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_生物技术制药__第五章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PPT课件

根据功能可大致 集落刺激因子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
一、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s,ILs) 是能够介导白细胞间及其他 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1. IL-2 (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 TCGF) :
细胞来源:主要由T细胞产生。 作用方式: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 主要生物学功能: (1)活化T细胞,促细胞因子产生; (2)刺激NK细胞增殖,增强NK杀伤活 性及产生细胞因子,诱导LAK细胞产 生; (3)促B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
高浓度:--- 内分泌效应
(1)引起发热; (2)协同IL-1、IL-6诱导肝细胞 合成急性期蛋白; (3)抑制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 (4)引起代谢紊乱,导致恶液质; (5)介导内毒素致感染性休克。
2.TNF-β
又称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 与TNF-α的氨基酸序列为28%同源性, 二者结合同一受体。 细胞来源:激活的T细胞。 生物学功能:与TNF-α相似,在局部 发挥效应。 与细胞表面LT-β形成复合物,发挥作 用。
三、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根据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 TNF-α TNF-β
1.TNF-α
组成及分子量: 同源三聚体, 51 KD 。 细胞来源: 单核巨噬细胞(主要); T细胞、NK细胞和肥大细胞。
主要功能:
低浓度:--- 自分泌、旁分泌效应 (1)诱导炎症反应: a. 使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促白细胞 聚集于炎症局部; b. 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等合成、分泌细胞因 子(如IL-1、IL-6、IL-8、TNF-α等),导 致炎性细胞浸润和增强吞噬细胞的杀伤。 (2)促MHC-I类分子表达,增强CTL对靶细 胞(如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 (3)杀伤肿瘤细胞:直接杀伤,引起组织出 血坏死。
第五章 细胞因子

(一) 干扰素
动物机体的细胞或组织培养的细胞在病毒 或其它干扰素诱生剂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能 抑制病毒增殖的一类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 抑制病毒增殖的一类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
1. 分 类
根据产生的细胞和产物的活性,分为二种型共 种 根据产生的细胞和产物的活性,分为二种型共5种: Ⅰ型: 白细胞产生,主要功能抗病毒。 ① IFN-α :白细胞产生,主要功能抗病毒。 纤维母细胞产生,主要功能抗病毒。 ② IFN-β :纤维母细胞产生,主要功能抗病毒。 主要功能保护胎儿。 ③ IFN-ω :胚胎滋养层 ,主要功能保护胎儿。 ④ IFN-τ :反刍动物滋养层 ,主要功能保护胎儿。 主要功能保护胎儿。 Ⅱ型: ⑤ IFN- γ : T淋巴细胞 ,主要功能抗肿瘤,免疫调 淋巴细胞 主要功能抗肿瘤, 节。
•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动物新鲜的血清 中具有酶样活性的一组不耐热的蛋 白质 。
二 补体的组成和命名
• 其组分按发现的先后顺序命名 , 如 C1、 C2、 其组分按发现的先后顺序命名, 、 、 C3等。 等 • 某一组分的裂解片段在该组分后加英语的小写 字母表示, 字母表示,如C1q、C1r、C1s等。 、 、 等 • 活化了的某一组分或复合体,其数字上或字母 活化了的某一组分或复合体, 上加一横线表示, 上加一横线表示,如C4b2a, , • 经过灭活的补体分子在分子后加 ,如C3bi ,有 经过灭活的补体分子在分子后加i 有 的在符号前, 的在符号前,iC3b。 。
(五) 介导非特异防御机能的细胞因子
•IL1: 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IL6 : 天 然 IL6 作 为 IFN-γ 具 有 干 扰 素 所 共 有的抗病毒作用。 有的抗病毒作用。 •IFN:抗肿瘤、抗病毒。 :抗肿瘤、抗病毒。
细胞因子概述ppt课件

