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要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一、文字基础知识1.汉字的构造与部首2.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规范3.汉字的音节和拼音4.词语的构成和分类二、语言文字运用技巧1.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2.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辨析3.词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4.词语的多义和典故5.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排比、对偶等6.修辞格的运用,如对仗、衔接等7.辞章的结构和篇章连贯三、语法知识1.词语的屈折变化,如动词的时态、语气、语态等2.词语的搭配和从属关系3.名词的格和数4.代词的格和指代关系5.冠词、介词、连词的使用6.句子的结构,如主谓宾、主谓补、并列句、复合句等7.句子的语序和修辞手法四、修辞手法与修辞格1.类比2.排比3.迭事4.比拟5.对仗6.衔接7.倍数8.起承转合9.交待五、文学常识1.古代文学名著的内容和作者,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2.古代文人及其代表作品,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文学流派的发展和特点,如诗、散文、戏剧等5.文学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如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6.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标准六、修辞手法与修辞格1.类比: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使读者容易理解抽象概念或难以想象的事物。
2.排比:使用一系列相同的结构、语法或意义的词语或短语,以增加语言的艺术效果。
3.迭事:使用同一个词语或短语连续不断地重复,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比拟: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相似化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阐述其中一概念。
5.对仗:通过对照使用相似的结构、语法或意义的词语或短语,使得语言更加平衡和韵律优美。
6.衔接:使用独特的语法结构或词汇选择,以便更好地连接句子或段落之间的思想。
7.倍数:使用数字或其他量词修饰名词或动词,以强调事物的数量或强度。
8.起承转合:通过合理的叙述结构和逻辑推理,使故事或论述更加连贯和有条理。
9.交待:通过反复叙述或交代事实,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或事件的发展。
七、阅读理解1.提取主题和中心思想2.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掌握词汇和句子的含义4.解读上下文和修辞手法的运用6.提炼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八、写作技巧1.议论文的写作结构、论证方法和表达技巧2.描写文的写作结构和修辞手法3.记叙文的写作结构和叙述技巧4.说明文的写作结构和说明方法5.作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水平6.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以上是初中语文知识点的一些大致总结和归纳,这些知识点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水平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必考知识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必考知识归纳总结语文是初中学习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在中考中,语文科目的考察范围广泛,内容繁杂。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复习语文知识,下面对初中语文必考的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归纳总结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包括字词语、句子的构成和基本语法知识等。
1. 字词语字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们按照形状、音节、意义等特点进行分类。
其中,常见的字是指汉字的基本部分,如横、竖、撇等;偏旁是构成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木、人、口等;字根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最小的字部分,如人、手、心等。
词是由一个或几个字组成的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
词的分类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等。
2. 句子的构成句子是语言的最小完整单位,它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组成。
主语通常是句子的主题,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宾语是主语所作用的对象。
句子根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复杂句。
3. 基本语法知识语法是研究词和句的规律与结构的学科。
掌握语法知识对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至关重要。
常见的语法知识包括词性、时态、语态、语气、修辞等。
二、文学常识归纳总结文学常识是中考中常见的考点之一,它要求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流派和代表作品等。
1. 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是人类使用语言艺术地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文学创作的特点主要有情感性、艺术性、综合性和观赏性等。
2.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具有相同题材、风格和风貌的一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常见的文学流派有古文、现代文和诗歌等。
其中,古文包括古诗、古乐府、古文辞等;现代文包括小说、随笔、散文等;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现代诗等。
3. 文学代表作品文学代表作品是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或某一作家的代表性作品的总称。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国内外文学名著,并能够熟悉其内容和背景故事。
三、修辞手法归纳总结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用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常被用于文学作品和修辞训练中。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六、六种病句类型:1 成分残缺;2 搭配不当;3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 前后矛盾;5 语序不当;6 误用滥用虚词介词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通感.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十一、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十六、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二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 一般—个别 2 现象—本质 3 原因—结果 4 概括—具体 5 部分—整体 6 主要—次要.