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RTK作业精度的方法
浅谈RTK精确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浅谈 RTK精确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摘要:GPS的出现使我们生活更加的方便快捷,同时它也在工程技术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的作用。
RTK就是在其中诞生的的。
RTK的诞生让测量从“冷兵器时代”直接提升到“高科技时代”,GPS虽然更加的精确和迅速,但是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GPS;环境影响;精准度GPS体系是分别由基准站、移动站和卫星空间共同组成。
GPS是接收来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实现导航定位。
RTK是一种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对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时分析处理的差分方式。
RTK是将基准站收集的载波相位发送给移动站。
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量等测量工作带来了新的测量方法和原理,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使得测量工作呈现出了不一样的光芒。
一、RTK的工作原理RTK 的作业原理是在已知控制点上设立基准站,通过基准站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再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实时发送给用户。
卫星通过接收用户的移动站和基准站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得到基准站与移动站之间的坐标增量。
RTK技术是一种便捷的、新型的空间测量方式。
为了获得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定位精度,需要解决动态、静态和快速的测量问题。
RTK的诞生,是GPS应用中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它的主要功能是工程放样和地形测绘等重要的测量工作。
为各类控制测量人员在野外工作带来了新的曙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同时,RTK技术仍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如不能有效处理这些缺陷,往往会给工作造成很大不便,所以探讨如何处理RTK技术的缺陷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RTK的优点工作效率高。
在一般地势平坦条件下,高质量的RTK可以同时测量半径为5千米的区域,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中所需的大量的控制点和仪器的不停换站。
RTK 测量只需要一个人来操作,每点在测量时只需停留1到2秒,即可完成此点的测量工作。
在公路线路测量中,每天可完成6至8公里的中线测量,同时中线的布设可完成中桩的水准测量。
如果用于地形测量,0.5公里地形测量的精度和作业效率是传统测量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
提高RTK测量精度方法
提高RTK测量精度的方法探讨摘要:rtk是一种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这些年来发展的比较快,应用的也非常广泛,比如说各种控制测量、地形测图、工程选线及工程放样等。
它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与常规仪器比较,最大的优势是大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怎样提高rtk作业精度呢?首先了解一下影响rtk精度的主要方面。
关键词:rtk 测量精度测量方法中图分类号:p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3)01(a)-00-011 rtk误差来源1.1 卫星及传播路径的影响(1)星数:rtk至少需要4个星即能求出移动站的坐标,星数过少,精度可靠性降低。
(2)卫星分布:卫星分布的优劣常用位置精度因子pdop值来衡量。
pdop值越小精度越高。
(3)大气层影响:接收机在接收到卫星信号之前,信号要穿过电离层和对流层,当基准站与移动站之间距离较短时,对流层和电离层对信号的影响大致相等,其误差影响可用差分处理方法减小。
当点间距离大于10 km时,必须考虑这一影响。
1.2 rtk接收机的影响(1)数据链:目前大多数rtk都采用无线电或gsm卡数据链,弱信号或受干扰的信号将使解算模糊度增加很多困难。
(2)天线类型:有两种天线误差在gps接收机中存在:一是仪器设计时几何相位中心的偏差,二是接收信号时相位中心的变化偏差。
在rtk测量中使用同一类型的接收机时,几何相位偏差可基本消除。
但相位中心的变化偏差一般在几厘米之内。
1.3 环境影响(1)多路径效应:观测时间足够长时,则可部分削弱。
但rtk 不能在一点上观测较长时间,故此影响可达几厘米。
(2)地形:为了使无线电信号具有最大的覆盖范围,基准站应设在制高点上,同时也能保证观测到足够多的卫星。
(3)障碍物:它能使无线电信号中断,导致移动站的模糊度丢失。
(4)电波干扰:电波干扰能够引起信号中断,甚至卫星失锁。
1.4 观测方案的影响(1)rtk直接测量的坐标是属于wgs84坐标系,我们通常用的是国家坐标系统。
GPS_RTK的技术方法研究与应对措施_李永泉
项目WGS-84北京54西安80-长半轴A 6378137M 6378245M 6378140M 第一偏心率平方E20.006694379990130.0066934270.006694385扁率F1/298.2572235631/298.31/298.257目前,GPS-RTK 技术在测绘工程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优势在于GPS-RTK 测量技术精度高、效率高、并且相邻点之间不需要互相通视、自动化程度高、误差积累小、操作简单、可以全天候测量等优点。
