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二
郦道元《三峡》郦道元《河水龙门》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14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乙】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其水尚奔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颓垒⑨,迄于下口。
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
(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注释】①经始:开始。
禹:治水的大禹。
②广:开阔。
③崇深:高深。
④捍:捍卫。
⑤深:深处。
悸:惊动。
魄:心魂。
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⑦浑洪:水势浩大。
籲(b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
⑧鼓:鼓荡。
山腾:像山腾起。
⑨浚(jCin)波:大的波浪。
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4)分(1)沿溯.阻绝(2)哀转久绝.(3)河中漱.广(4)窥.深悸魄7、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8、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
(3分)9、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3分)6、①逆流而上;②消失;③冲击,冲荡;④看,望.7、①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②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8、甲文:例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作用:突出山的高峻、连绵.例: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目沾裳”作用:突出三峡秋景的萧瑟、凄凉的特点.乙文:例1:“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例:2:“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9、答案示例:①相同点:两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点.不同点:甲文中除了写出夏水急、大的特点外,还写出了春冬之水清静(清澈)的特点.。
文言文阅读(二)文论类文言文阅读:羲风楼记(徐汇区)
文言文阅读(二)文论类文言文阅读:羲风楼记(徐汇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 题。
(11分)羲风楼记(清)白胤谦①庸斋深阒,可以处吾不材之身,据梧而坐,曲肱而眠,无不适□。
独其为境隘,不足以游吾目而骋吾足。
间用郁邑,则召呼从者走数十武,临高城之上天王台一带,矫首而南望。
远山岚气,使环邑之胜,落吾襟抱间。
或月明雪霁,秋涛涨发,遵睥睨而东,跻聚奎楼,抵于开福寺前,缓步以归,亦一快也。
顾年衰膂力弗强,数往则嫌疲惫而多事。
②偶携儿子登斋之后楼视廪,启北窗,面北山,丹崖苍壁,草树蒙茸,罗列于其下,远风忽至,居然在野。
儿进曰:“胡弗日涉于斯?”吾首肯之。
儿退后,因命撤廪,障壁为梯,设几席焉。
每晨起,杖而上,听黄鸟数声,始还就斋中。
午饭后,再上眺观云物,或受凉风,以散熇烝,信足乐也。
③乃反观儿子笑曰:“道在迩而求诸远,非吾向者之谓与?盖圣贤之道,近在于人心者,何以异乎是?故学者之于道,方其未得,虽竭聪明穷昏旦而求之,卒未能益焉。
及其来会于吾前也,不越跬步而遇之,是以谓之庸。
夫庸者,道之所寓,而□者其体,□者其用。
是故子莫执中,违乎时之守也。
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应乎中之理也。
有孔子之时,而后尧舜相传之中,常存乎于今日。
昔陶渊明卧于北窗,清风时至,自谓羲皇上人。
以羲皇之去渊明数千岁远矣,而渊明拟之,不啻其近焉。
然则渊明之去今,虽又千余岁,今之风犹古之风也,谓独辽邈而莫之亲耶?其孰能信之?”儿不能会,吾复大笑,遂命书之,以羲风名吾楼。
20.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耳B.者C.耶D.乎解析:B21.第①②段中写作者心情几番转变,分析这样写的具体作用。
(4分)解析:“作用”题,先概括内容,再分析主旨、作用,以文章具体内容为基础思考、答题,用文章的关键词关键语段全面、准确、规范答题,还是考查逐字逐字准确翻译,参考答案如下:作者先写身处庸斋的安适,接着指出不能“游目骋足”的遗憾,引出下文写登天王台、聚奎楼看到美景而感到快乐;接着写因年老体衰不能经常远足而感到遗憾,引出下文写登庸斋后楼赏到美景而感到兴奋。
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
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二一扁鹊投石医见,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注释:石:石针,古代治病用的工具.一、解释加点词:1、示之病.2、君与知之者谋.之二、翻译句子:1、将使耳不聪,目不明.2、使此知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三、“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四、扁鹊的话一是针对而言,一是针对而言.二不责僮婢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一、解释加点词:1、向.取白衫且止2、潜.觉其故3、奴以酒二、翻译句子:1、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2、终不扬其过也.三、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三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一、解释加点字词:1、值.岁荒2、或.阻之3、去.任之日4、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二、翻译句子:1、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2、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三、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四燕昭王招贤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1,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2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3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4,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注释:1共国:共同治理国家2致:招致,引来3趋:奔赴4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一、解释加点字词: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2、孤之愿.也3、燕国殷富.. 4、燕王吊死问.生二、翻译句子:1、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2、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三、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四、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五桑怿①传节选怿又闻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⑥.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⑦,力过数人而有谋略.注释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饲:供养.⑦铁简:狭长的铁片.一.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力过数人而有谋略二.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缚.其余2、见民走.避溺者走3、怿善.剑及铁简4、有盗十许.人三.说说文中画线句“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的意思.四.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五.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请用原文回答.六.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六东坡食汤饼①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恶不可食.2、徐.谓黄门曰3、秦少游闻.