二十二、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二十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二十五、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十六、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二十七、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二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九、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十、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三十一、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十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三十三、引号的作用:1 表引用 2 表讽刺或否定 3 表特定称谓 4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5 特殊含义三十四、破折号用法:1 表注释 2 表插说 3 表声音中断、延续 4 表话题转换5 表意思递进三十五、省略号的六种用法:1 表内容省略2 表语言断续3 表话未说完4 表心情矛盾5 表思维跳跃6 表思索正在进行三十六、其他:一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对比:强调了……突出了……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五段意的归纳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六复句关系和常用关联词语: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承接:便;就;于是递进: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选择: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不过等因果: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假设:如果……那么……;即使哪怕……也……条件:只有……才……;只要……就……。
初中语文考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考点归纳总结大全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考点1. 汉字基础知识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掌握好汉字基础知识对于学好语文至关重要。
汉字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部首、笔画、构造和基本读音等方面。
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认识生僻字、解释词义、查字典等。
2. 词语运用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掌握好常用词的词义和用法对于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词语考点主要涉及词义辨析、词性转换、熟语搭配等方面。
3. 句子结构句子是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掌握好句子结构对于正确表达意思至关重要。
句子结构考点主要涉及句子的成分、从句的引导词、句子成分的位置等方面。
4.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
修辞手法考点主要涉及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方面。
二、阅读理解考点1. 短文阅读理解短文阅读理解是考察学生对于短文的理解能力。
考题通常包括判断正误、选择正确答案、回答问题等。
2. 图表阅读理解图表阅读理解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的信息进行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考题通常包括填空、解释图表意思等。
三、写作基础知识考点1. 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是写作的基础,掌握好语法知识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考点主要涉及词语搭配、句子成分、语法错误的改正等方面。
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写作时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合理的文章结构能够使文章内容更加清晰、有条理。
考点主要涉及开头、中间段落和结尾的写法等方面。
3. 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素养。
考点主要涉及如何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使用过于简单、乏味的表达方式等方面。
四、语言运用考点1. 说明文写作说明文是常见的一种写作形式,要求对事物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考题通常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或主题写出一篇说明文。
2.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观点表达、论证和辩论的一种写作形式。
考题通常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议题或材料写出一篇议论文。
3. 小说或故事写作小说或故事写作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来叙述故事。
初中语文知识点全总结
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形体结构、意符、音符、注音符号。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横、竖、撇、捺、点。
3. 汉字的基本部首:部首的分类、部首的作用。
4. 汉字的构字法:会意、象形、指事、形声字。
5. 汉字的认读:常见偏旁、结构分析、常用字的笔画和构造。
6. 汉字的造字法:旁、声、形、义。
7. 汉语拼音:拼音字母、声、调、音节、拼读、拼音规则。
二、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地域性1. 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语言的规范、语言文字的标准、语言文字的修辞规范。
2. 语言文字的地域性:方言、方言文学、方言的传承和保护。
三、修辞法和文学修辞1. 修辞法: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比、夸张、衬托、反讽、描写等。
2. 文学修辞:隐喻、暗示、多义、联想、寓意等。
四、语言文字的描写和表达1. 描写:叙写、写景、写人、写事、画面描写、哲理描写、情感描写等。
2. 表达:抒情、议论、叙事、记叙、描写、对话、借物表达、拟人表现、写实表现等。
五、阅读与赏析1. 阅读的技巧:快速阅读、理解阅读、细读、批判性阅读、综合性阅读。
2. 赏析的技巧:文学作品的品位、情感、主旨、语言、结构、风格等。
六、作文与表达1. 作文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2. 作文的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3. 作文的修辞:修辞的运用、形象的描写、情感的表达、语言的优美程度、思想深度等。
1. 古代文学作品:《诗经》、《楚辞》、《论语》、《孟子》、《道德经》等。
2. 文言文的体裁:古诗、楚辞、论语、小说、传记、散文等。
3. 文言文的阅读:古汉语的理解与体会、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的修辞技巧等。
八、现代文学阅读与欣赏1. 现代文学作品:《围城》、《红楼梦》、《平凡的世界》、《呐喊》、《我们仨》等。
2. 现代文学的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报告文学、寓言、杂文等。
3. 现代文学的阅读:情节分析、人物描写、情感表达、语言结构、思想深度等。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语文是学生们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份初中语文知识点的详细大全,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汉字知识1.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2. 汉字的基本部首和部首的意义;3. 汉字的基本读音和声调。
二、词语知识1. 词语的基本概念和构成;2. 词语的分类和特点;3. 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的辨析;4. 常见词语的正确用法。