GPS-RTK 是实时快速动态定位,而且目前精度最好的差分测量技术已比较成熟。
本文根据在野外测量中发现的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论述。
1.RTK 的误差分析及参数转换1.1定位方法概述RTK 测量模式要求至少两台同时工作的GPS 接收机,事实上,这一要求适用于任何位置精度优于10米的GPS 应用,在RTK 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自身也要采集GPS 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瞬时得到定位结果。
基准站和流动站必须保持4颗以上相同卫星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流动站则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精度。
1.2定位误差分析在GPS-RTK 定位过程中,存在着3部分误差,第1部分是每一个用户接收机所公有的。
例如,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传播延迟误差等。
第2部分误差为各用户接收设备所固有的。
例如内部噪声、通道延迟轨道误差、天线相位中心变化、接收机位置误差、信号干扰、多路径效应、天线姿态误差、气象因素等。
第3部分误差为基准转换误差。
例如已知控制点的误差、坐标系统转换误差、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内插误差等。
第1部分误差中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通过差分技术可以完成消除,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传播延迟误差可以大部分消除,但是其残余误差会随着流动站至基准站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第2部分误差中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可以消除,其于部分误差要采取专门措施加以消除,其残余误差有时对RTK 影响非常严重。
双基站RTK作业方法及精度分析
虚拟化 和分 层 的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为了对 R K高程观测 的可靠性 和正确性进行检验 , T 又使用数字 ( 上接 7 1页) 下 ,在接 收卫星 数保 持 5颗 以上 ,D P < 6 PO 时, 才能进行 R K 测量。 T 水准仪对控制网的所有点进行了Ⅳ等水 准测量 ,取 双基站 R K测 T 3 . 用 双 基站 R K。 4采 T 量 的两次高程观测值的平均值 作为 R K的高程 ,与Ⅳ等水 准高程 T
、
( + )2 H 1 H 2 /
Ⅳ 等 水 准 高 程
高 程 比 较 值
精度非常重要 。 32 准 站 的设 置 .基 基准站必须远离各种强 电磁干扰源 ( 如微波站 、 寻呼台发创塔 、 变 电站 、 高压线 、 电视 台等 )同时 , 了减少 多路径效应 的影 响 , , 为 基 如 大型建 筑 据研究 , 快速 运动中的气象峰面 , 也能导致 观测坐标 的变化达 准站周 围应无 明显的大面积信号反射 物( 大而积水域 、 等) ,另外 ,要求基准站电台天线和移动站天线之间无 大的遮挡 物 到 1 2 m 。因此 ,  ̄d 在天气急剧变化 时不宜进行 R K 测量 。 T ( 如高层建筑物 、 高山等 )且天线应尽量设置高一些 , , 以提高数传 电 3提 高 F K精 度 的方 法 I T 台的传输距 离。 31 . 获得 比较 准确 的区域转换参数 33 . 观测卫星的图形强度要高 。在进行坐标解算 时 , 所采用的卫 R K 测量可 以实时得出待测点的坐标 。因此 , T 坐标转换 问题就 星数越多 , 分布越均匀 , P O 值越小 。R K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则 DP T 显得尤为重要 。 一般情况下 , 区域转换 参数 的精度越高 , 得到实时的 初始化 的时 间也越短。因此 , 一般情况 ( 下转 1 0页) 3 R K成果精度越高 。所 以在一定 的区域范 围内, T 基础控制点 的成果 越高 ,
卫星定位测量-RTK控制测量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RTK控制测量的要求和注意事项1.RTK测量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1)架设基准站。
在进行RTK图根测量中,首先进行基准站假设,基准站架设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基准站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测量点的精度,所以在工作中要选择高等级有经过水准连测的已知控制点作为基准点。
②基准站周围要视野开阔,卫星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度,周围无信号发射物(大面积的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效应干扰。
并且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③基准站应尽量架设于测区内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传播差分改正信号。
④基准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配电线、通讯线50米外。
⑤RTK在作业期间,基准站不能移动或者关机重新启动,如果重新启动必须进行重新校正。
基准站连接必须正确,注意蓄电池的正负极。
(2)流动站设置。
1个流动站只需1名测量员通过手簿进行测量操作。
连接好流动站接收机、天线、测杆后,先进行测量类型,电台的配置,使其与基站无线电连接,输入流动站的天线高,输入观测时间、次数,设置机内精度。
(3)校正测量。
由于基准站设置于未知点上,因此必须对已知点进行校正测量,才能在手簿上求解出WGS-84坐标与当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
校正点的数量视测区的大小而定,一般取3~6点为宜。