之二、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共买食之A、执策而临之B、马之千里者C、何陋之有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三、翻译句子:1、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2、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四、读完本文,你认为东坡是个怎样的人七钱若水为同州推官为同州推官,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①于州,命录事参军鞫②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③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富民不胜榜楚④,自诬服⑤.具狱上,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⑥之不能,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日诣知州,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日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⑦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固辞.于是远近称之.注释:①讼:诉讼,打官司②鞫:审讯犯人③劾:审决讼案④榜:泛指各种酷刑,楚:痛楚⑤诬服:含冤服罪⑥趣:催促⑦械:枷锁一、解释加点字词:1、不知所之.2、皆以为..得实3、上下皆怪.之4、微.使君之赐二、翻译句子:1、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2、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三、读完上文,说说钱若水有哪些高尚品格参考答案:一、1、疾病 2、计划,商量,谋划二、1、将使你的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2、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是会使秦国灭亡的三、左右认为我的病治好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四、治病治国一、1、先前,原先 2、暗中 3、交换二、1、今天天气不顺,不适合悲伤哭泣,刚才要你取白衫的事暂且停止.2、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三、赞同,他们为人宽厚,善待属下,这是一种美德.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属下的纵容,容易导致属下再犯错误.一、1、遇到 2、有人 3、离开 4、他,指郑板桥二、1、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2、郑板桥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三、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一、1、降低身份,指谦卑 2、愿望 3、殷实富足 4、慰问二、1、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2、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募贤才.三、招贤纳士,与百姓同甘共苦四、人才是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必须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这样才能促进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二.1绑,捆绑 2跑,逃跑 3善于,擅长 4表约数,左右,上下三.但桑怿并没读过多少书,然而,他的所作所为都合乎情理.四.桑怿在襄城独自杀死了几个盗贼并捉拿了其余盗贼,汝旁县也因此没有盗贼了. 五.1以舟载民 2聚其里人饲之六.有勇有谋,关心百姓评价要扣住人物的义勇壮举,要求答到两点,一个要点1分,只要答到大意即可.示例:1 有勇有谋,既健且勇;2体恤民情,心系百姓,仗义疏财.一、1、吃 2、慢慢地 3、听说二、A三、1、黄门公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轼已经吃完了.2、秦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的风格罢了.”四、豁达乐观、洒脱一、1、到……去 2、认为 3、对……感到奇怪 4、如果没有二、1、只有钱若水怀疑这个案子,留下了案子,好几天都没有决断.2、那人奔到若水的厅堂,但若水关上大门,拒绝他进来.三、注重调查,慎重、周密办案,高度负责;谦虚,不居功.。
文言文阅读(二)
文言文阅读(二)高考语文全程检测十四:文言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失,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候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1对文段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妻不下纴:指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B.式于廊庙之内:式,用;廊庙,指朝廷.C.未战一士:没有让一个士兵去打仗.D.使赵大重:使赵国的国力强大起来.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形容枯稿B.简练以为揣摩C.山东之国D.嫂蛇行匍匐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引锥自刺其股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B.①抵掌而谈,赵王大说②君将哀而生之乎C.①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②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①诸侯相亲贤于兄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苏秦合纵成功的一组是()①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②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③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④式于政,不式于勇⑤转毂连骑,炫煌于道⑥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还家,受到家人蔑视B.苏秦不怕失败,发奋读书,刻若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C.苏秦游说赵王,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于天下诸侯各国.D.苏秦衣锦还乡,家人大事欢迎,他嫂子前倨后恭最让人觉得好笑.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①.〞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人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②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③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常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抚然久之,因绐④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驻此,所居且从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注:①女弟:妹妹.②中和:唐僖宗年号.③缗钱:成半的铜钱,又称贯钱.④绐:哄骗,欺骗.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众皆伏泰之义伏:通〝服〞,佩服.B.俾其人他徙俾:使.C.已别除官除:去职.D.解维而逝逝:离去.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市之,而命洗刷②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B.①奉送抚然久之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①所居且命尔子掌之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①将家于义兴②战于长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泰回,停舟徒步.B.置一别墅,用钱二百千.C.而命洗刷,却银也.D.以二子为托.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孙泰〝操守颇有古贤之风〞的一组是()①姨卒,泰娶其姊.②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③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④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⑤泰惊悸,召诘之.⑥解维而逝,不复返矣.A.①②④B.①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⑥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泰极重仁义.