5.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GF) 介导不同类型细胞生长和分化。 TGF-β,NGF, EGF等。
6.趋化因子(chemokine)
对不同靶细胞具有趋化效应的细胞因子。
化学趋化活性,在细胞黏附,脱颗粒与生物 活性介质释放,血管生成,造血细胞和免疫 细胞发育,淋巴器官起源中起作用。
二. 2)T、B活化第二信号:共刺激分子对 CD28-B7,CD40-CD40L
3、参与免疫细胞的效应
一. 1) 介导细胞凋亡:Fas-FasL 二. 2)介导免疫细胞其他效应:补体受体,细胞因
子受体,IgFcR等 三. 如:CD64(FcγRⅠ),高亲和力,调理作用,ADCC 四. CD32(FcγR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噬和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征
1、多样性:作用于多种细胞,多种生 物学效应
2、局部性:自分泌或旁分泌为主,内 分泌
作用方式: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
Autocrine (自分泌)
T cell
IL-2
IL-2R
Paracrine (旁分泌)
IL-12
T cell
IL-12R
Endocrine (内分泌): IL-1, IL-6, TNFa
2.炎症过程中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 细胞黏附,穿越血管内皮细胞并向炎 症部位渗出;
3.促使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细胞归巢 受体,淋巴细胞再循环
3.黏附分子与肿瘤 4.参与伤口愈合和血栓形成
下一讲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CD也可指单克隆抗体群,但在实际 研究中若无特别说明,CD主要是指 分化抗原,即细胞膜分子的命名编 号(1-363)。
CD分子参与机体多种重要的生理和 病理过程。
CD的功能
《医学免疫学 》教学课件:第五章 细胞因子

重点提示
细胞因子的基本概念 细胞因子的分类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细胞因子(cytokines, CK)的概念
指由多种组织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多种 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免疫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换及相互调节依赖于细胞因子。细 胞因子除了介导、调节局部和全身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过 程之外,还与伤口愈合、造血干细胞再生和分化密切相关。 细胞因子通常以游离形式存在于体液中,有些细胞因子也 能以膜结合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 它们可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的作用方式发挥生 物学效应。
3.肿瘤坏死因子(TNF)
是Carswell等在1975年发现的一种能使肿瘤细胞发 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种类: TNF-α(恶液质素):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TNF-β(淋巴毒素,LT-α):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 产生
TNF-α 和TNF-β 为同源三聚体分子,两者识别结 合的受体相同,生物学活性相似均具有杀伤肿瘤 和参与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发现的TNF家族成 员已有30余种,其中CD40L和FasL在调节免疫应 答和诱导靶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维持Th17细胞的存活和扩增,促进APC对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2.干扰素(IFN)
因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作用而命名。
干扰素的发现者
Alick Isaacs 1921-1967
1957 年 Alick Isaacs 和 Jean Lindenmann在进行流感 病毒试验时发现在鸡胚中注射 灭活流感病毒后,鸡胚细胞膜 中生成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 具有“干扰”(英文: interfere ) 流 感 病 毒 感 染 的 作 用,当时Isaacs就将这种物质 称之为“interferon”。
最新细胞因子课件精品文档

(6)促进细胞外基质如 胶原蛋白和纤 粘连蛋白的生成,在细胞形态维持和增 殖、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利于胚 胎发育和细胞修复
(六) 趋化因子(Chemokine)
一组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能吸引免疫细 胞到免疫应答局部,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病理 反应。
VEG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 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ic growth factor, HGF)
B
导类别转化的作
用,IL-4抑制
IFN-g
多相性网络 性效应
二 分类和名称
1 淋巴因子: IL-2、3、4、5、6、9、10、 11、12、13、 TNF-、IFN
2 单核因子:IL-1 、IL-8、TNF-、 IFN-g
三 细胞因子的功能分类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谢 谢!
呈能力 b 增强Tc细胞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 c 抑制TH2细胞形成,下调体液免疫应答 d 趋化作用 e 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
(三)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可以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细胞因子。 分类: 1、TNF :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亦称恶
液 质素。 2、TNF:活化的T细胞产生,亦称淋巴毒素。
(五)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南农 生物技术制药 第五章细胞因子

