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货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货款与贴现业务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31c7fb8cad51f01dc281f1f2.png)
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会计核算 一、信用贷款的核算
[例4-1]中南大银行于2018年1月1日,向其开户单位武义设备公 司发放一年期贷款,合同本金500万元,合同约定年利率7%, 每季度收息一次。贷前调查过程中因聘请中介机构对该企业的
信用等级及偿债能力进行评价,向在本行开户的德律公司支付 咨询费50 000元,则会计分是编制如下。
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会计核算 一、信用贷款的核算
(一)信用贷款发放的核算
商业银行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在初始确认 贷款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 初始确认金额。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贷款—本金 (贷款的合同本金) 借或贷:贷款—利息调整 (借、贷方差额) 贷:吸收存款 ( 实际支付的金额)
由该公式可知,影响实际利率的因素有预期未来现金流量、 贷款当前账面价值及计息期。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四、贷款的确认与计量
3.当期实际利息收入的确定 金融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利息
收入应当根据贷款账面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用公式表示为:
各期利息收入=贷款账面余额×实际利率 4.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
五级贷款质量分类法的优点是它能充分揭示贷款的 实际值和风险程度,同时能真实、全面、动态地反 映贷款的不同质量状况,还能够及时发现银行贷款 在发放、管理、监控、催收等诸环节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三、贷款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
表4-1 贷款业务会计核算涉及的主要会计科目及核算内容
科目名称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四、贷款的确认与计量
2.实际利率的确定
V
=
CF1 (1 + R)1
+
CF2 (1 + R)2
04 金融企业会计第四章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
![04 金融企业会计第四章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e8bf3530de80d4d8d05a4f24.png)
㈢按贷款的方式可以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 票据贴现 • 1.信用贷款。它是指完全凭借借款人的信誉而发 放的贷款。这种贷款一般仅提供给与银行关系密 切、信誉较高、实力雄厚的大客户。 • 2.担保贷款。它是指以一定财产或第三人承诺在 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 任或连带责任保证而发放的贷款。按保证方式不 同又可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 • 3.票据贴现。它是指贷款人以借款人转让未到期 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
2.收回贷款的核算 ⑴到期收回贷款的核算 • 贷款到期,借款单位归还贷款时(含提前归还), 应填具还款凭证,送交开户银行办理还款手续。 会计部门按支取存款的要求审查凭证,无误后抽 出贷款借据核对并登记“还款记录”,然后作账 务处理。 • 借款人用现金归还贷款,应将现金收妥后再作账 务处理。会计分录为: • 借:××活期存款—××单位存款户 • 贷:××贷款—××单位贷款户
⑶贷款逾期的核算 • 借款人不能按期(含展期)归还借款,或借款人 存款账户资金不足,只能部分归还贷款,其余部 分不能按期归还,又未办理贷款展期手续,其全 部或部分贷款应转作逾期贷款处理。会计部门应 在贷款到期日营业终了前,将原贷款转入逾期贷 款账户。转账的方法是根据逾期贷款金额编制一 红两蓝特种转账借方传票,按同方向办理转账。 其会计分录为: • 借:××贷款—××单位贷款户(红字) • 借:逾期贷款一一××单位逾期贷款户(蓝字) • 转账后,应在原借款合同及借款到期卡上加盖 “逾期贷款”戳记,列入相应的逾期贷款户保管, 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加强催收工作。
一、单位贷款的核算
(一)信用贷款的核算 • 信用贷款是指仅凭借款人的信誉发放贷款,而无 需提供担保的一种贷款方式。这种贷款需逐笔申 请立据,逐笔审核,确定期限,到期归还。 • 借款人要取得信用贷款时,应根据借款计划与银 行签订借款合同。按合同确定批,确定贷款金额与归还日期,然后填具借 款凭证交由会计部门确定会计科目并开立贷款账 户,在贷款发放并转人存款账户后方可安排使用。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3877609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7.png)
付出:应收未收利息——××户
四、贷款减值旳核实
如债务人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银行依法 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而取得抵债资产旳,按抵债资 产旳公允价值,借记“抵债资产”科目,按有关贷 款已计提旳减值准备,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 按有关贷款旳账面余额,贷记“贷款——已减值” 科目,按应支付旳有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科 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或贷记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其会计分录为:
