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作业
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05e2b1856a561252d36f7f.png)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8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强调,要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和完善基本分配制度。
下列对这两种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①都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②都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上③前者决定后者④相互决定,相互制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B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范畴,都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都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①正确,②错误;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③正确,④表述错误。
2.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分置并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子。
“三权分置”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传导途径是( )①坚持农村土地全民所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共同富裕②承包农村集体土地→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③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④“三权分置”→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 “三权分置”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维护农民对耕地的承包权,有利于坚持按劳分配、调动农民积极性,②符合题意;经营权流转,有利于促进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民获得土地要素收入,③符合题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排除①;材料没有直接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排除④。
3.(2019·湖北八校联考)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形成了“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错位“补偿”机制。
继北京之后,广东省从2017年7月1日起全面启动公立医院改革,明确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和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方式予以补偿。
对这一改革的合理预期是( )①药企的暴利将有所削减②医护人员知识技能的价值将得到更充分的实现③患者的就医体验将得到改善④公立医院将不再以营利为目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收入分配。
高考政治复习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
![高考政治复习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25aa8e8bd63186bdebbc29.png)
高考政治复习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选择题1.(2019届河北邯郸联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
这一演变过程( )①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②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逐步削弱相协调③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④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过程是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①正确;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逐步削弱的观点错误,②不选;按劳分配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其他分配方式不是由它决定的,③不选;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的,④正确。
2.(2018安徽巢湖调研)2017年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到 3 000元。
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在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
全年他共得工资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
同时,他还利用节假日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一年获得劳动报酬26 000元。
在他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A.75 760元17 000元B.49 760元17 000元C.49 760元26 000元D.49 760元20 000元【答案】C【解析】按劳分配的收入应该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应该是36 000+12 800+960=49 760(元),按生产要素中劳动要素分配的是26 000元,故C正确。
3.(2018山东聊城质检)据报道,中国某大学的四名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其发明的专利技术折价为基础成立了某一股份公司,其所持有的股份价值达上万元。
下列对专利技术所得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②从分配方式上看,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③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从分配方式上看,属于按劳分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通过专业技术入股,从分配方式上看,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收入差距,①表述错误,②正确。
高考政治 (必修ⅰ)一轮复习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考政治 (必修ⅰ)一轮复习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a002b8a001f69e31433294d3.png)
4.“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 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
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④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设问强调的是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
施,①不属于再分配,③不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②④既是
再分配,又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故选 D。 [答案]D
11
考点 1 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答案]D
25
考点 2 效率与公平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1)效率。 ①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 效利用的程度。②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 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发展;反 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发展。 (2)公平。 ①含义:A.“合理”。公平不在于差距的大小,而在于差 距是否合理。所谓“合理”就是差别既不能影响社会稳定,又
27
能给人以激励,促进效率。B.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 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 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A.从社会角度看——公平的收入 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即共同富裕)的体现。
B.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 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C.从国家、企业和 个人三者的关系看——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 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 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7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7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80bc0ebe23482fb4da4ca9.png)
课时作业7 个人收入的分配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质量和数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据此可以判断,以下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C )A.某国有企业中秋节给每位职工发一盒月饼B.集体企业通过改革创新获取的更多的利润C.国有企业的职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工资、奖金D.贾某在私营企业因工作质量优异所获得的奖励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方式,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C项属于按劳分配方式所得到的分配;A属于福利性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集体企业的利润不属于按劳分配,B与题意不符;贾某在私营企业因工作质量优异所获得的奖励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D与题意不符。