3.与IL-1有关的疾病
疾病 慢性风湿性关节 炎和Lyme病 骨质疏松症 LL-1的作用 发热,促骨滑膜细胞增殖,破坏软骨和骨 髓 促进骨吸收
川崎病 中毒性休克综合 症 痛风
肾小球肾炎 肉芽肿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尿结晶引起局部产生IL-1,致炎症
肾小球细胞增殖,诱导产生PGE2 促进肉芽肿形成
31
IL-2
1.发现与命名
1976年Morgan等,发现小鼠脾细胞培养 上清中含有一种刺激胸腺细胞生长的因子, 由于这种因子能促进和维持T细胞长期培养, 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t cell growth factor,TCGF); 1979年统一命名为白细胞介素2 (interleukin 2,IL-2)。
IL-1与临床
(1)发热: IL-1是一种内源性热原质(endogenous pyrogen), 引起发热与内毒素不同,IL-1对热 敏感,反复注射不产生耐受。 IL-1引起发热的机理之一,可能是IL-1促进单 核-巨噬细胞释放PGE2,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引起发热和感染性休克。 阿斯匹林、消炎痛等抑制PGE2的合成,可作为 解热剂。
细 胞 因 子 分 泌 的 方 式
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
自分泌 autocrine
旁分泌 paracrine
作用于比邻细胞
血液循环
内分泌 endocrine
远距离作用
CKs的共同特性及作用特点
1.高效性: 靶细胞-受体;高亲和力结合
2.分泌性: 旁分泌、效
1979年,统一命名白细胞介素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一)结构特点:
*属低分子量(6-60kD)的多肽或糖蛋白
*分型:分泌型和跨膜型(TNF;TGF-α;SCF) 12);三聚体(TNF).
动物免疫学第五章--细胞因子

2.合成和分泌特性 〔1〕 多源性; 〔2〕 短时自限性分泌; 〔3〕 自分泌和旁分泌
3.作用特性 〔1〕 高效性 10-12mol/L; 〔2〕 主要为自分泌、旁分泌效应; 〔3〕 非特异性、多效性及重叠性; 〔4〕 拮抗性; 〔5〕 细胞因子与激素、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共同组成
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一〕总述
1. 概念: 选择性地刺激造血干细胞,诱导其发育和分化
为某一细胞谱系的细胞因子的统称。 2. 包括:SCF、Flt3L、GM-CSF、G-CSF、
M-CSF、EPO、TPO、 IL-7、 IL-3〔multi-CSF〕等。
〔二〕分述 1. 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又称c-Kit配体〕 〔1〕存在形式 跨膜型和分泌型 〔2〕细胞来源 骨髓基质细胞 〔3〕生物学功能 ① 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发育; ② 刺激肥大细胞增殖。 2. Flt3配体〔Flt3 ligand,FL〕
2. CC亚族〔β亚族〕--- 氨基端的两个半胱氨酸相邻 以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为代表
〔1〕细胞来源 活化的T细胞。 〔2〕主要功能 趋化并活化单个核细胞〔单核细胞
和T细胞〕。 3. C亚族〔γ亚族〕--- 氨基端只含有一个半胱氨酸。 〔1〕成员 lymphotactin-α和lymphotactin-β。
2.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造血因子受体家族〕
〔1〕结构特点 膜外区近氨基端有二个不连续保守半 胱氨酸残基〔C〕,其羧基端存在Trp色-Ser丝X-Trp-Ser〔WSXWS,X代表任一氨基酸〕 残基序列。
〔2〕成员包括 IL-2、IL-3、IL-4、IL-5、 IL-6 、IL-7、IL-9、 IL-11、IL-13、IL-15、GM-CSF、G-CSF的受体等。
细胞因子的简介PPT课件

细胞因子受体
15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 ❖造血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HCKRsF) ❖趋化因子受体超家族(ChRsF) ❖TFN受体超家族(TNFRsF) ❖IFN受体家族
16
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效应
17
1.介导天然免疫: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表现为 抗病毒和细菌感染作用;
2.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由抗原活化的T淋 巴细胞分泌,调节淋巴细胞的激活,生长,分化和发挥效 应;
12
❖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对各种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如表皮生 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 子等。
❖ 趋化因子(Chemokine) 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 能吸引免疫细胞到免疫 应答局部,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病理反应。
13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6.促进各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IL-2,IL-4,IL-6, IL-7等可以维持和促进T细胞和B细胞存活,增值 和分化;
20
7.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趋化因子,TNF,IL-1和 IL-6是重要的炎症介质;
8.细胞因子异常可导致疾病的发生:IL-23,IL-6的 局部异常表达与银屑病有关。
21
细胞因子与临床
主要与机体免疫调节造血功能炎症反应等有关10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3干扰素interferonifn4肿瘤坏死因子家族tumornecrosisfactortnf5生长因子growthfactorgf6趋化因子chemokine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国际统一命名的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il1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刺激造血细胞形成细胞集落参与造血功能的细胞因子称为集落刺激因子如gmcsfgcsfmscfepotpo等干扰素interferonifn抵抗病毒的感染干扰病毒的复制的细胞因子包括ifnifni型
医学免疫学课件_05_细胞因子_