3.贷款旳减值与收回
二、信用贷款旳核实
信用贷款是商业银行仅凭借款人旳信誉而发 放旳,不需要提供担保旳贷款。其会计核实方式 有多种。这里着重简介逐笔核贷核实方式。
所谓逐笔核贷,是借款单位根据借款协议逐笔 填写借据,经银行信贷部门逐笔审核,一次发放,约 定时限,一次或分次偿还旳一种贷款核实方式。贷 款利息一般由银行按季计收,个别为利随本清。
抵押贷款应到期偿还,一般不得展期。若到期 不能偿还贷款本息,银行有权依法处置其抵押品, 并从所得价款中优先收回贷款本息。
1. 抵押贷款发放旳核实
借款人与银行签订抵押贷款协议,同步,借款人 将抵押品或抵押品产权证明移交银行。银行审查无 误后,签发“抵押品保管证”交借款人,并填制借款 凭证,办理贷款发放手续。
正常贷款 关注贷款 次级贷款 可疑贷款 损失贷款
(二)贷款业务会计科目旳设置
贷款
资产类科目,核实商业银行按要求发 放旳多种客户贷款,涉及质押贷款、 抵押贷款、确保贷款、信用贷款等。
会 计 科
利息收入
损益类科目,核实商业银行确认旳利息 收入,涉及发放旳各类贷款、与其他金 融机构之间发生资金往来业务、买入返
贷款—信用贷款—×户(本金)(客户偿还旳贷款本金)
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758b74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b.png)
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贷款与贴现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对于银行的利润和资本金的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贷款业务的核算。
贷款是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一定金额的资金,客户则需要按照约定的利率和期限偿还贷款。
贷款业务的核算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贷款发放和贷款偿还。
贷款发放的核算主要包括贷款的计提和计提利息的核算。
贷款的计提是指将贷款款项从存款账户划出,转为贷款账户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更新账户余额,并记录相关信息,如贷款金额、利率、期限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约定利率对贷款进行计提利息,计算并确认利息收入。
贷款偿还的核算主要包括贷款的结息和本金回收的核算。
贷款的结息是指根据贷款期限和利率计算并确认贷款的利息收入。
同时,需要更新账户余额,并记录相关信息,如还款金额、还款方式等。
本金回收是指客户按照约定的期限和金额偿还贷款的过程。
在本金回收过程中,需要把实际回收的本金金额与贷款账户余额进行核对,确保贷款账户余额的准确性。
其次是贴现业务的核算。
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以现金的形式提前向客户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或其他债权,客户则需要按照约定的期限和金额偿还贴现款项。
贴现业务的核算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贴现发放和贴现偿还。
贴现发放的核算主要包括贴现的计提和计提利息的核算。
贴现的计提是指将贴现款项从存款账户划出,转为贴现账户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更新账户余额,并记录相关信息,如贴现金额、利率、期限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约定利率对贴现进行计提利息,计算并确认利息收入。
贴现偿还的核算主要包括贴现的结息和本金回收的核算。
贴现的结息是指根据贴现期限和利率计算并确认贴现的利息收入。
同时,需要更新账户余额,并记录相关信息,如还款金额、还款方式等。
本金回收是指客户按照约定的期限和金额偿还贴现的过程。
在本金回收过程中,需要把实际回收的本金金额与贴现账户余额进行核对,确保贴现账户余额的准确性。
在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利息的计提与结转问题。
(整理)银行会计第四章贷款业务的核算
![(整理)银行会计第四章贷款业务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ffda09f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4.png)
(整理)银⾏会计第四章贷款业务的核算第四章贷款业务的核算⼀、教学内容本章所讲贷款与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商业银⾏主要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
1、贷款业务概述。
2、单位贷款业务的核算。
3、个⼈贷款业务的核算4、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
⼆、教学要求1、本章中涉及到信贷业务⽅⾯的知识,要注意与贷款业务的有关规定以及《贷款通则》联系。
2、通过本章的教学,学⽣要进⼀步熟悉贷款与贴现的意义、种类及其区别,熟练掌握贷款与贴现的科⽬使⽤及其账务处理⽅法。
第⼀节贷款业务概述贷款业务是银⾏以到期偿还本⾦和⽀付利息为条件,将资⾦提供给借款⼈的⼀种信⽤活动。
它是银⾏收⼊的主要来源,也是产⽣银⾏经营风险的主要区域。
银⾏通过对贷款的发放、计息、回收的会计核算,完整地反映该项资产的资⾦运动过程,并通过对贷款实施五级分类管理、计提多种损失或风险准备⾦,为抵御贷款风险设置财务防线。
⼀、贷款的分类(⼀)按货款期限划分按贷款期限划分,银⾏贷款可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长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的贷款。
(⼆)按货款的风险程度划分按贷款性质和风险程度划分,银⾏贷款可分为信⽤贷款、保证贷款、抵押(含质押)贷款、贴现贷款、进出⼝押汇贷款。
(1)信⽤贷款⼜称⽆担保贷款,是单凭借款⼈信誉⽽发放的贷款;(2)保证贷款是以借款⼈和担保⼈的双重信⽤为基础⽽发放的贷款;(3)抵押贷款是借款⼈以向银⾏提供抵押品为担保形式的贷款,借款⼈若到期不能归还贷款本息,银⾏有权处理抵押品作为补偿;(4)贴现贷款是持票⼈以贴付⼀定利息的⽅式将未到期商业汇票或未到期债券转让给银⾏取得贷款,由银⾏于汇票或债券到期后,向承兑⼈(或发⾏⼈)收取票款的⼀种贷款业务;(5)进出⼝押汇贷款是指异地间(国内或国外)商⼈进⾏交易时,为融通资⾦,以汇票、运货单据、保险单、发票等全部有关单据为担保,向银⾏申请的贷款。