姨母生前曾将两个女儿托付他,并希望他日后与其次女结百年之好;但孙泰却在姨母去世之后,娶了姨母眼有残疾的长女为妻.这使得他深受众人的敬佩.B.孙泰非常仁慈.他花钱二百贯购买一别墅时,曾见一老妇大哭不止,问明情况后,他随即说自己将要升官,升官之后即可将别墅送给老妇.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C.孙泰不贪非分之财.他曾在都市购得一铁灯台,叫人洗刷时发现为银制品之后,便跑到都市,将灯台交还卖主.这种不贪确能表现他的〝古贤之风〞.D.孙泰施恩不图回报.他本来打算搬家到义兴,但因老妇之故,不仅家未搬成,反而倒贴了二百贯钱;他有恩于老妇却不求其报答.编造谎言,一去不返即是其证.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译文:.(2)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驻此,所居且从命尔子掌之.译文:.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岁饥,屑榆为粥,讲论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邹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闻者寒惧,城愈厉.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坐是下迁国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卓行》)[注]簿书:官府中的文书簿册.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觉,痛咎谢咎:归罪.责怪B.屑榆为粥,讲论不辍屑:碎末C.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委:丢下D.简孝秀德行升堂上简:选拔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B.慷慨引义,申直贽等C.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D.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不诣官而诣城决之②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B.①会里人邹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①土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①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②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清慎正直的一组是()①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③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④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⑤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⑥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A.①④⑥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⑤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阳城的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就请阳城来裁决.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盗他家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自以米换酒喝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但在大臣遭陷害,无人敢言时,他却能不惧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D.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奖掖孝道德行出众者,斥退酗酒不遵守教化者.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译文:.(2)吏捕迹,得之城家.译文:.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宋璟,邢州南和人,少耿介有大节,博学,工于文翰.弱冠举进士,累转凤阁舍人.当官正色,则天甚重之.长安中,幸臣张易之诬构御史大夫魏元忠有不顺之言,引凤阁舍人张说令证之.说将入于御前对覆,惶惑迫惧,璟谓曰:〝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若缘犯颜流贬,芬芳多矣.或至不测,吾必叩閤救子,将与子同死.努力,万代瞻仰,在此举也.〞说感其言.及入,乃保明元忠,竟得免死.璟寻迁左御史台中丞.张易之与弟昌宗纵恣益横,倾朝附之.昌宗私引相工李弘泰观占吉凶,言涉不顺,为飞书所告.璟廷奏请穷究其状,则天曰:〝易之等已自奏闻,不可加罪.〞璟曰:〝易之等事露自陈,情在难恕,且谋反大逆,无容首免.请勒就御史台勘当,以明国法.易之等久蒙驱使,分外承恩,臣必知言出祸从,然义激于心,虽死不恨.〞则天不悦.内史杨再思恐忤旨,遽宣敕令璟出.璟曰:〝天颜咫尺,亲奉德音,不烦宰臣擅宣王命.〞则天意稍解,乃收易之等就台,将加鞫问.俄有特敕原之,仍令易之等诣璟辞谢,璟拒而不见,曰:〝公事当公言之,若私见,则法无私也.〞璟尝侍宴朝堂,时易之兄弟皆为列卿,位三品,璟本阶六品,在下.易之素畏璟,妄悦其意,虚位揖璟曰:〝公第一人,何乃下座?〞璟曰:〝才劣品卑,张卿以为第一人,何也?〞当时朝列,皆以二张内宠,不名官,呼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天官侍郎郑善果谓璟曰:〝中丞奈何呼五郎为卿?〞璟曰:〝以官言之,正当为卿;若以亲故,当为张五.足下非易之家奴,何郎之有?郑善果一何懦哉!〞其刚正皆此类也.《旧唐书·宋璟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凤阁舍人张说令证之引:邀请B.必不可党邪陷正党:同伙C.皆以二张内宠,不名官名:称呼D.谋反大逆,无容首免首:自首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然义激于心,虽死不恨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B.乃保明元忠,竟得免死公第一人,何乃下座?C.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若以亲故,当为张五D.公事当公言之是说也,人常疑之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宋璟〝刚正〞的一组是()①及入,乃保明元忠②义激于心,虽死不恨③令易之等诣璟辞谢,璟拒而不见④收易之等就台,将加鞫问⑤郑善果一何懦哉!⑥公事当公言之,若私见,则法无私也.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②④⑤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璟小时候就性格梗直,擅长写作,二十岁时考中了进士,不久升为凤阁舍人,武则天因其为官正直,很重用他.B.幸臣张易之诬陷御史魏元忠,让凤阁舍人张说作证,宋璟劝告张说应以名义为重,不能苟且顺从,张说听从了他的劝告,魏元忠因而免得一死.C.张昌宗私下里请相工观卜吉凶,说些不忠顺皇帝的话,宋璟请求彻底调查他的罪行,武则天开始不同意严惩,后经宋璟据理力争,武则天才下令将张易之等人交御史台审理处置.D.张易之兄弟官至三品,宋璟官为六品,张易之兄弟一向害怕宋璟,所以空出自己的座位让宋璟来坐,宋璟因鄙视张的为人,所以不但没坐,反而称张为〝张卿〞,可见宋璟的正直.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缘犯颜流贬,芬芳多矣.译文:.(2)请勒就御史台勘当,以明国法.译文:.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两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灿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天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卷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吏裴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宗元少聪警绝众聪警:聪明敏悟B.精裁密致精裁:精选体裁C.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绝域:死地D.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师法:学习方法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蕴骚人之郁悼②楚之同姓也B.①下笔构思,与古为侔②微斯人,吾谁与归C.①请以柳州授禹锡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D.