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检查科室院感理论应知应会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三甲——医院院感知识应知应会理论参考
1、院感定义: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也属医院感染。
2、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徒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医护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3、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身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病、水痘等。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4、医院感染如何分类?
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两类:即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由病人体外的病原体引发的感染。在消毒隔离措施失当的情况下可出现暴发。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防范此类感染。
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由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引发的感染。常呈散发,目前,尚无有效措施控制。
我国主要感染部位则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手术部位感染。
5、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导致的疾病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由接触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2)飞沫传播—由飞沫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等。
3)空气传播—由空气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肺结核、麻疹、水痘等。
5、何谓医院感染暴发?如何上报?报告内容有哪些?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病区出现医院感染暴发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后者应于2小时内到达现场了解情况,以确定是否医院
感染,若为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立即报告主管院长。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按照规定逐级上报主管部门,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医院感染爆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6、医院感染管理有哪几级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由三级组织组成:由院长任主任,各职能科室及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专职人员组成的感染管理科、由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监控医生及护士组成的感染管理小组。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1.由医疗科主任、护士长、兼职医生、兼职护士组成。
2.由医疗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检查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3.由兼职医生确认医院感染病例,并于出院时由床位医生录入病例分型系统。兼职护士负责填写医院感染
报表,按时交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工作中兼职医生与兼职护士密切配合,做到记录完整、准确。
4.熟练掌握医院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感染病人标本正确留取和送检,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
技术,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卫生防护,传染病防治等知识,并指导监督科室内相关人员完成各项工作。
5.当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由医疗科主任或护士长及时上报,兼职医生或兼职护士协助相关人员调查、
分析、处理。
6.积极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7.积极参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8.完成医院感染专家委员会或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7、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有哪些?
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是指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对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的科室。如:重症建和病房、新生儿病房、移植病房、烧伤病房、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消毒供应室、内镜室、口腔科、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性疾病科等。
8、标准预防的定义与措施?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所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不必考虑其诊断,适应于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除外被血液污染的汗液)、不完整的皮肤/粘膜等。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处理污染的医疗物品与环境及安全注射等。
9、何谓标准预防基本原则?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0、什么是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1)医务人员应认识到控制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性。在接诊患有呼吸道感染综合症的患者时,应遵循隔离措施。如:戴口罩和手卫生;当医务人员有呼吸道感染征象,且需要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
2)教育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并立即丢弃用过的纸巾;否则应用臂弯遮掩口鼻;当患者能耐受时,可佩戴外科口罩。
3)接触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
4)进行手卫生宣教,提供位置便利的速干手消毒剂;提供卫生纸和免触碰开关。
5)鼓励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人员在候诊区与其他人员保持1m以上空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