ④﹣a的绝对值等于a. 7.(2020七上·建邺期末)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记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由图可知,她一共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为________个. 8.(2020七上·萧山期末)已知a,b,c为互不相等的整数,且abc=-4,则a+b+c=________。 9.(2020七上·通榆期末)在-1,0,-2,3中,两个数的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 10.(2019七上·孝南月考)-2.5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9七上·佛山月考)你会玩“24点”游戏吗?将下面四张扑克牌凑成24,结果是________=24,注:扑克牌下面的数是其对应的有理数.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水平测试题及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3 分,共24 分) 1.计算的值是() (A) (B) (C) (D) 2.数轴上点表示,点表示1,则表示两点间的距离的算式是( ) (A) (B) (C) (D) 3.下列运算正确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有理数相加,就是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B)两个有理数相减,就是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减[ (C)两个一有理数相加,和可能小于其中的每一个加数 (D)两个有理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5. 小明做这样一道题计算:|(-3)+■|,其中■是被墨水污染

看不清的一个数,他翻开后面的答案知该题计算的结果是等于6,那么■表示的数是( ) (A)3 (B)-3 (C)9 (D)-3或9 6. 某商店出售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的字页 1 第 样,任意取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A)0.8 kg(B)0.4 kg (C)0.5 kg (D)0.6 kg 7.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和海王星是非常寒冷的世界.冥王星的背阴面温度低至-253℃,向阳面也只有-223℃.冥王星背阴面的温度比向阳面的温度低( ). (A)-30℃(B)30℃(C)-476℃(D)476℃ 8. 下列算式和为4的是( ). (A)(-2 )+(-1 ) (B)(- )-(- )+2 (C)0.125+(- )-(-4 ) (D)- 二、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3分,共24分) 1. 比0小4的数是_______;4比-9大______;_____比-8大8. 2. 若,互为相反数,则= . 3. 某天上午的温度是5℃,中午又上升了3℃,下午由于冷空气南下,到夜间又下降了9℃,则这天夜间的温度是℃. 4. 观察下列各数,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23,-18,-13,_______,________. 5.若,,且,则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 计算题 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8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计算题专项练习1、计算:; 2、计算:(﹣12)+(﹣13)﹣(﹣14)﹣15+16 3、计算: 4、计算:7-(-4)+( -5) 5、计算:. 6、计算:(﹣3)+7+8+(﹣9). 7、计算:7-(-3)+(-5)-|-8| 8、计算:23﹣37+3﹣52 9、计算:0.35+(﹣0.6)+0.25+(﹣5.4)

10、计算: 11、计算: 12、计算: 13、计算: 14、计算:(﹣7)×(﹣5)﹣90÷(﹣15); 15、计算:-8 - |+4| - 3×(-5) -(-1) 16、计算:(-3)×(-4)×(-5)+(-5)×(-7); 17、计算:(﹣12)÷4×(﹣6)÷2

18、计算:23﹣6×(﹣3)+2×(﹣4) 19、计算:(﹣5)×6+(﹣125)÷(﹣5); 20、计算:|-2|-(-3)×(-15); 21、计算: 22、计算: 23、计算: 24、计算:

25、计算: 26、计算: 27、计算:. 28、计算:÷; 29、计算:

30、计算: 参考答案 1、-3; 2、-10; 3、8; 4、6; 5、-1; 6、3; 7、—3; 8、﹣63; 9、﹣5.4. 10、; 11、-12; 12、1; 13、-20; 14、41; 15、4; 16、-25; 17、9; 18、33; 19、﹣5; 20、-43.  21、-6; 22、; 23、2.6; 24、-; 81 625、-31; 26、16; 27、-1; 28、13; 29、18. 30、-41;

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减法练习

有理数减法 一、 精学精练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例如:(-3)-(-5)=-3+5=2 0-7 = 0+(-7)=-7 二、 活学活用 1、 口算 (-8)-8 = (-8)-(-8) = (8)-(-8) = 8-8 = 0-6 = 6-0 = 0-(-6)= (-6)-0= (-5)-(-8)= 2、 计算 16-47= 28-(-74)= (-37)-(-85)= (-54)-14= 123-190= (-112)-98= (-131)-(-129)= (-17)-(-12)= 1.6-(-2.5)= 0.4-1= (-0.38)-7= (-5.9)-(-6.1)= (-2.3)-3.6= 4.2-5.7= (-3.71)-(-1.45)= 6.18-(-2.93)= (+52)-(-53)= (-52)-(-5 3)= 21-31= (-21)-31= (-1)-(-2 1)= 3、 脱式计算 (3-10)-2 3-(10-2) (2-7)-(3-9) 13-(9-8) (-1.8)-0.12-0.36 (- 32)-12 1-(-41)

