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五章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牛顿
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二)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 即:任意某一条直线上的合力均为0。
超重和失重 超重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失重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完全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
力)为0,此时物体仅受到重力,加速度为重力加速
度g 。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功的计算。
cos W Fx α=
123cos n F F F F W W W W W F x α=++=合合
2. 计算平均功率:P v
W t P F =⋅⎧=⎪⎨⎪⎩ 计算瞬时功率:瞬瞬v F P = cos P F v α=⋅⋅ (力F 的方向与速度v 的方向夹角α) 3. 重力势能:P E mgh =
重力做功计算公式:12G P P W mgh mgh E E =-=-初末
2
12
P E k x =∆2
1
2K E mv = 重力势能变化量:
21
P P P E E E mgh mgh ∆=-=-末初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G P
W E =-∆
重力做功特点:重力做正功(A 到B),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C 到D),重力势能增加。
4.弹簧弹性势能: 0
x l l ∆=-(弹簧的变化量)
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变化量的负值:
P P P W E E E =-∆=-弹初末
特点:弹力对物体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弹力对物体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5.动能:
动能变化量:22
211122K K K E E E mv mv ∆=-=
-末初
6.动能定理:K K K W E E E =∆=-合末初
常用变形:
123n F F F F K K K E W W E W E W ∆=++=-末初
7.机械能守恒: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会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
1122
P K P K E E E E +=+(初状态的势能和动能之和等于末状态的势能和动能之和)
K P E E ∆=-∆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势能的减少量)
A B
E E ∆=-∆ (A 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B 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
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
1、从X —t 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
⑵、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⑴、
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
线运动。 ⑵、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⑶、
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
) 2、从V —t 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在t .轴上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正......,在t .轴下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负......
。
⑵、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⑴、 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
0V ) ⑵、
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在t .轴上方的位移为正........
,在t .轴下方的位移为负........。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⑶、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
⑷、
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比较图线的斜率大小)
补充一: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
补充二: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 与速度V 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⑴若a 与V 方向相同....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增大...。 ⑵若a 与V 方向相反....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减小...。
补充三:利用纸带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纸带问题的核心公式:
◆(1)求某点瞬时速度V : V t/ 2 =V =s t =T
S S N
N 21++
◆(2)由21aT s s s n n
=-=∆- 求加速度a ;
逐差法求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