本章学习重点掌握CK的概念、共同特性熟悉CK的主要种类了解CKR及其特性、CK与临床的关系细胞因子(cytokine,CK) 定义: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小分子多肽,具有非特异调节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刺激造血、参与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
细胞因子研究历史1957年,发现干扰素(IFN)1969年,提出淋巴因子(lymphokine)的概念1974年,定名细胞因子(cytokine)形成细胞因子学(cytokinology)成立专门学会,如国际细胞因子学会创办专门杂志,如《Cytokine》等已发现几十种细胞因子许多国家开办了细胞因子的研制公司第一节细胞因子概述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主要有三类:1.活化的免疫细胞T、B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2.基质细胞骨髓和胸腺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
3.某些肿瘤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细胞等。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1.理化性质大多数CK是低分子量糖蛋白,单体形式。
2.作用局限性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作用。
3.分泌具有自限性无刺激信号,合成立即终止。
4.产生具有多源性同一种CK可由多种细胞产生,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CK。
5、作用具有高效性极微量的CK(pM/L,10-12 M)就可发挥显著的生物学效应。
6、作用具有多效性一种CK可作用于多种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理功能。
7、作用具有网络性细胞因子之间相互诱生,功能上相互叠加、协同或拮抗,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发挥综合作用。
8、作为细胞间的信号分子CK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组成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细胞因子网络三、CK的生物学作用1.介导天然免疫,参与抗感染和抗肿瘤IFN 可抑制病毒复制 2.调节T、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IL-1/2/4/5/6/7/12等CK增强免疫功能IL-4/10/13、TGF-?等CK抑制免疫功能CK对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的作用CK的生物学作用3.调节炎症反应IL-1/8和TNF等具有趋化作用IL-1参与发热反应4.刺激造血细胞增埴分化SCF/IL-3作用于早期造血干细胞GM、G、M-CSF等作用于晚期干细胞EPO作用于红系干细胞CK的生物学作用5.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TNF、IL-1可直接抑瘤和杀伤肿瘤IL-2/12等可增强巨噬细胞等的杀瘤效应6.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IL-4诱导IgE的产生TNF、IL-1、IL-6等参与自身免疫疾病第二节CK的种类及其主要活性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是介导白细胞与其它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组细胞因子,主要由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目前已发现20多种,已正式命名的有IL-1~IL-29。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有哪些/细胞因子种类点击次数:98 发布时间:2011-4-2 11:06:38为了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防止肿瘤发生,机体的许多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许多种微量的多肽类因子。
它们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异常情况下也有可能引起发烧、炎症、休克等病理过程。
这样一大类因子已发现的有上百种,统称为细胞因子,包括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单核细胞产生的单核因子、各种生长因子等。
许多细胞因子是根据它们的功能命名的,如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CSF)、肿瘤坏死因子(TNF)、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细胞因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它有助于阐明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机理,有助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细胞因子已用于治疗肿瘤、感染、炎症、造血功能障碍等,并收到良好疗效,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分子结构来看,细胞因子都是小分子的多肽,多数由100个左右氨基酸组成。
细胞因子都是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特异结合后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这些效应包括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抗感染和杀肿瘤细胞效应,促进或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合成,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等。
细胞因子的这些作用具有网络性的特点,即每种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多种细胞;每种细胞可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不同细胞因子之间具有相互协同或相互制约的作用,由此构成了复杂的细胞因子免疫调节网络。
目前人们对这一网络的认识尚远未清晰明了。
最近几年,基因重组的细胞因子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应答调节剂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例如,最早用于临床的干扰素α在治疗白血病和病毒感染中收到显著疗效。
中国的干扰素a1在1991年通过新药审评,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目前在国际上已批准生产的细胞因子药物还包括EPO、干扰素γ、GM-CSF、G-CSF、IL-2等。
细胞因子课件