在手簿中输入校正点的当地坐标,流动站置于校正点上测量出该点的WGS-84坐标,将所选的校正点逐一测量后,通过手簿上的点校正计算即可求解出转换参数。
点校正测量结束后,先在已知点上测量,检查转换参数无误时才能进行新的测量。
(4)图根点控制测量。
图根点的布设应该以点组的形式出现,每组应有两个或者三个两两通视的图根点组成,以便于安置全站仪测量时定向和测站检核,图根点之间的距离应随点位而定。
图根点测量时只需在测站上输入点名、按提示测量存储,正常情况下,5s即可结束一个点的观测。
(5)注意事项①RTK测量误差与流动站至基准站的距离成正比,因此解求转换参数的已知点应分布均匀,覆盖整个测区,水平、垂直残差宜在3.5cm以下。
RTK测量精度控制
测量环境对RTK测量的影响
遮挡物
建筑物、树木等遮挡物会阻挡卫星信 号传播,影响RTK测量精度。在城市 或林区进行测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 的测量点。
地形起伏
地形起伏对RTK测量精度也有一定影 响。在山区、丘陵等地形复杂地区进 行测量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测量 精度。
03
提高RTK测量精度的技 术措施
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结词:实时动态
详细描述:RTK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可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为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 提供高精度、连续的测量数据。
交通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结词:安全可靠
详细描述:RTK测量技术在交通工程 测量中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测量数据 ,保障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同时为交 通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建立高精度基准站网,能够提 供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位置基 准,提高RTK测量精度。
基准站网应覆盖测量区域,并 保证良好的几何分布,以提高 卫星信号覆盖范围和测量精度。
定期对基准站网进行校准和维 护,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优化移动站定位算法
01
优化移动站定位算法,能够提高RTK测量精度和可靠
性。
02
采用先进的定位算法,如卡尔曼滤波算法、扩展卡尔
RTK技术可用于海洋领域中的海洋资源调查 、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工程等,提高海洋 开发的精度和安全性。
02
影响RTK测量精度的因 素
卫星信号质量
卫星信号的覆盖范围
卫星信号的覆盖范围直接影响RTK测 量精度,信号覆盖越广,接收到的卫 星数量越多,测量精度越高。
信号干扰
来自其他电磁波、建筑物反射等信号 干扰会影响卫星信号质量,降低RTK 测量精度。
选用高性能的卫星信号接收设备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摘要】与传统控制测量比较,gps-rtk 测量作业具有效率高,定位精度高,等优点。
本文分析rtk技术在工程测量系统构成、工作流程及提高rtk作业精度的方法及应用。
【关键词】rtk技术;工程测量;应用1实时动态 (rtk )定位测量系统的构成实时动态 (rtk)定位测量系统的构成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卫星信号接收系统在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系统中。
应至少包含两台 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准站和流动站上。
当基准站同时为多用户服务时,应采用双频 gps接收机,其采样率与流动站采样率最高的相一致;(2) 数据传输系统 (数据链)。
由基准站的数据发射装置与流动站数据接收装置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性设备。
其稳定性依赖于高频数据传输设备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性。
为了保证足够的数据传输距离及信号强度,一般在基准站还需要附加功率放大设备;(3) 软件解算系统。
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的软件解算系统对于保障实时动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具体外业测量中,可以根据精度要求的不同,选用静态差分定位,快速静态差分定位,动态差分定位或实时动态差分 (rtk)等不同的作业模式。
(1)快速静态测量。
gps接收机在每一用户站上进行静止观测。
在观测过程中,连同接收到的基准站的同步观测数据,实时地解算整周未知数和用户站的三维坐标。
采用这种模式作业时,接收机可以不必保持对 gps卫星的连续跟踪,定位精度可达 1cm ~ 2cm。
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城市、矿山等区域性的控制测里、工程测量和地籍测量。
(2)动态测量。
动态测量模式,一般需首先在某一起始点上,静止地观测数分钟,以便进行初始化工作。
之后,运动的接收机按预定的采样时间间隔自动地进行观测,并连同基准站的同步观测数据,实时地确定采样点的空间位置。
目前,其定位的精度可达厘米级。
2 工程测量的作业流程2.1内业准备在实施 rtk外业测量前,应事先收集测区的小比例尺地形图,必要时进行野外踏勘,根据城市测量的特点完成内业的准备工作。
RTK测量精度分析
整数模糊度正确固定是前提
固定模糊度的时间和可靠性取决于四个因素
即接收机类型(单频或双频) • 双频RTK初始化的时间比单频RTK要短 所观测卫星的个数 • 解算时采用的星数越多,RTK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越好 移动站至基准站的距离 •移动站至基准站的距离越近,其初始化的时间也越短 RTK软件质量 • 采用的算法越先进,初始化时间越短,可靠性越高