①宗元谓所亲曰②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柳宗元的为人及其才学的一组是()①下笔构思,以古为侔②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③既罹窜逐,涉履蛮瘅④写情叙事,动必以文⑤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⑥著述之盛,名动于时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或评价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从小就很有才华,擅长写两汉体式的诗文,精心构思,文采斐然.B.柳宗元在王叔文掌权时期,曾被引入宫禁商议大事,不久王叔文失败,柳宗元等七人被贬逐.C.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当地有用人作抵押借钱的陋俗,如果过期未能还钱,抵押的人就被钱主没收为奴婢,柳宗元革除这种陋俗,并自己出钱将这些人赎回,送还他们的父母.D.作者十分赞赏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才华,而对柳宗元在政治上的才华没有表现出来就遭贬深表同情,对此十分愤慨.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化汉语.(1)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译文:.(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喪及妻子还于京师.译文:.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曰〝于公祠〞.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人之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及子,封为西平侯.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狱:案件B.郡中离文法者文法:法令条文C.我老,久累丁壮奈何丁壮:年轻男子D.其后,母自经死自经:上吊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②旦曰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B.①其姑告邻人之曰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C.①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②不赂者以赂者丧D.①郡中离文法者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于公〞执法公正的一项是()①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②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③郡中离文法者,皆不敢隐情④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⑥及子,封为西平侯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④⑤D.③④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丞相西平侯于定国的爸爸曾作过县里的狱吏,后来升为郡里的狱官,他断案执法公正,从未有过被冤枉的.B.东海郡有个孝妇,没有子女,年轻时就守寡,侍奉她的婆婆特别恭谨.《窦娥冤》中窦娥有一句唱词:〝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其中〝孝妇〞说的就是她.C.东海孝妇的婆婆可怜她,不忍心长久地拖累他,上吊身亡.后来,她婆婆的邻居家有个女孩告到官府,说:〝这个女人杀了她的婆婆.〞官府逮捕了孝妇.D.文中的〝于公〞在孝妇〝屈打成招〞后,认为孝妇侍奉婆婆几十年并以孝闻名,这就证明她不会杀死婆婆,可是多次争辩也未能改变太守的意见,于是她就借病辞去官职.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化汉语.(1)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译文:.(2)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译文:.。
小升初语文专项 文言文阅读(二)(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小升初期末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二)(一)《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为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说苑·敬慎》【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指都城。
③吊:吊唁。
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有一老父衣.粗衣②孙叔敖.再拜曰③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④官益大而心益小.2.翻译下列句子。
(6分)(1)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
(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3)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3.文中那位“老父”对孙叔敖提出治楚“三策”的内容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楚国令尹孙叔敖位高权重,可面对一普通“老父”却是先“正衣冠”后“再拜”,由此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分)(二)《书谢御史》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
当乾隆末,①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
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曰:“②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③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
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2
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二)(一)阅读第一段文言文,回答1~4题。
(12分)近日始学读书,尽心观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诸公文集。
每读一篇,心悸口呿①,自以为未尝识字。
然性不耐静,读末终帙②,已呼累马③,促诸年少出游,获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归而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乃以一婢④自监。
读书稍倦,令得呵责,或提其耳,或擦其鼻,须快醒乃止。
婢不如命者,罚治之。
习久,渐惯苦读,古人微意,或有一二悟解处,则叫号跳跃,如渴鹿之奔泉也!曹公曰:“老而好学惟吾与袁伯业⑤。
”当知读书亦是难事。
(节选自《答王以明》,作者袁宏道,有改动)【注释】①口呿(q ū):张开口合不拢,形然受到震惊。
②帙(zh ì):卷。
③累马:牵马,备马。
④婢:使女,女仆。
⑤袁伯业:袁绍的从兄袁遗,字伯业。
1.下面与文中“古人微意”一句中的“意”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B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C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D .卜者知其指意(《陈涉世家》) 2.将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分)归 而 自 责 顽 钝 如 此 当 何 所 成 乃 以 一 婢 自 监4.文章结尾说“当知读书亦是难事”你认为作者须克服哪些难事?(4分)(二)阅读第二段文言文,回答5~8题。
(12分)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
”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
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
”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
彼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
然则,人岂有勇者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
(节选自苏洵《谏论》)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且告之曰(将要)B .跳而越者与千金(给予)C .顾见猛虎(回头)D .而越之如康庄矣(宽阔平坦的大道)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盖余之勤且艰若此B .能跳而越此/乃记之而去C .不然为怯/士卒多为用者D .其怯者犹未能也/其真不知马也7.这段文字认为“勇”与“怯”皆为“以势驱之”。
浅易文言文阅读(二)