第0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
![第0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f755aed1b84ae45c3a358c05.png)
• 会计部门收到五连借款凭证后经审核无误,为借款 单位开立贷款分户帐,编列账号,并以借款凭证第一、 二联代借方、贷方传票办理转帐,并将存款转入借款 单位存款帐户。会计分录如下:
• 借:短期(或中长期)贷款——××单位贷款 户
•
贷:活期存款——××单位存款户
•转帐后,第三联盖章后退回借款单位,作为收账通知,
•1、发放贷款
• 借款单位申请这类贷款时,应填写借款申请书, 经银行信贷部门同意后,由信贷部门与借款单位签订 借款合同。
• 信贷部门按借款合同规定按期发放贷款时,由借 款单位应填制借款凭证(一式五联),第一联(借方 传票)应加盖借款单位公章及预留印鉴,第二联为贷 方传票,第三联为收帐通知,第四联为放款记录,第 五联为到期卡,连同申请书经信贷部门审批盖章后送 会计部门。
第0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
•3、按贷款的对象划分,分为工业贷款、商业贷款、 农业贷款、集体及个体工商业贷款和个人贷款。 •4、按贷款的用途划分,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 产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个人贷款中包括住房贷 款、耐用消费品贷款等。 •5、按贷款的性质分,银行贷款可分为政策性贷款和 商业贷款。
第四联由信贷部门留存,第五联为到期卡按贷款到期
日先后顺序专夹保管。
第0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
•2、收回贷款
• 贷款到期前3天,由银行信贷部门通知借款人按期归 还。借款单位在归还贷款时,应填写一式四联还款凭证, 第一联支款凭证(借方传票),第二联收款凭证(贷方传 票),第三联还款记录,第四联回单。借款单位应签发转 帐支票,与还款凭证一起送交银行会计部门,办理还款手 续。会计部门收到还款凭证后,与原借款凭证核对相符即 可办理转帐。会计分录如下: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dbc194b46bec0975f465e2a0.png)
第四章 贷款业务的核算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
贷款业务概述 贷款业务的处理 票据贴现 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利息
金融企业会计
第四章 贷款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
一、贷款的意义
贷款业务概述
贷款也称放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一定的
利率和必须归还等为条件,把货币资金提供给需
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处理
资产减值损失——损益类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 商业银行计提的贷款减值所形成的损失。 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 科目,结转后无余额。
金融企业会计
第四章 贷款业务的核算
• 利息收入——损益类
• “利息收入”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 商业银行确认的利息收入,可按业务类别 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 “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无余额。
金融企业会计
第四章 贷款业务的核算
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处理
一、信用贷款的核算 1.贷款的发放
“贷款”科目核算的内容: 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按 规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包括质押贷款、抵押贷 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等。
(1)企业发放的贷款
应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借记贷款(本金),按实际支付的 金贷记吸收存款有差额的,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 息调整)。 借:贷款(本金) 贷:吸收存款 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归还贷款的核算
借:吸收存款—世纪联华商场户 205 220 贷:贷款 —世纪联华商场贷款户 200 000 贷:利息收入 —信用贷款利息收入 5 220
金融企业会计
第四章 贷款业务的核算
第二节 单位贷款业务的核算
一、信用贷款的核算 (3)贷款展期的核算
银行会计学第四章贷款与贴现
![银行会计学第四章贷款与贴现](https://img.taocdn.com/s3/m/b3f6595cb8f67c1cfad6b8d4.png)
本科目可按 业务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12
§2、贷款业务的核算
一、信用贷款的核算 二、担保贷款的核算
13
贷款审批
初审、复审、审批
利息计算 损失处理
14
一、信用贷款的核算
信用贷款是银行仅凭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而发放的贷款。
①
借: 逾期贷款(非应计贷款) 贷: 贷款减值准备
②
借: 单位活期存款 贷: 逾期贷款(非应计贷款)
34
二、担保贷款的核算
担保贷款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三种。
(一)保证贷款的核算
对保证贷款,银行要求借款人提供贷款担保人,银行
除了和借款人签定借款合同外,还必须与担保人签定保证
合同。保证贷款到期如果借款人无力偿还时,则由保证人
30
2、利随本清(逐笔计息)法 ——贷款本金收回的同时一并计收利息,属一笔一清的贷款,
故又称逐笔计息法。