电台变频检核法
在一测区架设多台基准站,每台基站使 用不同的频点发射改正数据。流动站在 测量过程中同一个点选用不同基站的差 分改正数据测量结果比较可以有效的检 查测量成果的可靠性。
RTK数据精度分析
RTK的精度主要的指标是10MM+1PPM, 高程是20MM+1PPM.在实际工作中RTK 的测量有一定的随机性
RTK快速静态法
在做RTK的同时记录静态数据,事后对 外业的静态数据后处理获得高精度的坐 标值与RTK数据比较分析。两种作业模 式可以有效的检查RTK初始化的有效性 和可靠性。因此在做RTK测量的时候我 们需要做5-10分钟的静态采集。实际作 业时可以有选择的做部分困难地区的快 速静态。
复测比较法
-11
H
200
400
600
800
1000
系列1
从上面的三幅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 出来坐标的变化有一定的联动性,周围 的环境对RTK的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RTK测量误差控制方 法
控制坐标转换精度 选好基准站 质量控制
• 通常采用已知点检核比较法、重测比较法和电台变频检核法等
控制RTK作业半径(5~10km) 卫星预报(选择PDOP小的时段进行) 避开电离层活跃的时间(12~16点) 选取标准精度高的品牌仪器 作业的规范性(对中,整平,量高等) 重复观测
浅析提高GPSRTK作业精度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 RT 测量的精 度 、速度( K 初始 化时 间) 和可靠性 , 除了 正确求解 坐标 转换 参数 、合理 设置基 准站 和限制 作业半 径外 , R K 测量 中还 应注意 在 T
理论广角
I ■
浅析提高 G S R K作 业精度应 注意 的 问题 P T
贾晓 堂
( 辽宁 省水利 水 电勘测 设计研究 院 [ 摘 辽宁 沈 阳 100 ) 0 6 1 要] 了提高 G S R 为 P TK 的作业精 度 , 本文 针对在 工程 测量过 程 中使 用 GP R S TK进 行测量 时 出现 的有 关问题 进行分 析 , 讨 了有 关转 换参 数 的求 探
解 、基 准站设 置 、作 业半径 的限 制以及如 何保 证 RT 测量 的精度 和可靠性 等 问题 。 K [ 关键词 ] 转换参数 基 准站 作业半 径 精 度 可靠性 中图分类 号 :P 9 T 39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9 9 4 2 1)5 0 3— 1 10— 1X(0 20— 2 2 0
进 行 RTK测量 。
() 2作业员 的责任 心要 强。作 业员 的专业 水平 、经验和 责任心 对 RTK成 果的精 确性和 可靠性 有着严 重 的影响 。作业时 , 收机 的对 中、 平 、 线高 接 整 天 的量取 及输入 已知点 坐标 、 坐标 转换 参数及 天线高 等数据 的任何 误差 , 影 都将 响 RT 测量 的全部 坐标 。因此 , 求作业 员必须 具有强 烈的 责任心 , 真严 K 要 认
GPS RTK拟合高程精度的提高方法研究
GPS RTK拟合高程精度的提高方法研究摘要: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总结,提出了在小范围平坦地区提高GPS RTK拟合高程的精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GPS;RTK;拟合高程;正常高;精度近年来,随着GPS RTK(Real - time kinema tic, 简称为RTK)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GPS RTK技术在测绘各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众所周知,GPS RTK获得的高程为大地高,而工程上所采用的高程为正常高,将大地高向正常高转换时,由于采用的数学方法不一致,其精度必然有所差异。
所以,如何提高GPS RTK拟合高程的精度是GPS RTK应用中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
本论文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在小范围平坦地区提高GPS RTK拟合高程的精度的一种方法。
2 GPS RTK 拟合高程的求解大地高大地高和正常高的关系如下:(1)式中,:大地高,:正常高,:高程异常, 即似大地水准面至参考椭球面之间的距离。
GPS RTK 拟合高程的求解一般是利用GPS和水准的重合点来内插出其余点的高程异常,采用数学拟合方法进行,其步骤是:1) 选取均匀分布的控制点,用高精度的测量方法测量出它们的大地高与正常高,按(1) 式反求出各控制点的值;2) 根据控制点的值,采用数学拟合计算法, 拟合出测区内的似大地水准面;3) 根据已解算出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解算出其它待定控制点的值,进而求出各待定控制点的正常高。
常用的数学拟合方法有平面拟合法、曲面拟合法、多面函数拟合法等方法,本文中采用的是平面拟合法,其数学模型为:(2)式中,为待定系数,,为平面坐标。
3 试验介绍及GPS RTK 拟合高程精度分析3.1 试验区概况试验区域位于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为丘陵地区,最大高差为23.6 m,面积约10 平方km,共有48 个控制点。
进行GPS RTK外业测量时采用无线电RTK数据链进行传输,测区距基站距离控制在5km,控制作业半径保证信号稳定并减弱了卫星信号传播误差。
RTK测量中的几个关键技术[终稿]
整周模糊度及有关技术摘要本文简要地论述了RTK测量中的整周模糊度求解、无线电数传及起算数据确定、实时质量监控及GPS高程等几个关键技术,并针对这些关键技术指出了RTK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必要措施,以供作业时参考。
主题词整周模糊度数据传输转换参数实时质量GPS高程序言RTK 测量技术是在静态GPS定位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该项技术又以快速整周模糊度求解、无线电数传、实时质量监控等关键技术取得新的突破,才使RTK测量技术得以成功应用。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RTK测量技术毕竟是一门正在发展的高新技术,它的优越性令人瞩目,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在现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其表现特点是在复杂地区进行RTK 测量,往往因外界环境影响造成卫星失锁,使放样速度减慢,数据链通讯困难,难以定位。