三、句子知识1. 句子的定义和基本要素;2. 句子的分类和特点;3. 句子成分的基本概念和功能;4. 句子的基本结构和语法规则。
四、修辞手法1. 比喻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 拟人的概念和使用方法;3. 夸张的概念和使用方法;4. 对比的概念和使用方法;5. 排比的概念和使用方法;6. 反问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五、应用文写作1. 书信的写作要点和格式;2. 日记的写作要点和格式;3. 告示的写作要点和格式;4. 通知的写作要点和格式;5. 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六、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读法;2. 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表达方式;3. 文言文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方法;4. 文言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和翻译。
七、现代文阅读1. 现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技巧;2. 现代文中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的把握;3. 现代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和理解;4. 现代文中段落的结构和逻辑关系的分析。
八、修辞格的鉴赏1.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 修辞格对文学作品的烘托效果;3. 唐诗宋词中常见的修辞格的鉴赏;4.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格运用。
九、文学常识1. 文学作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3. 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4. 文学名著中的经典片段和名句的鉴赏。
以上是初中语文知识点的详细大全,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一、语文常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5、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6、诗的分类:律诗、绝句。
7、律诗共八句,超过八句的叫排律,其中律诗共分五律和七律两类。
8、词牌一般指填词用的曲调名,如《虞美人》、《满江红》、《水调歌头》等。
9、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10、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二、语文语法1、主语: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3、宾语:谓语动词的支配对象,表示动作的对象和结果等。
4、定语:名词性短语(名词、代词、数词、量词短语)中的修饰语,修饰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中心语。
5、状语:动词性短语(动词、形容词谓语短语)中的修饰语,说明动作发生的地点、时间、目的等。
6、补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用于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的情况、结果等。
三、阅读理解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描写文六要素:站在哪个角度(正面还是反面)、哪个顺序(如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等)、什么样的景(大小、粗细、宽窄等)、什么样的情(愉快或忧伤等)、什么样的观察(视觉、听觉或嗅觉等)、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描写)。
3、阅读理解的方法:读材料,明主题;粗读全文,了解大概;细读题目,找出信息;再读文章,逐一攻克;重读题目,确定答案。
四、文学常识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天演论》。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4、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
6、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7、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2024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1、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2、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五味:指酸、咸、甜、苦、辣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文人四友:琴、棋、书、画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童生试: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年龄称谓(代称)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立:“立身”之志)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文章基础知识
1. 文章的定义和特点
2. 文章的组成结构和要素
3. 写作技巧和常用表达方式
二、词语运用
1. 词义辨析和近义词、反义词
2. 常用词语的正确用法和搭配
3. 增加词汇量的方法和技巧
三、古诗文鉴赏
1. 古诗文的特点和分类
2. 名句赏析和意境描写的技巧
3. 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修辞手法与修辞格
1. 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修辞手法的例子和应用
3. 修辞格的含义和运用技巧
五、阅读技巧和策略
1. 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阅读各类文章的注意事项和解题技巧
3. 高效阅读的策略和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六、作文写作指导
1. 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结构
2. 各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和示例
3. 作文常见问题和改进方式
七、文言文基础知识
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要点
2. 文言文的常用表达方式和技巧
3. 文言文阅读的常见困难和应对方法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
1. 现代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2. 分析现代文的写作意图和主题
3. 解读现代文中的隐含信息和象征意义
以上是初中语文知识点的大致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必考知识点
初中语文必考知识点初中语文必考知识点概述一、文学常识1. 作家与作品- 了解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如李白、杜甫的诗歌,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作者和内容概要。
- 掌握近现代作家如鲁迅、巴金、老舍等人的主要贡献及其代表作品。
- 熟悉部分外国著名作家及其作品,例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
2. 文体知识- 识别并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小说等。
- 掌握各类文体的基本写作技巧和阅读方法。
二、语言知识1. 词汇- 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俗语及其正确用法。
- 了解并正确使用同义词、反义词、褒贬义词等。
2. 语法- 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汉语语法规则,如句子成分、时态、语态、复句结构等。