2.某家庭有甲、乙两个劳动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 100元转包给一家私营农业公司经营。
当年甲在该公司打工,月工资1 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当年工资、薪金收入为30 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
则该家庭当年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分别为( B )A.4.44万元、0.96万元B.3万元、2.4万元C.3.66万元、1.74万元D.0.55万元、4.85万元解析:本题创设情境,以计算题形式考查分配方式的知识。
根据题意,该家庭承包的土地转包给私营农业公司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分配所得收入,即6×1 100=6 600(元),甲在该私营农业公司打工,收入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分配所得收入,即1 200×12=14 400(元),乙在国有企业上班的工资、薪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收入,乙当年的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是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分配所得收入,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6 600+14 400+3 000=24 000(元),按劳分配所得收入为30 000元。
2020届高考政治精选考点专项突破 第0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必修一)(含解析)
![2020届高考政治精选考点专项突破 第0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必修一)(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9af8c32b160b4e777fcf51.png)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决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槺”的现象。
从制度上杜绝这种现象,要求()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④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努力推动收入差距的消除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②③:坚持共享发展,决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槺”的现象。
从制度上杜绝这种现象,要求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②③符合题意。
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不能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①与题意不符。
④: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努力推动收入差距缩小而不是消除,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下面是2019年6月我国Z市某居民年收入情况一览表:内容工资收入利息收入国债收入股票收益创业收入比例(%) 40 14 7 10 29 上述表格表明()A.该居民取得收入的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B.在该居民年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占到一半C.该居民获得收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D.经济发展使居民的消费水平得到提高【答案】C【解析】表格中的工资收入不一定属于按劳分配,无法体现出收入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排除A。
从该居民的收入构成看,其财产性收入占比31%,B与事实不符。
材料揭示的是该市民收入构成情况,没有体现消费水平,排除D。
通过收入的构成情况,可以看出该居民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收入,C符合题意。
3.新个税法拟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 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案人教新课标
![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案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20d59dbf9e314332396893eb.png)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我国的分配制度.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决定因素()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按劳分配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要求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客观必然性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作用和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还存在按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虽然两者都属于劳动收入,但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三、按要素分配.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意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
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第7讲 个人收入的分配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第7讲 个人收入的分配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56f2e0102de2bd96058875.png)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柘木中学高三复习《经济生活》每课一练:第7讲个人收入的分配2.确立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建立的是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我国经济成分中,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存在多种非公有制经济成分C.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比较落后,且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D.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3.下列做法符合上述分配制度的有()①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②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③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调节获得个人额外收入④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A.①②④B.①④C.②④D.①②4.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在经济推进,创立新的多元化分配方式已成大势所趋。
创立新的多元化分配形式的依据在于()A.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我国居民消费方式的多元化C.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多元化D.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5.(13年南京模拟)某位国有企业技术员在企业工作,年薪6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出租住房年收入2万元。
此人一年的劳动收入为()A. 10万元B. 9万元C. 8万元D. 7万元6.(13年苏州模拟)2013年2月1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13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农民可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规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的收入,属于()A.按劳动取得的收入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取得的收入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劳动要素分配7.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d2ad8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b.png)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长沙模拟)《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积极探索通过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保险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顺序正确的是()A.发挥技术要素作用→确保按资本要素分配→增加经济发展新动能B.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高财产性收入C.发挥市场激励作用→激发技术的供给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D.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体现技术要素的价值→落实按劳分配政策2.我国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实施范围,放宽实施条件,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相关所得税政策。
这一举措()①贯彻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保障劳动者获得稳定收益②鼓励劳动者创业创新,让各种要素活力竞相迸发③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④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3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明确提出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认为要畅通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从而增收入、促消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要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