(1)贷款期限——采用“对年对月对日” 固定利率——按贷款合同签定日约定利率计息。
(2)利率 一年一定——初按贷款合同签定日约定利率计息, 以后每满一年后再按满日时相应档 次利率计息。
做做看: 甲企业向开户行申请短期3个月10万元贷款,利率5.4%, 本日到期,因该单位存款帐户余额不足银行只能扣收6万元及相 应的利息,其余不足偿还部分逾期2天收回。按利随本清计收两 次收回利息数?作出相应帐务处理会计分录?
长期贷款
2、按质量可分
关注贷款 次级贷款
可疑贷款
损失贷款
6
3、按对象分
工业贷款 商业贷款 农业贷款 政府贷款 消费贷款等
4、按方式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60 000 000
贷款损失准备 12 000 000
营业外支出
8 000 000
贷:贷款
80 000 000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二)融资型证券化
¨ 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如附追索权 ¨ 不应当将其从企业的账户及资产负债表
上注销,应继续确认所转移的金融资产 整体,因资产转移而收到的对价,视同 企业的融资借款,应当在收到时确认为 一项金融负债。如贴现中的短期借款
¨ 初始计量:初始确认贷款应当按照公允价 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 认金额。
¨ 后续计量:贷款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 摊余成本计量。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四.科目设置
¨ 一级科目:贷款 ¨ 明细科目:本金、利息调整、已减值
•贷款---本金(合同本金)
•贷款---利息调整(合同金额与实际支出的
¨ 求实际利率
•假设贷款的实际利率为r •1100000= • 50000/(1+r)+50000/(1+r)(1+r) •+50000/ /(1+r)(1+r)(1+r)+ •50000/ (1+r)(1+r)(1+r) (1+r) •+1050000/ (1+r)(1+r)(1+r) (1+r)(1+r) •r =3.7625%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 算
2020/11/26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二.贷款的摊余成本
贷款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
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 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2007年12月31日A行预计收到现金量的现值:
•500/ (1+10.53%)+2500/ (1+10.53%) (1+10.53%) •=2498.71万 •2007年12月31日应确认贷款减值损失: •2454.43万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2、会计分录 •提取:
•借:资产减值损失 • 贷:贷款损失准备
•
金额之间的差额)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贷款分为已减值贷款和未减值贷款 ¨ 当贷款发生减值时,将贷款账面金额红
字按明细分别转入贷款(已减值)科目 下,借:贷款- 已减值;借:贷款 - 本金 (红字)。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五.贷款发放的核算 •借:贷款 ---本金 • 贷款 ----利息调整 • 贷:吸收存款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09/12
借:贷款损失准备 2381706(22618294*10.53%
贷:利息收入
2381706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收到本金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2500万
贷款减值准备
• 19531320(24544173-2631147-2381706)
•应收利息:5000×10%=500万 •折价摊销:19.51万
•借:应收利息
500万
• 贷款----利息调整 19.51万
• 贷:利息收入 519.51万
•收到借款单位支付的利息: •借:吸收存款或存放央行款项 500万 • 贷:应收利息 500万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2008年12月31日:
•多退少补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接上例
•借:资产减值损失 2454.43万 • 贷:贷款损失准备 2454.43万 •摊销利息调整后计算减值
•同时:
•借:贷款_已减值 49 531 400 贷款_利息调整 468 600 贷:贷款_本金 50 000 000
•2008年12月31日
•借:贷款损失准备 (2631147)24987147*10.53%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单项金额重大贷款的标准,银行可自行确定。 •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有的以1500万、有的以500万为标准 •有的银行以法人客户贷款为单项金额重大贷款, •全部个人贷款为单项金额不重大贷款。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 单项金额重大且存在减值的客观证据的 贷款采用未来现金流量贴模型进行单项 测试计量减值;单项金额不重大和尚未 识别减值迹象的贷款采用迁徙模型或滚 动率模型的方法进行组合测试计量减值。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八、贷款减值