特别是卫星信号和数据信号因某种原因中断时,将无法进行工作。
有效卫星颗数不够时,也将影响正常工作。
又由于电台功能限制,加之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和测站周围的障碍物产生的反射波影响,使得数据信号必将产生干涉时延效应,由此必然影响RTK 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但是,我们坚信随着RTK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求解整周模糊度取得新的突破,短波数据通讯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抗多路径效应干扰有了明显的提高,测区有了精确的大地水准面资料的条件下,RTK测量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1、整周模糊度求解及恢复周期RTK技术实现的关键和难点,是在运动中实现整周模糊度的求解。
要实时处理载波相位观测值,应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来解算每一个历元的观测值。
其关键之处在于实时地搜索并唯一地判定相位观测值的初始整周模糊度,这就叫动态初始化。
由于在动态环境下作业,接收机不一定具备以静态方式完成整周模糊度求解的条件,RTK作业过程中,也往往不可能随时随地停下来重新进行静态初始化。
同时,在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干扰因素,包括障碍物遮挡来自卫星的信号,各种无线电干扰源造成信号的失锁或信号质量出现严重下降,还有数据通讯的频繁中断等等。
试述rtk测量的作业方法。
RTK(Real-Time Kinematic)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它可以提供高精度、实时的测量结果。
以下是RTK测量的一般作业方法:1. 基站设置:首先,在测量区域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设置基站。
基站应位于稳定的地面上,远离遮挡物,并具备良好的视野范围。
基站的安装高度应该尽可能地高以获得更好的信号接收。
2. 基站测量:在基站位置安放一个具备高精度的GPS接收器。
连接GPS接收器到稳定的电源,并确保正常工作。
进行基站测量,该过程需要收集一段时间的数据来计算基站的坐标。
3. 移动站设置:在测量区域的其他位置选择一个或多个移动站(测量站点)。
移动站使用一个GPS接收器与基站通信,接收来自基站的差分数据来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4. 测量站点设置:在每个测量站点上,设置移动站,并确保它与基站建立通信链接。
在设备准备就绪之后,进行RTK测量。
5. 数据采集:进行测量时,移动站会接收基站的差分数据,并实时处理这些数据来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测量员将移动站放置在需要测量的点上,并等待接收数据以获取该点的高精度坐标。
6.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测量数据在移动站和基站之间进行实时通信处理。
基站计算得到的高精度坐标数据会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移动站,移动站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差分处理,最终得到测量点的坐标。
7. 结果评估: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和校验,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可以进行重复测量、对比检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来验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RTK测量方法通过利用差分数据实现高精度的实时测量,并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建筑测量、工程测量等领域。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天气条件和进行必要的校正,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
简述RTK矿山地形测量技术
简述RTK矿山地形测量技术过去传统的矿山地形测量方法包含两种:第一种是针对大面积地形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第二种是针对区域性的全站仪全数字地形测量方法。
随着GPS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立在载波相位的RTK测量技术因其自身具有高精度、高效性以及实时性的特点,现在广泛的应用于矿山地形测量的各种作业中。
1RTK技术的在矿山地形测量中的转变采用现代化意义的RTK 实时动态测量技术进行矿山地形测量事实上是对传统矿山测量技术的突破性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1RTK技术作业效率高,大大节省作业成本。
流动站在每个地物地貌点上的观测时间一般都是在5s左右便可以完成,对于不是特别复杂的地形条件,一台流动站一天可以采集超过1000个数据,这种测量效率是传统全站仪测量的5-6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也大大的节省了作业成本。
1.2节约人力。
基准站设置好以后会自动运行,而且可以允许多组流动站同时作业,每组一人用来采集数据,一人用来画草图。
比传统的全站仪数字化测图节省了一个人力资源。
1.3测量精度更高。
RTK 地形测量平面精度与高程精度皆能够达到厘米级,而且点位精度分布也非常均匀,不会像传统测量一样容易产生误差积累,因此成更加真实可信。
1.4利用RTK技术所得到的数据成果非常便于存储、管理与共享,除此之外,数据的数字化成图效率也比传统的全站仪要高得多。