4、解题能力展示 1)填空 (1)如果a-b=c,那么a= (); (2)如果a+b=c,那么a= (); (3)如果a+(-b)=c,那么a= (); (4)如果a-(-b)=c,那么a= (); 2)用“>”或“<”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0; (2)如果a<0,b>0,那么a-b( )0; (3)如果a<0,b<0,|a|>|b|那么a-b( )0; (4)如果a<0,b<0,那么a-(-b)( )0; 3)解方程 X+8=5 X-(-7)=-3 X-11=-4 6+X=-10 4)简便运算 (+163)-[(+63)+(-259)+(-41)] +89-[-25+(-11)-75]

2016七年级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练习

七年级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练习 1、加法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 (1) (-6)+(-8)= (2) (-4)+2.5= (3) (-7)+(+7)= (4) (-7)+(+4)= (5) (+2.5)+(-1.5)= (6) 0+(-2)= (7) -3+2= (8) (+3)+(+2)= (9) -7-4= (10) (-4)+6= (11) ()31-+= (12) ()a a +-= 2、减法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 (1) (-3)-(-4)= (2) (-5)-10= (3) 9-(-21)= (4) 1.3-(-2.7)= (5) 6.38-(-2.62)= (6) -2.5-4.5= (7) 13-(-17)= (8) (-13)-(-17)= (9) (-13)-17= (10) 0-6= (11) 0-(-3)= (12) -4-2= (13) (-1.8)-(+4.5)= (14) 1143????--- ? ????? = (15) 1( 6.25)34??--- ???= 3、加减混合计算题(每小题3分): (1) 4+5-11; (2) 24-(-16)+(-25)-15 (3) -7.2+3.9-8.4+12 (4) -3-5+7 (5) -26+43-34+17-48 (6) 91.26-293+8.74+191 (7) 12-(-18)+(-7)-15 (8) )15()41()26()83(++-+++- (9) )2.0(3.1)9.0()7.0()8.1(-++-+++- (10) (-40)-(+28)-(-19)+(-24)-(32) (11) (+4.7)-(-8.9)-(+7.5)+(-6) (12) -6-8-2+3.54-4.72+16.46-5.28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3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8与-12的和取___号,+4与-3的和取___号。 2、小华记录了一天的温度是:早晨的气温是-5℃,中午又上升了10℃,半夜又下降了8℃,则半夜的温度是____℃。 3、3与-2的和的倒数是____,-1与-7差的绝对值是____。 4、小明存折中原有450元,取出260元,又存入150元,现在存折中还有____元。 5、-0.25比-0.52大____,比-5 2 1小2的数是____。 6、若b a ,b a -<>则0,0一定是____(填“正数”或“负数”) 7、已知2 1,43,32-=-==c b a ,则式子=--+-)()(c b a _____。 8、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7()3()2()8()5(++---++-+=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已知胜利企业第一季度盈利26000元,第二季度亏本3000元,该企业上半年盈利(或亏本)可用算式表示为( ) A 、)3000()26000(+++ B 、)3000()26000(++- C 、)3000()26000(-+- D 、)3000()26000(-++ 2、下面是小华做的数学作业,其中算式中正确的是( ) ①74)74(0=+-;②417)417(0=--;③510)51(-=-+;④5 10)51(-=+-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3、小明今年在银行中办理了7笔储蓄业务:取出9.5元,存进5元,取出8元,存进12无,存进25元,取出1.25元,取出2元,这时银行现款增加了( ) A 、12.25元 B 、-12.25元 C 、12元 D 、-12元 4、-2与4 1 4的和的相反数加上6 51-等于( ) A 、-1218 B 、1214- C 、125 D 、12 54 5、一个数加上-12得-5,那么这个数为( ) A 、17 B 、7 C 、-17 D 、-7 6、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0米,-15米和-10米,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 ) A 、10米 B 、15米 C 、35米 D 、5米 7、计算:2 1)7()9()3()5(+---++--所得结果正确的是( ) A 、2110- B 、219- C 、218 D 、2 123- 8、若031=++-b a ,则2 1--a b 的值为( ) A 、2 14- B 、2 12- C 、2 11- D 、2 11 三、解答题(共52分) 1、列式并计算: (1)什么数与125- 的和等于87-? (2)-1减去5 2 32与-的和,所得的差是多少?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