- 能够辨析并纠正常见的语法错误。
3. 修辞- 识别并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 能在写作中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三、阅读理解1. 文本理解- 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段落大意及细节信息。
- 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语言风格。
2. 推理判断-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推断。
- 能够识别并分析文章中的隐含意义和深层主题。
四、写作技巧1. 文章结构- 掌握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发展和结尾。
- 能够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选择合适的文章结构。
2. 写作风格- 了解并尝试模仿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
- 能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写作实践- 练习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的文章。
-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古诗文赏析1. 古诗- 掌握古诗的基本形式,如律诗、绝句等。
- 能够赏析古诗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
2. 古文- 理解古文的基本句式和修辞特点。
- 能够阅读并理解常见的古文篇章。
六、现代文阅读1. 散文- 理解散文的特点,如自由灵活的行文、贴近生活的内容等。
- 能够赏析散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一、基础知识。
1. 字音字形。
- 字音:- 多音字:如“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要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读音。
- 易错字读音:例如“狭隘(ài)”不能误读为“yì”。
平时要多积累课本后的字词表以及常见易错字读音。
- 字形:- 同音字辨析:像“必须”和“必需”,“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 形似字区别:如“戊(wù)、戌(xū)、戍(shù)”,通过笔画、部首等特征进行区分。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近义词辨析:- 从词义轻重方面:如“请求”和“恳求”,“恳求”的程度比“请求”更重。
- 从适用范围方面:“时期”和“时代”,“时期”范围相对较小,“时代”范围更宽泛。
- 词语感情色彩:- 褒义词:如“英勇”,带有赞扬的感情。
- 贬义词:像“狡猾”,表示负面的评价。
- 中性词:“结果”,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
3. 成语运用。
- 正确理解成语含义:例如“首当其冲”不是首先冲上去的意思,而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 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其他关系。
4. 标点符号。
- 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 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
如“你吃饭了吗?”- 感叹号:表达强烈的感情,如“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逗号: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如“我喜欢读书,也喜欢画画。
”- 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如“苹果、香蕉、橘子都是水果。
”-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 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如“他说:‘我明天要去旅行。
’”- 引号:- 表示直接引用,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鲁迅的名言。
”- 表示特定称谓,如“‘嫦娥五号’成功发射。
”- 表示讽刺和否定,如“他这个‘聪明人’,总是办傻事。
初中语文知识点的详细整理
初中语文知识点的详细整理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涵盖了文字、语言、文学、修辞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初中语文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整理,包括语文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技巧等内容。
一、基础知识1. 字词:认识与运用常见的汉字,学会使用汉字的结构与部首,掌握常见的词语,了解词语的用法和搭配。
2. 词语辨析:学会辨析同音字、近义词和反义词,理解词语的准确用法,提高语言的表达准确性。
3. 词语拼写:学会正确拼写常见的单字、词语和短语,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4. 词语概念: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理解并正确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5. 语法: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修饰成分的使用、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等。
二、阅读理解1. 阅读技巧:学会运用查读、理解、推理、归纳、总结等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阅读理解题型:熟悉各种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型,如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词义理解题等,掌握解题技巧和策略。
3. 文学常识: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常识,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文学作品的作者和故事情节,增长文学知识。
三、作文技巧1. 写作基本要素:学会构思、组织、表达文章的主题、结构和内容,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写作题材:掌握常见的写作题材,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了解每种题材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3. 表达技巧:学会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注重篇章的连贯和逻辑性。
4. 修改与提升:学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提升,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表达的精确性,提高文章的质量。
四、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比较的方式,将一个事物的特点用另一个事物来形象地描绘,增强文章的形象感。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描写,以突出表达的效果和强调事物的重要性。
4. 排比:通过连续使用相同的结构或语法,将事物进行并列排列,增加句子的力度和鲜明度。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免费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免费
一、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1.语言的定义与作用
2.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3.汉字与拼音
二、语文思维与表达
1.观察与联想
2.感受与表达
3.分析与判断
4.归纳与概括
5.比喻与夸张
6.修辞与表达技巧
三、作文与写作技巧
1.议论文的结构与写作方法
2.日记的写作要素与技巧
3.描写的方法与技巧
4.叙事的方法与技巧
5.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与要素