2RTK 技术在矿山测量中作业的具体流程2.1正确的安置基准站。
2.1.1基准站既能够设立在条件比较优越的已知点上,也可设立在精确坐标的未知点上。
2.1.2安置基准站最好是选择通视无遮挡、地势较高、电台覆盖区域广的地方,鉴于此,我们应当把测区的中央地区作为安置的首选地方。
2.1.3为防止丢失数据链和多路径效应,要采取相应措施排除基准站周边200m范围内的无线电发射台和高压电线等的干扰,而且还要保证周围没有GPS信号反射源。
2.2正确的安置流动站。
这是实施野外测量前的必备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2.2.1把流动站各个附件按照具体的操作规范连接好。
关于控制网中提高GPS-RTK作业精度的探讨
关于控制网中提高GPS-RTK作业精度的探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GPS-RTK作业已经成为了现代测量领域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测量方法。
在实际的作业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精度方面的问题,这也成为了工作者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为了提高GPS-RTK作业的精度,在控制网中进行一些技术方面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需要明确GPS-RTK作业的原理。
GPS-RTK全称为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它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进行动态定位的精确系统。
GPS系统是由一组卫星组成的,这组卫星由地面控制站进行监视和维护。
通过与这些卫星的信号互动,GPS接收器可以计算出其位置的精确信息。
而GPS-RTK作业则是通过在地面上设置一系列的控制点,通过这些控制点对GPS数据进行校正,从而提高GPS定位的精度。
在控制网中提高GPS-RTK作业精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控制点的设置。
控制点的设置是决定GPS-RTK作业精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实际作业中,控制点的设置需要考虑到地形地貌、站点的分布、信号遮挡等因素。
合理的控制点设置可以有效提高GPS-RTK作业的精度,从而减小误差。
控制网中还需要考虑信号遮挡的问题。
在实际作业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信号被遮挡的情况,这会导致GPS-RTK作业的精度下降。
控制网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小信号遮挡对GPS-RTK作业精度的影响。
在设置控制点的位置时要尽量避免信号遮挡,同时在作业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遮挡物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
控制网中还需要考虑气象条件的影响。
气象条件的变化会对GPS信号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GPS-RTK作业的精度。
在控制网中需要考虑到气象条件的变化,并合理调整作业计划,以减小气象条件对GPS-RTK作业精度的影响。
控制网中还需要考虑到GPS接收器的性能和精度。
不同型号的GPS接收器在性能和精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控制网中需要选用性能优越、精度更高的GPS接收器,并且需要对GPS接收器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校准,以保证其性能和精度的稳定。
RTK测绘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RTK测绘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RTK测绘技术,是推动GPS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已经逐步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有显著的作用。
本文通过详细阐述RTK技术的特点及分析此技术测量的误差源还有定位的误差,提出了一系列的全面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RTK测绘技术;质量控制;方法前言RTK技术也就是实时动态差分法(Real-time kinematic)属于一种先进的GPS测量方法。
与原来的测量方法有一定的差异,RTK技术使用的是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的策略,普遍应用在野外实时测量,同时极其精准,此类新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外业的作业效率。
1.RTK测绘技术的定义及其工作原理RTK测绘技术也被叫做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其是靠载波相位观测量为前提开展实时的差分GPS测量技术。
根据RTK测绘技术的使用,可以实时地得到测站点在指定的坐标系里的三维定位结果,具备很高的精度,可以实现厘米级别精度。
其属于GPS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出项的代表性的测绘技术,可以给工程放样、地形测图还有一系列的控制测量引起巨变,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RTK测绘系统普遍是由一个基准站及多个流动站构成的,此外还具备数据通讯体系。
当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基准站根据数据链把它观测值及测站坐标数据等传播至流动站,其能够根据数据链获得基准站里的信息,同样需使用GPS观测信息,同时系统性的分析数据再进行加工随之指明厘米层次的定位结果,全部用时不长,小于1s。