•1、基本规定:将贷款分为单项金额重大和 •非重大进行减值测试。单项金额重大的应单 •独测试;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可单项也可包含 •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组合中测试。 •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贷款,应包括在具有 •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组合中再进行减值 •测试。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 由于银行业监管部门对各家银行贷款拨 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充足率有严 格的监管达标标准,各家银行在执行新 会计准则的贷款减值准备会计政策时, 仍兼顾了监管达标要求,贷款减值准备 的余额会出现高于减值测试结果的情况, 审计师审计时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也 认同该结果。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借:应收利息
500万
• 贷款----利息调整 17.66万
• 贷:利息收入 517.66万
•收到借款单位支付的利息: •借:吸收存款或存放央行款项 500万 • 贷:应收利息 500万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2007年12月31日: •利息收入:(4900+15.97+ 17.66)×10.53%=519.51万
•收到借款单位支付的本息:
•借:吸收存款或存放央行款项 5500万
• 贷:应收利息
500万
•
贷款----本金
5000万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二)整体出售 与销售型证券化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贷款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 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2.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2009年12月31日:
•折价摊销:100-15.97- 17.66- 19.51-21.57=25.29万
•应收利息:5000×10%=500万 •利息收入:500+25.29=525.29万
•借:应收利息
500万
• 贷款----利息调整 25.29万
• 贷:利息收入 5 25.29万
• 贷:利息收入 515.97万 •收到借款单位支付的利息:
•借:吸收存款或存放央行款项 500万 • 贷:应收利息 500万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2006年12月31日: •利息收入:(4900+15.97)×10.53%=517.66万
•应收利息:5000×10%=500万 •折价摊销:17.66万
•同时:
•借:贷款----已减值
• 贷:贷款---本金
•
---利息调整(或借记)
•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收入时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 虽然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进行贷款 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损失三类贷款并不能 完全等同于会计准则下已经发生损失的贷款的 概念,但是贷款五级分类,为会计上的贷款减 值损失的确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目前我 国商业银行普遍以贷款五级分类为次级、可疑、 损失但又不限于这三类资产为存在减值客观证 据的资产,确认为已减值贷款;正常和关注类 贷款为不存在减值客观证据的资产,确认为非 减值贷款。
贷:利息收入
2631147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收到利息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5000000
贷:贷款_已减值 5000000
08末摊余成本
•=24987147+2631147-5000000=22618294
新准则规定,“已偿还的本金是现金流的概念,既包括
•本金的归还,也包括借款人支付的利息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借:贷款 ---本金
1000 000
贷款 ----利息调整 100 000
贷:吸收存款
1000 000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100 000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六.资产负债表日利息收入的确认
•1、规定:按贷款的摊余成本与实际 • 利率确定利息收入。为了简化计算 •,如果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差异较小, •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借:贷款损失准备 • 贷:利息收入----按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 •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 •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已减值贷款收回:
•借:吸收存款等
• 贷款损失准备
• 贷:贷款----已减值
•Hale Waihona Puke 资产减值损失(差额)•转销贷款:
•借:贷款损失准备 • 贷:贷款/贴现资产/拆出资金等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 2008年1月20日,甲商业银行与乙金融资产 管理公司签订协议,甲商业银行将其划分 为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的贷款共100 笔打包出售给乙资产管理公司,该批贷 款总金额为8 000万元,原已计提减值准 备为1200万元,双方协议转让价为6000 万元,转让后甲银行不再保留任何权利 和义务。2008年2月20日,甲商业银行收 到该批贷款出售款项。
•类型:收回与出售
•出售:整体出售/出售型证券化 •融资型证券化---抵押融资
第4章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一)收回
•最后一次摊销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贷款 ----利息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