四、诗歌与韵律
1.诗歌的特点与体裁
2.韵律与平仄
3.对仗与押韵
五、阅读与理解
1.文学常识
2.理解与鉴赏
3.推理与判断
六、古代文学与名著阅读
1.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2.名著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七、现代文学与阅读
1.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2.文学评论与研究
八、修辞与修辞手法
1.修辞手法的定义与分类
2.修辞手法的应用与鉴赏
九、语言规范与修辞技巧
1.语言规范与修辞的关系
2.语法与修辞
3.修辞技巧与表达效果
十、作家与作品
1.作家名言与名言解读
2.作品题材与风格
3.作品的文学价值与社会影响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的知识点涵盖了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与特点、语文思维与表达、作文与写作技巧、诗歌与韵律、阅读与理解、古代文学与名著阅读、现代文学与阅读、修辞与修辞手法、语言规范与修辞技巧以及作家与作品等多个方面。
对于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应试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一、课文内容
1.课文的内容包括主题、情节、人物、环境、时间等方面的描述。
学
生应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课文,掌握其主旨,把握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等。
2.小说的基本元素,如情节、人物、环境等。
学生应能分析小说中的
情节起伏,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描写等,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二、文学常识
1.学习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能理解并运用这些
修辞手法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三、语言表达
1.了解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设问等,能够在写作中
熟练运用。
2.了解常用的词语搭配和用法,如动词和形容词的搭配,动词的时态
和语态等。
四、其他知识点
1.基础的写作技巧,如如何组织语言,如何编写段落等。
并能运用这
些技巧进行写作和表达。
2.了解一些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增加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以上仅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一些方面,还有其他知识点需要学习。
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多读课文、多积累词汇,注重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点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9.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0.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1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1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14.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5.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16.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7.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8.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19.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0.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21.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22.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23.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初中语文必备知识点第一部分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要点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要点
一、词语与词义辨析
1.同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2.词语义项、词义的丰富性和多义词的理解
二、词类和词语的构成
1.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的词类功能和语法作用
2.前缀、后缀和构词法
三、句子的基本结构
1.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的识别
2.句子成分的语法功能和句子结构的搭配
四、中外名著与文化常识
1.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3.中外文化常识和民间传说故事
五、修辞手法与修辞语言
1.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2.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
六、写作技巧与方法
1.文章的主题、标题的确定
2.开头、过渡、结尾的写作方法
3.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记叙文、写景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七、阅读与理解
1.文章的段落结构、标点符号和篇章组织
2.推理、归纳、辩证等阅读理解的方法
3.阅读材料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辨析
八、课文与课外阅读
1.重点课文和文章的理解和背诵
2.优秀作品的欣赏和阅读
九、语言文字的规范和运用
1.书写的规范和格式
2.词语的正确用法和变异形式的辨析
3.句子的衔接、表达的连贯和一致性
这些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要点,通过对这些要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建立起扎实的语文基础,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 诗歌:唐诗、宋词、元曲- 散文:古文观止、诸子百家- 小说: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2. 现代文学- 诗歌:新诗、现代诗歌- 散文:现代散文、随笔- 小说:现代小说、网络小说3. 外国文学- 古典文学:莎士比亚戏剧、古希腊悲剧- 近现代文学:欧洲文学、美洲文学二、语言知识1. 词汇- 词语的意义、用法- 成语、俗语、谚语2. 语法-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 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 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3. 修辞- 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对偶三、阅读理解1. 文章结构- 引言、正文、结尾- 段落结构:主题句、支撑句、过渡句2. 阅读技巧- 略读、精读、扫读- 推理、判断、总结3. 文章类型-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四、写作技巧1. 文章构思- 主题明确、材料组织、结构安排2. 写作方法- 描述、叙述、议论、抒情3. 文章修改- 语言表达、逻辑结构、标点符号五、古诗文鉴赏1. 诗歌鉴赏- 诗歌形式:韵律、节奏、对仗- 诗歌内容:意象、情感、哲理2. 文言文阅读- 常见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 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六、现代文阅读1. 