浅易文言文阅读(二)(一)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②罢:通“疲”。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天又雨,公将焉之?译: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译: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一)文侯与虞人期猎答案1. ①天又下着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句中的“雨”、“公”、“焉”、“之”都能正确翻译)②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 (句中的“虽(虽然)”、“岂”、“一(专一、坚守)”、“期”。
)2.做人要诚信守时等译文: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
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
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酒宴。
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二)齐宣王使人吹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的词:①处士请为.王吹竽:为②宣王说之.:之2.译下边句子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译文②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译文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二)齐宣王使人吹竽答案1.①、给。
②通“悦”,喜欢。
2.①齐宣王命令艺人吹奏竽,一定要让三百人一起吹奏。
②齐湣王继位为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艺人吹竽。
3.滥竽充数。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
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三)邹孟轲母(节选)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2023年中考题分类解析—文言文阅读(2)
专题07文言文阅读【2023·北京·中考】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面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水中藻、荇交横”中的“交”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四季交.替B.阡陌交.通C.交.口称赞D.君子之交.2.文中的“闲人”意蕴丰富。
下列对“闲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雅趣的人。
以“闲人”自称,隐含着豁达的人生态度。
B.有闲暇的人。
以“闲人”自称,透露出两人夜游的情致。
C.被闲置的人。
以“闲人”自称,反映了两人的政治处境。
D.被贬谪的人。
以“闲人”自称,表现了空虚的精神状态。
3.根据《记承天寺夜游》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乘兴踏月,西入酒家。
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
(李白《杂题》其一)材料二五月十四夜,湖风酣畅,月明如洗,繁星尽敛,天水一碧。
偕内人系舟于寓楼下,剥菱煮芡,小饮达曙。
人声既绝,楼台灯火,周视悄然,惟四山苍翠,时时滴入杯底,千百年西湖,今夕始独为吾有,徘徊顾恋,不谓人世也。
子瞻有云:“何地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予则谓何地无闲人,无事寻事如吾两人者,未易多得尔。
(取材于徐釚《词苑丛谈》)亲近自然、从自然中获得美感与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
同样是“乘兴踏月”,苏轼在空灵澄澈的月色下,自适其适,自乐其乐;李白在月光中以酒助兴,产生了“①”的世外之感;月明如洗,“予”在西湖夜饮,觉得此刻的西湖“独为吾有”、产生了“②”的感觉。
【参考答案】1.B 2.D 3.物我两忘留恋徘徊,似在仙境【点津】1.该题考查一词多义。
“水中藻、荇交横”中的“交”是“交错”的意思。
A.交接;B.交错;C.一齐,同时;D.交往;故选B。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二)(一)柳敬亭传(14分)黄宗羲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①,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②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③见之,曰:“此子机变④,可使以其技鸣⑤。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精练琢磨,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令人欢咍嗢噱⑦矣。
”又期月,生:“子之说,能令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令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⑧间。
华堂旅会⑨,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妥于心称善也。
【注】①无赖:刁钻,不讲道理。
②倾动:令人倾倒动容。
③莫后光:人名。
下文的“优孟”也是人名。
④机变:机敏灵活。
⑤鸣:扬声名。
⑥句:同“勾”,勾画。
⑦欢咍(hāi):欢快。
嗢(wā)噱(jué):大笑。
⑧缙绅:指官绅阶级。
⑨旅会:大聚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2)可使以.其技鸣( )(3)句性情,习.方俗( )而诣莫生( )(4)期月..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诵停顿。
(2分)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译文:(2) 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妥于心称善也。
译文:4.读完上面的选文后,说说柳敬亭最终技艺精熟、被人“称善”的原因。
(4分)答:(二)勤学(14分)(明)王守仁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1]。
诸生试观侪辈当中苟有虚而为盈[2],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当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3],内外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当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二)
解题步骤】 第一步,根据文段大意理解句子意思。 第二步,翻译重点字词。 第三步,根据“直译”原则表述句意。 注意事项】 判断句多以“……者……也”或“乃”“即”“皆” “则” 等为标志。
被动句多以“为”“见”“于”等为标志。 省略句常见地是省略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于”或 “以”。 倒装句:何陋之有(正常语序“有何陋”);甚矣,汝之不惠 (正常语序“汝之不惠甚矣”);吾谁与归(正常语序“吾与 谁归”)
选文叙述了朱熹重视民众教化地哪些事迹?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①挑选县里地优秀人才作学生,给它们讲 授修身治人地道理;②访问郡学,与学子交流学问;③访 问白鹿洞书院遗址,奏请朝廷修复书院;④制定学规,让 学子遵守。
】 题干要求概括“朱熹重视民众教化”地事迹。从选文后 半部分中找出关键语句,如“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 圣贤修己治人之道”“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 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等,进行分点概括即可,不可照抄原文。
阅读 第38课时 文言文阅读(二)
专题突破Βιβλιοθήκη 1 考点 2 5年中考聚焦
1 考点
· 考点3 句子翻译 · 考点4 文意理解与概括 · 考点5 人物形象分析
考点3 句子翻译 解题方法】 文言文句子翻译六字诀: 留: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保留不译。 直:古今词义相同,直接翻译。 补:有省略地词语或成分,加以补充。 删:有多余地,无实在意义地词语或成分,删去。 调:遇到特殊句式,要调整语序。 换:古今词义不同,表述不同,要替换。
解题方法】 1. 通读全文,把握文段大意。 2. 依据题干要求,精读有关语段,筛选有效地信息。 3. 找准有关语句,从细处着眼,判断信息是否符合题干要 求。 4. 分点归纳概括要点,准确,有条理地表述答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二)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二)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楚庄王欲伐越。
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杜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故曰:“自见之谓明。