好的激励收入政策有利于()①实现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完全同步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积极性③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④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2023·河北高三联考)截至2023年6月底,累计3.5万件有市场化前景、易于推广实施的专利试点开放许可,匹配推送至7.6万家中小企业,达成许可近8 000项。
2023年义乌首批“共享专利”在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并面向全省企业开放许可。
2020年高考江苏版高考政治 第七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2020年高考江苏版高考政治 第七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51811c92ba0d4a7302763ad6.png)
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 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判断1:“靠劳动致富”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提示:✕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靠劳动致富”属于按劳分配;在 非公有制经济中,“靠劳动致富”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判断2: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提示:✕ 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集体所有。流转是指 土地经营权、使用权的流转。
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 接原因 重要性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 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1)类型
阐释 按资本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
地位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
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
①均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决定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特别提醒 比较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不同点 所有制形式 公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分配方式
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 劳动者向企业提供劳动,企
思考:李某是一名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 000元,奖金8 000 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 请问: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的收入是多少?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是 多少? 提示:工资收入及奖金属于按劳分配收入,个人专利转让收入及房屋出 租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李某一家按劳分配的收入是44 000 元,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是11 000元。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精品课件: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精品课件: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e2209d6e172ded630a1cb669.png)
No.2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结 束
4.下列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 )
①它只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 ②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
要分配方式 ③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
应的分配方式 ④它是凭借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
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必修一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结 束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栏目索引
No.1
No.2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结 束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知识点一 分配制度]
[记牢知识]
1.生产决定分配 (1)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定分配方式。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_多__种_
3.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 资 源 有 效 利 用 的 程 度 。 效 率 提 高 意 味 着资__源__的__节__约__ 和 _社__会__财__富__的增加。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__质__前__提__。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保证 。 ②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栏目索引
No.1
No.2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结 束
② 再分配 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
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
入分配秩序,保护合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
栏目索引
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含答案)
![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9d82216bd97f192279e9ca.png)
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展示]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提醒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
2.按劳分配提醒①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②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这些效率密切相关。
3.按生产要素分配(1)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提醒按生产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与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也可以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
(3)意义①体现公平: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体现效率: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命题揭秘:本考点作为我国分配制度的基础理论,不可忽视。
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各种分配方式的区分。
常结合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或列举生活实例,由学生分析判断属于哪种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并常与居民投资、所有制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热考点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典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实施股权激励方式()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答案 B解析股权激励方式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并没有改变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A不选;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公有制,而材料说的是“各类企业”,所以C不选;D夸大了科研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故选B。
高中政治必修一试卷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中政治必修一试卷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af47258f02d276a200292e87.png)
3.7 个人收入的分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却会有所差别。
这是因为( )A.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企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B.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的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C.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使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按劳分配与按资本要素分配是联系在一起的2.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A.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 B.私营企业工人的工资 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D.科技工作者科技入股取得的收入3.某高校李教授以一项技术发明入股一家企业,从而拥有该企业10%的股份。
年终李教授从该企业获得30万元的收益。