流动站能够让静止的,也能够让运动的,在对整个周末不明确的数据进行固定后,必须可以控制大于4颗的通讯卫星就能够实施观测的跟踪及测量,指明厘米层次的定位结果。
2.测绘工作中应用RTK技术的分析2.1 RTK定位技术的优点第一,定位精度高,数据实时性好,每次测量均属于新的测量基准,没有数据误差积累。
其测量的平面精度和海拔精度能达到厘米级。
第二,测量快速,后期的维护费用,工作人员的人力、资金投入低。
rtk高程精度
刚果(金)SICOMINES矿区控制测量中RTK高程精度的探讨摘要:随着GPS-RTK在工程测量中大范围的普及应用,由于RTK高程测量精度的不确定性,结合实际工程中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针对影响RTK高程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提高RTK高程精度的具体措施。
得出了在小测区范围内RTK高程测量的精度能满足图根高程的结论。
关键词:GPS-RTK,高程精度,粗差1.引言在测绘工作中,GPS-RTK以其定位精度高、效率快、不要求点位相互通视、自动化程度高、误差累积小、测绘成果统一、操作简单、全天候等优点,在测绘各个领域被广泛运用。
RTK系统包括三部分即基准站、移动站和软件系统。
基准站由双频GPS接收机、GPS天线、发送电台及天线、电源等组成,移动站由双频GPS接收机、GPS天线、接收电台及天线、手薄、电源、对中杆等组成,软件系统由支持实时动态差分的软件系统(如WindowsCE)及工程测量应用软件组成。
它通过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视的GPS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移动观测站。
在移动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移动站的三维坐标及精度在实际工程测量中,RTK所采集的为WGS-84坐标,其平面坐标经过差分处理,修正值改正后其相对精度较高是毋庸置疑的,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但高程精度在由大地高向正常高转换中,由于方法不同和高程异常的不确定性,导致高程精度存在不确定性,故需对影响RTK高程精度的因素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以确定RTK拟合高程的可行性。
2.RTK高程拟合原理地面点沿椭球法线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大地高,用H表示。
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叫做正常高.用h表示。
似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之间的距离称为高程异常。
用ξ表示.其关系式如下:ξ=H-h因此要将GPS测得的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就需要精确获取该异常差值。
简述rtk测量的作业方法
简述rtk测量的作业方法
rtk 测量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它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 技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精确的位置测量。
下面是 rtk 测量的作业方法: 1. 建立测量项目:首先,需要建立测量项目,并确定测量的范围、精度要求和测量时间。
2. 准备测量设备:rtk 测量需要使用高精度的 GPS 接收机和无线电信号传输设备。
此外,还需要准备测量用的天线、数据线和其他辅助设备。
3. 确定基准站:基准站是 rtk 测量的核心部分,它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精确的基准坐标系,用于对其他站点进行测量。
通常,需要在测量区域中心位置建立基准站。
4. 确定观测站:观测站是 rtk 测量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提供观测值,用于计算测量站点的精确位置。
通常,需要在测量区域的不同位置建立观测站。
5. 进行观测测量:在进行 rtk 测量之前,需要对观测站进行初始化。
初始化过程中,需要对观测站进行三维坐标测量,并记录观测值。
然后,将观测值输入到 rtk 测量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
6. 生成测量结果:通过 rtk 测量软件,可以生成测量结果,包括测量站点的精确坐标、测量误差等信息。
这些结果可以用于建立数字地形模型、进行工程设计和测量等。
rtk 测量的作业方法主要包括建立测量项目、准备测量设备、确定基准站、确定观测站、进行观测测量和生成测量结果等步骤。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的 rtk 测量,为工程建筑、土地管理、自然资源调查等领域提供准确的测
量结果。
浅谈影响RTK定位高程精度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影响RTK定位高程精度的因素及对策摘要:介绍了RTK测量原理,从影响其定位高程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RTK技术高程精度解决措施RTK测量技术集合了GPS定位、快速解算、数据无线传输、快速跟踪等多项先进技术,因为其测量模式和测量速度、精度比以往的测量方式有了很大的变革,被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石油、建筑、水利等多个领域。
笔者近几年在惠州燃气管道测量、德大铁路放线、西安-商州天然气管道测量等工程项目的实际应用中,对RTK技术有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下面就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和对策作简要分析。