3.1.2有理数的减法 包庄中学秦芳芳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重点及难点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计算(口答)(1);(2)-3+(-7); (3)-10+(+3);(4)+10+(-3). 2.多媒体展示画面,这是北京冬季里的一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10℃,夜晚的最低气温是-5℃.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生:10℃比-5℃高15℃. 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 生:10-(-5). 师:如何计算呢?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师:大家知道10-3=7.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 生:(+10)-(+3)=+7.

师:计算:(+10)+(-3)得多少呢? 生:(+10)+(-3)=+7. 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1) 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 生:可以. 师:是如何转化的呢? 生:减去一个正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2.再看一题,计算(-10)-(-3). 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谁呢? 生:-7即:(-7)+(-3)=-10,所以(-10)-(-3)=-7. 教师给另外一个问题:计算(-10)+(+3). 生:(-10)+(+3)=-7.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2)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2)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教师总结:由(1)、(2)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师:通过以上两个题目,请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桌同学相到叙述,互相纠正补充,然后举手回答,其他同学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 师:出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板书) 教师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

人教版七年级 有理数加减法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同步练习第一章 令狐采学 第三节有理数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减 1. 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以及减法与加法的转换关系; 2. 会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知识要点: 1.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 (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

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3. 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①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②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典型例题】 例1.计算:(1)(-2)+(-5)(2)(-6)+4 (3)(-3)+0 (4)-3-(-5) 解:(1)(-2)+(-5)(同号两数相加) =-(2+5)(取________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7 (2)(-6)+4(异号两数相加)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测试题(含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在–1,–2,1,2四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A )–1 (B )–2 (C )1 (D )2 2、有理数 3 1的相反数是( ) (A )31 (B )31- (C )3 (D ) –3 3、计算|2|-的值是( ) (A )–2 (D )21- (C ) 2 1 (D ) 2 4、有理数–3的倒数是( ) (A )–3 (B )31- (C )3 (D )31 5、π是( ) (A )整数 (B )分数 (C )有理数 (D )以上都不对 6、计算:(+1)+(–2)等于( ) (A )–l (B ) 1 (C )–3 (D )3 7、计算32a a ?得( ) (A )5a (B )6a (C )8a (D )9a 8、计算()23x 的结果是( ) (A )9x (B )8x (C )6x (D )5 x 9、我国拟设计建造的长江三峡电站,估计总装机容量将达千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总装机容量是( ) (A )4101678?千瓦(B )61078.16?千瓦(C )710678.1?千瓦(D )8101678.0?千瓦 10、1999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11377亿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的近似值为( )亿元 (A )4101.1? (B )5101.1? (C )3104.11? (D )3103.11?

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记作( ) (A )110625.0-? (B )21025.6-? (C )3105.62-? (D )410625-? 12、大于–,小于的整数共有( )个。 (A )6 (B )5 (C )4 (D )3 13、已知数b a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在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位置相等;数y x ,是互为倒数,那么xy b a 2||2-+的值等于( ) (A )2 (B )–2 (C )1 (D )–1 14、如果a a =||,那么a 是( ) (A )0 (B )0和1 (C )正数 (D )非负数 15、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数,和也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 )同号,且均为负数 (B )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比负数的绝对值大 (C )同号,且均为正数 (D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比正数的绝对值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16、如果向银行存入人民币20元记作+20元,那么从银行取出人民币元记作________。 17、比较大小:–π________–(填=,>,<号)。 18、计算:()() 4622-÷-=___________。 19、()642=。 20、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的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40分) 21、(本题6分)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0,–,213 ,–2,+5,3 11。 22、(本题12分)直接写出答案:

初一数学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_题型归纳

初一数学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_题型归纳 一、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减 1. 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以及减法与加法的转换关系; 2. 会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知识要点: 1.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 (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3. 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①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②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七年级有理数加减法计算题