”(选自《韩非子·喻老》)(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2)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楚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乙】己卯上元,余在儋州①,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
步城西,入僧含,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
归舍已三鼓矣。
合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②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③,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书上元夜游》)【注】①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苏轼于1097年被贬至此。
②过:苏过,苏轼的小儿子。
③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韩愈《赠候喜》诗说“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浅水处)”,韩愈作此诗时,仕途不甚得意,借钓鱼寄寓对人事的感慨。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醒能述以文者②太守谓谁③予欣然从之④盖自笑也(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放杖而笑,就为得失?(3)【乙】文苏轼“自笑”和“笑韩退之”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苏轼与欧阳修的思想境界有何共同之处?请联系【甲】【乙】两文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二)文论类文言文阅读:祭杜子美文+游大观亭故址记
文言文阅读(二)文论类文言文阅读:祭杜子美文+游大观解析:“纯内容”题,以文章具体内容为基础思考、答题,用文章的关键词关键语段全面、准确、规范答题,还是考查逐字逐字准确翻译,参考答案如下:(1)先生的(爱国)精神(2)忠义之气(3)依附他物获取的声名2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盖以先生一饭之顷,而忠君爱国之惓惓”:“益”的作用是承接上文,交代原因。
B.“相与低徊凭吊,久之乃归”:“乃”是“才”的意思,表示时间晚、历时长。
C.“则虽无彭公之修治”:“虽”是“即使”的意思,推进了深一层的思考。
D.“独是亭也欤”:“独”是“唯独”的意思,表示所涉对象只是一个特例。
解析:D22.比较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分析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4 分)解析:“分析”题,“四方面”答题,以文章具体内容为基础思考、答题,用文章的关键词关键语段全面、准确、规范答题,还是考查逐字逐字准确翻译,参考答案如下:答案示例:甲乙两文画线句所写景物一则衰飒,一则壮阔,都与作者情感表达有关。
甲文画线句以“衰草”“寒烟”写出故址的萧索荒凉,令人感伤,引发了作者对先贤故居已然不存的感慨,为后文重筑草堂的举措铺垫。
乙文画线句通过写群山、长江、高天等壮阔之景,气象恢宏,引发对昔日大观亭盛况的悬想,在亭废墓存的对比中引出下文议论。
评分说明:1处景物的分析2分,其中特点1分,作用1分23.甲乙两文都围绕“存废”展开议论,但议论各有特点,请结合两文内容加以分析。
(4 分)解析:“内容分析”题,以文章具体内容为基础思考、答题,用文章的关键词关键语段全面、准确、规范答题,还是考查逐字逐字准确翻译,参考答案如下:答案示例:甲文作为一篇祭文,由感慨先贤故居的名传实衰而生发议论,议论中饱含情感,充分表达了对杜甫的追悼和崇敬之情。
乙文的议论则层次丰富,逐层深入。
作者先就亭废墓存的现象展开思考,认为“园林台榭之盛”比不上“忠义之气之感人深”,进一步得出“有所附而名者无不亡,惟其所以名者为可久”的观点,强调“不朽之实”的价值。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提优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二)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提优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二)及答案文言文阅读(二)(一)(15分)(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乙)吕蒙传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①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②?”肃造次③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④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⑤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注释】①顾:拜访,与下文“诣”意同。
②虞(yú):意料,预料。
③造次:鲁莽,轻率。
④东西:这里指西蜀和东吴。
⑤就:接近。
1.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可汗问所欲.B.肃遂.拜蒙母遂.反溯流逆上矣C.肃意尚轻.蒙尔安敢轻.吾射D.吕将军功名.日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用“/”给乙文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
(2分)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4.根据乙文,概括甲文中鲁肃“与蒙论议”的主要内容。
(3分)5.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吕蒙?请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回答。
(3分)(二)(14分)贞女韩氏,保宁人。
元末明玉珍据蜀,贞女虑见掠,伪为男子服,混迹民间。
既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人莫知其女也。
后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父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同时从军者莫不惊异。
洪武四年嫁为尹氏妇,成都人以韩贞女称,其后有南京人黄善聪者,年十三失母,父贩香庐、凤间,令善聪为男子装从游数年。
部编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二)
部编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二)(一)朝三暮四宋有狙jū公①者,爱狙②,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③,充狙之欲。
俄而④匮kuì⑤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 xùn⑥于己也。
先诳kuáng⑦之曰:“与若⑧芧xù⑨,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
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注释】①狙公:养猴子的老人。
②狙:称猴。
③口:口粮。
④俄而:一会儿,不久。
⑤匮:缺乏。
⑥驯:驯服,顺从,听从。
引申为服服帖帖。
⑦诳:欺骗,瞒哄。
⑧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⑨芧:像树的果实,俗称“橡实”,一种粮食。
⑩“朝三暮四”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种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狙亦得.公之心( ) (2)损.其家口( )(3)充.狙之欲( ) (4)与.若芧(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爱狙,养之成群B. 能解狙之意C.先逛之D. 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2)与若芋,朝三而暮四,足乎?4.你从狙“朝三暮四”而怒,“朝四暮三”而喜中得到什么启示?(二)老马识途管仲、隰xí朋①从于桓huán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③,夏居山之阴④,蚁壤一寸而仞rèn⑤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⑥师⑦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管仲、隰朋:两人都是辅佐齐桓公的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霜业。
②孤竹:指孤竹国,相传为神农氏的后裔,春秋时的古国。
③阳:山之南、水之北。
文言文阅读2(含译文)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含译文)(天津卷)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急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