一 白细胞介素
v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最初是指由白细胞产 又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后来发现白细胞介 素可由其它细胞产生,也参与其它细胞的相互作用,如: 造血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神经细胞、成 骨和破骨细胞,但这一名称仍被广泛使用着。
v 白细胞介素的主要作用是:促使T和B细胞增殖和分化;增 强NK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杀伤活性;刺激造血细胞参与炎 症反应;诱导抗体的产生;促进血小板的生成等。
Ø 来源:主要是活化的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h2细胞;
1920IL-来自、IL-5Ø 来源:主要是CD4 + T h2细胞;
Ø 功能:均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IL-4 促进B细胞分泌IgE、IgG1的产生; IL-4 抑制Th1、巨噬细胞活性; IL-5 促进B细胞分泌IgA、IgM合成; IL-5 促进嗜酸性粒细胞的ADCC活性。
21
22
IL-6
7
1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特征
v 绝大多数细胞因子是低分子量(15-30kD)的蛋白或糖蛋 白。天然的细胞因子由抗原、丝裂原或其它刺激物活化的 细胞分泌;
v 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细胞因子如IL-10、 IL-12 、M-CSF、TGF-β、PDGF等以双体形式存在, TNF可形成三聚体。
v 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即细胞因子对靶细 胞作用无抗原特异性,也不受MHC限制性。
v 一种细胞因子可以抑制另一种细 胞因子的某种生物学作用,表现 为拮抗效应;
13
5 细胞因子的网络性
v 众多细胞因子在机体内存 在,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 形成十分复杂的细胞因子 网络。
v 从正常状态到疾病状态 细胞因子的网络发生改变。
南农 生物技术制药 第五章细胞因子-PPT文档资料