李教授的这笔收益属于( ) A.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D.按管理要素分配4.下图所示为消费、投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
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 向状态b 转变的是( )①加大投资比重,扩大生产规模 ②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居民收入 ③增加出口总额,优化出口结构④改革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文化产业是知识、设计、策划、个人心智的创意创新产业,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提倡知识产权参股文化产业,将有力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知识产权参股文化产业( )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②符合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这“两个同步增长” ( )①意味着国家富强了,百姓可以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 ②意味着经济建设发展了,居民收入就能增长,就能促进同步富裕 ③将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 ④将有利于完善分配格局,保证落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方针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指导随堂集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指导随堂集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f9f3060960590c69fc37695.png)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1. 某经济学家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中国经济展望论坛関桌会议上指出,中国经济陷入“投资增长过快 导致产能过剩”的怪圈,而收入分配不均是形成“经济怪圈”的根源。
这说明()A. 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B. 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0.分配方式对生产的发展冇重要影响D.我国应实行按劳分配方式解析: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増长的三驾马车。
分配不均,特别是收入差距拉大,影响了我国居民消駅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涓弱对生产的拉动作用,所以国家有时会増加投铮以拉动经济増长,但“投资増长过快导致产能过剩”,这说明分配方式对生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拔笹案选C 项。
2. 某国冇企业 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 000元,他还将H 己的专利技术投入 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一 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 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 000元。
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牛 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是()A. 29 760 元;17 000 元B. 49 760 元;20 000 元C. 48 800 元;20 000 元D. 44 260 元;3 000 元 解析:本题考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耍素分配的区别及计算。
王某所在的是•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 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即36 000+960+12 800 = 49 760元。
按股分红(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 和专利技术分红(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即3 000+17 000 = 20 000元,B 项 正确。
注意纳税和捐款不属于“个人收入”,不参与计算。
答案:B3. 在“十二五”期间,为了继续调动一切积极因索,我国对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 入都进一步加以保护。
这里所说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①企业职工所获得的奖金收入 ②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混合收入 ③企业经营者的财产收入和风 险收入 ④银行存款、购买债券、投资股市获得的收入A. ①②C. 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多种分配方式。
2020年高考北京版高考政治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2020年高考北京版高考政治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55ebe9744431b90d6d85c752.png)
答案 C 此题考查分配方式。王某承包村里的集体土地自己耕种,此 收入是在集体土地上获得的收入,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故获得的 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将土地以每亩200元的价格转包给投资的客商,是 按土地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他受雇于承包土地的业主,故此部分收入 是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故选C。
3.(教师备用题)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 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 规定。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 C ) A.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惯例要素分配
判断:只有在国有企业上班拿到的收入才算是按劳分配。 提示:错误。在公有制经济,如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凭借劳动获得报酬 都属于按劳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 (1)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⑤ 技术 和管理等。 (2)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⑥ 所有权存在 的合理 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 才、⑦ 创造 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 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思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
否
利润
按土地要素分配 是指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包括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收入、农民转让土地 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是
按劳动要素分配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按信息要素分配 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获得的收入
2.农民王某承包村里的15亩土地种植花生等农作物,收入不错。后将土 地按每亩200元的价格转包给前来投资的客商,并受雇于承包土地的业 主,得到双份收入。材料中农民王某所获得的收入分别属于 ( C ) A.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C.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练个人收入的分配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
这一演变过程( )①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②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逐步削弱相协调③由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④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B.③④A.①②D.②④C.①④C [我国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来说由我国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具体地说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直接决定,①④说法正确;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逐步削弱,②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而不是我国分配制度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故③排除。
] 2.某市村民老王算了一笔账:自家有40亩地,以前以种玉米为主,遇到顶好的年景,纯收入也就3万多元;2017年以土地入股一家农业合作社后,自己除了不用再费劲种地、可以坐享股金外,还能分红4万多元。
下列对此经济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老王入股前后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②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转移③农业合作社模式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规模经营水平④农业合作社模式能促进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增加农民收入A.①③B.②③D.③④C.②④D [老王入股前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入股后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且入股后收入大幅增加,①观点错误,④符合题意;农业合作社变分散经营为集中统一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③符合题意;转移的是土地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②观点错误。