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
夫管仲,民之父母也。
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
”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
”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
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
”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
’鲁君必诺。
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
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
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
”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
”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
不然,无及也。
”公乃使鲍叔行成。
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
”鲁人为杀公子纠。
又曰:“管仲,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
”鲁君许诺。
施伯谓鲁侯曰:“勿予。
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
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
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
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
”将杀管仲。
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
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戮。
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
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
”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東缚而柙[xiá,木笼]以予齐。
(节选自《管子·小匡》)[注] 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2写景游记类第17篇小石潭记
遇,找到前进的道路的精神。(每点各2分,意对即可)
1
2
34
• 词语迁移 • [1]就
• ◀课内篇目迁移▶ • ①持就· 火炀之(《活板》) •靠_近_____
• ②蒙乃始就· 学(《孙权劝学》) •从_事_____
• ③瞬息可就· (《活板》) •完_成_____
•
④功成名就 ·
•完_成_____
喜过望。于是先向下靠近溪边,就(见)溪水正从石门中跃出来,有
巨石挡在门口,将流水分成两条水道。
•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B 确的一 项是( )(3分)
• A.乃先降而就溪/则溪水正从门中/跃出有巨石 当门/分为二道
• B.乃先降而就溪/则溪水正从门中跃出/有巨石 当门/分为二道
• C.乃先降而就溪/则溪水正从门中/跃出有巨石/
答案:(我)快要到石门下方时,又乘船渡到溪流北部。 (“及”“复”译对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
2
34
• 4.
本文作者探游石门的经历与陆游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的经历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4
答案分:) 两文都描写了在探游过程中,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
出的情景;都表达了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总会发现新的希望和机
将及门· 下,复渡·溪北。溪中缚木架巨石以渡,知此道乃不乏行人, 甚喜过望。乃先降而就溪则溪水正从门中跃出有巨石当门分为二道
。
• (选自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有删节)
注释:①石门:位于云南苍山。②陟:登,升。
•
行走二里,见到一条大溪从石门流出来,溪北岸无路进去,就
向下走靠近溪中;溪中有许多巨石,(水)多奔泻急流,也无路进去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典型题目解析文言文阅读(二)文论记类文言文阅读:太傅王文恪公传(金山区)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典型题目解析|文言文阅读(二)文论记类文言文阅读:太傅王文恪公传(金山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
(10分)黄杨(清初)李渔①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②分毫,至闰③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
值此宜生怜悯之心。
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
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
使以他木处此,即不能高,亦将横生而至大矣;再不然,则以才不得展开而至瘁,弗复自永其年矣。
困于天而能自全于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
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岁闰而我不闰,人闰而己不闰,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④之,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
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
莲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孰知之哉?(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①李渔(1611年—1680年),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
②溢:超出。
③闰:余数。
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的叫“闰”,如闰月、闰年。
④刻:割,引申为克扣。
19.可填入方框中的一项是()。
(1分)A.也B.矣C.哉D.焉解析:C20.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从句式角度加以赏析。
(3分)解析:“赏析”题,“四方面”答题,严格按照题干要求,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思考、分析、答题,用文章的关键词关键语段全面、准确、规范答题,还是考察逐字逐字准确翻译,参考答案如下:(3分)答案示例: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1分),显得错落有致,富有节奏(1分),写出了黄杨与众不同的生长习性以及天地对其不公的情景,与后文感慨黄杨不怨天恨地而自强不息的特点形成对比(1分)。
评分说明:句式特点、内容和表达效果各1分。
21.下列不属于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一项是()。
(2分)A.对比B.托物言志C.类比D.欲扬先抑解析:D22.评析本文的思想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空中课堂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二讲评时间3月18日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
少颖敏绝伦。
十五为诸生。
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
”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
相徐阶辈皆器重之。
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
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
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
居正与中人冯保善。
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
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
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
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
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
时承平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