七年级有理数计算题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5的绝对值为 ( ) A .-5 B .5 C .-15 D .15 2.-18的相反数是 ( ) A .-8 B .1 8 C .0.8 D .8 3.在下面所画的数轴中,你认为正确的数轴是 (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正数与负数互为相反数 B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C .数轴上原点两旁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D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它的相反数 5.数轴上的点A ,B 位置如图所示,则线段AB 的长度为 ( ) A .-3 B .5 C .6 D .7 6.若a =7,b =5,则a -b 的值为 ( ) A .2 B .12 C .2或12 D .2或12或-12或-2 7.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b =0 B . b <a C . a b >0 D . |b |<|a | 8.下列式子不正确的是 ( ) A .44-= B .1122= C .00= D . 1.5 1.5-=- 9.如果有理数a 是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d 是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那么式子a -b +c 2-d 的值是 ( ) A .-2 B .-1 C .0 D .1 10.如果abcd<0,a +b =0,cd>0,那么这四个数中的负因数至少有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二、填空题 11.数轴上最靠近-2且比-2大的负整数是______. 12.-112的相反数是______;-2是______的相反数;_______与110 互为倒数. 13.数轴上表示-2的点离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2的点离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长度;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_____个,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 14.绝对值小于π的非负整数是_______. 15.数轴上,若A ,B 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并且这两点的距离为8,则这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

初一数学100道有理数计算题

初一数学100道有理数计算题 1、 111117(113)(2)92844 ?-+?- 2、4 19932(4)(1416)41313??--?-÷-???? 3、 33221121(5533)22??????--÷+?+?? ? ????????? 4、2335(2)(10.8)114??---+-?÷--???? 5、(—3 15)÷(—16)÷(—2) 6、 –4 + 2 ×(-3) –6÷ 7、(—5)÷[—(2—4 31)×7] 8、 18÷{1-[+ ]× 9、1÷( 61-31)×6 1 10、 –3-[4-×3 1)]×[-2+(-3) ] 11、 8+(-4 1)- 5- (- 12、 99 × 26 13、 14、|])21((|31)322(|)2(41[|)116(2152 3---÷-?-+---- 15、13 611754136227231++-;

16、2001 2002200336353?+?- 17、()5.5-+()2.3-()5.2--- 18、()8-)02.0()25(-?-? 19、2 1+()23-??? ??-?21 20、81)4(2833--÷- 21、100()()222---÷?? ? ??-÷32 22、(-371)÷(461-122 1)÷(-2511)×(-143) 23、(-2)14×(-3)15×(-6 1 )14 24、-42+5×(-4)2-(-1)51 ×(-61)+(-22 1)÷(-241) 25、-11312×3152-11513×41312-3×(-11513) 26、4 1+3265+2131-- 27、()()4+×7 33×250)-(.- 28、=++-)3()12( 29、=-++)4()15( 30、=-+-)8()16( 31、=+++)24()23(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 法教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初一同步辅导材料(第9讲) 第一章 有理数加减及其混合运算 【知识梳理】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法则指出,两个有理数相加的结果由两部分构成: 先确定和的符号,再确定两数的绝对值相加或相减,以得到和的绝对值. 在加法运算中,最容易错的就是符号问题,运算时要特别注意符号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相关的运算律。 难点: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 【典例解析】 例1、 数轴上的一点由原点出发,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又向左移动了4 个单位,两次共向左移动了几个单位 解:(-2)+(-4)=-6。 答:这个点共向左移动6个单位。 例2、计算: (1))432()413(-+- (2)()?? ? ??++-5112.1 (3))43(31-+ (4))7 52()723(-+;

解 :(1)6)4 32413()432()413(-=+-=-+-; (2)()0)2.1()2.1(5112.1=++-=?? ? ??++-; (3)12 5)3143()43(31-=--=-+; (4)7 4)752723()752(723+=-+=-+。 说明 严格按法则去做,对异号两数相加,关键是判断出两数的绝对值哪一个大,从而确定和的符号以及哪个数的绝对值减去哪个数的绝对值. 例3、计算(1))2()6()8()20()15(++-+++-++ (2))819()125.0()5.2()712()25()7 2(-+-+++-+-++ 解:(1))2()6()8()20()15(++-+++-++ )6()20()2()8()15(-+-++++++= 1)26()25(-=-++= (2))819()125.0()5.2()712()25()7 2(-+-+++-+-++ )819()81()5.2()25()712()72(-+-+++-+-++= )25(0)710(-++-=1455)1435()1420(-=-+-= 说明:把同分母的分数,互为相反数的数分别结合相加,计算起来就比较方便 【牛刀小试】 1、计算: (1)??? ??-+??? ??-3121; (2)(—)+;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减法,属课前说课。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我打算分四课时完成,去括号、加法计算、减法计算、加减法混合计算。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小节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减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理解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四则运算练习