] 3.(2019·山西大同模拟)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前提②分配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创造出来的价值③能使人民群众在短期内平均分享社会发展成果④这一分配方式的内在依据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B.②④A.①③D.①④C.②③B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分配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创造出来的价值,②④正确;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①错误;③错在“平均分享”上。
] 4.近五年来,某公司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左右,企业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0%左右;与此同时,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
改变这种状况要求企业( )①努力实现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②健全以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③合理调整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④在减少国家税收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工人的工资A.①④B.②③D.②④C.①③C [①③是改变该公司职工工资增长缓慢现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应入选;②中机制的健全要依赖政府而不是企业;依法纳税是企业的义务,④说法错误。
] 5.“马太效应”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
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多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由于累积和机会,富的会更富,穷的会更穷。
要解决这一问题,从国家角度看,应该做到( )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将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③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提高人民生活B.①④A.①③C.②③D.②④B [“富的会更富,穷的会更穷”,意思是贫富分化严重,要解决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国家需要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注重公平。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①④正确;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②说法错误;③会加大贫富分化,错误。
] 6.践行“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要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
从分配角度看,下列有助于公平公正的有( )①改革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②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③降低创业成本,有效激发社会投资活力④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社会收入差距A.①③B.②④D.②③C.①④B [作答时要注意本题要求“从分配角度看”,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收入分配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反对平均主义,故①中“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的说法错误;②④是从分配角度促进社会公平的正确做法,符合题意。
] 7.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
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
该图表明( )收入差距③ 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② 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1X 在①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说法①正确。
②④之后,收入差距拉大,效率降低。
因此,1X 之前,收入差距拉大,效率提高;1X 在[ D 错误;③片面夸大了收入差距的作用。
]8.(2019·湖北黄冈调研)“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
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强调公平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A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①②符合题意;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不是不要收入差距,③说法错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④错误。
]9.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的上排M 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的是( )①工资收入提高 ②生产供给增加 ③消费需求增加 ④劳动需求增加A .④①②③B .④①③②C .①③④②D .①③②④ D [根据题意,提高劳动报酬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故把①放在第一位,这样也与“劳动就业充分”形成了水到渠成的因果联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提高了,消费需求自然增加,故把③放在第二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市场商品畅销”下,当然生产供给增加,故把②放在第三位;生产发展了,就业岗位就会增多,劳动需求就会增多,故把④放在第四位。
] 10.转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
下列各项属于转移支付的有( )①政府为失业者提供的失业救助②政府向公民收取的证件工本费③农民获得的粮食直接补贴④农民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B.②③A.①③D.①④C.②④A [由材料可知,转移支付是政府的一种财政支出,①③说法正确;②属于财政收入,④是农民获得的经营性收入,均与政府的支出无关。
] 11.缩小收入差距,要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这有利于( )①更好地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③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④促使企业走出劳动力“低成本陷阱”B.③④A.①②D.①④C.②③B [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属于初次分配的调控措施,初次分配的主体是企业,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属于再分配的调控措施,应排除。
] 12.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下列图中能够有效解决公平问题的措施是( )B.②④A.①②D.①③C.③④C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及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都属于解决社会公平的措施,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与题意不符。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靠承包土地致富”,体现了什么样的分配方式?“靠科技入股发家”和“靠投资获利”在分配方式上有何异同点?(2)“靠科技入股发家”和“靠投资获利”体现了什么样的分配制度?确立这一制度有什么意义?解析(1)(2)问在解答时要看懂几种分配方式,特别要注意提示语,从而把握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的多样性。
同时本题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性。
答案(1)分配方式:“靠承包土地致富”体现了按劳分配。
异同点:“靠科技入股发家”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靠投资获利”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二者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2)分配制度:二者体现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
意义:它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14.“晒工资”正在成为当下的一种时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近,一份农民工的工资单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围观与热议。
据这份工资单显示,有农民工的收入最高一月超过万元,最低也在5 000元以上。
不少网友尤其是白领阶层的网友在表达羡慕的同时也表现出失落,也有部分网友对农民工的高工资表示认同。
(1)运用收入分配的知识,谈谈应如何理性看待农民工的“高工资”现象。
(2)“晒工资”晒出了许多人的失落。
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分析,网友们怎样才能由“晒工资”变成“晒幸福”。
解析回答第(1)问,要结合我国的分配制度思考“高工资”的原因;同时还要认识到“高工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脑力劳动者收入低的问题。
第(2)问,关键是思考怎么提升劳动者的幸福感。
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看,一是要注重效率,为劳动者的幸福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二是要注重分配公平,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对民众情绪造成伤害。
调用教材中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知识来作答即可。
答案(1)①在我国,劳动者的收入是与劳动者的劳动数量与质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农民工的“高工资”是与其付出的劳动量相挂钩的。
网友们应理性看待劳动付出与劳动收入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拿工资数量作对比。
②在我国,收入分配是以承认劳动差别与劳动能力的大小为前提的,农民工的工资也存在差别。
这启示白领朋友们,应着眼于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通过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来提升自己的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