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
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
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
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
盗贼为衰止。
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
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
疏上,留中。
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
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
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
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
”帝首肯之,有所蠲贷。
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B.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C.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D.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A.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
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年号纪年法,年号和干支兼用等。
B.庶吉士,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C.织造,明清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是明清两朝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
D.户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
掌全国疆土、户籍、屯田、赋税、俸饷等事宜。
长官为户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正富有才华,深受重用。
居正年少才华过人,巡抚顾璘赏识他;宰相徐阶等人器重他;居正劝皇帝尊崇两宫太后,皇帝把朝廷的大权全交给他。
B.居正为政严苛,重惩盗贼。
各地群盗起事抢劫府库,居正下令捕获盗贼当即处死;盗贼偷盗沿海边境钱米超过一定数量的,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追捕犯人家属。
C.居正劝谏皇帝节用,救济受灾地。
皇帝修缮六宫,动用国库银两,居正劝谏皇帝量入为出,节俭无谓开支,皇帝没答复;他建议宫中应节用,以此救济受灾各地,皇帝没有采纳。
D.居正公忠体国,皇帝厚待他。
居正生病期间,皇帝频发敕令询问其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做药费;他去世后皇帝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①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
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
②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5. 张居正作为少有的治世能臣,是明朝中兴的主要推动者和缔造者,他为改善国家财政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分)(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
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
居母丧,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
时来俊臣贬州参军,人惧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遂不发书。
俊臣未至追还,恨之。
由是连外徙,不得入。
久之,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州据都会,多名珍怪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赀取钜万,瑰单身薄被自将。
武后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
瑰谏曰:“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
”后善其言。
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封怀县男。
瑰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一朝格式,皆所删正。
中宗复政,郑普思以妖幻位秘书员外监,支党遍岐、陇间,相煽惑为乱。
瑰捕系普思穷讯,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禁中。
有诏勿治。
瑰廷争不可,帝犹依违。
司直范献忠,瑰使按普思者,进曰:“瑰为大臣,不能前诛逆竖而报天子,罪大矣,臣请先斩瑰。
”于是,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
”帝不得已,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
累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
时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烧尾..”,瑰独不进。
及侍宴,宗晋卿嘲之,帝默然。
瑰自解于帝曰:“宰相燮和阴阳..,代天治物。
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卫兵至三日不食,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
”帝崩,遗诏皇太后临朝,相王以太尉辅政。
后召宰相韦安石、宗楚客洎瑰议禁中。
楚客猥曰:“太后临朝,相王有不通问之嫌,不宜辅政。
”瑰正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楚客等怒,卒削相王辅政事,瑰称疾不朝。
景云元年,卒,年七十二,谥曰文贞。
(选自《新唐书•苏瑰传》,有删节)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廉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轨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借常员数/缺则补/B.廉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轨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C.廉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就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D.廉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就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浮屠,亦作“浮图”,佛教用语,可指佛教、和尚、佛塔、寺庙。
文中“浮屠”与王安石《游衰禅山记》中“唐浮图慧襄始舍于其址”的“浮图”所指相同。
B.顿首,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C.烧尾,是指唐代大臣新授宫时向皇帝献食,亦可指唐代士子新登第或升迁的庆贺宴席。
文中即是第一个意思。
D.阴阳,我国古代哲学概念,两者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具体可以指日月、天地、昼夜、寒暑、君臣等,文中指国家大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瑰为官清廉,两袖清风。
扬州地处都会,多产珠翠珍怪。
前任长史都趁机捞取很多钱财,而苏瑰任扬州长史时,严格约束自己,洁身自好,分文不取。
B.苏瑰公正处事,直言进谏。
百姓担心来俊臣再次被起用,写信给苏瑰。
苏瑰承诺绝不会错待一个小人;武后要建佛寺,立庙塔,苏瑰从容讽议,最终武后减少修建数量。
C.苏瑰为人耿直,不怯权贵。
郑普思私结党羽并到处煽动诱骗作乱,苏瑰力争追究到底;公卿大臣初次为官,照例“烧尾”,苏瑰出任仆射,独不献食。
D.苏瑰志存大节,独发谠言。
中宗驾崩后,遗诏让皇太后临朝,相王辅政。
宗楚客等讨好太后,要求停止相王辅政,苏瑰坚决反对。
最终削除相王辅政,苏瑰称病不再上朝。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4分)(2)有诏勿治。
瑰廷争不可,帝犹依违。
(4分)10.请结合文本和下面两则选自《新唐书•酷吏列传》的材料,概括来俊臣被贬州参军时,“人惧其复用”的三点原因。
(3分)(1)武后以为谅,擢累侍御史,按诏狱,数称旨。
后阴纵其惨,胁制群臣,前后夷千馀族。
生平有纤介,皆入于死。
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2)久之,俊臣纳贾人金,为御史纪履忠所劾,下获当死。
后忠其上变,得不诛,免为民。
长寿中,还授殿中丞,坐脏贬同州参军事,暴纵自如,夺同僚妻,又导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