文章主旨- 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作者态度2. 细节理解- 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3. 推理判断-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七、语言运用1. 口语表达- 语音、语调、语速- 表达清晰、连贯、得体2. 书面表达- 书信、报告、总结- 格式规范、内容完整、逻辑清晰3. 媒体语言- 新闻报道、广告文案、网络语言八、文化知识1. 中国传统文化- 节日、习俗、历史故事-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2. 世界文化- 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 世界文化遗产九、思维品质1. 批判性思维- 分析、评估、反思2. 创造性思维- 想象、联想、创新3. 合作与交流- 团队合作、有效沟通十、学习策略1. 学习方法- 制定学习计划、时间管理- 有效记忆、复习策略2. 学习资源- 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 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3. 自我评价- 定期自我检测、反思进步以上是对初中语文知识点的一个基本归纳整理,每个部分都包含了重要的子类别和关键点。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
一、语言文字:
1.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顺序;
2.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
3.词语的分类和构成规律;
4.熟练掌握词语的正字、音节、形声、聚合、反义和近义等词义关系;
5.熟悉使用词语的词性、词类和衍生关系。
1.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法结构;
2.熟悉多种文言文的体裁和表达方式;
3.掌握文言文常用的词汇和句式;
4.熟悉文言文文章的鉴赏方法和常见修辞手法。
1.现代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2.理解和解读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和意义;
4.阅读理解时的关键问题把握和分析。
四、作文及写作技巧:
1.作文的写作步骤和基本结构;
2.常见的作文题型和应对策略;
3.常见的写作技巧如比喻、夸张、对比、写景等;
4.熟悉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运用;
5.语言表达的简练、准确和地道性。
6.熟悉作文批改和修改策略。
以上只是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的一个简单列表,实际上还有很多细节
和具体内容需要掌握。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背诵、默写、仿写等方式来进行训练和巩固。
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可以参
加课外的语文讲座、阅读俱乐部等活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研讨来提高
自己的语文水平。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中文的重要阶段,它不仅包括了对字词句的掌握,还涵盖了文学常识、写作技巧等多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初中语文基础
知识的全面总结:
1. 汉字与词汇
- 汉字是中文的基础,初中阶段要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笔画、结
构和意义。
-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需要积累大量的词汇,包括成语、俗语、谚语等。
2. 语法
- 语法是语言的规则,初中阶段要学习句子成分、句型结构、时态、语态等基本语法知识。
3. 修辞
- 修辞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
反问等修辞手法。
4. 文学常识
- 文学常识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著名作家、文学流派和文学
史等。
5. 阅读理解
-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需要通过阅读文章来理解作者的意图、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6. 写作
-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技能,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的写作技巧。
7. 古文阅读
- 古文阅读是初中语文的特色内容,需要掌握古文的语法特点、常用词汇和经典篇目。
8. 诗词鉴赏
- 诗词鉴赏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需要了解诗词的格律、意境和表达技巧。
9. 语文实践活动
- 语文实践活动包括演讲、辩论、戏剧表演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10. 语文考试
- 语文考试是对语文学习成果的检验,包括听力、阅读、写作等部分,需要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文的美。
初中语文知识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大全初中语文知识大全一、基础知识1. 汉字:汉字是汉族的文字,它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使用最早、保留最完整的文字之一。
2. 语词:语词是指语言中的最小单位,包括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3. 词组:词组是由两个或多个词构成的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
4. 句子:句子是由词组合成的具有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5. 短文:短文是由若干个句子组成的完整篇章。
6.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手段,包括比喻、夸张、反问等。
二、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或关系。
2.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以突出事物的特点。
3. 反问:用疑问的语气进行陈述,与正常的陈述语气相反。
4. 排比:通过列举多个事物,使文章的节奏更加流畅。
5. 对偶:通过对比两个相对的事物或观点,来达到强调的目的。
6. 拟人:将非人的事物描述成有生命的形象,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三、常见诗歌体裁1. 古文:古文以史传、儒家典籍、经史子集等为主要内容,注重文字的典雅和深入的思想。
2. 诗歌:诗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深远的意境,通过对声音、形象、意境等的处理,唤起读者的情感。
3. 散文:散文以散文化的方式表达,注重表达作者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情感。
四、阅读技巧1. 理解语境: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推测词义、句子的意义等。
2. 提问法: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自问问题,通过求解问题来理解文章。
3. 标记法: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记,帮助记忆和理解。
4. 分析法:将文章分解成各个重点部分进行分析,理解作者的意图。
五、常见的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意思。
2. 拟人: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或行为,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3.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以便突出某种特点或产生某种效果。
4. 对偶:通过对比两个相对的事物或观点,来达到强调的目的。