一、RTK技术的测量原理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基准站实时地将测量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基准站坐标等用无线电传送给运动中的流动站,在流动站通过无线电接收基准站所发射的信息,将载波相位观测值实时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基准站和流动站基线向量(⊿X、⊿Y、⊿Z);基线向量加上基准站坐标得到流动站每个点的WGS-84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参数转换得出流动站每个点的平面坐标x,y和海拔高h。
二、影响RTK定位高程精度的因素RTK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没有误差积累;测量速度快,作业效率高;作业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测绘功能强大;降低作业条件要求;操作简便,容易使用,数据处理能力强等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RTK动态测量的高程精度低于平面坐标的精度,下面来分析一下影响高程定位的因素。
1、首级控制网的精度:在工程实践中,基于长距离或大面积测量,首先要对测区布网进行GPS首级网控制。
GPS 测量是几何测量。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相当于“后方交会”,所得的高程是相对于参考椭球体的大地高h 。
然而,常规水准测量得到的是正高H ,它是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
两者之差为大地水准面高N :H = h - N 。
N 值与参考椭球的定位精度有关,对于定位优良的参考椭球,其值小于100 m ,若为相对定位,则有:ΔH =Δh - Δ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施工作业中,难免遇到测量树林及建筑物,由于直接施测其卫星信号很弱,解算精度难以达到要求,可以采用交会法或几何解析法进行施测。
2 影响RTK作业精度的因素
2.1 系统因素
RTK设备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的GPS设备,它同样也存在其它GPS设备测量时存在的误差:包括GPS卫星的自身误差、GPS信号的传输误差、GPS接收机的误差以及地球潮汐、负荷潮的影响。这些都可认为是RTK设备的系统误差,在此不做讨论。
3.2 选择理想地架设基准站
基准站应选择在视野开阔、仰角15度范围内没有阻挡卫星信号的障碍物、应避免邻近有大面积的平静水域、周围无大功率电塔及通信设备的测区相对高处。基准站应严格对中整平,仪器高采用钢卷尺在仪器的三个方向上量取三次取平均值后使用;且发射天线与GPS接收机天线不应相距太近,最好在3米以上。
提高RTK作业精度的方法
摘要:本文分析了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K作业精度,同是提出提高RTK作业精度的方法及应用。
关键词:RTK;作业精度;基准站;移动站
1 引言
实时动态测量RTK( Real Time Kinematic)突出的优点是高精度、实时性、轻便灵活,用高性能双频接收机动态水平定位精度可达到±(1cm+1×10-6D),垂直精度为±(2cm+2×10-6D),在现场即可得到三维坐标,并能实时放样出设计坐标。RTK技术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中的控制测量、地籍及房产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和界址点点位测量、工程施工放样等工程测量中。笔者从事测绘工作近五年,曾多次使用RTK进行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施工放样及土地测绘等,对提高RTK作业精度,尤其是单基站模式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对使用RTK进行作业的测绘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4 结论。提高RTK的作业精度主要通过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在施工作业中,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合理利用移动站不同的解算精度,在保证作业精度要求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3 提高RTK作业精度的方法及应用
3.1 正确设置测量系统参数
RTK作业前,依据本测区控制资料的参数进行系统设置,包括椭球参数、中央子午线和投影高。对采用国家坐标系统的测区来说,采用单点校正模式并设置投影高,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5cm以内,能满足大部分测绘工作的精度需求。
3.3 合理利用移动站不同的解算精度
确保移动站标杆立直是提高定位精度的重要途径。对于图根点测量应架设脚架以提高测量精度。同时移动站解算的不同状态体现了不同的精度范围,合理使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就以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生产的灵锐S-82型RTK为例,谈谈自己在使用过程中的经验。
移动站的解算状态分为固定解、浮点解、差分解及单点解。对固定解而言,其定位精度在1厘米以内,可满足除首级控制测量及其他高精度要求的测绘工作以外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测绘、施工放样及图根点测量等。如果浮点解的定位精度小于0.5米,根据经验其平面和高程误差一般在0.1-0.3米,可满足精度要求不大于0.5米的测绘工作;定位精度若大于0.5米,平面和高程误差一般在1-3米。差分解和单点解的定位精度一般在5-10米之间,有时还会更大,一般不采用。但对于不接收基准站信号的情况下的单点解,若使用离测区最近区域的校正参数作为转换参数,一般平面误差在1-5米,可用来寻找控制点,但高程相差很大,不能利用。
2.2 人为因素
首先,RTK进行动态测量作业需要接收基准站的信号,而基准站的选址是十分重要的,既要有比较好的卫星信号接收环境,减少多路径的影响,又要使其发射的数据链信号稳定可靠、信号盲区尽可能的少;其次,仪器的对中整平误差和天线量高误差都直接影响移动站设备的定位精度;第三,移动站的标杆是否立直,标高是否准确也都直接影响其定位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