点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 Introduction of Cytokines ➢ Classification of CKs ➢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Ks ➢ Cytokine Receptor (CKR) ➢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Ks
重点研究了其产生及其靶细胞、性质、 作用、检测方法
1979年,统一命名白细胞介素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一)结构特点: *属低分子量(6-60kD)的多肽或糖蛋白 *分型:分泌型和跨膜型(TNF;TGF-α;SCF) *存在形式:单体(IL-1,2等);二聚体(IL-5,
12);三聚体(TNF).
3 种类:IL-1--IL-30
I L 1
2
曾用名称
产生细胞
效应
表4-1 白细胞介素的特性(IL) 淋巴细胞活化因子(LAF)
20
下丘脑
造血干细胞
内皮细胞
IL-1 IL-6 TNF-a
IL-1 IL-6 IL11 TNF-a GM-CSF GCMF M-CSF
纤维母细胞
MΦ
单核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IL-1 IL-6 IL7 SCF
IL- 4
中性粒细胞
NK 细胞
IL-2 IL-2 IFN-
TH1
Tc
IL-2 IFN- IL-10 IL-13 IL-4
活化作用
• 旁路刺激作用 • 抑制作用 • 诱导调亡
•
细胞异常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22
促进免疫细胞的分化
23
三 细胞因子的功能分类
▪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IL-1β
1 产生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等
2 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 、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 、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 炎症反应.及造血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纤维 母细胞、神经细胞、成 骨和破骨细胞等的相互 作用。
➢ Introduction of Cytokines ➢ Classification of CKs ➢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Ks ➢ Cytokine Receptor (CKR) ➢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Ks
Ⅰ.Introduction of cytokine
功能与调节免疫应答、造血功能和炎症反应有关。 3.作用方式: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
细
胞
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
因
子
自分泌 autocrine
分
泌
的
方
式
旁分泌 paracrine
作用于比邻细胞
血液循环
内分泌 endocrine
远距离作用
CKs的共同特性及作用特点
1.高效性: 靶细胞-受体;高亲和力结合 2.分泌性: 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短时自限 3.多效性: 一CK多靶多效 4.重叠性: 多CK一靶一效 5.协同性: 一CK强化它CK 6.拮抗性: 一CK抑制它CK 7.网络性: 多CK互相平衡 8.同源性和多源性
重点研究了其产生及其靶细胞、性质、 作用、检测方法
1979年,统一命名白细胞介素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一)结构特点: *属低分子量(6-60kD)的多肽或糖蛋白 *分型:分泌型和跨膜型(TNF;TGF-α;SCF) *存在形式:单体(IL-1,2等);二聚体(IL-5,
12);三聚体(TNF).
TH2
IL-4
嗜酸性粒细胞
IL- 4
IL-4 IL-5 IL-6 IL-13 IL-10
IL-4
TGF-
IL-4
B
IL- 6
内皮细胞
网络性 NK1+T
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
• 免疫调节作用、
• 参与细胞凋亡
• 刺激造血细胞增埴分化
• 促进各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 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
18
▪ 细胞因子间可相互诱生: IL-1能诱生IFN、IL-1、IL-2、IL-4等; IL-2能诱生TNF、IL-2、LT等。
▪ 细胞因子可调节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 IL-1、IL-5、IL-6等可促进IL-2受体的表达; IL-1能降低TNF受体的密度。
▪ 细胞因子生物活性之间的相互影响 B细胞和T细胞活化过程中,常需要两种以上细胞 因子的协同作用或彼此调节。
Th2 分泌活性
NK 杀伤活性
重叠性 IL-2,4,7,9,12
↓ T细胞增殖
协同作用
IL-1 IL-4 ↓↓ B 细胞增殖
(IL-1 + IL-4)
拮抗作用
IFN-
↓+
LAK细胞增殖 ↑ˉ
TGF-
双向性 抗肿瘤
↑适量 TNF ↓过量 BSS
(细菌性脓毒 血症休克)
CK介导免疫细胞间的通讯
(1)直接(direct): 表面分子
细胞因子的来源
▪ 活化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尤其是T细胞、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 基质细胞类: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 上皮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等。
▪ 某些肿瘤细胞。
细胞因子分布
▪ 多数细胞因子是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分布于 组织间质和体液中,但某些细胞因子如TNF 可以跨膜分子形式表达于产生细胞的表面。
活化作用
• 旁路刺激作用 • 抑制作用 • 诱导调亡
• 细胞异常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21
促进免疫细胞的分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2
三 细胞因子的功能分类
▪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CK)
1.Conception of CK
---由免疫细胞及非免疫细胞 经刺激 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多 种生物 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mon properties of CKs
A.Biological properties B.Secretory feature C.CKs network
3 种类:IL-1--IL-30
I L 1
2
曾用名称
产生细胞
效应
表4-1 白细胞介素的特性(IL) 淋巴细胞活化因子(LAF)
T细胞生长因子
(2)间接(indirect):
CKs
细胞因子间可相互诱生: IL-1能诱生IFN、IL-1、IL-2、IL-4等, IL-2能诱生TNF、IL-2、LT等。
细胞因子可调节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 IL-1、IL-5、IL-6等可促进IL-2受体的表达; IL-1能降低TNF受体的密度,细胞因子与生物活性 之间的相互影响。 B细胞和T细胞活化过程中,常需要两种以上细胞 因子的协同作用或彼此调节。
11
T细胞
T细胞 NK细胞
IL-2 IFN- TNF-
IFN-
细胞因子的同源性与多源性
12
IL-4
Th细胞
细
胞
肥大细胞 因
子
的
多
B细胞
效
性
Th细胞
13
IL-4 IL-5
Th细胞
细
胞
因
子
的
B细胞
协
同
性
14
细
胞
IL-2
因
IL-4
子 的
IL-5
B细胞
重
Th细胞
叠
性
15
多效性 LAK 增殖
B
分化
IFN-
细胞因子的结构
5
通 过 受 体 发 挥 作 用
6
一、研究简史 第一个时期:50-70年代中期 1957 Isaacs发现IFN 1962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1969 单核因子,淋巴因子 1974 细胞因子
一、研究简史 第二个时期: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初期
主要问题:一种因子多种名称 一种作用一种因子
19
下丘脑
造血干细胞
内皮细胞
IL-1 IL-6 TNF-a
IL-1 IL-6 IL11 TNF-a GM-CSF GCMF M-CSF
纤维母细胞
MΦ
单核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IL-1 IL-6 IL7 SCF
IL- 4
中性粒细胞
NK 细胞
IL-2 IL-2 IFN-
TH1
Tc
IL-2 IFN- IL-10 IL-13 IL-4