5. 排比:通过列举多个事物,使文章的节奏更加流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要点第一部分数字归纳记忆,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两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两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朋文、事物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四种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四种论正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六种主要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1.文章的标题;2.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3.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4.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5.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使文章内客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表明事情的来龙去脉。
一、记叙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描写方法1.外貌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2.语言描写3.动作描写: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四、环境描写方法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1,开篇点题。
2,总额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
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5.,推动情节约发展。
八、记叙文结尾旬子的作用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4.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九、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1.找文章标题、首尾的抒情议论句子。
2.综合概括主要段落大意(特别是抒情散文中)3,分析时代背景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十、概括段意1.摘句法: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例1记叙:人+时地+做法+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例2描写:景物+特征。
例3议论: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或论据)+从什么角度(方面)+论证了什么观点。
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客,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组合成句。
第三部分说明文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1)题目,2)首段,3)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说明方法分类和作用(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事物的特点(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3)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4)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5)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1)下定义:……是……,这就是……,叫……(2)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3)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4)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
D.由现象到本质。
E.由性能到功用。
F.白一般到特殊。
G.有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6.说明文分类(1)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2)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第四部分议论文议论文的三要素: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一、论点l,特点:(1)正确;(2)鲜明2.论点位置:(1)标题;(2)文章开头;(3)结尾;(4)中间3.总结论点的方法(1)通过总结论据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2)总结性的词语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3)先明确文章论题,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论断性的语句,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注的语句。
二、论据1.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2.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故法(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l.举例论证(摆事实):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讲道理):科学准确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讲道理):形象生动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4.对比论证(讲道理):鲜明突出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更鲜明生动地证明某一观点。
3.议论文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一、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1.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2.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3.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4.结局:深化主翔,留下思考。
情节的作用:使小说变的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1.记叙: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代、陈述。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
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2.说明: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
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
例如:这张桌子是方的。
3.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作用:(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
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
(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4.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5.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表达作者某种强烈的主观感情。
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三、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及性格。
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