初一数学有理数四则运算 一、选择题 1、在–1,–2,1,2四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A )–1 (B )–2 (C )1 (D )2 2、有理数31 的相反数是( ) (A )31 (B )31 - (C )3 (D ) –3 3、计算|2|-的值是( ) (A )–2 (D )21 - (C ) 21 (D )2 4、有理数–3的倒数是( ) (A )–3 (B )31 - (C )3 (D )31 5、π是( ) (A )整数 (B )分数 (C )有理数 (D )以上都不对 6、计算:(+1)+(–2)等于( ) (A )–l (B ) 1 (C )–3 (D )3 7、大于–3.5,小于2.5的整数共有( )个。 (A )6 (B )5 (C )4 (D )3 8、已知数b a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在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位置相等;数y x ,是互为倒数,那么xy b a 2||2-+的值等于( ) (A )2 (B )–2 (C )1 (D )–1 9、如果a a =||,那么a 是( ) (A )0 (B )0和1 (C )正数 (D )非负数 10、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数,和也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 )同号,且均为负数 (B )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比负数的绝对值大 (C )同号,且均为正数 (D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比正数的绝对值大 二、填空题: 11、如果向银行存入人民币20元记作+20元,那么从银行取出人民币32.2元记作________。 12、比较大小:–π________–3.14(填=,>,<号)。 13、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的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

七年级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

七年级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答案) 有理数加法 原则一:所有正数求和,所有负数求和,最后计算两个数的差,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原则二:凑整,0.25+0.75=1 4 1+43=1 0.25+43 =1 抵消:和为零 原则三:结果的形式要与题目中数的形式保持一致。如确定是分数还是小数,分数必须是带分数 或真分数,不得是假分数,过程中无所谓。 1、(-9)+(-13) 2、(-12)+27 3、(-28)+(-34) = = = 4、67+(-92) 5、 (-27.8)+43.9 6、(-23)+7+(-152)+65 = = = 7、|52+(-31)| 8、(-52 )+|―31| 9、 38+(-22)+(+62)+(-78) = = = 10、(-8)+(-10)+2+(-1) 11、(-32)+0+(+41)+(-61)+(-21 ) = = 12、(-8)+47+18+(-27) 13、(-5)+21+(-95)+29 = = 14、(-8.25)+8.25+(-0.25)+(-5.75)+(-7.5) 15、 6+(-7)+(-9)+2 = = 16、 72+65+(-105)+(-28) 17、(-23)+|-63|+|-37|+(-77) = = 18、19+(-195)+47 18、(+18)+(-32)+(-16)+(+26) = =

20、(-0.8)+(-1.2)+(-0.6)+(-2.4) 21、(-8)+(-321)+2+(-21 )+12 = = 22、 553+(-532)+452+(-31) 23、(-6.37)+(-343)+6.37+2.75 = = 有理数减法 1、7-9= 2、 ―7―9= 3、 0-(-9) = 4、 (-25)-(-13)= 5、8.2―(―6.3) = 6、 (-321)-541 = 7、 (-12.5)-(-7.5)= 8、(-26)―(-12)―12―18 9、 ―1―(-21)―(+23) 10、 (-41)―(-85)―81 = = = 11、(-20)-(+5)-(-5)-(-12) 12、(-23)―(-59)―(-3.5) 13、|-32|―(-12)―72―(-5) = = = 14、(+103)―(-74)―(-52)―710 15、(-516)―3―(-3.2)―7 16、(+71)―(-72 ) = = = 17、(-0.5)-(-341)+6.75-521 18、 (+6.1)―(-4.3)―(-2.1)―5.1 =4 = 19、(-32)―(-143)―(-132)―(+1.75) 20、 (-332)―(-243)―(-132 )―(-1.75) = = 21、-843-597+461-392 22、-443+61+(-32 )―25 = = 23、0.5+(-41)-(-2.75)+21 24、 (+4.3)-(-4)+(-2.3)-(+4)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